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液和系统炎症指标在泌尿系肿瘤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晁凡 张桂铭 孙立江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8期638-644,共7页
近年来,炎症与肿瘤的关系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外周血象及血清C反应蛋白、白蛋白水平可作为全身炎症反应的指标,用于评价泌尿系统肿瘤的治疗、预后等,其检测方法简单易行,应用前景广阔。本文就血液和系统炎症指标在泌尿系肿瘤... 近年来,炎症与肿瘤的关系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外周血象及血清C反应蛋白、白蛋白水平可作为全身炎症反应的指标,用于评价泌尿系统肿瘤的治疗、预后等,其检测方法简单易行,应用前景广阔。本文就血液和系统炎症指标在泌尿系肿瘤诊治中应用的最新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 中性粒细胞 单核细胞 血小板 肾细胞癌 尿路上皮癌 前列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涎腺常见良性肿瘤的超声造影特点 被引量:15
2
作者 孙艺华 王宏桥 +3 位作者 贾暮云 周涵霄 周茂平 杨舜舜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38-542,共5页
目的分析包括多形性腺瘤、Warthin瘤、基底细胞腺瘤等在内涎腺常见良性肿瘤超声造影血流灌注特点,探讨超声造影对涎腺良性肿瘤的鉴别能力及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对67例涎腺肿瘤(多形性腺瘤32例、Warthin瘤24例、基底细胞腺瘤11例)... 目的分析包括多形性腺瘤、Warthin瘤、基底细胞腺瘤等在内涎腺常见良性肿瘤超声造影血流灌注特点,探讨超声造影对涎腺良性肿瘤的鉴别能力及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对67例涎腺肿瘤(多形性腺瘤32例、Warthin瘤24例、基底细胞腺瘤11例)患者行超声造影。对造影动态过程进行定性分析,包括增强强度、增强后边界与体积、增强环以及增强区情况等。使用SonoLiver软件获得时间强度曲线(TIC)并进行定量分析,包括上升时间(RT)、达峰时间(TTP)、平均渡越时间(mTT)、峰值强度、上升支斜率及下降支斜率绝对值。结果定性分析结果提示,3种肿瘤仅增强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定量分析结果提示,多形性腺瘤的峰值强度、上升支斜率、下降支斜率绝对值分别与Warthin瘤和基底细胞腺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Warthin瘤与基底细胞腺瘤间上述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对多形性腺瘤、Warthin瘤的鉴别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对Warthin瘤、基底细胞腺瘤的鉴别能力相对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肿瘤 腺瘤 多形性 腺淋巴瘤 超声检查 造影剂 血液灌注 病理学 外科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在鉴别腮腺多形性腺瘤病理分型中的价值 被引量:8
3
作者 张芳芳 王宏桥 +3 位作者 贾暮云 齐晓杰 高杏娜 孙杨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571-574,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参数及其动态血管模式曲线(DVPC)在诊断腮腺多形性腺瘤(PA)组织病理学分型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52例腮腺PA患者根据间质与上皮比例分为间质缺乏型16例、丰富型26例、中间型10例。比较3种类型PA患者超声造影的时间-强度...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参数及其动态血管模式曲线(DVPC)在诊断腮腺多形性腺瘤(PA)组织病理学分型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52例腮腺PA患者根据间质与上皮比例分为间质缺乏型16例、丰富型26例、中间型10例。比较3种类型PA患者超声造影的时间-强度曲线参数(TIC)及DVPC。结果PA间质量与TIC中上升速率(AS)、下降速率(DS)和峰值强度(IMAX)均呈显著负相关(r=-0.674、-0.629、-0.770,P<0.001)。间质丰富型AS、DS和IMAX均小于间质中间型和间质缺乏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DVPC分析显示,13例(81.3%)间质缺乏型的DVPC类型为正向波;21例(80.8%)间质丰富型的DVPC类型为负向波;5例(50.0%)中间型DVPC类型为正负双向波。各类PA患者DVP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超声造影参数及其DVPC有助于确定腮腺PA术前病理分型,对手术方案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肿瘤 腺瘤 超声检查 造影剂 病理学 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训练对背根神经节切除模型大鼠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安普天 朱文文 +4 位作者 李脉超 崔晓娟 周燕 张益萌 金利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2537-2541,共5页
背景:周围神经损伤后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通路发生广泛的变化,运动训练对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运动功能恢复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目的:观察运动训练后部分感觉缺失模型大鼠的运动功能变化及相应脊髓节段囊泡谷氨酸转运蛋白表达的变化规律,... 背景:周围神经损伤后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通路发生广泛的变化,运动训练对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运动功能恢复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目的:观察运动训练后部分感觉缺失模型大鼠的运动功能变化及相应脊髓节段囊泡谷氨酸转运蛋白表达的变化规律,探究运动训练对背根神经节切除模型大鼠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10周龄雄性Wistar大鼠39只随机分成实验组(15只)、对照组(15只)和假手术组(9只)。实验组和对照组切除右侧L3、L4背根神经节制备局部感觉缺失的周围神经损伤模型,假手术组只咬除相应关节突,分离至观察到背根神经节。实验组于造模后7 d开始进行15 m/min的跑步机训练,对照组和假手术组自由活动。在术前3 d及术后7,14,21,28 d进行大鼠步态分析,观察模型大鼠行为学变化。于术后7,14,28 d取大鼠L3脊髓节段制作组织切片,免疫组织化学观察脊髓内囊泡谷氨酸转运蛋白1变化及其特点。结果与结论:(1)步态分析:实验组、对照组造模后各时间点腓神经功能指数值均低于术前(P<0.05)和假手术组(P<0.05);实验组、对照组造模后7 d腓神经功能指数值最低(P<0.05),随后逐渐提高,但仍低于术前水平(P<0.05);实验组造模后21及28 d腓神经功能指数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2)脊髓内囊泡谷氨酸转运蛋白1表达:实验组、对照组造模后各时间点脊髓第IX板层囊泡谷氨酸转运蛋白1均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1);实验组造模后14,28 d脊髓第IX板层囊泡谷氨酸转运蛋白1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后各时间点脊髓第IX板层囊泡谷氨酸转运蛋白1表达呈下降趋势(P<0.05),对照组下降更加明显;(3)结果表明:运动训练可以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后运动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泡谷氨酸转运蛋白类 周围神经 康复 脊神经后根神经节切除术 运动训练 步态分析 囊泡谷氨酸转运蛋白 周围神经损伤 运动康复 WISTAR大鼠 腓神经功能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重复经颅磁刺激和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改善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志强 李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S01期189-191,共3页
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和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2月该院收治的脑卒中轻度认知功能障碍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予以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进行读书、画画等认知... 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和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2月该院收治的脑卒中轻度认知功能障碍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予以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进行读书、画画等认知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加用重复经颅磁刺激和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治疗,持续4周。比较两组记忆商检测结果及变化率情况、临床记忆量表评分、事件相关电位(P300)潜伏期检测结果及变化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记忆商检测结果、记忆商检测结果变化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记忆量表各个项目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P300潜伏期低于对照组,P300潜伏期变化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复经颅磁刺激和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可提高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治疗效果,加快认知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重复经颅磁刺激 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 记忆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和结肠癌同时三重癌1例
6
作者 徐子焮 田甜 +5 位作者 邱志刚 王清芳 崔竹梅 杨晶 王妍 栗佳琦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00-400,共1页
1病例简介患者,49岁,因"阵发性下腹痛1~+月"于2017年7月20日收入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患者2年前间断出现经期下腹痛,伴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及经量增多。患者既往体健。其父亲因"胆管细胞癌"去世,余家属无特殊病史。妇科查体:子... 1病例简介患者,49岁,因"阵发性下腹痛1~+月"于2017年7月20日收入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患者2年前间断出现经期下腹痛,伴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及经量增多。患者既往体健。其父亲因"胆管细胞癌"去世,余家属无特殊病史。妇科查体:子宫增大如孕2月大,左侧附件区可扪及直径约10cm肿物,边界清,右侧附件区增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时多重癌 林奇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尿酸血症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8
7
作者 徐思博(综述) 刘晓静(审校)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59-62,67,共5页
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是由于人体内嘌呤代谢紊乱所导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临床最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并且患病率呈现不断上升趋势。流行病学研究显示,HUA人群中NAFLD的患病率增高... 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是由于人体内嘌呤代谢紊乱所导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临床最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并且患病率呈现不断上升趋势。流行病学研究显示,HUA人群中NAFLD的患病率增高,病变程度加重,HUA是发生NAFLD的独立影响因素之一。两者相互作用机制可能与HUA导致的肝细胞脂质代谢紊乱、氧化应激损伤和胰岛素敏感性下降有关。目前尚无HUA直接诱导NAFLD的动物实验模型或高尿酸加重NAFLD的动物模型,两者相互作用的具体机制仍不明确,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非酒精性脂肪肝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训练对脊神经背根损伤大鼠痛觉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
8
作者 李脉超 安普天 +4 位作者 崔晓娟 朱文文 孟敏 张益萌 金利新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11期43-45,共3页
目的观察运动训练对脊神经背根损伤大鼠痛觉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4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各15只,训练组和手术组均制备脊神经背根损伤模型,假手术组只暴露而不损伤脊神经;训练组大鼠制模7 d进行运动训练,手术组和假手术组... 目的观察运动训练对脊神经背根损伤大鼠痛觉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4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各15只,训练组和手术组均制备脊神经背根损伤模型,假手术组只暴露而不损伤脊神经;训练组大鼠制模7 d进行运动训练,手术组和假手术组自由活动。比较各组大鼠痛觉阈值及脊髓后角Ⅱ板层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离子钙接头分子(Iba-1)的光密度值(OD值)。结果与手术组比较,训练组制模14、21 d痛觉阈值降低(P均<0.05);与假手术组及同组制模前1 d比较,训练组及手术组制模1~28 d痛觉阈值升高(P均<0.05)。与手术组比较,训练组制模14、28 d的GFAP OD值减少(P均<0.05);与假手术组比较,训练组及手术组制模7、14、28 d的GFAP OD值增加(P均<0.05);与同组制模7 d比较,训练组制模14、28 d的GFAP OD值减少(P均<0.05)。与手术组比较,训练组制模14、28 d的Iba-1 OD值减少(P均<0.05);与假手术组比较,训练组及手术组制模7、14、28 d的Iba-1 OD值增加(P均<0.05);与同组制模7 d比较,训练组制模14、28 d的Iba-1 OD值减少,手术组制模14 d的Iba-1 OD值增加,制模28 d的Iba-1 OD值减少(P均<0.05)。结论运动训练可恢复脊神经背根损伤大鼠的痛觉功能,机制可能与抑制脊髓后角Ⅱ板层GFAP、Iba-1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训练 脊神经背根损伤 痛觉阈值 胶原纤维酸性蛋白 离子钙接头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根据血液化验结果建立的复杂性阑尾炎预测模型
9
作者 张驰 李振鲁 +1 位作者 臧守亚 高鹏 《临床医学进展》 2020年第7期1252-1259,共8页
目的:通过比较复杂性阑尾炎与非复杂性阑尾炎各项血液化验指标,分析复杂性阑尾炎的危险预测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记录2014年至2019年之间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行阑尾切除术的患者,根据术后病理分为复杂性阑尾炎或非复杂性阑尾炎。采... 目的:通过比较复杂性阑尾炎与非复杂性阑尾炎各项血液化验指标,分析复杂性阑尾炎的危险预测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记录2014年至2019年之间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行阑尾切除术的患者,根据术后病理分为复杂性阑尾炎或非复杂性阑尾炎。采用统计分析方法比较两组间术前相关血液化验指标的差异,筛选出复杂性阑尾炎的危险因素。使用XGBoost建立模型,并使用SHAP对模型进行解释。结果:共记录阑尾切除术样本共566例,其中复杂性阑尾炎106例(复杂组),非复杂性阑尾炎460例(非复杂组)。两组比较,其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等11项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01)。随机抽取总体样本的70%作为训练集建立模型,以其余30%的样本设为验证集带入模型,计算该模型准确率为81.2%,AUC为0.93。通过SHAP对模型进行分析可发现:复杂性阑尾炎中C反应蛋白(80.93 &#177;60.32比13.26 &#177;23.26,p 【0.001)、纤维蛋白原(4.77 &#177;1.39比3.22 &#177;0.99,p 【0.001)及中性粒细胞(12.11 &#177;4.38比7.35 &#177;4.68,p 【0.001)明显升高,而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降低(8.91 &#177;5.08比22.41 &#177;14.54,p 【0.001)。结论:通过血常规、C反应蛋白及纤维蛋白原等作为指标建立预测模型,能够较好于手术前区分复杂性阑尾炎与分复杂性阑尾炎,对于根据阑尾炎严重程度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阑尾炎 血液化验 XGBoost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放疗敏感性相关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10
作者 张超 刘鑫 +1 位作者 张正福 邹晓 《精准医学杂志》 2019年第6期556-560,共5页
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提高,放射治疗在乳腺癌的综合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但由于放疗敏感性的差异,一部分患者术后辅助放射治疗后仍出现局部复发,影响患者预后。随着精准医学时代的到来,寻找相关影响因子并研究其作用机制对提高放疗敏感性... 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提高,放射治疗在乳腺癌的综合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但由于放疗敏感性的差异,一部分患者术后辅助放射治疗后仍出现局部复发,影响患者预后。随着精准医学时代的到来,寻找相关影响因子并研究其作用机制对提高放疗敏感性、预测放疗疗效、提高放疗效果有重要意义。本文就与乳腺癌放疗敏感性研究较多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综述,旨在为乳腺癌患者术后个体化放射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辐射耐受性 放射疗法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影响因素分析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相关临床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丽丽 李瑞 +1 位作者 曾月瑶 刘冬云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00-604,共5页
目的观察并探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早产儿发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及其严重程度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BPD早产儿126例纳入研究。其中,男性69例,女性57例;出... 目的观察并探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早产儿发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及其严重程度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BPD早产儿126例纳入研究。其中,男性69例,女性57例;出生胎龄<32周;出生体重<1500 g。BPD分级Ⅰ、Ⅱ、Ⅲ级分别为63、40、23例。根据有无ROP将患儿分为ROP组、非ROP组,分别为48(38.1%)、78(61.9%)例。对比分析两组患儿临床资料的差异性。组间定量资料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行χ^2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BPD早产儿发生ROP的危险因素。BPD严重程度与ROP严重程度相关性采用Spearman秩相关检验。结果与无ROP组比较,ROP组患儿出生胎龄小(t=5.988)、出生体重低(t=7.371)、氧浓度>30%(持续使用时间>24 h)比例高(χ^2=17.244)、无创通气时间长(t=-7.1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无创通气时间是BPD早产儿发生ROP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54,P<0.05),胎龄和出生体重是BPD早产儿发生ROP的保护因素(OR≈0.938、0.996,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BPD严重程度与ROP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rs=0.306,P<0.035)。结论小出生胎龄、低出生体重、高氧和长期无创机械通气是BPD早产儿发生ROP的主要危险因素。BPD严重程度与ROP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视网膜病/病因学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早发型与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临床特征及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曾月瑶 范天群 +4 位作者 路玲 韩春华 田清武 姜红 刘冬云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5期351-357,共7页
目的分析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Early-onset neonatal sepsis,EONS)与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Late-onset neonatal sepsis,LONS)的临床特点、病原学及转归等,以期早期识别NS,指导合理用药。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20年9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新... 目的分析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Early-onset neonatal sepsis,EONS)与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Late-onset neonatal sepsis,LONS)的临床特点、病原学及转归等,以期早期识别NS,指导合理用药。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20年9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新生儿病房的265例NS患儿临床资料。将所有患儿分为EONS组(n=76)和LONS组(n=189)。分析两组患儿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病原学分布、治疗及转归情况。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EONS组羊水污染、孕母产前发热、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异常比例均高于LONS组(P<0.05或<0.01),而LONS组留置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机械通气、发热、腹胀、血小板计数异常的比例与血清前白蛋白水平均高于EONS组(P<0.05或<0.01)。NS患儿检出革兰阳性菌中表皮葡萄球菌(135/265)、金黄色葡萄球菌(22/265)最多见,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13/265)最多见。EONS组和LONS组均检出革兰阳性菌比例最高,分别为85.5%和84.7%,其中主要为凝血酶阴性葡萄球菌中的表皮葡萄球菌。EONS组李斯特菌与链球菌感染比例高于LONS组(P<0.05或<0.01),LONS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比例高于EONS组(P<0.01)。EONS组病死率(6.6%)高于LONS组(2.6%),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产期羊水污染和产前发热是发生EONS的危险因素,中心静脉导管、机械通气是发生LONS的危险因素。血小板计数异常和血清前白蛋白异常在LONS组多见。EONS和LONS检出菌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应根据EONS和LONS的差异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败血症 早发型败血症 晚发型败血症 病原菌 临床特征
原文传递
恩替卡韦联合阿卡波糖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伴肝源性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研究
13
作者 雷建国 苟卫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0年第7期00108-00111,共4页
探讨恩替卡韦联合阿卡波糖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伴肝源性糖尿病(HD)的临床价值及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附院感染性疾病科就诊的9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HD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分为A组(恩替卡韦,n=30)... 探讨恩替卡韦联合阿卡波糖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伴肝源性糖尿病(HD)的临床价值及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附院感染性疾病科就诊的9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HD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分为A组(恩替卡韦,n=30)、B组(恩替卡韦联合门冬胰岛素,n=30)、C组(恩替卡韦联合阿卡波糖,n=30),检测治疗前、治疗24周后三组患者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体重、肝功能、肝纤维化、血糖及胰岛素抵抗指标的变化,统计治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三组HBV-DNA、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血糖指标及胰岛素抵抗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三组HBV-DNA、肝功能指标(除白蛋白外)、肝纤维化指标、血糖指标及胰岛素抵抗指标降低,白蛋白上升,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肝功能指标(除白蛋白外)、肝纤维化指标低于A组,白蛋白高于A组,C组上述指标(除HBV-DNA外)又低于B组,白蛋白高于B组(P>0.05);B、C组血糖指标及胰岛素抵抗指标低于A组(P<0.05);三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恩替卡韦联合阿卡波糖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HD抗病毒作用肯定,可改善患者肝功能,减轻肝纤维化及胰岛素抵抗程度,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肝硬化 肝源性糖尿病 恩替卡韦 阿卡波糖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狭鳕鱼皮胶原多肽对去势大鼠骨微结构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鲁 金利新 +5 位作者 杨洁茹 吴滨滨 张益萌 韩彦弢 王春波 邢立峰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214-1219,共6页
目的通过观察狭鳕鱼皮胶原多肽对去势大鼠骨质疏松模型骨微结构的影响,探讨其防治骨质疏松的可行性。方法成年Wistar雌性大鼠60只,体质量(250±10)g,随机分为5组(n=12),分别为正常对照组(A组)、骨质疏松模型组(B组)、骨质疏松模型+... 目的通过观察狭鳕鱼皮胶原多肽对去势大鼠骨质疏松模型骨微结构的影响,探讨其防治骨质疏松的可行性。方法成年Wistar雌性大鼠60只,体质量(250±10)g,随机分为5组(n=12),分别为正常对照组(A组)、骨质疏松模型组(B组)、骨质疏松模型+狭鳕鱼皮胶原多肽预防组(C组)、骨质疏松模型+狭鳕鱼皮胶原多肽低剂量治疗组(D组)、骨质疏松模型+狭鳕鱼皮胶原多肽高剂量治疗组(E组),每组12只。B、C、D、E组采用摘除双侧卵巢法制备大鼠骨质疏松模型。C组从术前4周开始、D、E组从术后6周开始,每天按照1.0、0.5、1.0 g/kg行狭鳕鱼皮胶原多肽灌胃,连续6周;A、B组于术后同时间点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末次给药24 h后,A、B组大鼠摄股骨X线片并测定灰度值;然后颈椎脱臼法处死各组大鼠,取左侧胫骨近端骨组织行HE染色,观察骨组织病理学改变,测量骨小梁数量(trabecular number,TN)、平均骨小梁厚度(mean trabecular plate thickness,MTPT)、平均骨小梁间距(mean trabecular plate spacing,MTPS)、骨小梁体积百分比(trabecular bone volume,TBV)、平均骨皮质厚度(mean bone cortical thickness,MBCT);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测降钙素受体(caltitonin receptor,CTR)及IL-1表达水平。结果 B组大鼠股骨灰度值显著低于A组(t=45.130,P=0.000),表明去势大鼠骨质疏松模型制备成功。组织学观察示,A、C、E组TN、MTPS、TBV、MBCT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各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参数与D、E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TN、MTPS、TBV、MBCT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组仅MTPS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组MTPS、TBV、MBCT与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示,A、C、D、E组CTR、IL-1表达水平较B组降低,C、E组低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狭鳕鱼皮胶原多肽能够改善骨质疏松大鼠的骨微结构,其机制可能与抑制骨组织中CTR、IL-1表达有关,但尚未发现其对骨质疏松症有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狭鳕鱼皮胶原多肽 骨质疏松 降钙素受体 IL-1 骨微结构 大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