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缓释肥分层减施对花生田温室气体排放特征的影响
1
作者 曹议丹 钱麟君 +3 位作者 孙玉洁 杨力剑 司彤 邹晓霞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7-226,共10页
为探究缓释肥分层减施对花生田间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本试验以农民常规施肥为对照(CK),选用复合肥(CF)和缓释肥(RF)开展分层减肥试验,设2个减肥梯度,分别较CK减氮10%和20%,共组合为CF10%、CF20%、RF10%、RF20%,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 为探究缓释肥分层减施对花生田间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本试验以农民常规施肥为对照(CK),选用复合肥(CF)和缓释肥(RF)开展分层减肥试验,设2个减肥梯度,分别较CK减氮10%和20%,共组合为CF10%、CF20%、RF10%、RF20%,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监测花生生育期内N_(2)O、CH_(4)和CO_(2)排放通量、核算全球增温潜势效应(GWP)。结果表明:各处理温室气体排放通量呈相似的波动变化,花生生育期内植株-土壤体系表现为N_(2)O排放源、CH_(4)和CO_(2)吸收汇;与CK相比,各分层减肥处理均显著降低N_(2)O累积排放量(11.29%~27.06%),其中,RF10%较CF10%、RF20%较CF20%的N_(2)O排放量分别显著降低13.30%、13.87%;各分层减肥处理CH_(4)累积吸收量均显著高于CK,其中,RF10%和RF20%较之分别提升19.02%和16.87%,RF10%处理CH_(4)累积吸收量亦显著高于CF10%(11.28%);RF10%处理CO_(2)累积吸收量显著高于CK(11.35%),但与RF20%差异不显著;肥料类型对N_(2)O和CH_(4)平均排放速率分别产生显著和极显著影响,肥料用量仅对N_(2)O平均排放速率影响显著;土壤温度与温室气体排放通量呈极显著的相关性,土壤湿度仅对CH_(4)排放通量影响显著。与CK相比,CF10%、CF20%、RF10%、RF20%处理GWP分别显著降低13.37%、18.48%、27.90%、32.09%。研究表明,分层减肥有利于降低花生田间温室气体排放,且以缓释肥分层减施10%和20%效果更佳,可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缓释肥 分层施肥 温室气体排放 增温潜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衣剂处理对低温胁迫下花生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2
作者 陈小姝 邹晓霞 +6 位作者 李美君 司彤 赵跃 宋兆锋 孙日丹 高华援 王丽 《花生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33,共8页
花生播种期易受低温胁迫,为明确种衣剂处理对低温胁迫下花生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以常温(25℃)处理为对照(CK),设8℃和10℃两个低温胁迫处理,各温度下设种衣剂包衣和清水浸润对照两种处理方式,研究种衣剂处理对低温胁迫... 花生播种期易受低温胁迫,为明确种衣剂处理对低温胁迫下花生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以常温(25℃)处理为对照(CK),设8℃和10℃两个低温胁迫处理,各温度下设种衣剂包衣和清水浸润对照两种处理方式,研究种衣剂处理对低温胁迫下花生种子活力、幼苗干物质积累、根系形态特征和光合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常温处理,8℃低温胁迫处理显著降低了花生种子发芽势(5.9%)、发芽率(7.7%)、发芽指数(11.0%)、种子活力指数(6.9%)和幼苗叶片SPAD值(11.4%),同时对幼苗根系生长产生抑制作用,其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较25℃常温和10℃低温胁迫处理分别显著降低50.0%~50.2%、44.9%~48.1%、48.2%~48.5%,但8℃低温胁迫处理对花生幼苗地上部和地下部干物质积累、最大光化学效率及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气孔导度、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等光合参数均无显著影响;种衣剂处理显著提高了8℃低温胁迫下花生种子的发芽势(8.2%)、活力指数(10.9%)和花生幼苗根长(45.1%)及根表面积(38.4%),但对10℃低温胁迫和常温处理均无显著影响,同时,种衣剂处理还显著提高了常温处理下花生幼苗干物质积累、最大光化学效率和功能叶片光合特性以及10℃低温下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和最大光化学效率,但对8℃低温胁迫无显著作用。综上,花生种子萌发和幼苗根系生长对低温胁迫的响应更加显著,而种衣剂处理可以通过改善上述指标缓解低温胁迫,改善轻度低温胁迫和常温处理下花生幼苗生长的干物质积累和光合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胁迫 种子萌发 花生幼苗 根系形态 光合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花生轮作模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3
作者 张广彩 李菁 +7 位作者 梁兆君 杨力剑 纪欢欢 张甜 司彤 于晓娜 杜金哲 邹晓霞 《花生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27,41,共8页
通过探究不同花生轮作模式对耕层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为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作物生产效率提供科学依据。针对水田和旱地两种起始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设小麦—花生和油菜—花生两种轮作模式,以花生连作为对照,开展3年定位试验,探究不同... 通过探究不同花生轮作模式对耕层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为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作物生产效率提供科学依据。针对水田和旱地两种起始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设小麦—花生和油菜—花生两种轮作模式,以花生连作为对照,开展3年定位试验,探究不同轮作模式对0~20 cm和20~40 cm土层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研究发现,起始田块及种植模式对土壤酶活性均有极显著影响。在旱地起始田下,与花生连作相比,油菜—花生轮作模式提高了0~20 cm土层土壤过氧化氢酶(6.5%)和脲酶(4.7%)活性;在水田起始田,小麦—花生轮作模式土壤碱性磷酸酶敏感性最低(-17.2%~-6.6%),与花生连作和小麦—花生轮作相比,油菜—花生轮作提高了0~20 cm土层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4.7%~4.8%);相同种植模式相同土层深度下,四种土壤酶活性均表现为水田高于旱地,而同一起始田相同种植模式,土壤酶活性表现为0~20 cm土层高于20~40 cm土层,且以水田起始田,花生连作下碱性磷酸酶活性的表现最为明显(129.6%);除0~20 cm土层过氧化氢酶活性外,土壤脲酶、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均表现为花生连作>油菜—花生轮作>小麦—花生轮作。综上,起始田块类型和种植模式均可显著改变土壤酶活性,花生连作更有利于土壤酶活性的提高,这可能与其休闲期较高的杂草生物量和多样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作 花生 土壤酶活性 水田 旱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肥减量配施生物肥对花生衰老特性、干物质积累及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李峰 张甜 +6 位作者 王铭伦 司彤 王月福 张晓军 于晓娜 赵红军 邹晓霞 《花生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16,共8页
不合理施肥已成为限制花生产量提高和品质改善的重要因素之一。为制定花生减肥增效施肥方案,本研究采用黑曲霉菌生物肥替代部分化肥,设6个施肥处理,系统研究了化肥减量并配施菌肥对花生衰老特性、干物质积累和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 不合理施肥已成为限制花生产量提高和品质改善的重要因素之一。为制定花生减肥增效施肥方案,本研究采用黑曲霉菌生物肥替代部分化肥,设6个施肥处理,系统研究了化肥减量并配施菌肥对花生衰老特性、干物质积累和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化肥减量10%配施黑曲霉菌生物肥可显著提高花生功能叶片抗衰老相关酶(SOD、POD、CAT)的活性、明显减低MDA含量、延缓叶片衰老,增加中后期干物质积累、保障荚果产量,可提高植株养分回收利用效率、显著提升肥料农学利用率和偏生产力。花生衰老特性指标与各部位干物质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与植株养分积累及肥料利用效率间也呈现一定的相关性。综上,化肥减量配施黑曲霉菌生物肥可作为实现花生绿色、高质、高效生产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肥减量 生物菌肥 花生 衰老特性 干物质量 肥料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乙醇酸氧化酶基因鉴定及其响应非生物胁迫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梁天柱 程凤玲 +4 位作者 张晓军 邹晓霞 司彤 王月福 于晓娜 《花生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3-20,27,共9页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和经济作物,非生物胁迫严重影响其产量和品质。乙醇酸氧化酶(Glycolate Oxidase,GOX)不仅是光呼吸途径中的关键酶,同时在植物响应非生物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在栽培花生A.hypogaea(2n=4...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和经济作物,非生物胁迫严重影响其产量和品质。乙醇酸氧化酶(Glycolate Oxidase,GOX)不仅是光呼吸途径中的关键酶,同时在植物响应非生物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在栽培花生A.hypogaea(2n=40,AABB)全基因组水平上鉴定到了16个GOXs基因家族成员,在野生二倍体花生A.duranensis(2n=20,AA)和A.ipaensis(2n=20,BB)全基因组水平上分别鉴定到了9个和5个GOXs基因家族成员。基因结构分析发现,该基因家族成员由4~20个外显子构成。通过进化树分析,可将花生GOXs基因家族成员分为5个组。以耐盐品种花育25号和盐敏感品种花育20号为材料,进行干旱、盐、高温和低温非生物胁迫处理,根据qRT-PCR分析结果表明,在两个品种和不同组织之间的表达量具有显著差异。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花生响应非生物胁迫的机制提供了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乙醇酸氧化酶 非生物胁迫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