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隆林县啮齿动物种类及其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周树武 梁江明 +5 位作者 曾竣 韦锦平 陈达宗 倪尔江 廖生华 黄利荣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11年第3期214-216,共3页
目的掌握隆林县啮齿动物的种类、构成与分布,为鼠疫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用笼捕法对家栖和野栖啮齿动物进行调查,并进行分类。结果 10年来共捕鼠4 829只,隶属2目3科11种,年平均鼠密度为3.30%;黄胸鼠年平均密度为2.71%,为该县的优势... 目的掌握隆林县啮齿动物的种类、构成与分布,为鼠疫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用笼捕法对家栖和野栖啮齿动物进行调查,并进行分类。结果 10年来共捕鼠4 829只,隶属2目3科11种,年平均鼠密度为3.30%;黄胸鼠年平均密度为2.71%,为该县的优势鼠种。鼠密度的季节消长曲线呈双峰型,分别为5月和11月。结论黄胸鼠是隆林县鼠疫预防控制的主要对象,1-6月和11月是鼠疫监测的重点时间,最佳灭鼠时期为4月和10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啮齿动物 种类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隆林县鼠疫宿主动物及媒介蚤的调查 被引量:4
2
作者 周树武 梁江明 +5 位作者 曾竣 韦锦平 陈达宗 倪尔江 廖生华 黄利荣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3期233-235,242,共4页
目的调查广西壮族自治区隆林县鼠疫自然疫源地鼠、蚤的组成与分布状况,并对鼠疫菌进行检测,为制定鼠疫防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笼捕法捕获鼠并采集鼠体蚤,计算鼠体染蚤率和蚤指数;用粘蚤纸法捕获室内游离蚤,计算地面游离蚤指数;应用... 目的调查广西壮族自治区隆林县鼠疫自然疫源地鼠、蚤的组成与分布状况,并对鼠疫菌进行检测,为制定鼠疫防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笼捕法捕获鼠并采集鼠体蚤,计算鼠体染蚤率和蚤指数;用粘蚤纸法捕获室内游离蚤,计算地面游离蚤指数;应用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鼠体等动物的鼠疫感染状况。结果该疫源地的啮齿动物共有2目3科11种,以黄胸鼠为优势鼠种;蚤类有6种,以印鼠客蚤为优势蚤种;平均鼠密度、平均鼠体染蚤率、平均蚤指数和印鼠客蚤指数分别为3.24%、27.09%、0.95和0.74,地面游离蚤指数为0.046;共培养鼠5398只,分离出10株鼠疫菌,用间接血凝试验检出2份阳性鼠血清和24份指示动物血清。结论隆林县存在黄胸鼠鼠疫自然疫源地,每年的4、10月是最适灭鼠期,2-10月是鼠疫监测的重点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 疫源地 宿主动物 蚤类
原文传递
广西鼠疫指示动物犬血清IHA、ELISA检测鼠疫F1抗体的一致性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黄德蕙 梁江明 +14 位作者 曾竣 秦石英 廖驰真 李寿生 陈达宗 韦锦平 鲁翠芳 周树武 罗寿军 吴声荣 李红军 覃刚 农雪飞 热娜 海荣 《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 CAS 2009年第3期117-119,共3页
目的了解应用IHA、ELISA检测鼠疫F1抗体的一致性,评价方法的优劣,以便更好地制订鼠疫监测的方法及防治策略。方法对广西鼠疫监测点隆林、西林县的犬血清使用IHA及ELISA两种试验方法,并进行一致性研究,评价IHA与ELISA方法的可靠性。结果... 目的了解应用IHA、ELISA检测鼠疫F1抗体的一致性,评价方法的优劣,以便更好地制订鼠疫监测的方法及防治策略。方法对广西鼠疫监测点隆林、西林县的犬血清使用IHA及ELISA两种试验方法,并进行一致性研究,评价IHA与ELISA方法的可靠性。结果IHA检测鼠疫F1抗体阳性率为0,ELISA检测鼠疫F1抗体的总阳性率为4.4%(12/273);IHA与ELISA之间的一致性为95.6%,其Kappa值等于0,呈轻度一致。结论间接血凝试验方法特异、操作简便是传统的鼠疫监测手段之一;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等特点,且与间接血凝试验有轻度一致性,适宜在鼠疫监测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 指示动物 一致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隆林县2000-2011年鼠疫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梁江明 周树武 +3 位作者 曾竣 吴声荣 廖生华 王利荣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6期545-548,共4页
目的研究近12年来广西隆林县鼠疫监测结果,为制定鼠疫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运用分析流行病学方法和医学统计学技术,对2000-2011年广西隆林县鼠疫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结果 12年中共捕获鼠类6064只,隶属2目3科11种,年平均鼠... 目的研究近12年来广西隆林县鼠疫监测结果,为制定鼠疫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运用分析流行病学方法和医学统计学技术,对2000-2011年广西隆林县鼠疫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结果 12年中共捕获鼠类6064只,隶属2目3科11种,年平均鼠密度为3.21%,以黄胸鼠为优势鼠种;共检鼠体蚤5865匹,隶属6种,年平均鼠体染蚤率为26.59%,平均蚤指数0.97,印鼠客蚤为优势蚤种;培养鼠6030只,分离出10株鼠疫菌,对3663份鼠血清进行间接血凝试验(IHA),检出阳性血清2份,阳性率为0.05%,对1792份指示动物血清进行IHA试验,检出阳性血清24份,阳性率为1.34%。结论综合地理、宿主动物、媒介蚤及病原体等因素分析认为,广西隆林县存在黄胸鼠鼠疫自然疫源地;进一步加强鼠疫监测是防治鼠疫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 监测
原文传递
广西隆林县家鼠鼠疫疫源地蚤类的组成及分布特征 被引量:1
5
作者 梁江明 曾竣 +4 位作者 廖生华 王利荣 周树武 吴声荣 倪尔江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6期561-563,共3页
目的调查和了解隆林县家鼠鼠疫疫源地蚤类的组成及分布特征,为鼠疫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笼捕法捕获的鼠类进行鼠体蚤的采集,计算鼠体染蚤率和蚤指数;用粘蚤纸法捕获室内地面游离蚤,计算地面游离蚤指数。结果共捕获蚤类3科5属6种共2839... 目的调查和了解隆林县家鼠鼠疫疫源地蚤类的组成及分布特征,为鼠疫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笼捕法捕获的鼠类进行鼠体蚤的采集,计算鼠体染蚤率和蚤指数;用粘蚤纸法捕获室内地面游离蚤,计算地面游离蚤指数。结果共捕获蚤类3科5属6种共2839匹,其中,印鼠客蚤为优势蚤种。鼠体平均染蚤率为27.12%,平均蚤指数为0.98,印鼠客蚤指数为0.78,地面游离蚤指数为0.046。此外,鼠体染蚤指数和地面游离蚤指数的月际变化均呈双峰型格局;而年际变化无明显规律。结论印鼠客蚤、人蚤和不等单蚤是隆林县鼠疫控制中的主要防治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 蚤类 种群分布
原文传递
2000~2009年隆林县鼠疫主要宿主黄胸鼠密度及体表蚤监测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周树武 梁江明 +5 位作者 曾竣 韦锦平 陈达宗 倪尔江 廖生华 黄利荣 《预防医学论坛》 2010年第12期1093-1095,共3页
[目的]了解隆林县鼠疫自然疫源地内主要宿主黄胸鼠及其体表蚤的种类、构成和季节消长,为制定鼠疫防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隆林县2000-2009年鼠疫疫区处理、监测资料和鼠疫专题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0-2009年累计布笼146 206笼... [目的]了解隆林县鼠疫自然疫源地内主要宿主黄胸鼠及其体表蚤的种类、构成和季节消长,为制定鼠疫防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隆林县2000-2009年鼠疫疫区处理、监测资料和鼠疫专题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0-2009年累计布笼146 206笼次,捕获黄胸鼠3 956只,平均鼠密度为2.71%。平均鼠密度,各年分别为5.09%、1.39%、6.20%、2.04%、3.98%、2.26%、2.57%、2.61%、2.63%、2.75%,1-12月分别为2.71%、2.78%、3.17%、3.23%、3.35%、2.99%、2.59%、2.43%、1.82%、2.15%、2.94%、2.11%。2000-2009年合计梳检黄胸鼠3 956只,染蚤的1 143只,平均染蚤率为28.89%,收集体表蚤4 101匹,平均蚤指数为1.04。4 101匹蚤中,印鼠客蚤占78.59%(印鼠客蚤指数为0.81),缓慢细蚤占18.09%,不等单蚤占2.17%,猫栉首蚤占0.63%,人蚤占0.49%,伍氏病蚤占0.02%。[结论]隆林县黄胸鼠密度和鼠体表蚤指数较高,印鼠客蚤是体表蚤的优势蚤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胸鼠 鼠疫 印鼠客蚤
原文传递
长期使用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对印鼠客蚤染蚤率的影响分析
7
作者 农智 余水兰 +6 位作者 陆夏瑜 冯向阳 邓积广 田红艳 黄柳柳 廖生华 廖介雄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19年第2期108-110,共3页
目的分析在鼠疫疫区(强化灭蚤区)长期使用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对印鼠客蚤染蚤率的影响,为今后工作中合理选择杀虫剂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统计各区域捕获鼠数和印鼠客蚤染蚤鼠数,求得印鼠客蚤染蚤率,采用SPSS软件比较强化灭蚤区(隆... 目的分析在鼠疫疫区(强化灭蚤区)长期使用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对印鼠客蚤染蚤率的影响,为今后工作中合理选择杀虫剂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统计各区域捕获鼠数和印鼠客蚤染蚤鼠数,求得印鼠客蚤染蚤率,采用SPSS软件比较强化灭蚤区(隆林县、西林县)与对照区(右江区)印鼠客蚤染蚤率有无差异。结果隆林县、西林县(强化灭蚤区)与右江区(对照区)在1—3月染蚤率较低,自4月开始逐渐上升,6月达到高峰,之后逐渐下降,3条曲线变化趋于一致。右江区、隆林县、西林县捕获鼠的印鼠客蚤染蚤率分别为33.93%、29.74%和30.38%,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在鼠疫疫区长期使用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强化灭蚤区与对照区鼠体印鼠客蚤染蚤率无显著性差异,说明该类杀虫剂灭蚤作用减弱,效果下降,印鼠客蚤可能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产生抗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除虫菊酯类 印鼠客蚤 染蚤率 抗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隆林县1起输入性恶性疟流行病学调查及处置 被引量:16
8
作者 杨永亮 吴声荣 +2 位作者 陆玉虎 曹品光 郭传坤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1期100-101,共2页
2011年10月-2012年2月,41名从非洲赤道几内亚返回广西隆林的农民工中有16人感染疟疾,疟疾罹患率为39.02%,其中疟原虫阳性15例,临床诊断病例1例,均为恶性疟,41名农民工在非洲期间均患过疟疾和使用过抗疟药。经对疟疾病例和可疑者进行规... 2011年10月-2012年2月,41名从非洲赤道几内亚返回广西隆林的农民工中有16人感染疟疾,疟疾罹患率为39.02%,其中疟原虫阳性15例,临床诊断病例1例,均为恶性疟,41名农民工在非洲期间均患过疟疾和使用过抗疟药。经对疟疾病例和可疑者进行规范治疗以及杀虫剂室内喷洒等措施,输入性疟疾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没有发生输入继发疟疾病例,所采取的措施可行有效。到非洲赤道几内亚从事送变电工程建设农民工感染疟疾风险高,应进一步加强对高疟区回归人员疟疾的管理和监测,对回归的农民工要及时采血镜检,阳性者和可疑者及时规范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 输入性疟疾 流行病学调查 处置 隆林县
原文传递
广西隆林县1995-2010年流动人口疟疾状况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杨永亮 吴声荣 +2 位作者 黄亚铭 李卫民 韦海艳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12年第1期73-74,共2页
广西百色隆林县地处云贵高原东南部,少数民族占总人口79.41%。总面积3 543 km2,辖16个乡(镇),179个行政村,2 619个自然村屯,目前全县总人口39万多。隆林历史上是多种疟疾流行的高发区,1987年通过了考核验收,达到了卫生部颁布的基本消... 广西百色隆林县地处云贵高原东南部,少数民族占总人口79.41%。总面积3 543 km2,辖16个乡(镇),179个行政村,2 619个自然村屯,目前全县总人口39万多。隆林历史上是多种疟疾流行的高发区,1987年通过了考核验收,达到了卫生部颁布的基本消灭疟疾的标准〔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隆林县 疟疾 流动人口 广西 少数民族 行政村 自然村 总人口
原文传递
2008~2009年黔桂两省区24县灭疟联防区疟疾流行状况 被引量:4
10
作者 曹品光 黄亚铭 +9 位作者 吴声荣 李锦辉 杨永亮 陆玉虎 江超穗 林永健 邓积广 韦海艳 区德锦 邹春燕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10年第1期4-6,共3页
目的分析2008~2009年黔桂两省灭疟联防区24个县疟疾流行动态,为联防区疟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4县当地居民和流动人口"三热"病人疟原虫血检资料和临床诊断为疟疾并经抗疟药物治疗有效病例资料,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 目的分析2008~2009年黔桂两省灭疟联防区24个县疟疾流行动态,为联防区疟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4县当地居民和流动人口"三热"病人疟原虫血检资料和临床诊断为疟疾并经抗疟药物治疗有效病例资料,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省灭疟联防区24个县两年疟疾人群发病率控制在2.29/万,贵州为4.13/万,广西为0.06/万,当地居民未发现恶性疟病例,无疟疾爆发点。贵州以当地居民疟疾病例为主,两年在当地居民中发现疟疾病例共1 759例。广西疟疾病例以流动人口为王,两年在流动人口中发现疟疾病例共19例,其中恶性疟5例,均为在东南亚国家感染后带回当地,脑型疟死亡病人1例。结论该区域疟疾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黔桂两省 抗疟联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隆林县全球基金疟疾项目实施效果评价 被引量:5
11
作者 曹品光 王德国 +2 位作者 陆玉虎 杨永亮 林康明 《医学动物防制》 2014年第11期1181-1184,1187,共5页
目的评价隆林县全球基金疟疾项目的实施效果,为制订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07-2012年隆林县疟疾防治工作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隆林县项目实施前(2007-2009年)共报告13例疟疾病例,其中出现1例本地间日疟病例、1例恶性疟... 目的评价隆林县全球基金疟疾项目的实施效果,为制订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07-2012年隆林县疟疾防治工作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隆林县项目实施前(2007-2009年)共报告13例疟疾病例,其中出现1例本地间日疟病例、1例恶性疟死亡病例,项目实施后(2010-2012年)共报告17例输入性疟疾病例,无死亡病例及输入性继发病例发生;项目实施前共血检人员23 824人次,其中本地居民和流动人口血检数分别占90.86%和9.14%,项目实施后共血检人员23 387人次,其中本地居民和流动人口血检数分别占85.27%和14.73%;病例24 h内诊断及时率和规范治疗率分别由项目实施前的38.46%和38.46%提高到实施后的88.24%和84.35%;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率由项目实施前的37.43%提高到实施后的100.00%;中小学生和居民疟疾知识知晓率分别由实施前的20.83%和27.78%提高到实施后的95.14%和53.37%。结论全球基金疟疾项目加强了隆林县各项疟疾防治措施的实施,实施效果显著,是隆林县消除疟疾工作的有益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基金疟疾项目 效果 评价 隆林县
原文传递
1995~2009年黔桂两省灭疟联防区24县疟疾疫情分析 被引量:14
12
作者 黄亚铭 徐建军 +7 位作者 李锦辉 郭裕和 韦海艳 区德锦 邹春燕 江超穗 曹品光 杨永亮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2010年第7期534-535,559,共3页
目的了解黔桂两省灭疟联防区24个县1995~2009年疟疾疫情。方法收集、整理和分析两省24个县当地居民和流动人口疟疾病例资料。结果该区域1995~2009年共报告疟疾病例10711例,其中血检阳性病例8156例,临床诊断病例2555例。其中广西境内... 目的了解黔桂两省灭疟联防区24个县1995~2009年疟疾疫情。方法收集、整理和分析两省24个县当地居民和流动人口疟疾病例资料。结果该区域1995~2009年共报告疟疾病例10711例,其中血检阳性病例8156例,临床诊断病例2555例。其中广西境内的12个县市报告疟疾病例1644例,血检阳性病例1543例,临床诊断病例101例;贵州境内的12个县市共报告疟疾病例9067例,血检阳性病例6613例,临床诊断病例2454例。共报告恶性疟病例61例,其中贵州19例,广西42例,感染者均为出国回归者。结论疟疾在该区域得到有效控制,其发病率逐渐下降,但流动人口疟疾病例在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桂两省 灭疟联防 疟疾疫情
原文传递
广西百色市4县1995~2009年疟疾防治效果评价 被引量:11
13
作者 江超穗 黄亚铭 +5 位作者 林永建 邓积广 曹品光 杨永亮 区德锦 邹春燕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11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了解广西百色市参加黔桂两省灭疟联防区的4个县近15年疟疾防治效果及流行动态。方法收集4个县近15年当地居民、流动人口和疑似疟疾病例资料,采用Excel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4个县的人群发热病人血检占当地总人口的5.84%,人群疟疾发病... 目的了解广西百色市参加黔桂两省灭疟联防区的4个县近15年疟疾防治效果及流行动态。方法收集4个县近15年当地居民、流动人口和疑似疟疾病例资料,采用Excel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4个县的人群发热病人血检占当地总人口的5.84%,人群疟疾发病率从1995年的2.14/万降至2009年的0.04/万,未发现内源性恶性疟病例。流动人口中的疟疾病例逐渐增多,恶性疟病例及死亡病例均是在东南亚国家感染。结论百色市4县区域疟疾得到有效控制,其发病率逐年下降,流动人口病例中没有发现当地继发性疟疾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黔桂两省 疟疾联防
原文传递
广西鼠疫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梁江明 曾竣 +6 位作者 黄德蕙 秦石英 周树武 廖生华 王利荣 宁代杰 张光筋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9年第10期2015-2016,共2页
目的了解广西鼠疫病人、周围人群、宿主动物及指示动物血清F1抗体阳性率、抗体滴度水平及分布情况,为鼠疫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间接血凝试验(IHA)检测血清中的F1抗体。结果第1次(2000~2001年)检测56例鼠疫病人血清、108份正... 目的了解广西鼠疫病人、周围人群、宿主动物及指示动物血清F1抗体阳性率、抗体滴度水平及分布情况,为鼠疫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间接血凝试验(IHA)检测血清中的F1抗体。结果第1次(2000~2001年)检测56例鼠疫病人血清、108份正常人血清、144份鼠血清和109份指示动物血清,阳性血清数分别为56份、2份、1份和7份,阳性率分别为100%、1.85%、0.69%和6.42%;第2次(2006年)检测30份原鼠疫病人血清、126份正常人血清、235份鼠血清和278份指示动物血清,除了检出9份F1抗体阳性的鼠疫病人血清(阳性率为30%)以外,其它血清均为阴性结果。结论广西鼠疫病人经过5~6年的时间,70%左右的病人的F1抗体已经消失,30%左右的病人可检测到F1抗体,但其滴度明显下降,而周围人群、宿主动物及指示动物血清未检出阳性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鼠疫 F1抗体 血清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间接血凝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鼠疫指示动物犬血清F1抗体的一致性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黄德蕙 梁江明 +14 位作者 曾竣 秦石英 廖驰真 李寿生 陈达宗 韦锦平 鲁翠芳 周树武 罗寿军 吴声荣 李红军 覃刚 农雪飞 热娜 海荣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05-305,共1页
为了解鼠疫指示动物犬类在广西鼠疫自然疫源地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及作用.2006年作者在广西隆林、西林县鼠疫监测点收集犬血清.进行间接血凝试验(IHA)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利用Kappa值比较两种方法的一致性.评价其在鼠疫监... 为了解鼠疫指示动物犬类在广西鼠疫自然疫源地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及作用.2006年作者在广西隆林、西林县鼠疫监测点收集犬血清.进行间接血凝试验(IHA)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利用Kappa值比较两种方法的一致性.评价其在鼠疫监测中的重要性与可靠性,结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 血凝集试验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原文传递
灰色系统理论GM(1,1)模型预测百色市疟疾发病趋势 被引量:2
16
作者 曹品光 农智 蒋智华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11年第11期1318-1319,1326,共3页
目的建立疟疾疫情预测模型GM(1,1),应用于百色疟疾发病率的预测。方法根据2000~2010年百色疟疾发病率数据,建立疟疾发病率预测灰色模型GM(1,1),并作拟合效果检验;外推预测2011~2013年百色区疟疾发病率。结果疟疾发病率预测数学模型为X... 目的建立疟疾疫情预测模型GM(1,1),应用于百色疟疾发病率的预测。方法根据2000~2010年百色疟疾发病率数据,建立疟疾发病率预测灰色模型GM(1,1),并作拟合效果检验;外推预测2011~2013年百色区疟疾发病率。结果疟疾发病率预测数学模型为X(t)=3.71056128e-0.329307(t-1)(t=2,3,……,n),经拟合检验,模型拟合精度合格(C=0.4069,P=0.9000)。外推2011~2013年百色疟疾发病率,分别为0.0991/10万、0.0713/10万和0.0513/10万。结论GM(1,1)模型较好地拟合了百色疟疾发病的趋势,预测结果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模型 疟疾 发病率 预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