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渐进式改革模式与中国过渡经济学的发展 被引量:9
1
作者 冯涛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1996年第1期3-10,共8页
中国渐进式改革模式与中国过渡经济学的发展冯涛一、引论近二、三年来,随着中国市场化改革的初步成功,各国经济学家几乎都把目光集中到对中国改革模式或中国道路的关注上。有几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也曾预言,对中国改革模式的理论总... 中国渐进式改革模式与中国过渡经济学的发展冯涛一、引论近二、三年来,随着中国市场化改革的初步成功,各国经济学家几乎都把目光集中到对中国改革模式或中国道路的关注上。有几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也曾预言,对中国改革模式的理论总结将是未来极有希望摘取诺贝尔经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渐进式改革模式 过渡经济学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陆区域市场经济发育障碍公析 被引量:7
2
作者 闵宗陶 冯涛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99-103,共5页
内陆区域市场经济发育有何特征?对内陆区城市场经济发育形成障碍的内、外因素各是什么?内陆区城市场经济发育的可选模式又是什么?请看本文的分析。
关键词 市场经济 区域经济 内陆 障碍 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经济辐射的强化 被引量:2
3
作者 李瑞娥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89-90,共2页
论经济辐射的强化李瑞娥经济辐射是一种以点带面的经济发展形式,强化经济辐射的功能,无疑会加快经济的发展。强化经济辐射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强化辐射源。这是强化经济辐射的首要选择点。辐射源,即辐射中心,它的载体就是城市、... 论经济辐射的强化李瑞娥经济辐射是一种以点带面的经济发展形式,强化经济辐射的功能,无疑会加快经济的发展。强化经济辐射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强化辐射源。这是强化经济辐射的首要选择点。辐射源,即辐射中心,它的载体就是城市、城镇、科研单位和聚集区。强化辐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辐射 经济发展 经济实力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创新体系:宏伟的规划,严峻的挑战 被引量:1
4
作者 孙辰健 《江西行政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25-27,共3页
国家创新体系的提出距今已有十余年 ,目前世界上有二十多个国家政府正在致力研究和实施 ,它是从国家的高度宏观着眼 ,制订中长期的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和知识创新工程 ,明确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地位与作用。在我... 国家创新体系的提出距今已有十余年 ,目前世界上有二十多个国家政府正在致力研究和实施 ,它是从国家的高度宏观着眼 ,制订中长期的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和知识创新工程 ,明确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地位与作用。在我国 ,实施国家创新体系是实现我国在二十一世纪中叶人均收入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一宏伟目标的重要基础。本文分析了国家创新体系的理论渊源、主要内容和任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国家创新体系 知识创新 技术创新 制度安排 科教兴国 政府职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七”后香港与内地经济的互补与互促
5
作者 贾小玫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1997年第8期33-34,共2页
“九七”后香港与内地经济的互补与互促贾小玫一、金融市场的互补互促。香港是当今世界上仅次于纽约和伦敦的第三大金融中心,世界排名前100家大银行中就有85家在香港设有分支机构。香港的外汇市场交易量位居世界第六,黄金贸易与... “九七”后香港与内地经济的互补与互促贾小玫一、金融市场的互补互促。香港是当今世界上仅次于纽约和伦敦的第三大金融中心,世界排名前100家大银行中就有85家在香港设有分支机构。香港的外汇市场交易量位居世界第六,黄金贸易与伦敦、纽约、苏黎世并称世界四大金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地经济 内地与香港 经营管理人才 进出口贸易 向内地 国际竞争力 中介服务 市场经济类型 转口贸易 经济体制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发展中的地区差异与地区产业开发
6
作者 张倩肖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2-14,共3页
本文论述了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 影响及地区产业开发对调控地区 差异的作用。
关键词 经济 地区差异 产业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产业调控思考
7
作者 李春米 《经济改革》 1998年第1期17-19,共3页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产业调控思考李春米经济体制由传统的计划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转向集约经营型,已成为跨世纪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旨在营造经济持续发展的结构框架和良好的效...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产业调控思考李春米经济体制由传统的计划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转向集约经营型,已成为跨世纪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旨在营造经济持续发展的结构框架和良好的效益环境,其核心是经济的有效增长。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方式 产业政策 宏观调控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周期波动的正面效应探析
8
作者 李瑞娥 《经济改革》 1997年第5期67-69,共3页
经济周期波动的正面效应探析李瑞娥经济波动作为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周期性的过程,引起了各国经济学界的普遍关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深入研究经济波动及其效应,对于在信息不完全条件下国家及时、有效地进行宏观调... 经济周期波动的正面效应探析李瑞娥经济波动作为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周期性的过程,引起了各国经济学界的普遍关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深入研究经济波动及其效应,对于在信息不完全条件下国家及时、有效地进行宏观调控具有深刻的意义。一自从工业革命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周期 波动效应 宏观调控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迁工业与陕西 被引量:2
9
作者 马金玲 《唐都学刊》 1997年第2期8-11,共4页
陕西现代工业的发展与两次工业的内迁关系密切,这两次工业内迁对陕西现代工业的结构、布局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对比了两次工业内迁的情况。
关键词 内迁工业 陕西 地方工业 工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生产力是一种解放
10
作者 李有忠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1994年第6期94-96,共3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生产力是一种解放李有忠邓小平把改革经济体制视为对生产力的一种解放和发展,又把对经济体制的根本改革归结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表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生产力是一种解放李有忠邓小平把改革经济体制视为对生产力的一种解放和发展,又把对经济体制的根本改革归结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表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进行改革开放的必然走势,也是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 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当代社会主义和现代市场经济的结合
11
作者 刘祖护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1994年第6期9-16,共8页
论当代社会主义和现代市场经济的结合刘祖护在当前我国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人们普遍持否定态度的一个问题是传统的社会主义和传统的计划经济。但各方面论者对“传统社会主义”之所指以及对“计划经济”的评价并不完全... 论当代社会主义和现代市场经济的结合刘祖护在当前我国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人们普遍持否定态度的一个问题是传统的社会主义和传统的计划经济。但各方面论者对“传统社会主义”之所指以及对“计划经济”的评价并不完全相同。另外,人们存在疑虑比较多的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计划经济 市场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变迁:从人格化交换到非人格化交换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国富 卿志琼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4-19,共6页
一、引言制度变迁的特征,可以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来概括。美国经济史学家道格拉斯·诺斯从交换的人际关系方面概括出现代经济所必需的制度转型特征,即是从人格化交换向非人格化交换的转变。所谓“人格化交换是建立在个人之... 一、引言制度变迁的特征,可以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来概括。美国经济史学家道格拉斯·诺斯从交换的人际关系方面概括出现代经济所必需的制度转型特征,即是从人格化交换向非人格化交换的转变。所谓“人格化交换是建立在个人之间相互了解基础上的交换。在这种交换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变迁 人格化交换 非人格化交换 理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产权界定与环境资源保护的理性思考 被引量:20
13
作者 李瑞娥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54-58,共5页
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三大难题之一,如何使环境资源得到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必须对环境产权进行科学界定。环境产权是最广泛意义的公有产权,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环境产权与环境资源的侵蚀已经成为十分触目的现实。为了使可持... 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三大难题之一,如何使环境资源得到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必须对环境产权进行科学界定。环境产权是最广泛意义的公有产权,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环境产权与环境资源的侵蚀已经成为十分触目的现实。为了使可持续发展成为跨世纪的全民行动,必须对环境产权界定和环境资源保护作出理性思考,通过建立环境产权界定与环境资源监测的社会机制、网络化、国际化的环境管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产权 产权界定 环境资源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权制度与国有企业改革 被引量:6
14
作者 冯涛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44-49,共6页
产权制度与国有企业改革冯涛改革开放18年来,一直把国有企业作为改革的中心环节来抓,政府、企业及理论界也为之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形成了诸多理论观点和改革方案。但时至今日,国有企业的改革难的问题仍然困绕着人们。为什么国有企... 产权制度与国有企业改革冯涛改革开放18年来,一直把国有企业作为改革的中心环节来抓,政府、企业及理论界也为之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形成了诸多理论观点和改革方案。但时至今日,国有企业的改革难的问题仍然困绕着人们。为什么国有企业改革难?为什么国有企业改不动?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 体制改革 产权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西安事变研究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2
15
作者 房成祥 兰虹 《党史研究与教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36-40,共5页
一、关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首倡者是谁的问题在研究西安事变的论著中,有一种观点认为,张杨发动西安事变后,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势,没有主见,束手无策,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主要得益于中共.另一种观点认为,最早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方针的,不... 一、关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首倡者是谁的问题在研究西安事变的论著中,有一种观点认为,张杨发动西安事变后,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势,没有主见,束手无策,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主要得益于中共.另一种观点认为,最早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方针的,不是中共中央,而是张学良.还有人认为最早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方针的既不是中共中央,也不是张学良,而是冯玉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首倡者到底是谁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事变 和平解决 蒋介石 苏联和共产国际 中国共产 中共中央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逼蒋抗日” 南京政府 杨虎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业政策、农业投资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探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春米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83-85,共3页
关键词 农业投资主体 农民收入 农业政策 相关性 农产品价格 土地产权制度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 农业发展 工农业产品比价 农村土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陆省份的农业比较优势战略选择 被引量:2
17
作者 冯涛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1995年第4期74-77,共4页
内陆省份的农业比较优势战略选择冯涛在区域经济发展日益失衡的情况下,对内陆省份来讲,切盼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的心态,自上而下很容易选择“赶超型发展战略”。在从传统体制向市场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地方利益诱导机制会使这种战略选... 内陆省份的农业比较优势战略选择冯涛在区域经济发展日益失衡的情况下,对内陆省份来讲,切盼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的心态,自上而下很容易选择“赶超型发展战略”。在从传统体制向市场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地方利益诱导机制会使这种战略选择具有很大的社会惯性。在今天重复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陆省份 农业经济 发展战略 比较优势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企业的性质及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思考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倩肖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2期46-48,共3页
国有企业是政府为实现社会目标干预经济生活的一种特殊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这是国有企业存在和发展的依据,也由此决定了国有企业的首要目标是社会目标,而非利润目标。因此,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不能脱离国有企业的性质,在不改变企业... 国有企业是政府为实现社会目标干预经济生活的一种特殊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这是国有企业存在和发展的依据,也由此决定了国有企业的首要目标是社会目标,而非利润目标。因此,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不能脱离国有企业的性质,在不改变企业国家属性的前提下,片面地一味追求政企职责分开。事实上,国有企业国家属性的程度已基本上决定了企业自主经营权的大小,这种限定是国有企业发挥特定功能和作用的有效保证。国有企业的调整必须遵循“退出”原则,即不断地退出不必由国家经营的竞争性产业,进入“命脉”、“基础”、“高精尖”等国家必须经营、控制的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性质 国有企业改革 “退出”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代型改革战略与中国金融深化 被引量:3
19
作者 冯涛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3-10,共8页
关键词 金融改革 中国 替代型改革 金融深化 金融替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对委托──代理理论的评价
20
作者 闫增强 李永宁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1996年第3期64-68,共5页
论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对委托──代理理论的评价闫增强,李永宁企业的治理结构,是指"连结并规范股东、董事会、经理、工人相互之间的权力和利益关系的制度安排①,目的在于"使各方面权力的掌握和运用,严格受到相应责任的制约,... 论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对委托──代理理论的评价闫增强,李永宁企业的治理结构,是指"连结并规范股东、董事会、经理、工人相互之间的权力和利益关系的制度安排①,目的在于"使各方面权力的掌握和运用,严格受到相应责任的制约,从而达到各方面利益的均衡"②。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治理结构 委托-代理理论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