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安医学院附属医院2006~2010年传染病疫情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赵筱苹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年第15期299-299,共1页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上报传染病疫情动态,分析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传染病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西安医学院附属医院接诊的5024例传染病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5024例传染病中,乙类传染病16种3974例,丙类传染病5种872例,...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上报传染病疫情动态,分析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传染病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西安医学院附属医院接诊的5024例传染病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5024例传染病中,乙类传染病16种3974例,丙类传染病5种872例,其他178例。细菌性痢疾、肺结核病及病毒性肝炎位于前3位,分别占报告总例数的37.58%、18.29%和12.74%。结论:应对多发传染病提高警惕,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及传染病漏报,肠道传染病、病毒性肝炎和结核病是目前防治工作中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 防治 综合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院校开设专业英语的必要性及方法探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张艳 《医学信息(西安上半月)》 2007年第3期403-405,共3页
本文从探讨医学院校开设专业英语的必要性入手,明确了医学专业英语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分别从教材和教师两方面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医学专业英语教学方法的探讨与改进对促进本学科的发展非常重要,加强本学科的教学研... 本文从探讨医学院校开设专业英语的必要性入手,明确了医学专业英语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分别从教材和教师两方面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医学专业英语教学方法的探讨与改进对促进本学科的发展非常重要,加强本学科的教学研究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及学生医学专业英语的阅读、翻译和写作等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专业英语 专业英语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多媒体技术在现代远程医学教育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大新 《中国校外教育》 2008年第5期164-,共1页
结合远程教育的教学特点,分析多媒体技术在远程医学教育中的地位,指出多媒体的使用将知识教授的方式更为多样和合理,推动远程医学教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 远程医学教育 远程教育 教学特点 知识 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方法初探
4
作者 王宁 姜凤良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2年第12期1530-1531,1523,共3页
医学微生物学是高等医学院校开设的一门重要基础医学课程,改进实验教学方法、提高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操作实践能力和科研思维是本校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本文从优化实验内容和方法、选择多种教学模式、增加学科新知识、完善... 医学微生物学是高等医学院校开设的一门重要基础医学课程,改进实验教学方法、提高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操作实践能力和科研思维是本校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本文从优化实验内容和方法、选择多种教学模式、增加学科新知识、完善考核制度四方面,阐述了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 实验教学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高校语言中心医学外语教育研究
5
作者 李乐 薛英利 +1 位作者 薛婷 赵娜 《广西医学》 CAS 2022年第17期2069-2072,共4页
德国高校对学生外语技能的培训高度重视,语言中心是德国高校进行外语技能培训的主要机构,其外语培训效果显著。本文系统介绍了德国高校语言中心的机构设置、教学状况、教学目标、教学实践、师资团队等内容,并提及其制订和颁发国际化外... 德国高校对学生外语技能的培训高度重视,语言中心是德国高校进行外语技能培训的主要机构,其外语培训效果显著。本文系统介绍了德国高校语言中心的机构设置、教学状况、教学目标、教学实践、师资团队等内容,并提及其制订和颁发国际化外语评估标准和证书的功能。总结德国高校语言中心医学外语教育的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对高校医学外语教育目标、教学内容与方式、师资队伍建设、多语种教育制定、外语水平认定等内容提出改革设想,为中国医学外语教育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外语教育 语言中心 医学英语 德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生对急救知识的认知和干预
6
作者 张光伟 李规 《内蒙古中医药》 2008年第7X期37-38,共2页
目的:了解医学院校大学生急救知识获取途径,掌握现状及实施方法。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时对100名医学院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急救知识平均得分(56.39±12.95)分,学过急救课程与未学过急救课程者,知识得分有明显差异,但总体水... 目的:了解医学院校大学生急救知识获取途径,掌握现状及实施方法。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时对100名医学院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急救知识平均得分(56.39±12.95)分,学过急救课程与未学过急救课程者,知识得分有明显差异,但总体水平不高,且急救技术掌握率普遍偏低。结论:医学院校大学生急救知识水平有待提高。医学院校应重视急救技术培训,采取多种形式普及急救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院校 大学生 急救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癌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白细胞介素-17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水平与病理分期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7
作者 郭菲 王建云 张默吟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305-308,共4页
目的 分析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与前列腺癌患者病理分期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前列腺癌患者作为研... 目的 分析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与前列腺癌患者病理分期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前列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血清PSA、IL-17、IL-6、TNF-α指标检测,比较不同肿瘤淋巴结转移分类(TNM)分期和前列腺癌格利森评分系统(Gleason)分级患者的血清PSA、IL-17、IL-6、TNF-α表达水平,应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对血清PSA、IL-17、IL-6、TNF-α表达水平与前列腺患者病例分期及预后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不同TNM分期的血清PSA、IL-17、IL-6、TNF-α表达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Gleason分级的血清PSA、IL-17、IL-6、TNF-α表达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SA、IL-17、IL-6、TNF-α表达水平与前列腺患者T分期、N分期、M分期和Gleason分级呈正相关(P<0.05)。结论 检测前列腺癌患者的血清PSA、IL-17、IL-6、TNF-α表达水平可作为病理分期和预后评估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特异性抗原 白细胞介素-17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TNM分期 GLEASON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弹性的超声评估及其与斑块稳定性、血小板功能的相关性 被引量:9
8
作者 杨旭 段云燕 +2 位作者 张雪梅 赵宏波 李鹏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9期1290-1293,共4页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弹性的超声评估及其与斑块稳定性、血小板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以及健康志愿者,分别作为SAP组、UAP组、对照组。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并测定单点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弹性的超声评估及其与斑块稳定性、血小板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以及健康志愿者,分别作为SAP组、UAP组、对照组。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并测定单点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采集血清及外周血标本,测定斑块稳定性相关指标及血小板功能相关指标。结果:SAP组和UAP组患者的颈动脉PWVβ水平、血清中ICTP、MMP1、MMP3、MMP7、CatK、CD62p、CD63含量以及外周血中PAR1、LOX1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UAP组患者的颈动脉PWVβ水平、血清中ICTP、MMP1、MMP3、MMP7、CatK、CD62p、CD63含量以及外周血中PAR1、LOX1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SAP组;PWVβ高水平冠心病患者外周血中PAR1、LOX1的表达量以及血清中CD62p、CD63、ICTP、MMP1、MMP3、MMP7、CatK、CD62p、CD63的含量均显著高于PWVβ低水平冠心病患者。结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颈动脉弹性的超声参数PWVβ对斑块稳定性及血小板功能具有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颈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稳定性 血小板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导前帕瑞昔布钠干预对腹腔镜手术后炎症应激反应、内分泌稳态的影响 被引量:12
9
作者 苏玉强 郑仲磊 +2 位作者 李静 刘静 范晓英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2期1640-1643,1786,共4页
目的:研究诱导前帕瑞昔布钠干预对腹腔镜手术后炎症应激反应、内分泌稳态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120例患者并随机分为接受帕瑞昔布钠联合常规麻醉的帕瑞昔布组、接受常规麻醉的对照组。麻醉诱导前(T0)、麻醉... 目的:研究诱导前帕瑞昔布钠干预对腹腔镜手术后炎症应激反应、内分泌稳态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120例患者并随机分为接受帕瑞昔布钠联合常规麻醉的帕瑞昔布组、接受常规麻醉的对照组。麻醉诱导前(T0)、麻醉结束拔管后即刻(T1)、拔管后6小时(T2)时,检测血清中炎症细胞因子、应激激素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免疫细胞的含量。结果:T0时,两组血清中PGE2、TNF-α、IL-6、CRP、Cor、NE、Ins、C-P、AT-II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IFNγ+CD^4+T细胞、Perforin+CD8^+T细胞的含量无显著性差异;T1和T2时,帕瑞昔布组患者血清中PGE_2、TNF-α、IL-6、CRP、Cor、NE、Ins、C-P、AT-II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外周血中IFNγ+CD4^+T细胞、Perforin+CD8^+T细胞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诱导前帕瑞昔布钠干预对腹腔镜手术后炎症应激反应具有抑制作用、内分泌稳态具有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瑞昔布钠 腹腔镜 炎症反应 应激反应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热疗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疗效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曹蕾 陈鑫 +2 位作者 加静 郑明 葛鹏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7期1051-1054,共4页
目的:探讨深部热疗联合同步放化疗(CRT)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疗效及对肿瘤组织细胞增殖、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80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予以CRT,观察组40例予以深部热疗联合CRT。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 目的:探讨深部热疗联合同步放化疗(CRT)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疗效及对肿瘤组织细胞增殖、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80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予以CRT,观察组40例予以深部热疗联合CRT。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近期疗效、生存情况及治疗前、后宫颈肿瘤活检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Bax、Bcl-2、p5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肿瘤客观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5.00%vs 77.5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肿瘤组织中VEGF蛋白表达阳性率及Bcl-2/Bax比值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肿瘤组织中VEGF蛋白表达阳性率及Bcl-2/Bax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肿瘤组织中Bax、p53蛋白表达阳性率均显著提高,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肿瘤组织中Bax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p53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1年无瘤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3.78%vs 54.29%,P<0.05),但两组的总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1.89%vs85.71%,P>0.05)。结论:深部热疗联合CRT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疗效确切,能够提高近期疗效及无瘤生存率,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癌组织VEGF蛋白表达及p53基因突变,促进Bax表达、下调Bax/Bcl-2比值,从而影响细胞增殖及凋亡过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深部热疗 同步放化疗 VEGF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药纱联合微波在肛周脓肿术后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12
11
作者 黎耀东 李武军 +1 位作者 吴涛 吕浩礼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4年第22期1877-1879,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药纱(康复新液+高渗葡萄糖)联合局部微波理疗在肛周脓肿术后创面修复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随机将因肛周脓肿行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术后行常规方法换药,改良组40例使用改良药纱换药联合局部微波理疗。比较... 目的探讨改良药纱(康复新液+高渗葡萄糖)联合局部微波理疗在肛周脓肿术后创面修复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随机将因肛周脓肿行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术后行常规方法换药,改良组40例使用改良药纱换药联合局部微波理疗。比较两组术后切口疼痛、水肿、肛坠等症状消失时间,创面恢复情况和住院时间。结果改良组在术后切口疼痛、水肿、肛坠等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创面渗液、肉芽组织、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改良药纱(康复新液+高渗葡萄糖)换药联合局部微波理疗,能明显改善肛周脓肿患者术后不适症状,改善创面愈合,有效地缩短了创面愈合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周脓肿 康复新液 高渗葡萄糖 微波 愈合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见性护理流程教育对帕金森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17
12
作者 胡作华 孙文莉 +3 位作者 王华 王芳 袁连芳 王倩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919-921,共3页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流程教育对帕金森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15年9月陕西省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帕金森患者1 3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9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流程教育对帕金森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15年9月陕西省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帕金森患者1 3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9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建立品管圈、改良护理用具、制定操作指引、组织培训、严密质控等综合措施进行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开关现象"、便秘、精神症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服药完全依从率为44.90%,观察组患者为92.0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疾病知识的认知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3.76%、20.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建立品管圈、改良护理用具、制定操作指引、组织培训、严密质控等综合护理措施对提高帕金森患者服药依从性疗效显著,而且明显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认知度,降低机械通气时间,降低"开关现象"、便秘、精神症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见性 护理流程 帕金森 服药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叶芸 康炜 +1 位作者 李苏亮 白跳艳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8年第12期724-726,共3页
目的 观察糖尿病患者血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变化。方法 测定80例糖尿病患者的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糖尿病组血流变参数除红细胞沉降率外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三组高血糖患者血流变黏度值变化有一定规律,... 目的 观察糖尿病患者血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变化。方法 测定80例糖尿病患者的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糖尿病组血流变参数除红细胞沉降率外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三组高血糖患者血流变黏度值变化有一定规律,血糖浓度在7.5~9.9mmol/L时血流变黏度值明显增高;血糖浓度在10~13.9mmol/L时血黏度降低;当血糖浓度大于13.9mmol/L血流变黏度值显著降低。结论 糖尿患者存在明显的血流变学指标异常且存在一定的变化规律,长期检测患者血流变学指标变化,有助于临床对患者的诊疗及预防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血流变学 全血黏度 血浆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手术入路途径对胸中段食管癌患者血清Stathmin、VEGF-C表达及复发转移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孙志红 李勇强 陈鑫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期53-57,共5页
目的:对比不同手术入路途径治疗对胸中段食管癌患者的血清微管解聚蛋白(Stathm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复发转移的影响。方法:将167例胸中段食管癌患者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两组,其中72例经左胸两切口(左胸—颈部)入路手术为L组... 目的:对比不同手术入路途径治疗对胸中段食管癌患者的血清微管解聚蛋白(Stathm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复发转移的影响。方法:将167例胸中段食管癌患者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两组,其中72例经左胸两切口(左胸—颈部)入路手术为L组,95例经右胸3切口(上腹部—右胸—颈部)入路手术为R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情况、术后并发症、术后复发转移和术后生存情况以及术前、术后1个月血清Stathmin、VEGF-C水平。结果:L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72h时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淋巴结清扫数均明显低于R组(均P<0.05),两组术后引流时间、总住院时间、术中所见淋巴结转移数、术后并发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组R0切除率为90.53%,与L组(86.1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血清Stathmin和VEGF-C水平均较术前显著降低(均P<0.05),且R组显著低于L组(P<0.05)。R组3年累计复发转移率显著低于L组(34.74%vs 50.00%),而3年总生存率则显著高于L组(74.74%vs59.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左胸两切口入路比较,经右胸3切口路径较左胸两切口路径具有更好的肿瘤切除完整性和淋巴结清扫彻底性,能够降低血清Stathmin、VEGF-C水平,降低复发转移率并改善术后生存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中段食管癌 左胸入路 右胸入路 复发转移 STATHMIN VEGF-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护理对脑卒中恢复期并发抑郁症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0
15
作者 孙文利 王华 孙宁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307-310,共4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对脑卒中恢复期并发抑郁症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恢复期并发抑郁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护理,实验组采用中西...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对脑卒中恢复期并发抑郁症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恢复期并发抑郁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护理,实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护理干预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患者抑郁程度,并对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6、IL-1β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6、IL-1β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有助于改善脑卒中恢复期并发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树立积极健康的心态,并能降低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促进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恢复期 抑郁 中西医结合护理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配合厄贝沙坦片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16
作者 亓春霞 李海青 +1 位作者 李宝玲 张龙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170-172,共3页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配合厄贝沙坦片在老年高血压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护理组与基础护理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厄贝沙坦片治疗,综合护理组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基础护理组患者予以基础护理干预。...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配合厄贝沙坦片在老年高血压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护理组与基础护理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厄贝沙坦片治疗,综合护理组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基础护理组患者予以基础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变化和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在干预前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综合护理组血压显著低于基础护理组(P<0.05)。综合护理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基础护理组(P<0.05)。综合护理组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中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显著高于基础护理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配合厄贝沙坦片可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干预 厄贝沙坦片 老年高血压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化阿司匹林抵抗与脑梗死的关系 被引量:2
17
作者 石少亭 李亚军 +3 位作者 张蓓 王敏娟 郭长江 白婧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540-542,共3页
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中生化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率,探讨其与脑梗死以及与其他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75例脑梗死患者以及46例对照组人群,均服用阿司匹林100mg,1次/d。10d后采用比浊法以及尿11-脱氢-血栓素B2的检测,确定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 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中生化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率,探讨其与脑梗死以及与其他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75例脑梗死患者以及46例对照组人群,均服用阿司匹林100mg,1次/d。10d后采用比浊法以及尿11-脱氢-血栓素B2的检测,确定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率。结果阿司匹林抵抗者共7例,均出现于脑梗死组,对照组未见。阿司匹林半抵抗者病例组22例,对照组6例,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相对而言,女性中阿司匹林抵抗者更多见。结论阿司匹林抵抗是脑梗死的一个危险因素,而且在女性中更常见。如果脑梗死患者存在阿司匹林抵抗,应该改换其他药物治疗及预防脑梗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抵抗 脑梗死 血小板聚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苯酞对大鼠脑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李毓新 胡敏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7期868-871,共4页
目的:研究丁苯酞对大鼠脑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作为实验动物并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丁苯酞组(NBP组),采用线栓法建立缺血再灌注模型并在再灌注前给予6mg/kg丁... 目的:研究丁苯酞对大鼠脑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作为实验动物并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丁苯酞组(NBP组),采用线栓法建立缺血再灌注模型并在再灌注前给予6mg/kg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进行干预。再灌注后12、18、24h时,测定脑组织中细胞凋亡的数目以及细胞凋亡分子、氧化应激分子的含量。结果:再灌注12、18、24h时,三组大鼠脑组织中凋亡细胞数目的分析如下:I/R组大鼠脑组织中凋亡细胞的数目显著多于Sham组,Fas、FasL、BNIP3、Caspase-3、Caspase-9的蛋白表达量以及ROS、MDA的含量均显著高于Sham组,CAT、SOD的含量均显著低于Sham组;NBP组大鼠脑组织中凋亡细胞的数目显著低于I/R组,Fas、FasL、BNIP3、Caspase-3、Caspase-9的蛋白表达量以及ROS、MDA的含量均显著低于I/R组,CAT、SOD的含量均显著高于I/R组。结论:丁苯酞能够通过抑制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反应的途径来减轻大鼠脑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 丁苯酞 凋亡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仲叶对骨细胞增殖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5
19
作者 杜洪霞 周芳 张湛睿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年第11期210-210,共1页
杜仲叶具有抗氧化、心血管调节、促进骨细胞增殖、免疫调节等多种药理作用,可利用度极高,开发前景广阔。
关键词 杜仲叶 骨细胞 增殖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catenin和Ki67在涎腺腺泡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丽慧 吴兰雁 +2 位作者 姚甜 赵业 郑亚鸽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474-477,549,共5页
目的探讨β-catenin和Ki67在预测涎腺腺泡细胞癌(AciCC)预后中可能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PV两步法分别检测β-catenin和Ki67蛋白在46例AciCC、10例腮腺肿瘤瘤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对相关临床病例参数进行比较。结果 46例AciCC... 目的探讨β-catenin和Ki67在预测涎腺腺泡细胞癌(AciCC)预后中可能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PV两步法分别检测β-catenin和Ki67蛋白在46例AciCC、10例腮腺肿瘤瘤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对相关临床病例参数进行比较。结果 46例AciCC中18例复发,6例发生淋巴结转移。β-catenin的异常表达在AciCC复发组高于无复发组(P<0.05);Ki67的标记指数≥10%时,复发率较高(P<0.01),淋巴结转移率较高(P<0.01)。结论β-catenin和Ki67表达可以作为预测AciCC预后的辅助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 腺泡细胞癌 Β-CATENIN KI67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