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78篇文章
< 1 2 20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工类大学生求职准备对就业满意度影响的调查分析--以陕西科技大学为例
1
作者 张杨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24年第3期52-54,共3页
本文通过对陕西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2017—2022届本科毕业生的调研,分析求职准备对大学生就业满意度的影响,发现在校期间参与了科研实践活动、具备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求职准备时间长、通过个人社会关系网络获取相关信息的大学生就... 本文通过对陕西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2017—2022届本科毕业生的调研,分析求职准备对大学生就业满意度的影响,发现在校期间参与了科研实践活动、具备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求职准备时间长、通过个人社会关系网络获取相关信息的大学生就业满意度更高。针对调研结果,笔者对学校人才培养改革、提升化工类大学生就业满意度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GISTIC模型 化工类大学生 求职准备 就业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大赛驱动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以陕西科技大学为例 被引量:9
2
作者 陈英 王学川 +3 位作者 费贵强 杨海波 张辉 赵睿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22年第1期65-66,共2页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下发以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就被国家提升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战略任务。当前,各高校正深入贯彻落实国家部署,在更高层次、更深程度、更关键环节上深入推进学校创新创...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下发以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就被国家提升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战略任务。当前,各高校正深入贯彻落实国家部署,在更高层次、更深程度、更关键环节上深入推进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文章以陕西科技大学为例,以“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载体,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以使学生得到更全面的发展。其中涉及工作机制、课程体系、实践体系和师资团队等方面的探讨,以期能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有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大赛 创新创业教育 体系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技术在化学化工上的应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玉婷 周英 +1 位作者 尹大伟 宴会新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505-508,共4页
近年来微波技术由于其独特的优越性而受到广泛关注。概述了微波技术在有机合成、材料合成、样品分析、废水处理等领域的研究状况。研究表明,微波技术具有加热速度快、效率高、成本低和环境效益好等特点。最后讨论了微波技术的研究方向... 近年来微波技术由于其独特的优越性而受到广泛关注。概述了微波技术在有机合成、材料合成、样品分析、废水处理等领域的研究状况。研究表明,微波技术具有加热速度快、效率高、成本低和环境效益好等特点。最后讨论了微波技术的研究方向及其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技术 应用 有机合成 材料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有机化学MOOC(SPOC)+翻转课堂混合教学探索 被引量:9
4
作者 赵艳娜 《广州化工》 CAS 2017年第5期174-176,共3页
混合式教学是在"互联网+"背景下,以现代信息技术作为载体,将MOOC融入传统课堂,实现优势互补,为避免传统教学导致学生对有机化学学习缺乏吸引力和主动性,丰富教学内容,通过混合式教学中线上学习和答疑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混合式教学是在"互联网+"背景下,以现代信息技术作为载体,将MOOC融入传统课堂,实现优势互补,为避免传统教学导致学生对有机化学学习缺乏吸引力和主动性,丰富教学内容,通过混合式教学中线上学习和答疑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堂教授强化核心知识,SPOC突出特色,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本文以陕西科技大学有机化学为例介绍了MOOC(SPOC)+翻转课堂混合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OC 翻转课堂 混合教学模式 有机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学“新基建”背景下物理化学课程改革探索 被引量:4
5
作者 王伟涛 陈香李 +1 位作者 何珍红 王欢 《高教学刊》 2024年第2期139-142,共4页
物理化学是化学化工类专业必修的基础理论课程之一,其教学内容理论性强,概念抽象。传统的授课仅是围绕物理化学教材内容,没有将物理化学课程的基础理论性、实践应用性、高阶挑战性及思政育人形成完整授课体系,难以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 物理化学是化学化工类专业必修的基础理论课程之一,其教学内容理论性强,概念抽象。传统的授课仅是围绕物理化学教材内容,没有将物理化学课程的基础理论性、实践应用性、高阶挑战性及思政育人形成完整授课体系,难以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在教学“新基建”背景下,该文针对物理化学课程授课中存在的问题,从课程内容、课程实验、教学方法和思政协同育人等方面入手,探讨课程“新基建”的建设方案,提出“基础性、实践性、高阶性、思政育人”的“四位一体”的物理化学课程建设方案,对物理化学及其他课程的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教学“新基建” 教学改革 协同育人 四位一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化工专业本科有机化学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6
作者 赵艳娜 《广州化工》 CAS 2013年第12期216-217,225,共3页
根据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要求,围绕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轻化工专业学生实际,浅议了优化教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注重提纲挈领,归纳总结等几种有助于提高有机化学教学效果... 根据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要求,围绕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轻化工专业学生实际,浅议了优化教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注重提纲挈领,归纳总结等几种有助于提高有机化学教学效果的方法。并在教学实践中逐步摸索和应用,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化工 有机化学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绿色环保理念与无机化学实验教学
7
作者 杨秀芳 马养民 《广东化工》 CAS 2013年第15期191-191,185,共2页
通过对无机化学实验进行绿色设计的案例,在解决了实验带来环境污染问题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环保教育,增强了大学生绿色环保理念,明确了"绿色"是新时代化学实验教学的指导思想。
关键词 绿色化学 无机化学实验 环保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三维三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化工类研究生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宋洁 陈李斌 +4 位作者 梁艳 郑美红 王佳瑜 卢文玉 刘宁宁 《西部素质教育》 2024年第5期5-8,共4页
文章基于国内外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现状,首先阐述了我国化工行业发展趋势,然后分析了当前化工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面临的问题,最后论述了新工科背景下“三维三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关键词 “三维三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化工类研究生 新工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 《化学工艺学》课程改革为例的化工类金课建设 被引量:3
9
作者 范娟 代方方 郭睿 《广州化工》 CAS 2022年第13期202-205,共4页
《化学工艺学》课程改革将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标准和国际工程教育认证理念深度融合,从教学设计、教学模式、考核方式三个方面进行了改革和探索。结果表明,将教学内容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标准和国际工程教育认证理念所制定的双层次教学... 《化学工艺学》课程改革将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标准和国际工程教育认证理念深度融合,从教学设计、教学模式、考核方式三个方面进行了改革和探索。结果表明,将教学内容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标准和国际工程教育认证理念所制定的双层次教学目标和毕业要求一一对应,从基础上保障毕业要求和教学目标的达成与实现;融合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标准和国际工程教育认证理念所设计的学习闭环与考核方式进一步促进学生知识与能力双层次目标的达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流本科课程 化学工艺学 国际工程教育认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纳米四氧化三铁改性的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及用于色氨酸检测的研究
10
作者 李翔宇 杨冬 +3 位作者 李旭华 张婷 陈际帆 姚团利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6-104,111,共10页
色氨酸是人体内最重要的氨基酸,在人类生长发育中起着关键作用.本研究通过在碳布(CC)表面修饰纳米四氧化三铁(Fe_(3)O_(4)NMs),制备了一种基于Fe_(3)O_(4)NMs/CC的高灵敏度电化学传感器,用于色氨酸样本的检测.纳米Fe_(3)O_(4)为传感器... 色氨酸是人体内最重要的氨基酸,在人类生长发育中起着关键作用.本研究通过在碳布(CC)表面修饰纳米四氧化三铁(Fe_(3)O_(4)NMs),制备了一种基于Fe_(3)O_(4)NMs/CC的高灵敏度电化学传感器,用于色氨酸样本的检测.纳米Fe_(3)O_(4)为传感器提供了大电化学面积和高电催化性能,由于电极传质通道的增加,检测灵敏度得到显著提升.通过差分脉冲伏安法(DPV)检测不同浓度色氨酸产生的电流峰,在最优条件下,Fe_(3)O_(4)NMs/CC传感器对色氨酸的检测限(LOD)为1.68μM,检测线性浓度范围为5~200μM,灵敏度增加为1.01 mA/M·cm^(2).此外,对血清和尿液等样品的检测中,基于Fe_(3)O_(4)NMs/CC传感器也显示出良好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说明该体系有可用于即时检测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传感器 Fe_(3)O_(4)NMs/CC 色氨酸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合成2,5-二甲氧基-2,5-二氢呋喃甲醇工艺研究
11
作者 孙任伟 马养民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8-121,共4页
以糠醇为原料,NaBr为电解质,甲醇为溶剂,利用电化学法合成焦袂康酸中间体2,5-二甲氧基-2,5-二氢呋喃甲醇,考察反应时间、NaBr添加量、反应温度对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时间与反应温度对产率有显著影响,NaBr添加量对产率影响不显著... 以糠醇为原料,NaBr为电解质,甲醇为溶剂,利用电化学法合成焦袂康酸中间体2,5-二甲氧基-2,5-二氢呋喃甲醇,考察反应时间、NaBr添加量、反应温度对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时间与反应温度对产率有显著影响,NaBr添加量对产率影响不显著。当加入糠醇3 g(24 mmol),恒压15 V,最优条件为反应时间2.4 h,NaBr添加量为1.76 g,反应温度-10℃时,平均电流0.93 A,2,5-二甲氧基-2,5-二氢呋喃甲醇产率为6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糠醇 2 5-二甲氧基-2 5-二氢呋喃甲醇 焦袂康酸 Box-Behnke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皂苷纯化工艺及动力学研究
12
作者 郗文康 叶庆婕 +2 位作者 王星 姬海刚 杨秀芳 《广州化工》 CAS 2024年第8期56-59,共4页
从五种树脂中筛选出了ADS-7树脂纯化柴胡总皂苷。考察了吸附动力学行为及不同温度下的吸附与解吸效果,并优化了树脂的纯化条件。结果显示吸附趋近于拟一级动力学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吸附过程是放热的单分子层吸附;纯化条件为... 从五种树脂中筛选出了ADS-7树脂纯化柴胡总皂苷。考察了吸附动力学行为及不同温度下的吸附与解吸效果,并优化了树脂的纯化条件。结果显示吸附趋近于拟一级动力学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吸附过程是放热的单分子层吸附;纯化条件为:上样浓度0.20 mg/mL,体积5.0 BV,流速1.0 BV/h;解吸溶媒为70%乙醇,体积5.0 BV,流速1.0 BV/h,此条件下,两次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后总皂苷含量由12.11%提高到72.11%。表明ADS-7型树脂纯化柴胡皂苷工艺可靠,为应用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 总皂苷 大孔吸附树脂 纯化 动力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工原理课程过程化考核教学改革探索
13
作者 郭明媛 马永宁 王策 《上海化工》 CAS 2024年第3期57-59,共3页
在近几年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推动下,过程化考核逐渐替代传统考核方式,成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打方向。针对过程化考核在化工原理课程教学改革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进行讨论,旨在为化工类专业课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 在近几年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推动下,过程化考核逐渐替代传统考核方式,成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打方向。针对过程化考核在化工原理课程教学改革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进行讨论,旨在为化工类专业课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化工原理 教学改革 过程化考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钐-聚乙二醇高分子转光剂的合成及其荧光性能
14
作者 郝丽芬 李梅 +5 位作者 吴泽昆 赵泽青 姚孟军 张光华 韩晓丽 李俊国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72,共6页
以三聚氯氰交联月桂醇、8-羟基喹啉和聚乙二醇制备高分子配体CHA(PEG),再与稀土Sm 3+中心离子配位合成了一种新型高分子转光剂Sm[CHA(PEG)].采用FTIR、XPS、XRD、荧光光谱、UV和TGA等测试方法分析了Sm[CHA(PEG)]的化学结构、荧光性能以... 以三聚氯氰交联月桂醇、8-羟基喹啉和聚乙二醇制备高分子配体CHA(PEG),再与稀土Sm 3+中心离子配位合成了一种新型高分子转光剂Sm[CHA(PEG)].采用FTIR、XPS、XRD、荧光光谱、UV和TGA等测试方法分析了Sm[CHA(PEG)]的化学结构、荧光性能以及热稳定性等.结果表明,Sm[CHA(PEG)]在320~400 nm具有紫外宽吸收带,而荧光激发峰的最佳峰位在362 nm处,二者具有良好的吻合性;荧光发射峰在566 nm、614 nm和645 nm均出现了Sm 3+的特征发射峰,其中在645 nm处强度最大,与植物在红光区光合作用的吸收光谱具有较佳的匹配性.热失重曲线显示该转光剂的分解温度为281℃,热稳定性良好.本文合成的Sm[CHA(PEG)]具有优良的光学和热学性能,在农膜领域极具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钐 聚乙二醇 高分子配体 荧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_(2)增强型清洁压裂液的制备及性能
15
作者 杨晓武 李小斌 +2 位作者 鄢长灏 刘笑春 王晨 《石油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0-77,共8页
以芥酸酰胺丙基二甲胺和H_(2)O_(2)为原料制备了长碳链氧化胺表面活性剂(EDAAO),并以EDAAO为主剂构建压裂液体系,向体系中引入纳米SiO_(2)颗粒,制得纳米SiO_(2)增强型清洁压裂液,通过室内实验考察了该压裂液的流变性能、携砂性能及破胶... 以芥酸酰胺丙基二甲胺和H_(2)O_(2)为原料制备了长碳链氧化胺表面活性剂(EDAAO),并以EDAAO为主剂构建压裂液体系,向体系中引入纳米SiO_(2)颗粒,制得纳米SiO_(2)增强型清洁压裂液,通过室内实验考察了该压裂液的流变性能、携砂性能及破胶性能等关键指标。实验结果表明,纳米SiO_(2)增强型清洁压裂液的最优配方为:2.5%(w)EDAAO+0.8%(w)水杨酸钠+3.0%(w)KCl+0.1%(w)纳米SiO_(2),SiO_(2)粒径为10 nm;该压裂液的耐温温度最高可达120℃,相较于普通压裂液提升了20%;在90℃、剪切速率170 s^(-1)的条件下持续剪切1.5 h,纳米SiO_(2)增强型清洁压裂液的黏度能够稳定维持在85 mPa·s以上,较不含纳米颗粒的压裂液黏度高2.43倍;采用煤油作为破胶剂,当煤油用量超过2.0%(w)时,纳米SiO_(2)增强型清洁压裂液可在60 min内实现破胶,黏度降至5 mPa·s以下;该压裂液的破胶液具有低伤害特性,与地层水具有良好的配伍性,满足清洁压裂液的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改性 清洁压裂液 黏弹性 氧化胺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u/蒙脱土催化乙酰丙酸制备γ-戊内酯研究
16
作者 王伟涛 张媛 +3 位作者 陈立政 王欢 何珍红 马养民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9-126,139,共9页
γ-戊内酯是乙酰丙酸加氢的高附加值产品之一,在化工和燃料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以天然矿物蒙脱土为载体,制备了负载Ru的Ru/MMT催化剂,并以其为催化剂在以水为溶剂80℃下反应6 h条件下,乙酰丙酸加氢制备γ-戊内酯的产率达到98.0%,选... γ-戊内酯是乙酰丙酸加氢的高附加值产品之一,在化工和燃料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以天然矿物蒙脱土为载体,制备了负载Ru的Ru/MMT催化剂,并以其为催化剂在以水为溶剂80℃下反应6 h条件下,乙酰丙酸加氢制备γ-戊内酯的产率达到98.0%,选择性达到98.0%;通过对比实验等探究了该催化反应的反应路径,并对该催化剂的催化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发现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脱土 乙酰丙酸 催化加氢 γ-戊内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F基ZnO/NiO@C复合材料作为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17
作者 李培枝 雷盼 +2 位作者 杨晓武 张康 王晨 《电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6-113,共8页
通过简单的溶剂热法和煅烧法制备了MOF衍生的ZnO/NiO@C多孔纳米复合材料,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对其微观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了复合材料的元素组成,通过氮气吸附/脱附... 通过简单的溶剂热法和煅烧法制备了MOF衍生的ZnO/NiO@C多孔纳米复合材料,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对其微观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了复合材料的元素组成,通过氮气吸附/脱附实验测试了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和一定数量的介孔,在100 mA/g电流密度下,ZnO/NiO@C电极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489.7 mAh/g,循环400次后的可逆比容量为1078.0 mAh/g,容量保持率为72.4%。此外,通过不同倍率的充放电实验,电极的比容量可以恢复到初始倍率的75.28%,测试结果表明ZnO/NiO@C电极具有优异的循环性能和较好的倍率性能,良好的电化学性能是由于其多孔结构、高比表面积和丰富的电化学活性位点,降低了电荷的传递阻力,促进了离子的扩散,提高了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MOF 金属有机骨架 多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叶木通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24
18
作者 郭林新 马养民 +2 位作者 乔珂 李梦云 王娜娜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38-342,共5页
目的研究三叶木通Akebia trifoliata(Thunb.)Koidaz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 DPPH法筛选三叶木通95%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部位,通过硅胶、Sephadex LH-20、制备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再评... 目的研究三叶木通Akebia trifoliata(Thunb.)Koidaz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 DPPH法筛选三叶木通95%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部位,通过硅胶、Sephadex LH-20、制备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再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乙酸乙酯部位抗氧化活性最显著,从中分离出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齐墩果酸(1)、6,7,10-三羟基-8-十八烯酸(2)、正三十四烷(3)、2,6-二氧甲基-1,4-苯醌(4)、β-谷甾醇(5)、香草酸(6)、咖啡酸(7)、秦皮乙素(8)。化合物7和8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较强,IC50分别为14.939μg/m L和15.631μg/m L。结论化合物3、4、6为首次从木通属植物中分离得到,而且化合物7和8抗氧化活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木通 化学成分 抗氧化活性 分离鉴定 DP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现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绿色化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21
19
作者 黄良仙 顾玲 +2 位作者 李俊国 李祥 王蕾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6-188,共3页
根据绿色化学使用化学药品的原则,就如何实现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与实践。在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要让学生树立起绿色化学思想,加强和培养学生的绿色意识、环保意识。作者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指出改进实验方... 根据绿色化学使用化学药品的原则,就如何实现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与实践。在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要让学生树立起绿色化学思想,加强和培养学生的绿色意识、环保意识。作者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指出改进实验方法,采用微型实验、小量-半微量实验,合理安排实验项目和次序,对实验产物进行回收利用是实现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绿色化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 绿色化学 绿色意识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可降解脂肪族聚酯在陕西土壤中的降解行为 被引量:27
20
作者 张敏 王晓霞 +3 位作者 刘保健 刘晓霞 王蕾 邱建辉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1-93,97,共4页
以西安当地土壤及西安某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为降解介质,对生物可降解聚酯聚乳酸(PLA)、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和聚己内酯(PCL)的降解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对它们的降解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根据偏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的观察表明,降解后的... 以西安当地土壤及西安某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为降解介质,对生物可降解聚酯聚乳酸(PLA)、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和聚己内酯(PCL)的降解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对它们的降解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根据偏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的观察表明,降解后的聚酯膜表面均有明显被侵蚀的痕迹;在陕西当地土壤中,PCL的降解速度最快,PLA次之,PBS最慢。红外光谱表征了这三种聚合物降解前后的化学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族聚酯 生物降解性 降解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