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西北大学“工”字型建筑图书馆楼与侯外庐 |
马光华
刘艳
|
《华夏文化》
|
2013 |
2
|
|
2
|
屠仁守主讲令德书院的几个问题考述——基于西北大学档案馆藏屠仁守手稿的研究 |
王旭州
刘亮
刘卫武
|
《华夏文化》
|
2021 |
3
|
|
3
|
唐代国家图书馆校书郎/正字任职资格 |
刘卫武
|
《华夏文化》
|
2012 |
1
|
|
4
|
再谈高校图书馆线装古籍的几个问题 |
刘红
|
《华夏文化》
|
2012 |
1
|
|
5
|
高校图书馆外文馆藏利用情况及发展策略 |
董瑜
|
《华夏文化》
|
2021 |
0 |
|
6
|
陕西应重视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动漫化进程 |
笔浪
|
《华夏文化》
|
2009 |
0 |
|
7
|
论陕西官书局的创立 |
石维娜
|
《华夏文化》
|
2019 |
0 |
|
8
|
略说石渠(阁)论经 |
马光华
边晓红
原艳丽
|
《华夏文化》
|
2024 |
0 |
|
9
|
唐代校书郎、正字任职经历对士子仕途发展的影响 |
杨薇
刘卫武
|
《华夏文化》
|
2018 |
2
|
|
10
|
张宗祥与文澜阁《四库全书》 |
刘亮
|
《华夏文化》
|
2005 |
3
|
|
11
|
《金刚经》玄奘译本的校勘价值 |
谢锐
|
《华夏文化》
|
2011 |
2
|
|
12
|
义净对中国印刷术发明国地位的捍卫 |
刘卫武
|
《华夏文化》
|
2012 |
1
|
|
13
|
唐代校书郎/正字的工作、俸禄和社会地位 |
铁茜
刘艳
刘卫武
|
《华夏文化》
|
2018 |
0 |
|
14
|
“农家书屋”建设中的“一对X”的挂钩帮扶机制——兼论“农家书屋”是应对“农村空心化”等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 |
马光华
党晓红
廖国庆
|
《华夏文化》
|
2015 |
0 |
|
15
|
汉代望族邓禹一门 |
张芳梅
李笔浪
|
《华夏文化》
|
2009 |
0 |
|
16
|
再说《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
李文遴
李笔浪
|
《华夏文化》
|
2011 |
0 |
|
17
|
古都长安与传统节日文化 |
张芳梅
宁亚玲
|
《华夏文化》
|
2011 |
0 |
|
18
|
民国乡村建设运动关于乡村政治、经济现代化的探索 |
杨薇
王欣瑞
|
《华夏文化》
|
2009 |
0 |
|
19
|
重视文化教育的汉代太后邓绥 |
张芳梅
|
《华夏文化》
|
2005 |
0 |
|
20
|
中国传统文化与农药发展 |
吴旻
|
《华夏文化》
|
2010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