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西省蔬菜生产的几个问题及解决途径
1
作者 张恩慧 王青 《陕西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34-34,47,共2页
近年来,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蔬菜生产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同时也出现了制约蔬菜生产发展的许多问题,引起了有关部门的极大关注。 1 当前蔬菜生产上值得注意的问题 1.1 菜田分布趋向扩散,优质老菜田减少,蔬菜生产... 近年来,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蔬菜生产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同时也出现了制约蔬菜生产发展的许多问题,引起了有关部门的极大关注。 1 当前蔬菜生产上值得注意的问题 1.1 菜田分布趋向扩散,优质老菜田减少,蔬菜生产后劲不足目前城市和工矿用地不断扩大,多年培养起来的高产优质老菜地,面积逐年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栽培 问题 对策 陕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蔬菜营养纸育苗及幼苗黄化成因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孟焕文 姜凤梅 苏崇森 《陕西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18-19,共2页
研究结果表明,营养纸育苗较常规育苗,黄瓜幼苗生长健壮,抗病性强,产量高。营养纸育苗宜用日本标堆营养液浇灌,不宜用镀锌铁皮盘。如用镀锌铁皮盘,营养液中需加0.02%的EDTA—Fe或微量元素加倍,以克服幼苗黄化现象。
关键词 蔬菜 营养纸育苗 幼苗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光照资源分区与日光温室产业化开发对策 被引量:2
3
作者 孙全敏 袁万良 《陕西农业科学》 1998年第5期29-31,共3页
1陕西日光温室蔬菜产业开发现状与问题塑料日光温室是一种高效节能蔬菜栽培新技术。在我国北方地区,冬季雨雪天气少,日照时数长、日照百分率高,发展高效节能日光温室,对生产冬麦荐及季节蔬菜十分有利。陕西省从1992年开始在咸... 1陕西日光温室蔬菜产业开发现状与问题塑料日光温室是一种高效节能蔬菜栽培新技术。在我国北方地区,冬季雨雪天气少,日照时数长、日照百分率高,发展高效节能日光温室,对生产冬麦荐及季节蔬菜十分有利。陕西省从1992年开始在咸阳(秦都、泾阳)、渭南(渭南市、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光照资源分区 日光温室 产业化 开发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蔬菜研究动向简介
4
作者 苏崇森 《台湾农业情况》 1991年第3期22-22,12,共2页
近两年来通过会议和业务联系,接触了一些台湾园艺同行,互相交换了有关资料,介绍了不少台湾的蔬菜生产和研究情况,许多值得参考和借鉴的,现简介如下:一。
关键词 蔬菜 育种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速溶核桃营养粉加工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罗勤贵 韩虎群 齐西婷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7-30,共4页
本研究以核桃为主料,大豆和玉米为辅,以食物搭配强化为基础,经一系列科学加工工艺,合理配方,生产一种营养全面、风味独特,具有抗衰老、满足各种人群需要的营养保健品,具有很大的开发生产潜力。
关键词 核桃 速溶营养粉 预制食品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茎尖超低温冷冻贮藏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孙振久 王鸣 《陕西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8-19,共2页
试验结果表明:用5%DMSO 做冷冻保护剂进行预培养以10h 为宜;采用迅速冷冻法,以5%DMSO 为冷冻保护剂贮于液态氮中(—190℃)10h,融解后培养得到成活茎尖,成活率14%—26%。
关键词 辣椒 茎尖 贮藏 超低温冷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白菜异源胞质雄性不育恢保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0
7
作者 柯桂兰 张鲁刚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1期15-20,共6页
1991~1992年通过对35份大白菜胞质雄性不育系Cms3411—7配制的杂种一代花期雄蕊育性的系统观察,发现具有恢复能力的材料9份,其中完全恢复材料5份;具有保持能力的材料15份,高保持的材料7份;10份材料处于半保持半恢复状态;1份材料的杂种... 1991~1992年通过对35份大白菜胞质雄性不育系Cms3411—7配制的杂种一代花期雄蕊育性的系统观察,发现具有恢复能力的材料9份,其中完全恢复材料5份;具有保持能力的材料15份,高保持的材料7份;10份材料处于半保持半恢复状态;1份材料的杂种一代不育株、可育株呈1:1分离。并发现不同组合不仅存在育性分离,而且存在环境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环境 敏感性 三系配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结球白菜雄性不育系选育研究初报 被引量:12
8
作者 宋胭脂 柯桂兰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1期41-44,共4页
以本所选育的异源胞质雄性不育系CMS3411-7为母本,13个生产上主栽品种为父本,进行杂交和连续回交,转育不结球白菜胞质雄性不育系。经BC3代转育,不育系的经济性状已完全同于轮回父本,筛选出不育率、不育度比较稳定的... 以本所选育的异源胞质雄性不育系CMS3411-7为母本,13个生产上主栽品种为父本,进行杂交和连续回交,转育不结球白菜胞质雄性不育系。经BC3代转育,不育系的经济性状已完全同于轮回父本,筛选出不育率、不育度比较稳定的95-C1、95-C8、95-C11、95-C19等不育系。初步组配鉴定表明,不结球白菜一代杂种优势十分明显,主要表现在叶片大而多、生长速度快,健壮旺盛,抗病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结球白菜 转育 三系配套 油菜 蔬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白菜异源胞质雄性不育遗传规律及其恢复性的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张鲁刚 柯桂兰 《西北农业学报》 CSCD 1994年第3期45-50,共6页
用大白菜异源胞质雄性不育系CMS3411-7与其4个恢复源,分别配制了F_1、F_2及回交一代(BC_1),观察了雄性不育的分离。结果表明,CMS3411-7的不育性由不育胞质(S)和隐性核基因(rfrf)共同决定。... 用大白菜异源胞质雄性不育系CMS3411-7与其4个恢复源,分别配制了F_1、F_2及回交一代(BC_1),观察了雄性不育的分离。结果表明,CMS3411-7的不育性由不育胞质(S)和隐性核基因(rfrf)共同决定。后代育性的分离有2种情况:(1)F_1雄蕊完全可育,F_2可育株与不育株按3:1分离,BC_1为1:1分离,表明为一对显性恢复基因。(2)F_1表现为不育性部分显性,且受环境影响大,F_2和BC_1雄蕊育性从完全可育到完全不育呈连续变化,方差分析表明符合加性-显性模型,以加性效应为主,有效基因对数为2~3对。同时分析讨论了雄性不育恢复基因的多型性以及Rf雄配子和Rf雄配子相对受精率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大系配套 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对TuMV和黑腐病苗期兼抗性平行鉴定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经略 李惠兰 +2 位作者 干正荣 张恩慧 鲁玉妙 《陕西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9-21,共3页
对同一甘蓝植株用复合接种平行鉴定的方法,从249份材料中筛选出对TuMv和黑腐病兼抗的材料30份,筛选率为12.05%,表明目前用于育种的甘蓝材料中不乏兼抗种质存在,为多抗性育种提供了新抗源。
关键词 甘蓝 黑腐病 抗病性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白菜营养分布特点的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鲁刚 宋胭脂 柯桂兰 《陕西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10-12,共3页
通过对57份(次)大白菜可溶性糖、VC、粗蛋白、粗纤維、灰分、水分及8份大白菜可容性氨基酸的分析比较結果表明,大白菜的软叶部分较青帮部分具有更重要的营养价值,降低大白菜叶球帮叶比值是大白菜品质育种的有效途径之一.并且对37份不同... 通过对57份(次)大白菜可溶性糖、VC、粗蛋白、粗纤維、灰分、水分及8份大白菜可容性氨基酸的分析比较結果表明,大白菜的软叶部分较青帮部分具有更重要的营养价值,降低大白菜叶球帮叶比值是大白菜品质育种的有效途径之一.并且对37份不同类型大白菜经济性状进行了现测分析,建立了估算不同类型大白菜帮叶比的回归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营养 分布 帮叶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白菜抗芜菁花叶病毒遗传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省印 柯桂兰 +1 位作者 宋胭脂 赵稚雅 《陕西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1-4,共4页
用感病亲本商南连毛英87—2—1与抗病亲本玉青841—1—2—1自交系及其杂、回交后代进行室内苗期人工接种芜菁花叶病毒和大田自然诱发病毒鉴定,结果表明,大白菜抗TuMV遗传属加性—显性遗传,估计至少受2对抗病基因控制.广义遗传力为53.84%... 用感病亲本商南连毛英87—2—1与抗病亲本玉青841—1—2—1自交系及其杂、回交后代进行室内苗期人工接种芜菁花叶病毒和大田自然诱发病毒鉴定,结果表明,大白菜抗TuMV遗传属加性—显性遗传,估计至少受2对抗病基因控制.广义遗传力为53.84%,狭义遗传力47.24%,二者数值接近,说明基因的非加性效应较小。计算得D、H、F值分别是7.68,2.14,1.49;√(DH)>F,表示各个基因位点的h(基因的显性程度)的分布是分散的。势能比值(P.R.)为正值(+0.27)且H<D,说明大白菜对TuMV的抗病性表现为感病亲本部分显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TUMV 抗病性 遗传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白菜对黑斑病抗性遗传规律及抗性与体内营养物质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焕然 柯桂兰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2期45-50,共6页
大白菜对黑斑病抗性属数量遗传,由7~10对以上基因控制,符合加性─显性模型。回交效应显著,表明主要为核基因遗传。亲本配合力gca与sca差异极显著,F值分别为1802及296,gca/sca=6076。大白菜对... 大白菜对黑斑病抗性属数量遗传,由7~10对以上基因控制,符合加性─显性模型。回交效应显著,表明主要为核基因遗传。亲本配合力gca与sca差异极显著,F值分别为1802及296,gca/sca=6076。大白菜对黑斑病感病性与体内可溶性糖及vC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898及09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黑斑病 遗传规律 营养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新型不育材料Shaan-GMS的遗传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胡胜武 于澄宇 +1 位作者 赵会贤 柯桂兰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6期63-67,共5页
Shaan- GMS是 1 994年在一甘蓝型油菜材料中发现的天然雄性不育株。 2 8个品种的1 42个高代自交系与 Shaan- GMS测交 F1代可育株与不育株呈 1∶ 1分离 ,利用兄妹交、自交、回交等方法研究结果表明 ,该不育性状受一对核基因控制 ,不育对... Shaan- GMS是 1 994年在一甘蓝型油菜材料中发现的天然雄性不育株。 2 8个品种的1 42个高代自交系与 Shaan- GMS测交 F1代可育株与不育株呈 1∶ 1分离 ,利用兄妹交、自交、回交等方法研究结果表明 ,该不育性状受一对核基因控制 ,不育对可育为显性。本研究还就其在轮回选择、杂交、回交、复交育种中利用潜力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性核不育 甘蓝型油菜 新型不育材料 Shaan-GMS 遗传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白菜离体叶黑斑病人工接种鉴定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焕然 柯桂兰 宋胭脂 《陕西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5-16,共2页
白菜黑斑病菌接种在扦插的离体叶片上,对12份大白菜试材鉴定结果,与田间自然发病的抗感吻合率达83.3%.表明该方法可以用作大白菜黑斑病的抗性鉴定.
关键词 大白菜 黑斑病 离体叶 人工接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子叶原生质体培养与植株再生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孙振久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3年第1期100-102,共3页
将0.5%纤维素酶Rs+0.1%果胶酶Y-23酶溶液振荡处理3h,可得到最高的细胞分裂率,但原生质体分离数量较低。0.5%纤维素酶R-10+0.05%离析酶R-10+0.05%果胶酶Y-23酶溶液,25℃下处理14h,原生质体分离数量及细胞分裂率均较高。1/2MS培养基... 将0.5%纤维素酶Rs+0.1%果胶酶Y-23酶溶液振荡处理3h,可得到最高的细胞分裂率,但原生质体分离数量较低。0.5%纤维素酶R-10+0.05%离析酶R-10+0.05%果胶酶Y-23酶溶液,25℃下处理14h,原生质体分离数量及细胞分裂率均较高。1/2MS培养基添加NAA3mg/L+BA0.5mg/L+2,4-D 0.1mg/L的液体培养基有利于细胞团形成及愈伤组织生长。本试验获得了完整的再生植株,芽分化率达2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 子叶 原生质体培养 植株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生物技术在蔬菜作物育种上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孙振久 《陕西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34-35,共2页
日本生物技术研究的热点,目前主要集中在原生质体培养、细胞融合、体细胞抗病突变体筛选、遗传转化等方面,但茎尖培养脱毒、快繁、花药花粉培养等研究仍受到重视,并开始应用于生产实践.这里主要介绍一下日本生物技术在蔬菜作物育种、繁... 日本生物技术研究的热点,目前主要集中在原生质体培养、细胞融合、体细胞抗病突变体筛选、遗传转化等方面,但茎尖培养脱毒、快繁、花药花粉培养等研究仍受到重视,并开始应用于生产实践.这里主要介绍一下日本生物技术在蔬菜作物育种、繁育方面的应用现状.1 人工种子(Artifical se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育种 生物技术 日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播期对大蒜主要性状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常宗堂 郭芝青 《陕西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4-15,共2页
研究结果表明,中晚熟品种大蒜适期早播,幼苗生长期延长,营养体较大,群体产量高,蒜头性状好。不同播期对蒜头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单瓣重变异上。陕西关中地区大蒜适宜播期为8月中下旬。
关键词 播期 大蒜 性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楼子葱品种及其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9
作者 任省鉴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楼子葱 品种 栽培 鳞茎类蔬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白菜对TuMV、P.P、A.b三种病原菌多抗性接种鉴定技术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焕然 柯桂兰 《陕西农业科学》 1999年第4期3-6,共4页
大白菜对病毒病、霜霉病、黑斑病三种病原菌苗期多抗性接种鉴定技术包括:白菜幼苗2~3叶苗龄,摩擦接种1g∶5ml(0.05mol/L磷酸缓冲液)TuMV汁液,48h接种黑斑菌,72h接种霜霉菌,采用喷雾接种方式。黑斑病... 大白菜对病毒病、霜霉病、黑斑病三种病原菌苗期多抗性接种鉴定技术包括:白菜幼苗2~3叶苗龄,摩擦接种1g∶5ml(0.05mol/L磷酸缓冲液)TuMV汁液,48h接种黑斑菌,72h接种霜霉菌,采用喷雾接种方式。黑斑病原(A.brassicae)分生孢子浓度4×104个/ml,霜霉菌原(peronosporaparasitica)孢子囊浓度1×104个/ml。接种保湿7d,调查A.b、P.P二病。后在25~30℃、相对湿度65%条件下培养12d,调查TuMV发病。由此组装的苗期多抗鉴定技术,用16份试材接种检验,病毒病指归类,与大田发病吻合率为68.75%,霜霉病为62.5%,黑斑病为75%。三病与单抗接种鉴定的病指抗性归类吻合率分别为84.6%,83.3%和9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多抗 鉴定 病毒病 TuMV P.P 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