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稀释碘伏膀胱冲洗在预防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后感染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薛亚辉 宫小勇 +3 位作者 李永强 郑伟 罗晓辉 李彬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31期16-17,共2页
目的探讨稀释碘伏膀胱冲洗在预防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TUKEP)术后感染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102例行TUKEP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n=50)及对照组(n=52)。试验组术前30 min给予0.05%稀碘伏200 m L膀胱冲洗,对照组不做膀胱... 目的探讨稀释碘伏膀胱冲洗在预防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TUKEP)术后感染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102例行TUKEP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n=50)及对照组(n=52)。试验组术前30 min给予0.05%稀碘伏200 m L膀胱冲洗,对照组不做膀胱冲洗。术后试验组采用生理盐水及稀碘伏膀胱冲洗,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膀胱冲洗。两组患者分别在手术前、冲洗后行尿常规及细菌培养检查,统计两组术后尿路感染率。结果冲洗后,两组患者的RBC、WBC均升高,细菌菌落计数均降低,且试验组RBC、WBC及细菌菌落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试验组尿路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TUKEP患者采用稀释碘伏膀胱冲洗,可以有效减少尿液中菌落数,降低尿路感染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TUKEP) 稀释碘伏 膀胱冲洗 尿路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胺碘酮治疗老年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效果观察 被引量:57
2
作者 冯卫涛 李薇 栾荣华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82-84,88,共4页
目的观察胺碘酮对老年慢性心衰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2年10月—2013年10月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律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72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 目的观察胺碘酮对老年慢性心衰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2年10月—2013年10月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律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72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胺碘酮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心功能和心律失常改善情况、治疗前后两组QTc、心率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心功能改善和心律失常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QTc和心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治疗后实验组QTc和心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老年心衰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效果明显,可很好地改善临床症状,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碘酮 心衰 心律失常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程甲泼尼龙冲击疗法在早期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周亚锋 吴红梅 吕婷 《海南医学》 CAS 2017年第6期882-884,共3页
目的评价短程甲泼尼龙冲击疗法在早期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急性胰腺炎(AP)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消化内科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89例住院合并SIRS的AP患者,采用数字表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给予内科综合治疗... 目的评价短程甲泼尼龙冲击疗法在早期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急性胰腺炎(AP)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消化内科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89例住院合并SIRS的AP患者,采用数字表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给予内科综合治疗,观察组45例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1.5 mg/(kg·d)×3 d的甲泼尼龙治疗,疗程1周;治疗前、治疗3 d、5 d采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评分评价疗效,并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记录两组急性肾衰竭、急性呼吸衰竭等器官衰竭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3 d、治疗5 d时的APACHEⅡ评分、SIRS评分、CRP水平均低于入院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3 d时的APACHEⅡ评分[(5.02±0.97)分vs(6.41±1.17)分]、SIRS评分[(1.74±0.29)分vs(2.24±0.32)分]和CRP水平[(162.9±27.2)mg/d L vs(192.4±36.9)mg/d L]比较,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治疗5 d时的APACHEⅡ评分[(4.33±0.96)分vs(5.24±1.03)分]、SIRS评分[(1.32±0.24)分vs(1.75±0.30)分]、CRP水平[(83.6±17.2)mg/d L vs(142.8±27.4)mg/d L]比较,观察组也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器官衰竭发生率为75.5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0.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病死率为6.67%,对照组为9.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程甲泼尼龙冲击疗法能快速控制AP患者炎症反应,降低病情严重程度,减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泼尼龙 冲击疗法 急性胰腺炎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斑块和ABI协同预测老年人群远期新发心脑血管不良事件临床价值探讨 被引量:3
4
作者 冯卫涛 李垚 李薇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2年第10期1024-1027,1032,共5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斑块和踝臂指数(ABI)协同预测老年人群远期新发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纳入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我院参加职工体检并完善颈动脉超声及ABI检查的老年人共821例,根据有无颈动脉斑块及ABI水平分组,其中A组... 目的探讨颈动脉斑块和踝臂指数(ABI)协同预测老年人群远期新发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纳入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我院参加职工体检并完善颈动脉超声及ABI检查的老年人共821例,根据有无颈动脉斑块及ABI水平分组,其中A组未合并颈动脉斑块且ABI>0.9,B组合并颈动脉斑块且ABI>0.9,C组合并颈动脉斑块且ABI≤0.9,比较各组临床资料并随访新发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价颈动脉斑块及ABI水平预测远期缺血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的价值。结果3组年龄、性别、吸烟饮酒比例、SBP、FPG、LDL-C、HDL-C及接受调脂药物治疗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缺血性心脑血管事件和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B组和C组病人远期缺血性心脑血管事件、AMI及脑梗死发生风险均显著高于A组(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校正年龄、性别、吸烟饮酒情况、SBP、FPG、LDL-C、HDL-C及接受调脂药物治疗情况后,B组和C组病人远期缺血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分别是A组的4.76倍(HR=4.76,95%CI:1.32~7.07)、8.51倍(HR=8.51,95%CI:1.65~11.80)。结论老年人群如存在颈动脉斑块且ABI水平≤0.9则远期更易出现新发心脑血管不良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颈动脉斑块 踝臂指数 心肌梗死 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钩针法疝环闭合术治疗腹股沟嵌顿性斜疝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柴宝军 赵满栋 《海南医学》 CAS 2022年第19期2479-2482,共4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钩针法疝环闭合术治疗腹股沟嵌顿性斜疝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7年11月至2020年11月陕西省荣复军人第一医院收治的46例腹股沟嵌顿性斜疝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患... 目的 探讨腹腔镜钩针法疝环闭合术治疗腹股沟嵌顿性斜疝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7年11月至2020年11月陕西省荣复军人第一医院收治的46例腹股沟嵌顿性斜疝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给予腹腔镜钩针法疝环闭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以及术前、术后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评分,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分别为(13.12±2.31) m L、(21.31±4.11) h、(3.87±0.76) d、(8.13±1.31) h,明显少(短)于对照组的(25.31±5.24) mL、(32.31±3.87) h、(5.76±0.81) d、(13.21±2.01) 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7 d,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分别为(2.14±0.21)分、(1.76±0.1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5±0.34)分、(2.12±0.2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IL-6、CRP浓度均升高,但观察组分别为(28.31±4.18) ng/L、(14.31±2.91) m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61±5.11) ng/L、(17.31±3.01) 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等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分别为(79.31±3.98)分、(77.31±3.15)分、(79.14±5.11)分、(79.45±5.4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13±4.01)分、(72.13±4.09)分、(70.41±4.91)分、(72.41±6.4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4.3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钩针法疝环闭合术治疗腹股沟嵌顿性斜疝创伤小,术后痛苦程度低,且炎症反应小,并发症少,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嵌顿性斜疝 腹腔镜钩针法疝环闭合术 疼痛 炎症反应 生活质量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尿管结石应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手术的有效性及对患者养老感受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李彬 门群利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18期2244-2247,共4页
输尿管结石是泌尿外科临床治疗中一种常见病,发病机制表现为尿液排出量过少使尿液中溶解度较低草酸钙、磷酸钙等逐渐形成微小结石,随着时间的延长发展成为输尿管结石[1]。该病发生后,如患者未及时接受有效治疗,可继发尿路感染、梗阻、... 输尿管结石是泌尿外科临床治疗中一种常见病,发病机制表现为尿液排出量过少使尿液中溶解度较低草酸钙、磷酸钙等逐渐形成微小结石,随着时间的延长发展成为输尿管结石[1]。该病发生后,如患者未及时接受有效治疗,可继发尿路感染、梗阻、上皮损伤以及癌变等,患者肾功能可遭受严重损伤,引发肾衰竭,威胁患者生命安全[2]。与开放手术相比,微创手术在该病诊治中表现出显著应用优势。本研究主要探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用于输尿管结石治疗的效果及价值,现做如下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损伤 输尿管结石 尿路感染 严重损伤 泌尿外科 肾衰竭 草酸钙 排出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创面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持续灌洗负压封闭引流局部治疗的效果 被引量:6
7
作者 强华 柴宝军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年第20期44-45,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创面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持续灌洗负压封闭引流(VSD)局部治疗的效果。方法分析在我院诊治的17例慢性创面感染患者创面感染致病菌特点,并探究持续灌洗VSD治疗的效果。结果17例患者创面组织、分泌物共培养出致病菌22株,1例患... 目的探讨慢性创面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持续灌洗负压封闭引流(VSD)局部治疗的效果。方法分析在我院诊治的17例慢性创面感染患者创面感染致病菌特点,并探究持续灌洗VSD治疗的效果。结果17例患者创面组织、分泌物共培养出致病菌22株,1例患者创面感染致病菌培养为阴性。22株致病菌中,革兰氏阴性菌13株(59.09%),革兰氏阳性菌9株(40.91%)。革兰氏阴性菌以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为主,革兰氏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VSD持续治疗7d后,将VSD材料取出,8例患者创面经植皮后愈合,8例患者创面直接缝合后愈合,1例患者每5~7d更换VSD材料1次,连续更换治疗7次后创面新鲜肉芽组织形成,创面腔面变浅,转为普通换药治疗,7d后愈合。结论慢性创面患者感染致病菌以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持续灌洗VSD辅助治疗慢性创面的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创面感染 病原学特点 持续灌洗负压封闭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