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骨汤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48例 被引量:3
1
作者 周忠民 安建武 张根印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503-1505,共3页
目的:观察补肾壮骨类中药配合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复位后的疗效。方法:采用双骨汤(骨碎补、补骨脂、威灵仙、淫羊藿、白芍、熟地、川芎、当归、鹿衔草、甘草)配合降钙素治疗本病90例,并设对照组对比。结果:治疗组优良率72.9%,对照... 目的:观察补肾壮骨类中药配合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复位后的疗效。方法:采用双骨汤(骨碎补、补骨脂、威灵仙、淫羊藿、白芍、熟地、川芎、当归、鹿衔草、甘草)配合降钙素治疗本病90例,并设对照组对比。结果:治疗组优良率72.9%,对照组1、对照组2优良率分别为55.0%、58.8%。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补肾壮骨,促进钙吸收和骨愈合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并发症 骨折/中医药疗法 补益剂/治疗应用 降钙素 @双骨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范亚娟 牛晓远 郑瑜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9期998-1001,共4页
血液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血浆,一部分是血细胞,主要的功能包括运输功能、缓冲功能、防御功能和止血功能。运输功能主要是指将各组织细胞必须的营养物质和氧气通过血液运输到各组织中,也可将各个器官产生的代谢废物和二氧化碳运送... 血液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血浆,一部分是血细胞,主要的功能包括运输功能、缓冲功能、防御功能和止血功能。运输功能主要是指将各组织细胞必须的营养物质和氧气通过血液运输到各组织中,也可将各个器官产生的代谢废物和二氧化碳运送至体外^([1])。缓冲功能包括维持机体中的离子和酸碱平衡。防御功能是指血液中的白细胞和淋巴细胞可降低外界侵入微生物对机体的伤害^([2])。止血功能为血液中的凝血因子能在机体出现伤口时将血液进行凝集,防止机体流失过多的血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血功能 缓冲功能 血液运输 防御功能 献血反应 代谢废物 酸碱平衡 凝血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配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脑中风偏瘫56例 被引量:11
3
作者 安建武 李东学 李马娃 《光明中医》 2010年第9期1669-1670,共2页
急性脑血管病(ACVD)无论是脑梗塞或脑出血都属于中医的中风范畴。以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为特点,临床多应用综合治疗的方法、尤其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2001年1月~2005年4月,
关键词 针灸疗法 补阳还五汤 中风 偏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膜瓣移位术治疗骨不连及骨延迟愈合8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闫天胜 孔新兴 《航空航天医药》 2009年第8期63-64,共2页
目的:评价骨膜瓣移位术对骨折术后骨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疗效。方法:对2001-01~2006-06收治的89例骨折术后骨不愈合的患者采用骨膜瓣移位术治疗。结果:所有病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8~24个月(平均18个月)。13例(86.7%)患者骨折愈合,... 目的:评价骨膜瓣移位术对骨折术后骨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疗效。方法:对2001-01~2006-06收治的89例骨折术后骨不愈合的患者采用骨膜瓣移位术治疗。结果:所有病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8~24个月(平均18个月)。13例(86.7%)患者骨折愈合,骨折愈合时间最短2个月,平均3.5个月。有2例骨折不愈合再另行手术。无感染发生。结论:对于骨折术后骨不愈合的患者,骨膜瓣移位术是一种损伤性小、风险性小、效果明显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骨不连 骨膜瓣移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