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1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西省泾惠渠灌区末级渠系建设与管理的思考 被引量:2
1
作者 曹微西 《陕西水利》 2020年第9期96-98,共3页
灌区末级渠系承担着直接向农田配水和灌溉的任务,处于灌区输配水网络的末梢,是灌区发挥效益的关键结点,其工程状况、运行管理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工程效益的发挥。结合陕西省泾惠渠灌区实际,分析灌区现行末级渠系机制存在的弊端,研究探讨... 灌区末级渠系承担着直接向农田配水和灌溉的任务,处于灌区输配水网络的末梢,是灌区发挥效益的关键结点,其工程状况、运行管理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工程效益的发挥。结合陕西省泾惠渠灌区实际,分析灌区现行末级渠系机制存在的弊端,研究探讨新形势下灌区末级渠系建设管理的改革思路、方法和运行机制,旨在通过推进末级渠系建设与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增强灌区内农作物抗旱减灾能力、优化种植结构、扩大高效节水农业的种植面积、减轻农民水费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泾惠渠 末级渠系 建设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区水利工程安全防护问题探讨——以陕西省泾惠渠灌区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梁宏伟 《中国水利》 2015年第18期45-46,共2页
泾惠渠灌区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中部,是一个以农业灌溉为主的大型灌区,灌溉着西安、咸阳、渭南三市146.5万亩(9.77万hm^2)农田,灌区总人口120万人。灌区灌溉历史悠久,始于公元前246年的秦郑国渠,历经汉、唐、宋、元、明、清等各个朝代... 泾惠渠灌区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中部,是一个以农业灌溉为主的大型灌区,灌溉着西安、咸阳、渭南三市146.5万亩(9.77万hm^2)农田,灌区总人口120万人。灌区灌溉历史悠久,始于公元前246年的秦郑国渠,历经汉、唐、宋、元、明、清等各个朝代,多次改建扩建,屡次兴废,几易其名,距今已有2261年历史。1932年我国近代水利大师李仪祉先生主持在古代灌溉工程基础上建成了泾惠渠。目前泾惠渠灌区有水库、灌溉渠道、排水沟道、泵站等四大类工程设施,其中各级灌排渠道(沟道)总长逾5 000 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区 水利工程 防护问题 泾惠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陕西省泾惠渠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问题 被引量:3
3
作者 刘璇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05年第2期62-64,共3页
本文分析了陕西省泾惠渠在节水更新改造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和实行"渠首稳流,腹地蓄水,丰存枯用"所取得的成效,并为进一步进行灌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水资源 优化配置 灌区 泾惠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泾惠灌区灌溉管理工作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伏义强 《工程技术研究》 2017年第7期193-194,共2页
水利工程的合理建设,对于保证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有着积极的意义。在水利灌溉中,涉及到的影响因素较多,不同地区由于环境以及地质状况的不同,应该选取相应的管理方法,在灌溉工作中,构建科学系统的管理体系,以提高水资源使用效率、... 水利工程的合理建设,对于保证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有着积极的意义。在水利灌溉中,涉及到的影响因素较多,不同地区由于环境以及地质状况的不同,应该选取相应的管理方法,在灌溉工作中,构建科学系统的管理体系,以提高水资源使用效率、优化灌溉技术和方法。文章就水利工程灌溉管理工作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 灌溉管理 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泾河畔上创大业——泾惠渠管理局发展走笔
5
作者 白鹏祥 杨国胜 《陕西水利》 1997年第2期17-17,共1页
泾惠灌区是1932年由我国近代著名水利专家李仪祉先生主持建成的全省最早的灌区之一。解放后,灌区几经扩建改善,现灌溉面积135万亩,为农业增产发挥了巨大作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对灌区实行... 泾惠灌区是1932年由我国近代著名水利专家李仪祉先生主持建成的全省最早的灌区之一。解放后,灌区几经扩建改善,现灌溉面积135万亩,为农业增产发挥了巨大作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对灌区实行了事业单位性质不变,按企业进行管理的办法.灌区的发展又面临水源严重不足,供水结构单一,管理机制不活,人员不断增加,职工生活清贫,经济效益不佳的困难。面对现实探讨研究,我局提出了“突出重点,扩大水源工程;积极发展,调整供水结构;强化管理,搞活经营体制;综合经营,注重经济效益”的发展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区 管理 供水结构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省泾惠渠管理局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6
作者 杨华 《陕西水利》 2011年第6期42-43,共2页
通过分析泾惠渠灌区职工队伍建设状况,对问题存在的原因进行深入探讨,并对灌区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的应对策略,可供情况相近单位进行参考。
关键词 灌区 人力资源管理 问题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论谁管,管好就行——泾惠渠管理局斗渠“三权”拍卖见成效
7
作者 白鹏祥 《陕西水利》 1998年第4期16-16,共1页
泾惠渠管理局在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两个《决定》中,抓得早,动作快,率先出台了对斗渠以下工程采取租赁、承包经营“三权”拍卖办法,并积极实施.截止5月底,全局已拍卖斗渠“三权”259条,占到所有斗渠的48%,收回出让资金98万元,在水利产... 泾惠渠管理局在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两个《决定》中,抓得早,动作快,率先出台了对斗渠以下工程采取租赁、承包经营“三权”拍卖办法,并积极实施.截止5月底,全局已拍卖斗渠“三权”259条,占到所有斗渠的48%,收回出让资金98万元,在水利产权制度改革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泾惠渠是一个大型的自流引水灌区,位于八百里秦川腹地,灌溉着泾阳、三原、高陵、临潼、阎良五县(区)135万亩农田.灌区内斗一级渠道就有540条,总长度达1300公里,分布在11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线长面广,行政关系交叉,管理体制重叠,责任落不实.水费收缴环节“三乱”严重,造成群众没少缴,国家没多收.在工程管理特别是斗渠工程管理上重用轻管,导致设施老化失修,配套不全,跑、冒、滴、漏严重,灌溉面积日益萎缩,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灌区发展步伐.针对这些问题,管理局在认真分析,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性作为解放思想的突破口,抓大放小,加大水利产权改革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流引水灌区 斗渠 拍卖 灌区改革 成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泾惠渠试验站节水改造措施探讨
8
作者 查苏丽 《陕西水利》 2014年第6期157-158,共2页
泾惠渠试验站高效节水示范项目区位于泾惠渠试验站,通过分析试验站概况及设施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试验站进行高效节水改造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提出试验站新增四种新型节水灌溉试验形式以及新增试验站配套设备等内容,以满足试验站高... 泾惠渠试验站高效节水示范项目区位于泾惠渠试验站,通过分析试验站概况及设施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试验站进行高效节水改造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提出试验站新增四种新型节水灌溉试验形式以及新增试验站配套设备等内容,以满足试验站高标准、高精度的试验要求,使试验站成为农业灌溉试验研究和现代化高标准节水灌溉的示范点,能以试验研究成果指导灌区乃至全省粮食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泾惠渠试验站 高效节水 节水改造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泾惠渠灌区末级渠系工程管理问题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梁宏伟 《中国水利》 2015年第6期40-41,共2页
一、灌区概况 泾惠渠灌区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中部,是一个以农业灌溉为主的大型灌区,设施灌溉面积146.5万亩(15亩=1hm2,下同),涉及西安、咸阳、渭南三市的泾阳、三原、高陵、临潼、阎良和富平6个县(区),总人口12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一、灌区概况 泾惠渠灌区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中部,是一个以农业灌溉为主的大型灌区,设施灌溉面积146.5万亩(15亩=1hm2,下同),涉及西安、咸阳、渭南三市的泾阳、三原、高陵、临潼、阎良和富平6个县(区),总人口12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1万人)。泾惠渠灌区建成80余年来,在抗御干旱等自然灾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级渠系 工程管理 泾惠渠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理体制改革给泾惠渠灌区带来勃勃生机
10
作者 白鹏翔 董冬星 《陕西水利》 2005年第3期28-29,共2页
灌区基本情况与历史遗留问题 省泾惠渠灌区是在秦郑国渠的基础上,经李仪祉先生主持,于1932年建成的近代水利灌溉工程,已有两千多年的灌溉历史.泾惠渠灌区是以农业灌溉为主,兼有防洪、排洪、水力发电等综合利用功能的大(Ⅱ)型灌区.目前... 灌区基本情况与历史遗留问题 省泾惠渠灌区是在秦郑国渠的基础上,经李仪祉先生主持,于1932年建成的近代水利灌溉工程,已有两千多年的灌溉历史.泾惠渠灌区是以农业灌溉为主,兼有防洪、排洪、水力发电等综合利用功能的大(Ⅱ)型灌区.目前控制灌溉咸阳、西安、渭南三市六个县、区48个乡镇农田9.67万公顷.灌区骨干工程主要有水源工程(渠首大坝和西郊水库)、灌溉渠系工程、排水沟系工程和提水泵站工程等四大类.多年来在灌溉管理和工程管理上一直实行专管和群管相结合的管理模式.现有管理机构包括机关职能处室、基层灌溉管理站、工程建设管理单位、灌溉实验中心、局属内部综合经营企业等.全局共有职工918人,其中离退休人员207人,在职职工711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体制改革 区带 试点单位 大中型灌区 1998年 泾惠渠灌区 综合改革 水利部 管理局 实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泾惠渠灌区工程建设管理现状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小平 《陕西水利》 2008年第3期30-31,共2页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水利工程建设投入的不断增加,泾惠渠灌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进一步增强,渠系利用率大幅度提高,特别是渠首加坝加闸工程、西郊水库工程的建成投运,使灌区实现了"渠首稳流、腹地蓄水、丰存枯用、优势互补"供水...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水利工程建设投入的不断增加,泾惠渠灌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进一步增强,渠系利用率大幅度提高,特别是渠首加坝加闸工程、西郊水库工程的建成投运,使灌区实现了"渠首稳流、腹地蓄水、丰存枯用、优势互补"供水思路。笔者对陕西省泾惠灌区目前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以后可预见的问题进行归纳、分析,对今后灌区工程建设、管理提出若干设想,有积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泾惠渠灌区 工程建设 管理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泾惠渠灌区地表水与地下水统一管理问题探讨 被引量:3
12
作者 闫雪艳 《陕西水利》 2012年第5期38-39,共2页
本文从保障灌区粮食安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节水型社会、构建和谐灌区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泾惠渠灌区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的分析,提出加强灌区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统一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灌区 地表水 地下水 可持续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泾惠渠灌区灌溉管理工作存在问题的应对措施 被引量:2
13
作者 胡娜 《陕西水利》 2010年第1期155-156,共2页
灌区灌溉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做好灌溉管理工作对于保障灌区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和区域经济发展意义重大。论文就近年来泾惠渠灌区灌溉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应对措施及取得的效果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 灌区 灌溉管理 应对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泾惠渠灌区群管组织运行管理探析
14
作者 赵永刚 《工程技术研究》 2017年第7期201-201,203,共2页
群管组织是灌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否充分发挥,直接影响着灌区整体效益和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文章通过分析泾惠渠灌区群管组织运行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群管组织队伍建设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灌区 群管组织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泾惠渠灌区管理现代化的发展思路
15
作者 付晓 《陕西水利》 2009年第6期47-47,共1页
随着灌区信息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灌区的管理正逐步由传统型管理向现代化、信息化管理转化。文中着重介绍了灌区信息化发展现状,分析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和完善的措施,为进一步加快灌区信息化建设步伐,提高灌区现代... 随着灌区信息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灌区的管理正逐步由传统型管理向现代化、信息化管理转化。文中着重介绍了灌区信息化发展现状,分析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和完善的措施,为进一步加快灌区信息化建设步伐,提高灌区现代化管理水平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区 现代化管理 信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泾惠渠水利专业档案管理的几点思考
16
作者 施向阳 《陕西水利》 2014年第3期48-49,共2页
泾惠渠专业档案是引泾灌溉活动中积累的宝贵财富,是进行灌溉管理和水利建设重要的参考依据,随着我国国家粮食地位的不断增强,灌区建设管理的发展,泾惠渠档案在灌区管理中所起的作用日益明显。通过多年泾惠渠专业档案管理的实践,从管理... 泾惠渠专业档案是引泾灌溉活动中积累的宝贵财富,是进行灌溉管理和水利建设重要的参考依据,随着我国国家粮食地位的不断增强,灌区建设管理的发展,泾惠渠档案在灌区管理中所起的作用日益明显。通过多年泾惠渠专业档案管理的实践,从管理和利用的角度,对其内容、重要性、存在问题、管理方法等多方面做了阐述与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泾惠渠专业档案 管理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泾惠渠灌区工程管理现状与发展思路
17
作者 王新征 《信息记录材料》 2017年第S1期38-39,共2页
泾惠渠灌区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老灌区,经过多年发展,目前依靠灌溉水费收入已不能满足发展要求。整合灌区各种工程资源,建立新的经济增长点,使灌区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的步伐,达到可持续发展目标,已迫在眉睫。
关键词 灌区工程管理 现状 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泾惠渠灌区作物种植结构变化对灌溉需水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18
作者 张智韬 粟晓玲 +3 位作者 党永仁 向友珍 崔晨风 田智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22-130,100,共10页
研究种植结构变化对灌区作物需水量和灌溉需水量的影响,能够为作物生育期的灌溉用水管理和农业水资源规划提供基础数据。依据泾惠渠灌区实测降水和蒸发蒸腾等气象数据,采用FAO推荐的Penman-Monteith公式和作物系数法计算灌区主要作物需... 研究种植结构变化对灌区作物需水量和灌溉需水量的影响,能够为作物生育期的灌溉用水管理和农业水资源规划提供基础数据。依据泾惠渠灌区实测降水和蒸发蒸腾等气象数据,采用FAO推荐的Penman-Monteith公式和作物系数法计算灌区主要作物需水量;通过频率计算和配线法确定灌区丰水年(25%)、平水年(50%)和枯水年(75%)的有效降水量;根据1988—2014年Landsat卫星遥感影像提取的泾惠渠灌区不同历史时期农业种植结构数据,计算典型水文年份灌区总灌溉需水量,并分析作物需水量和灌溉需水量在不同典型水文年的年际和月际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泾惠渠灌区农业种植结构的变化,灌区总的作物需水量和灌溉需水量都呈现显著下降趋势。但泾惠渠灌区在1988—2005年间,单位面积平均作物需水量和平均灌溉需水量都基本保持不变,随后均呈小幅下降趋势。各月份作物总需水量和总灌溉需水量除6月份之外,其余各月份都呈现显著下降趋势;但在此期间,灌区单位面积平均作物需水量和平均灌溉需水量除在4、8、9月份呈下降趋势,而6月份呈显著增加趋势外,其余各月份基本保持不变。灌区总的作物需水量和灌溉需水量的下降主要是由农作物种植面积大量减少所致,种植结构的变化对其影响较小,但灌区种植结构调整后的作物需水量状况更符合区域有效降水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需水量 种植结构 作物需水量 遥感 有效降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泾惠渠灌区节水改造对地下水空间分布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代锋刚 蔡焕杰 +1 位作者 刘璇 梁宏伟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29-736,共8页
为了客观评价泾惠渠灌区节水改造环境效应及制定适宜的农业节水方案,寻求灌区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模式,综合应用GMS和ArcGIS软件建立了灌区地下水分布式模型,结合灌区渠系衬砌、田间节水及农业种植结构的实际情况设置8种真实情景和假定... 为了客观评价泾惠渠灌区节水改造环境效应及制定适宜的农业节水方案,寻求灌区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模式,综合应用GMS和ArcGIS软件建立了灌区地下水分布式模型,结合灌区渠系衬砌、田间节水及农业种植结构的实际情况设置8种真实情景和假定情景分析了灌区节水改造对地下水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灌区田间节水工程可减少18.5%~33.4%的井灌水量,对缓解地下水位下降效果尤为明显;灌区渠系节水工程使渠系水利用系数增加16.9%,减少地下水开采的作用次之;灌区泾阳、杨府、楼底、张卜等地区农业种植结构与水土资源空间布局匹配不合理抵消了节水改造对地下水位下降的部分抑制作用,地下水降落漏斗呈扩大趋势.建议进行地下水人工调蓄、完善地下水取水许可制度、加大田间节水力度、合理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实现灌区水资源高效持续利用及节水农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泾惠渠灌区 地下水模型系统 ARCGIS 地下水位 节水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泾惠渠灌区秸秆还田条件下夏玉米节水灌溉制度试验 被引量:5
20
作者 马龙 毛全年 +2 位作者 李强 曹晓华 陈新明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5-20,23,共7页
泾惠渠灌区主要粮食作物已经实现了秸秆还田,但秸秆还田条件下作物的节水灌溉制度却还是空白。在泾惠渠试验站通过2年的大田和小区试验相结合,通过分析不同灌水处理下对夏玉米植株生理指标、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确定了不同降雨年... 泾惠渠灌区主要粮食作物已经实现了秸秆还田,但秸秆还田条件下作物的节水灌溉制度却还是空白。在泾惠渠试验站通过2年的大田和小区试验相结合,通过分析不同灌水处理下对夏玉米植株生理指标、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确定了不同降雨年型秸秆还田条件下夏玉米适宜的灌溉制度。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灌溉定额内,灌水期不同对夏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影响显著,压茬灌和拔节灌有利于生长发育,拔节灌和抽雄灌是影响产量的重要灌水时期。秸秆还田方式可以显著提高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并促进作物农艺性状生长。2013年降雨年型条件下最优的灌溉制度是压茬灌+拔节灌+抽雄灌3水组合,灌溉定额3 000m3/hm2;2014年的降雨年型条件下,适宜的灌溉制度是拔节灌+抽雄灌2水组合,灌溉定额1 800m3/hm2。研究成果为泾惠渠灌区合理配置水量和推广秸秆还田条件下夏玉米节水灌溉制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秸秆还田 灌溉制度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