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西省水稻Wx基因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1
作者 张羽 李小刚 +2 位作者 王保军 王业文 王俊义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59-62,共4页
稻米品质与稻米中直链淀粉含量(AC)有关,而直链淀粉含量与蜡质基因(Wx)的基因型有关,研究表明Wx基因第一内含子的剪接效率决定直链淀粉含量。明确陕西省主要水稻种质资源中Wx基因的基因型,可为水稻品质育种提供依据。应用CAPS法对112份... 稻米品质与稻米中直链淀粉含量(AC)有关,而直链淀粉含量与蜡质基因(Wx)的基因型有关,研究表明Wx基因第一内含子的剪接效率决定直链淀粉含量。明确陕西省主要水稻种质资源中Wx基因的基因型,可为水稻品质育种提供依据。应用CAPS法对112份陕西省水稻主要种质资源Wx基因第一内含子供体+1位碱基G/T进行检测,根据G/T碱基将112份供试材料的Wx基因分为GG、GT、TT等3种基因型。同时,按国标检测3种不同G/T型37份稻米的直链淀粉含量及其他相关性状。结果显示,112份供试材料中有1份材料为GG型,约占1%;25份为GT型,占22%;86份材料为TT型,约占77%。说明Wx基因第一内含子供体+1位碱基G/T的多态性与AC含量有良好的对应关系,与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省 水稻 蜡质基因(Wx) 基因型 剪接效率 支链淀粉含量 稻米品质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水稻新发病虫危害特征及防治方法 被引量:3
2
作者 邓根生 张先平 +3 位作者 王晓娥 王海潮 尹素芬 王柏清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23期169-169,173,共2页
对陕西稻区新发现的水稻赤霉病危害症状进行了描述,对以往偶发而2010年发生较严重的稻管蓟马的形态习性及危害症状作了叙述,并对其防治方法作了简介。
关键词 水稻 赤霉病 稻管蓟马 危害症状 防治方法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汉中盆地杂交水稻制种最佳出穗期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万春 张文明 +4 位作者 李厚华 孙敏 龚亚茹 周凯 刘景丽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0年第5期66-66,68,共2页
关键词 陕西 汉中盆地 杂交水稻 制种 出穗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纹枯病主要发病因素及防治指标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王军 邓根生 +2 位作者 龚晓松 王晓娥 张先平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64-165,166,共3页
通过田间试验、大田调查、室内考种,并结合气象资料分析,对陕南水稻纹枯病主要发病因素及防治指标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水稻品种间、同一品种不同播期、不同施肥量、不同追肥期、密度、气候与纹枯病发病关系密切。1 000 m2水稻纹枯病... 通过田间试验、大田调查、室内考种,并结合气象资料分析,对陕南水稻纹枯病主要发病因素及防治指标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水稻品种间、同一品种不同播期、不同施肥量、不同追肥期、密度、气候与纹枯病发病关系密切。1 000 m2水稻纹枯病造成的稻谷减产量L1 000 m2=(41.31x-826.2)×(A/1 000)kg,防治指标为病丛率A>75%,病斑高率x<2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纹枯病 品种 播期 气候 防治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有色稻资源的SSR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张羽 李新生 +1 位作者 冯志峰 王胜宝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28-832,共5页
从水稻12条染色体上筛选出22对有效引物,对陕西省17个有色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共检测到128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标记检测到5.8个等位基因,每个SSR位点的遗传多态性信息含量在0.49~0.89之间,平均值为0.73。SSR聚类分析表明,陕西... 从水稻12条染色体上筛选出22对有效引物,对陕西省17个有色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共检测到128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标记检测到5.8个等位基因,每个SSR位点的遗传多态性信息含量在0.49~0.89之间,平均值为0.73。SSR聚类分析表明,陕西省17个有色稻品种的遗传相似系数在相似系数0.24处可以分为2类,其中绿稻单独聚为一类。用11个农艺性状聚类分析,在欧式距离为7.22处绿稻和其他品种聚为两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稻 SSR标记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汉中地区水稻主要种质资源的调查及利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张羽 冯志峰 +2 位作者 吴升华 徐志敏 张成兵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59-161,共3页
通过对汉中地区11个县(区)种植的水稻品种类型、分布、特性等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地方稻种有350个左右,选育稻种16个,主要引进稻种17个。
关键词 汉中地区 水稻 种质资源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汉中地区水稻主要推广品种的香味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张羽 冯志峰 +1 位作者 吴升华 陈雪燕 《陕西农业科学》 2008年第3期18-20,共3页
利用咀嚼法和KOH浸泡叶片法,对汉中目前主要推广的29个水稻品种的香味进行了初步的定性分析,结果表明,24个品种具有清香气味,为培育优质香稻品种的亲本材料选配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汉中地区 水稻 香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水稻新品种三丰101选育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海潮 何交道 +2 位作者 陈汉俊 邓根生 毛红梅 《陕西农业科学》 2010年第4期10-11,19,共3页
杂交水稻品种"三丰101"系汉中三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以"金23A"为母本、自育恢复性"三丰R101"为父本配组选育而成,属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新组合。该品种具高产稳产、稻米品质优、适应性广、抗病性强的特点,... 杂交水稻品种"三丰101"系汉中三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以"金23A"为母本、自育恢复性"三丰R101"为父本配组选育而成,属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新组合。该品种具高产稳产、稻米品质优、适应性广、抗病性强的特点,适宜陕南海拔650米以下稻区种植。2008年4月通过陕西省审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三丰101 品种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对水稻生长发育及增产效果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任兴安 王益善 +3 位作者 杨波 张文明 刘铂 赵志杰 《应用声学》 CSCD 1993年第1期31-34,共4页
经三年时间用超声波对水稻育种的试验研究证实,用适当剂量超声处理稻种对促进种子发芽、生根、防止烂种烂芽有明显作用:可以促进分蘖和增加有效穗数,提高水稻产量.
关键词 水稻 超声波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重要恢复系和不育系功能叶的遗传效应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业文 郭明星 +4 位作者 冯志峰 王俊义 王保军 周凯 闫理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7-53,共7页
【目的】研究水稻功能叶性状的遗传效应、遗传率和遗传相关性,加深理解水稻功能叶性状的遗传体系。【方法】以绵恢725、成恢047、R150、泰引1号、辐恢838、蜀恢527、R7582、明恢63等重要恢复系和粤泰A、Y58S、双8S、中9A、广占63S等重... 【目的】研究水稻功能叶性状的遗传效应、遗传率和遗传相关性,加深理解水稻功能叶性状的遗传体系。【方法】以绵恢725、成恢047、R150、泰引1号、辐恢838、蜀恢527、R7582、明恢63等重要恢复系和粤泰A、Y58S、双8S、中9A、广占63S等重要不育系及由其配制成的29个F1杂交组合为材料,采用加性-显性遗传模型(AD模型)和统计分析方法,研究水稻功能叶(剑叶、倒2叶)性状(长度、宽度和叶面积)的遗传效应、遗传率和遗传相关性。【结果】水稻功能叶性状同时受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的控制,剑叶长、剑叶宽、剑叶面积、倒2叶宽和倒2叶面积性状以加性效应控制为主,倒2叶长则以显性效应控制为主。狭义遗传率以倒2叶宽最高,倒2叶面积次之。不育系中,中9A和双8S能增大剑叶面积和剑叶长,且能减小剑叶宽;恢复系中,绵恢725、R7582、成恢047和R150能增大剑叶面积。剑叶长和宽与其他功能叶存在密切的遗传相关性,可通过增加剑叶长和宽达到增大倒2叶长、宽和剑叶面积的目的。【结论】在水稻功能叶育种实践中,应根据功能叶遗传方式的不同采用不同的选育方法。剑叶长、剑叶宽、倒2叶宽、剑叶面积和倒2叶面积可在常规聚合育种上通过世代综合选择,使加性效应得以稳定遗传;倒2叶长在杂种优势利用上有较大潜力。倒2叶宽和倒2叶面积在早期世代中进行选择效果较好;倒2叶长则以高代选择比较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叶 水稻 遗传效应 遗传相关 遗传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多品种混合间栽控制稻瘟病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先平 孙敏 +6 位作者 邓根生 王胜宝 刘越君 王晓娥 王晖 李勤 杨利群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62-65,共4页
根据水稻品种的各种性状,选配了4个组合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水稻品种多样性混合间栽对稻瘟病有较明显的控制效果,防效在11.36%~46.6%间,其中常规高秆感病品种表现突出,防效在19.4%~46.6%间,杂交矮秆品种防效在11.36%~37.6%间。混合间... 根据水稻品种的各种性状,选配了4个组合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水稻品种多样性混合间栽对稻瘟病有较明显的控制效果,防效在11.36%~46.6%间,其中常规高秆感病品种表现突出,防效在19.4%~46.6%间,杂交矮秆品种防效在11.36%~37.6%间。混合间栽同时还有一定的抗倒伏与增产效果,每公顷可增产231.6~954.0kg,增产幅度为2.1%~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多品种混合间栽 稻瘟病 农业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不同生育期中华稻蝗危害损失及防治指标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任善福 张春辉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9-10,共2页
经网室盆栽试验表明,水稻苗期、分蘖期及孕穗期受稻蝗危害的产量损失,依稻蝗虫口密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二者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式分别为: Y苗=-0.08328+0.5416x(r苗=0.9963^(**)) Y分=0.06465+0.6891x(r分:=0.9982^(**)) Y孕=0.07999+1... 经网室盆栽试验表明,水稻苗期、分蘖期及孕穗期受稻蝗危害的产量损失,依稻蝗虫口密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二者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式分别为: Y苗=-0.08328+0.5416x(r苗=0.9963^(**)) Y分=0.06465+0.6891x(r分:=0.9982^(**)) Y孕=0.07999+1.1080x(r孕=0.9966^(**))经计算,亩产500公斤生产水平的稻田,在苗期、分蘖期及孕穗期防治指标,分别为百丛水稻有若虫97、69和42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稻蝗 水稻 生育期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中稻区水稻纹枯病发生规律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晓娥 冯志峰 +6 位作者 王国军 潘鹤梅 何忠军 张春辉 简红忠 邓根生 赵汉红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3年第1期18-20,共3页
采用定点观察的方法 ,结合当地气象资料 ,研究了汉中稻区水稻纹枯病的田间消长规律。结果表明 ,7月中旬~ 8月上旬是该病的爆发期 ,其发生与雨日、雨量、空气相对湿度、光照有关。
关键词 稻区 水稻 纹枯病 发生规律 气象因子 汉中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大-120”浸种对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铂 谌国鹏 +4 位作者 王胜宝 张春辉 习广清 何忠军 刘新明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3年第1期24-25,29,共3页
试验结果表明 :用“云大 - 12 0”浸稻种对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秧苗素质、有效穗和稻谷产量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发芽势比对照提高 12 6 8%~ 2 3 94 % ;发芽率提高 3 75 %~18 75 % ;有效穗提高 0 5 %~ 7 4 3% ;产量增加 1 0 3%... 试验结果表明 :用“云大 - 12 0”浸稻种对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秧苗素质、有效穗和稻谷产量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发芽势比对照提高 12 6 8%~ 2 3 94 % ;发芽率提高 3 75 %~18 75 % ;有效穗提高 0 5 %~ 7 4 3% ;产量增加 1 0 3%~ 8 4 9%。其使用方法简单易行 ,在生产上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大-120” 浸种 水稻 秧苗素质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纹枯病产量损失测定及防治指标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晓娥 邓根生 +3 位作者 王国军 张先平 杨云侠 陈耀楠 《陕西农业科学》 2001年第11期1-2,共2页
验证了羽柴辉良方程式“即 10 0 0 m2水稻纹枯病造成的稻谷理论减产量 L=(4 1.31X- 82 6.2 )× (A/10 0 0 ) kg,式中 A为病丛率 ,x为病斑高率 [(最上位病斑高度 cm/株高 cm)× 10 0 ],与实际减产量吻合 ,拟合准确率 95 %以上 ,... 验证了羽柴辉良方程式“即 10 0 0 m2水稻纹枯病造成的稻谷理论减产量 L=(4 1.31X- 82 6.2 )× (A/10 0 0 ) kg,式中 A为病丛率 ,x为病斑高率 [(最上位病斑高度 cm/株高 cm)× 10 0 ],与实际减产量吻合 ,拟合准确率 95 %以上 ,确定水稻纹枯病防治指标为 :病丛率 A10 %以上 ,病斑高率 X应低于 60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纹枯病 损失测定 防治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还田与氮肥管理对稻田杂草群落和水稻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0
16
作者 陈浩 张秀英 +5 位作者 吴玉红 李厚华 郝兴顺 王艳龙 王薇 张春辉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00-507,共8页
为了研究秸秆还田和氮肥管理对稻油轮作夏季稻田杂草群落分布特征和水稻产量的影响,试验设5个处理:常规施肥NPK+秸秆不还田,N基追肥比例为6∶2∶2(F0NS,CK);常规施肥NPK+秸秆全量还田,N基追肥比例为6∶2∶2(F_0S);常规施肥NPK+秸秆全量... 为了研究秸秆还田和氮肥管理对稻油轮作夏季稻田杂草群落分布特征和水稻产量的影响,试验设5个处理:常规施肥NPK+秸秆不还田,N基追肥比例为6∶2∶2(F0NS,CK);常规施肥NPK+秸秆全量还田,N基追肥比例为6∶2∶2(F_0S);常规施肥NPK+秸秆全量还田+秸秆腐解剂,N基追肥比例为6∶2∶2(F_0SA);常规施肥NPK+秸秆全量还田+秸秆腐解剂,N基追肥比例为7∶2∶1(F1SA);常规施肥PK,N减量15%+秸秆全量还田+秸秆腐解剂,N基追肥比例为6∶2∶2(F2SA)。记录杂草种类、数量、密度、生物量等指标,并于2016年9月底进行水稻实收测产。结果表明,与CK相比,F_0S、F_0SA、F1SA和F2SA处理的杂草总密度分别降低50.3%、29.2%、20.3%和6.8%,秸秆还田可以有效降低稻田杂草密度、生物量和杂草多样性;与F_0S相比,F_0SA、F1SA和F2SA处理的杂草发生数量和发生密度差异不显著,但禾本科和莎草科杂草不同程度地减少,柳叶菜科和玄参科杂草显著增加,配施秸秆腐解剂对农田杂草种类影响显著。在秸秆腐解剂和不同施氮措施下,与F_0SA相比,F1SA和F2SA处理杂草种类、生物量增加,杂草相对密度降低,但差异不显著;各处理间优势杂草种类和种群数量减少,但F2SA处理下生物多样性指数明显高于F_0SA和F1SA处理。与CK相比,F_0S、F_0SA、F1SA和F2SA处理的水稻产量分别提高7.13%、16.55%、17.80%和10.67%,其中F1SA处理作物产量增幅最高。研究表明,秸秆还田和氮肥管理能有效降低稻田杂草的发生密度、总生物量和和生物多样性,有利于提高水稻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氮肥管理 杂草群落 水稻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作区水稻根际土壤钙镁离子含量、含水量和酸碱度变化趋势 被引量:8
17
作者 乔帅 王梦姣 +4 位作者 邓百万 陈小华 彭浩 罗壮志 张选明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84-288,共5页
为保证水稻品质并避免过度使用钙、镁肥对土壤胶体造成的破坏,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对陕南水稻—油菜轮作区的不同水稻品系在其不同生长时期的根际土壤中钙、镁含量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发现,在轮作区4个采样地(安康市及汉中市... 为保证水稻品质并避免过度使用钙、镁肥对土壤胶体造成的破坏,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对陕南水稻—油菜轮作区的不同水稻品系在其不同生长时期的根际土壤中钙、镁含量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发现,在轮作区4个采样地(安康市及汉中市的城固县、汉台区、宁强县)不同品种水稻根际土壤钙元素含量都随水稻生长发育过程的进行而逐渐升高(含量范围分别为1 303.5~5 040.5、2 541.1~6 517.3、2 600.0~4 194.7、1 664.0~5 265.8 mg/kg),而镁元素含量随着水稻生长发育过程的进行先升高后降低(含量范围分别为6 101.3~30 021.3、10 382.7~13 738.4、9 956.3~10 490.1、8 583.5~10 140.0 mg/kg)。经分析发现,这些地区的根际土壤中所含的钙、镁元素含量均能满足水稻生长发育需求,不用另外施加肥料。土壤含水量随水稻生长过程逐渐增加,增幅甚至超过50%[安康K优082孕穗期土壤含水量(63.08±2.69)%,城固K优082孕穗期土壤含水量(54.18±2.11)%],符合水稻生长特点。土壤酸碱性测定结果表明,安康地区土壤偏弱酸性(p H值5.5~6.5),城固、汉台地区土壤偏中性(p H值6.5~7.5),宁强地区土壤酸碱性跨度较大(p H值5.5~7.5),但均适合水稻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根际土壤 钙离子 镁离子 土壤流失 土壤含水量 土壤酸碱度 土壤肢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洋参锈腐病病原研究 被引量:18
18
作者 张天宇 李恭民 +2 位作者 陈伟群 陈嘉孚 钱学聪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1期43-48,共6页
从陕西秦巴山区及关中西洋参种植区的种子、锈腐病根及参地土壤中,分离到8种柱孢属(Cylindrocarpon)真菌和一个变种.C.destructans(Zins.)Scholtcn,C.obtusisporum(Cook&Harkcss)Wollcnw,C.vaginae C.Booth,Y.M.Clayton&MuUsherwood及... 从陕西秦巴山区及关中西洋参种植区的种子、锈腐病根及参地土壤中,分离到8种柱孢属(Cylindrocarpon)真菌和一个变种.C.destructans(Zins.)Scholtcn,C.obtusisporum(Cook&Harkcss)Wollcnw,C.vaginae C.Booth,Y.M.Clayton&MuUsherwood及C.victoriae(P.Hcnncn cx Wr.)Wollcnw.为引致当地西洋参锈腐病的致病菌.其中以C.destructans致病性最强,并在数量和存在的普遍性方面占优势,C.obtusisporum次之.上述4种柱孢中的后3种,及C.didymum(Harting)wallcnw.,C.heteronema(Bcrk&Br.)Wollcnw.,C.decumbens Wollcnw.和C.destructans(Zins)Scholtcnvar.crasum Wollcnw.为国内新记录.文中对主要锈腐病原的科学名称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洋参 锈腐病 病原 柱孢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巴山区西洋参黑斑病病原形态学及侵染来源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天宇 白滨 +2 位作者 陈伟群 陈嘉孚 钱学聪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2期38-43,共6页
用从陕西秦巴山区西洋参病组织及参床周围生境中分离到的9种链格孢(Alter—naria spp.)接种西洋参叶片,除人参链格孢(A.panax)之外,其它均不能致病。从该地区采集的人参链格孢分离系,较Simmons(1982)根据模式标本描述者,成熟分生孢子的... 用从陕西秦巴山区西洋参病组织及参床周围生境中分离到的9种链格孢(Alter—naria spp.)接种西洋参叶片,除人参链格孢(A.panax)之外,其它均不能致病。从该地区采集的人参链格孢分离系,较Simmons(1982)根据模式标本描述者,成熟分生孢子的尺度明显偏大。且菌系之间,在形态上有一定分化,大致可分为两组。Ⅰ组菌系分生孢子较粗,Ⅱ组则较为窄细,喙部也较长。田间越冬死茎桩及病残体,是当地西洋参黑斑病的主要初侵染来源。土壤中的病菌也能正常越冬.文中对人参链格孢分类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洋参 黑斑病 病原形态 侵染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黑稻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被引量:12
20
作者 李新生 吴升华 《资源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67-73,共7页
以黑稻种植与加工为代表的陕西特种稻行业,经过近10a的努力,已建立起了以洋县、城固、汉中为核心的黑稻种植基地和以洋县、城固为基地,以秦洋、朱黑米酒集团为骨干的黑米食品加工业。1992年全省种植面积已达1×104... 以黑稻种植与加工为代表的陕西特种稻行业,经过近10a的努力,已建立起了以洋县、城固、汉中为核心的黑稻种植基地和以洋县、城固为基地,以秦洋、朱黑米酒集团为骨干的黑米食品加工业。1992年全省种植面积已达1×104hm2,总产量已超过4×104t,开发的产品种类有黑米酒、饮料及小食品三大类80多个品种(牌),产值已过亿元大关。至此,陕西黑米产业的雏形已经形成。但与全国特种稻行业相比,陕西在黑稻种植基地建设及现有黑米加工业改造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故认真分析黑米产业现状,研究其发展规律,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对于推动黑米产业的发展,促进陕西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稻 特种稻 资源开发 资源利用 水稻 陕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