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6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西省楼观台林区大中型兽类多样性调查
1
作者 贾康胜 王焱 +3 位作者 贺树军 刘冬 李保国 赵海涛 《陕西林业科技》 2025年第1期77-80,85,共5页
野生动物的资源调查与种群监测是制定管理保护策略的重要依据。为评估和摸清陕西省楼观台实验林场大中型兽类多样性的现状,通过安放红外相机进行监测,共完成37167个相机监测日,获取独立有效照片4627张,监测到大中型兽类物种14种,隶属4目... 野生动物的资源调查与种群监测是制定管理保护策略的重要依据。为评估和摸清陕西省楼观台实验林场大中型兽类多样性的现状,通过安放红外相机进行监测,共完成37167个相机监测日,获取独立有效照片4627张,监测到大中型兽类物种14种,隶属4目9科。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种:川金丝猴、金钱豹、林麝和秦岭羚牛;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种:豹猫、亚洲黑熊、黄喉貂、毛冠鹿、中华鬣羚和中华斑羚。相对多度较高的5种兽类依次为野猪、毛冠鹿、猪獾、小麂和黄喉貂,本次调查为摸清林场的兽类多样性提供了基础数据。同时发现,家畜和人类活动是该林区最为主要的干扰类型。为及时、全面掌握林区大中型兽类物种的种群动态、生境选择以及种间关系等奠定了基础,建议后续加强监测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中型兽类 生物多样性 红外相机 相对多度 监测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DIS数据的陕西省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分析
2
作者 王慧娜 彭建博 《陕西林业科技》 2025年第1期7-12,共6页
为明确陕西省长时间尺度植被覆盖时空变化规律,本研究主要以MODIS NDVI数据,结合像元二分模型计算植被覆盖度,利用Theil-Sen趋势分析、Mann-Kendall趋势检验、Hurst指数对陕西省2000-2020年植被覆盖度空间演变特征及未来变化趋势进行分... 为明确陕西省长时间尺度植被覆盖时空变化规律,本研究主要以MODIS NDVI数据,结合像元二分模型计算植被覆盖度,利用Theil-Sen趋势分析、Mann-Kendall趋势检验、Hurst指数对陕西省2000-2020年植被覆盖度空间演变特征及未来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同时,结合陕西省气象数据,利用相关性分析法进行气候因子对植被覆盖度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1)2000-2020年陕西省整体植被覆盖度呈上升趋势,其年增长速率为0.005(p<0.01);(2)2000-2020年陕西省植被覆盖度在空间上以增加趋势为主,呈现增加趋势的面积占陕西省总面积的75.99%,其中呈明显改善的区域占陕西省总面积的50.29%;陕西省植被覆盖度Hurst指数平均值为0.460,表明陕西省未来植被覆盖度主要以反向特征为主。在空间分布上,植被持续改善区域集中于延安市宜川县、榆林市横山区,其面积占陕西省总面积的25.70%;(3)陕西省年际植被覆盖度与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的相关性均呈正相关性,其中与降水量的相关性(0.141)略高于年平均气温(0.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IS NDVI 陕西省 植被覆盖度 时空变化 归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林业碳汇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政策建议 被引量:1
3
作者 张馨之 王海燕 +1 位作者 蒋晋豫 李欢欢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3期148-150,共3页
2020年,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中指出,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林业碳汇是必不可少的减排增碳工具。陕西省森林资源丰富,林业碳汇发展潜力较大。本文... 2020年,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中指出,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林业碳汇是必不可少的减排增碳工具。陕西省森林资源丰富,林业碳汇发展潜力较大。本文从陕西省林业碳汇现状出发,分析目前林业碳汇发展面临的问题。政策的滞后性、市场机制的缺失性以及相关人才的稀缺性共同制约了陕西省林业碳汇的发展。提出陕西林业碳汇发展应当加快专业人才培育,增添科技力量,构建顶层设计,加强政府调控,同时立足陕西省实际,构建试点运行模式,把握本质规律,从局部到整体发展林业碳汇。不仅对于陕西省林业碳汇的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对于西部其他欠发达地区同样可以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汇 碳中和 林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地区林业资源发展情况及其生态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朱晶晶 崔萌 李洋 《中国林副特产》 2024年第1期80-82,共3页
陕西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其生态环境维护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占据重要地位,为了可持续性发展,研究陕西地区林业资源发展情况及其生态保护作用。通过介绍该地区的林业资源发展情况,论述现状存在的问题,再从森林、水域、草原以及水源涵养林等... 陕西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其生态环境维护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占据重要地位,为了可持续性发展,研究陕西地区林业资源发展情况及其生态保护作用。通过介绍该地区的林业资源发展情况,论述现状存在的问题,再从森林、水域、草原以及水源涵养林等生态系统方面分析其生态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地区 林业资源发展 生态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母草科一野生新记录属——蝴蝶草属
5
作者 李军航 张瑞丽 +4 位作者 郭晖 陈鹏 谢毓芬 寻路路 柏国清 《陕西林业科技》 2024年第6期48-49,共2页
报道了陕西省种子植物区系母草科(Linderniaceae)1野生新记录属—蝴蝶草属(Torenia L.),及1新记录植物—西南蝴蝶草(Torenia cordifolia Roxb.),在陕西省巴山北麓地区首次发现,现予以报道。
关键词 蝴蝶草属 西南蝴蝶草 新记录 陕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湿地植物资源调查 被引量:2
6
作者 高娅妮 孙瑞鑫 +8 位作者 俞靓 雷秀云 赵恬 武哲 吴爱娇 乔乐 杨波 马志林 谢治国 《陕西林业科技》 2024年第3期100-105,共6页
为给陕西省湿地保护与管理提供参考,通过野外调查与查阅文献资料,对陕西省湿地植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陕西省现有湿地维管植物88科,259属,423种。其中,蕨类植物有3科4属5种;裸子植物有2科2属2种;被子植物有83科253属416种。草本植... 为给陕西省湿地保护与管理提供参考,通过野外调查与查阅文献资料,对陕西省湿地植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陕西省现有湿地维管植物88科,259属,423种。其中,蕨类植物有3科4属5种;裸子植物有2科2属2种;被子植物有83科253属416种。草本植物尤其是岸边植物在数量上占绝大多数,其中禾本科、菊科、莎草科是陕西湿地植物中的优势物种。植物区系以世界分布型为主,温带分布型尤其是北温带分布型居多。同时,文章还分析了陕西省湿地植物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陕西省湿地植物资源保护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植物资源 问题对策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树名木美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基于陕西省古树名木资源的调查
7
作者 任宏涛 陈艳 杨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5期129-132,163,共5页
通过对古树名木美学特性的深入研究和分析,结合相关理论和实证,建立古树名木美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包括生态环境、绿色健康、视觉美感、综合价值、生物遗传和保护管理6个维度的指标体系。通过应用评价工作,回归验证了该指标体系的科... 通过对古树名木美学特性的深入研究和分析,结合相关理论和实证,建立古树名木美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包括生态环境、绿色健康、视觉美感、综合价值、生物遗传和保护管理6个维度的指标体系。通过应用评价工作,回归验证了该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结果表明,该指标体系比较全面、客观地评价古树名木的美学价值,为最美古树评选、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成效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树名木 美学价值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林业科技现状、问题及发展思路 被引量:2
8
作者 王生银 赵国平 +4 位作者 罗毅旻 杨君 王海燕 王薇 昝林森 《陕西林业科技》 2020年第3期86-88,97,共4页
采取调查与查阅资料及文献的方法,研究了陕西省林业科技工作现状,主要包括项目来源、类别和定位,项目研究方向,专家来源、学历和年龄分析,专家研究方向等,发现陕西省林业科研工作目前主要集中在科教单位和林业系统,林业产业及造林绿化... 采取调查与查阅资料及文献的方法,研究了陕西省林业科技工作现状,主要包括项目来源、类别和定位,项目研究方向,专家来源、学历和年龄分析,专家研究方向等,发现陕西省林业科研工作目前主要集中在科教单位和林业系统,林业产业及造林绿化和动植物保护技术在林业科研项目中数量最多,相应该领域的专家人数最多;林业科技专家主要以45岁以上为主,35岁以下科研人员较缺。今后林业科技应以生态空间管控技术,围绕珍稀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的生态保护地修复与管护技术,特优经济林优良品种选育及果品保存与加工技术等为重点,以人才为中心、科研项目为平台、现实技术需求为方向,提升林业科技水平和服务产业发展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林业 科技工作 现状与问题 研究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巩固拓展生态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林业路径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吴普侠 柳隽瑶 +4 位作者 樊华烨 张麦芳 李崇实 朱颖 赵国平 《陕西林业科技》 2022年第1期84-89,共6页
本研究通过查阅资料、走访农户、网络调查等方法,从全省贫困概况、致贫原因、扶贫措施等方面系统总结了陕西省“十三五”时期生态扶贫工作成效,分析了生态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过渡存在的问题;从总体思路、重点把握和具体举措等方面提出... 本研究通过查阅资料、走访农户、网络调查等方法,从全省贫困概况、致贫原因、扶贫措施等方面系统总结了陕西省“十三五”时期生态扶贫工作成效,分析了生态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过渡存在的问题;从总体思路、重点把握和具体举措等方面提出了林业助力乡村振兴的对策建议,为实现陕西省巩固拓展生态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了理论依据、技术支撑和决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脱贫 乡村振兴 成果巩固 林业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
10
作者 杨波 俞靓 +6 位作者 李联队 吴爱姣 李军保 雷秀云 孙瑞鑫 高娅妮 谢治国 《陕西林业科技》 2025年第1期1-6,共6页
为掌握陕西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运用P-S-R模型,以人口密度、区域开发指数、万元GDP耗水量、化肥施用强度等17个指标构建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利用物元模型对陕西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Ⅲ类以上... 为掌握陕西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运用P-S-R模型,以人口密度、区域开发指数、万元GDP耗水量、化肥施用强度等17个指标构建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利用物元模型对陕西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Ⅲ类以上河流水质、降雨量、自然湿地率和人口密度是影响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最重要因素。西安、咸阳、渭南3市综合评价等级为亚健康,铜川、宝鸡、延安、榆林、商洛5市综合评价等级为健康,汉中、安康2市综合评价等级为很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P-S-R模型 层次分析法 物元模型 陕西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国有林场森林植被固碳量时空演变及其驱动因素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树强 高丽 +4 位作者 李桦 蒋晋豫 黄明剑 郭敏 昝林森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58-75,共18页
国有林场是国家培育和保护森林资源的生产单位,对于保障林业碳汇能力持续供给、协调区域间林业碳汇非平衡供给尤为重要。文章基于“尺度-格局-过程-机理”理论框架,使用遥感估算法估计陕西省国有林场2000-2020年森林植被固碳量,利用探... 国有林场是国家培育和保护森林资源的生产单位,对于保障林业碳汇能力持续供给、协调区域间林业碳汇非平衡供给尤为重要。文章基于“尺度-格局-过程-机理”理论框架,使用遥感估算法估计陕西省国有林场2000-2020年森林植被固碳量,利用探索性分析法探究其时空演变格局与过程,最后通过地理探测器分析其时空分异的宏观驱动因素。研究发现,2000-2020年陕西省国有林场的森林植被固碳量总体上呈波动式增长趋势,年均增长3.20%,碳汇价值为20.10亿元;国有林场森林植被固碳量莫兰指数均显著为正数,整体集聚效应呈现上升趋势;局部形成以延安市和汉中市留坝县国有林场为核心的高水平森林植被固碳区,以西安市国有林场为核心的低水平森林植被固碳区;宏观驱动因素研究发现,自然条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对国有林场森林植被固碳量空间格局形成贡献较大,其中光照可以解释27.00%的国有林场森林植被固碳量空间分异特征,人口为12.90%,经济发展水平为10.80%,林业产业发展水平为7.10%。根据研究结论,提出政策启示:陕西省国有林场从整体上应该分区管理,局部地区要扩大冷点区国有林场造林面积,积极发展热点区国有林场林业产业;对全国而言,国有林场要通过林地资源占补平衡,创新林业碳汇市场交易模式,保障和协调区域间森林植被固碳能力持续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林场 森林植被固碳量 空间相关性 地理探测器 林业碳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古树名木保护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12
作者 刘扬 李衡钧 蒋晋豫 《中国林业产业》 2024年第1期18-20,共3页
古树名木是森林资源中不可再生的“活化石”。陕西拥有十分丰富的古树名木资源,近年来,当地也在积极地开展古树名木相关的保护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陕西的古树名木保护工作还存在公众保护意识不强、保护力量人才缺乏和资金不... 古树名木是森林资源中不可再生的“活化石”。陕西拥有十分丰富的古树名木资源,近年来,当地也在积极地开展古树名木相关的保护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陕西的古树名木保护工作还存在公众保护意识不强、保护力量人才缺乏和资金不足,以及相关政策标准不完善等问题。因此,有关部门还需要积极采取有效解决措施,以提升古树名木保护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树名木 森林资源 问题和对策 人才缺乏 活化石 不可再生 资金不足 陕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黄土高原地表水体遥感监测与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辉 高学睿 +3 位作者 谢治国 赵春明 连迎馨 王纪超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9-27,共9页
受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共同影响,黄土高原地表水文过程和水循环演变规律发生显著改变。为探究21世纪以来陕西省黄土高原地表水体的变化特征及主要驱动因子,在GEE(Google Earth Engine)遥感云计算平台上,通过水体提取模型实现了从Landsat... 受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共同影响,黄土高原地表水文过程和水循环演变规律发生显著改变。为探究21世纪以来陕西省黄土高原地表水体的变化特征及主要驱动因子,在GEE(Google Earth Engine)遥感云计算平台上,通过水体提取模型实现了从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中提取2000—2018年陕西省黄土高原地表水体分布信息,分析了地表水体的时空分布特征,利用累积量斜率变化分析法识别了自然和人类活动因素对研究区地表水体面积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构建的水体提取模型能够有效实现对研究区地表水体信息的提取,提取精度达95.30%。(2)2000—2018年,研究区多年平均地表水体总面积为684.07 km^(2),且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空间上,地表水体主要分布在榆林市(271.06 km^(2))和渭南市(203.42 km^(2)),该两市的水体面积占研究区总水体面积的69.3%。(3)人类活动是陕西省黄土高原地表水体面积的主要影响因素。自然因素对地表水体面积增加的贡献率为26.8%,人类活动因素的贡献率为73.2%。该研究结果可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E 遥感监测 时空演变 地表水体面积 黄土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古树名木保护研究现状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3
14
作者 富世文 梁超琼 +4 位作者 陈艳 王薇 任宏涛 廖正平 昝林森 《陕西林业科技》 2022年第6期136-140,共5页
古树名木是绿色珍宝,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社会、文化和科研价值。本文结合陕西省古树名木的生存现状,围绕陕西省古树名木保护措施等方面进行梳理总结,分析陕西省古树名木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以提高陕西省古树... 古树名木是绿色珍宝,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社会、文化和科研价值。本文结合陕西省古树名木的生存现状,围绕陕西省古树名木保护措施等方面进行梳理总结,分析陕西省古树名木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以提高陕西省古树名木保护的水平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省 古树名木 保护 对策及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困难立地造林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任博文 谢毓芬 +3 位作者 刘少波 郭晖 陈鹏 任俊澎 《林业科技情报》 2021年第3期48-49,52,共3页
近年来,伴随生态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全国各地植树造林范围不断扩大,导致造林用地与农业用地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但有不少立地条件差的林地因造林难度大、成功率低被闲置,严重影响了生态恢复进程。结合陕西省困难立地造林现状着重分析... 近年来,伴随生态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全国各地植树造林范围不断扩大,导致造林用地与农业用地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但有不少立地条件差的林地因造林难度大、成功率低被闲置,严重影响了生态恢复进程。结合陕西省困难立地造林现状着重分析了其造林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困难立地 植树造林 生态建设 苗木成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森林生态承载力与环境污染压力动态关系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弥芸 吴普侠 +4 位作者 翟晓江 慈顺 董强 张麦芳 赵国平 《南方农业》 2020年第21期166-169,共4页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研究分析2008—2017年陕西省森林生态的承载状态和承载力,并通过熵权TOPSIS法对环境污染现状进行测算,分析及比较2008—2017年陕西省省域森林生态承载力的时空分布规律。研究结果发现:2008—2011年,陕西省的森林生...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研究分析2008—2017年陕西省森林生态的承载状态和承载力,并通过熵权TOPSIS法对环境污染现状进行测算,分析及比较2008—2017年陕西省省域森林生态承载力的时空分布规律。研究结果发现:2008—2011年,陕西省的森林生态承载力及环境污染压力波动较大,2011年之后森林生态承载力开始呈现上升状态,尤其在2017年有了大幅度的上升;环境污染压力在2011年之后呈稳定下降的趋势;两方面的共同效应使森林承载率逐渐改善到良好的状态,并且呈现出逐年改善的趋势。基于此,提出加强森林生态承载力建设、降低环境污染能耗总量等相关措施,以确保森林生态承载率水平稳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承载力 环境污染压力 熵权TOPSIS 森林生态承载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麦芳 吴普侠 《陕西林业科技》 2020年第4期92-94,共3页
分析了陕西省油茶产业资源分布、种质资源、生产与加工等现状,以及存在的社会认识不足、投入严重短缺、品种杂乱良种率低、经营管理粗放、技术支撑能力不强等问题,提出了加大宣传引导、加强政策扶持、编制产业发展规划、强化科技支撑、... 分析了陕西省油茶产业资源分布、种质资源、生产与加工等现状,以及存在的社会认识不足、投入严重短缺、品种杂乱良种率低、经营管理粗放、技术支撑能力不强等问题,提出了加大宣传引导、加强政策扶持、编制产业发展规划、强化科技支撑、强化建园管理、坚持市场主导等相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产业发展 对策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秦岭自然保护区建设现状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军保 俞靓 +3 位作者 谢治国 杨波 马志林 孙瑞鑫 《陕西林业科技》 2023年第6期83-86,107,共5页
为指导秦岭自然保护区群建设管理、环境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系统分析了秦岭自然保护区现状与管理存在的问题。自秦岭也是陕西省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太白山自然保护区1965年成立以来,截止2019年,秦岭共建立自然保护区33处,面积5663.81... 为指导秦岭自然保护区群建设管理、环境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系统分析了秦岭自然保护区现状与管理存在的问题。自秦岭也是陕西省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太白山自然保护区1965年成立以来,截止2019年,秦岭共建立自然保护区33处,面积5663.81 km^(2),覆盖了秦岭面积的9.73%,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5%),其中国家级19处,省级14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占比较大(69.1%)。自然保护区平均占地面积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2.0%,自然保护区类型结构不完善,各类型面积占比差异较大,野生动物类型占比达70%以上。空间分布不均衡,60.6%集中分布在秦岭中西部7个县的高海拔区域,秦岭东部分布较少。秦岭国家公园的创建获批,将会对解决秦岭自然保护区存在的问题,促使秦岭生态系统原真性、完整性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 自然保护区 现状 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森林城市建设思考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洋 樊华烨 +3 位作者 吴普侠 程光 朱晶晶 张麦芳 《陕西林业科技》 2023年第2期97-101,共5页
为推进陕西省森林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对陕西省森林城市建设进行了总结分析。陕西省已建成7个国家森林城市和42个省级森林城市,发展态势良好,但后续增长乏力、空间分布不均衡、缺乏科技支撑等问题较为突出。今后应统一规划、协调统筹,... 为推进陕西省森林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对陕西省森林城市建设进行了总结分析。陕西省已建成7个国家森林城市和42个省级森林城市,发展态势良好,但后续增长乏力、空间分布不均衡、缺乏科技支撑等问题较为突出。今后应统一规划、协调统筹,均衡区域发展;加快推进县级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开展乡村森林示范活动;建立动态监测机制,健全后期监督和检查,建管并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城市 陕西省 现状与历程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科教产融合的生态卫士育训体系初探
20
作者 王海燕 武建超 +1 位作者 张馨之 黄璞 《陕西林业科技》 2023年第6期87-90,共4页
生态兴则文明兴。林草事业的发展关系着国家的前途与命运,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为陕西林草业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行动指南。立足陕西林草业发展的目标与使命,结合现有的林业人员结构与能力水平,建设一支高水平的生态绿军和高效... 生态兴则文明兴。林草事业的发展关系着国家的前途与命运,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为陕西林草业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行动指南。立足陕西林草业发展的目标与使命,结合现有的林业人员结构与能力水平,建设一支高水平的生态绿军和高效能的生态卫士队伍,迫在眉睫。本文从陕西林业发展需求和从业人员水平实际出发,探究了陕西生态卫士育训的“115N”体系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科教融汇 生态卫士 育训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