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81-2020年陕西安康冬小麦生育期对农业气象条件的响应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全军 吴东丽 +2 位作者 宏观 张波 段后浪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60-1572,共13页
为了明确陕西安康地区冬小麦生育期演变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基于该地区农业气象观测站点的气象观测和小麦生育期观测数据,利用线性倾向估计法和线性多元回归法分析了1981-2020年陕西安康冬小麦生育期变化趋势以及冬小麦生长季(每年10月... 为了明确陕西安康地区冬小麦生育期演变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基于该地区农业气象观测站点的气象观测和小麦生育期观测数据,利用线性倾向估计法和线性多元回归法分析了1981-2020年陕西安康冬小麦生育期变化趋势以及冬小麦生长季(每年10月至翌年6月)气象要素的变化趋势,解析了冬小麦生育期变化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981-2020年陕西安康冬小麦生长季日平均气温、日平均地温、气温日较差、降水量和日照时数均呈现上升趋势,相对湿度呈下降趋势(P<0.001),其中3月份日平均气温上升幅度最明显,升幅达0.82℃·10 a^(-1),1和3月份相对湿度下降趋势最明显,降幅分别达1.62和1.65个百分点·10 a^(-1)。1981-2020年,陕西安康冬小麦各生育时期的日期均显著提前,平均每10 a约提前3.18~12.69 d。营养生长期持续时间平均每10 a缩短8.11 d,营养生殖生长期持续时间平均每10 a延长7.67 d。冬小麦生育期变化和气象因子极显著相关。其中生育期与温度相关性最强。冬小麦10个生育时期日序数与气温、地温呈显著负相关,乳熟期日序数与气温日较差呈显著负相关(P<0.001)。各生育时期日序数与相对湿度均呈正相关关系,与降水量、日照时数呈负相关(P<0.001)。影响陕西安康冬小麦生育期的主导气象因子主要是气温、地温和气温日较差(P<0.01),相对湿度、降水和日照时数影响较小。综上所述,温度升高可能是导致陕西安康冬小麦生育期日期提前、营养生长期持续时间缩短和营养生殖生长期延长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生育期 气侯变化 气象因子 平均气温 相对湿度 日照时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康市烤烟大豆套种模式比较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赵鹏 胡颖梅 +5 位作者 李小芳 王竹云 柯美福 李世平 刘开平 蒲秀平 《陕西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37-41,共5页
为探索适宜安康山地的烤烟大豆套种栽培模式,设置烤烟垄沟隔沟套种一行大豆模式(模式1,大豆密度3.13万株/hm^(2)、4.17万株/hm^(2)、6.25万株/hm^(2)、12.50万株/hm^(2))、烤烟垄沟隔沟套种两行大豆模式(模式2,大豆密度10.00万株/hm^(2)... 为探索适宜安康山地的烤烟大豆套种栽培模式,设置烤烟垄沟隔沟套种一行大豆模式(模式1,大豆密度3.13万株/hm^(2)、4.17万株/hm^(2)、6.25万株/hm^(2)、12.50万株/hm^(2))、烤烟垄沟隔沟套种两行大豆模式(模式2,大豆密度10.00万株/hm^(2))、烤烟垄面套种两行大豆模式(模式3,大豆密度20.00万株/hm^(2))等3种烟豆套种栽培模式,开展试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模式1(3.13万株/hm^(2)、4.17万株/hm^(2))和模式2的大豆底荚高、有效分枝数等农艺性状和株荚数、株粒数、百粒重等单株经济性状极显著好于其他处理。(2)模式2和模式3的大豆单位面积纯收入无显著差异,极显著高于模式1。研究结论:模式2为安康市最优烟豆套种模式,大豆群体结构合理,个体生长势强、群体经济效益高,单位面积产量为1399.96 kg/hm^(2)、纯收益5033.11元/hm^(2),该模式有效化解了模式1大豆密度增加有限、产量低的问题,也避免了模式3大豆受烤烟遮阴影响大、受烤烟农事操作破坏大的弊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大豆 套种 安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现行气象行政执法体制合法合理性分析
3
作者 王锋亮 王维刚 邹赛男 《陕西气象》 2014年第4期36-38,共3页
运用行政法的合法、合理性原则,以及管理学的相关知识,对陕西省现行气象行政执法体制进行分析,提出进一步完善的思路,以期为改进气象行政执法工作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 气象行政执法体制 行政合法性原则 行政合理性原则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拔高度对安康市烤烟品质的影响探究
4
作者 张旭 李小芳 +4 位作者 张玎 王智慧 刘海轮 赵鹏 马翎健 《陕西农业科学》 2024年第8期43-48,共6页
【目的】研究安康烟区不同海拔高度与烤烟品种云烟99三种等级烟叶(B2F、C3F、X2F)烤烟质量以及风格特征的关联性。【方法】选择秦岭巴山一带海拔高度在355~1500 m之间的植烟区域,以云烟99作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海拔高度对应烤烟在常规... 【目的】研究安康烟区不同海拔高度与烤烟品种云烟99三种等级烟叶(B2F、C3F、X2F)烤烟质量以及风格特征的关联性。【方法】选择秦岭巴山一带海拔高度在355~1500 m之间的植烟区域,以云烟99作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海拔高度对应烤烟在常规化学成分组成以及感官质量之间的影响作用。【结果】随着海拔高度的提升,不同等级烤烟常规化学成分和风格特性变化规律呈现差异性。其中B2F等级烤烟中烟碱、总氮和两糖比呈现下降趋势,总糖、还原糖、钾、氯、糖碱比、钾氯比呈现上升趋势,同时海拔高度越高,B2F等级烤烟香气质、香气量随之提升,而浓度、劲头、杂气和刺激性随之下降;C3F等级烤烟中烟碱、还原糖、氯、总氮和两糖比呈现下降趋势,总糖、钾、糖碱比、钾氯比呈现上升趋势,同时海拔高度越高,C3F等级烤烟香气质、香气量、杂气和刺激性随之提升,而浓度和劲头随之下降;X2F等级烤烟中烟碱、氯、总氮和两糖比呈现下降趋势,总糖、还原糖、钾、糖碱比、钾氯比呈现上升趋势,同时海拔高度越高,X2F等级烤烟香气质、香气量、浓度和劲头随之提升,而杂气和刺激性随之下降。【结论】随着海拔提升,不同等级烤烟总糖、钾、糖碱比、氮碱比皆保持上升趋势,同时烤烟的香气质和香气量也随着海拔提高而提高,其它因素存在差异性变化,因此认为适当提高植烟海拔高度,有利于提升烤烟的质量和烤烟中的清甜香型口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拔 安康烤烟 烤烟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育期气候因子对陕西安康烟区烤烟产量、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5
作者 李小芳 赵鹏 +4 位作者 张向荣 吴莹 张波 杨瑾 朱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7-102,共6页
【目的】建立陕西安康烟区烤烟产质量及农艺性状的气候回归预测模型,并剖析生育期气候因子对烤烟产量的重要程度。【方法】以烤烟品种K326为试验材料,于2005-2012年进行田间试验,在打顶后和烘烤后分别测定烤烟农艺性状和经济学性状,收... 【目的】建立陕西安康烟区烤烟产质量及农艺性状的气候回归预测模型,并剖析生育期气候因子对烤烟产量的重要程度。【方法】以烤烟品种K326为试验材料,于2005-2012年进行田间试验,在打顶后和烘烤后分别测定烤烟农艺性状和经济学性状,收集烤烟生育期气候因子指标。采用相关、逐步回归、通径和决策等分析方法对生育期气候因子与烤烟产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烤烟各生育期年度间气候因子都以降水量变异系数最大,平均温度变异系数最小;降水量变异系数在采烤后期最大,生根期最小;平均温度和日照时数的变异系数都是在生根期最大,旺长期最小。烤烟产量、上中等烟比率和腰叶面积的变异系数较大,株高、节距和留叶数的变异系数较小。生根期平均温度、旺长期平均温度与留叶数、茎围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旺长期降水量与上中等烟比率极显著相关。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构建了烟叶留叶数、茎围、腰叶面积、产量和上中等烟比率等5个指标的气候回归预测模型,由模型可知烤烟留叶数由生根期平均温度决定;茎围由旺长期降水量和平均温度共同决定;腰叶面积由旺长期降水量和日照时数共同决定;产量由生根期日照时数、旺长期降水量、旺长期平均温度、采烤前期降水量和采烤前期日照时数共同决定;上中等烟比率由旺长期降水量和采烤前期日照时数共同决定。通径和决策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烤烟产量的5个生育期气候因子的重要性排序为:旺长期平均温度>旺长期降水量>采烤前期降水量>生根期日照时数>采烤前期日照时数,其中前3个气象因子以直接作用为主,后2个气象因子以间接作用为主。【结论】构建的烤烟产质量及部分农艺性状的气候因子回归预测模型在生产实践中可对烟区年度总产量及质量进行预测;旺长期的平均温度和降水量是决定烤烟产量的最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安康 烤烟 生育期 气候因子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安康烟区生育期气候综合指数对烤烟化学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小芳 赵鹏 +3 位作者 王毅 李燕 吴莹 朱峰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58-462,共5页
为了明确烤烟不同生育期气候资源对烟叶品质的贡献率,以陕西安康烟区2002—2011年气象资料和烟叶化学成分为材料,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烤烟不同生育期的平均温度、降水量和日照时数进行分析,构建不同生育期的气候综合指数(CCI);采用相关... 为了明确烤烟不同生育期气候资源对烟叶品质的贡献率,以陕西安康烟区2002—2011年气象资料和烟叶化学成分为材料,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烤烟不同生育期的平均温度、降水量和日照时数进行分析,构建不同生育期的气候综合指数(CCI);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决策分析对各生育期CCI与烟叶化学成分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期CCI对烟碱含量的影响以采烤前期最大,旺长期最小,对采烤前期的影响主要为直接作用;对烟叶总糖含量的影响以采烤后期最大,采烤前期最小,对采烤后期的影响主要为直接作用和通过旺长期的间接作用;对烟叶糖碱比的影响以采烤后期最大,旺长期最小,采烤后期的影响主要为直接作用和通过采烤前期的间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气候综合指数 化学成分 陕西安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DAS和GLDAS土壤温度数据在陕西省的适用性评估 被引量:10
7
作者 刘佩佩 宋海清 +1 位作者 鲍炜炜 李静睿 《气象科技》 2021年第4期604-611,共8页
利用陕西省2016年97站逐日5cm土壤温度观测数据,结合相关系数、平均偏差和均方根误差等统计参数,评估了中国气象局陆面数据同化系统CLDAS2.0和美国全球陆面数据同化系统不同陆面模式(Noah-GLDAS2.1,Noah-GLDAS1,CLM-GLDAS1)土壤温度数... 利用陕西省2016年97站逐日5cm土壤温度观测数据,结合相关系数、平均偏差和均方根误差等统计参数,评估了中国气象局陆面数据同化系统CLDAS2.0和美国全球陆面数据同化系统不同陆面模式(Noah-GLDAS2.1,Noah-GLDAS1,CLM-GLDAS1)土壤温度数据在陕西省的适用性。结果表明:(1)CLDAS2.0在陕西省的相关系数最高,均方根误差最小,Noah-GLDAS2.1次之,Noah-GLDAS1最差。(2)从陕西省3个区域的时间演变序列的分析可以看到,CLDAS2.0和Noah-GLDAS2.1能很好模拟出土壤温度的季节变化以及日变化,Noah-GLDAS1、CLMGLDAS1对于日变化的模拟较差,且前两者偏差也明显小于后两者。(3)Noah-GLDAS2.1在陕北与关中地区土壤温度模拟能力与CLDAS2.0相差无几,但在陕南地区CLDAS2.0要好于Noah-GLDAS2.1。总体来看,CLDAS2.0对陕西省土壤温度模拟能力最好,在陕西省有着更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DAS GLDAS 土壤温度 适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康市近45年汛期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李静睿 李定安 +1 位作者 刘佩佩 张向荣 《陕西气象》 2015年第6期10-13,共4页
利用安康市1969—2013年汛期(5—10月)日降水量资料,分析安康汛期降水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安康市汛期降水量年际变化整体呈增多趋势,线性倾向率为7.47 mm/10a,但各区县不完全一致;汛期各月降水量,5、7、8月为增多趋势,6、9、10月... 利用安康市1969—2013年汛期(5—10月)日降水量资料,分析安康汛期降水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安康市汛期降水量年际变化整体呈增多趋势,线性倾向率为7.47 mm/10a,但各区县不完全一致;汛期各月降水量,5、7、8月为增多趋势,6、9、10月为减少趋势。通过Morlet小波分析,发现安康市汛期降水量1975—1985年表现为准4a的周期变化,1996—2008年表现为2~3a周期变化且显著性较高,除旬阳县外各区县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后年际变化较为剧烈。安康市汛期暴雨整体呈南多北少分布,紫阳县为安康市的降水中心和暴雨中心,安康市除岚皋县外其他区县的暴雨呈增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康 汛期降水 特征分析 暴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康山地烤烟最优生育区间确定及相关气象因子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小芳 李燕 胡相林 《陕西农业科学》 2013年第3期98-102,共5页
按照烤烟生长的生物学理论指标,结合气象要素变化规律,统计烤烟播种期(2月下旬至3月上旬)、移栽期(4月下旬至5月上旬)、大田期(5月中旬至7月中旬)、采烤期(7月中旬至9月下旬)的年度平均日气温变化规律、降雨量旬间变化规律。分析安康山... 按照烤烟生长的生物学理论指标,结合气象要素变化规律,统计烤烟播种期(2月下旬至3月上旬)、移栽期(4月下旬至5月上旬)、大田期(5月中旬至7月中旬)、采烤期(7月中旬至9月下旬)的年度平均日气温变化规律、降雨量旬间变化规律。分析安康山地烤烟最优播种期和移栽期、采烤期,进而确定最优的生育区间。结合安康烤烟适宜种植的气候指标,得出温度升高对烤烟最适宜区影响不大,对次适宜区有正面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安康烤烟种植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康 山地烤烟 气象因子 最优生育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康市短时强降水特点及其天气模型和环境参数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静睿 赵强 +2 位作者 李玉婷 刘佩佩 郭大梅 《陕西气象》 2023年第5期1-11,共11页
利用安康185个区域站小时降水数据和国家站探空数据、多普勒雷达数据,统计分析了2010-2020年5-10月安康市短时强降水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安康短时强降水主要出现在17-19时和22时-次日01时,且61.6%发生在7月中旬-8月中旬,在石泉西部发... 利用安康185个区域站小时降水数据和国家站探空数据、多普勒雷达数据,统计分析了2010-2020年5-10月安康市短时强降水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安康短时强降水主要出现在17-19时和22时-次日01时,且61.6%发生在7月中旬-8月中旬,在石泉西部发生最多;基于地形与短时强降水的关系来看,在海拔1000 m以下,短时强降水频次随海拔高度先增加后减少,且在300~600 m内较多;从坡向和坡度来看,短时强降水在西坡发生最多,主要在陡坡、斜坡及缓斜坡地形发生。通过对134个短时强降水过程统计分析,归纳出副高控制型、两高切变型、前倾槽型和低空急流型四种天气概念模型,其中低空急流型占比高达58.4%;分析四种概念模型的温湿廓线和物理量特征,结合雷达资料,得到物理量指标及典型雷达特征图,对安康汛期短时强降水预报预警有一定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强降水 时空分布 物理量 天气模型 雷达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年安康市秋雨监测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宗满 邱丽 +1 位作者 王大君 刘学 《陕西气象》 2019年第4期21-26,共6页
利用安康市1961—2017年气象观测站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安康市秋雨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安康秋雨以秋雨期长、多雨期频次多、秋雨量大、降水日数多为主要气候特征;显著偏强及显著偏弱的秋雨事件占比为16%;秋雨强度呈现自西南... 利用安康市1961—2017年气象观测站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安康市秋雨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安康秋雨以秋雨期长、多雨期频次多、秋雨量大、降水日数多为主要气候特征;显著偏强及显著偏弱的秋雨事件占比为16%;秋雨强度呈现自西南向东北递减的地域分布特征。2017年安康市秋雨开始早,结束早,秋雨量位居1961年以来第1位,综合强度指数为显著偏强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西秋雨 气候特征 监测分析 安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近34年汛期极端降水事件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静睿 《绿色科技》 2019年第22期45-48,55,共5页
利用陕西省100站自动站1985~2018年逐日降水资料,采用百分位法定义汛期极端降水事件的阈值,统计出陕西省汛期极端降水日数、极端降水量,并对其线性趋势、年代际变化、突变性和周期变化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34a来,陕西省汛期极端降... 利用陕西省100站自动站1985~2018年逐日降水资料,采用百分位法定义汛期极端降水事件的阈值,统计出陕西省汛期极端降水日数、极端降水量,并对其线性趋势、年代际变化、突变性和周期变化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34a来,陕西省汛期极端降水事件整体呈增长趋势,但趋势分布存在明显的空间的差异,榆林东南部极端雨日、极端降水量增长明显,关中中东部极端雨日和极端降水量的增长较小,部分地区的极端降水量还出现了下降趋势。极端雨日出现均值突变的特征,极端降水量具有显著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和突变性;极端降水事件多体现年际变化特征,主要以准2a、2~3a的短周期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省汛期 极端降水 突变检验 小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统计降尺度方法的陕西省月气温预测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魏娜 贺晨昕 刘佩佩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78-1183,共6页
从短期气候预测的实际出发,针对月尺度的气温分县预测,使用逐步回归和主成分分析(即经验正交函数)的统计降尺度方法,利用地面观测站的气温资料、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和美国大气科学研究中心的大尺度气候变量(NCEP/NCAR)和国家气候中心... 从短期气候预测的实际出发,针对月尺度的气温分县预测,使用逐步回归和主成分分析(即经验正交函数)的统计降尺度方法,利用地面观测站的气温资料、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和美国大气科学研究中心的大尺度气候变量(NCEP/NCAR)和国家气候中心月动力延伸预报模式资料(DERF),对1982—2015年陕西省96个县区的1月和7月气温进行预测,建立统计降尺度模型,并采用交叉检验方法检验模型的预测效果,表明基于经验正交函数和逐步回归的统计降尺度方法在陕西省1月和7月气温的预测中是合理可用的。全省96个县区1月份预测值与观测值距平符号一致率大于60%达到了50个县区,7月份大于60%达到了60个县区。预测值可以较好的预测出气温变化趋势,但预测值变化幅度明显小于观测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气温 统计降尺度 气候变化 预报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巴山区东部近5年大气污染物的气象影响因素及潜在来源分析
14
作者 李静睿 舒晨阳 +2 位作者 刘佩佩 李玉婷 高燕 《黑龙江环境通报》 2024年第9期7-10,共4页
为明确秦巴山区东部大气污染物的气象影响以及潜在来源,对安康市2016—2020年的逐日大气及气象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冬季在连续2~3个小时最大风速维持在3~3.5m/s以上,会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在有降水发生时,若小时最大风速超过2.8... 为明确秦巴山区东部大气污染物的气象影响以及潜在来源,对安康市2016—2020年的逐日大气及气象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冬季在连续2~3个小时最大风速维持在3~3.5m/s以上,会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在有降水发生时,若小时最大风速超过2.8m/s时,且0.3mm以上的小时降水量持续3个小时以上,对污染物具有明显的沉降清洁效果;若小时最大风速小于2m/s,小时降水量达到0.5~0.8mm以上,对污染物也有较明显的沉降和清除作用。通过对输送大气污染物的轨迹分析发现,安康市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四川省、河南省以及湖北省的偏南和偏东方向轨迹输送,同时安康市冬季PM_(2.5)浓度的贡献最大的区域在2019年后存在明显南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质量 气象要素 后向轨迹 潜在源贡献分析 浓度权重轨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康市2017年华西秋雨天气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红梅 吕琳玉 +1 位作者 李小芳 刘佩佩 《陕西气象》 2021年第2期32-37,共6页
应用常规气象资料对2017年安康市华西秋雨的天气特征和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7年安康市秋雨具有开始时间早、持续时间长、降水强度大、总降水量大等特点,为1961年以来仅次于1964年的强华西秋雨;乌拉尔山长波脊和贝加尔湖长波槽的稳... 应用常规气象资料对2017年安康市华西秋雨的天气特征和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7年安康市秋雨具有开始时间早、持续时间长、降水强度大、总降水量大等特点,为1961年以来仅次于1964年的强华西秋雨;乌拉尔山长波脊和贝加尔湖长波槽的稳定维持,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强偏西,为2017年华西秋雨的典型大气环流场;安康市秋雨期间暴雨发生在西风带低槽东移,秦岭山脉附近对流层低层有暖式切变环流形势下,对流层低层辐合加强,上升运动明显;中到大雨发生在副高西伸,低层有切变的环流形势下,同时低层有一定的辐合上升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西秋雨 天气特征 环流形势 天气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因素对2013年度安康市烤烟生产综合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峰 吴莹 +1 位作者 雷娟 李小芳 《农业科技通讯》 2015年第9期238-241,共4页
以2013年度安康市烟草种植地区气候因素为前提,通过气候因素对安康市烟草种植地区烟叶生长及产量进行分析,分析表明全市因暴雨洪涝、泥石流、冰雹及病害等烤烟受灾面积4.4万亩,受灾面积超过40%,烟叶损失16万kg,造成经济损失达5 000万元... 以2013年度安康市烟草种植地区气候因素为前提,通过气候因素对安康市烟草种植地区烟叶生长及产量进行分析,分析表明全市因暴雨洪涝、泥石流、冰雹及病害等烤烟受灾面积4.4万亩,受灾面积超过40%,烟叶损失16万kg,造成经济损失达5 000万元。总体看来,2013年气候对种植烤烟为偏差年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因素 安康市烤烟种植 影响 2013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30年安康市暴雨特征分析及防御措施 被引量:1
17
作者 占世林 李静睿 田光普 《农业灾害研究》 2019年第5期90-91,119,共3页
利用安康市1989—2018年逐月暴雨、大暴雨日数和降水量资料,使用一元线性回归法和3年滑动平均法对安康市暴雨特征进行分析,并给出了几点暴雨防御措施,以期为暴雨天气预报、防灾减灾等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暴雨 特征 防御措施 安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60—2010年安康市暴雨变化特征分析
18
作者 韩勇 李小芳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22期150-153,共4页
气候变化导致全球暴雨事件增加,随之引起诸多次生灾害。安康市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区,暴雨变化对该区域水环境安全具有重要影响。利用安康市10个气象站点1960—2010年间的日降雨量资料,采用R/S分析研究全市以及各县区暴雨变... 气候变化导致全球暴雨事件增加,随之引起诸多次生灾害。安康市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区,暴雨变化对该区域水环境安全具有重要影响。利用安康市10个气象站点1960—2010年间的日降雨量资料,采用R/S分析研究全市以及各县区暴雨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期内,旬阳、白河二县年暴雨量呈不显著减少趋势,其余各县区均呈不显著增加趋势;除旬阳县和白河县外,其余各县的年暴雨量与年降雨量的比值51年中呈缓慢增大趋势;由于未来宁陕、汉阴二县的暴雨日数减少,其次暴雨量会增大,导致暴雨级别升高,而白河县则刚好相反。该研究可为安康市次生灾害防控政策调整和保障南水北调中线水环境安全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量 暴雨日数 Hurst系数 陕西安康 1960—2010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康市汉滨区干旱灾害风险区划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建安 张亮 +1 位作者 李晶晶 王冰心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6期172-173,共2页
对安康市汉滨区开展了干旱灾害风险区划分析,对致灾干旱因子危险性、承灾体敏感性、承灾体易损性、防灾减灾能力等4个方面的因素赋予合理的权重,计算出汉滨区干旱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空间分布情况,并提出了相关的农业生产建议,以期为规避... 对安康市汉滨区开展了干旱灾害风险区划分析,对致灾干旱因子危险性、承灾体敏感性、承灾体易损性、防灾减灾能力等4个方面的因素赋予合理的权重,计算出汉滨区干旱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空间分布情况,并提出了相关的农业生产建议,以期为规避灾害、增产增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灾害 风险区划 陕西安康 汉滨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康山地烤烟种植密度对产量及质量的影响
20
作者 黄仲江 李小芳 +3 位作者 陈剑晖 朱峰 陈昌海 赵鹏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5期111-114,共4页
为了探索适宜安康山地生态优势的烤烟大田群体结构,本研究以传统种植密度为对照,设置16529株/hm^(2)(株行距0.55 m×1.10 m)(CK)、17307株/hm^(2)(株行距0.54 m×1.07 m)、18315株/hm^(2)(株行距0.52 m×1.05 m)、19223株/h... 为了探索适宜安康山地生态优势的烤烟大田群体结构,本研究以传统种植密度为对照,设置16529株/hm^(2)(株行距0.55 m×1.10 m)(CK)、17307株/hm^(2)(株行距0.54 m×1.07 m)、18315株/hm^(2)(株行距0.52 m×1.05 m)、19223株/hm^(2)(株行距0.51 m×1.02 m)4个密度处理,开展比较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山地烤烟种植密度的提高,烟株下部叶成熟期推迟、大田生育期增加,烟株株高降低、茎围减少、叶面积减少、赤星病发病率增加,烤烟单叶重降低、均价降低、产量增加,产值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山地烤烟适度增加种植密度可以充分发挥山地气候、土壤等生态资源优势,安康山地烟区秦烟99品种的适宜种植密度为18315株/hm^(2),株行距为0.52 m×1.05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山地 种植密度 产量 质量 安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