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微纳光纤损耗测试方法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侯建平 盖双龙 +3 位作者 李鹏 宁韬 郝建苹 赵建林 《半导体光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47-750,共4页
实验研究了微纳光纤传输损耗的测试方法。结合标准光纤损耗测试的剪断法和后向散射法的思想,设计了一种微纳光纤损耗测试的反射剪断法,对实验拉制的样品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微纳光纤损耗测试行之有效。
关键词 微纳光纤 亚波长 光纤损耗测试 剪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双色技术的激光引信抗干扰技术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好军 赵建林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70-1074,共5页
激光引信由于其性能优良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其自身也有对烟雾干扰敏感的不足,为了解决激光引信抗烟雾干扰的问题,在介绍引信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能够应用于引信抗烟雾干扰分析的双色技术。基于瑞利散射和米散射的分析,... 激光引信由于其性能优良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其自身也有对烟雾干扰敏感的不足,为了解决激光引信抗烟雾干扰的问题,在介绍引信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能够应用于引信抗烟雾干扰分析的双色技术。基于瑞利散射和米散射的分析,计算了不同烟雾环境下的紫外、红外双波长激光的散射比,结果表明:该比率在探测到目标时差异不明显,但在烟雾环境下常常大于2。结合理论分析,设计了一套验证系统,给出了其系统组成和测试方法,并给出了测试结果曲线,其实际比率大于3。双色比的理论可实现性和实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应用双波长激光对烟雾散射的差异,可以确认该双色技术可应用于激光引信抗干扰,在烟雾浓度大时尤为有效。该方法同样适用于其他相关光学探测系统抗烟雾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引信 双色技术 烟雾干扰 比率鉴别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纳光纤传输损耗测试及实验优化 被引量:1
3
作者 郝建苹 侯建平 +1 位作者 赵晨阳 赵建林 《半导体光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2-64,69,共4页
对一种结合剪断法和后向散射法测量微纳光纤传输损耗的反射式剪断法进行了优化。通过增加分光耦合器和探测器,用气凝胶固定尾纤,消除了光源波动和尾纤摆动对实验测试的影响。利用该方法测量微纳光纤传输损耗与直径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 对一种结合剪断法和后向散射法测量微纳光纤传输损耗的反射式剪断法进行了优化。通过增加分光耦合器和探测器,用气凝胶固定尾纤,消除了光源波动和尾纤摆动对实验测试的影响。利用该方法测量微纳光纤传输损耗与直径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方法,测量结果更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学 微纳光纤 损耗测试 剪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集磁环式光纤光栅电流传感器实验研究
4
作者 程犁清 周王民 +1 位作者 田飞 靳龙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4-26,共3页
基于光纤Bragg光栅(FBG)、集磁环和超磁致伸缩材料(GMM),提出了一种集磁环式光纤光栅电流传感器。用有限元方法仿真和实验测量的方法分析了集磁环气隙间磁场的分布特性。实验研究表明:该电流传感器有极好的线性度和较高的测量精度,灵敏... 基于光纤Bragg光栅(FBG)、集磁环和超磁致伸缩材料(GMM),提出了一种集磁环式光纤光栅电流传感器。用有限元方法仿真和实验测量的方法分析了集磁环气隙间磁场的分布特性。实验研究表明:该电流传感器有极好的线性度和较高的测量精度,灵敏度可达为6 mA/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BRAGG光栅 集磁环 超磁致伸缩材料 电流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纤腔衰荡技术的液体挥发过程监测法 被引量:1
5
作者 江维 姜亚军 +2 位作者 姜碧强 秦川 赵建林(指导)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8-114,共7页
提出一种基于光纤腔衰荡系统并以一小段包层腐蚀光纤作为传感头的液体挥发测量方法,同时搭建相应的实验装置进行了实验研究.从模式理论出发分析单模光纤传输模场的能量分布,并采用有限元法数值模拟光纤端面能量的分布,结果表明:包层越... 提出一种基于光纤腔衰荡系统并以一小段包层腐蚀光纤作为传感头的液体挥发测量方法,同时搭建相应的实验装置进行了实验研究.从模式理论出发分析单模光纤传输模场的能量分布,并采用有限元法数值模拟光纤端面能量的分布,结果表明:包层越细的单模光纤对应越大的消光系数,即泄露出来的倏逝波能量越大,从而对外界环境更敏感,但是较细包层的单模光纤存在的损耗更大.综合分析得出腐蚀光纤的最佳直径应为26μm,最佳腐蚀长度为1cm.通过实时监测衰荡谱的衰荡时间变化,得到了30℃恒温环境下,乙醇与丙三醇混合溶液中乙醇浓度随挥发时间的变化曲线.实验结果表明,混合溶液中乙醇的浓度随挥发时间呈单指数规律衰减,该变化规律与理论分析相符.由于液体浓度与其折射率成正比,随着乙醇的挥发,混合溶液的折射率逐渐接近光纤包层的折射率,使其对腐蚀光纤纤芯中泄漏的倏逝波能量的吸收程度逐渐增大,环腔的衰荡时间也相应逐渐减小.此外,该监测方法在常温下具有较低的温度交叉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环腔衰荡技术 腐蚀光纤 倏逝波 液体挥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布喇格光栅中心波长反向漂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魏昕 赵建林 +1 位作者 周王民 樊帆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8-81,共4页
以较大载荷轴向拉伸光纤布喇格光栅时,由于裸纤与涂覆层的弹性模量不同,会产生中心波长反向漂移现象,严重影响了传感器的准确度与测量范围.实验研究表明,在光纤固定端适当剥除一段涂覆层,然后将裸露部分与带涂覆层部分同时固定,可将光... 以较大载荷轴向拉伸光纤布喇格光栅时,由于裸纤与涂覆层的弹性模量不同,会产生中心波长反向漂移现象,严重影响了传感器的准确度与测量范围.实验研究表明,在光纤固定端适当剥除一段涂覆层,然后将裸露部分与带涂覆层部分同时固定,可将光纤布喇格光栅的中心波长反方向漂移量控制在10-3nm以内,同时可增大光纤布喇格光栅的有效调谐范围,并使其能够保持较好的线性度,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相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布喇格光栅 反向漂移 应变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光纤光栅智能夹层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付静 权王民 程犁清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2-64,67,共4页
根据智能结构中光纤自诊断系统标准化、集成化、模块化的要求,基于双重光纤Bragg光栅(FBG)传感器,研制了一种光纤智能夹层系统,实验表明:它可以对结构同一位置的应变和温度响应进行同时区分监测。利用智能夹层中FBG传感器网络和先进的... 根据智能结构中光纤自诊断系统标准化、集成化、模块化的要求,基于双重光纤Bragg光栅(FBG)传感器,研制了一种光纤智能夹层系统,实验表明:它可以对结构同一位置的应变和温度响应进行同时区分监测。利用智能夹层中FBG传感器网络和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可以建立结构损伤主动、在线和实时监测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结构 光纤BRAGG光栅传感器 智能夹层 标定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光纤光源的波分解复用-复用实验
8
作者 黄章超 林洪沂 +4 位作者 张文定 孙栋 张继艳 赵铭杰 徐代升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33-38,共6页
为研究飞秒光源作为链路初始光源的可行性,使用阵列波导光栅(AWG)对265 fs光纤光源进行波分解复用-复用实验。实验光源波长为1527.65~1565.05 nm,通道数为48,通道间隔为0.80 nm。研究发现:在分波实验中,飞秒光纤光源经过AWG后,扫描谱线3... 为研究飞秒光源作为链路初始光源的可行性,使用阵列波导光栅(AWG)对265 fs光纤光源进行波分解复用-复用实验。实验光源波长为1527.65~1565.05 nm,通道数为48,通道间隔为0.80 nm。研究发现:在分波实验中,飞秒光纤光源经过AWG后,扫描谱线3 dB带宽为0.64 nm,相邻通道串扰为27.26 dB,比连续光源增大5.02 dB;在合波实验中,观察到AWG多端口端对宽带光源的波长选择作用,验证了AWG的色散特性,发现多光束的输出谱线总体轮廓未出现太大变形;在波分解复用-复用实验中,谱线最大损耗为2.51 dB,输出谱线轮廓和初始光谱基本一致,信号在传输过程中未出现明显失真,证明飞秒光源作为链路初始光源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光纤光源 波分复用 阵列波导光栅(AWG) 波分解复用-复用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分层残差网络的光学遥感图像微小目标检测
9
作者 曾祥津 刘耿焕 +4 位作者 陈建明 豆嘉真 任振波 邸江磊 秦玉文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47-259,共13页
针对光学遥感图像中微小目标空间分辨率低、有效特征不足等问题,在YOLOv5检测算法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分层残差网络的光学遥感图像微小目标检测方法。设计了一种简单高效的多尺度分层残差特征提取模块,可在更细粒度水平上获得更... 针对光学遥感图像中微小目标空间分辨率低、有效特征不足等问题,在YOLOv5检测算法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分层残差网络的光学遥感图像微小目标检测方法。设计了一种简单高效的多尺度分层残差特征提取模块,可在更细粒度水平上获得更丰富的感受野,强化神经网络的特征提取能力,进一步提升微小目标特征丰富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损失函数中的定位损失项,通过增加距离惩罚提升检测算法对微小目标的定位能力。在光学遥感微小目标检测数据集AI-TODv2和微小行人检测数据集TinyPerson上开展了系统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算法相较于基准YOLOv5算法平均精度分别提升了5.5%和1.8%,有效提高了微小目标检测的召回率和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遥感图像 微小目标检测 深度学习 多尺度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光纤光栅法布里-珀罗腔的低频振动传感器 被引量:14
10
作者 成振龙 赵建林 +3 位作者 周王民 吕全超 潘子军 樊帆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7-52,共6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纤光栅法布里-珀罗(F-P)腔的低频振动传感方案并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采用单频激光器作为光源,光纤光栅F-P腔通过两点涂胶方式粘接在等强度悬臂梁上,待测振动信号通过支架和悬臂梁将振动作用传至光纤光栅F-P腔,... 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纤光栅法布里-珀罗(F-P)腔的低频振动传感方案并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采用单频激光器作为光源,光纤光栅F-P腔通过两点涂胶方式粘接在等强度悬臂梁上,待测振动信号通过支架和悬臂梁将振动作用传至光纤光栅F-P腔,引起腔长周期性变化,从而改变光纤光栅F-P腔的反射光谱特性,通过解调输出光信号的振荡频率和峰值,即可实现对振动信号频率和幅值的测量。利用压电陶瓷模拟的低频振动信号进行了实验验证,测量结果与理论分析相吻合。该传感器测量灵敏度高,特别适用于微弱振动信号的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传感器 光纤传感器 光纤布喇格光栅 法布里-珀罗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零色散光子晶体光纤中超连续谱的产生及控制 被引量:8
11
作者 方亮 赵建林 +2 位作者 甘雪涛 李鹏 张晓娟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921-1927,共7页
通过数值模拟飞秒脉冲在具有双零色散波长的光子晶体光纤中的传输过程,详细分析了超连续谱的产生和控制机制.结果表明:中心波长处于反常色散区的泵浦脉冲在高阶非线性和高阶色散等作用的调制下,将演化为基孤子和正常色散区的两个色散波... 通过数值模拟飞秒脉冲在具有双零色散波长的光子晶体光纤中的传输过程,详细分析了超连续谱的产生和控制机制.结果表明:中心波长处于反常色散区的泵浦脉冲在高阶非线性和高阶色散等作用的调制下,将演化为基孤子和正常色散区的两个色散波;该色散波进而经与之相位匹配的基孤子相干加强而使频谱展宽形成超连续谱,同时两个色散波上出现了干涉引起的振荡现象.进一步对比三种结构的光子晶体光纤中超连续谱的特点,定量分析了两色散波对超连续谱的限制作用,阐述了结构参量对超连续谱的影响.基于上述结论,结合对色散波的中心波长与光子晶体光纤的色散曲线、结构参量之间关系的分析,提出了设计光子晶体光纤的结构来控制超连续谱的方法.作为例证,通过优化光子晶体光纤结构理论上实现了频谱分量覆盖可见光区的平坦超连续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光学 光子晶体光纤 超连续谱 双零色散波长 色散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GO晶体的反射型法拉第光纤电流传感器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美蓉 周王民 +2 位作者 赵建林 卫沛锋 张鹏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86-1190,共5页
采用Bi4Ge3O12(BGO)晶体作为传感元件,设计了一种闭合磁环型光纤电流传感器,并对其传感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将BGO晶体加工成一带斜面的长方体,并在端面镀金属膜,通过光在晶体中多次临界反射来增大光程以提高测量灵敏度.实验... 采用Bi4Ge3O12(BGO)晶体作为传感元件,设计了一种闭合磁环型光纤电流传感器,并对其传感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将BGO晶体加工成一带斜面的长方体,并在端面镀金属膜,通过光在晶体中多次临界反射来增大光程以提高测量灵敏度.实验测量得到的法拉第转角与采用倍频法测量的结果符合较好,但与实际结果存在一较大比例系数.对产生该系统误差的主要因素——传感头端面金属膜反射引起的相移及入射角偏离临界角时产生的相移进行了详细地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金属膜反射和偏离临界角引起的相移对测量结果均有较大影响,但输出与作用在传感头上的磁感应强度呈很好的线性关系,可以通过将传感器的测量值乘上一个补偿系数来消除反射相移所产生的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电流传感器 Bi4Ge3O12(BGO)晶体 法拉第效应 反射相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光栅式飞机驾驶杆杆力传感器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汤大卿 杨德兴 +3 位作者 廖威 包艳 姜亚军 李秉实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993-1997,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纤布喇格光栅的飞机驾驶杆力传感器.理论上讨论了飞机驾驶杆弹性元件力学特性和光纤布喇格光栅的应变传感特性,分析了飞机驾驶杆力传感器的灵敏特性.实验上通过测量不同外加载荷力作用下光纤光栅中心波长变化,研究了光... 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纤布喇格光栅的飞机驾驶杆力传感器.理论上讨论了飞机驾驶杆弹性元件力学特性和光纤布喇格光栅的应变传感特性,分析了飞机驾驶杆力传感器的灵敏特性.实验上通过测量不同外加载荷力作用下光纤光栅中心波长变化,研究了光纤光栅式飞机驾驶杆力传感器的传感响应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光纤光栅中心波长漂移量和外加载荷力成线性关系,与理论分析吻合;传感器的横向与纵向灵敏度可以分别达到2.07pm.N-1和1.80pm.N-1,与数值模拟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布喇格光栅 应变 飞机驾驶杆 力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变栅距光栅角位移传感器的精度分析与工艺实现 被引量:6
14
作者 包艳 杨德兴 +2 位作者 李秉实 王东辉 郑普超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859-1866,共8页
研制了用于采集和反馈飞机舵面位置信息的柔性变栅距光栅角位移传感器。分析了影响传感器精度的主要因素,给出了制备过程所采用的精密成型工艺。首先,根据柱面变栅距光栅在柔性变栅距光栅角位移传感器中的核心作用,介绍了传感器的工作原... 研制了用于采集和反馈飞机舵面位置信息的柔性变栅距光栅角位移传感器。分析了影响传感器精度的主要因素,给出了制备过程所采用的精密成型工艺。首先,根据柱面变栅距光栅在柔性变栅距光栅角位移传感器中的核心作用,介绍了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分析了工艺误差对传感器精度的影响,提出了柔性变栅距光栅精密成型为柱面变栅距光栅后内表面圆度应不大于0.01 mm。在圆度对传感器精度影响的量值基础上,采用了柱面变栅距光栅精密成型工艺。最后,利用有限元仿真分析了柱面变栅距光栅精密成型工艺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柱面变栅距光栅内表面圆度达到0.004 3mm,传感器的线性度达到最大工作角度的0.27%,满足了航空机载传感器的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变栅距光栅 柱面变栅距光栅 角位移传感器 弹性凸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点封装的光纤布拉格加速度传感器设计 被引量:10
15
作者 刘钦朋 乔学光 +1 位作者 傅海威 高宏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110-2115,共6页
提出了一种双半孔梁光纤布拉格光栅(FBG)加速度传感器实现加速度信号测量的方法。首先,建立了两点封装FBG的加速度传感模型,理论分析了加速度与位移敏感点的线性响应。其次,从理论上分析了两点封装方案中FBG的自振特性,讨论了封装光纤... 提出了一种双半孔梁光纤布拉格光栅(FBG)加速度传感器实现加速度信号测量的方法。首先,建立了两点封装FBG的加速度传感模型,理论分析了加速度与位移敏感点的线性响应。其次,从理论上分析了两点封装方案中FBG的自振特性,讨论了封装光纤的长度和预应力对光纤自振频率的影响。最后,依据FBG的自振特性设计了FBG加速度传感器,并通过实验研究了FBG加速度传感器的线性响应和幅频响应特性。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传感器在10~250Hz具有较好的平坦区,加速度响应灵敏度为41.2pm/G;加速度与波长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度为99.8%。同时,该加速度传感器具有较强的方向抗干扰性,轴向交叉灵敏度小于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学 光纤布拉格光栅 两点封装 自振特性 加速度传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不敏感光纤光栅大电流传感器 被引量:5
16
作者 周王民 魏志武 +2 位作者 李文博 王衡 陈露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133-2137,共5页
为了实现高压传输电线上电流的测量,设计了一种基于超磁致伸缩材料的温度不敏感光纤光栅大电流传感器。该电流传感器具备温度补偿的特点,避免了超磁致伸缩材料热胀冷缩对传感器的影响,消除了光纤光栅的温度-应变交叉敏感问题,同时增大... 为了实现高压传输电线上电流的测量,设计了一种基于超磁致伸缩材料的温度不敏感光纤光栅大电流传感器。该电流传感器具备温度补偿的特点,避免了超磁致伸缩材料热胀冷缩对传感器的影响,消除了光纤光栅的温度-应变交叉敏感问题,同时增大了光纤光栅的应变,提高了测量精度。实验结果表明,在-10~70°C的温度变化范围内,补偿后光纤光栅的温度系数约为4.38×10-4nm/°C,约为补偿前的1/23。传感器的布拉格波长漂移与电流变化具有较好的线性度,温度变化影响很小。螺线管电流灵敏度为1.9127nm/A,与理论值的相对误差为0.26%。理论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表明该传感器结构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测量 光纤布拉格光栅 磁致伸缩 应变 温度补偿 光纤光栅电流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子晶体光纤弯曲损耗特性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郭夏锐 杨德兴 +2 位作者 赵建林 杨青 杜旭荣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817-1820,共4页
对光子晶体光纤的损耗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在实验上对两种典型的光子带隙型和全内反射型光子晶体光纤进行了研究.分别对两种不同结构的光子晶体光纤在弯曲半径2~15mm范围内的损耗进行了测量.与传统光纤损耗实验结果的对比表明,两种... 对光子晶体光纤的损耗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在实验上对两种典型的光子带隙型和全内反射型光子晶体光纤进行了研究.分别对两种不同结构的光子晶体光纤在弯曲半径2~15mm范围内的损耗进行了测量.与传统光纤损耗实验结果的对比表明,两种光子晶体光纤的弯曲损耗均不明显,具有很强的抗弯曲损耗能力.实验也证实了光子晶体光纤弯曲损耗存在临界弯曲半径,在大于临界半径的情况下,几乎没有弯曲损耗.从结构上分析并证明光子晶体光纤弯曲损耗随填充比(d/Λ)的增加而减小,填充比越高弯曲损耗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晶体光纤 光纤特性 弯曲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电陶瓷驱动的动态匹配光栅滤波解调法优化 被引量:5
18
作者 潘子军 赵建林 +4 位作者 李恩普 周王民 姜碧强 吕全超 成振龙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43-246,共4页
提出并实验验证了一种动态匹配光栅滤波系统的优化解调方法.在压电陶瓷驱动的动态匹配(光纤)光栅滤波解调系统中,一方面采用上升高压锯齿波,以消除压电陶瓷滞回效应;另一方面将压电陶瓷电压与伸长量关系的反函数作为锯齿波上升电压,以... 提出并实验验证了一种动态匹配光栅滤波系统的优化解调方法.在压电陶瓷驱动的动态匹配(光纤)光栅滤波解调系统中,一方面采用上升高压锯齿波,以消除压电陶瓷滞回效应;另一方面将压电陶瓷电压与伸长量关系的反函数作为锯齿波上升电压,以校正压电陶瓷的非线性;进而,为实现解调系统的温度补偿,引入一根中心波长保持不变的参考(光纤)光栅.在锯齿波上升过程中,匹配光栅与参考光栅和传感(光纤)光栅在不同时刻匹配,匹配时间差仅与传感光栅有关,而与解调系统温度无关.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系统的线性度可提高2%,灵敏度与理论值的相对误差小于0.6%;在10~60℃范围内,该解调系统温度变化引起的相对误差小于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栅(FBG) 压电陶瓷(PZT) 匹配光栅 温度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形与平面光学涡旋共线叠加的复合涡旋 被引量:6
19
作者 杨德兴 王浩 +2 位作者 何东升 赵建林 赵锦虎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683-1686,共4页
将环形与平面涡旋核重合并共线叠加,在多个直径上得到圆对称分布的复合涡旋,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其强度也呈圆对称分布.对具有任意参量的上述叠加方式得到的复合涡旋,提出了一种求解共线叠加复合涡旋位置的图解方法,利用该方法可以得到准... 将环形与平面涡旋核重合并共线叠加,在多个直径上得到圆对称分布的复合涡旋,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其强度也呈圆对称分布.对具有任意参量的上述叠加方式得到的复合涡旋,提出了一种求解共线叠加复合涡旋位置的图解方法,利用该方法可以得到准确的涡旋位置分布特性,且确定的涡旋位置与数值模拟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涡旋 相干叠加 图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息波导显示中输出扩展光栅的衍射效率分布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攀 杨德兴 +1 位作者 徐健 郭钰宁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03-708,共6页
对于全息波导显示系统,为获得连续的输出光瞳而引入的半透半反膜,会在波导中形成阶跃形光强分布,与阶跃形强度分布相匹配的输出光栅衍射效率须为阶跃形分布,这样才能获得均匀的衍射输出强度。为保证衍射角带宽内所有光线均有较佳的输出... 对于全息波导显示系统,为获得连续的输出光瞳而引入的半透半反膜,会在波导中形成阶跃形光强分布,与阶跃形强度分布相匹配的输出光栅衍射效率须为阶跃形分布,这样才能获得均匀的衍射输出强度。为保证衍射角带宽内所有光线均有较佳的输出强度均匀性,提出了一种连续递增的衍射效率分布光栅模型。建立了基于对阶跃形衍射效率分布的分段加权平均和二次曲线拟合的优化计算模型,计算得到了衍射效率分布曲线,并由衍射效率分布曲线计算得到衍射角带宽内不同视场光束的输出光强分布。结果表明,输出光强位置均匀性最小为52.4%,出瞳内角度均匀性达到84.9%。随着分束膜层数的增加,波导阶跃形光强差将会减小,可获得更好的输出强度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息波导显示 图像均匀性 出瞳连续 衍射效率分布 分束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