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统教学法联合CBL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住院医师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1
作者 马美娟 黄晓燕 +6 位作者 刘延梅 王淑霞 杨静 唐怀滨 王玉娟 刘富强 张国安 《亚洲急诊医学病例研究》 2024年第1期17-22,共6页
目的:探索传统教学法联合基于案例学习(Case-Based Learning, CBL)教学法在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医师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及效果评价。方法:以2021年11月至2023年11月期间在陕西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一科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 目的:探索传统教学法联合基于案例学习(Case-Based Learning, CBL)教学法在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医师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及效果评价。方法:以2021年11月至2023年11月期间在陕西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一科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员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2人;将传统的教学法应用于对照组,将传统教学法联合CBL教学法应用于试验组。出科前对所有学员进行考核,包括理论考核和实践技能考核,比较学员对两种教学方法的满意度评价及两种教学方法效果评价。结果:试验组学员的理论考试及技能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组学员对带教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传统教学法联合CBL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住院医师临床教学中可显著提高住院医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水平,亦可提高临床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内科 急性心肌梗死 CBL教学法 传统教学法 临床教学实践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微粒包裹的miR-204-3p介导川崎病血管炎性损伤的机制探讨
2
作者 赵颖 赵欣 +1 位作者 娄萍 罗英 《心脏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3-20,共8页
目的 探讨内皮微粒(EMP)包裹的miR-204-3p介导川崎病(KD)血管炎性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2016年4月至2021年3月,58例KD患者和50例对照组入选本研究。其中,18例KD患者伴有冠状动脉瘤(CAA),其余为无冠状动脉瘤(NCAA)。分离各组血清样品中E... 目的 探讨内皮微粒(EMP)包裹的miR-204-3p介导川崎病(KD)血管炎性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2016年4月至2021年3月,58例KD患者和50例对照组入选本研究。其中,18例KD患者伴有冠状动脉瘤(CAA),其余为无冠状动脉瘤(NCAA)。分离各组血清样品中EMP,并进行全基因组miRNA测序。在体外试验中,将VSMC或预转染miR-204-3p模拟物(AgomiR-204-3p)、miR-204-3p抑制剂(AntagomiR-204-3p)的VSMC与各组EMP共培养。结果 通过全基因组miRNA测序以及RT-qPCR分析证实miR-204-3p在KD EMP中显著增加,并且EMP中miR-204-3p水平根据冠状动脉病理严重程度显著降低,顺序为NCAA>SCAA>MCAA>GCAA。与对照组EMP共培养相比,VSMC与NCAA EMP共培养48 h后增殖率显著降低(P<0.05),VSMC分化标志物(ACTA2和CNN1)表达显著增加(P<0.05),去分化标志物(OPN和PDGFRβ)表达显著降低(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证实,EMP中miR-204-3p在功能上靶向VSMC中的PDGFRβ。在与NCAA EMP孵育的VSMC中,使用AntagomiR-204-3p可显著降低分化标记物(ACTA2和CNN1)的表达,并增加去分化标记物(OPN和PDGFRβ)的表达。在与CAA EMP孵育的VSMC中,给予AgomiR-204-3p显著增加分化标记物的表达,并降低去分化标记物的表达。结论 EMP将miR-204-3p转移到VSMC并通过靶向PDGFRβ部分介导KD血管炎性损伤。因此,靶向miR-204-3p-PDGFRβ轴可能为KD诱导的血管病变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微粒 miR-204-3p 川崎病 血管炎性损伤 血管平滑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年至2019年陕西省体外循环不良事件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王立伟 熊红燕 +7 位作者 易秋月 常丽 方福珍 陈涛 杨晨 马鹏飞 白军锋 金振晓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21年第2期73-77,共5页
目的总结分析陕西省体外循环不良事件,以期进一步提高体外循环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陕西省内16家医疗机构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体外循环辅助下心脏大血管手术及相关体外循环不良事件。结果16家医疗机构开展体外循环辅助下心脏大血管... 目的总结分析陕西省体外循环不良事件,以期进一步提高体外循环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陕西省内16家医疗机构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体外循环辅助下心脏大血管手术及相关体外循环不良事件。结果16家医疗机构开展体外循环辅助下心脏大血管手术共计10504例,共收集到体外循环不良事件共计127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2.091‰:其中人为原因相关不良事件22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094‰、设备原因相关不良事件32例,不良事件发生率3.046‰、一次性使用材料相关不良事件69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569‰、药品相关不良事件4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381‰。结论体外循环过程中各环节均可能导致不良后果,应注重一次性使用材料质量、相关设备维护保养更新换代以及加强专业技能培训,以期降低各类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体外循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心肺转流 不良事件 心脏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脱乙酰酶1基因抑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焦亡并减轻动脉粥样硬化及炎性反应
4
作者 张国安 石践 +1 位作者 宋宝国 黄晓燕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5期5351-5361,共11页
背景:细胞焦亡作为炎症细胞死亡的一种独特形式,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不稳定性中发挥重要作用。目的:探究重组B细胞淋巴瘤2相关蛋白A1(B-cell lymphoma 2-related protein A1,BCL2A1)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机制。方法:①使用200μg/mL... 背景:细胞焦亡作为炎症细胞死亡的一种独特形式,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不稳定性中发挥重要作用。目的:探究重组B细胞淋巴瘤2相关蛋白A1(B-cell lymphoma 2-related protein A1,BCL2A1)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机制。方法:①使用200μg/mL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处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24 h以诱导内皮损伤。随后,分别使用50 nmol/L BCL2A1干扰质粒(sh-BCL2A1)和1.5μg/mL组蛋白脱乙酰酶1基因(histone deacetylase 1 gene,HDAC1)过表达载体(pcDNA-HDAC1)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或同时转染pcDNA-HDAC1和BCL2A1过表达载体(pcDNA-BCL2A1)。转染后培养48 h检测BCL2A1和HDAC1的表达水平、细胞活力、细胞焦亡水平以及BCL2A1乙酰化水平。②通过高脂喂养APOE-/-小鼠构建动脉粥样硬化小鼠模型进行体内验证。将500μL BCL2A1和HDAC1慢病毒过表达载体分别或同时尾静脉注射到小鼠体内,检测BCL2A1和HDAC1的表达水平以及小鼠动脉组织损伤情况。结果与结论: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BCL2A1上调,干扰BCL2A1可改善细胞活力并抑制细胞焦亡和炎症反应。此外,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HDAC1下调,通过促进BCL2A1去乙酰化提高了细胞活力及抑制了细胞焦亡和炎症反应。体内实验表明,BCL2A1在高脂喂养的小鼠动脉组织中高表达,而HDAC1低表达。此外,HDAC1通过促进BCL2A1去乙酰化减轻了高脂喂养诱导的ApoE-/-小鼠动脉组织病变。结果表明,HDAC1可能通过BCL2A1去乙酰化来抑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焦亡进而减轻动脉粥样硬化和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BCL2A1 HDAC1 乙酰化 细胞焦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本原因分析法在改善心外科未服药到口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闫燕 辛静 李华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7年第9期174-176,共3页
目的减少心外科未服药到口现象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确保用药安全。方法成立质控小组,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进行口服药的管理,即对心外科服药到口落实情况进行调查,对服药不到口查找根本原因,针对要因利用PDCA循环进行改进,确保各种服务... 目的减少心外科未服药到口现象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确保用药安全。方法成立质控小组,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进行口服药的管理,即对心外科服药到口落实情况进行调查,对服药不到口查找根本原因,针对要因利用PDCA循环进行改进,确保各种服务意识、查对及告知制度的落实。结果干预后未服药到口由35.8%降至9.6%,明显低于干预前。结论根本原因分析法可有效降低未服药到口的现象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外科 未服药到口 根本原因分析 PDCA循环 质量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断小切口获取大隐静脉作为桥血管应用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效果研究
6
作者 魏涛 刘富强 +8 位作者 王侃 冯大伟 王志坤 黄晓燕 杨晓莉 田颖 李学文 王宗超 石践 《中国医药》 2022年第10期1463-1467,共5页
目的探讨间断小切口获取大隐静脉作为桥血管应用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4月在陕西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接受全身麻醉体外循环下CABG,以大隐静脉作为桥血管的患者,其中74例采用间断皮肤小切口... 目的探讨间断小切口获取大隐静脉作为桥血管应用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4月在陕西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接受全身麻醉体外循环下CABG,以大隐静脉作为桥血管的患者,其中74例采用间断皮肤小切口获取大隐静脉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52例采用传统全程切开皮肤获取大隐静脉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大隐静脉修补点数、冠状动脉和大隐静脉桥吻合口数、大隐静脉桥长度、下肢切口长度、大隐静脉桥获取时间、下肢切口关闭时间、下肢操作总时间、术后下肢切口评价指标、术后第2天下床活动比例和术后1~3年大隐静脉桥血管吻合口通畅率。结果2组患者大隐静脉修补点数、冠状动脉和大隐静脉桥吻合口数、大隐静脉桥长度、下肢操作总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下肢切口长度和下肢切口关闭时间短于对照组[(15.4±2.6)cm比(43.4±7.0)cm、(7.7±1.3)min比(27.0±4.6)min],而大隐静脉桥获取时间长于对照组[(45.3±9.9)min比(27.4±5.4)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下肢切口疼痛评分、麻木比例低于对照组[(3.1±1.5)分比(3.8±1.5)分、27.0%(20/74)比57.7%(30/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组患者术后下肢切口发生肿胀、皮下淤血、需要二期清创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第2天下床活动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组术后1~3年大隐静脉桥血管吻合口通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6)。结论间断小切口获取大隐静脉作为桥血管应用于CABG操作方便,不增加大隐静脉损伤,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且大隐静脉桥血管中远期通畅率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血管移植物 大隐静脉 小切口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问题探讨
7
作者 马美娟 黄晓燕 +2 位作者 王沙 魏涛 张国安 《亚洲急诊医学病例研究》 2024年第3期71-75,共5页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简称专硕)与住院医师规范化的“双轨合一”培养是我国医学教育的必然趋势,大大地提高了培养成效,学生的临床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然而在较为繁重的临床学习任务中极易导致科研能力培养的不足,通过探讨“双轨合一”培...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简称专硕)与住院医师规范化的“双轨合一”培养是我国医学教育的必然趋势,大大地提高了培养成效,学生的临床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然而在较为繁重的临床学习任务中极易导致科研能力培养的不足,通过探讨“双轨合一”培养后专硕在科研能力培养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以问题为导向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进一步做好专硕培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双轨合一 科研能力 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家庭为中心模式下的认知行为干预在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姬翠 王琴英 +1 位作者 王蕾 王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6-570,共5页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family-centered care,FCC)模式下的认知行为干预在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陕西省人民医院心脏外科收治的106例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分为对照组与...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family-centered care,FCC)模式下的认知行为干预在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陕西省人民医院心脏外科收治的106例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延续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FCC模式下认知行为干预的延续性护理,两组均干预8周。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血压、体质量指数(BMI)、自护能力[采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抑郁、焦虑状况[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血压、BMI、抑郁、焦虑状况均低于干预前(P<0.05),ESCA评分、SF-36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血压和BMI控制情况分别为[(116.47±28.23)mmHg、(25.33±1.11)kg/m^(2)]均优于对照组[(124.48±29.81)mmHg、(26.18±1.35)kg/m^(2)];观察组自护能力(ESCA)、生活质量(SF-36)评分分别为[(121.15±29.69)分、(67.92±13.69)分]均高于对照组[(106.68±24.71)分、(60.81±10.77)分];观察组抑郁、焦虑状况分别为[(11.07±4.00)分、(12.39±3.59)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2.20±4.28)分、(13.45±4.1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193、2.454、8.243、7.436、3.873、2.852,均P<0.01)。结论将FCC模式下的认知行为干预应用于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延续性护理中,可明显改善患者血压、BMI和心理状况,提升患者自护能力及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延续护理 认知行为干预 以家庭为中心 生活质量 自护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了解心脏病,守护“心”健康
9
作者 张秦虎 《家庭医生(月末版)》 2024年第12期82-83,共2页
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如同一台不知疲倦的“泵”,源源不断地为身体各个部位输送血液和养分。而心脏病就像一个“隐形杀手”,对心脏虎视眈眈,伺机而动,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了解常见心脏病的早期症状,对早发现... 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如同一台不知疲倦的“泵”,源源不断地为身体各个部位输送血液和养分。而心脏病就像一个“隐形杀手”,对心脏虎视眈眈,伺机而动,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了解常见心脏病的早期症状,对早发现、早干预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显著降低心脏病的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病风险 隐形杀手 心脏病 预防措施 早期症状 伺机而动 早干预 生命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心脏瓣膜置换术合并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同期进行房颤射频消融术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10
作者 王沙 王惠君 +1 位作者 黄晓燕 王宗超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19年第3期315-318,共4页
目的评价老年心脏瓣膜置换术合并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同期进行房颤射频消融术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1月在陕西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治疗的100例进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合并冠状动脉搭桥术且发生房颤的老年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 目的评价老年心脏瓣膜置换术合并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同期进行房颤射频消融术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1月在陕西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治疗的100例进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合并冠状动脉搭桥术且发生房颤的老年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50)与对照组(n=50)。对照组患者仅单纯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术与心脏瓣膜置换术,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术与心脏瓣膜置换术同期进行房颤射频消融手术。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心脏结构指标及随访半年后的心功能分级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窦性心律恢复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体外循环时间显著多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和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肺动脉收缩压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等心脏结构指标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改善(均P<0.05);观察组LVEF、肺动脉收缩压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等心脏结构指标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均P<0.05);观察组患者心功能分级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2.00%vs54.00%,P<0.01)。结论冠状动脉搭桥术与心脏瓣膜置换术且发生房颤的老年患者同期进行房颤射频消融术可以显著改善心功能分级指标和心脏结构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房颤 同期射频消融术 心脏瓣膜置换术 冠状动脉搭桥术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国安 黄晓燕 +3 位作者 冯大伟 石践 李学文 邵展社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9年第11期979-982,共4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术后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发生率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连续行择期CABG的12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改善全球肾脏病后果(Kidney Disease:Improving...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术后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发生率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连续行择期CABG的12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改善全球肾脏病后果(Kidney Disease:Improving Global Outcome,KDIGO)组织指南中的AKI诊断标准,统计AKI在术后的发生率.以是否发生AKI把患者分为AKI组和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间临床资料的差异.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寻找AKI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术后有48例(39.02%)患者发生AKI,结果显示术前高血压、舒张功能减低、视黄醇结合蛋白、尿蛋白、桥血管数量和呼吸机使用时间在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术前高血压、舒张功能减低、视黄醇结合蛋白、术中桥血管数量以及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是CABG后AKI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术前高血压、视黄醇结合蛋白及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是CABG后AK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ABG术后AKI有较高的发生率(39.02%),高血压、视黄醇结合蛋白及呼吸机使用时间是CABG后AKI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急性肾损伤 危险因素 体外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期运动康复联合心理干预对冠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婷 张青青 +3 位作者 李华 吴盼 张静涛 刘红梅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270-274,共5页
目的:探讨一期运动康复联合心理干预对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患者焦虑抑郁和术后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021年在我科接受CABG的35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干预方法,患者被分为常规护理组(174例)和干预组(180例,接受... 目的:探讨一期运动康复联合心理干预对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患者焦虑抑郁和术后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021年在我科接受CABG的35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干预方法,患者被分为常规护理组(174例)和干预组(180例,接受一期运动康复联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ICU天数,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入院时、出院前的抑郁、焦虑发生率。结果:与常规护理组比较,干预组术后住院时间[(13.0±5.8)d比(9.5±6.9)d]显著减少,P=0.001。与入院时比较,干预组出院前焦虑发生率(43.33%比17.78%)、抑郁发生率(35.56%比6.67%)均显著降低,常规护理组抑郁发生率(36.78%比19.54%)显著降低,P均=0.001。与常规护理组比较,干预组出院前焦虑发生率(35.63%比17.78%)、抑郁发生率(19.54%比6.67%)显著降低,P均=0.001。结论:与常规护理相比,一期运动康复联合心理干预能显著改善CABG后患者焦虑抑郁情况,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 冠状动脉分流术 焦虑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胸小切口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国安 石践 +3 位作者 邵展社 李学文 蔡振杰 徐伟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18年第1期58-60,共3页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graft,CABG)是治疗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的有效手段[1].体外循环下CABG需要正中劈开胸骨,创伤大,恢复较慢.为了减少创伤,较多学者开始尝试微创CABG.1994年,Subramania等在一次国际研讨会上首次...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graft,CABG)是治疗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的有效手段[1].体外循环下CABG需要正中劈开胸骨,创伤大,恢复较慢.为了减少创伤,较多学者开始尝试微创CABG.1994年,Subramania等在一次国际研讨会上首次报道了经左胸小切口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minimally invasive direct coronary arterybypass,MIDCAB)的早期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左胸小切口 多支冠状动脉病变 ARTERY 国际研讨会 CABG 早期经验 创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IM24通过抑制EndoG核转移保护缺血再灌注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沙 王惠君 +3 位作者 黄晓燕 王宗超 宋宝国 吴娟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9年第1期55-58,共4页
目的探究TRIM24在缺血再灌注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建立H9C2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首先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情况,并用Western blot检测缺血再灌注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中TRIM24以及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 目的探究TRIM24在缺血再灌注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建立H9C2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首先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情况,并用Western blot检测缺血再灌注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中TRIM24以及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随后通过表达TRIM24验证其抗凋亡作用及分子机制,利用细胞核浆蛋白分离试剂盒提取细胞核和细胞质蛋白,并检测EndoG的核浆分布情况。结果首先确定缺血再灌注损伤能明显诱导心肌细胞凋亡,而且TRIM24在凋亡心肌细胞中的表达明显减少;过表达TRIM24通过调控BAX/BCL-2表达改善线粒体稳态,进而减少线粒体内凋亡相关蛋白EndoG的核转移,最终显著缓解缺血再灌注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结论 TRIM24通过调控BAX/BCL-2表达改善线粒体稳态,进而减少线粒体内凋亡相关蛋白EndoG的核转移,最终显著缓解缺血再灌注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M24 缺血再灌注 心肌细胞凋亡 Endo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尖瓣成形术治疗二尖瓣返流疗效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沙 黄晓燕 +6 位作者 李学文 王宗超 宋宝国 张国安 魏涛 石践 邵展社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171-173,176,共4页
目的:探讨二尖瓣成形术治疗二尖瓣返流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心血管病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行二尖瓣成形术的非风湿性、缺血性、合并大血管疾病的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5例(62.5%),女27例(37.5%);年... 目的:探讨二尖瓣成形术治疗二尖瓣返流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心血管病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行二尖瓣成形术的非风湿性、缺血性、合并大血管疾病的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5例(62.5%),女27例(37.5%);年龄19~69(48.81±12.60)岁。单纯二尖瓣病变63例(后瓣病变51例,前瓣病变12例,含腱索断裂3例),合并先天性心脏病8例(房间隔缺损6例,室间隔缺损2例),左房粘液瘤1例。术前均经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二尖瓣中度关闭不全28例,重度44例,平均返流量(14.93±8.22)ml。结果:术中经注水实验或食管超声心动图评价成形效果满意,术后早期无死亡。随访6~71个月(41.53±13.32)月,随访72例,随访率100%;硬膜下出血1例,无溶血、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随访患者心功能分级(NYHA)Ⅰ级48例,Ⅱ级21例,Ⅲ级3例。超声心动图提示:术后LAD[(47.03±9.36)mm与(54.69±11.73)mm,t=6.297,P<0.05],LVEDD[(49.08±4.93)mm与(53.97±7.00)mm,t=4.759,P<0.05]与术前比较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与术前比较也有明显变化[(61.33±5.21)%与(58.94±6.32)%,t=-2.413,P<0.05]。无或微量返流55例(76.4%),轻度返流15例(20.8%),重度返流2例(2.8%,1例二尖瓣A1、A2区撕脱,1例二尖瓣人工腱索乳头肌撕脱,均行二次换瓣手术),再手术率2.8%。未发现明显二尖瓣狭窄。全组无死亡病例。结论:虽然二尖瓣成形手术相对复杂,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及术者经验,选择相应的成形方法可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闭锁不全/外科学 二尖瓣瓣膜成形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AX-eNOS转染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内皮祖细胞及对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晓燕 王沙 +6 位作者 沈鑫 孙晶莹 董向辉 靳占奎 宋宝国 梁导艳 徐翠香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11期9-13,I0001,共6页
目的探讨利用pVAX1介导一氧化氮合酶(e NOS)基因体外转染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外周血早期内皮祖细胞(EPCs)的可行性。方法选择陕西省人民医院2017年12月~2018年6月因心脏病发病入院且经冠脉造影检查确诊为AMI患者30例。Ficoll密度梯... 目的探讨利用pVAX1介导一氧化氮合酶(e NOS)基因体外转染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外周血早期内皮祖细胞(EPCs)的可行性。方法选择陕西省人民医院2017年12月~2018年6月因心脏病发病入院且经冠脉造影检查确诊为AMI患者30例。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患者空腹静脉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导培养至EPCs并鉴定,纯化pVAX-eNOS质粒。将EPCs分为3组,e NOS转染组:用阳离子聚合物JetPEITM体外转染eNOS基因至EPCs。转染后24 h,硝酸还原酶法检测EPCs中一氧化氮(NO)的含量,ELISA和Western blot检测EPCs分泌eNOS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能力;采用Wst-1法检测EPCs增殖情况,用Transwell小室检测各组EPCs迁移及黏附功能;空质粒转染组:只转染pVAX空质粒至EPCs中;对照组:不转染EPCs。结果成功转染pVAX-eNOS基因至AMI患者早期EPCs,转染后24 h,与空质粒转染组及对照组比较,NO含量明显升高(P <0.01),eNOS表达量明显增加(P <0.01),分泌VEGF的能力明显增强(P <0.01);EPCs增殖、迁移及黏附能力明显增加(P <0.01),空质粒转染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阳离子聚合物JetPEITM可成功介导pVAX-eNOS有效转染AMI患者早期EPCs,并有效增强EPCs增殖、迁移、黏附及分泌功能,为AMI患者进行自体EPCs移植改善心肌缺血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AX-eNOS 内皮祖细胞 转染 急性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手术同期二尖瓣成形术治疗主动脉根部瘤合并二尖瓣返流的效果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沙 王惠君 +5 位作者 黄晓燕 王宗超 宋宝国 石践 邵展社 李学文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年第23期1-3,共3页
目的总结主动脉手术同期行二尖瓣成形术治疗主动脉根部瘤合并二尖瓣返流的经验,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行主动脉手术同期行二尖瓣成形术的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通过主动脉CTA确诊为主... 目的总结主动脉手术同期行二尖瓣成形术治疗主动脉根部瘤合并二尖瓣返流的经验,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行主动脉手术同期行二尖瓣成形术的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通过主动脉CTA确诊为主动脉夹层,均经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合并二尖瓣返流。比较手术前、后患者二尖瓣返流量、LAD、LVEDD和LVEF,评价术后二尖瓣成形效果、心脏大小及心功能情况。结果26例患者均二尖瓣返流较轻,左心室膨胀满意。术中食道超声检查瓣膜无明显狭窄,无中度以上返流,手术效果满意。26例患者中,术后低心排综合征8例(发生率30.77%),其中2例分别于术后6、21d死亡(死亡率为7.69%)。术后瞻妄6例,围术期均恢复正常。无脑梗、脑出血患者,无二次开胸止血、心包、胸腔积液患者。患者术后第1天的肌酐水平为(114.58±4.53)μmol/L,显著高于术前的(65.91±9.71)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术后随访时LAD、LVEDD均显著小于术前,LVEF显著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例患者中,无或微量反流22例(91.67%),轻度反流2例(8.33%),无重度反流,患者术后二尖瓣反流量显著低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再手术患者,未发现明显二尖瓣狭窄。结论主动脉手术同期行二尖瓣成形术治疗主动脉根部瘤合并二尖瓣返流安全有效,远期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根部瘤 主动脉手术 二尖瓣成形术 二尖瓣返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间沟及房间隔入路胸腔镜下二尖瓣手术临床应用研究
18
作者 宋宝国 魏涛 +1 位作者 王沙 刘强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7期866-869,共4页
目的:探究经房间沟及房间隔两种不同入路方式胸腔镜下行二尖瓣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行胸腔镜下二尖瓣手术的患者46例,其中21例经房间沟入路(房间沟组),25例经右心房-房间隔入路(房间隔组)。比较两组手术、围术期及随访资料... 目的:探究经房间沟及房间隔两种不同入路方式胸腔镜下行二尖瓣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行胸腔镜下二尖瓣手术的患者46例,其中21例经房间沟入路(房间沟组),25例经右心房-房间隔入路(房间隔组)。比较两组手术、围术期及随访资料。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房间隔组体外循环时间长于房间沟组[(128.6±25.4)min比(96.6±26.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房间隔组主动脉阻断时间长于房间沟组[(89.4±16.2)min比(72.5±16.8)min],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房间沟组术后24 h引流量多于房间隔组[(301.0±85.7)ml比(108.0±54.4)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重症监护时间[(3.5±2.1)d比(4.2±1.3)d]及住院时间[(11.8±3.5)d比(13.4±4.1)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房间沟组1例中转开胸,房间隔组无中转。两组均无死亡。术后随访3~60个月,平均(36±8)个月。两组术后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和96%(均P>0.05),均无再次手术。二尖瓣成形手术后,中度以上二尖瓣反流复发豁免率,房间隔组大于房间沟组,分别为98%和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二尖瓣手术采用房间隔入路较房间沟入路手术难度相对较大,达到手术熟练度学习曲线更长,但术后引流量更少,且瓣膜成形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沟入路 房间隔入路 二尖瓣手术 胸腔镜 安全性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心脏病模拟教学在心脏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探讨
19
作者 王沙 王惠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9期43-46,共4页
观察先天性心脏病模拟教学对心脏外科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心脏外科住院医师64名,对学生进行先天性心脏病模拟教学,将实施教学后的资料看作实验组,未实施教学的资料看作对比组,观察两组学习成绩等差异。结果 两组满... 观察先天性心脏病模拟教学对心脏外科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心脏外科住院医师64名,对学生进行先天性心脏病模拟教学,将实施教学后的资料看作实验组,未实施教学的资料看作对比组,观察两组学习成绩等差异。结果 两组满意度、不良事件、考试成绩、学生依从度、教师满意度、教学质量评分、职业倦怠评分、模拟教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脏外科是临床治疗心脏疾病的主要科室,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发病率较高,对学生进行模拟教学的效果较高,能够帮助或者尽快,值得临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模拟教学 心脏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在心脏外科临床教学的应用研究
20
作者 王沙 王惠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8期59-61,共3页
研究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对心脏外科医学生的教学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心脏外科医学生54例,根据开展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前后分为实验组、对比组,对比组采取常规教学措施,实验组采取循证医学教学模式教学,观察两组教学质量、考核成绩等差异。结... 研究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对心脏外科医学生的教学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心脏外科医学生54例,根据开展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前后分为实验组、对比组,对比组采取常规教学措施,实验组采取循证医学教学模式教学,观察两组教学质量、考核成绩等差异。结果 两组不良事件、满意度、教学质量、学习依从、理论成绩、技能成绩评分、学习能力、病例分析、医患沟通、临床实操评分、教师满意度、教学倦怠评分、学生出勤率、教师出勤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脏外科学生的临床教学质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对其进行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干预效果更高,能够显著提高学生对教学的认可程度,消除其不良情绪,从整体上改善学生的学习质量,值得临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医学教学模式 心脏外科 学习成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