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3至2017年丹凤县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构成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晓碧 赵娟 +1 位作者 刘丹卉 周咏梅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9年第3期288-292,共5页
目的探讨2013至2017年丹凤县剖宫产率和剖宫产指征的变化情况,为降低剖宫产率提供有效可行的措施。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丹凤县医院、丹凤县中医院及丹凤县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15 771例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五... 目的探讨2013至2017年丹凤县剖宫产率和剖宫产指征的变化情况,为降低剖宫产率提供有效可行的措施。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丹凤县医院、丹凤县中医院及丹凤县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15 771例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五年间剖宫产率的变化、剖宫产指征构成比的变化,以及剖宫产率变化对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的影响。结果 2013至2017年剖宫产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分别为35.40%、35.33%、31.70%、30.90%、29.25%;2017年与2013年相比,剖宫产率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627,P=0.000)。在剖宫产指征构成比中,瘢痕子宫居首位,并且呈逐年增加趋势(28.29%~39.91%),因头盆不称(13.72%~10.09%)、产程异常(16.67%~10.09%)、引产失败(4.57%~3.36%)及社会因素(9.53%~4.37%)导致的剖宫产占比明显下降,因胎儿窘迫(14.4%~15.02%)、胎盘因素(2.33%~3.7%)、双胎妊娠(1.09%~1.35%)、妊娠并发症(1.88%~4.04%)原因手术的占比略有升高,并且剖宫产率的下降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无关联(P>0.05)。结论丹凤县五年间剖宫产率呈下降趋势,瘢痕子宫为剖宫产指征构成比中的首要因素,并且在逐年增加,控制剖宫产率并不会增加围产儿的不良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率 剖宫产指征 瘢痕子宫 新生儿窒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加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57例 被引量:6
2
作者 宋治学 王淇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7-17,共1页
目的:探索中药内外合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途径。方法:采用辨证分型用药及 外用灌肠方(青黛、黄柏、党参、徐长卿、五倍子、枯矾、赤石脂、三七等)治疗57 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2.9%。提示本方法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恢复肠... 目的:探索中药内外合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途径。方法:采用辨证分型用药及 外用灌肠方(青黛、黄柏、党参、徐长卿、五倍子、枯矾、赤石脂、三七等)治疗57 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2.9%。提示本方法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恢复肠细胞功 能,达到炎症消失、溃疡愈合、腹泻停止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中医药疗法 中药灌肠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在基层医院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程娟 刘妮霞 +1 位作者 王云云 王亚宁 《中国伤残医学》 2014年第18期90-91,共2页
目的:探讨适于基层医院开展的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的应用技术。方法:2009年12月~2012年1月采用适宜麻醉方式、腹腔镜下处理圆韧带、附件,暴露子宫血管及下推膀胱,在未处理宫颈骶主韧带及子宫血管前切开阴道部分前后穹窿,... 目的:探讨适于基层医院开展的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的应用技术。方法:2009年12月~2012年1月采用适宜麻醉方式、腹腔镜下处理圆韧带、附件,暴露子宫血管及下推膀胱,在未处理宫颈骶主韧带及子宫血管前切开阴道部分前后穹窿,继而转阴式处理宫颈骶主韧带及子宫血管等改良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105例(105例均为不伴脱垂子宫)。结果:105例均成功完成LAVH,无1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50~150分。其中合并盆腔内粘连者30例,盆腔手术史18例,子宫阔韧带肌瘤2例,子宫体积大约14孕周左右者8例,宫颈肌瘤3例。结论: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手术简单快捷,安全可靠,更适应基层医院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 非脱垂子宫
原文传递
鼻针治疗顽固性呃逆 被引量:10
4
作者 侯文凤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39-139,共1页
笔者自1991年以来采用鼻针为主治疗顽固性呃逆,效果良好,现总结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32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28例,女4例;年龄最小27岁,最大70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5个月。2治疗方法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常... 笔者自1991年以来采用鼻针为主治疗顽固性呃逆,效果良好,现总结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32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28例,女4例;年龄最小27岁,最大70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5个月。2治疗方法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常规消毒鼻部后,用32号0.5寸毫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针 治疗 顽固性呃逆 针刺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癫痫52例 被引量:4
5
作者 许义 石发彦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97-498,共2页
关键词 小儿 癫痫 中西医结合治疗 苯巴比妥 卡马西平 定痫汤 通窍活血汤 三宝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辨证加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78例 被引量:4
6
作者 刘选民 贺定献 《陕西中医》 2009年第6期687-688,共2页
目的:探讨辨证施治加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采用辨证施治加中药保留灌肠(败酱草、黄连、黄芩、白及粉)治疗溃疡性结肠炎78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6.15%。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显著疗效。
关键词 结肠炎 溃疡性/中医药疗法 辨证施治 清热剂/治疗应用 补气剂/治疗应用 直肠 投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切口多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51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叶丹宁 程涛 +1 位作者 曾玮 王卫宏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8期1093-1094,共2页
近年来,我科采用多切口多钢板内固定,注重后柱塌陷的复位固定,取得良好疗效。笔者从2006年6月至2013年6月应用多块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51例,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胫骨骨折 外科学 @锁定加压钢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5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4
8
作者 叶永华 《吉林医学》 CAS 2011年第23期4805-4806,共2页
目的:运用中西医结合的途径,治疗糖尿病及糖尿病并发症。方法: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吡格列酮片治疗。结果:治疗组50例患者与对照组相比,血糖明显下降。结论:采用丹芪参杞降糖汤和盐酸吡格列酮联合治疗糖尿病,可... 目的:运用中西医结合的途径,治疗糖尿病及糖尿病并发症。方法: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吡格列酮片治疗。结果:治疗组50例患者与对照组相比,血糖明显下降。结论:采用丹芪参杞降糖汤和盐酸吡格列酮联合治疗糖尿病,可防治糖尿病及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糖尿病 丹芪参杞降糖汤 盐酸吡格列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尿道下裂手术疗效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雷龙坤 《吉林医学》 CAS 2010年第16期2465-2465,共1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影响尿道下裂手术疗效的因素。方法:选择尿道下裂手术患者100例,对影响尿道下裂手术疗效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2岁组成功率为90.00%,>12岁组成功率为80.00%;前型成功率95.00%,中间型成功率86.50%,后型成功率72.2... 目的:回顾性分析影响尿道下裂手术疗效的因素。方法:选择尿道下裂手术患者100例,对影响尿道下裂手术疗效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2岁组成功率为90.00%,>12岁组成功率为80.00%;前型成功率95.00%,中间型成功率86.50%,后型成功率72.25%;轻度阴茎下曲成功率88.8%,中度下曲成功率79.00%,重度下曲成功率75.00%;Ⅰ期成形手术成功率80.00%,Ⅱ期成形成功率94.00%。结论:影响尿道下裂手术疗效的因素主要有年龄、手术时机、尿道下裂分型与阴茎下曲度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下裂 因素 成功率 回顾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胺碘酮、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应用治疗心律失常200例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俊 王淇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07年第12期914-915,共2页
目的观察胺碘酮与复方丹参滴丸联合运用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安全性和不良反应。方法联合运用和单用胺碘酮或单用复方丹参滴丸进行对照。结果两药联合治疗快速型和自律性增高所致的200例心律失常,安全、有效、副作用少。结论胺碘酮、复... 目的观察胺碘酮与复方丹参滴丸联合运用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安全性和不良反应。方法联合运用和单用胺碘酮或单用复方丹参滴丸进行对照。结果两药联合治疗快速型和自律性增高所致的200例心律失常,安全、有效、副作用少。结论胺碘酮、复方丹参滴丸联合运用治疗心律失常,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急性冠脉综合征 胺碘酮 复方丹参滴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咽止嗽汤治疗咽源性咳嗽126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金小晶 张文博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076-1077,共2页
目的 :观察宣肺散风类中药配伍治疗咽源性咳嗽的疗效。方法 :采用利咽止嗽汤(荆芥、防风、白芷、牛蒡子、桔梗、枳壳等 )治疗本病 1 2 6例。结果 :总有效率 85.6 %。提示 :疏风解表 ,清热利咽 。
关键词 利咽止嗽汤 咽源性咳嗽 中医药疗法 药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及中药热敷治疗腰椎增生42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永成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364-364,共1页
目的:探索针药同治腰椎增生的疗效。方法:电针治疗仪取穴夹脊穴及相应疼痛部位的穴位2~3个。利用自制消刺散(天仙、延胡索、皂刺、川草乌、红花、生南星等)热敷,结果:治疗42例,全部有效。提示针药并治为标本兼治的方法,疗效显著。
关键词 腰椎增生 电针疗法 中药热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镜检查在复发流产病因学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程娟 王亚宁 +1 位作者 代米峰 王云云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24期134-135,共2页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在复发流产患者病因查询中的意义,以明确流产病因并作以相应治疗,提高再次妊娠成功率。方法观察本院妇科自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对623例复发流产史患者行宫腔镜检查的统计。结果检查623例,其中异常宫腔者403例,占64....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在复发流产患者病因查询中的意义,以明确流产病因并作以相应治疗,提高再次妊娠成功率。方法观察本院妇科自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对623例复发流产史患者行宫腔镜检查的统计。结果检查623例,其中异常宫腔者403例,占64.69%。其中宫腔粘连者138例,子宫纵膈者及单角子宫等子宫先天发育畸形165例,黏膜下肌瘤者65例,子宫内膜息肉(大于2cm以上)者35例。结论宫腔镜独有的视野可以对复发流产尤其宫腔有病变患者做出准确判断,能尽早明确病因,针对病因治疗。复发流产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非常有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 检查 复发流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梅丸化裁治疗胆道蛔虫症48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选民 《现代中医药》 CAS 2002年第6期36-36,共1页
笔者运用乌梅丸化裁治疗胆道蛔虫症4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乌梅丸 治疗 胆道蛔虫症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慢性心衰13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5
作者 叶永华 《内蒙古中医药》 2011年第19期6-7,共2页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效果。方法:慢性心衰患者260例平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30例,对照组服用慢心律片治疗,治疗组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8%,...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效果。方法:慢性心衰患者260例平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30例,对照组服用慢心律片治疗,治疗组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8%,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疗效比较,P<0.05,说明治疗组能够明显降低患者的症状积分。对照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疗效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慢性心衰能提高治疗疗效,改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慢性心衰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油联合复方凤仙散治疗甲癣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晓辉 《内蒙古中医药》 2012年第19期13-14,共2页
目的:以红花油为例证观察中医活血能络法在外治甲癣中的临床意义。方法:以红花油联合复方凤仙散封包作为治疗组,单纯复方凤仙散封包作为对照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指、趾甲癣的治疗效果。结果:指甲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85.71%、71.57%,对照... 目的:以红花油为例证观察中医活血能络法在外治甲癣中的临床意义。方法:以红花油联合复方凤仙散封包作为治疗组,单纯复方凤仙散封包作为对照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指、趾甲癣的治疗效果。结果:指甲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85.71%、71.57%,对照组分别为62.61%、53.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外用红花油联合复方凤仙散封包治疗甲癣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油 复方凤仙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手术及有创操作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1
17
作者 樊亚莉 孙书粉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8年第11期123-124,共2页
关键词 急诊手术 有创操作 全身感染 护理对策 原因分 术前准备不充分 急诊科患者 致病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灸治带状疱疹治验
18
作者 陈永成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1999年第6期25-25,共1页
关键词 带状疱疹 棉花灸 民间传统 丹凤县 费用低 拍击 火柴 本法 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仁汤临床应用举偶 被引量:1
19
作者 叶永华 《内蒙古中医药》 2010年第13期71-72,共2页
三仁汤出自《温病条辨》是吴鞠通治疗时令温病兼湿的主要方剂,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曾以此方治疗内科疾病屡次获良效,现摘录数例验案于后。
关键词 三仁汤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利福平治疗重度痤疮临床疗效观察
20
作者 王晓辉 《吉林医学》 CAS 2012年第29期6317-6318,共2页
目的:观察口服利福平治疗重度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分别以利福平口服(0.45 g,顿服)和罗红霉素口服(0.15 g,3次/d),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同时均口服西咪替丁胶囊0.2 g,2次/d;葡萄糖酸锌片70 mg,3次/d;维生素B6片20 mg,3次/d;维素A... 目的:观察口服利福平治疗重度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分别以利福平口服(0.45 g,顿服)和罗红霉素口服(0.15 g,3次/d),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同时均口服西咪替丁胶囊0.2 g,2次/d;葡萄糖酸锌片70 mg,3次/d;维生素B6片20 mg,3次/d;维素AD胶丸(含维生素A3000,单位D2300单位)1丸,3次/d;螺内脂片20 mg,2次/d;外涂水氯酊并5%硫乳,2次/d。两组均连续用药1个月,分别于治疗0.5个月与1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0.5个月与1个月后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67.5%和87.5%,对照组分别为39.5%和44.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系统性不良反应。结论:利福平口服治疗重症痤疮较罗红霉素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福平 罗红霉素 口服 重度 痤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