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院校临床医学专业的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6
1
作者 李鑫 段丽芳 +1 位作者 张红 张晓芹 《现代医药卫生》 2019年第1期140-143,共4页
病理生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规律及其机制的科学,是联系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在医学教学中起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在病理生理学的教学中,实验教学占有重要地位。作者以临床专业为对象进行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病理生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规律及其机制的科学,是联系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在医学教学中起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在病理生理学的教学中,实验教学占有重要地位。作者以临床专业为对象进行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主要涉及教学内容和考评体系的改革,旨在培养学生的技能操作能力、创新能力、临床逻辑思维能力,巩固和强化理论内容,为学生实现从基础医学到临床医学的跨越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创新复合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生理学 实验教学 教育改革 中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分课堂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段丽芳 李鑫 +1 位作者 张晓芹 张红 《基础医学教育》 2018年第11期946-948,共3页
剖析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探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病理生理学理论教学中的可行性,陕西中医药大学病理生理学教研室通过在临床医学专业部分班级尝试开展对分课堂,结果显示对分课堂能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学习效果,适合在病理生理学... 剖析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探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病理生理学理论教学中的可行性,陕西中医药大学病理生理学教研室通过在临床医学专业部分班级尝试开展对分课堂,结果显示对分课堂能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学习效果,适合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生理学 对分课堂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雨课堂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与体会 被引量:3
3
作者 李鑫 张晓芹 段丽芳 《科技风》 2019年第16期52-52,共1页
病理生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规律及其机制的科学,是联系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雨课堂是清华大学和学堂在线共同研发的一款的新型互联网教学辅助工具,本文旨在探讨雨课堂在中医院校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以及使用... 病理生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规律及其机制的科学,是联系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雨课堂是清华大学和学堂在线共同研发的一款的新型互联网教学辅助工具,本文旨在探讨雨课堂在中医院校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以及使用雨课堂的体会,以便日后更好地应用于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生理学 雨课堂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理生理学考试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晓芹 张红 +1 位作者 段丽芳 王宇 《现代医药卫生》 2015年第18期2867-2869,共3页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陕西中医药大学《病理生理学》的两种考核模式,推动该课程考试的全面改革,提高《病理生理学》的教学质量。方法对该校临床医学专业386名学生实施新的考核方式,通过课堂提问、课堂讨论、病案分析、实验技能操作等方式,...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陕西中医药大学《病理生理学》的两种考核模式,推动该课程考试的全面改革,提高《病理生理学》的教学质量。方法对该校临床医学专业386名学生实施新的考核方式,通过课堂提问、课堂讨论、病案分析、实验技能操作等方式,强化过程考核。与传统的考核方式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两种考核方式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结果新的考核方式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明显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促进教师不断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结论新的考核模式能从"学"与"教"两方面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综合素质,更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利于提高《病理生理学》的教学质量,充分发挥《病理生理学》在基础与临床医学课程间的桥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考核 教育改革 质量控制 病理生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6和STAT3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7
5
作者 张晓芹 段丽芳 +2 位作者 党琳 许小凡 张红 《海南医学》 CAS 2017年第2期185-187,共3页
目的检测白介素6(IL-6)和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在结肠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结肠癌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2年3月至2014年12月经病理学诊断的48例结肠癌患者的手术标本,采用免疫组织... 目的检测白介素6(IL-6)和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在结肠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结肠癌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2年3月至2014年12月经病理学诊断的48例结肠癌患者的手术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癌及癌旁组织中IL-6和STAT3的表达,分析两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结肠癌组织中IL-6的阳性表达率为91.66%,而癌旁组织阳性表达率仅6.25%,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肠癌组织中STAT3的阳性表达率为95.83%,也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4.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癌组织中STAT3与IL-6的表达呈正相关(r=0.765,P<0.01)。结论 IL-6和STAT3参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并可作为结肠癌诊断的重要参考及治疗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白介素6 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虚拟人体解剖系统在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6
作者 范建伟 郑卫锋 +3 位作者 呼睿 苟娟平 段丽芳 白小军 《基础医学教育》 2019年第5期389-391,共3页
人体解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隶属于形态学范畴,实验教学尤为重要。既往实验教学因大体标本资源短缺、传统解剖图谱缺乏立体感等原因,限制其发展。在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尤其是"数字人"解剖系统的诞生对于解... 人体解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隶属于形态学范畴,实验教学尤为重要。既往实验教学因大体标本资源短缺、传统解剖图谱缺乏立体感等原因,限制其发展。在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尤其是"数字人"解剖系统的诞生对于解剖学实验教学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数字人体解剖系统在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发现其能有效缓解大体标本资源短缺,丰富实验教学模式,提升解剖实验教学质量,可广泛应用于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学 实验教学 数字化虚拟人体解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皮-间质转化在胰腺纤维化中的作用及大柴胡汤的干预机制 被引量:2
7
作者 马莉 段丽芳 +2 位作者 许小凡 范建伟 张红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2期1584-1589,共6页
目的探索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与慢性胰腺炎(chronic pancreatitis,CP)胰腺纤维化的关系及大柴胡汤防治CP的机制。方法健康昆明小鼠78只,随机分为:空白组(n=18)、CP组(n=30)及大柴胡汤组(n=30)。CP组... 目的探索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与慢性胰腺炎(chronic pancreatitis,CP)胰腺纤维化的关系及大柴胡汤防治CP的机制。方法健康昆明小鼠78只,随机分为:空白组(n=18)、CP组(n=30)及大柴胡汤组(n=30)。CP组和大柴胡汤组腹腔注射20%左旋精氨酸(L-arginine,3 g/kg,每周1次),空白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大柴胡汤组在注射L-arginine 1周后,同时给予注射L-arginine和大柴胡汤灌胃治疗5周(14 g/kg,每日一次)。从给药开始计时,各组分别于第2,4,6周麻醉处死小鼠,摘取小鼠胰腺组织,通过HE染色观察胰腺组织的病理改变,免疫组化观察胰腺组织中E-cadherin、N-cadherin、α-SMA的表达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胰腺组织中E-cadherin、N-cadherin蛋白含量的改变。结果与空白组相比,CP组小鼠胰腺组织中胶原纤维沉积随着造模时间延长不断增加,α-SMA表达逐渐增多,E-cadherin表达逐渐减少,在第4,6周时最为显著(P<0.01),而N-cadherin表达逐渐增多,在第6周最为显著(P<0.01)。与CP组相比,大柴胡汤组第4,6周仅见部分腺泡萎缩及少量炎细胞浸润,胶原纤维沉积明显减轻,α-SMA表达显著减少,E-cadherin在第6周显著升高(P<0.01),而N-cadherin在第6周显著下降(P<0.01)。结论在20%L-arginine刺激作用下,小鼠胰腺实质细胞转化为间质细胞,表明EMT参与CP胰腺纤维化的进展。大柴胡汤可通过抑制EMT转化,减轻胰腺纤维化,对CP有明显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纤维化 EMT 大柴胡汤 E-cadherin N-CADHERIN Α-SM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源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的功能及TLR7、TLR9的表达
8
作者 段丽芳 范建伟 张晓芹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1期1141-1144,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急性白血病(AL)患者外周血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 DCs)的功能及Toll样受体7(TLR7)及TLR9mRNA的表达变化,探讨p DCs功能缺陷的可能原因。方法免疫磁珠分选11例初诊未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3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和1... 目的通过观察急性白血病(AL)患者外周血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 DCs)的功能及Toll样受体7(TLR7)及TLR9mRNA的表达变化,探讨p DCs功能缺陷的可能原因。方法免疫磁珠分选11例初诊未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3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和15例健康对照(正常对照组)外周血p DCs,用Cp G ODN 2216刺激外周血p DCs,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ELISA检测上清液IFN-α、TNF-α、IL-6水平;real-time PCR检测p DCs TLR7 mRNA、TLR9 mRNA表达。结果 AML组和ALL组p DCs产生的IFN-α、TNF-α、IL-6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p DCs功能明显下降;AML组和ALL组p DCs内TLR7 mRNA、TLR9 mRNA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白血病源p DCs内TLR7 mRNA、TLR9mRNA表达减少,可能进一步抑制p DCs功能,是AL发病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TOLL样受体7 TOLL样受体9 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探讨低剂量镉对人类正常前列腺上皮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郭亚收 徐晓峰 +2 位作者 李楠 孙娜 段丽芳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3-109,共7页
目的:分析低剂量镉作用于人正常前列腺上皮细胞后其基因表达芯片数据的生物学网络调控及关键蛋白,为镉相关的前列腺癌发生机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从基因芯片公共数据库(GEO)中下载19份基因芯片数据,其中经过低剂量镉处理的前列腺... 目的:分析低剂量镉作用于人正常前列腺上皮细胞后其基因表达芯片数据的生物学网络调控及关键蛋白,为镉相关的前列腺癌发生机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从基因芯片公共数据库(GEO)中下载19份基因芯片数据,其中经过低剂量镉处理的前列腺上皮细胞样本9例,对照10例,利用基因云-基因大数据分析(GCBI)实验平台、GenClip 2.0、Sytoscape 3.5.1等分析软件,筛选差异表达基因,探讨差异基因的蛋白交互作用网络和生物学通路,从转录组角度阐述低剂量镉作用于正常人前列腺上皮细胞后其基因分子网络改变情况,及其可能涉及的分子生物学功能。结果:与正常前列腺上皮细胞相比,共发现差异表达基因1 050(1.92%)个,主要涉及细胞生理过程、MAPK调节、细胞内信号转导的调控、免疫效应等生物学功能。HSP90AB1、BUB3和PRKAR1A基因为蛋白网络核心节点,且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与正常细胞的恶性转化有关。结论:低剂量镉作用于正常人前列腺上皮细胞后,能够导致基因改变,差异基因主要涉及细胞生理过程、MAPK调节、细胞内信号转导的调控、免疫效应等生物学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 前列腺癌 前列腺上皮细胞 基因表达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