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灸足三里穴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26
1
作者 牛文民 牛晓梅 +3 位作者 雷政权 王卫刚 王渊 屈红艳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101-103,共3页
足三里穴具有调理脾胃、扶正固本、延年益寿等功效,本文从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角度,阐释针灸足三里穴防病治病的作用机理。
关键词 足三里穴 针灸疗法 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药合用刺激嗅觉系统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及大脑边缘叶ChAT、AchE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刘智斌 牛文民 +2 位作者 杨晓航 牛晓梅 王渊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4-46,共3页
目的探讨针药合用刺激嗅觉系统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及大脑边缘叶ChAT、AchE活性的影响作用。方法制作VD大鼠模型和VD并损毁嗅球大鼠模型,分别通过嗅三针电刺激、丁香酚刺激、针药合用方法,测试大鼠水迷宫学习记忆能力及大脑边... 目的探讨针药合用刺激嗅觉系统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及大脑边缘叶ChAT、AchE活性的影响作用。方法制作VD大鼠模型和VD并损毁嗅球大鼠模型,分别通过嗅三针电刺激、丁香酚刺激、针药合用方法,测试大鼠水迷宫学习记忆能力及大脑边缘叶胆碱乙酰化酶(ChAT)、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结果定位航行试验显示,平均逃避潜伏期和平均游泳路程比较,正常对照组明显短于VD模型组(P<0.01);嗅三针组、丁香酚刺激组和针药合用组均明显短于VD模型组(P<0.01);针药合用组短于嗅三针组、丁香酚刺激组(P<0.05);嗅三针组与丁香酚刺激组相比较,其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VD模型组与VD嗅球损毁模型组相比较,其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大脑边缘叶ChAT、AchE活性比较,VD模型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嗅三针组、丁香酚刺激组和针药合用组明显高于VD模型组(P<0.01);针药合用组高于嗅三针组和丁香酚刺激组(P<0.05);嗅三针组与丁香酚刺激组之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VD模型组与VD嗅球损毁模型组之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嗅三针和丁香酚均能够显著增强VD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提高大脑边缘叶ChAT和AchE活性、针药合用效果更佳,其治疗效应的发挥依赖于嗅觉传导通路的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嗅觉 学习记忆 CHAT AchE 嗅三针 丁香酚 针药合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十年来针灸治疗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临床研究概况 被引量:21
3
作者 郑洁 刘焕 +3 位作者 郭海英 张鹏飞 潘思京 高真真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7期203-205,共3页
神经源性膀胱是脊髓损伤后常见且棘手的临床并发症。通过对近十年来国内针灸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文献报道进行收集整理,从针灸治疗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常用方法等方面分析,并提出针灸治疗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临床研... 神经源性膀胱是脊髓损伤后常见且棘手的临床并发症。通过对近十年来国内针灸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文献报道进行收集整理,从针灸治疗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常用方法等方面分析,并提出针灸治疗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临床研究的不足之处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疗法 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膀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药合用刺激嗅觉系统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及大脑边缘叶自由基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牛文民 刘智斌 +2 位作者 杨晓航 牛晓梅 王渊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351-354,共4页
【目的】探讨针药合用刺激嗅觉系统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及大脑边缘叶自由基系统的影响。【方法】选用成年SD雄性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VD模型组、嗅三针组(针刺两侧迎香及印堂穴)、丁香酚刺激组、针药合用1组(先复... 【目的】探讨针药合用刺激嗅觉系统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及大脑边缘叶自由基系统的影响。【方法】选用成年SD雄性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VD模型组、嗅三针组(针刺两侧迎香及印堂穴)、丁香酚刺激组、针药合用1组(先复制VD模型,然后损毁双侧嗅球,再行嗅三针和丁香酚刺激)及针药合用2组(仅复制VD模型,再行嗅三针和丁香酚刺激),每组8只。测试各组大鼠水迷宫学习记忆能力并测定大脑边缘叶丙二醛(MDA)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学习记忆能力检测结果显示,大鼠6 d平均逃避潜伏期和平均游泳路程比较,VD模型组显著长于正常对照组(P<0.01);嗅三针组、丁香酚刺激组和针药合用2组显著短于VD模型组(P<0.01);针药合用2组短于嗅三针组、丁香酚刺激组(P<0.05)。嗅三针组与丁香酚刺激组比较、VD模型组与针药合用1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大脑边缘叶自由基系统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VD模型组MDA含量显著增高(P<0.01),而GSH-Px和SOD活性显著降低(P<0.01);与VD模型组比较,嗅三针组、丁香酚刺激组和针药合用2组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而GSH-Px和SOD活性显著增高(P<0.01);针药合用2组与嗅三针组、丁香酚刺激组比较,MDA含量降低(P<0.05),而GSH-Px和SOD活性增高(P<0.05);嗅三针组与丁香酚刺激组比较、VD模型组与针药合用1组比较,MDA含量及GSH-Px、SOD活性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嗅三针和丁香酚均能够显著增强VD大鼠学习记忆功能,降低大脑边缘叶MDA的含量,提高大脑边缘叶GSH-Px和SOD的活性,针药合用具有一定协同作用,其治疗效应的发挥依赖于嗅觉传导通路的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针灸疗法 血管性痴呆/中药疗法 自由基 疾病模型 动物 大鼠 迎香 印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肝护脑针法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谷胱甘肽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刘智斌 牛文民 +1 位作者 杨晓航 王渊 《陕西中医》 2012年第3期371-373,共3页
目的:探讨保肝护脑针法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谷胱甘肽抗氧化系统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对照组、保肝护脑针法组。线栓法制作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测试大鼠行为学、血清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谷... 目的:探讨保肝护脑针法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谷胱甘肽抗氧化系统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对照组、保肝护脑针法组。线栓法制作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测试大鼠行为学、血清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结果:模型组、针刺对照组和保肝护脑针法组缺血2h(电针治疗前)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显著差异;经10次电针治疗结束后:与模型组相比,针刺对照组和保肝护脑针法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极显著差异(P<0.01);与针刺对照组相比,保肝护脑针法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更为显著(P<0.05)。电针治疗前,与假手术组、针刺对照组和保肝护脑针法组比较,模型组血清GST水平显著增高(P<0.01),而血清GSH、GSH-Px和GR明显降低(P<0.01);经10次电针治疗结束后:与模型组相比,针刺对照组和保肝护脑针法组血清GST水平明显降低(P<0.01),同时血清GSH、GSH-Px和GR显著升高(P<0.01);与针刺对照组相比,保肝护脑针法组血清GST、GSH、GSH-Px和GR各项变化更为显著(P<0.05)。结论:保肝护脑针法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治疗效果较单纯头穴针刺更为显著,其治疗机理与调节谷胱甘肽抗氧化系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针刺疗法 实验 动物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拿 颈椎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陈军 李静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531-1532,共2页
目的:比较推拿与颈椎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以颈部为重点进行全身推拿(30例),B组进行颈椎牵引(30例),治疗前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A组临床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26... 目的:比较推拿与颈椎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以颈部为重点进行全身推拿(30例),B组进行颈椎牵引(30例),治疗前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A组临床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26.7%和93.4%,B组分别为13.3%和8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组疗效明显优于B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拿 颈椎牵引 椎动脉型颈椎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药合用刺激嗅觉系统对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及大脑边缘叶CCK-8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牛文民 刘智斌 +2 位作者 杨晓航 牛晓梅 王渊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年第5期425-427,共3页
目的:探讨针药合用刺激嗅觉系统对血管性痴呆(V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及大脑边缘叶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含量的影响作用。方法:成年SD雄性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VD模型组、VD嗅球损毁模型组、嗅三针组、丁香酚刺激组和针药合... 目的:探讨针药合用刺激嗅觉系统对血管性痴呆(V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及大脑边缘叶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含量的影响作用。方法:成年SD雄性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VD模型组、VD嗅球损毁模型组、嗅三针组、丁香酚刺激组和针药合用组,每组8只。制作VD大鼠模型和VD并损毁嗅球大鼠模型,分别通过嗅三针电刺激、丁香酚刺激、针药合用方法,测试大鼠水迷宫定位航行学习记忆能力并测定大脑边缘叶CCK-8含量。结果:大鼠水迷宫定位航行实验显示,平均逃避潜伏期和平均游泳路程比较,正常对照组明显短于VD模型组(P<0.01),嗅三针组、丁香酚刺激组和针药合用组均明显短于VD模型组(P<0.01),针药合用组短于嗅三针组、丁香酚刺激组(P<0.05),嗅三针组与丁香酚刺激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VD模型组与VD嗅球损毁模型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大脑边缘叶CCK-8含量比较,VD模型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嗅三针组、丁香酚刺激组和针药合用组明显高于VD模型组(P<0.01),针药合用组高于嗅三针组和丁香酚刺激组(P<0.05),嗅三针组与丁香酚刺激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VD模型组与VD嗅球损毁模型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嗅三针和丁香酚均能够显著增强VD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提高大脑边缘叶CCK-8的含量,针药合用效果更佳,其治疗效应的发挥依赖于嗅觉传导通路的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嗅觉 学习记忆 八肽胆囊收缩素 嗅三针 丁香酚 针药合用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郑洁 郭海英 +1 位作者 潘思京 张鹏飞 《河北中医》 2014年第8期1254-1257,共4页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rimary osteo—porosis,POP)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退化为特征,导致骨的脆性增高及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全身性骨代谢性疾病,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PO...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rimary osteo—porosis,POP)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退化为特征,导致骨的脆性增高及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全身性骨代谢性疾病,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POP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正日益受到广大临床工作者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针灸疗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学》双语PBL教学初探 被引量:3
9
作者 屈红艳 王瑞辉 +2 位作者 郑洁 郭亦鹏 丁雯 《河北中医》 2014年第12期1919-1920,共2页
基于问题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它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1969年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1],目前已成为国际上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 基于问题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它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1969年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1],目前已成为国际上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以此类教学法出名的包括荷兰顶级大学马斯特里赫特大学等世界著名院校。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把学生置于看似混乱、结构不良的情境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学 双语教学 教学形式 PBL教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针灸治疗糖尿病的新思路 被引量:4
10
作者 何玲 王瑞辉 《上海针灸杂志》 2006年第5期3-4,共2页
目的探索针灸治疗糖尿病的新思路。方法通过文献回顾,进一步分析了肝胆经脉与脏腑的相关性,得出肝胆经与糖尿病密切相关。结论“抑木扶土”当是治疗糖尿病的一个重要法则,从肝胆经入手治疗糖尿病是一个新的途径。
关键词 新思路 方法 糖尿病 针灸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全细胞抗原干预肺癌细胞系A549移植瘤生长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静 陈军 李秀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22期4-8,共5页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全细胞抗原(WCAs)对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荷瘤的影响,并探讨肿瘤相关增殖抗原的改变揭示其可能的抑制机制。方法全骨髓贴壁法原代培养小鼠MSCs,取3-5代MSCs以15 Gy X线灭活获取WCAs,将BALB/c小鼠...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全细胞抗原(WCAs)对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荷瘤的影响,并探讨肿瘤相关增殖抗原的改变揭示其可能的抑制机制。方法全骨髓贴壁法原代培养小鼠MSCs,取3-5代MSCs以15 Gy X线灭活获取WCAs,将BALB/c小鼠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只。实验组皮下接种WCAs(1次/3d,共2周),获得免疫接种小鼠模型,对照组皮下注射同体积的磷酸缓冲液。观察两组小鼠肿瘤生长情况,测量肿瘤直径、计算肿瘤体积,并于接种后第7(Day7)、30天(Day30)行Western blot及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Ki-67因子的蛋白及mRNA水平。结果肺腺癌A549细胞皮下移植成功使小鼠荷瘤,实验组小鼠的肿瘤体积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PCNA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Day7:(6.42±0.54)比(18.67±0.96),P〈0.01;Day30:(2.12±0.14)比(4.32±0.25),P〈0.05];PCNA mRNA水平低于对照组[Day7:(11.64±0.28)比(25.18±1.37),P〈0.01;Day30:(2.11±0.18)比5.69±0.41),P〈0.01];实验组Ki-67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Day7:(1.57±0.51)比(4.84±0.23),P〈0.05;Day30:(2.75±0.28)比(5.66±0.19),P〈0.01];Ki-67 mRNA水平也明显下调[Day7:(2.12±0.43)比(5.94±1.03),P〈0.01;Day30:(3.71±0.72)比(8.62±0.35),P〈0.01]。结论采用MSCs获得全细胞抗原进行免疫应激可产生抑制肿瘤生长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及肿瘤增殖相关因子PCNA、Ki-67的下调有关,其内在的免疫分子机制有待深层次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肿瘤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综合疗法联合心理干预治疗青少年抑郁症39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2
作者 艾霞 张淑珍 《河北中医》 2013年第8期1133-1134,1186,共3页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联合心理干预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9例应用中医综合疗法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对照组39例应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疗效,比较治疗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联合心理干预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9例应用中医综合疗法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对照组39例应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疗效,比较治疗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7%,对照组总有效率66.6%,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HAMA、HAMD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P<0.01)。结论中医综合疗法联合心理干预治疗青少年抑郁症,能明显提高疗效,副反应少,且不影响学习,患者依从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中医疗法 心理疗法 干预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针灸学专业双语课程教学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屈红艳 王瑞辉 +2 位作者 郑洁 郭亦鹏 丁雯 《河北中医》 2015年第7期1116-1118,共3页
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布了4号文件,订定了推动双语教学的具体要求:今后本科教育20%以上的课程必须进行双语教学[1]。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 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布了4号文件,订定了推动双语教学的具体要求:今后本科教育20%以上的课程必须进行双语教学[1]。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12号)》中,鼓励高校开展双语教学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针灸 教学方法 计算机辅助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中药治疗风湿关节炎8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列英 殷克敬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2年第14期1331-1332,共2页
笔者采用针灸加中药的方法治疗风湿关节炎患者8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80例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男28例,女52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55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20年,均经实验室检查和临床检查确诊。
关键词 针灸治疗 中药治疗 综合治疗 风湿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出血中医针刺治疗进展 被引量:15
15
作者 周华伟 胡雨华 吴文军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296-298,共3页
西医认为脑出血(ICH)是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由于脑血管壁病变、凝血功能障碍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等多方面因素所致;脑出血多伴有高血压病史,因出血部位及出血量多少的不同而临床后遗症表现各异。中医称脑出血为卒中。《黄帝内经... 西医认为脑出血(ICH)是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由于脑血管壁病变、凝血功能障碍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等多方面因素所致;脑出血多伴有高血压病史,因出血部位及出血量多少的不同而临床后遗症表现各异。中医称脑出血为卒中。《黄帝内经》记载"偏枯""仆击""大厥""薄厥"、偏风等病证,与脑出血昏迷期,或后遗症阶段相类似。中医大致把中风分为真中和类中,治疗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急性期 脑实质内出血 大厥 昏迷期 黄帝内经 中风病 血流动力学 仁智者 外风 凝血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片类物质依赖康复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郑洁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3期106-108,共3页
阿片类物质依赖是指对天然、人工合成的鸦片类物质(如海洛因、吗啡、鸦片、美沙酮等)上瘾的个体对这些物质有特殊的渴求感,如一旦停用或突然减量可出现特殊的心理、生理症状群,即戒断综合征,又称为吸毒成瘾。目前,现代医学将阿片类成... 阿片类物质依赖是指对天然、人工合成的鸦片类物质(如海洛因、吗啡、鸦片、美沙酮等)上瘾的个体对这些物质有特殊的渴求感,如一旦停用或突然减量可出现特殊的心理、生理症状群,即戒断综合征,又称为吸毒成瘾。目前,现代医学将阿片类成瘾药物的戒断过程分为急性脱毒期、戒断稽延期、康复矫治期和抗复吸期。临床对急性脱毒期的治疗较为成熟,但对脱毒后的康复治疗尚无较好方法。急性脱毒后的主要问题是患者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存在失眠、焦虑、疼痛、纳差等稽延性症状,其困扰和顽固的心理渴求相互强化是导致患者复吸的主要原因。笔者现对近年来中医药相关临床研究进行整理、归纳、分析,以期为今后的戒毒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阿片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增生病中医证型之主证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王政泽 张卫华 李青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0年第9期658-659,共2页
按照国家乳腺增生病中医证型制订原则,通过计算机检索,结合多年诊治临床经验,归纳、总结出辨证分型中各型临床主证。以规范乳腺增生病中医证型之主证,指导临床辨证及随证取穴。
关键词 乳腺增生病 中医证型 主证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体会 被引量:1
18
作者 屈红艳 王瑞辉 《上海针灸杂志》 2009年第12期743-743,共1页
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中医学逐步走向世界。为了顺应这一形势,培养高素质的中医针灸人才,以双语教学为特征的医学教育改革正在全国推行。2001年教育部高教司发布了4号文件,制定了推动双语教学的具体要... 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中医学逐步走向世界。为了顺应这一形势,培养高素质的中医针灸人才,以双语教学为特征的医学教育改革正在全国推行。2001年教育部高教司发布了4号文件,制定了推动双语教学的具体要求。我校从2004年开始通过在针灸专业对部分课程进行英汉双语教学改革实践,以下谈谈我对针灸学双语教学的一些初步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学 教学 双语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头皮发际区微针系统的理论基础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杰 牛文民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9-11,共3页
刘智斌教授和牛文民教授提出的头皮发际区微针系统理论,是以传统经络学说为其重要理论基础,以经络腧穴中的交会穴为出发点,运用中医整体观的思维,并结合藏象学说。该理论多次以中医经典论著为出发点,重现了中医经典。
关键词 头皮发际 内经 微针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临床近况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卫刚 邓春雷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63-66,共4页
过敏性鼻炎是临床常见多发病,属顽症固疾,缠绵难愈。严重影响广大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就近五年来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分别从针刺、鼻针、穴位注射、穴位贴敷、穴位埋线、耳穴疗法、激光疗法等方面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 针灸疗法 过敏性鼻炎 中医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