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师范生思维模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陇南师范学院431名师范生的调查数据
1
作者 杜柏玲 陈维举 《西部素质教育》 2025年第5期97-100,共4页
为了解师范生思维模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文章采用德韦克的思维模式量表和自编的调查问卷,对陇南师范学院的431名师范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师范生思维模式倾向于成长型思维,且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并受学习动力、同学关系、师生关系、... 为了解师范生思维模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文章采用德韦克的思维模式量表和自编的调查问卷,对陇南师范学院的431名师范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师范生思维模式倾向于成长型思维,且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并受学习动力、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学校对学业的支持度、专业兴趣、父母文化程度等因素的显著影响,最后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个人主观三个方面入手,提出了师范生成长型思维培养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模式 师范生 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师范生生命意义感的实证研究——基于陇南师范学院1382名师范生的调查数据
2
作者 杜柏玲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41-47,共7页
为了解师范生生命意义感发展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采用Steger编制、王孟成等人修订的《生命意义感问卷》和自编的调查问卷,对陇南师范学院的1382名大一的师范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师范生生命意义感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并受性别、生... 为了解师范生生命意义感发展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采用Steger编制、王孟成等人修订的《生命意义感问卷》和自编的调查问卷,对陇南师范学院的1382名大一的师范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师范生生命意义感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并受性别、生源地、班级成绩排名、人际关系、专业满意度和家庭教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教育者应着力从师范生自身内在因素和外在环境因素入手,努力提升师范生生命意义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生 生命意义感 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政教育融入高校物理教学的问题和应对策略——以陇南师范学院为例
3
作者 李伟 《林区教学》 2024年第10期36-39,共4页
物理学作为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其研究内容与人类社会生产、科技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密切相关。因此,将思政教育融入物理教学中,能够使学生全面了解物理学的应用场景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学... 物理学作为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其研究内容与人类社会生产、科技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密切相关。因此,将思政教育融入物理教学中,能够使学生全面了解物理学的应用场景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基于此,从高校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思政元素出发,分析高校物理教学融入思政教育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教育 高校物理 问题与策略 陇南师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造园艺术融入美术教学路径研究——以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4
作者 王军平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第12期144-147,共4页
造园艺术融文学、绘画及建筑等艺术门类,是历史、文学和审美相结合的造型艺术。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从造园艺术的布局与造景手法入手,对其进行审美元素的提炼和文化内涵的梳理。文章以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教学为例,梳理目前美术教学... 造园艺术融文学、绘画及建筑等艺术门类,是历史、文学和审美相结合的造型艺术。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从造园艺术的布局与造景手法入手,对其进行审美元素的提炼和文化内涵的梳理。文章以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教学为例,梳理目前美术教学的现状及不足,以问题为导向,分析造园艺术融入美术教学的必要性,从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路径和实践策略,做到造园艺术与美术教学艺术思想和审美取向上形成互补,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专业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拓宽就业创业局面,推动陇南美丽乡村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造园艺术 美术教学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饮食文化振兴与乡村旅游发展的互促机理及协同对策——以陇南罐罐茶为例
5
作者 杨珂 《广东蚕业》 2025年第1期151-153,共3页
陇南罐罐茶既是饮食,又属于陇南当地先民遗产,已经成为传统茶点饮食文化、地方民俗文化交互融合的典型产物。目前,乡村旅游的兴起与发展,为陇南罐罐茶等饮食文化的传承提供了合适的时机。文章以陇南罐罐茶为例,探索饮食文化振兴与乡村... 陇南罐罐茶既是饮食,又属于陇南当地先民遗产,已经成为传统茶点饮食文化、地方民俗文化交互融合的典型产物。目前,乡村旅游的兴起与发展,为陇南罐罐茶等饮食文化的传承提供了合适的时机。文章以陇南罐罐茶为例,探索饮食文化振兴与乡村旅游发展的互促机理及协同对策,以期推动地方经济、社会以及文化的全面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南 罐罐茶 饮食文化 乡村旅游 互促机理 协同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陇南市农村庭院特色农家乐建设路径研究
6
作者 安明明 《现代化农业》 2025年第1期56-60,共5页
2023年,庭院经济被首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体现了国家对农村庭院经济发展的重视。陇南市地处甘肃南部,是甘肃境内唯一的长江流域地区,景色秀美,气候宜人。近几年来,陇南乡村旅游高速发展,农家乐作为陇南农村庭院经济的主要模式在陇南乡... 2023年,庭院经济被首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体现了国家对农村庭院经济发展的重视。陇南市地处甘肃南部,是甘肃境内唯一的长江流域地区,景色秀美,气候宜人。近几年来,陇南乡村旅游高速发展,农家乐作为陇南农村庭院经济的主要模式在陇南乡村旅游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文章以陇南市农村庭院特色农家乐为研究对象,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对其发展路径进行了深入调研。研究发现,当前陇南市农村庭院特色农家乐在发展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如基础设施落后、缺乏统一规划等。然而,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制定统一规划等措施,可以实现农家乐的差异化发展并提高市场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庭院经济 农家乐 乡村旅游 陇南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甘肃省陇南市核桃产业发展的思考
7
作者 夏泽 《北方果树》 2025年第2期59-62,共4页
核桃是世界重要的坚果树种,也是我国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甘肃省是我国核桃主要产区之一,陇南市核桃栽培占全省70%以上,核桃已成为陇南山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助力乡村振兴的特色支柱产业。作者通过对陇南市核桃产业现状的分析,提出产... 核桃是世界重要的坚果树种,也是我国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甘肃省是我国核桃主要产区之一,陇南市核桃栽培占全省70%以上,核桃已成为陇南山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助力乡村振兴的特色支柱产业。作者通过对陇南市核桃产业现状的分析,提出产业发展建议,以期为当地核桃产业振兴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南市 核桃产业 问题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陇南红色基因融入幼儿教育的实践研究
8
作者 陈琼 卢永卫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26-29,共4页
陇南红色基因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幼儿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新时代陇南红色基因融入幼儿教育有助于更好地传承陇南红色基因,提升幼儿教育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应坚持趣味性、体验性、渗透性和主体性原则... 陇南红色基因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幼儿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新时代陇南红色基因融入幼儿教育有助于更好地传承陇南红色基因,提升幼儿教育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应坚持趣味性、体验性、渗透性和主体性原则,通过开展主题教育、创新实践教育、营造红色氛围、深耕红色阅读、加强队伍建设,在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下实现陇南红色基因全方位融入幼儿教育,充分发挥其培根铸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南 红色基因 幼儿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间文学非遗与旅游产业的耦合协调——基于甘肃省陇南市的考察 被引量:1
9
作者 安奇贤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89-93,共5页
民间文学非遗具有重要的文化记忆和凝聚功能,是文化旅游事业内涵发展的基底。通过对甘肃陇南地区的考察,发现因共建意识、人才、资金和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民间文学非遗与旅游产业呈现出低耦合的原始状态。为有效解决这些耦合的痛点和难... 民间文学非遗具有重要的文化记忆和凝聚功能,是文化旅游事业内涵发展的基底。通过对甘肃陇南地区的考察,发现因共建意识、人才、资金和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民间文学非遗与旅游产业呈现出低耦合的原始状态。为有效解决这些耦合的痛点和难点,可从全面科学的发展观出发,建立双向耦合、高度协调的智能文旅系统模式,能从内外两个空间8个维度搭好耦合骨架。在此基础上,不断强化互振共建意识以打开发展新格局,努力建设非遗学科以为人才蓄力,活络体制机制以促进资金精准投放,推动区域产业整体发展以激发内生活力,并以数字化手段和乡村文化民宿建设为辅翼,可为民间文学非遗与旅游产业的良性耦合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文学非遗 旅游产业 耦合 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南腹泻金鸻肠道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10
作者 陈文东 刘敏清 +2 位作者 叶文斌 朱秀娟 徐永平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97-504,共8页
为保护和救治野生金鸻Pluvialis fulva,防止其所携带的条件性致病菌对当地人和畜禽带来健康危害,本试验对陇南腹泻金鸻泄殖腔内细菌进行分离培养、染色镜检、生化试验和16S rRNA基因扩增测序,并对菌株耐药性进行检测。结果鉴定出5株细菌... 为保护和救治野生金鸻Pluvialis fulva,防止其所携带的条件性致病菌对当地人和畜禽带来健康危害,本试验对陇南腹泻金鸻泄殖腔内细菌进行分离培养、染色镜检、生化试验和16S rRNA基因扩增测序,并对菌株耐药性进行检测。结果鉴定出5株细菌:鸡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gallinarum(LNJBH1)、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LNJBH2)、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LNJBH3)、阿氏芽孢杆菌Bacillus aryabhattai(LNJBH4)和费格森埃希菌Escherichia fergusonii(LNJBH5)。药敏试验结果显示,5株细菌对林可霉素均耐药,LNJBH1对哌拉西林、氨苄西林、万古霉素、青霉素和红霉素耐药;LNJBH2对头孢唑林、头孢哌酮、氨苄西林、米诺环素、万古霉素、青霉素和红霉素耐药;LNJBH3对卡那霉素、青霉素、庆大霉素和四环素耐药;LNJBH4对头孢他啶、哌拉西林和青霉素耐药;LNJBH5对头孢氨苄、头孢唑林和链霉素耐药,5株细菌对其他抗菌药均敏感或中度敏感。本试验结果为治疗腹泻金鸻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为陇南当地畜禽养殖防治野生动物源传染病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鸻 腹泻 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艺术赋能陇南乡村建设的研究
11
作者 王军平 王敏敏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 2024年第5期162-166,共5页
陇南地域地貌独特,文化底蕴深厚,乡村的形成与发展存在较大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艺术赋能乡村建设,蕴藏着深邃的艺术内涵,承载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助推力量。但在陇南乡村建设中,对于乡村传统文化资源的发掘仍处于探索阶段... 陇南地域地貌独特,文化底蕴深厚,乡村的形成与发展存在较大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艺术赋能乡村建设,蕴藏着深邃的艺术内涵,承载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助推力量。但在陇南乡村建设中,对于乡村传统文化资源的发掘仍处于探索阶段,乡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缺乏长远规划,乡村整体面貌项目相似、千村一面的现象较为普遍。基于此现象,以陇南乡村建设为例,在当今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分析乡村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对其进行审美元素的提炼和文化内涵的梳理,总结艺术赋能陇南乡村建设的路径与策略。以期重塑乡村文化,焕发乡村魅力,使乡村建设艺术化,转变村民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发挥艺术教化的社会功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艺术赋能 陇南 乡村文化 乡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视角下陇南特色农产品包装绿色发展问题研究
12
作者 魏颖艳 《甘肃高师学报》 2024年第4期13-18,共6页
“双碳”新发展格局战略目标下,大力推广碳标签是提高农产品包装绿色发展水平、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加快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文章立足陇南农产品绿色包装与市场销售现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探索陇南特色农产品绿色包装发展问题。... “双碳”新发展格局战略目标下,大力推广碳标签是提高农产品包装绿色发展水平、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加快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文章立足陇南农产品绿色包装与市场销售现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探索陇南特色农产品绿色包装发展问题。通过开拓碳标签农产品交易市场,以包装为载体,传播地域文化与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让消费者关注碳减排的必要性,推动商户减碳,并提出陇南特色农产品绿色包装的实践重点、路径和发展思路,使农产品价值进一步扩大,对促进区域经济开放及地域文化产业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南 特色农产品 绿色包装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南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路径探究
13
作者 王文娟 《广东蚕业》 2024年第11期151-153,共3页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给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带来契机。文章阐述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价值体现,以陇南市为例,分析了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从基于资源优化配置的协同发展策略、构建以农旅融合为特色的产业链发展...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给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带来契机。文章阐述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价值体现,以陇南市为例,分析了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从基于资源优化配置的协同发展策略、构建以农旅融合为特色的产业链发展模式、创新运营管理模式提升服务质量、强化政策引导与支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等方面提出了促进二者协同发展的路径建议,以期推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闲农业 乡村旅游 协同发展 路径 陇南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自信背景下地域文化融入乡村基础教育的策略探究——以陇南地区为例
14
作者 王淏清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31期130-134,共5页
陇南市位于陕甘川毗邻区,是甘肃省唯一的长江流域地区,也是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重要组成区域。这里不仅有历史深厚的早期秦文化、陇蜀道文化、乞巧文化和红色文化,有李白、杜甫等众多文人留下的诗篇,有多种传承千年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 陇南市位于陕甘川毗邻区,是甘肃省唯一的长江流域地区,也是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重要组成区域。这里不仅有历史深厚的早期秦文化、陇蜀道文化、乞巧文化和红色文化,有李白、杜甫等众多文人留下的诗篇,有多种传承千年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古代羌、氏、藏等民族文化与汉文化的融合,但山大沟深、交通不便等地理因素严重制约了陇南的经济发展,乡村基础教育也相对落后。文章在陇南市乡村基础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地域文化融入乡村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探讨地域文化与乡村基础教育的有效融合途径,以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永续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培育学生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信 地域文化 基础教育 融合 校园文化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南红色文化资源助力地方乡村振兴的价值与策略
15
作者 关薇 《甘肃高师学报》 2024年第6期26-31,共6页
甘肃陇南地区拥有丰厚的红色文化资源,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了资源基础和精神动力,是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以红色文化资源助力乡村振兴,需要进一步深挖红色文化内涵,积极探索和实践有效策略,使其高质量融入陇南地区的乡村振... 甘肃陇南地区拥有丰厚的红色文化资源,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了资源基础和精神动力,是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以红色文化资源助力乡村振兴,需要进一步深挖红色文化内涵,积极探索和实践有效策略,使其高质量融入陇南地区的乡村振兴。通过推进红色文旅深度融合,助力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以红色文化引领乡风建设,厚植文化自信;创新运用“红色+”教育实践活动,强化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加强遗产保护利用,推进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等,多措并举,确保红色文化资源更好地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并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南 红色文化 乡村振兴 价值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赋能陇南文旅产业发展的新态势、新挑战和新路径——以陇南地域文化传承与创新为中心
16
作者 王淏清 《甘肃高师学报》 2024年第6期88-92,共5页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科技创新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驱动力,文旅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势必成为未来文旅发展的新态势。因此构建以陇南地域文化为核心的发展体系,以“加快科技创新,推动文旅产业...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科技创新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驱动力,文旅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势必成为未来文旅发展的新态势。因此构建以陇南地域文化为核心的发展体系,以“加快科技创新,推动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促进文化创新,建构‘科技—文化—旅游’的桥梁;健全人才创新机制,培育新型文旅人才;坚持绿色创新,塑造文旅产业绿色生产力”为主要路径,真正实现陇南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陇南文旅 新态势 新挑战 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南市农旅融合度评价与对策研究
17
作者 刘红玉 张景川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10期178-181,206,共5页
构建甘肃省陇南市农业和旅游业融合度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为各指标赋权,通过加权平均法测算2013—2019年陇南市农业发展水平和旅游业发展融合度水平,分析了7年来陇南市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水平。结果表明,2013—2019年陇南... 构建甘肃省陇南市农业和旅游业融合度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为各指标赋权,通过加权平均法测算2013—2019年陇南市农业发展水平和旅游业发展融合度水平,分析了7年来陇南市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水平。结果表明,2013—2019年陇南市农业综合评价指数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整个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快速增长(2013—2017年)和平稳性波动(2018—2019年)两个阶段。总体来看,陇南市农业综合评价水平呈增长态势,陇南市旅游业综合评价水平总体也呈增加趋势。提出应整合全市旅游资源,探索红色民俗、秘境康养和生态美食等乡村特色农业产业旅游与红色旅游和现代农业融合联动发展的产业结构,实现农业与旅游业协同发展,塑造农旅品牌形象,为促进陇南市红色旅游和现代农业深度融合提供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旅融合 熵权法 评价 对策 甘肃省陇南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县域农产品直播电商发展的路径研究——以陇南模式为例
18
作者 李平荣 《福建轻纺》 2024年第10期54-56,共3页
文章对“陇南模式”及直播电商发展的现状进行了阐述,通过调研分析数据找出“陇南模式”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陇南农产品直播电商发展的解决方案、基本策略及思路,以期为陇南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陇南模式 直播电商 农产品电商 直播运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南地方戏剧与乡村振兴的价值耦合及体系建构
19
作者 李海平 刘烜 《甘肃高师学报》 2024年第6期32-36,共5页
陇南地区拥有丰富的地方戏剧资源,是秦陇文化、巴蜀文化和藏羌文化交融共生的典范。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戏剧与乡村振兴的目标存在多维价值的耦合性,振兴戏剧文化可以有效契合乡村振兴和基... 陇南地区拥有丰富的地方戏剧资源,是秦陇文化、巴蜀文化和藏羌文化交融共生的典范。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戏剧与乡村振兴的目标存在多维价值的耦合性,振兴戏剧文化可以有效契合乡村振兴和基层社会治理的现实需要。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陇南地方戏剧文化振兴和体系建构需要从文化价值、传承体系、产业发展等方面入手,探索其活态传承和创新发展,从而达到助力乡村振兴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南地方戏剧 乡村振兴 价值耦合 体系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南市农产品直播销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
作者 宋福英 《现代农村科技》 2024年第9期3-5,共3页
随着农产品直播销售的普及,深处山区的陇南市农产品也越来越多地走上了线上直播销售的道路,市场规模也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然而,在直播销售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产品质量不过关、物流配送不便利、农产品价格透明度不高、售后服务... 随着农产品直播销售的普及,深处山区的陇南市农产品也越来越多地走上了线上直播销售的道路,市场规模也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然而,在直播销售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产品质量不过关、物流配送不便利、农产品价格透明度不高、售后服务不完善等。文章深入剖析了以上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可行性解决方法,指出了陇南市农产品直播销售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对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 直播销售 陇南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