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双轨合一模式的外科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医学培训—医学统计学分析”一体化人才培养新模式 被引量:5
1
作者 郑璐 唐艺宸 +3 位作者 谷慧英 王梁 吴柯 尤楠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8年第3期249-251,共3页
在当前"双轨合一"培养模式下,外科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的培养得到了加强,然而科研思维和应用医学统计学能力的培养却被忽视,从而导致外科专业学位毕业的研究生在目前的医学科研道路上运用医学统计学分析、总结临床问题的... 在当前"双轨合一"培养模式下,外科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的培养得到了加强,然而科研思维和应用医学统计学能力的培养却被忽视,从而导致外科专业学位毕业的研究生在目前的医学科研道路上运用医学统计学分析、总结临床问题的能力不足。因此,如何在"双轨合一"模式下提高外科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医学统计学分析能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该文以国内现行"双轨合一"教育模式为基础,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医学统计学在临床医学外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的重要性,并就"临床医学培训—医学统计学分析"一体化人才培养新模式的建立进行探讨,以期为"双轨合一"模式下全面提高临床医学外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发现、总结、分析疾病规律能力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轨合一 外科专业学位研究生 临床医学培训 医学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甲综合医院护士人文关怀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唐丽丽 孙小莉 +1 位作者 张英 蒋薇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11期29-32,共4页
目的了解3家三甲综合医院护士人文关怀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相关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22年2—3月对3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1290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及人文关怀认知量表(CDI)。采用... 目的了解3家三甲综合医院护士人文关怀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相关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22年2—3月对3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1290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及人文关怀认知量表(CDI)。采用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法探讨护士人文关怀认知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历、职称、在校时期是否接受过护理人文相关培训和近1年是否看过人文方面的书籍是CDI评分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3家三甲综合医院护士人文关怀认知水平仍有待提高,护理管理者重视护士学历、职称的提升,针对性开展护士人文关怀认知的相关教育培训,培养护士阅读人文相关书籍的兴趣,可提高护士人文关怀认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甲医院 护士 人文关怀认知 护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科Apgar评分对Ⅳ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腹腔镜根治性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黄曦 周燕 +1 位作者 魏玲玲 米娜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10期80-83,共4页
目的分析外科Apgar评分对Ⅳ型肝门部胆管癌(perihilar cholangiocarcinoma,pCCA)患者腹腔镜根治性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94例Ⅳ型pCCA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所有患者术... 目的分析外科Apgar评分对Ⅳ型肝门部胆管癌(perihilar cholangiocarcinoma,pCCA)患者腹腔镜根治性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94例Ⅳ型pCCA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所有患者术中失血量、最低平均动脉压和最低心率,并进行外科Apgar评分,比较不同外科Apgar评分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计算外科Apgar评分预测Ⅳ型pCCA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截断值和预测效能。结果94例患者中,57例术后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60.64%,发生并发症的患者外科Apgar评分显著低于未发生并发症患者(P<0.05)。Ⅳ型pCCA患者术后并发症以肺部感染、肝衰竭、消化道出血、感染性休克为主,外科Apgar评分0~5分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6~10分患者(P<0.001)。ROC曲线显示,以外科Apgar评分5分为分界值,其预测Ⅳ型pCCA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曲线下面积为0.755,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89.32%、83.81%、95.70%。结论外科Apgar评分能够准确预测Ⅳ型pCCA患者腹腔镜根治性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外科Apgar评分≤5分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Apgar评分 Ⅳ型肝门部胆管癌 腹腔镜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侧肝实质优先入路在腹腔镜肝右后上区良性占位性病变切除中的应用
4
作者 吴柯 赵志平 +4 位作者 李靖 王峥 王梁 尤楠 郑璐 《腹部外科》 2024年第5期367-371,共5页
目的探讨右侧肝实质优先入路在腹腔镜肝右后上区良性占位性病变切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腹腔镜下右侧肝实质优先入路的肝右后上区良性占位性病变切除的21例病人临床相关... 目的探讨右侧肝实质优先入路在腹腔镜肝右后上区良性占位性病变切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腹腔镜下右侧肝实质优先入路的肝右后上区良性占位性病变切除的21例病人临床相关资料,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出血、胆漏等)、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进行记录并分析。结果所有病人无术中输血,无中转开腹,无严重并发症。全部病例经术后病理明确诊断,其中肝脏血管瘤11例、局灶性结节性增生6例、肝脏腺瘤4例。手术时间为(310±10)min,术中出血量为(300±87)mL,术后住院时间为(7±3)d。结论经右侧肝实质优先入路的腹腔镜下肝右后上区良性占位性病变切除是安全而有效的,在缩短手术时间的同时还可以降低手术操作难度,提高手术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良性占位性病变 肝右后上区 腹腔镜 右侧入路 肝实质优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性脑病大鼠经粪便细菌移植后的肠道菌群宏基因组分析
5
作者 王威巍 刘丰睿 +1 位作者 吕朝华 申呈祥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913-917,共5页
目的建立肝性脑病大鼠模型及粪便细菌移植(FMT)模型,探索细菌移植后肝性脑病大鼠肠道菌群的改变。方法选择30只SD大鼠,采用四氯化碳联合乙醇的方法建立肝性脑病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成3组,A组为正常对照组,B组为肝性脑病模型组,C组为... 目的建立肝性脑病大鼠模型及粪便细菌移植(FMT)模型,探索细菌移植后肝性脑病大鼠肠道菌群的改变。方法选择30只SD大鼠,采用四氯化碳联合乙醇的方法建立肝性脑病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成3组,A组为正常对照组,B组为肝性脑病模型组,C组为FMT组,每组10只。B组进行同等剂量生理盐水灌胃,C组进行FMT(按200μL/d灌胃,每毫升细菌溶液含细菌1.5×10^(11))。每天观察大鼠生存情况。收集大鼠肠道粪便进行宏基因组测序。结果实验过程中大鼠共死亡9只,A组无死亡。FMT前后,C组大鼠移植后体重明显增加。通过宏基因组测序,发现C组较B组可有效地改善菌种的多样性和丰度;与A组比较,B、C组中变形菌门含量显著升高,拟杆菌门丰度显著降低。结论FMT可以改变肝性脑病大鼠肠道菌群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便细菌移植 肝性脑病 宏基因组 肠道菌群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弹型体位垫在ERCP术中左侧俯卧位的应用 被引量:8
6
作者 张英 李洪艳 +1 位作者 陈思芳 廖瑞雪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2期146-149,共4页
目的探讨标准统一且可复制的回弹型体位垫在ERCP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320例行ERCP诊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60例。对照组患者行ERCP术中采用传统的体位安置法,而实验组患者采用自制记忆回弹型体... 目的探讨标准统一且可复制的回弹型体位垫在ERCP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320例行ERCP诊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60例。对照组患者行ERCP术中采用传统的体位安置法,而实验组患者采用自制记忆回弹型体位垫安置术中体位。比较护士在安置2组患者时所需时间、术中躁动、体位垫滑脱有无重复安置体位的情况、侧俯卧位身体受压局部有无皮肤发红、麻木感等进行比较。患者ERCP术中舒适度采用Kolcaba的舒适状况量表(CCQ) Likert4级评分法,包括生理、心理、精神、社会文化和环境4个维度,共28项。结果实验组护士体位安置时间、术中躁动、体位垫滑脱,侧俯卧位身体受压局部有无皮肤发红、麻木感等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ERCP术中CCQ各维度及总分比较,实验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ERCP术中采用回弹型体位垫可以节省护士手术的安置时间,术中无重复安置体位的情况发生,可提高患者的术中的舒适度及满意度,改善皮肤受压的情况,提高与医生的配合度。该体位垫设计科学、合理、简单、方便,适合于需要安置侧俯卧的手术患者,可按设计复制便于统一标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ERCP术 舒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AS理念下护理健康教育路径在腹腔镜肝叶切除围手术期的应用 被引量:25
7
作者 张英 郭敬 +5 位作者 杨凤霞 周燕 黄瑶 邓小凤 冯涛 米娜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4期168-171,共4页
目的在ERAS理念下根据肝癌疾病特点及围手术期的护理需求,构建腹腔镜肝叶切除围手术期护理健康教育路径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160例行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围... 目的在ERAS理念下根据肝癌疾病特点及围手术期的护理需求,构建腹腔镜肝叶切除围手术期护理健康教育路径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160例行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采用传统的护理健康教育方法,而实验组患者采用护理健康教育路径。比较2组患者院前检查及术前准备时间、术后自我疼痛评估、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除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在院前检查时间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准备时间、术后自我疼痛评估,下床活动时间,患者满意度等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ERAS理念下将护理健康教育路径运用于腹腔镜肝叶切除围手术期,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节省住院费用,减轻患者痛苦等方面取得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AS理念 护理健康教育路径 腹腔镜肝叶切除围手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护患共同决策模式在原发性肝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 被引量:17
8
作者 张英 郭敬 +4 位作者 冯涛 周燕 黄瑶 邓小凤 郑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8期177-180,共4页
目的探讨医护患共同决策模式在原发性肝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1月1日至2021年4月30日期间120例原发性肝癌治疗选择腹腔镜肝叶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采用常规健康干预模式... 目的探讨医护患共同决策模式在原发性肝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1月1日至2021年4月30日期间120例原发性肝癌治疗选择腹腔镜肝叶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采用常规健康干预模式,而实验组患者采用医护患共同决策模式。对2组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痛苦程度(采用心理痛苦温度计)、焦虑抑郁程度(采用HADS量表)、术后生活自理能力(日常生活能力评定表)及遵医行为、住院时间、医护满意度、复诊率进行比较。结果除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在入院时的心理状态和自理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的心理痛苦、焦虑抑郁程度;术后生活自理能力、患者遵医行为、住院时间、医护满意度、复诊率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原发性肝癌行腹腔镜肝叶切除围手术期的患者实施医护患共同决策健康干预模式,可减轻患者心理痛苦、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程度、提高术后生活自理能力、提高其遵医行为、缩短住院时间、对促进康复是安全有效,是值得临床推广和借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患共同决策模式 原发性肝癌 腹腔镜肝叶切除围手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影像融合技术在肝胆外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尤楠 谷慧英 +1 位作者 李靖 郑璐 《重庆医学》 CAS 2021年第17期3050-3053,共4页
目的探讨多影像融合技术在肝胆外科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该院肝胆外科60名实习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分为传统教学组和多影像教学组,每组30名。传统教学组采用传统模式教学,多影像教学组采用多影像... 目的探讨多影像融合技术在肝胆外科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该院肝胆外科60名实习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分为传统教学组和多影像教学组,每组30名。传统教学组采用传统模式教学,多影像教学组采用多影像融合技术辅助传统模式教学。采用理论考试、影像学分析考核、临床基本技能考核及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与传统教学组比较,多影像教学组影像学考核成绩和临床技能操作考核成绩更好,且问卷调查中认为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有助于理解肝脏解剖结构、有助于理解临床手术、对教学方法满意的学生比例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影像融合技术可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应用于肝胆外科临床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影像融合技术 三维可视化 混合现实 肝胆外科 肝脏手术 临床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S-ABC框架的系统心理干预措施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围术期心理痛苦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英 杨凤霞 +1 位作者 郭敬 张庆玲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1期170-174,共5页
目的构建循S-ABC框架的系统心理干预措施,并探讨其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围术期的心理痛苦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组建医护管理团队,循证构建循S-ABC框架的系统心理干预措施。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收治入院的原发性肝癌患者76例,根据围... 目的构建循S-ABC框架的系统心理干预措施,并探讨其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围术期的心理痛苦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组建医护管理团队,循证构建循S-ABC框架的系统心理干预措施。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收治入院的原发性肝癌患者76例,根据围手术期处理方法不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26例、腹腔镜肝切除30例、开腹肝切除2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8例。在整体护理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指导,实验组给予循S-ABC框架的系统心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者在入院时、干预后1、3、6个月的心理痛苦程度及免疫功能状态。结果2组患者在入院时、干预后1、3、6个月的心理痛苦评分[实验组:(6.53±1.54)分、(3.66±1.12)分、(2.13±0.94)分、(0.87±0.70)分;对照组:(6.16±1.46)分、(4.45±1.11)分、(3.95±1.09)分、(2.26±0.86)分],入院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心理痛苦评分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入院时、干预后1、3、6个月的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CD4^(+)/CD8^(+),入院时各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干预措施后实验组患者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S-ABC框架的系统心理干预措施可有效减轻患者心理痛苦,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患者康复,是值得临床推广和借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循S-ABC框架 系统心理干预 心理痛苦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腹腔镜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术体会 被引量:4
11
作者 贺永刚 唐艺宸 +5 位作者 彭雪辉 郑璐 李靖 黄文 杨凤霞 黄小兵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96-98,共3页
目的总结全腹腔镜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术的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肝胆外科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行全腹腔镜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3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3例患者均成功实施腹腔镜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术... 目的总结全腹腔镜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术的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肝胆外科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行全腹腔镜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3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3例患者均成功实施腹腔镜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术,手术时间410~540 min;出血量100~200 mL。1例术后术区积液出现腹部胀痛,经超声引导下腹腔置管引流后好转。3例患者均康复出院,随访1年,均恢复良好。结论在选择合适病例,保障患者获益的前提下,在较大的胰腺外科中心开展腹腔下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是可行的,但临床效果有待进一步的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管结石 慢性胰腺炎 胰腺浆液性囊腺瘤 胰腺囊肿 全腹腔镜手术 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肝硬化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7
12
作者 杨凤霞 米娜 +2 位作者 贺永刚 尤楠 张英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0年第10期1221-1225,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肝硬化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以“复方甘草酸苷”“Compound Glycyrrhizin”和“还原型谷胱甘肽”等为检索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和the Cochrane Librar... 目的:系统评价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肝硬化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以“复方甘草酸苷”“Compound Glycyrrhizin”和“还原型谷胱甘肽”等为检索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和the 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中检索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肝硬化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观察组患者的干预措施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复方甘草酸苷与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对照组患者的干预措施为常规治疗或常规治疗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或常规治疗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同时,为保证文献的时效性,将检索时间设定为2010年1月至2020年5月;将观察指标设置为肝功能相关指标及肝纤维化相关指标。采用RevMan 5.3软件对符合标准的文献分别进行质量评价和荟萃分析(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篇文献,均为RCT,涉及543例患者,其中观察组患者271例,对照组患者272例。经过Meta分析可见(部分指标不符合Meta分析标准,采用描述性分析),观察组患者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其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除外)和肝纤维化指标(Ⅲ型前胶原除外)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肝硬化疗效明显,但相关RCT仍存在不足,建议未来相关临床RCT增加样本数量,采取一致的评判指标,保证研究质量,增强数据可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甘草酸苷 还原型谷胱甘肽 酒精性肝硬化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CP常规体位治疗全内脏反位患者胆道梗阻的体会 被引量:3
13
作者 贺永刚 李颖 +3 位作者 黄小兵 李靖 唐艺宸 高明发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513-514,共2页
全内脏反位(total situs versus,TSI)俗称“镜面人”,是一种少见先天性畸形,发病率为1:6000-1:80000.TSI系指全部内脏的位置呈180°反位,反位器官功能正常,其发生原因可能与胚胎发育异常或者染色体异常有关.
关键词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 全内脏反位 左侧卧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联合门静脉部分切除重建一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贺永刚 李靖 +5 位作者 任谦 黄文 郑璐 彭雪辉 唐艺宸 黄小兵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2年第12期752-755,共4页
目的总结腹腔镜肝门部胆管癌根治切除术的经验,并探讨腹腔镜肝门部胆管癌根治切除术联合门静脉部分切除重建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肝胆外科一例肝门部胆管癌(BismouthⅢa)在腹腔镜下行肝门部胆管... 目的总结腹腔镜肝门部胆管癌根治切除术的经验,并探讨腹腔镜肝门部胆管癌根治切除术联合门静脉部分切除重建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肝胆外科一例肝门部胆管癌(BismouthⅢa)在腹腔镜下行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包括右半肝联合肝尾状叶切除、门静脉部分切除端端吻合等)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时间465 min,术中出血500 mL,术中输注红细胞300 mL。术后病理:肝门部胆管中低分化胆管细胞腺癌,可见神经侵犯,淋巴结无癌,切除部分门静脉有癌,门静脉左支切缘无癌。术后住院11 d,无胆漏、肺部感染、腹腔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严格谨慎地选择合适的病例,术前充分评估,并由经验丰富的肝胆外科医师实施手术,腹腔镜肝门部胆管癌根治切除术联合门静脉部分切除吻合是可行的。但目前腹腔镜肝门部胆管癌根治切除术处于探索阶段,需慎重评估后选择手术方式,不宜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门部胆管癌 腹腔镜手术 根治性切除术 血管侵犯 血管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快通道麻醉复合局部浸润麻醉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丁锦屏 尤楠 +2 位作者 栗村瑞 孙娟 李丽芝 《中国医学装备》 2020年第10期125-129,共5页
目的:探讨静脉快通道麻醉复合局部浸润麻醉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医院接受腹腔镜下脾切除术治疗的92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观察组术中采用静... 目的:探讨静脉快通道麻醉复合局部浸润麻醉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医院接受腹腔镜下脾切除术治疗的92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观察组术中采用静脉快通道麻醉+复合局部浸润麻醉,对照组术中采用静脉快通道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手术麻醉情况、应激反应、术后认知功能、术后不良反应、麻醉耐受度和麻醉效果满意度情况。结果:术后镇痛药使用情况,观察组患者为4.31%,对照组为1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9,P<0.05);两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和警觉-镇静评分(OA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结束时、术后6 h和12 h,观察组的皮质醇和肾上腺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皮质醇=-2.246,t=-6.283,t=-4.517;t肾上腺素=-2.038,t=-4.532,t=-3.156;P<0.05)。术后6 h和24 h,观察组患者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17,t=2.153;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麻醉耐受度和麻醉效果满意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72,x^2=2.731,x^2=2.245;P<0.05)。结论:静脉快通道麻醉复合局部浸润麻醉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中的效果更好,患者应激反应低、术后疼痛阈值高,且对术后认知功能影响较小、有利于早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快通道麻醉 局部浸润麻醉 腹腔镜 脾切除术 门静脉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日志的构建与应用对腹腔镜肝癌切除术后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英 周燕 +5 位作者 郭敬 冯涛 杨凤霞 黄瑶 邓小凤 郑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7期177-180,共4页
目的基于ERAS的理念和腹腔镜肝癌切除术后患者的康复需求,构建腹腔镜肝癌切除术后康复日志,研究其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12月行腹腔镜肝癌切除术的患者120例,根据围手术期处理方法不同(ERAS组79例,非ERAS组41例),采用随机数字... 目的基于ERAS的理念和腹腔镜肝癌切除术后患者的康复需求,构建腹腔镜肝癌切除术后康复日志,研究其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12月行腹腔镜肝癌切除术的患者120例,根据围手术期处理方法不同(ERAS组79例,非ERAS组41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整体护理及围手术期常规健康指导,实验组采用医、护、患共管模式,应用康复日志。比较2组患者康复情况及满意度。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并发症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构建康复日志并应用有助于腹腔镜肝切除术后患者掌握术后康复知识,提高患者的主动性,促进家属的积极参与,加速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日志 腹腔镜肝癌切除 快速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责任制在肝胆外科护理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吴静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8年第A02期259-260,共2页
目的探讨护理责任制在肝胆外科护理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肝胆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制,研究组应用护理责任制。结果研究组护理效果和患者满意度好于对照组(P<0.05)。... 目的探讨护理责任制在肝胆外科护理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肝胆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制,研究组应用护理责任制。结果研究组护理效果和患者满意度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胆患者的护理过程当中,护理责任制的护理效果理想,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责任制 肝胆外科 护理质量 效果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衰弱指数预测老年腹腔镜肝切除病人术后并发症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勇坤 尤楠 +3 位作者 王峥 吴柯 李靖 郑璐 《腹部外科》 2023年第1期12-16,共5页
目的探讨改良衰弱指数(the 5-factor modified frailty index,mFI-5)预测老年腹腔镜肝切除(laparoscopic hepatectomy,LH)病人术后并发症的临床价值,为病人的围手术期综合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21年12月间陆... 目的探讨改良衰弱指数(the 5-factor modified frailty index,mFI-5)预测老年腹腔镜肝切除(laparoscopic hepatectomy,LH)病人术后并发症的临床价值,为病人的围手术期综合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21年12月间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年龄≥65岁、接受LH的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病人的临床资料。收集病人人口统计学资料、手术相关信息、mFI-5评分变量及术后并发症信息。根据mFI-5评分分为衰弱组(mFI-5≥2分)与非衰弱组(mFI-5<2分)。术后并发症包括胆漏、出血、肺部感染、肝衰竭。比较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采用SPSS(26.0版)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以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衰弱对老年LH术后并发症的预测作用。结果衰弱组为26例(28.89%),非衰弱组为64例(71.11%)。两组病人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术前血清白蛋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mFI-5组成因素的比较上,衰弱组与非衰弱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慢性肺炎病史、非独立功能状态、2型糖尿病病史、术前30 d内充血性心力衰竭病史以及需要药物治疗的高血压病史5个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将年龄、性别、BMI、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术前血清白蛋白,切除范围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衰弱组LH病人出现住院时间延长的风险[OR=3.789,95%CI(1.167,12.300),P=0.027],术后并发症的风险较非衰弱组显著增高[OR=3.617,95%CI(1.114,11.745),P=0.032]。对各并发症分别分析,结果显示:mFI-5≥2分是术后肝衰竭[OR=8.979,95%CI(1.261,63.950),P=0.028]及肺部感染[OR=5.392,95CI%(1.102,26.39),P=0.038]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并不是术后出血及胆漏的危险因素。结论mFI-5是预测老年LH病人术后并发症的有效评估工具,mFI-5评分≥2分可作为预测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腹腔镜肝切除术 衰弱指数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士主导的护理模式在腹腔镜肝切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19
作者 郭敬 张英 +2 位作者 杨凤霞 周燕 冯涛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6期177-180,共4页
目的探讨护士主导的护理模式在腹腔镜肝切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01~12月120例,行腹腔镜肝切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实施以护士为主导的护理模式,对照组实施常规整体护理模式... 目的探讨护士主导的护理模式在腹腔镜肝切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01~12月120例,行腹腔镜肝切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实施以护士为主导的护理模式,对照组实施常规整体护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术前与术后肝功能指标、术后并发症(出血、胆漏、腹水、腹胀)、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时间、腹腔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自理能力评分、住院满意度。结果除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前肝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护士主导的护理模式应用于腹腔镜肝切除围手术期,可加速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提高自理能力,提升治疗效果与住院满意度,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主导的护理模式 腹腔镜肝切除 快速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鞍区梭形细胞嗜酸细胞瘤2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金燕 张宇 唐雪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69-1471,共3页
目的探讨鞍区梭形细胞嗜酸细胞瘤(spindle cell oncocytoma,SCO)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SCO的临床资料、组织学形态和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肿瘤主要由梭形细胞混合多少不等的上皮样细... 目的探讨鞍区梭形细胞嗜酸细胞瘤(spindle cell oncocytoma,SCO)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SCO的临床资料、组织学形态和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肿瘤主要由梭形细胞混合多少不等的上皮样细胞构成,多呈巢状、束状排列,局部可呈腺样或菊形团样排列,瘤细胞胞质丰富,嗜酸性细颗粒状、淡红染,核呈短梭形、圆形或卵圆形,核仁不清,具有轻~中度异型性,未见核分裂象及坏死。部分上皮样细胞胞质空淡或呈空泡状,散在分布于梭形细胞之间,部分呈片状分布,与梭形细胞存在移形过渡。间质见较多成熟淋巴细胞及少许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局部可见黏液变性。免疫表型:vimentin、S-100蛋白、EMA、Galetin-3和TTF-1均弥漫阳性,CK灶阳性,GFAP、Syn、CgA、p63、PR、ACTH、PRL、GH、TSH、FSH和LH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3%~5%。术后分别随访9、10个月,未见复发。结论SCO临床少见,其病理特征及影像学检查无明显特异性,易误、漏诊,确诊主要依靠病理学检查,该肿瘤虽属WHOⅠ级,但可复发,应对其进行长期密切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鞍区肿瘤 梭形细胞嗜酸细胞瘤 临床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