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麻醉危机管理培训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1
作者 张娜 吴玥 +2 位作者 唐希 易斌 甯交琳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 2025年第2期103-107,共5页
随着医学科学发展,围术期监测设备与技术不断升级,对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研究也愈加深入,但麻醉危机事件的早期识别、紧急处理、团队沟通与协作,仍旧主要依靠麻醉医生的个人经验。传统教学方式难以培养麻醉医生具备真正处理危机的能力是... 随着医学科学发展,围术期监测设备与技术不断升级,对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研究也愈加深入,但麻醉危机事件的早期识别、紧急处理、团队沟通与协作,仍旧主要依靠麻醉医生的个人经验。传统教学方式难以培养麻醉医生具备真正处理危机的能力是麻醉教学的薄弱环节。作为传统教学方法的补充,近年来涌现出的认知辅助、模拟教学、虚拟教学、临床决策支持等多种新型危机管理培训模式,明显提高了低、中年资住院医师掌握处理危机事件的能力,已被各大医院与教学机构广泛采用。该文阐述了各种主流危机管理培训模式并分析其利弊与进展,以期未来能够研发出更能激发教学双方兴趣,提高危机管理教学效果的新型教学方法,培养出更多高素质麻醉学科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危机管理 认知辅助 模拟教学 虚拟教学 临床决策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手术麻醉科人员管理
2
作者 王莉 顾健腾 +3 位作者 周娅颖 李蒙 刘林莉 唐莉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20年第11期1005-1008,共4页
目的为进一步落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简称“NCP”)的防控工作,加强手术麻醉科的感染控制与管理,保证手术的正常运行。方法通过问卷及测验等调查方法,掌握科室人员动态,包括接触史、暴露史、健康状况、防护... 目的为进一步落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简称“NCP”)的防控工作,加强手术麻醉科的感染控制与管理,保证手术的正常运行。方法通过问卷及测验等调查方法,掌握科室人员动态,包括接触史、暴露史、健康状况、防护知识应知会程度等,划分出风险人群,推行弹性排班制度;对急诊和择期手术间的安排选择分区管理,同时参照特殊病原体处理规范及NCP相关指南,针对前期接诊的多例疑似患者制定疑似/确诊NCP患者急诊手术管理流程,并对相关人员和手术环境进行处理、追踪与分析。结果划分出极低风险、低风险及存在风险三类人群;分区管理的手术患者未出现交叉感染现象;追踪参与疑似NCP手术相关人员无感染症状,手术间处理后采样为阴性。结论NCP流行期间,手术麻醉科实行划分风险人群,可以方便人力资源调配及工作安排,对手术间选择分区管理及疑似/确诊NCP患者急诊手术管理流程的制定可以保证手术麻醉科单元的正常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CP 手术麻醉科 感染控制 人员管理 分区管理 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手术加速康复策略麻醉专家共识》解读
3
作者 舒欣 朱易紫婷 +1 位作者 李雨捷 易斌 《西部医学》 2024年第12期1717-1721,共5页
食管癌手术复杂、创伤大,手术应激反应强,术后并发症风险高、恢复慢。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食管癌手术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近期发布的《食管癌手术加速康复策略麻醉专家共识》围绕术前、术中、术后三个阶段分别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围手术... 食管癌手术复杂、创伤大,手术应激反应强,术后并发症风险高、恢复慢。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食管癌手术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近期发布的《食管癌手术加速康复策略麻醉专家共识》围绕术前、术中、术后三个阶段分别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围手术期加速康复建议,本文结合临床实践对该共识重点内容进行解读,以期推动该专家共识更好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加速康复外科 围手术期管理 指南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麻醉学专业硕士临床技能培训考核中的应用可行性探讨 被引量:3
4
作者 易斌 陈芋文 +4 位作者 钟坤华 甯交琳 鲁开智 张炬 顾健腾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9年第3期421-425,共5页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作为新的技术科学,可以依据"多源临床教学数据的实时采集与辨识""面向人工智能方法的教学指标分析与预测预警模型的构建""教学评测评估算法与智能教学干预提示"等...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作为新的技术科学,可以依据"多源临床教学数据的实时采集与辨识""面向人工智能方法的教学指标分析与预测预警模型的构建""教学评测评估算法与智能教学干预提示"等多种关键技术,对麻醉学专业硕士生临床技能操作和术中麻醉管理数据进行实时分析采集,同时融合手术患者HIS/PACS/EMR临床数据以及追踪随访数据,由此形成高质量临床技能培训教学大数据集;并智能分析数据集与专硕生操作技能、评估评测、反馈以及患者预后等关联,构建临床技能培训评估评测反馈人工智能支持知识图谱,实现对专硕生培训期间技能培训质量的实时追踪,能够有效对专硕生临床技能的弱项以及不足等自动诊断和综合追踪预警;能够减少大量临床技能培训对带教导师工作量的依赖度,切实提高每位麻醉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临床培训质量,在此方面具有较佳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学 人工智能 临床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化战创伤模拟系统在骨科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宋磊 杜晓煌 +2 位作者 陶海燕 胡黎黎 周强 《江西医药》 CAS 2022年第10期1483-1486,共4页
目的探讨智能化战创伤模拟训练系统结合病例分析法对骨科战创伤解剖学教学中学员核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骨科战创伤解剖学122例学员,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智能化战创伤模拟训练系统结合病例分析法对骨科战创伤解剖学教学中学员核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骨科战创伤解剖学122例学员,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对照组行常规教学,观察组行智能化战创伤模拟训练系统结合病例分析教学法。比较分析两组学员学习效果、核心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及教学满意度等指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学员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员操作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学员批判性思维各维度及总分明显上升,观察组学员批判性思维能力各维度评分及总分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上升(P<0.05);两组学员核心能力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显著上升,观察组学员核心能力各维度评分及总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上升(P<0.05);观察组学员在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学习能动性、沟通能力及情景应变能力等方面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学员(P<0.05)。结论智能化战创伤模拟训练系统结合病例分析教学法,可有效优化学员考核成绩和操作时间,提高教学满意度,增强骨科战创伤解剖学学员的核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化战创伤模拟训练系统 病例分析法 战创伤解剖学 核心能力 批判性思维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培生临床麻醉教学查房三种模式的实践与探讨 被引量:6
6
作者 申江华 田国平 +2 位作者 唐希 鲁开智 顾健腾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2年第13期183-186,共4页
教学查房是指在临床带教老师的组织下,以学生为主,师生互动的,以真实/模拟病例为教授内容并进行归纳讲解,传授知识和解决问题的临床教学活动。教学查房是教学医院临床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是住培的主要教学模式之一,也是医学生将理论知... 教学查房是指在临床带教老师的组织下,以学生为主,师生互动的,以真实/模拟病例为教授内容并进行归纳讲解,传授知识和解决问题的临床教学活动。教学查房是教学医院临床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是住培的主要教学模式之一,也是医学生将理论知识快速应用于临床的一个特殊过程。这一过程是医学临床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对住培基地的认证要求之一。临床教学查房可以培养医学生观察和诊疗患者、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处理医患关系、培养临床思维等能力,并使学生逐步适应其从医学院校学生向临床医生的角色转变,进而提高学生临床带教的教学效果。传统专科临床教学查房因其自身特点,拥有成熟的、系统的查房模式可供参照实施,住培过程中可遵循统一的查房模式。而临床麻醉的工作特殊性决定其教学查房模式与临床内外专科的不同,没有统一标准和可参考模式。该文总结实践经历的三种不同住培生临床麻醉教学查房模式,以期切实提升麻醉教学查房质量并为不同规模住培基地医院提供实施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 教学查房 规培 麻醉 模式 实践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凭静脉与静吸复合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熊亚 唐希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10期1867-1870,共4页
目的:比较全凭静脉麻醉(TIVA)和静吸复合麻醉(CIVIA)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全面检索万方、维普、知网、Pubmed、EMBASE、Cochrane,收集包含TIVA和CIVIA对术后老年患者认知功能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文献。应用STATA 12.0软... 目的:比较全凭静脉麻醉(TIVA)和静吸复合麻醉(CIVIA)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全面检索万方、维普、知网、Pubmed、EMBASE、Cochrane,收集包含TIVA和CIVIA对术后老年患者认知功能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文献。应用STATA 12.0软件合并统计量标准化均数差(SMD)及95%置信区间(95%CI),异质性评估用I2检验,采用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判断结果稳定性及可能的异质性来源。结果:共纳入6篇随机对照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TIVA组和CIVIA组在术后12 h(SMD=0.327,95%CI:-0.833~1.486,P=0.581)、24 h(SMD=2.333,95%CI:-0.778~5.444,P=0.142)、72 h(SMD=0.201,95%CI:-1.080~1.482,P=0.759)患者的MMSE的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胸部手术中两种麻醉方式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也无显著差异(SMD=-0.23,95%CI:-1.48~1.03,P=0.73);敏感性分析显示结果稳定,Begg’s检验显示研究间无发表偏倚。结论:TIVA和CIVIA患者在手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损伤,但是这两种麻醉方式的选择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损伤的影响可能没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凭静脉麻醉 静吸复合麻醉 认知功能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肝移植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8
作者 胡黎黎 郑妍 +1 位作者 黄小玲 王莉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9年第A01期0194-0194,共1页
目的:对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肝移植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1月份至2019年3月份在我院行肝移植手术的患者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2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快速康复外... 目的:对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肝移植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1月份至2019年3月份在我院行肝移植手术的患者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2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肝时间、手术时间及ICU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然更低、无肝时间、手术时间及ICU住院天数显然更短,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肝移植围术期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效果较好,且有显著的临床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常规护理 肝移植 手术护理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转移性肿瘤外科治疗相关问题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徐美涛 蔡莎 侯天勇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3年第12期1203-1206,共4页
以外科为主导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已成为脊柱转移性肿瘤治疗的综合策略和整体观念,但脊柱转移性肿瘤的手术治疗不同于脊柱原发恶性肿瘤,手术只是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当中的一个环节。因此,脊柱转移性肿瘤的外科治疗策略应首先立足于患... 以外科为主导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已成为脊柱转移性肿瘤治疗的综合策略和整体观念,但脊柱转移性肿瘤的手术治疗不同于脊柱原发恶性肿瘤,手术只是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当中的一个环节。因此,脊柱转移性肿瘤的外科治疗策略应首先立足于患者的生存评估,综合评估转移瘤的脊柱稳定性破坏、脊髓神经功能障碍、肿瘤生物学特点,制定适度的外科手术干预级别。应重视脊柱转移性肿瘤的微创治疗,结合放疗新技术、新辅助化疗、靶向治疗等内科治疗的进展,制定个体化、阶梯化的综合治疗模式,以缓解患者疼痛、重建脊柱稳定、避免瘫痪。在改善患者生存、增加局部肿瘤控制率和可能提高生存时间的同时,尽可能避免过度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转移瘤 全椎节切除术 分离手术 立体定向放疗 多学科综合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麻醉术后清醒患者体位护理的国内研究现状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蒙 王莉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9年第9期12-16,共5页
在麻醉术后体位的认识基础上,围绕麻醉术后患者早期采取改良体位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总结了近些年的体位研究进展及有效性分析,包括从实践探讨采取改良体位的必要性,认为全身麻醉术后患者早期采取半卧位或垫枕平卧,健侧适度卧床活动,可... 在麻醉术后体位的认识基础上,围绕麻醉术后患者早期采取改良体位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总结了近些年的体位研究进展及有效性分析,包括从实践探讨采取改良体位的必要性,认为全身麻醉术后患者早期采取半卧位或垫枕平卧,健侧适度卧床活动,可减轻患者术后不适,预防压疮,缓解紧张情绪,从而更加有效地增加患者舒适度和提高护理满意度,达到促进患者术后康复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术后体位 清醒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规培医师的麻醉教学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自伟 《科技资讯》 2019年第27期141-141,143,共2页
麻醉学是一门研究临床麻醉,生命机能调控,重症监测治疗和疼痛诊疗的科学,通常用于围术期或急救重症患者过程中,我国在东汉时期就已经对麻醉学问有所研究。通过职业道德教育、麻醉安全教育、术前访视教育、麻醉查房教育、案例教学、医学... 麻醉学是一门研究临床麻醉,生命机能调控,重症监测治疗和疼痛诊疗的科学,通常用于围术期或急救重症患者过程中,我国在东汉时期就已经对麻醉学问有所研究。通过职业道德教育、麻醉安全教育、术前访视教育、麻醉查房教育、案例教学、医学模拟教学、建立教学讨论群等方面探讨规培生的麻醉教学问题,以提高规培生在麻醉科的临床麻醉教学质量及操作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培医师 麻醉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主学习“工匠精神”对本科生骨科脊柱实习学习效果影响的实践研究
12
作者 宋磊 杜晓煌 +2 位作者 陶海燕 胡黎黎 周强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2年第6期141-144,共4页
分析本科骨科脊柱实习生通过自主学习“工匠精神”对实习产生的作用与影响。方法:将于2022年1月~2022年5月期间在我院骨科脊柱室进行实习的40名医学本科实习生按照学号顺序均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分别是对照组(20名)和实验组(20名)。对... 分析本科骨科脊柱实习生通过自主学习“工匠精神”对实习产生的作用与影响。方法:将于2022年1月~2022年5月期间在我院骨科脊柱室进行实习的40名医学本科实习生按照学号顺序均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分别是对照组(20名)和实验组(20名)。对照组实习生在常规带教下开展实习,实验组实习生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对“工匠精神”的自主学习,比较两组实习生的实习效果。结果:比较两组学员在实习结束时理论考试、手术操作和临床实践的通过率:对照组理论知识考试、手术考试和临床实践的通过率分别为75.00%、70.00%。80,00%;实验组学员理论知识考试、外科考试和临床实践的通过率分别为100.00%、95.00%。100,00%. 从结果来看,实验组的实际表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学员对实习期的满意度:学员对照组的满意度为80.00%,学员测试组的满意度为100.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比较两组学员实习前后的职业认同,两组学员实习后的职业认同比实习前更加明显,有一定的变化;实验组学员的职业认同感明显高于对照组学员(P<0.05)。结论:将自主学习“工匠精神”带入临床实习中,有助于提高实习生的实习效率,提升理论知识的掌握,为将来优秀的职业素养打下关键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匠精神 骨科脊柱实习 自主学习 实践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醉记录单精准计费系统的建立和应用评价
13
作者 叶微微 王红迁 +1 位作者 卢孙山 宋亚龙 《中国数字医学》 2023年第2期41-46,共6页
目的:基于麻醉记录单建立自动精准麻醉计费系统,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结合麻醉记录单中事件的计价特性,建立其与价表项目的匹配关系,并以此为依据将麻醉记录单自动翻译成费用清单。结果:提升了工作效率,有效减少了漏费率和差错率,提高... 目的:基于麻醉记录单建立自动精准麻醉计费系统,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结合麻醉记录单中事件的计价特性,建立其与价表项目的匹配关系,并以此为依据将麻醉记录单自动翻译成费用清单。结果:提升了工作效率,有效减少了漏费率和差错率,提高患者满意度。结论:麻醉计费系统不仅加强了麻醉记录单、术中医嘱单、收费单、处方单的一体化可追溯管理,还为患者提供了透明精准服务,改善了医疗和麻醉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计费 麻醉记录单 麻醉事件 术中医嘱单 可追溯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脓毒症预测与干预决策研究综述
14
作者 钟坤华 陈芋文 +2 位作者 秦小林 孙启龙 易斌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357-363,共7页
脓毒症是一种由细菌等病原微生物引发的医疗紧急状况,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因此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至关重要。近年来,机器学习技术在脓毒症的早期预测和治疗策略方面展现出巨大的潜力。通过综合多源数据,机器学习模型能精确评估患者的风险... 脓毒症是一种由细菌等病原微生物引发的医疗紧急状况,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因此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至关重要。近年来,机器学习技术在脓毒症的早期预测和治疗策略方面展现出巨大的潜力。通过综合多源数据,机器学习模型能精确评估患者的风险并自动识别高风险的个体,从而实现对脓毒症的早期诊断。此外,机器学习还能辅助医生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然而,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的临床应用目前仍面临一系列挑战,如数据标准化、模型可解释性以及医疗人员的接受度等。因此,针对基于机器学习的脓毒症预测与干预决策方法进行了系统综述。首先,介绍了脓毒症预测与干预决策的基础流程和框架;接着,系统性地概括了基于机器学习的脓毒症预测与干预决策的方法、相关数据及评价指标;然后,详细总结了机器学习方法在脓毒症相关临床方面的具体应用;最后,总结了目前该领域面临的主要挑战,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机器学习 早期预测 治疗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桡动脉穿刺的临床实践
15
作者 杨明友 李玲 刘利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4年第6期534-536,共3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桡动脉穿刺在临床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纳入的11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5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进行桡动脉穿刺置管;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盲法穿刺置管。比较2组患者的穿刺时间...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桡动脉穿刺在临床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纳入的11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5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进行桡动脉穿刺置管;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盲法穿刺置管。比较2组患者的穿刺时间、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血肿形成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穿刺时间短于对照组([36.5±7.8)s vs.(69.3±18.6)s],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96.5%vs.45.3%),血肿形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5%vs.28.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桡动脉穿刺能显著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减少动脉穿刺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穿刺 超声引导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踝关节撞击综合征的诊治进展
16
作者 李红弢 李锐 +5 位作者 陈友希 刘梦碟 梁研 张臣科 袁成松 李远强 《足踝外科电子杂志》 2024年第3期74-78,共5页
后踝关节撞击综合征发生的原因为踝关节反复过度跖屈或突然的急性跖屈,踝关节骨结构和软组织间相互挤压、撞击等造成一系列慢性疼痛,进而导致后踝部疼痛,多发生于芭蕾舞演员和足球运动员,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体格检查及影像学检查,治疗... 后踝关节撞击综合征发生的原因为踝关节反复过度跖屈或突然的急性跖屈,踝关节骨结构和软组织间相互挤压、撞击等造成一系列慢性疼痛,进而导致后踝部疼痛,多发生于芭蕾舞演员和足球运动员,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体格检查及影像学检查,治疗目的是减轻疼痛等症状、恢复功能、改善生活质量。尽管关节镜治疗是目前主流的治疗方式,但存在技术难度大、学习曲线长等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后踝撞击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对后踝关节撞击综合征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踝 撞击综合征 治疗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并冠心病老年患者胃癌根治术的麻醉与围术期管理
17
作者 段庆芳 杨利利 +8 位作者 曹锋 王东信 李茜 易斌 郭连瑞 尹春琳 罗虎 薛张纲 王天龙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7-120,共4页
一、病例介绍1.病史摘要(1)一般情况:患者男性,年龄72岁,身高173 cm,体质量50 kg。主因"腹痛、腹胀、呕吐2月余"入院。2月余前出现大便不畅,持续约10 d,后出现剧烈腹痛,性质为刀割样,就诊于外院,腹部CT提示腹主动脉瘤,不符合... 一、病例介绍1.病史摘要(1)一般情况:患者男性,年龄72岁,身高173 cm,体质量50 kg。主因"腹痛、腹胀、呕吐2月余"入院。2月余前出现大便不畅,持续约10 d,后出现剧烈腹痛,性质为刀割样,就诊于外院,腹部CT提示腹主动脉瘤,不符合手术指征,未治疗,予钡灌肠后症状好转。25 d前剧烈呕吐黑色块状物,伴乏力、纳差,腹痛、腹胀,卧床无法行走。之后症状反复,晕厥后由120送至我院急诊,完善CT,考虑"胃癌"。患者自发病以来体重下降约10 kg。拟行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剧烈腹痛 剧烈呕吐 病史摘要 胃癌根治术 钡灌肠 刀割样 腹部CT 腹主动脉瘤
原文传递
战创伤疼痛管理专家共识 被引量:14
18
作者 鲁开智 张利东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1-186,共6页
疼痛是战创伤救治早期就需要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尽早进行镇痛干预,有效缓解疼痛,对保持战斗力、减轻伤病员生理和心理的双重伤害、避免急性疼痛慢性化、促进康复均有重要意义。本共识在全军麻醉与复苏学专业委员会制订的《战创伤麻醉... 疼痛是战创伤救治早期就需要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尽早进行镇痛干预,有效缓解疼痛,对保持战斗力、减轻伤病员生理和心理的双重伤害、避免急性疼痛慢性化、促进康复均有重要意义。本共识在全军麻醉与复苏学专业委员会制订的《战创伤麻醉指南(2017)》基础上,对战创伤疼痛的伤情评估、处理原则、治疗药物和技术应用等进行了必要更新和详细阐述,以用于指导战时及和平时期急性创伤疼痛的全流程管理与救治[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疼痛 急性创伤 全流程管理 慢性化 创伤疼痛 伤情评估 专家共识 复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芬奇机器人单孔腹腔镜子宫内膜癌全面分期手术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13
19
作者 邓艳 张玲琳 +2 位作者 袁汝媚 吴治敏 刘小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681-1684,共4页
目的:总结达芬奇机器人单孔腹腔镜子宫内膜癌全面分期手术护理配合的要点及经验。方法:对9例达芬奇机器人单孔腹腔镜子宫内膜癌全面分期手术病例的临床资料和手术中护理配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例病例均成功完成手术,手术顺利,术后... 目的:总结达芬奇机器人单孔腹腔镜子宫内膜癌全面分期手术护理配合的要点及经验。方法:对9例达芬奇机器人单孔腹腔镜子宫内膜癌全面分期手术病例的临床资料和手术中护理配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例病例均成功完成手术,手术顺利,术后恢复情况良好,未出现术中术后医疗和护理并发症。结论:专业的机器人手术团队、周密的手术计划、充分的护理准备和熟练流畅的术中护理配合是机器人单孔腹腔镜手术成功实施的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单孔腹腔镜 子宫内膜癌全面分期 术中配合 术中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末期瑞芬太尼逐级撤药可以减轻颈椎手术患者术后痛觉过敏 被引量:5
20
作者 景栋昆 杨智勇 +4 位作者 吕锐 曹剑 顾健腾 鲁开智 易斌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39-242,共4页
目的观察手术末期瑞芬太尼逐级撤药减轻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痛觉过敏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3至12月在本院择期行颈椎手术的患者80例,男45例,女35例,年龄20~55岁,BMI 18.5~24 kg/m^2,ASAⅡ或Ⅲ级。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逐级撤药组(... 目的观察手术末期瑞芬太尼逐级撤药减轻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痛觉过敏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3至12月在本院择期行颈椎手术的患者80例,男45例,女35例,年龄20~55岁,BMI 18.5~24 kg/m^2,ASAⅡ或Ⅲ级。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逐级撤药组(G组)和立即撤药组(A组),每组40例。患者入室后进行常规监测,所有患者均行静脉麻醉,静脉泵注丙泊酚6~8 mg·kg^(-1)·h^(-1)和瑞芬太尼0.08~0.20μg·kg^(-1)·min^(-1),在手术结束时,G组瑞芬太尼持续泵入,每5分钟泵入量减少麻醉维持量的三分之一,于术后15 min停止泵入;A组在术后立即停止瑞芬太尼的泵入。在麻醉诱导前和术后1、2、6、24 h进行机械痛阈值测定,记录术后1、2、6、24 h的VAS评分,以及患者术后0~1、1~2、2~6、6~24 h时段舒芬太尼用量,记录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术后拔管时间以及术后恶心、呕吐、呼吸抑制、低血压和寒战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麻醉诱导前比较,术后1、2 h A组患者机械痛阈值明显降低(P<0.05),G组患者不同时点机械痛阈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2 h G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A组(P<0.05)。术后0~1、1~2 h G组患者舒芬太尼用量明显低于A组(P<0.05),且术后PACU舒芬太尼追加次数明显少于A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和术后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5)。两组患者低血压、寒战的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末期瑞芬太尼逐级撤药可以减轻颈椎手术患者术后痛觉过敏,降低患者术后疼痛感,并减少术后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逐级撤药 瑞芬太尼 痛觉过敏 全身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