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移居高原男性青年慢性高山病的诊断模型构建
1
作者 张权 陈建 +6 位作者 刘宝 高志奇 赵文琦 张二龙 徐刚 陈德伟 高钰琪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9,共10页
目的分析移居高原男性青年慢性高山病(chronic mountain sickness,CMS)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构建诊断模型及评估诊断效能。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方案,于2023年6月10日至12月29日以方便抽样方法选取移居到高原(海拔4500~5000 m地区... 目的分析移居高原男性青年慢性高山病(chronic mountain sickness,CMS)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构建诊断模型及评估诊断效能。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方案,于2023年6月10日至12月29日以方便抽样方法选取移居到高原(海拔4500~5000 m地区)半年及以上的男性青年作为被试者,收集其人口学资料并采集血液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以“慢性高山病青海标准”将被试者分为CMS组和非CMS组。按照8∶2的比例随机抽样将被试者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通过随机森林变量重要性排序、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CM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诊断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校准曲线、临床决策曲线和影响曲线分析,全面评估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376名抽样被试者经纳入排除后,共308人纳入数据分析,其中CMS患病率为17.53%。呼吸困难或心悸(79.63%)和睡眠障碍(85.19%)是CMS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进一步分析发现,肌酸激酶同工酶MB/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MB/creatine kinase,CK-MB/CK,OR=2.17,95%CI:1.43~3.28)、高原居住时间(OR=2.44,95%CI:1.08~5.54)和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OR=1.62,95%CI:1.05~2.50)是CMS发生的三大独立危险因素。训练集和测试集的CMS诊断模型曲线下面积[0.821(95%CI:0.756~0.886)vs 0.822(95%CI:0.700~0.944)]、特异度(66.30%vs 73.90%)、敏感度(89.50%vs 81.20%),提示其区分度较好。通过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评估模型拟合度(χ^(2)=10.029,P=0.263)和(χ^(2)=4.477,P=0.812),说明模型预测与实际观察结果一致性较好。临床决策曲线分析表明,在阈值概率为0.1~0.7内,模型的净收益优于全干预和无干预策略。临床影响曲线分析显示,当阈值概率>0.4时,模型的预测和实际发病情况高度一致。这2项分析结果共同证实了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结论CK-MB/CK、高原居住时间和BMI是CMS的独立危险因素,其构建的诊断模型有助于识别CMS发生潜在个体,进而早期干预以预防CMS对移居高原男性青年生命健康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居高原 高原病 慢性高山病 诊断 男性青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肺水肿大鼠肺组织基因表达谱分析
2
作者 徐刚 吴刚 +6 位作者 孙滨达 刘宝 高志奇 陈建 高钰琪 高文祥 陈德伟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35-1243,共9页
目的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高原肺水肿(high altitude pulmonary edema,HAPE)大鼠模型肺组织差异表达基因,为深入探讨HAPE发生的分子机制提供新线索。方法将8周龄健康雄性SD大鼠[体质量(200±20)g]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氧对照(NC)组... 目的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高原肺水肿(high altitude pulmonary edema,HAPE)大鼠模型肺组织差异表达基因,为深入探讨HAPE发生的分子机制提供新线索。方法将8周龄健康雄性SD大鼠[体质量(200±20)g]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氧对照(NC)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组、低压低氧(Hypoxia)组和低压低氧复合低剂量LPS(HL)组。LPS组和HL组按照每100 g体质量尾静脉注射0.1 mL浓度为0.05%的LPS溶液,NC组和Hypoxia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Hypoxia组和HL组进行模拟海拔5000 m低压低氧处理6 h,NC组和LPS组于舱外同时饲养。检测肺组织的湿/干质量比(wet/dry mass ratio,WDR)、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蛋白含量,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提取肺组织总RNA,采用Affymetrix基因芯片检测mRNA表达谱,采用Metascape在线基因注释和分析系统(http://metascape.org)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信号通路聚类分析。结果HL组大鼠肺组织表现出明显的充血、水肿、肺泡间隔增宽。与NC组比较,HL组大鼠肺WDR显著增加(P<0.01),BALF蛋白含量显著升高(P<0.05)。基因表达检测发现,相对NC组,Hypoxia组有79个基因表达上调,59个基因表达下调,LPS组473个基因表达上调,695个基因表达下调,HL组669个基因表达上调,1253个基因表达下调。GO和KEGG信号通路聚类分析显示:HL组差异表达上调基因主要富集于细胞因子介导的信号通路、对IL-1的反应、炎症反应调节等生物学过程,以及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TNF、NF-κB、IL-17、补体和凝血级联反应等信号通路;表达下调的基因主要富集到细胞外基质组织、内皮细胞迁移调控、细胞-基质黏附等生物学过程,以及黏着斑、Wnt、cGMP-PKG、PI3K-Akt、Rap1等信号通路。HL组大鼠肺组织中NF-κB、TNF-α、IL-1β以及IL-6的mRNA表达均显著上调(P<0.01)。结论低氧复合低剂量LPS可稳定复制大鼠HAPE模型,低氧可显著增强LPS诱导的炎症、免疫反应,显著增强炎症介质的表达,促进HAPE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肺水肿 低氧 基因表达谱 基因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特异性诱导肺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3表达以促进单核细胞黏附
3
作者 孟祥琼 陈婷 +3 位作者 谢宏晨 杨诚忠 范旭 谭小玲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59,共9页
目的探究细胞黏附分子3(cell adhesion molecular 3,CADM3)在肺血管内皮细胞上的表达特异性,分析其介导单核细胞特异性黏附的作用,探讨缺氧诱导肺血管外周单核细胞浸润的新机制。方法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 目的探究细胞黏附分子3(cell adhesion molecular 3,CADM3)在肺血管内皮细胞上的表达特异性,分析其介导单核细胞特异性黏附的作用,探讨缺氧诱导肺血管外周单核细胞浸润的新机制。方法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大鼠肺血管内皮细胞(rat pulmonary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rPEC)和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rat aortic endothelial cell,rAEC)为细胞模型,分为常氧(21%O2)对照组和缺氧(1%O2或5%O2)处理组。通过分析缺氧8 h HUVEC的转录组数据,筛选差异表达的CADM3。通过细胞黏附实验、siRNA干扰、免疫细胞化学技术、Western blot技术和流式细胞术,分析CADM3在缺氧HUVEC与单核细胞特异性高黏附中的作用;通过铁螯合剂-去铁胺(deferoxamine,DFX)和shRNA干扰调节HIF-1α表达,分析HIF-1转录活性对CADM3表达的影响。结果缺氧HUVEC中CADM3表达增加,在缺氧6~8 h达到最高,随后下降;靶向CADM3的siRNA转染后,与阴性对照组比较,CADM3的表达降低,缺氧HUVEC和U937细胞的黏附率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氧(21%O2)溶剂对照组比较,DFX(100μmol/L)处理的HUVEC中HIF-1α及其靶蛋白STC2蛋白水平增加;靶向HIF-1α的shRNA转染后,与阴性对照组比较,HIF-1α及其靶蛋白STC2蛋白水平下降,但CADM3蛋白表达均无变化。缺氧rPEC中CADM3的蛋白水平及其在细胞膜上的分布均增加,与rPEC细胞比较,rAEC细胞中未检测到CADM3的蛋白表达;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5μg/mL)处理后,常氧或缺氧培养的rPEC细胞中HIF-1α和CADM3表达均无明显变化。缺氧rPEC与外周血白细胞中CD11b+细胞的黏附比率最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抗CADM3抗体孵育后,与Blank组比较,缺氧rPEC与U937细胞的黏附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氧以特异地非HIF-1依赖的方式诱导肺血管内皮细胞中CADM3的表达,促进缺氧诱导的肺血管内皮细胞与单核细胞的特异性黏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细胞黏附 肺血管内皮细胞 单核细胞 细胞黏附分子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对大鼠肺成纤维细胞甲酰肽受体1表达的影响
4
作者 李晓栩 黄缄 +3 位作者 矫力 崔宇 杨诚忠 魏铭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68-575,共8页
目的研究缺氧对大鼠肺成纤维细胞甲酰肽受体1(formyl peptide receptor 1,FPR1)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大鼠肺成纤维细胞,用48孔Boyden趋化小室观察大鼠成纤维细胞在不同浓度(0、10、100、1000 nmol/L组)的FPR激动剂(fMLF)作用下的趋化能... 目的研究缺氧对大鼠肺成纤维细胞甲酰肽受体1(formyl peptide receptor 1,FPR1)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大鼠肺成纤维细胞,用48孔Boyden趋化小室观察大鼠成纤维细胞在不同浓度(0、10、100、1000 nmol/L组)的FPR激动剂(fMLF)作用下的趋化能力。将细胞置于低氧培养箱中培养(1%O2,5%CO2,94%N2,37℃)24 h,取细胞培养上清,结合FPR特异性拮抗剂tBoc处理,检测缺氧培养上清中FPR介导的趋化活性。将细胞分为常氧组[普通培养箱(5%CO2,95%空气,37℃)]和缺氧组[置低氧培养箱中培养(1%O2,5%CO2,94%N2,37℃)2、12、24 h],用免疫印迹、PCR检测大鼠肺成纤维细胞FPR1和FPR激活物膜联蛋白A1(annexin A1,AnxA1)的蛋白、mRNA水平。不同浓度fMLF作用下细胞中FPR1、AnxA1的蛋白水平。使用tBoc预处理细胞并缺氧24 h后,检测FPR1、AnxA1的蛋白水平。结果fMLF可明显引起大鼠肺成纤维细胞趋化100 nmol/L组引起趋化至膜下侧的细胞数增多最为显著(P<0.05)。缺氧后的细胞培养上清趋化活性显著高于常氧组(P<0.05),加入tBoc后其趋化活性显著降低(P<0.05),降低程度显著高于常氧组。缺氧12 h,肺成纤维细胞的FPR1蛋白水平显著增加(P<0.05)。缺氧12、24 h与缺氧0 h组相比较,AnxA1的蛋白水平显著增加(P<0.05)。与常氧组相比较肺成纤维细胞的FPR1、AnxA1的mRNA水平显著增加(P<0.05);随着fMLF浓度的升高,FPR1和AnxA1的蛋白表达水平逐渐增加,100、1000 nmol/L组与0 nmol/L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甲酰肽受体拮抗剂tBoc可以显著削弱此效应。结论原代培养的大鼠肺成纤维细胞表达FPR1,缺氧促进大鼠肺成纤维细胞FPR1及其激活物表达与分泌,FPR1激活可进一步增强受体及其激活物的表达与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 缺氧 趋化 甲酰酞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氮对红细胞携氧特性的作用及体内吸入对小鼠耐缺氧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苏文婷 崔宇 +3 位作者 李晓栩 官立彬 黄缄 沈宜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31-1135,共5页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对红细胞携氧特性和小鼠耐缺氧能力的影响及两者的相互关系。方法取8周龄C57雄性小鼠外周血,置于氧离曲线测绘仪的氧合池中,通入含有NO的氮气,描绘通入不同浓度NO时的氧离曲线,计算氧亲和力参数P50...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对红细胞携氧特性和小鼠耐缺氧能力的影响及两者的相互关系。方法取8周龄C57雄性小鼠外周血,置于氧离曲线测绘仪的氧合池中,通入含有NO的氮气,描绘通入不同浓度NO时的氧离曲线,计算氧亲和力参数P50及希尔系数,探讨NO对小鼠外周血红细胞携氧特性的影响。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氧组和缺氧组(5%O2),缺氧组再根据未吸入NO及吸入NO浓度(5、10、20 mL/m3)分为4组。小鼠被麻醉后,将其口鼻部置于自制的密闭玻璃箱。玻璃箱预先通入纯N2、NO、15%O2,将气体浓度预置为5%O2和相应浓度的NO。用血氧饱和度仪检测鼠尾血氧饱和度,同时记录小鼠的存活时间。结果通入100、200 mL/m3 NO均可使氧离曲线发生明显左移,显著降低P50(P<0.05)。与常氧组比较,缺氧小鼠血氧饱和度显著降低,吸入20 mL/m3 NO显著削弱小鼠在缺氧环境中血氧饱和度的降低程度(P<0.05)。与未吸入NO的缺氧对照组比较,吸入5、10、20 mL/m3 NO组小鼠存活时间均延长,其中10、20 mL/m3 NO组小鼠存活时间的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入20 mL/m3 NO时,缺氧条件下的存活时间与血氧饱和度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吸入NO增加细胞血红蛋白氧亲和力,改善缺氧条件下血氧饱和度;NO对红细胞携氧特性的改善作用与缺氧耐受力增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红细胞 血红蛋白 氧亲和力 缺氧耐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BT440对鼠血液氧结合特性的影响以及抗缺氧效果 被引量:4
6
作者 魏铭 黄缄 +4 位作者 崔宇 苏文婷 李晓栩 官立彬 沈宜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23-928,共6页
目的观察血红蛋白变构剂Voxelotor(GBT440)对血液携氧特性的影响及其抗缺氧作用。方法将不同浓度GBT440与小鼠全血在37℃孵育1 h,通过血氧分析仪绘制氧解离曲线(oxygen dissociation curves,ODCs)并计算P50,且通过分别添加酸、碱改变样... 目的观察血红蛋白变构剂Voxelotor(GBT440)对血液携氧特性的影响及其抗缺氧作用。方法将不同浓度GBT440与小鼠全血在37℃孵育1 h,通过血氧分析仪绘制氧解离曲线(oxygen dissociation curves,ODCs)并计算P50,且通过分别添加酸、碱改变样本pH值,检测ODCs的变化。将24只SD雄性大鼠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常氧对照、常氧用药、缺氧对照、缺氧用药组(n=6)。对照组和用药组大鼠分别以0、100 mg/kg GBT440灌胃,1 h后将常氧组和缺氧组大鼠分别置于21%O2和10%O2的密闭小室中;6 h后取所有大鼠腹主动脉血,进行血气检测。另将C57雄性小鼠同以上的分组和实验处理,取材前1.5 h腹腔注射缺氧探针派诺硝唑,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小鼠肝、肾、脑组织的缺氧程度。结果随着与血液孵育的GBT440浓度的增加,ODCs呈剂量依赖性左移,P50降低(P<0.05),加酸后ODCs右移,加碱后ODCs左移。未使用GBT440时,与常氧组相比,缺氧组动脉氧分压[p(O2)]、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均显著降低(P<0.05),肝、肾、脑组织缺氧程度明显加重;使用GBT440后,上述变化得以改善,与缺氧对照组相比,缺氧用药组p(O2)增加了21.35%;SpO2增加了8.14%(P<0.05),肝、肾、脑组织缺氧程度明显减轻。结论GBT440能提高血液的携氧能力,改善组织的缺氧程度,有望成为一种有效的抗缺氧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BT440 缺氧 血红蛋白 氧亲和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LR9-JNK信号通路调控缺氧诱导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 被引量:4
7
作者 吴启建 张二龙 +3 位作者 孙滨达 徐刚 黄缄 高钰琪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2350-2357,共8页
目的研究Toll样受体-9(toll-like receptor 9,TLR9)在缺氧诱导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rat pulmonary artery smooth muscle cells,RPASMCs)增殖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MTT、Western blot、PCR法检测RPASMCs的相对增殖水平、蛋白表达水... 目的研究Toll样受体-9(toll-like receptor 9,TLR9)在缺氧诱导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rat pulmonary artery smooth muscle cells,RPASMCs)增殖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MTT、Western blot、PCR法检测RPASMCs的相对增殖水平、蛋白表达水平、mRNA转录水平。①3%O_(2),36 h处理RPASMCs,构建缺氧诱导RPASMCs增殖的细胞模型,检测细胞相对增殖水平、TLR9、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phosphorylated c-jun N-terminal kinase,p-JNK)蛋白表达水平。②缺氧条件下分别使用小干扰RNA序列(small interfering RNA sequence,siRNA)或20μmol/L TLR9激动剂ODN 1826敲低或活化TLR9,检测RPASMCs的细胞增殖水平和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磷酸化水平。③缺氧时使用5μmol/L JNK抑制剂SP600125处理RPASMCs,检测缺氧条件下细胞相对增殖水平。④缺氧时复合使用20μmol/L TLR9激动剂ODN 1826和5μmol/L JNK抑制剂SP600125处理RPASMCs,检测RPASMCs的JNK磷酸化水平和相对增殖水平。结果缺氧组RPASMCs的相对增殖水平[(1.30±0.07),P<0.01]以及TLR9蛋白水平[(1.70±0.22),P<0.05]和JNK磷酸化[(1.83±0.18),P<0.01]都显著高于常氧组。敲低TLR9显著抑制缺氧诱导的RPASMC增殖[(0.64±0.09),P<0.01]并减少JNK磷酸化[(0.49±0.01),P<0.001]。TLR9激动剂显著促进RPASMCs增殖[(2.01±0.08),P<0.001]且增加JNK的磷酸化[(2.11±0.33),P<0.01]。JNK抑制剂抑制RPASMCs增殖[(0.70±0.06),P<0.05]。与缺氧+TLR9激动剂组相比,缺氧+TLR9激动剂+JNK抑制剂组RPASMCs JNK磷酸化[(0.82±0.14)vs(1.59±0.30),P<0.001]和相对增殖水平[(1.08±0.05)vs(1.35±0.02),P<0.001]都显著降低。结论缺氧时TLR9通过激活JNK通路促进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样受体-9 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 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 缺氧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酸对缺氧血管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分泌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杨诚忠 冯岚 +3 位作者 陈德伟 张钢 高钰琪 谭小玲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39-645,共7页
目的研究缺氧血管内皮细胞分泌一氧化氮(NO)下降的机制,探讨丁酸的干预作用。方法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分为常氧组(21%O2,N)、缺氧组(1%O2,H)、缺氧+溶剂对照组(H+D)、缺氧+丁酸组(H+B)、缺... 目的研究缺氧血管内皮细胞分泌一氧化氮(NO)下降的机制,探讨丁酸的干预作用。方法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分为常氧组(21%O2,N)、缺氧组(1%O2,H)、缺氧+溶剂对照组(H+D)、缺氧+丁酸组(H+B)、缺氧+干扰对照组(H+Ci)和缺氧+siRNA干扰组(H+Si)。硝酸还原法检测HUVECs培养上清液NO水平;荧光定量PCR检测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eNOS蛋白水平、乙酰化水平以及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istone deacetylase 3,HDAC3)蛋白水平。免疫共沉淀技术检测HDAC3和eNOS的相互作用。结果缺氧6 h后,HUVECs培养上清中NO水平降低,与常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氧组HUVECs中eNOS蛋白水平降低,但eNOS的mRNA水平没有明显变化。与常氧组相比,缺氧组HUVECs中,HDAC3的蛋白表达没有变化,但HDAC3与eNOS的结合增加,eNOS的乙酰化水平下降。与缺氧+干扰对照组相比,缺氧+siRNA干扰组细胞中eNOS的蛋白水平显著升高。缺氧+丁酸(4 mmol/L)处理组HUVECs培养上清中NO水平升高,与缺氧+溶剂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缺氧+丁酸(4 mmol/L)处理组HUVECs细胞中eNOS蛋白水平升高。缺氧+丁酸(4 mmol/L)处理组HUVECs中HDAC3与eNOS的结合减少,eNOS乙酰化水平降低。结论缺氧促进HDAC3和eNOS结合,抑制eNOS的乙酰化,可能通过降低eNOS蛋白的稳定性,抑制NO分泌,而丁酸可以抑制这一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 ENOS HDAC3 丁酸 缺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高原病与血常规和血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高志奇 谢慎威 +6 位作者 何文娟 赵力 陈嫄媛 张春梅 王玲 倪兵 陈德伟 《临床血液学杂志》 2023年第8期548-552,共5页
目的检测久居高海拔地区人群血常规和血生化指标情况,并探讨其与慢性高原病(CMS)之间的关系,为常驻高原人群健康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在2880~5400 m海拔生活1个月以上的252例男性受试者为研究对象,对受试者静脉血进行血常规和血生化... 目的检测久居高海拔地区人群血常规和血生化指标情况,并探讨其与慢性高原病(CMS)之间的关系,为常驻高原人群健康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在2880~5400 m海拔生活1个月以上的252例男性受试者为研究对象,对受试者静脉血进行血常规和血生化指标检测,并通过血细胞分析参考区间和临床常用生化检验项目参考区间判断血常规和血生化指标异常情况;应用CMS量表调查CMS患病情况,并比较血常规和血生化指标在CMS患病人群和非患病人群之间的差异;分析血常规及血生化指标与CMS的关系。结果①多项血液指标在常驻高原人群中存在异常,其中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浓度(HGB)、红细胞压积(HCT)、平均血小板体积以及尿酸(UA)水平高于正常参考值上限的人群分别占比71.0%、75.8%、96.4%、82.1%和72.1%;血小板分布宽度低于正常参考值下限的人群占比76.3%。②与非CMS患病人群相比,CMS患病人群的HGB、HCT、总蛋白、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增高;③与非CMS患病人群相比,CMS患病人群的血小板计量和总胆汁酸水平的异常率显著增高;④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增加(EOS%)、HGB升高和TG增高是CMS患病的主要危险因素;⑤TG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预测CMS的ROC曲线下的面积(AUC)为0.710。结论EOS%、HGB和TG增高是CMS患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其中TG水平增高可用于CMS早期预警,值得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 低氧 慢性高原病 血常规 血生化
原文传递
铁蛋白自噬抑制调控低氧诱导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
10
作者 印承杨 陈德伟 +2 位作者 张二龙 徐刚 高钰琪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49-1258,共10页
目的探究低氧诱导小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ulmonary artery smooth muscle cells,PASMCs)游离铁减少的机制及其在PASMCs增殖和肺血管重塑中的作用。方法①体外培养原代小鼠PASMCs,分为常氧组(C)、常氧柠檬酸铁铵组(C+FAC)、常氧雷帕霉素... 目的探究低氧诱导小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ulmonary artery smooth muscle cells,PASMCs)游离铁减少的机制及其在PASMCs增殖和肺血管重塑中的作用。方法①体外培养原代小鼠PASMCs,分为常氧组(C)、常氧柠檬酸铁铵组(C+FAC)、常氧雷帕霉素组(C+R)、低氧组(H)、低氧柠檬酸铁铵组(H+FAC)、低氧雷帕霉素组(H+R)。C组、C+FAC组和C+R组置于常氧(21%O_(2))环境中培养48 h,H组、H+FAC组和H+R组置于低氧(1%O_(2))环境中培养48 h。C+FAC组和H+FAC组使用柠檬酸铁铵(ferric ammonium citrate,FAC)处理,C+R组和H+R组使用雷帕霉素(rapamycin)处理。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细胞内游离铁含量,铁调节蛋白(iron regulatory proteins,IRPs)、转铁蛋白受体(transferrin receptor,TFR)、铁转运蛋白(ferroportin,FPN)和铁蛋白重链(ferritin heavy chain,FTH)等铁稳态调节蛋白表达水平。②将24只C57/BL6N小鼠(雄性,6周龄,体质量18~22 g)分4组:常氧组(C-4W)、常氧高铁饮食组(C+HID-4W)、低氧组(H-4W)和低氧高铁饮食组(H+HID-4W)(n=6);H-4W组与H+HID-4W组置于模拟海拔5000 m低压低氧环境中4周。检测各组小鼠右心功能,右心室收缩压,以及肺血管重塑变化。结果与C组相比,H组PASMCs增殖活性显著增强(P<0.01),细胞内游离铁含量显著减少(P<0.01),FTH的蛋白水平显著上调(P<0.01)。与H组相比,H+FAC组PASMCs内游离铁含量显著增加(P<0.01),细胞增殖活性显著降低(P<0.01)。与H组相比,H+R组PASMCs内游离铁含量显著增加(P<0.01),细胞增殖活性显著降低(P<0.05),FTH的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H-4W组相比,H+HID-4W组小鼠的右心功能显著改善(P<0.01),右心室收缩压显著降低(P<0.05),右心肥厚显著减轻(P<0.01),肺动脉增厚显著抑制(P<0.01)。结论低氧通过抑制铁蛋白自噬途径,介导游离铁减少,进而促进PASMCs增殖以及肺动脉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性肺动脉高压 铁蛋白自噬 肺动脉平滑肌细胞 铁稳态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脲诱导胚胎样血红蛋白表达对小鼠缺氧的改善作用
11
作者 周晓英 矫力 +5 位作者 崔宇 李晓栩 阳一栋 杨诚忠 王辰元 黄缄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3-101,共9页
目的 探讨羟基脲(hydroxyurea,HU)对密闭缺氧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60只6~8周龄、体质量18~22g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成常氧对照组(NC组,n=10)、常氧HU组(NHU组,n=10)、缺氧对照组(HC组,n=20)、缺氧HU组(HHU组,n=20)。HU组... 目的 探讨羟基脲(hydroxyurea,HU)对密闭缺氧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60只6~8周龄、体质量18~22g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成常氧对照组(NC组,n=10)、常氧HU组(NHU组,n=10)、缺氧对照组(HC组,n=20)、缺氧HU组(HHU组,n=20)。HU组每天腹腔注射HU100mg/kg;对照组每天注射等量生理盐水。4周后取NHU组和NC组小鼠的骨髓进行转录组测序;再将HHU组和HC组置于密封瓶,进行密闭缺氧,记录其生存时间;在缺氧15min时,取脑、肾组织进行免疫组化,同时取未缺氧的NHU组和NC组脑、肾组织进行对照;并对骨髓进行RT-qPCR验证,外周血进行Westernblot验证。结果 HHU组小鼠密闭缺氧的生存时间显著延长(P<0.05);脑和肾脏缺氧程度显著降低(P<0.05)。外周血氧亲和力显著提高,且P50与小鼠生存时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earson=-0.738,P<0.01)。转录组共检测到65389个基因,其中NHU组上调基因50个,下调基因272个(|log2FC|≥1,Q<0.05),对差异显著的基因进行功能富集,结果发现在分子组成上,血红蛋白复合体居于首位;分子功能上,主要富集到影响血红蛋白各亚基结合的分子;生物学功能上主要富集到红细胞发育相关的生物学过程。差异分子中,Erfe、Hbb-y、Hbb-bh1、Hba-x>1.5倍以上,而下调基因有红系发育相关基因Klf1、Sox6、Gata1等;经验证,NHU组Hbb-y、Hbb-bh1、Hba-x的mRNA显著升高,外周血HbE(ε-globin)蛋白表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U对密闭缺氧小鼠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能与HU诱导高氧亲和力的胚胎样血红蛋白表达,从而促进携氧的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脲 低氧 胚胎样血红蛋白 胎儿血红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