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黛力新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伴焦虑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
作者 陈永辉 《吉林医学》 CAS 2012年第17期3638-3639,共2页
目的:探讨黛力新辅助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伴焦虑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伴焦虑患者平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心血管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采用心血管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黛力新,2片/d。观察期均为6个月。结果:治疗组2... 目的:探讨黛力新辅助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伴焦虑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伴焦虑患者平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心血管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采用心血管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黛力新,2片/d。观察期均为6个月。结果:治疗组29例心绞痛发作每周≤1次,6例为每周2次以上,对照组则分别为11例、24例,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治疗组3个月、6个月时心肌缺血(ST段压低次数)分别为(77±17)次和(56±17)次,对照组则分别为(110±26)次和(119±27)次,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再次住院2例,对照组7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冠心病绞痛伴焦虑患者,加黛力新治疗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状 心脏病 心绞痛 焦虑症 黛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哚普利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陈永辉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年第11期72-73,共2页
目的探讨培哚普利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仅予以胺碘酮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培哚普利口服治疗,疗程均为1年。比较2组治疗后第6... 目的探讨培哚普利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仅予以胺碘酮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培哚普利口服治疗,疗程均为1年。比较2组治疗后第6、12个月窦性心律维持率和左心房内径。结果治疗组5例、对照组3例治疗中终止观察。治疗组治疗后第12个月窦性心率维持率为78.0%,高于对照组的53.5%;左心房内径为(34.4±2.0)mm,小于对照组的(37.8±2.1)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培哚普利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预防心房颤动复发的疗效优于单用胺碘酮,并有延缓左心房扩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哚普利 胺碘酮 心房颤动 阵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力衰竭清单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3
作者 方敬才 朱志军 陈永辉 《智慧健康》 2020年第36期61-62,共2页
目的采用心力衰竭清单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管理,并对管理效果进行分析,旨在经过本次研究发现一种更为简便的管理方式并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于我院住院且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 目的采用心力衰竭清单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管理,并对管理效果进行分析,旨在经过本次研究发现一种更为简便的管理方式并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于我院住院且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研究组患者由全科医生管理团队采用心力衰竭清单对其进行管理,随访1次/月;对照组由全科医生管理团队进行常规管理,随访1次/月。查阅患者的电子病历档案并收集其基线资料。跟踪随访半年后,比较两组慢性心力衰竭药物使用率及慢性心力衰竭再次住院人次和死亡人次。结果研究组管理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使用率高于管理前,螺内酯使用率低于管理前(P<0.05)。管理后两组β-受体阻滞剂、螺内酯使用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ACEI/ARB使用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慢性心力衰竭再次住院率12.5%(5/40)低于对照组32.5%(13/40)。两组死亡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全科医生管理团队采用心力衰竭清单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管理可显著提升管理效果,证实了心力衰竭清单是一种更为简便的管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清单 慢性心力衰竭 管理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新发需要透析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1
4
作者 朱志军 彭迳英 +2 位作者 郭照东 魏水生 陈竹君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4期396-398,415,共4页
目的探索肾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后新发需要透析(new requirement for dialysis,NRD)的危险因素.方法入选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广东省人民医院2 712例行PCI治疗的肾病患者(肌酐清除率... 目的探索肾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后新发需要透析(new requirement for dialysis,NRD)的危险因素.方法入选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广东省人民医院2 712例行PCI治疗的肾病患者(肌酐清除率<90 mL/min),以患者术后的院内新发NRD为主要终点,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来分析发生新发NRD的危险因素.结果34(1.25%)例患者发生NRD.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矫正年龄、性别等因素后,糖尿病(OR=3.9,95%CI:1.4~11.1,P<0.05)、严重肾病(OR=3.3,95%CI:1.1~9.9,P<0.05,P<0.05)、低血压(OR=11.5,95%CI:2.0~17,P<0.05)、心力衰竭(OR=4.1,95%CI:1.4~11.5,P<0.05)、急性心肌梗死(OR=3.2,95%CI:1.1~9.4,P<0.05)是NRD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低血压、心力衰竭、糖尿病、严重肾病、急性心肌梗死是行PCI治疗的肾病患者术后新发NRD的独立预测因子,为早期风险评估及积极预防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 透析 冠状动脉造影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吗啡、硝普钠及美托洛尔联合治疗急性主动脉夹层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陈永辉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9年第1期65-66,共2页
目的观察吗啡、硝普钠及美托洛尔联合治疗急性主动脉夹层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医院收治的主动脉夹层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给予吗啡、硝普钠和美托洛尔治疗,对照组给予吗啡、硝酸甘油和美托洛尔... 目的观察吗啡、硝普钠及美托洛尔联合治疗急性主动脉夹层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医院收治的主动脉夹层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给予吗啡、硝普钠和美托洛尔治疗,对照组给予吗啡、硝酸甘油和美托洛尔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 14%高于对照组的77. 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前及治疗后5 min 2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15 min、30 min、1 h,2组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均降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2组心率均降低,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出现低血压1例,经调整后恢复正常。对照组头痛出现2例;夹层破裂死亡2例。结论吗啡、硝普钠及美托洛尔联合治疗急性主动脉夹层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 硝普钠 硝酸甘油 美托洛尔 主动脉夹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