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防灾科技学院应急管理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7
1
作者 唐彦东 刘京会 任云生 《中国地质教育》 2020年第1期5-8,共4页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提出积极推进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大力培养应急管理人才、加强应急管理学科建设的新要求。防灾科技学院是最早开展应急管理本科教育的高校之一,长期以来,学校秉承成果导向教...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提出积极推进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大力培养应急管理人才、加强应急管理学科建设的新要求。防灾科技学院是最早开展应急管理本科教育的高校之一,长期以来,学校秉承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建立了特色鲜明、目标明确、体系完善、过程合理的应急管理人才培养模式,该成果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为我国应急管理人才培养提出防灾科技学院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管理 人才培养 防灾科技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灾害教育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防灾科技学院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张达 石云 李魁明 《中国地质教育》 2020年第1期9-11,共3页
近年来,重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以及社会安全事件频繁发生。大学生作为推动时代进步的重要群体,应在建设安全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高校灾害教育是我国灾害安全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作为应急管理部下属防灾减灾特色高校,... 近年来,重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以及社会安全事件频繁发生。大学生作为推动时代进步的重要群体,应在建设安全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高校灾害教育是我国灾害安全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作为应急管理部下属防灾减灾特色高校,防灾科技学院经过多年探索构建了灾害教育体系,主要包括"通识+专业"灾害课程体系、浸润式灾害校园文化、丰富的灾害实践活动等,既提升了大学生应对灾害的技能和能力,更激发其积极推进全民灾害安全教育的时代责任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灾害教育 体系建设 校园灾害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应急管理组织体系设计的非常规突发事件的应对途径 被引量:4
3
作者 郗蒙浩 郭燕 赵秋红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期71-74,共4页
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组织体系是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的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组织体系能够有效提高应急管理的效率和效果。运用系统工程理论和组织设计理论,构建"基于协同思想"的中国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 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组织体系是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的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组织体系能够有效提高应急管理的效率和效果。运用系统工程理论和组织设计理论,构建"基于协同思想"的中国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组织体系,能够解决中国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的组织不畅问题,提升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与军队之间的协同应急救援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常规突发事件 应急管理组织体系 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美10所高校的应急管理核心知识体系的解释结构模型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杨月巧 王若彤 +1 位作者 李海君 崔亚杰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4-140,146,共8页
应急管理涉及多学科、多领域,明确其核心知识体系可以为应急管理相关学科融合和发展提供基础。本文收集了中美两国10所高校15个本科专业225门专业课程,构建解释结构模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应急管理核心知识体系包括8大类:应急类、防灾... 应急管理涉及多学科、多领域,明确其核心知识体系可以为应急管理相关学科融合和发展提供基础。本文收集了中美两国10所高校15个本科专业225门专业课程,构建解释结构模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应急管理核心知识体系包括8大类:应急类、防灾减灾类、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类、安全生产类、国家安全类、法律类、公共卫生类和综合类。这8大类又分为18个小类,应急类包括为理论、技术方法和应用;防灾减灾类包括理论、过程和单灾种防范;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类包括理论与应用;安全生产类包括安全、健康和环境;国家安全类包括国土安全、恐怖主义和国际关系;公共卫生类包括心理和医疗救助;而法律类重在应急相关法律,综合类则表现为多个领域相结合。该体系的构建可以为应急管理相关学科研究提供知识基础,促进各学科领域在应急研究方面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管理 核心知识体系 中美课程比较 解释结构模型(IS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国家结构形式的应急管理体制比较 被引量:4
5
作者 唐彦东 于汐 牛紫霄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36-42,共7页
基于国家结构形式视角,应用公共物品理论、科层制理论和多中心治理理论分析世界各国应急管理体制类型及其影响因素。公共物品受益范围不同,决定了应急管理事务分级管理的必要性,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供给全国性和地方性应急管理公共... 基于国家结构形式视角,应用公共物品理论、科层制理论和多中心治理理论分析世界各国应急管理体制类型及其影响因素。公共物品受益范围不同,决定了应急管理事务分级管理的必要性,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供给全国性和地方性应急管理公共物品。世界各国应急管理体制受国家结构形式影响显著,单一制国家倾向于选择中央集权制,而联邦制国家倾向于选择地方分权制,并受到历史传统、中央政府在应急管理事务中发挥的作用等因素影响,最后提出应急管理均权制的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管理体制 国家结构形式 公共物品 均权制 分级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我国应急管理过程中“预防”的缺失问题——基于河北张家口“11·28”爆燃事故的个案分析
6
作者 崔亚杰 李丹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136-148,共13页
理论界关于应急管理过程的研究大多忽视了预防环节。基于此,本文主要通过对张家口“11·28”爆然事故的个案分析,审视基层应急管理过程中预防环节是如何缺失的。分析发现,在事故发生后的政府应急管理的一系列处置措施都非常及时的... 理论界关于应急管理过程的研究大多忽视了预防环节。基于此,本文主要通过对张家口“11·28”爆然事故的个案分析,审视基层应急管理过程中预防环节是如何缺失的。分析发现,在事故发生后的政府应急管理的一系列处置措施都非常及时的。但就应急管理全过程而言,应急管理的前置阶段也就是预防环节,似乎诸多方面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具体表现为交管部门执法不严、区域行政监管职责不明确、安监部门监管不力,等等。研究认为,2018年我国应急管理部的组建,解决的主要是由于专业分工带来的管理的“碎片化”的问题,但对于如何更有效地开展应急管理工作,还有待于更多理论和实践方面问题的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城市 应急管理 生产安全事故 预防缺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BE理念下应急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改革
7
作者 张瑞蕾 田益博 +1 位作者 纪同娟 高峰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1年第6期74-75,共2页
针对应急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改革问题,基于OBE理念分析目前课程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基于OBE理念的应急管理信息系统教学新模式,以案例导入、案例分析、综合解决程序问题、教学评价为整体框架,说明OBE理念在项目中... 针对应急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改革问题,基于OBE理念分析目前课程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基于OBE理念的应急管理信息系统教学新模式,以案例导入、案例分析、综合解决程序问题、教学评价为整体框架,说明OBE理念在项目中的实施过程,最后再进行课程总结与讨论,持续改进教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管理信息系统 OBE理念 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唐彦东 曹帅 +3 位作者 于汐 李魁明 牛紫霄 罗荣荣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36,共8页
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是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能力和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了探索河北省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搜集河北省应急避难场所分布数据,采用变异系数、不平衡指数、空间基尼系数和全局莫兰指数等多种方法... 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是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能力和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了探索河北省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搜集河北省应急避难场所分布数据,采用变异系数、不平衡指数、空间基尼系数和全局莫兰指数等多种方法探究河北省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分布特点;利用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空间分布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河北省应急避难场所的空间分布在市域和地理区域尺度对比上呈均衡分布,在整体上呈现聚集态势,具有“大分散、小集聚”的特点;应急避难场所的空间分布受地形因素、人口因素、经济因素和城市建设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其中,地形因素影响程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避难场所 空间分布 地理探测器 河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建灾害风险管理课程与教材 推动防灾减灾救灾特色人才培养 被引量:2
9
作者 于汐 唐彦东 +2 位作者 李海君 安毓琪 郗蒙浩 《中国减灾》 2019年第17期49-53,共5页
一支专业过硬的技术队伍,是应急管理事业发展的基石和抓手。应急管理部成立后,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日益受到广泛关注。防灾科技学院相关课题组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创建了灾害风险管理方向的本科课程与教材,探索'科教融合'教学方式... 一支专业过硬的技术队伍,是应急管理事业发展的基石和抓手。应急管理部成立后,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日益受到广泛关注。防灾科技学院相关课题组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创建了灾害风险管理方向的本科课程与教材,探索'科教融合'教学方式,推动灾害风险管理特色人才的培养。本文探讨了灾害风险管理教学体系的建设,为全国各大院校开展应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借鉴,本刊也竭诚欢迎各位读者来信或投递文章就应急管理人才培养进行问题探讨和经验分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风险管理 防灾减灾 灾害风险评估 特色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城市应急物流韧性评估
10
作者 皈榜学 徐雯静 郗蒙浩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70-84,共15页
在研究应急物流韧性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物流实际状况与应急物流韧性特点,从物流经济、物流基础、人才创新环境和社会韧性4个维度构建应急物流韧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因子分析法和K-均值聚类法,对四川省城市应急物流韧性进行量化评价。结... 在研究应急物流韧性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物流实际状况与应急物流韧性特点,从物流经济、物流基础、人才创新环境和社会韧性4个维度构建应急物流韧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因子分析法和K-均值聚类法,对四川省城市应急物流韧性进行量化评价。结果表明:2018-2022年四川省城市应急物流韧性评估得分整体呈现波动式缓慢提升的趋势;成都市得分最高,可达0.756分,而甘孜州最低,为0.047分;地区分布具有明显差异性和提升空间,据此提出了提升该地区应急物流韧性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 应急物流 因子分析法 K-均值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地震应急药品综合备灾标准化探讨
11
作者 杨月巧 李怡文 +1 位作者 谢腾跃 李世闯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8-163,187,共7页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展开应急救治工作起着重要作用。储备一定种类和数量的应急药品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有序展开应急救援工作的基石,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数量多、分布广、规模小,无法大量储备应对所有灾害的药品,...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展开应急救治工作起着重要作用。储备一定种类和数量的应急药品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有序展开应急救援工作的基石,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数量多、分布广、规模小,无法大量储备应对所有灾害的药品,因此地震应急药品综合备灾标准化研究就具有了一定的应用价值。该文结合情景分析法与内容分析法,分别进行了情景分析、伤情分析、药品统计分析和标准化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震后伤情主要分6类:机械性外伤、埋压窒息伤、完全性饥饿、精神障碍、疫情传染和其他。(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急药品具有综合备灾标准化的条件;(3)提出适合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备灾的应急药品标准化建议目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备灾 标准化 应急药品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应急管理的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12
作者 李忠 刘海军 +2 位作者 李晓丽 单维锋 张瑞蕾 《今日消防》 2022年第12期1-3,共3页
随着大、智、云、物、移的发展和应用普及,应急管理进入了智能时代,但相关人才短缺,因此培养面向应急管理的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将是教育部门和应急管理部门着力解决的问题。从信息时代背景下应急管理人才需求出发,分析了应急管理人才需要... 随着大、智、云、物、移的发展和应用普及,应急管理进入了智能时代,但相关人才短缺,因此培养面向应急管理的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将是教育部门和应急管理部门着力解决的问题。从信息时代背景下应急管理人才需求出发,分析了应急管理人才需要掌握的人工智能知识和能力需求。站在高校人才培养的角度,提出了从传统的专业型人才培养体系转向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旨在响应国家加快推动应急产业发展的号召,为高校面向应急管理的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提供建设性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管理 人工智能 人才需求 能力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防灾应急及应用实例研究
13
作者 李忠 陈朝阳 +2 位作者 薛子云 王志 李锦文 《今日消防》 2022年第5期1-3,共3页
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普及,人工智能技术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春天。在若干国家,人工智能技术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在国民经济、国防安全、金融保险、防灾减灾、应急救援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介绍了人工智能... 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普及,人工智能技术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春天。在若干国家,人工智能技术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在国民经济、国防安全、金融保险、防灾减灾、应急救援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介绍了人工智能发展现状以及在防灾减灾和应急救援两方面的应用后,以一个具体实例说明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智慧消防中的应用。人工智能与行业结合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防灾减灾:应急救援 智慧消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急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方案探索:以防灾科技学院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海军 单维锋 +2 位作者 唐彦东 李良超 董昭锐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22年第2期82-90,共9页
应急管理部成立后,应急管理事业迈入崭新阶段,应急管理事业对信息化、智能化人才需求紧迫,而我国应急管理人才培养却刚刚起步,人才培养方案亟待解决。本文以防灾科技学院为例,研究如何建设与应急管理事业发展相适应的我国应急信息技术... 应急管理部成立后,应急管理事业迈入崭新阶段,应急管理事业对信息化、智能化人才需求紧迫,而我国应急管理人才培养却刚刚起步,人才培养方案亟待解决。本文以防灾科技学院为例,研究如何建设与应急管理事业发展相适应的我国应急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方案。本文从“信息化应急、智慧化应急”角度,探索了应急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方案,首先基于成果导向确定应急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目标,接着确定应急信息技术方向毕业要求,围绕培养目标及毕业要求设置了应急信息技术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并详细介绍了课程体系中的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为应急管理学科人才培养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管理 人才培养 智慧应急 应急信息技术
原文传递
风险预防原则在防灾减灾领域的适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邢爱芬 李一行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60-66,共7页
起源于德国环境法的风险预防原则已广泛适用于全球环境保护,成为国际环境法的一项基本原则。随着灾害多发以及人们对灾害问题日益重视,风险预防原则向防灾减灾领域渗透发展。由于灾害风险管理与人权保护、环境保护等问题交叉渗透、密切... 起源于德国环境法的风险预防原则已广泛适用于全球环境保护,成为国际环境法的一项基本原则。随着灾害多发以及人们对灾害问题日益重视,风险预防原则向防灾减灾领域渗透发展。由于灾害风险管理与人权保护、环境保护等问题交叉渗透、密切相关,风险预防原则向防灾减灾领域发展一方面使该原则的适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使其法律地位进一步强化,成为一项正在形成的习惯国际法规则。将审慎对待灾害风险作为一项国家义务,对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无论是从履行国际义务还是从维护国家利益考虑,中国都须未雨绸缪,在综合性的灾害防治立法中确立风险预防原则并推进其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预防原则 防灾减灾 习惯国际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sidual Attention-BiConvLSTM:一种新的全球电离层TEC map预测模型
16
作者 王浩然 刘海军 +5 位作者 袁静 乐会军 李良超 陈羿 单维锋 袁国铭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3-430,共18页
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EC)预测对提高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的精度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的TEC map预测模型主要通过顺序堆叠时空特征提取单元来实现.这种模型搭建方法会因多个卷积层顺序堆叠而损失细粒度的TEC map的空间特征,导致模型精度不... 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EC)预测对提高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的精度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的TEC map预测模型主要通过顺序堆叠时空特征提取单元来实现.这种模型搭建方法会因多个卷积层顺序堆叠而损失细粒度的TEC map的空间特征,导致模型精度不够;还会由于多层堆叠导致梯度消失或梯度爆炸问题.本文借鉴残差注意力(Residual Attention)的思想,在TEC map预测模型中增加了残差注意力模块,提出了Residual Attention-BiConvLSTM模型.该模型中的残差注意力模块能同时提取粗、细粒度空间特征,并对其进行加权.本文在全球TEC map数据上与ConvLSTM、ConvGRU、ED-ConvLSTM和C1PG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Residual Attention-BiConvLSTM模型的RMSE、MAE、MAPE和R^(2)在太阳活动高年和年均优于对比模型.本文还在一次磁暴事件中对比了5种模型的预测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大磁暴发生时,本文模型与C1PG相近,优于其他3种对比模型.本文的研究工作为电离层map预测模型搭建提供一个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层TEC map预测 残差注意力模块 Residual Attention-BiConvLSTM 时空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融湖塘的提取方法
17
作者 王浩 李诗彤 魏莹莹 《北京测绘》 2025年第1期84-89,共6页
热融湖塘是多年冻土退化所引起的热融灾害之一,其中准确地监测热融湖塘的分布和变化是评估这一灾害的前提。根据以往对热融湖塘的研究发现,小型热融湖塘较多,但由于热融湖塘分布在湿地、草地等不同区域,部分热融湖塘在影像上与周边环境... 热融湖塘是多年冻土退化所引起的热融灾害之一,其中准确地监测热融湖塘的分布和变化是评估这一灾害的前提。根据以往对热融湖塘的研究发现,小型热融湖塘较多,但由于热融湖塘分布在湿地、草地等不同区域,部分热融湖塘在影像上与周边环境出现同谱异物的现象,导致无法对小型热融湖塘进行准确统计。本文选取高分六号影像作为数据源,分别采用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NDWI)阈值法、面向对象提取法、LBV变换法对研究区内热融湖塘进行提取。通过解译结果分析,LBV变换法提取精度最高;GF-6影像经过LBV变换之后,水体与其他地物之间的差异更加突出,对小型热融湖塘的提取有较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年冻土 热融湖塘 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NDWI)阈值法 LBV变换法 面向对象提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模型的新源县滑坡易发性评估
18
作者 袁旭山 刘京会 +1 位作者 黄龙生 李鑫旭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15-1826,共12页
滑坡灾害对居民生活和社会经济构成严重威胁。以新源县为研究区,选取17个滑坡影响因子作为初始因子集,通过多重共线性分析,筛选10个滑坡因子并构建研究区滑坡易发性评估指标体系。分别基于逻辑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LR)、支持向量机... 滑坡灾害对居民生活和社会经济构成严重威胁。以新源县为研究区,选取17个滑坡影响因子作为初始因子集,通过多重共线性分析,筛选10个滑坡因子并构建研究区滑坡易发性评估指标体系。分别基于逻辑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LR)、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和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3种典型模型进行滑坡易发性评估。利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曲线下的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滑坡比及野外实地考察对模型评估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分析。结果显示:低易发区主要集中在巩乃斯河谷平原地区,这些区域地势平坦,滑坡易发性相对较低。高易发区主要集中于巩乃斯河谷北部、阿吾拉勒山丘陵区,以及南部伊什基里克山和那拉提山分水岭两侧、恰甫河以南区域,地形复杂多变,滑坡易发性较高。在3种评估模型中,SVM模型表现最佳,其AUC高达0.985,说明该模型在滑坡易发性评估中的准确性较高。此外,SVM模型评估得到的高易发区滑坡点密度大,占比达到86%,进一步验证了其在滑坡易发性评估中的有效性。综合以上结果,SVM模型在新源县滑坡易发性评估中的合理性优于其他两种算法,能够为该地区的滑坡防治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逻辑回归 支持向量机 随机森林 滑坡易发性 新源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中游地区ESV与LER的时空演变及相关性分析
19
作者 李魁明 石云 +2 位作者 唐彦东 李婷婷 姚罗兰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02-1212,共11页
生态系统服务和生态风险防范是影响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关于大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生态风险管理的研究和实践较少,对其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也不够充分。黄河流域正处于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阶段,研究以中游地区228... 生态系统服务和生态风险防范是影响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关于大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生态风险管理的研究和实践较少,对其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也不够充分。黄河流域正处于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阶段,研究以中游地区228个县区为例,以2000年、2010年和2020年为评价年份,探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cosystem Service Value,ESV)与景观生态风险(Landscape Ecological Risk,LER)的交互机制,以为流域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新思路。通过建立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Area Ecosystem Service Value,AESV)与景观生态风险(LER)的评价模型,进一步揭示了AESV与LER的交互作用机制。结果显示:(1)黄河中游地区ESV呈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从2000年的3992.72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4011.37亿元再降低到2020年的3982.62亿元。其中,林地对黄河中游地区ESV贡献率最大,占总价值的45%左右;AESV的空间分布差异明显。(2)黄河中游地区的LER整体上呈上升趋势,平均风险从2000年的0.258上升到2010年的0.259继续上升到2020年的0.267,高风险区数量所占比例逐渐增加。在空间分布上,高风险区集中在山西省。各风险等级面积占比相对稳定。(3)黄河中游地区AESV和LER两个变量之间整体上存在正相关关系。在局部尺度上存在4种类型的空间相关性:高价值与高风险、高价值与低风险、低价值与高风险、低价值与低风险。研究结果可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景观生态风险 时空演变 交互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土地利用的大都市外围地区景观生态风险评价
20
作者 姚罗兰 李魁明 《湖南生态科学学报》 2025年第1期90-97,共8页
【目的】科学评估该区域景观生态风险,对于优化大都市外围区土地资源配置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方法】基于2000年、2010年和202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通过构建景观生态风险模型,对土地利用变化下廊坊市北三县景观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 【目的】科学评估该区域景观生态风险,对于优化大都市外围区土地资源配置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方法】基于2000年、2010年和202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通过构建景观生态风险模型,对土地利用变化下廊坊市北三县景观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1)2000—2020年期间,耕地和建设用地之和占总土地利用的95%以上,其中,耕地面积减少了23.01%,建设用地增加了104.57%;(2)2000—2020年,廊坊市北三县景观生态风险等级呈上升趋势,低风险区和较低风险区面积占比从71.61%降至30.85%,高风险区和较高风险区面积占比从9.58%增至35.61%;(3)2000—2020年廊坊市北三县的景观生态风险均呈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以“低-低”和“高-高”聚集模式为主。【结论】廊坊市北三县要根据生态风险空间差异,注重分类施策,推动区域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都市外围区 土地利用 景观生态风险 空间自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