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十万大山山地常绿阔叶林优势种空间分布格局与关联性 被引量:3
1
作者 姜冬冬 罗应华 +3 位作者 林建勇 何巧萍 覃林 零雅茗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1-161,共11页
【目的】山地常绿阔叶林是十万大山的主要植被类型,揭示其群落种群空间分布格局与关联性特征,有利于探讨群落物种竞争关系与维持机制。【方法】以十万大山1 hm^(2)山地常绿阔叶林样地重要值排名前6位的树种为研究对象,采用g(r)函数、方... 【目的】山地常绿阔叶林是十万大山的主要植被类型,揭示其群落种群空间分布格局与关联性特征,有利于探讨群落物种竞争关系与维持机制。【方法】以十万大山1 hm^(2)山地常绿阔叶林样地重要值排名前6位的树种为研究对象,采用g(r)函数、方差比率法、Spearman秩相关系数分析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和种内、种间相关性。【结果】以完全随机模型对样地群落优势种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分析,发现优势种在1~11 m尺度上均呈聚集分布,云南桤叶树Clethra delavayi、银木荷Schima argentea、柔毛紫茎Stewartia villosa在1~25 m尺度上呈聚集分布;以异质泊松模型分析时,发现优势种在10~25 m尺度上均呈随机分布,表明优势种空间分布格局受生境异质性影响,且不同种群受影响的程度不同;样地微地形因子中海拔和坡度对优势种的格局分布影响较大;不同种群的龄级空间分布格局受个体密度影响较大,增长型种群幼龄个体聚集分布,随着龄级的增加其空间分布趋于随机分布,衰退型种群成年个体小尺度上聚集分布,幼龄个体随机分布;样地群落优势种的幼树、小树、成年树之间无种内竞争排斥关系,种内关联性均为正相关或无关联,种内关联性与尺度相关;群落优势种种间关联性总体呈正关联,种间正相关和无关联种对多于负相关种对,表明群落中优势种的种间竞争关系较弱,优势种间相互独立,利于物种共存。【结论】十万大山山地常绿阔叶林优势种的分布格局受生境异质性和密度制约的影响,且分布格局随尺度和发育阶段而变化。种内、种间关系多为正相关或无关联,群落优势种排斥竞争关系不显著,群落种群结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分布格局 种间关联性 种内关联性 山地常绿阔叶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万大山山地常绿阔叶林群落物种组成与结构特征 被引量:1
2
作者 姜冬冬 罗应华 +3 位作者 何巧萍 覃林 林建勇 零雅茗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29-839,共11页
十万大山是广西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之一,其主要植被类型是山地常绿阔叶林。为了解区域内山地常绿阔叶林的群落现状及优势种群结构的发展现状,该文以十万大山山地常绿阔叶林1 hm^(2)固定监测样地中胸径(DBH)≥1 cm的木本植物为研究对象,... 十万大山是广西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之一,其主要植被类型是山地常绿阔叶林。为了解区域内山地常绿阔叶林的群落现状及优势种群结构的发展现状,该文以十万大山山地常绿阔叶林1 hm^(2)固定监测样地中胸径(DBH)≥1 cm的木本植物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物种组成、径级结构、树高结构并用g(r)函数分析优势种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群落中DBH≥1 cm的木本植物共计7517株,隶属52科108属153种;群落的优势种有云南桤叶树(Clethra delavayi)、银木荷(Schima argentea)、毛折柄茶(Hartia villosa)、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黄杞(Engelhardtia roxburghiana)、罗伞树(Ardisia quinquegona)、鼠刺(Itea chinensis)、腺叶山矾(Symplocos adenophylla)、假杨桐(Eurya subintegra)、毛冬青(Ilex pubescens),但优势种的优势地位不明显。(2)群落整体平均DBH为5.51 cm,径级、树高分布呈近似倒“J”型;优势种的径级分布多呈倒“J”型或“L”型,群落有较强的更新能力。(3)群落优势种稳定共存;优势种在样地中呈聚集分布,但优势种间聚集分布的位置有差异。总体而言,群落目前更新状态良好,群落中已有顶极群落优势种的存在,但群落具有一定的次生性特征,还未到达稳定的顶极群落状态,优势种间能稳定共存,有向稳定顶极群落演替的潜力,应继续加强管护,促进十万大山山地常绿阔叶林群落的更新与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常绿阔叶林 物种组成 径级结构 空间分布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万大山药用植物调查与研究
3
作者 覃武全 《四川农业科技》 2023年第5期100-103,共4页
为实现对药用植物情况的全面调查,我国2011年开展第四次中医药资源普查工作。作为广西地区著名山脉,十万大山因自然条件理想、地理位置独特,成为多种药用植物的良好生长场所。笔者从十万大山药用植物调查分析入手,在此基础上总结当前药... 为实现对药用植物情况的全面调查,我国2011年开展第四次中医药资源普查工作。作为广西地区著名山脉,十万大山因自然条件理想、地理位置独特,成为多种药用植物的良好生长场所。笔者从十万大山药用植物调查分析入手,在此基础上总结当前药用植物资源保护与管理现状,并提出科学对策来提升药用植物资源保护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万大山 药用植物 保护管理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狭叶坡垒种群结构与动态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贾淇宇 刘雄盛 +5 位作者 廖南燕 黄寒梅 黄荣林 肖玉菲 徐刚标 李娟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78-1086,共9页
【目的】研究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狭叶坡垒[Hopea chinensis(Merr.) Hand.-Mazz.]的种群结构特征和数量动态特征,探讨种群发展潜力和濒危原因,为狭叶坡垒种质资源的保护和恢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样地调查法对广西十万大山区域8个... 【目的】研究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狭叶坡垒[Hopea chinensis(Merr.) Hand.-Mazz.]的种群结构特征和数量动态特征,探讨种群发展潜力和濒危原因,为狭叶坡垒种质资源的保护和恢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样地调查法对广西十万大山区域8个狭叶坡垒自然集中分布区进行调查,以空间代替时间分析狭叶坡垒种群结构特征,绘制种群静态生命表和存活曲线,分析种群动态指数及种群生存函数,对种群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结果】狭叶坡垒野生种群龄级结构呈倒J型,幼龄个体数占比较高,表现为增长型结构,种群个体幼龄期淘汰率较高;种群动态指数、随机干扰敏感指标和随机干扰风险概率分别为52.61%、4.38%和8.33%,对外界干扰敏感,环境对个体有较强的选择作用。狭叶坡垒野生种群存活曲线为DeeveyⅡ型的B1亚型,狭叶坡垒种群生存率在Ⅰ~Ⅵ龄级期间随龄级增加而减小,累积死亡率随龄级增加而增加,危险率在Ⅵ龄级达最高值,狭叶坡垒种群在Ⅵ龄级之后进入生理衰退期。时间序列分析表明,除Ⅻ龄级的个体数经过4个龄级时间后保持不变,经过4、6、8、10个龄级时间后,狭叶坡垒各龄级的个体数均呈增加趋势,其中Ⅳ~Ⅷ龄级逐渐成为种群的主体,狭叶坡垒种群总体呈增长状态。【结论】狭叶坡垒野生种群为增长型,种群处于波动变化状态中,对外界干扰敏感。幼苗数量充足,在生境不被破坏的前提下,具有较好的恢复潜力。但幼苗向幼树、幼树向小树转换过程中存在增补限制,制约狭叶坡垒种群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狭叶坡垒 静态生命表 存活曲线 种群动态指数 生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珍稀濒危物种狭叶坡垒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5
作者 何巧萍 罗应华 +1 位作者 姜冬冬 零雅茗 《热带农业科学》 2024年第2期50-55,共6页
为了解狭叶坡垒(Hopea chinensis)所在群落物种多样性,完善物种数据,提高对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力度,通过野外样方设置,调查分析了该群落物种组成,计算其重要值与物种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1)4个样地的群落物种丰富,群落内共有87个树种... 为了解狭叶坡垒(Hopea chinensis)所在群落物种多样性,完善物种数据,提高对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力度,通过野外样方设置,调查分析了该群落物种组成,计算其重要值与物种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1)4个样地的群落物种丰富,群落内共有87个树种,隶属于38个科63属,以壳斗科、樟科、茜草科、山茶科、紫金牛科、藤黄科为主;(2)乔木树种主要以假鹊肾树、狭叶坡垒、石栎、大叶栎、黄杞和广西血桐为主,灌木主要以罗伞树、杜鹃、草鞋木和柏拉木为主;(3)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高于灌木层,1、2号样地物种多样性指数高于3、4号样地。综上所述,狭叶坡垒所在群落物种组成丰富,物种多样性指数高,人为因素对群落多样性造成一定影响。本研究为野生狭叶坡垒种群的保护及其恢复和该区域生物多样性维持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狭叶坡垒 重要值 物种多样性 物种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狭叶坡垒种群结构特征及动态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何巧萍 罗应华 +1 位作者 姜冬冬 零雅茗 《广西林业科学》 2023年第4期461-467,共7页
为了解狭叶坡垒(Hopea chinensis)种群生存现状及动态特征,基于十万大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狭叶坡垒固定动态监测样地,编制种群静态生命表、绘制生存函数和存活曲线,分析2015年和2021年种群结构特征及动态变化,通过Ripley’s L函数分析种... 为了解狭叶坡垒(Hopea chinensis)种群生存现状及动态特征,基于十万大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狭叶坡垒固定动态监测样地,编制种群静态生命表、绘制生存函数和存活曲线,分析2015年和2021年种群结构特征及动态变化,通过Ripley’s L函数分析种群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狭叶坡垒种群结构总体呈倒“J”型,个体数随龄级增大而减小。2015年,生命期望值在第Ⅴ龄级前随龄级增加而增加,在第Ⅵ龄级减小,第Ⅶ龄级增加,之后随龄级增加而减小;2021年,生命期望值在第Ⅴ龄级前随龄级增加呈先减后增的趋势,第Ⅴ龄级后随龄级增加而减小。存活曲线均趋近于Deevey-Ⅲ型。生存分析表明,2021年种群的生存率相较于2015年稍有提高。狭叶坡垒空间分布格局呈聚集分布。综上所述,群落中的狭叶坡垒种群为增长型种群,处于一个动态平衡的发展状态,具有较高的增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表 存活曲线 种群结构 空间分布格局 狭叶坡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城市用地功能布局优化策略
7
作者 黄予 黄新艺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1年第7期269-269,271,共2页
当前的城市发展、建设正处于非常重要的阶段,想要在自身的发展理念、方法上更好的优化,必须在用地方面合理的调整,这样才能促使一系列工作的前进拥有更多的保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落实,针对城市用地功能布局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布局... 当前的城市发展、建设正处于非常重要的阶段,想要在自身的发展理念、方法上更好的优化,必须在用地方面合理的调整,这样才能促使一系列工作的前进拥有更多的保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落实,针对城市用地功能布局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布局的思路、方法上,需要从长远的角度来思考,促使用地的可靠性、可行性更好的提升,既要努力创造出较高的价值,又要在未来的发展上按照全新的方式来部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 城市用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热带沟谷季雨林群落种间关联动态分析
8
作者 何巧萍 罗应华 +1 位作者 姜冬冬 零雅茗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233-3239,共7页
研究物种间关系的动态变化有助于揭示群落演替阶段及演替趋势,为群落的生态稳定性以及生物多样性维持提供科学依据。2015年,于十万大山北热带沟谷季雨林关键物种狭叶坡垒(Hopea chinensis)重点分布区域建立了1 hm^(2)群落动态监测样地,2... 研究物种间关系的动态变化有助于揭示群落演替阶段及演替趋势,为群落的生态稳定性以及生物多样性维持提供科学依据。2015年,于十万大山北热带沟谷季雨林关键物种狭叶坡垒(Hopea chinensis)重点分布区域建立了1 hm^(2)群落动态监测样地,2020年进行了样地复查。基于两次调查数据,利用方差比率和Pearson相关系数以及Spearman秩相关分析方法,对群落22个主要物种种间关系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015年,该群落方差比率VR值为1.09,2020年VR值为0.98,经过统计量检验上述VR值显著偏离1。2015年和2020年的ω值分别为108.75和97.78,均落在[77.93,124.34]区间内,总体关联性表现为不关联。(2)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结果表明,2015年,群落主要物种间有28个显著正联结种对,14个显著负联结种对;2020年,有35个显著正联结种对,18个显著负联结种对。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表明,2015年群落主要物种间有26个显著正联结种对,19个显著负联结种对;2020年,有31个显著正联结种对,18个显著负联结种对。(3)狭叶坡垒与群落各物种间关联性变强,显著正相关种对不变,显著负相关种对数减少,在群落中重要地位提高。综上所述,该群落种间显著正联结关系增强,主要物种间的联结关系变化复杂,各物种种间关联朝正向变化,群落处于正向的动态演替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间关联 联结性变化 方差比率 Pearson相关性 Spearman秩相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