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NRI和CONUT评分对老年局部晚期NSCLC病人放疗后发生≥2级放射性肺炎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黄锐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831-836,共6页
目的分析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NRI)和营养控制状况(CONUT)评分对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病人放疗后发生≥2级放射性肺炎(RP)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我院接受放疗的Ⅲ期且年龄≥65岁的老年NSCLC病人81例,放... 目的分析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NRI)和营养控制状况(CONUT)评分对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病人放疗后发生≥2级放射性肺炎(RP)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我院接受放疗的Ⅲ期且年龄≥65岁的老年NSCLC病人81例,放疗后随访3个月,根据病人RP发生情况,将病人分为≥2级RP组(A组,25例)和<2级RP组(B组,56例)。收集病人临床资料和放疗剂量学参数,并计算病人放疗结束时的GNRI和CONUT评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局部晚期NSCLC病人放疗后发生≥2级RP的影响因素,应用ROC曲线分析GNRI和CONUT评分对≥2级RP的预测价值。结果A组双肺V20(双肺接收>20 Gy剂量照射的肺体积百分比)高于B组(P<0.05);放疗结束时A组GNRI低于B组,CONUT评分高于B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放疗结束时低GNRI(OR=0.821,95%CI:0.717~0.941)和高CONUT评分(OR=3.653,95%CI:1.944~6.886)是老年局部晚期NSCLC病人放疗后发生≥2级R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提示,GNRI和CONUT评分预测老年局部晚期NSCLC病人放疗后发生≥2级RP的截断值分别为94.22和4.5分,AUC分别为0.785和0.894;两者联合预测的AUC为0.925,敏感度为0.840,特异度为0.929。结论放疗结束时低GNRI和高CONUT评分是老年局部晚期NSCLC病人放疗后发生≥2级RP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两者单独或联合评估对其均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老年人 放射性肺炎 老年营养风险指数 营养控制状况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2
2
作者 徐倩倩 朱振华 《临床肺科杂志》 2020年第8期1241-1245,共5页
目的分析晚期肺癌患者化疗后获得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情况,探究化疗晚期肺癌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363例医院晚期肺癌化疗后85例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系统感染部位及分泌物标本中的... 目的分析晚期肺癌患者化疗后获得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情况,探究化疗晚期肺癌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363例医院晚期肺癌化疗后85例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系统感染部位及分泌物标本中的病原菌分布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分析肺癌病理类型、临床分期、解剖学分型以及年龄、性别等18个因素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联系,确定肺癌晚期化疗患者引起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85例晚期肺癌患者化疗后感染,主要感染部位为呼吸系统45例(52.94%)、消化系统20例(23.53%)和口腔14例(16.47%);共分离病原菌85株,革兰阴性菌50株占58.82%,其中铜绿假单胞菌24株(28.24%),肺炎克雷伯菌14株(16.47%),鲍曼氏不动杆菌12株(14.12%),革兰阳性菌35株占41.18%,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21株(24.71%),粪肠球菌6株(7.06%),真菌8株占9.41%;肺癌病理类型中小细胞肺癌患者感染率高于非小细胞癌患者(P<0.05);临床病理分期结果:小细胞肺癌中局限期肺癌患者感染发生率高于广泛期肺癌患者(P<0.05);非小细胞型肺癌中晚期肺癌患者感染发生率高于早中期肺癌患者(P<0.05);中央型肺癌患者感染率高于周围型肺癌患者的感染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既往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程、住院时间、曾经侵入性操作、白细胞水平、血清白蛋白水平、淋巴细胞CD+3、CD+4、CD+8百分比、抗生素使用、使用免疫抑制剂是晚期肺癌患者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晚期肺癌患者化疗后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具有一定病原学特征,控制慢性肺部疾病、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侵入性操作、给予营养支持、合理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等,可降低晚期肺癌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机率,延长肺癌晚期化疗患者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肺癌 化疗 病原菌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调强放疗治疗局部晚期低危鼻咽癌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伟 戴群 《海南医学》 CAS 2016年第23期3854-3856,共3页
目的比较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Endostar)联合调强放疗(IMRT)与IMRT联合化疗治疗局部晚期低危鼻咽癌(LANC)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阜阳市人民医院放疗科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LANC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 目的比较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Endostar)联合调强放疗(IMRT)与IMRT联合化疗治疗局部晚期低危鼻咽癌(LANC)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阜阳市人民医院放疗科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LANC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38)。观察组采用IMRT放疗联合Endostar,对照组采用IMRT联合顺铂(DDP)化疗者,两组放疗疗程为6周。放疗结束后3个月进行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评价;同时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远期生存率。结果疗程结束3个月时,观察组和对照组客观缓解率分别为89.5%(34/38)和90.5%(38/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Ⅲ~Ⅳ级黏膜炎、恶心呕吐和白细胞减低发生率分别为23.7%(9/38)、2.6%(1/38)和2.6%(1/3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2.9%(18/42)、23.8%(10/42)和21.4%(9/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55.6个月,对照组为57.1个月,两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1.09,95%CI:0.49~2.38,P>0.05)。结论 Endostar联合IMRT治疗LANC的临床疗效与IMRT联合化疗相当,但不良反应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晚期鼻咽癌 调强放疗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程局部同步推量调强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效果及对3年生存率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伟 任丽丽 +1 位作者 江超 杨文影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3年第1期41-44,共4页
目的探讨全程局部同步推量调强放疗(SIB-IMRT)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效果及对3年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2019年6月收治的局部晚期食管癌108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4例,研究组采用SIB-IMRT治疗... 目的探讨全程局部同步推量调强放疗(SIB-IMRT)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效果及对3年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2019年6月收治的局部晚期食管癌108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4例,研究组采用SIB-IMRT治疗,对照组采用序贯加量调强放疗(IMRT)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细胞角化素蛋白片段19(CYFRA21-1)、免疫功能[CD3+、CD4+、CD8+和CD4+/CD8+]、3年生存率。结果2组近期客观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CA125、CEA、CYFRA21-1和CD8+水平低于对照组、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P<0.05,P<0.01)。研究组3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放射性食管炎和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SIB-IMRT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可显著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和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减少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提高远期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全程局部同步推量调强放疗 糖类抗原125 癌胚抗原 细胞角化素蛋白片段19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放疗后放射性肺炎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的测定 被引量:5
5
作者 张伟 任丽丽 +2 位作者 宋艺玲 江超 黄锐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44-548,共5页
目的:分析肺癌放疗后放射性肺炎(RP)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的变化和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2年6月在阜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肺癌调强放射治疗4~8周的患者72例,放疗后6个月内发生RP 11例。收集患者放疗... 目的:分析肺癌放疗后放射性肺炎(RP)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的变化和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2年6月在阜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肺癌调强放射治疗4~8周的患者72例,放疗后6个月内发生RP 11例。收集患者放疗前的一般资料;放疗前,放疗完成后1、2、3个月,检测血液CD3^(+)、CD4^(+)、CD8^(+)T淋巴细胞比例,中性粒细胞计数,计算CD4^(+)/CD8^(+)和NLR。结果:RP组KPS评分≥80分患者比例(36.36%)小于未RP组(78.69%),糖尿病患者比例(45.45%)大于未RP组(11.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放疗前比较,放疗后两组CD3^(+)、CD4^(+)T淋巴细胞比例及CD4^(+)/CD8^(+)均降低,NLR升高(P<0.05);与未RP组比较,RP组CD3^(+)、CD4^(+)T淋巴细胞比例更低,NLR更高(P<0.05)。结论:KPS评分和糖尿病可能影响肺癌放疗后RP的发生,T细胞亚群、NLR对肺癌放疗后RP的发生可能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细胞亚群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肺癌 放射性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地孕酮在食管癌放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洲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26期35-36,共2页
目的评价甲地孕酮在食道癌患者放疗中,减轻消化道反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对照组39例给予常规放疗,治疗组4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甲地孕酮(160mg/d)观察两组消化道反应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治疗组消化道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目的评价甲地孕酮在食道癌患者放疗中,减轻消化道反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对照组39例给予常规放疗,治疗组4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甲地孕酮(160mg/d)观察两组消化道反应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治疗组消化道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未见甲地孕酮所致的严重毒副作用。结论甲地孕酮对接受放疗的食管癌患者在减轻消化道反应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有明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地孕酮 食管癌 放射治疗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干预对肿瘤放疗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杨洲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5期243-244,共2页
目的通过心理干预增强肿瘤患者对放射反应的耐受性,使患者顺利完成治疗。方法20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00例,干预组100例,干预组同时给于心理干预。观察两组放疗期间对药物治疗的依赖及放疗计划完成情况。结果干预组对... 目的通过心理干预增强肿瘤患者对放射反应的耐受性,使患者顺利完成治疗。方法20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00例,干预组100例,干预组同时给于心理干预。观察两组放疗期间对药物治疗的依赖及放疗计划完成情况。结果干预组对药物的依赖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放疗计划完成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通过对放疗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以大大降低患者出现放射反应时对药物的依赖,增强放疗效果,增强治疗的依从性,顺利完成治疗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干预 肿瘤 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化护理对晚期肺癌放疗患者满意度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8
作者 周弘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7期110-112,共3页
探讨实施个体化护理措施对晚期肺癌放疗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03月至2022年02月科室收治的共40例晚期肺癌患者,使用便利抽样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20),观察组(n20)。给予对照组肺癌放疗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 探讨实施个体化护理措施对晚期肺癌放疗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03月至2022年02月科室收治的共40例晚期肺癌患者,使用便利抽样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20),观察组(n20)。给予对照组肺癌放疗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结合患者的文化程度、职业状况、兴趣爱好、家庭情况给予个体化健康宣教、心理疏导护理、行为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出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个体化护理能够改善晚期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化护理 晚期肺癌 满意度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肝介入化疗加立体定向放疗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效果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白光平 时启良 杨洲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7年第22期1736-1737,共2页
为探讨介入化疗加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对32例患者行全肝化疗后,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对于病灶集中者设一个适形野,80%等剂量线包绕;对于多个病灶而病灶相距较远者行X刀旋转照射,80%等剂量线包绕。中心最大剂... 为探讨介入化疗加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对32例患者行全肝化疗后,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对于病灶集中者设一个适形野,80%等剂量线包绕;对于多个病灶而病灶相距较远者行X刀旋转照射,80%等剂量线包绕。中心最大剂量(3~4)Gy/次,隔日治疗1次,共10~12次。治疗期间使用保肝药物和疏肝理气中药。经以上治疗后患者CR6例(18.8%),PR24例(75.0%),(SD+PD)4例(6.2%)。初步研究结果提示,全肝介入化疗加局部立体定向放疗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有效方法,疏肝理气中药和保肝药物的应用可保护肝脏功能和降低放射线对肝脏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药物疗法 肝肿瘤/放射疗法 立体定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联合王不留行籽穴位贴敷对乳腺肿瘤放疗后癌因性疲乏患者睡眠质量、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瑞鑫 周弘 +1 位作者 张卉 张伟 《四川中医》 2023年第2期198-201,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王不留行籽穴位贴敷对乳腺肿瘤放疗后癌因性疲乏患者睡眠质量、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5例乳腺癌放疗后癌因性疲乏患者,根据护理干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51例...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王不留行籽穴位贴敷对乳腺肿瘤放疗后癌因性疲乏患者睡眠质量、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5例乳腺癌放疗后癌因性疲乏患者,根据护理干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51例,研究组5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穴位针刺联合王不留行籽穴位贴敷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睡眠质量、生存质量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简易疲乏量表(BF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更低,入睡时间更短,睡眠时间更长(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健康感受、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家庭支持、总体情况5个部分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恶心呕吐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严重程度较对照组轻(P<0.05)。结论:穴位针刺联合王不留行籽穴位贴敷可有效改善乳腺肿瘤放疗后癌因性疲乏患者癌因性疲乏症状、睡眠质量、生存质量、免疫功能及恶心呕吐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针刺 王不留行籽穴位贴敷 乳腺肿瘤 癌因性疲乏 睡眠质量 生存质量
原文传递
安罗替尼口服与多西他赛化疗和调强放疗在一线治疗失败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联合应用 被引量:9
11
作者 武春秋 张允清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6期51-54,共4页
目的观察安罗替尼口服与多西他赛化疗和调强放疗在一线治疗失败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xtensive stage-small cell lung cancer,ES-SCLC)治疗中的联合应用效果。方法30例一线EP方案治疗后复发或转移的ES-SCLC患者,治疗第1天口服安罗替尼12 ... 目的观察安罗替尼口服与多西他赛化疗和调强放疗在一线治疗失败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xtensive stage-small cell lung cancer,ES-SCLC)治疗中的联合应用效果。方法30例一线EP方案治疗后复发或转移的ES-SCLC患者,治疗第1天口服安罗替尼12 mg+静脉滴注多西他赛75 mg/m~2,治疗第2~14天口服安罗替尼12 mg/d,21天为1个治疗周期。患者在服药同时进行同步放化疗。2个用药周期后判定疗效,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并记录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survival,PFS)、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法分析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治疗后30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14例、稳定(SD)例8例、进展(PD)5例,总客观缓解率56.6%、疾病控制率83.3%。随访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survival,PFS)为6.7(95%CI:5.655~7.745)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为11.5(95%CI:9.123~13.811)个月。30例患者治疗过程中2例患者出现3级不良反应(药物性皮疹、外周血三系减少症),其余均为1~2级不良反应。PS评分、脑转移、肝转移、复发时间和一线疗效与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的PFS有关(χ^(2)分别为19.163、21.527、4.165、5.969、6.820;P均<0.05)。PS评分、脑转移、一线疗效与广泛性小细胞肺癌患者的OS相关(χ^(2)分别为19.473、14.387、6.250;P均<0.05)。脑转移是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PFS的独立影响因素(HR=0.057,95%CI:0.004~0.749;P<0.05)。结论安罗替尼口服与多西他赛化疗和调强放疗在一线治疗失败的ES-SCLC治疗中的联合应用效果较好,患者的不良反应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罗替尼 肺肿瘤 小细胞肺癌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护理对肿瘤化疗患者疗效、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7
12
作者 周弘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12期44-46,共3页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肿瘤化疗患者疗效、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诊治的108例肿瘤化疗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优质护理),每组各54例。观察和比较2组治疗的临床疗效、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肿瘤化疗患者疗效、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诊治的108例肿瘤化疗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优质护理),每组各54例。观察和比较2组治疗的临床疗效、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生理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身体功能、自我形象、情绪功能及生活质量总分均明显增高(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够提高肿瘤化疗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 化疗 疗效 护理满意度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治疗早期乳腺癌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培新 王学究 张允清 《淮海医药》 CAS 2013年第4期295-297,共3页
目的观察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近期疗效及美容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2012年7月我院收治的29例行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肿瘤行局部扩大切除并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手术后辅以放疗,化疗... 目的观察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近期疗效及美容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2012年7月我院收治的29例行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肿瘤行局部扩大切除并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手术后辅以放疗,化疗或内分泌治疗,观察手术并发症及美容效果,通过随访,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手术并发症为2例,按保留乳房治疗后美容评判标准进行评价,其中优良27例,一般1例,差1例,总优良率:93.1%。随访6~36月,所有患者均无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治疗早期乳腺癌近期疗效较好,可使乳房形体改变较小,是值得推荐的一种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保留乳房治疗 美学评价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NUT评分对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放化疗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4
14
作者 武春秋 张允清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235-240,共6页
目的探讨控制营养状况(CONUT)评分预测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放化疗患者的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119例初治ES-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CONUT评分的最佳阈值,根据阈值分为高评分... 目的探讨控制营养状况(CONUT)评分预测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放化疗患者的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119例初治ES-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CONUT评分的最佳阈值,根据阈值分为高评分组和低评分组。生存分析用Kaplan-Meier法,多因素分析用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结果根据CONUT评分的截断值(4.5分)分为CONUT低评分组(<4.5)59例和CONUT高评分组(≥4.5)60例。CONUT高评分组中性粒细胞计数高于CONUT低评分组(P=0.005),CONUT高评分组淋巴细胞计数、白蛋白水平、总胆固醇水平、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CONUT低评分组(P<0.05)。CONUT高评分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和中位总生存期(OS)分别为5.0个月和10.0个月,短于CONUT低评分组的12.0个月和17.0个月(P均<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ECOG评分、脑转移、全脑姑息放疗、胸腔放疗、免疫治疗、NLR、PNI和CONUT评分均与PFS和OS有关(P<0.05)。肝转移与PFS无关(P=0.058),与OS有关(P=0.032)。Cox多因素分析显示,CONUT评分和免疫治疗是影响PFS和OS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初始治疗前的CONUT评分可作为判断ES-SCLC患者预后的有效指标,CONUT高评分预示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广泛期 控制营养状况评分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晚期鼻咽癌放化疗综合治疗的临床研究
15
作者 白光平 杨洲 陈赟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7年第13期1008-1010,共3页
目的:探讨患者对联合应用诱导化疗和放疗同期口服卡莫氟治疗中晚期鼻咽癌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将66例局部中晚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诱导化疗随后放疗组33例(对照组)和诱导化疗随后放疗同期卡莫氟治疗组33例(治疗组)。两组放疗... 目的:探讨患者对联合应用诱导化疗和放疗同期口服卡莫氟治疗中晚期鼻咽癌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将66例局部中晚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诱导化疗随后放疗组33例(对照组)和诱导化疗随后放疗同期卡莫氟治疗组33例(治疗组)。两组放疗方法相同,鼻咽部剂量70Gy/(35次.7周),颈部淋巴结根治量为(60-70Gy)/[(30-35次).(6-7)周]。治疗组在放疗期间同时口服卡莫氟,200mg/次,3次/d。结果:诱导化疗效率高,平均有效率高达87.0%,其中平均CR8.7%,PR78.4%。治疗组白细胞下降Ⅲ-Ⅳ级(18.2%)高于对照组(13.1%),χ^2=.6,P=0.010。治疗组口腔黏膜炎Ⅲ-Ⅳ级发生率(63.6%)高于对照组(30.3%),χ^2=.360,P=0.007。治疗组恶心发生率(87.9%)高于对照组(39.4%),χ^2=6.762,P=0.0001,经对症处理大部分患者能按计划完成治疗。结论:初步研究结果提示放疗同期口服卡莫氟治疗局部中晚期鼻咽癌有潜在性的增益,其远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放射治疗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序贯放化疗与同步放化疗对肺癌患者放射性肺炎发生的影响及其与肺功能关系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任丽丽 宋艺玲 +2 位作者 陈赟 张伟 张允清 《河北医学》 CAS 2021年第10期1657-1661,共5页
目的:探讨序贯放化疗与同步放化疗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放射性肺炎(RP)发生率,以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肺癌患者6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按照简单随机分为序贯组与同步组,每组30例。序贯组采用序贯... 目的:探讨序贯放化疗与同步放化疗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放射性肺炎(RP)发生率,以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肺癌患者6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按照简单随机分为序贯组与同步组,每组30例。序贯组采用序贯放化疗方案治疗,同步组采用同步放化疗方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放射性肺炎发生情况以及肺功能指标水平变化。结果:同步组总有效率(70.00%vs 46.67%)高于序贯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步组整体临床疗效要明显优于序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放射性肺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秩和检验结果显示,序贯组放射性肺炎整体情况较于同步组更为严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各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同步组FEV1[(1.69±0.18 vs 1.42±0.31)L]、FVC[(3.02±0.27 vs 2.86±0.32)L]、FEV1/FVC[(56.09±4.86 vs 49.51±8.56)%]均明显高于序贯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相较于序贯放化疗治疗方案,同步放化疗治疗肺癌整体疗效更优,能够减轻放射性肺炎程度,且可明显改善患者肺功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序惯放化疗 同步放化疗 放射性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行同步放化疗期间发生急性骨髓抑制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4
17
作者 黄锐 张允清 《广西医学》 CAS 2022年第16期1859-1864,共6页
目的探讨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行同步放化疗期间发生急性骨髓抑制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62例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卡培他滨化疗联合盆腔调强放疗。同步放化疗期间评估患者发生急性骨髓抑制情况,并将发生2级及以上... 目的探讨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行同步放化疗期间发生急性骨髓抑制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62例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卡培他滨化疗联合盆腔调强放疗。同步放化疗期间评估患者发生急性骨髓抑制情况,并将发生2级及以上急性骨髓抑制的患者纳入抑制组,其余患者纳入非抑制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剂量体积参数。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放化疗期间发生2级及以上急性骨髓抑制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患者发生急性骨髓抑制的剂量体积参数阈值。结果62例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同步放化疗期间的2级及以上急性骨髓抑制的发生率为37.1%(23/62)。抑制组患者的女性比例,髂骨V_(5)、V_(10)、V_(15)、V_(20)、V_(25),腰骶骨V_(45),骨盆下部V_(30)、V_(35)、V_(40)、V_(45),以及骨盆V_(15)、V_(20)、V_(25)、V_(30)均高于非髓抑制组(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腰骶骨V_(45)是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同步放化疗期间发生2级及以上急性骨髓抑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腰骶骨V_(45)评估患者发生2级及以上急性骨髓抑制的曲线下面积为0.697,阈值为40%,敏感性为0.739,特异性为0.718。腰骶骨V_(45)≥40%的患者的2级及以上急性骨髓抑制发生率较高(P<0.05)。结论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同步放化疗期间急性骨髓抑制的发生率较高,腰骶骨V_(45)是患者发生急性骨髓抑制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应将腰骶骨V_(45)降低至40%以下,以减少2级及以上急性骨髓抑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 同步放化疗 急性骨髓抑制 影响因素 剂量体积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乙酰氨基酚过量致精神异常、肾损害及低血糖昏迷 被引量:7
18
作者 许辉 徐倩倩 +2 位作者 童旭辉 汝宁 张艳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09年第4期262-263,共2页
1例29岁男性患者,1 d内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片(0.5 g)共20片后出现语无伦次,行为异常。入院后实验室检查:ALT26 U/L,AST16 U/L;BUN43 mmol/L,SCr 235μmol/L,血糖4.2 mmol/L。第2天患者出现昏迷,血糖1.2 mmol/L。经对症治疗,2周后血糖及肾... 1例29岁男性患者,1 d内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片(0.5 g)共20片后出现语无伦次,行为异常。入院后实验室检查:ALT26 U/L,AST16 U/L;BUN43 mmol/L,SCr 235μmol/L,血糖4.2 mmol/L。第2天患者出现昏迷,血糖1.2 mmol/L。经对症治疗,2周后血糖及肾功能均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乙酰氨基酚 过量 药物中毒 精神异常 肾损害 低血糖昏迷
原文传递
安罗替尼联合多西他赛二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4
19
作者 武春秋 张允清 +1 位作者 张洪涛 刘文强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68-374,共7页
目的探讨安罗替尼联合多西他赛二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01-01-2022-03-31阜阳市人民医院(40例)、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37例)和太和县中医院(40例)收治的经一线EP方案(依托泊苷+顺铂)或EP方案联... 目的探讨安罗替尼联合多西他赛二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01-01-2022-03-31阜阳市人民医院(40例)、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37例)和太和县中医院(40例)收治的经一线EP方案(依托泊苷+顺铂)或EP方案联合免疫治疗后进展或复发的ES-SCLC患者117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58例)。观察组:给予盐酸安罗替尼胶囊(12 mg,口服,1次/d,用药2周停1周,每21 d为1个周期)联合多西他赛(75 mg/m^(2),静脉滴入1 h,d1,每21 d为1个周期);对照组:给予多西他赛(75 mg/m^(2),静脉滴入1 h,d1,每21 d为1个周期)。观察2组的近期疗效、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和不良反应,评价不同预后因素对患者生存期的影响。结果随访至2022-11-01,中位随访时间12.5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客观缓解率(ORR)分别为61.0%(36/59)和25.9%(15/58),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91.5%(54/59)和77.6%(45/5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4.700,P<0.001;χ^(2)=4.366,P=0.037)。中位PFS分别为6.1和4.2个月,中位OS分别为9.2和6.7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7.331,P<0.001;χ^(2)=31.101,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观察组中一线应用免疫药物可延长PFS和OS(P<0.001),ECOG评分=1和脑转移与较短的PFS和OS相关联,P<0.001;亚组生存分析显示,在脑转移患者中,观察组行全脑放疗的中位PFS(4.9 vs 3.0个月,P=0.002)和中位OS(8.2 vs 3.7个月,P<0.001)均长于对照组。2组常见不良反应为乏力、厌食、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等;观察组手足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症、高甘油三脂血症多见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高血压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多以1~2级为主,3级发生率低,无4级不良反应,无治疗相关性死亡,通过对症处理或安罗替尼减量后均可控制。结论安罗替尼联合多西他赛可作为ES-SCLC患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二线治疗方案,并有改善预后的趋势,值得扩大样本量继续临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 安罗替尼 多西他赛 二线治疗 预后
原文传递
安罗替尼单药在PS评分差的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
20
作者 黄锐 张允清 《国际肿瘤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2期705-710,共6页
目的探究安罗替尼单药在一线标准方案治疗失败且体力状况(PS)评分差的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二线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安徽省阜阳市人民医院经一线标准方案治疗失败且PS评分差的ES-SCLC患者33例... 目的探究安罗替尼单药在一线标准方案治疗失败且体力状况(PS)评分差的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二线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安徽省阜阳市人民医院经一线标准方案治疗失败且PS评分差的ES-SCLC患者33例,所有患者二线治疗均口服安罗替尼10 mg,服用2周停1周,21 d为1周期,直至疾病进展或患者不可耐受。观察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和不良反应,采用Kaplan-Meier法估算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Cox回归模型分析PFS的影响因素。结果安罗替尼单药治疗至少2个周期后,33例患者中无完全缓解,部分缓解5例,病情稳定17例,疾病进展11例,ORR为15.2%(5/33),DCR为66.7%(22/33)。患者中位PFS为3.7个月(95%CI为2.9~4.5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一线复发时间(χ^(2)=4.90,P=0.027)、脑转移(χ^(2)=12.42,P<0.001)、肝转移(χ^(2)=11.05,P=0.001)和控制营养状况(CONUT)评分(χ^(2)=12.43,P<0.001)均是安罗替尼单药治疗经一线治疗失败且PS评分差的ES-SCLC患者PFS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脑转移(HR=3.21,95%CI为1.24~8.29,P=0.016)、肝转移(HR=2.80,95%CI为1.03~7.61,P=0.044)和CONUT评分(HR=2.72,95%CI为1.16~6.38,P=0.021)均是安罗替尼单药治疗经一线治疗失败且PS评分差的ES-SCLC患者PFS的独立影响因素。常见不良反应为乏力、高血压、食欲减退等,大部分不良反应为1~2级,3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1%(3/33),无4~5级不良反应。结论安罗替尼单药在一线标准方案治疗失败且PS评分差的ES-SCLC二线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治疗学 安罗替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