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RI增强扫描在阜新地区肝脏坏死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
作者 周鹏 王烁 郑玉明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0期1271-1273,1276,共4页
目的探讨MRI增强扫描在辽宁阜新地区肝脏坏死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时间为2015年5月-2018年5月,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诊治的肝脏坏死结节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MRI常规与增强扫描,记录患者的影像学诊断与病理... 目的探讨MRI增强扫描在辽宁阜新地区肝脏坏死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时间为2015年5月-2018年5月,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诊治的肝脏坏死结节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MRI常规与增强扫描,记录患者的影像学诊断与病理学特征。结果在80例患者中,70例为单发,10例为多发,T2WI扫描动脉期、静脉期主要表现为高信号,延迟期主要表现为低信号与等信号; MRI增强扫描鉴别诊断肝脏坏死良恶性结节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98.5%和80.0%。MRI T2WI曲线下面积AUC=0.858,可信区间(0.754,0.962);增强扫描DCEI曲线下面积=0.898,可信区间(0.800,0.991);两者联合曲线下面积=0.982,可信区间(0.956,1.009),联合诊断的曲线下面积显著高于单独诊断(P<0.05)。结论 MRI增强扫描在辽宁阜新地区肝脏坏死结节中的应用具有很好的鉴别诊断价值,提高了MRI对肝脏坏死结节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增强扫描 辽宁阜新 肝脏坏死结节 T2WI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吡格雷片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王佳 郑丽莎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28期1-3,共3页
目的比较氯吡格雷片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氯吡格雷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血... 目的比较氯吡格雷片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氯吡格雷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血流动力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凝血功能、血流动力学和NIHSS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也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片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优势更明显,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格雷片 阿司匹林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血流动力学 NIH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联合氯沙坦钾对长期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纤维化和残余肾功能的作用 被引量:5
3
作者 莫莉 段英杰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第8期93-95,共3页
目的探讨3-羟-3-甲戊二酸A还原酶(HMG-Co A还原酶)抑制剂瑞舒伐他汀与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ARB)氯沙坦钾联合应用在长期腹膜透析患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本院72例新腹膜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 目的探讨3-羟-3-甲戊二酸A还原酶(HMG-Co A还原酶)抑制剂瑞舒伐他汀与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ARB)氯沙坦钾联合应用在长期腹膜透析患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本院72例新腹膜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氯沙坦组(24例)、联合用药组(24例)。观察期1年,观察3组患者尿量、内生肌酐清除率、血清钾、血压等变化及腹膜平衡实验(peritonealequilibration tests,PET)。通过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PET前过夜腹透液中的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及患者血清中的C反应蛋白。结果 3组患者肾功能及腹膜功能比较,氯沙坦组优于对照组,联合用药组优于氯沙坦组(P<0.05)。结论长期腹膜透析患者中3-羟-3-甲戊二酸A还原酶(HMG-Co A还原酶)抑制剂联合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可降低超滤量和残余肾功能下降的速度,改善肾功能,抑制腹膜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在抗腹膜性硬化和保护腹膜功能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3-羟-3-甲戊二酸A还原酶抑制剂 腹膜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早期动脉溶栓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 被引量:5
4
作者 王佳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第34期85-87,共3页
目的探讨超早期动脉溶栓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动... 目的探讨超早期动脉溶栓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动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管再通情况、尿激酶用量及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管总再通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尿激酶用量为(76.6±18.4)U,少于对照组的(94.7±23.5)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4、7周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4、7周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动脉溶栓超早期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效果显著,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良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早期 动脉溶栓 静脉溶栓 缺血性脑卒中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梗塞护理中偏瘫肢体康复训练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烁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6年第19期3037-3040,共4页
目的 探讨脑梗塞护理中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的应用.方法 随机选取80例脑梗塞肢体偏瘫患者,分为两个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干预,包括被动与主动训练,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肌力... 目的 探讨脑梗塞护理中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的应用.方法 随机选取80例脑梗塞肢体偏瘫患者,分为两个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干预,包括被动与主动训练,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肌力恢复情况与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护理干预后,肌力恢复情况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5.0% vs.70.0%),观察组肢体功能恢复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7.5% vs.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梗塞护理中应用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对脑梗塞偏瘫患者肢体康复具有明显效果,建议广泛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偏瘫 肢体康复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张红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第2期253-254,共2页
目的观察分析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运用优质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脑血栓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分别采用常规方式和优质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护理干预B组患者的... 目的观察分析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运用优质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脑血栓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分别采用常规方式和优质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护理干预B组患者的ADL和WHOQOL-100评分明显高于A组,而NIHSS评分明显低于A组,表明B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要好于A组(P <0.05)。B组患者和家属对护理的总满意率为96.00%,明显高于A组的70.00%(χ~2=11.977,P=0.001 <0.05)。结论对脑血栓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治疗和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增加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栓 优质护理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颈动脉斑块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王佳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34期116-117,共2页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颈动脉斑块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1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脂...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颈动脉斑块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1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脂相关指标水平、炎症因子水平以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斑块面积。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金属基质蛋白-9(MMP-9)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TC、LDL-C、TG、MMP-9以及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H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颈动脉斑块面积以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颈动脉斑块面积以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分别为(20.4±7.9)mm2、(1.16±0.26)mm,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0±7.3)mm2、(1.41±0.32)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够有效改善颈动脉斑块的情况以及炎症因子的水平,值得在临床上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急性脑梗死 颈动脉斑块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帕金森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8
作者 张红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34期270-271,共2页
目的分析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帕金森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3月至2017年8月所收治的120例帕金森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施以临床常规护理,而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 目的分析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帕金森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3月至2017年8月所收治的120例帕金森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施以临床常规护理,而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依照临床护理路径施以护理干预,然后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其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HAMA)及帕金森睡眠质量评分(PDSS)均比对照组明显偏高,组间差异明显,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也比对照组明显偏高,组间差异明显,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帕金森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升其护理满意度,因而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 临床护理路径 临床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ACI)行尤瑞克林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及预后 被引量:3
9
作者 潘东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7年第13期2070-2072,共3页
目的探究急性脑梗死(ACI)行尤瑞克林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116例ACI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8例。对照组予以尤瑞克林进行治疗,研究... 目的探究急性脑梗死(ACI)行尤瑞克林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116例ACI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8例。对照组予以尤瑞克林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注射液进行治疗,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炎性因子变化情况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结果治疗后研究组NIHSS各项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炎性因子各项水平均显著降低,其中研究组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ADL各项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尤瑞克林与丁苯酞注射液联合治疗可有效缓解ACI患者神经功能受损情况,降低体内炎性因子水平,促进临床疗效的提高,有助于患者预后恢复,具临床推广与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尤瑞克林 急性脑梗死 丁苯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护理特点及管理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程丹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27期270-271,共2页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60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实施全面护理干预,就其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结果患者在护理后的SAS和SD...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60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实施全面护理干预,就其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结果患者在护理后的SAS和SDS评分均较护理前显著降低,患者在护理后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较护理前显著上升,前后比较P <0.05,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0%。结论对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干预利于改善其负面情绪,并提升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糖尿病 脑梗死 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与急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11
作者 段英杰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24期2938-2940,共3页
近年来,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感染与包括脑卒中等在内的多种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关系引起了关注。
关键词 急性脑卒中 缺血性脑卒中 聚合酶链反应 人巨细胞病毒 抗体检测 原位杂交 颈内动脉 DNA 免疫组织化学 传统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中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
12
作者 程丹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23期250-251,共2页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中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参与本次实验,入选病例均来自2016年3月至2017年8月,采取硬币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中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参与本次实验,入选病例均来自2016年3月至2017年8月,采取硬币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4.4%)较对照组(72.2%)更高,NIHSS评分较对照组更低,ADL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更高,组间比较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利于提升其治疗效果,改善肢体运动能力、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康复护理 护理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护理在脑梗死患者语言、肢体康复中的应用分析
13
作者 程丹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24期242-243,共2页
目的分析早期护理在脑梗死患者语言、肢体康复中的应用分析。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脑梗死患者纳入本次实验,所有病例均选自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采取硬币法将其分为分析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分析组在对照组... 目的分析早期护理在脑梗死患者语言、肢体康复中的应用分析。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脑梗死患者纳入本次实验,所有病例均选自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采取硬币法将其分为分析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分析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早期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分析组患者肢体和语言功能评分、ADL评分较对照组更高,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更高,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利于改善患者的语言功能和肢体功能,提升其日常生活能力,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早期护理 护理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