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阜新市大气污染特征及气象因子影响分析
1
作者 张旭 赵胡笳 +3 位作者 白佳宁 张上武 舒海燕 孙可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25年第2期121-128,共8页
利用2016—2020年阜新市大气污染物浓度和空气质量指数,分析其空气质量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2016—2020年阜新市细颗粒物(PM_(2.5))和可吸入颗粒物(PM_(10))污染日数逐年减少,臭氧(O_(3))污染加剧。与2016年相比,2... 利用2016—2020年阜新市大气污染物浓度和空气质量指数,分析其空气质量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2016—2020年阜新市细颗粒物(PM_(2.5))和可吸入颗粒物(PM_(10))污染日数逐年减少,臭氧(O_(3))污染加剧。与2016年相比,2020年重度以上污染天数比例减少0.3%,优良天数比例下降5.2%。阜新市空气质量秋季最好,夏季首要污染物为O_(3),秋、冬季污染物以PM_(2.5)和PM_(10)为主。皮尔森(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PM_(2.5)与风速呈负相关(-0.055),冬季PM_(2.5)与气压呈负相关,相关系数最大,为-0.260;反之,相对湿度在冬季与PM_(2.5)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最大(0.553)。与PM_(2.5)不同,气温是影响O_(3)质量浓度的主要气象因子,春季O_(3)与气温呈正相关,相关系数最大,为0.635。降雨日污染物浓度随降雨量增大呈不同程度地减小,污染物浓度在小雨量级达到最高。研究结果对于研究阜新市大气污染状况和气象条件的相互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风速、气温、气压和相对湿度等关键气象因子及其阈值变化能够为本地环境预报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物 空气质量 气象因子 相关性 阜新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阜新市主要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防灾减灾有效措施 被引量:7
2
作者 谢媛 舒海燕 +2 位作者 陶倩 范野 史洪杰 《农业灾害研究》 2022年第10期134-136,共3页
农业对气候变化反应较为敏感,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较大,结合阜新市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分析了主要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提出了防灾减灾的有效措施,以降低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破坏程度,为农业生产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科学可靠... 农业对气候变化反应较为敏感,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较大,结合阜新市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分析了主要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提出了防灾减灾的有效措施,以降低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破坏程度,为农业生产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科学可靠的气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灾害 农业生产 防灾减灾 阜新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阜新市水利局水井泵房防雷整改方案 被引量:3
3
作者 常宏 范野 吴忠兴 《农业灾害研究》 2014年第4期61-62,共2页
阜新市水利局在农村建立了多个水井泵房,里面有供电设备。但因没有建立完善的防雷设施,导致多处水井泵房遭受雷击。经现场调查,对水井泵房提出了一系列的整改意见,以保证水井泵房的正常运行。
关键词 水井泵房 防雷设施 整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51~2005年阜新市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张旭 赵振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13277-13279,共3页
对1951~2005年阜新市逐年和逐月的气温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51~2005年阜新市年平均气温呈递增趋势,其中平均最低气温的增加趋势最强,平均气温次之,平均最高气温的增加趋势最弱。1951~2005年极端最高气温的变化趋势也呈现出稳步... 对1951~2005年阜新市逐年和逐月的气温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51~2005年阜新市年平均气温呈递增趋势,其中平均最低气温的增加趋势最强,平均气温次之,平均最高气温的增加趋势最弱。1951~2005年极端最高气温的变化趋势也呈现出稳步递增的趋势,尤其是1986~2005年气候变暖更为突出;1951~2005年极端最低气温的变化呈现出递增的趋势,1976~2005年稳定少变,但近20年显著递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气候变暖 倾向率 阜新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51—2019年阜新市气温变化特征及R/S趋势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舒海燕 杨晓彤 王忠宝 《内蒙古气象》 2021年第6期16-21,共6页
应用Morlet小波分析等气候诊断方法,对阜新地区近69年气温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从线性趋势分析得出,阜新市近69年各类气温(除气温年较差外)都呈现出上升趋势。(2)在周期分布上,平均最低气温和极端最低气温的第一主周期在69年以上,... 应用Morlet小波分析等气候诊断方法,对阜新地区近69年气温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从线性趋势分析得出,阜新市近69年各类气温(除气温年较差外)都呈现出上升趋势。(2)在周期分布上,平均最低气温和极端最低气温的第一主周期在69年以上,第二主周期呈现20~25 a的振荡周期。而其它气温的第一主周期为18~26 a。(3)从突变检验分析得出,20世纪50年代气温年较差和极端最低气温均出现了突变点;21世纪20年代气温又呈现出激烈的震荡,极端最高气温和极端最低气温在此期间均出现了不止一个突变点。(4)在未来趋势上,由Hurst指数分析得出,未来气温变化趋势并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MORLET小波分析 MK趋势分析 突变检验 R/S重标极差分形方法 阜新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阜新市彰武县大雾特征与地形的关系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宪彬 辛艳辉 张建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6期14531-14534,共4页
利用实时资料和统计方法,结合彰武县特殊地形,探讨了彰武县大雾的气候特点及其与地形的关系,并对2009年12月10日彰武的一次大雾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偏东气流进入彰武西部后由于上坡作用,有利于大雾的生成和加强;当彰武出现大雾... 利用实时资料和统计方法,结合彰武县特殊地形,探讨了彰武县大雾的气候特点及其与地形的关系,并对2009年12月10日彰武的一次大雾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偏东气流进入彰武西部后由于上坡作用,有利于大雾的生成和加强;当彰武出现大雾时,沈阳吹偏东风的频率为58.0%,而阜新县出现大雾时,偏东风仅为33.8%,可见偏东气流对彰武比对阜新县大雾的生成作用明显,这也是彰武出现大雾次数比阜新县出现大雾次数多的主要原因;500hPa的偏西气流、850hPa高压脊或脊后暖舌以及中低层的暖湿气流、地面为均压场是大雾形成的有利环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雾 特征 地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灾害性天气对阜新市农业生产的影响及防灾减灾措施 被引量:7
7
作者 李凝 王楚茜 +2 位作者 赵军 孙可 范野 《农业工程》 2021年第7期52-56,共5页
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各类极端灾害性天气不断增多,对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危害。辽宁省阜新市主要农业灾害天气包括冰雹、暴雨、大风、干旱、霜冻和寒潮等,利用2000—2019年阜新市的气象观测资料,对各种灾害天气发生特点、分布情况进行总... 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各类极端灾害性天气不断增多,对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危害。辽宁省阜新市主要农业灾害天气包括冰雹、暴雨、大风、干旱、霜冻和寒潮等,利用2000—2019年阜新市的气象观测资料,对各种灾害天气发生特点、分布情况进行总结,阐述其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提出科学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为更好地防御农业气象灾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灾害 农业 防灾减灾 干旱 霜冻 阜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77~2009年阜新市冰雹的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2
8
作者 张丹梅 张旭 赵振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1期17587-17589,共3页
选取1977~2009年阜新市2个站气象资料和阜新市年鉴等资料,对阜新地区冰雹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冰雹日数具有明显地域特征;其中,丘陵、风沙地最多,缓丘、低山地次之,平原、洼地最少。冰雹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主... 选取1977~2009年阜新市2个站气象资料和阜新市年鉴等资料,对阜新地区冰雹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冰雹日数具有明显地域特征;其中,丘陵、风沙地最多,缓丘、低山地次之,平原、洼地最少。冰雹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主要出现在4~11月,5~9月为冰雹多发期,6月最多。降雹时间存在明显的日变化,大都发生在正午到傍晚这段时间。产生冰雹的高空天气系统有6种,分别为高空冷涡型、高空冷槽型、冷涡后部横槽型、涡前低槽型、高空西北气流型和副高后部切变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雹 时空分布 阜新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61—2020年阜新市大风及灾情特征 被引量:1
9
作者 舒海燕 白佳宁 +5 位作者 范野 孙可 陶倩 杨晓彤 常相伊 张旭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98-104,121,共8页
基于1961—2020年阜新市逐日最大风速风向及逐月大气环流指数资料,应用多种统计学方法对阜新市的大风日数、灾害特征及大风日数的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60 a阜新市大风日数年变化呈减少趋势,彰武县、阜蒙县的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 基于1961—2020年阜新市逐日最大风速风向及逐月大气环流指数资料,应用多种统计学方法对阜新市的大风日数、灾害特征及大风日数的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60 a阜新市大风日数年变化呈减少趋势,彰武县、阜蒙县的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962、-3.135 d/10 a,趋势系数分别为-0.124和-0.380。大风日数出现较多的年代为1960 s和2000 s,较少的年代为1980 s和2010 s,春季和4月份大风日数均最多,夏季和8月均最少,两县的大风日数变化特征呈一致性。大风日数有50~60、8~10 a的振荡周期,彰武县在2014年发生了突变,阜蒙县在1980和2003年都发生了突变,突变后大风日数都呈现出明显减少的趋势。风向以偏南风为主,其次是偏北风,东风占比最低,原因可能与蒙古气旋和地形有关。近30 a共发生84次重风灾,均出现在4—9月,风灾多伴随着冰雹、暴雨、雷电等灾害同时出现,其中冰雹对作物的危害最大(共26次,占39.3%),暴雨次之(共24次,占35.7%),雷电最小(共12次,占14.3%),其造成的经济损失以6—8月最为严重,约占80%,9月和4—5月各约占10%。大气环流指数APVAI、APVII、NHPVAI、NHPVII的变化均呈显著减少趋势,气候倾向率分别为-3.374、-1236.4、-10.003、-4215.4/10 a,趋势系数分别为-0.815、-0.800、-0.865、-0.792,两县大风日数与这4个影响因子均呈正相关关系,但相关性差异较大,阜蒙县的相关性明显大于彰武县,且其相关性呈极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风日数 MORLET小波分析 MTT和Mann-Kendall方法 阜新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61~2021年阜新市春播期降水变化特征 被引量:3
10
作者 舒海燕 白佳宁 +4 位作者 宁喜龙 赵振宇 孙可 万楠楠 孙宝利 《辽宁农业科学》 2022年第6期29-33,共5页
利用1961~2021年阜新市春播期降水资料,分析了春播期降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61~2021年阜新市春季降水量呈增加趋势,首场透雨的降水量呈减少趋势。4月上旬到6月中旬各旬平均降水量呈增加趋势。首场透雨降水量有准48年和准31年的周期,... 利用1961~2021年阜新市春播期降水资料,分析了春播期降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61~2021年阜新市春季降水量呈增加趋势,首场透雨的降水量呈减少趋势。4月上旬到6月中旬各旬平均降水量呈增加趋势。首场透雨降水量有准48年和准31年的周期,春季降水量有准62年和准36年的周期。阜新市历年春季降水占全年降水的15.9%,明显偏少。太阳黑子平均数与同期5月份降水量呈反相关关系,r=-0.257(P=0.0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播期降水 变化特征 MORLET小波分析 阜新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增雨对缓解阜新市农业干旱的作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宝利 孙可 +3 位作者 张旭 杨晓彤 魏泽楷 舒海燕 《农业工程》 2022年第8期44-50,共7页
利用阜新市阜新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1991—2021年降水量、土壤墒情气象观测数据、农业气象干旱灾情及人工增雨相关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阜新市干旱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危害、降水量分布及其与干旱相关性、云水资源开发潜力、人工增... 利用阜新市阜新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1991—2021年降水量、土壤墒情气象观测数据、农业气象干旱灾情及人工增雨相关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阜新市干旱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危害、降水量分布及其与干旱相关性、云水资源开发潜力、人工增雨作业能力及其对缓解农业干旱的作用等进行分析、总结,提出科学开展人工增雨有效措施,旨在为阜新市科学合理开发空中云水资源、增加地面水资源总量、有效缓解农业干旱和减轻农业干旱灾害损失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增雨 农业 干旱 抗旱减灾 阜新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年阜新市两次冰雹天气过程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丹梅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第7期48-53,共6页
冰雹等强对流天气是辽宁省阜新市夏季预报和服务的重点,针对2009年发生在阜新市的两次强冰雹天气,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次过程都具有突发性强、持续时间长的特点,高低空急流配置、能量、风的... 冰雹等强对流天气是辽宁省阜新市夏季预报和服务的重点,针对2009年发生在阜新市的两次强冰雹天气,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次过程都具有突发性强、持续时间长的特点,高低空急流配置、能量、风的垂直切变和0℃层等环境场条件更有利于冰雹的形成。通过雷达产品对比发现,6月29日是一次飑线过程,7月20日是一次超级单体过程,产生冰雹的风暴回波强度都达到了50 d Bz以上,最强达65 d Bz,径向速度图出现逆风区,成熟的低层和中层辐合、高层辐散的对流结构特征,垂直液态水含量在降雹前都有一个跃增的过程,其值大于40 kg/m2,对冰雹的监测预警和临近预报具有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雹 急流 多普勒天气雷达 超级单体 飑线 阜新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标准化降水指数的近66年阜新市旱涝时空特征 被引量:1
13
作者 谢媛 《农业灾害研究》 2018年第1期23-27,共5页
利用1951—2016年阜新市2个气象观测站逐月降水资料,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全面的分析了阜新市旱涝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阜新市呈现先涝后旱的变化特征,1951—1979年雨涝频繁,1980—2016年干旱偏多。各季节旱涝变化幅度冬季最大,... 利用1951—2016年阜新市2个气象观测站逐月降水资料,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全面的分析了阜新市旱涝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阜新市呈现先涝后旱的变化特征,1951—1979年雨涝频繁,1980—2016年干旱偏多。各季节旱涝变化幅度冬季最大,春季次之,秋季第3,夏季最小。冬春季干旱呈现弱的减轻趋势,夏秋季呈弱的加剧趋势。阜新市年旱变化频率为34.9%,年涝变化频率为30.3%,旱略高于涝。阜蒙县和彰武县的旱涝变化与阜新市旱涝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呈弱干旱化变化趋势,但均不显著。阜新地区的旱涝变率呈现大小交替出现特征,21世纪00年代后期到10年代前期旱涝变率最大,阜、彰两县的变率总体上与阜新地区变率发展趋势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降水指数(SPI) 旱涝 时空特征 阜新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灾害性天气对阜新市设施农业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凝 苑志国 +3 位作者 孙可 杨晓彤 范野 赵军 《农业灾害研究》 2023年第2期179-181,共3页
设施农业是农业生产系统的新模式,封闭性特征突出,利用玻璃、塑料薄膜或其他材料的密闭性,有效阻挡内外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构建稳定的环境条件,减少不利气象条件对农作物的影响,充分发挥气候、植物、资金、土地、劳动力的效力。根据... 设施农业是农业生产系统的新模式,封闭性特征突出,利用玻璃、塑料薄膜或其他材料的密闭性,有效阻挡内外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构建稳定的环境条件,减少不利气象条件对农作物的影响,充分发挥气候、植物、资金、土地、劳动力的效力。根据阜新市气象灾害特征,分析了气象灾害对当地设施农业的影响,并给出了几点提升设施农业气象服务发展对策,降低气象灾害对设施农业生产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灾害 设施农业 阜新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53-2022年阜新市雷暴活动规律及灾情特征分析
15
作者 范野 舒海燕 +4 位作者 陶倩 李凝 杨晓彤 谢媛 常相伊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3年第8期132-138,共7页
利用1953—2022年阜新市逐日雷暴资料,对阜新市雷暴活动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70 a阜新市雷暴日数呈减少趋势,递减率为-0.10 d/a,此趋势将在25 a后发生反转,并由减少趋势变为增多趋势;阜新市的雷暴天气主要集中在夏季(69.9%... 利用1953—2022年阜新市逐日雷暴资料,对阜新市雷暴活动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70 a阜新市雷暴日数呈减少趋势,递减率为-0.10 d/a,此趋势将在25 a后发生反转,并由减少趋势变为增多趋势;阜新市的雷暴天气主要集中在夏季(69.9%)和7月(26.1%),雷暴初日在4月最多(65%),雷暴终日在10月最多(56%),雷暴日变化呈单峰双谷形,峰值主要集中13:00~22:00(95.1%);雷暴日数存在准24年、准44年、准70年等3个尺度的周期性变化规律,2006年阜新市雷暴天气规律发生了转折性变化,2005—2019年雷暴天气造成的重灾多出现在夏季(占比87.5%),伴随大风、暴雨、冰雹出现的灾害频率分别为87.5%、75.0%、75.0%;阜新市雷暴天气主要受西北气流、高空冷槽、高空冷涡、副高西北部5个环流形势影响,此外还受到13个环境场物理量因子影响,按拟合率大小排序为:TT指数、CIN、sweat、CAPE、△T850-500与SSI指数、Tg与A指数、Tdd850与Td850、LI指数、SI指数、K指数。短时预警指标为:CR≥40 dBZ,ET≥8 km,VIL≥10 kg/m^(2)。雷暴日数与EASMi呈正相关关系,拟合的最优回归方程为Y=81.96sin(0.01388X+6.2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暴 MORLET小波分析 Pettitt突变检验 重标极差R/S 阜新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阜新市雷暴发生规律及对农业造成的灾害
16
作者 杨晓彤 舒海燕 李凝 《辽宁农业科学》 2022年第5期56-59,共4页
利用阜新市53年雷暴等资料,通过Morlet小波分析、MK突变检验、重标极差R/S等方法对雷暴活动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阜新市53年雷暴日数均呈减少趋势,趋势变化的转折时间出现在2006年;雷暴夏季最多,春季次之;雷暴的天气类型为:副高西北... 利用阜新市53年雷暴等资料,通过Morlet小波分析、MK突变检验、重标极差R/S等方法对雷暴活动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阜新市53年雷暴日数均呈减少趋势,趋势变化的转折时间出现在2006年;雷暴夏季最多,春季次之;雷暴的天气类型为:副高西北部、高空冷涡、高空冷槽、西北气流和局地热对流;雷暴初日4月最多,6月最少;雷暴的主周期为21~24年;雷电天气往往同时伴有短时大风、冰雹、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暴 小波分析 突变检验 重标极差R/S 辽宁阜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年7月与2014年6月阜新市2次强对流天气对比分析
17
作者 赵振宇 陶倩 +1 位作者 杨晓彤 高越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22期208-209,共2页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常规观测资料等,对2015年7月与2014年6月阜新市2次强对流天气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015年7月4日强对流低层暖空气上有高空冷空气叠加,为对流天气提供了有利条件,2014年6月26日强对流天气主要是西南气流在逐渐向东北...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常规观测资料等,对2015年7月与2014年6月阜新市2次强对流天气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015年7月4日强对流低层暖空气上有高空冷空气叠加,为对流天气提供了有利条件,2014年6月26日强对流天气主要是西南气流在逐渐向东北地区输送暖湿能量,阜新市恰好位于水汽辐合区内,有利于强对流天气的出现;6月26日低层处和中高层的水汽条件都要明显好于2015年7月4日;通过对比2次强对流天气的不稳定条件,得出两者之间的不稳定能量、K指数以及抬升指数之间没有太大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对流天气 高空形势 物理量场 辽宁阜新 2015年7月 2014年6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阜新市GPS_MET大气可降水量变化特征和降水的关系
18
作者 孙可 孙宝利 +2 位作者 李凝 张旭 宁喜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2年第1期250-252,共3页
利用阜新市2016年~2020年GPS_MET反演大气可降水量(PWV)反演产品,分析PWV变化特征及其与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PWV夏季占总量47.9%,春季18.0%,秋季14.4%,冬季19.7%;四季PWV日变化幅度不同,夏季1.90mm>秋季1.54mm>春季0.61mm>冬... 利用阜新市2016年~2020年GPS_MET反演大气可降水量(PWV)反演产品,分析PWV变化特征及其与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PWV夏季占总量47.9%,春季18.0%,秋季14.4%,冬季19.7%;四季PWV日变化幅度不同,夏季1.90mm>秋季1.54mm>春季0.61mm>冬季0.53mm;大于5mm的降水量共出现129次,与PWV的关系比较相关,二者对数相关关系式y = 69.93ln(x) - 81.04,相关系数0.823;在大于5mm的降水过程中,过半数的PWV峰值出现在雨强峰值前的1~3小时内;春季2~3小时PWV增量≥4mm,夏季2~3小时PWV增量≥5mm,秋季2~3小时PWV增量≥4mm,为阜新市人工增雨作业潜力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可降水量 人工增雨 变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阜新市夏季人工增雨作业指标研究
19
作者 孙可 孙宝利 刘继 《吉林农业(下半月)》 2017年第10期94-95,共2页
本文统计分析2012年~2016年,近五年的阜新地区夏季人工增雨作业天气形势,总结出夏季(6月~8月)实施人工增雨作业判别指标,为科学有效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提供技术支持。结果表明:阜新地区6月份e-Ei>0区域高度位于3~4km,7~8月份高度位于4~... 本文统计分析2012年~2016年,近五年的阜新地区夏季人工增雨作业天气形势,总结出夏季(6月~8月)实施人工增雨作业判别指标,为科学有效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提供技术支持。结果表明:阜新地区6月份e-Ei>0区域高度位于3~4km,7~8月份高度位于4~5.5km;雷达的基本反射率在25dBz^55dBz、液态水含量LWC>0.15g/m^3、回波顶高>6km,有利于开展人工增雨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增雨 统计分析 作业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阜新市煤矿企业小型炸药库的雷电防护
20
作者 王斌飞 刘继 +6 位作者 孙卓 朱殿华 任智勇 吴琼 刘天斌 孙琳琳 付维维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5年第22期99-100,102,共3页
辽宁省阜新市矿产极为丰富,大小煤矿居多,而大部分煤矿分布在雷击事故多发地,本文以一个普通煤矿炸药库综合防雷为例,详细介绍防雷设计及施工基本做法。
关键词 炸药库 煤矿 综合防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