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腔内影像联合血管内碎石术治疗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的护理配合
1
作者 于雷 贾晓辉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4期646-650,共5页
目的总结腔内影像联合冲击波球囊导管成形术(即血管内碎石术)治疗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回顾分析2022年6月至2022年10月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应用冲击波球囊血管内碎石术治疗的6例冠状动脉严重钙化患者(7条血管病变)临... 目的总结腔内影像联合冲击波球囊导管成形术(即血管内碎石术)治疗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回顾分析2022年6月至2022年10月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应用冲击波球囊血管内碎石术治疗的6例冠状动脉严重钙化患者(7条血管病变)临床资料,其中男性4例,女性2例,年龄(60.0±6.2)岁,总结6例患者的介入治疗过程及医护配合方法。结果6例患者介入手术过程顺利,血管内支架膨胀充分、贴壁良好、无限制血流夹层,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3级。6例患者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均康复出院,住院天数为5~7 d。结论腔内影像联合冲击波球囊血管内碎石术可以精准评估并有效处理钙化病变,护理人员熟练掌握腔内影像学及冲击波球囊血管内碎石术基本原理及操作配合要点,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并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钙化 冲击波球囊 血管内碎石术 腔内影像 护理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静脉导管闲置的研究进展与启示
2
作者 杨巧芳 宋圆圆 +5 位作者 董方方 王蕾 丁鑫鑫 高伟 蒿若楠 李春燕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2-356,共5页
中心静脉导管闲置是临床实践中易被忽略的问题。文章通过检索、整理、分析、汇总国内外中心静脉导管闲置相关文献,明确中心静脉导管闲置的概念,从患者特征及偏好、治疗方案、医护人员及管理制度4个方面阐述影响中心静脉导管闲置的因素,... 中心静脉导管闲置是临床实践中易被忽略的问题。文章通过检索、整理、分析、汇总国内外中心静脉导管闲置相关文献,明确中心静脉导管闲置的概念,从患者特征及偏好、治疗方案、医护人员及管理制度4个方面阐述影响中心静脉导管闲置的因素,并提出对策及研究方向,为中心静脉导管的规范管理提供参考,以进一步减少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患者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 闲置 患者安全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宫格思维模型在介入手术室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
3
作者 薛明 贾晓辉 +1 位作者 潘亚娟 王柯娜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4年第8期1507-1510,共4页
目的分析九宫格思维模型在介入手术室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0例在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行心脏介入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21年5月至2022年4月60例设为对照组,2022年5月至2023年4月60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目的分析九宫格思维模型在介入手术室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0例在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行心脏介入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21年5月至2022年4月60例设为对照组,2022年5月至2023年4月60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常规护理联合九宫格思维模型,两组均选择同一组护理人员执行护理操作。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的考核成绩指标、核心能力指标、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差异。结果干预后,观察阶段护理人员理论考核、操作技术考核及急救综合能力考核评分低于对照阶段;干预后,观察阶段核心能力评分中批判性思维能力、专业发展能力、领导能力等指标评分高于对照阶段;干预后,观察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九宫格思维模型可有效强化介入手术室护理质量,改善护理人员核心能力,提升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宫格思维模型 介入手术室 护理质量
原文传递
三甲医院男护士职业生涯成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4
作者 于雷 贾晓辉 杨巧芳 《内科》 2023年第4期389-393,共5页
目的 调查三甲医院男护士职业生涯成功现状,并探索其影响因素。方法 抽取河南省6家三甲医院的281名男护士,应用一般情况问卷、职业生涯成功量表和组织职业生涯管理量表进行调研。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男护士职业生涯成功的影响因素... 目的 调查三甲医院男护士职业生涯成功现状,并探索其影响因素。方法 抽取河南省6家三甲医院的281名男护士,应用一般情况问卷、职业生涯成功量表和组织职业生涯管理量表进行调研。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男护士职业生涯成功的影响因素。结果 男护士职业生涯成功量表总分为(33.43±8.85)分,条目均分为(3.08±0.80)分,组织职业生涯管理量表总分为(45.99±8.59)分。独生子女情况、户口原籍、用工性质、夜班情况、国内外进修经历和组织职业生涯管理量表得分不同的男护士的职业生涯成功量表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男护士职业生涯成功总分与组织职业生涯管理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呈正相关(r=0.490~0.724,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户口原籍、国内外进修经历、组织职业生涯管理量表总分为男护士职业生涯成功的影响因素(均P<0.05),共解释男护士职业生涯成功总变异的54.5%。结论 男护士职业生涯成功现状处于中等水平,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户口原籍、国内外进修经历、组织职业生涯管理量表总分。医院管理者应加大对男护士进修学习的投入,提高组织职业生涯管理水平,以提高男护士职业生涯成功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护士 职业生涯成功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疼痛评估量表在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10
5
作者 潘亚娟 薛明 +1 位作者 王柯娜 刘卫卫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9-32,共4页
目的比较4种疼痛评估量表在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60例接受射频消融术的房颤患者为研究对象,术中分别采用数字评定量表、视觉模拟评分、Wong-Baker面部表情疼痛量表、词语描述量表评估疼痛,比较不同疼痛评估量表在... 目的比较4种疼痛评估量表在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60例接受射频消融术的房颤患者为研究对象,术中分别采用数字评定量表、视觉模拟评分、Wong-Baker面部表情疼痛量表、词语描述量表评估疼痛,比较不同疼痛评估量表在患者首选率、作答时间及效标效度方面的差异。结果4种疼痛评估量表在患者首选率、作答时间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Wong-Baker面部表情疼痛量表及词语描述量表患者首选率较高,而作答时间最短。不同性别、年龄及文化程度患者对4种疼痛量表首选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消融术中不同时间点词语描述量表、Wong-Baker面部表情疼痛量表、视觉模拟评分分别与数字评定量表(作为效标)评分存在高度相关(r=0.774~0.886,均P<0.05)。结论4种疼痛评估量表在房颤射频消融术中具有较好的疼痛评估作用,且Wong-Baker面部表情疼痛量表、词语描述量表的临床应用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颤 射频消融术 疼痛评估 数字评定量表 视觉模拟评分 Wong-Baker面部表情疼痛量表 词语描述量表 疼痛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对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6
6
作者 王景信 王愉 +6 位作者 李怡岚 刘浩 黄坤 毛路熙 张倩倩 甄佳美 范慧轩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8期1457-1459,共3页
目的观察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对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4例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评分和MMSE... 目的观察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对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4例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评分和MMSE评分;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HAMD评分均低于治疗前,MMSE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5-HT、NGF水平均高于治疗前,B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5-HT、NG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86%)高于对照组(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可改善PSD患者抑郁状态和认知功能,且能提高5-HT和NGF水平,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 卒中后抑郁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 认知功能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罗西汀联合中医针灸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6
7
作者 王景信 王愉 +4 位作者 李怡岚 杨冠杰 刘华云 李晓燕 王东伟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15期2793-2795,共3页
目的观察帕罗西汀联合中医针灸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S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在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就诊的76例PS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A、B两组,各38例。A组接受帕罗西汀治疗,B组接受帕罗西汀... 目的观察帕罗西汀联合中医针灸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S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在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就诊的76例PS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A、B两组,各38例。A组接受帕罗西汀治疗,B组接受帕罗西汀联合中医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记录治疗前后两组患者HAMD评分;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5-HT水平均高于治疗前,IL-1、Hcy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B组治疗后5-HT水平高于A组,IL-1、Hcy水平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AMD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B组治疗后HAMD评分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治疗总有效率(92.50%)高于A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罗西汀联合中医针灸治疗可有效改善PSD患者抑郁状态,且能提高5-HT水平,降低IL-1、Hcy水平,建议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抑郁 帕罗西汀 针灸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58所三级综合医院静脉治疗专科护士队伍培养与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8
作者 贾晓辉 李春燕 +6 位作者 王蕾 耿敬芝 高伟 王宇 李旭英 蒿若楠 杨巧芳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2826-2832,共7页
目的深入了解国内三级综合医院静脉治疗专科护士队伍的培养及使用情况,为静脉治疗专科护士队伍的发展和规范化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11月使用自行设计的静脉治疗专科护士队伍现状调查表对三级综合医院的静脉治疗专... 目的深入了解国内三级综合医院静脉治疗专科护士队伍的培养及使用情况,为静脉治疗专科护士队伍的发展和规范化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11月使用自行设计的静脉治疗专科护士队伍现状调查表对三级综合医院的静脉治疗专科护士负责人进行调查。结果共收集问卷1097份,其中有效问卷958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7.33%。958所三级综合医院共有15249名静脉治疗专科护士,以本科为主(13346名,87.52%),且多数拥有10年以上工作经验(10294名,67.51%),主要工作内容为PICC与输液港的置管与维护。在静脉治疗专科护士的管理方面,68.37%的医院有公开透明的遴选办法,73.17%的医院对培训合格的静脉治疗专科护士实施定期考核,68.79%的医院对培训合格的静脉治疗专科护士提供再培训。静脉治疗专科护士认证多由省(市)护理学会负责,聘任途径为任命制。在待遇方面,67.22%的医院给予全部培训费用的报销,但47.60%的医院在静脉治疗专科护士培训前后无待遇变化。此外,79.33%的医院开设有静脉治疗专科护理门诊,静脉治疗专科护士主要在全院范围内工作,多以兼职形式独立出诊,主要收费项目为治疗费和材料费。结论国内三级综合医院的静脉治疗专科护士队伍规模较大,学历水平较高。然而,在静脉治疗专科护士的工作内容拓展、培养、考核、再培训和待遇保障等方面仍需医院和管理部门给予更多关注和支持,以进一步加强静脉治疗专科护士队伍的建设,推动其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级综合医院 静脉治疗 专科护士 多中心调查 护理管理研究
原文传递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冠状动脉旋磨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柯娜 贾晓辉 潘亚娟 《临床研究》 2023年第11期175-178,共4页
目的 研究预见性护理在冠状动脉旋磨术(RA)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前瞻性选取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95例R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47例)、观察组(48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 目的 研究预见性护理在冠状动脉旋磨术(RA)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前瞻性选取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95例R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47例)、观察组(48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负性情绪[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并发症发生率、心电图指标(T波倒置导联数、ST段下移导联数、T波低平导联数)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术前、出院前1 d观察组HAMD、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25%)低于对照组(21.28%);出院前1 d观察组T波倒置导联数、ST段下移导联数、T波低平导联数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100.00%)高于对照组(85.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能有效改善RA患者消极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心电图指标恢复,有助于减少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 冠状动脉旋磨术 并发症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护士职业生涯成功研究进展
10
作者 于雷 张会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8期140-142,共3页
男护士因性别、性格、耐力、心理素质、思维方式等因素在护理临床工作中表现出得天独厚的优势,优化了护理团队的素质。本文从男护士职业生涯成功研究进展、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组织职业生涯管理研究进展及三者相关性进行综述,旨在呼吁相... 男护士因性别、性格、耐力、心理素质、思维方式等因素在护理临床工作中表现出得天独厚的优势,优化了护理团队的素质。本文从男护士职业生涯成功研究进展、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组织职业生涯管理研究进展及三者相关性进行综述,旨在呼吁相关部门关注男护士,并尝试从个人、医院管理者、国家和社会层面出发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期提高男护士职业生涯成功水平,减少男护士流失率,稳定护理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护士 职业生涯成功 职业生涯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