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阜南县稻曲病的发生与防治
1
作者 刘浩 丁广礼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4期126-126,128,共2页
稻曲病是一种常发病害,其发病程度呈逐年上升趋势,该病会造成部分水稻减产,严重的甚至绝收。为防止此病害发生,针对其表现症状、发病条件,提出了较为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 稻曲病 症状 发生条件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阜南县旱稻免耕直播高产栽培技术
2
作者 刘浩 李友星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5年第8期109-,共1页
旱稻免耕直播具有节本增收,省时、省功等优点。且种植适应性广。容易管理,技术简单易学,主要有品种选择、种子处理、大田管理等。
关键词 沿淮地区 旱稻 免耕直播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阜南县发展油葵的意义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1
3
作者 丁广礼 贺真 《农业科技通讯》 2007年第12期22-23,共2页
1阜南县发展油葵优势及意义 油葵含油率高,适应性广,综合抗逆性强,2003~2006年我们对“B-1-a”杂交油葵试种、示范表明,在阜南县推广种植油葵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杂交油葵 阜南县 发展对策 抗逆性强 推广种植 含油率 适应性 试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水抗旱稻旱优73在阜南县的种植表现及关键栽培技术 被引量:4
4
作者 胡玲惠 郭标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13期27-28,共2页
节水抗旱稻具有抗旱节水、抗病虫、高产高效等多种优点,旱优73为新型的节水抗旱稻品种,在阜南县综合表现优良。本文总结了节水抗旱稻旱优73在阜南县的种植表现,并从整地施肥、种子处理、播种、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其关... 节水抗旱稻具有抗旱节水、抗病虫、高产高效等多种优点,旱优73为新型的节水抗旱稻品种,在阜南县综合表现优良。本文总结了节水抗旱稻旱优73在阜南县的种植表现,并从整地施肥、种子处理、播种、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其关键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抗旱稻 旱优73 种植表现 栽培技术 安徽阜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阜南县蔬菜化产业化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4
5
作者 李友星 《安徽农学通报》 2014年第7期76-76,81,共2页
简述了阜南县蔬菜产业化现状,分析影响蔬菜产业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主要包括:抓标准园建设、推进标准化生产;抓品牌建设,提高市场竞争力;抓科技兴菜,提升蔬菜生产力等。为阜南县蔬菜产业化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蔬菜产业 生产现状 存在问题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阜南县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形势及对策 被引量:1
6
作者 胡玲惠 《现代农业科技》 2007年第16期210-210,212,共2页
阜南县是农业大县,农产品资源十分丰富。但由于一些农产品质量不优,食用安全存在隐患,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常出现"卖菜难、卖好价更难"的现象。面对加入WTO后的挑战和商机,市场需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必须不遗余力地大力发展... 阜南县是农业大县,农产品资源十分丰富。但由于一些农产品质量不优,食用安全存在隐患,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常出现"卖菜难、卖好价更难"的现象。面对加入WTO后的挑战和商机,市场需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必须不遗余力地大力发展无公害产品。分析阜南县发展无公害农产品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公害 农产品生产 存在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阜南县麦茬夏玉米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1
7
作者 胡玲惠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6期75-75,79,共2页
介绍阜南县夏玉米高效栽培技术,包括种子选用及处理、播种、定植、苗期管理、水肥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收获等方面内容,以为夏玉米高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夏玉米 高产 栽培技术 安徽阜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阜南县无公害小麦栽培技术 被引量:1
8
作者 胡玲惠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18期203-203,207,共2页
阜南县是农业大县,生态条件、气候生产条件好,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迎合了市场需求,是今后农业生产的必然趋势。详细介绍了无公害小麦栽培技术,以期为小麦的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小麦 无公害 栽培技术 安徽阜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阜南县早春中棚无公害毛豆高产栽培技术
9
作者 王俊 李友星 王金涛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18期52-53,共2页
介绍了阜南县早春中棚无公害毛豆栽培技术,包括选地、选种及种子处理、播前准备、播种、苗期管理、中后期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内容,以期为毛豆的高产优质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毛豆 早春 中棚 无公害 高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沿淮地区春马铃薯品种引进比较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廖华俊 江芹 +2 位作者 董玲 刘梅 李卫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3期18724-18727,共4页
[目的]为筛选出适宜江淮地区春季种植的优质高产马铃薯品种。[方法]对引进的11个马铃薯品种熟性、产量、淀粉含量、抗病性进行观测。[结果]早熟鲜食品种中薯3号、费乌瑞它产量最高,产量分别达到61 371、59 859 kg/hm2,商品性优;加工品种... [目的]为筛选出适宜江淮地区春季种植的优质高产马铃薯品种。[方法]对引进的11个马铃薯品种熟性、产量、淀粉含量、抗病性进行观测。[结果]早熟鲜食品种中薯3号、费乌瑞它产量最高,产量分别达到61 371、59 859 kg/hm2,商品性优;加工品种LK99产量达到51 516 kg/hm2,还原糖含量0.89%;特色品种紫薯,产量达到38 502 kg/hm2,商品性好,品质优。[结论]中薯3号、费乌瑞它、LK99、紫薯较适合在安徽春季大面积种植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淮地区 马铃薯 品种引进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品种耐淹形态指标筛选及其耐淹光合生理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成雨 宋贺 +4 位作者 胡玲惠 李金才 肖伟伟 刘国勇 程备久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33-539,共7页
在大田条件下,以16个生产上主推玉米品种为材料,对玉米品种耐淹性进行了鉴定,并探讨了不同耐淹型品种的光合生理差异。结果表明,淹水后玉米穗粒数下降,千粒重上升,产量下降;根据产量与相对受害率的关系,16个玉米品种可以分为高产耐淹型... 在大田条件下,以16个生产上主推玉米品种为材料,对玉米品种耐淹性进行了鉴定,并探讨了不同耐淹型品种的光合生理差异。结果表明,淹水后玉米穗粒数下降,千粒重上升,产量下降;根据产量与相对受害率的关系,16个玉米品种可以分为高产耐淹型、低产耐淹型、低产不耐淹型和高产不耐淹型4类;叶片重、根冠比和叶茎比可以作为衡量玉米品种耐淹能力的重要形态指标;高产耐淹型玉米品种在不淹水和淹水条件下,均表现为开花期最早;高产耐淹型玉米品种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在淹水后10 d已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显著高于其他3类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品种 耐淹性 形态指标 光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旱稻丰产节水栽培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许有尊 吴文革 +6 位作者 陈刚 丁广礼 习敏 孙雪原 周永进 李友星 刘超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9-43,共5页
针对安徽沿淮地区气候特点,通过试验筛选出适宜沿淮地区旱种旱管栽培,丰产性和稳产性较好的旱稻品种5个,节水耐旱型水稻品种7个;明确了沿淮地区以旱优73为代表的杂交旱稻的丰产节水栽培技术:播种期6月5-12日,播种量2.0 kg/667 m^2左右,... 针对安徽沿淮地区气候特点,通过试验筛选出适宜沿淮地区旱种旱管栽培,丰产性和稳产性较好的旱稻品种5个,节水耐旱型水稻品种7个;明确了沿淮地区以旱优73为代表的杂交旱稻的丰产节水栽培技术:播种期6月5-12日,播种量2.0 kg/667 m^2左右,氮肥用量10~14 kg/667 m^2;在施肥过程中适当降低基蘖肥用量、增施穗粒肥,基、蘖、穗肥比例以4∶4∶2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旱稻 丰产节水栽培技术 沿淮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麻品种对光温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邓丽卿 翟正文 +4 位作者 陶博 赵槐 刘瑞奎 陈霓红 郎续纲 《中国麻作》 1985年第2期1-5,27,共6页
研究红麻品种的光温反应特性,探讨光长和温度对不同品种生长发育、纤维积累和产量的影响,掌握它的变化规律,以便充分发挥红麻品种在引种、育种和栽培上的作用。试验于1981—1983年分别在N21°(广东化州)、28°(湖南沅江)、33... 研究红麻品种的光温反应特性,探讨光长和温度对不同品种生长发育、纤维积累和产量的影响,掌握它的变化规律,以便充分发挥红麻品种在引种、育种和栽培上的作用。试验于1981—1983年分别在N21°(广东化州)、28°(湖南沅江)、33°(安徽阜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麻 同品种 引种 育种 栽培 生长发育 分发 沅江 安徽 广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淮地区节水抗旱稻苗后除草剂的筛选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友星 杨学龙 +3 位作者 丁广礼 张剑锋 张安宁 余新桥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2-55,共4页
对14种除草剂的杂草防效进行了田间试验,以筛选出合适的节水抗旱稻田除草剂,为沿淮地区节水抗旱稻发展提供保障。研究结果表明:节水抗旱稻杂草种类多、数量大,在节水抗旱稻3~5叶期,以667 m^2施10%韩秋好80 mL和288g/L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 对14种除草剂的杂草防效进行了田间试验,以筛选出合适的节水抗旱稻田除草剂,为沿淮地区节水抗旱稻发展提供保障。研究结果表明:节水抗旱稻杂草种类多、数量大,在节水抗旱稻3~5叶期,以667 m^2施10%韩秋好80 mL和288g/L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66 mL进行茎叶处理,防治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抗旱稻 除草剂 茎叶处理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年直播稻生物质功能性肥料替代部分化肥减肥增效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浩 《现代农业科技》 2021年第13期12-13,共2页
为明确不同配方生物质功能性肥料用量对直播稻产量形成的影响,采取随机区组排列,开展了直播稻生物质功能性肥料替代部分化肥减肥增效试验,摸索其对直播稻生育期、抗逆性、耐旱性、主要农艺性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生物质功能性... 为明确不同配方生物质功能性肥料用量对直播稻产量形成的影响,采取随机区组排列,开展了直播稻生物质功能性肥料替代部分化肥减肥增效试验,摸索其对直播稻生育期、抗逆性、耐旱性、主要农艺性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生物质功能性肥料处理对直播稻的稻瘟病、稻曲病及生育期有影响,各处理之间有差异,但差异不大。同时,生物质功能性肥料处理对直播稻的产量也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播稻 生物质功能性肥料 减肥增效 性状 产量 2020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萘乙酸在芡实上的应用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友星 丁广礼 侯家生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12期83-83,86,共2页
芡实开花结果期适宜温度为20~30℃,当气温超过34℃时,芡实授粉不能受精,结实率降低,产量下降。通过喷施不同浓度的萘乙酸,可有效降低高温对芡实开花结果的危害,提高芡实产量。采取随机区组排列法,进行了萘乙酸在芡实上的应用技术研究。... 芡实开花结果期适宜温度为20~30℃,当气温超过34℃时,芡实授粉不能受精,结实率降低,产量下降。通过喷施不同浓度的萘乙酸,可有效降低高温对芡实开花结果的危害,提高芡实产量。采取随机区组排列法,进行了萘乙酸在芡实上的应用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在芡实开花授粉期遇到连续高温(气温超过34℃),用30 mg/L萘乙酸溶液450 kg/hm^2对花精准喷雾,可增强芡实耐高温能力,结实率提高25个百分点以上,增产20%以上。该技术为沿淮地区芡实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效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芡实 萘乙酸 高温 授粉率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马力农业机械的适用范围与推广策略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继侠 王俊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第20期114-115,共2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农业机械种类越来越丰富,现代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其中大马力农业机械作为重要机型之一,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基于此,该文分析了大马力农业机械使用的现实意义,探讨此类农业机械的适用范围...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农业机械种类越来越丰富,现代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其中大马力农业机械作为重要机型之一,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基于此,该文分析了大马力农业机械使用的现实意义,探讨此类农业机械的适用范围及推广策略,以期为大马力农业机械的推广使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马力农业机械 适用范围 推广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后移与花后叶面喷施6-BA对冬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2
18
作者 吴进东 丁广礼 +2 位作者 朱旺生 陈科 张珍林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43-349,共7页
为了提高小麦生产水平,2010-2011年度以烟农19为材料,在总施纯氮量为240 kg·hm-2条件下,采用裂区设计大田试验研究了氮肥后移与花后叶面喷施6-BA对冬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后移、花后叶面喷施6-BA均显著提高籽粒的... 为了提高小麦生产水平,2010-2011年度以烟农19为材料,在总施纯氮量为240 kg·hm-2条件下,采用裂区设计大田试验研究了氮肥后移与花后叶面喷施6-BA对冬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后移、花后叶面喷施6-BA均显著提高籽粒的谷氨酰胺合成酶(glutamine synthetase,GS)、谷丙转氨酶(glutamic pyruvic transaminase)、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oluble starch synthase,SSS)活性,对束缚态淀粉合成酶(granule-bound starch synthase,GBSS)活性均无显著影响。氮肥后移能显著提高穗粒数、千粒重、产量;花后叶面喷施6-BA提高千粒重与产量。氮肥后移、花后叶面喷施6-BA均显著提高籽粒蛋白质及各组分含量、谷醇比、蛋白质累积量、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支直比、淀粉累积量;且花后叶面喷施6-BA促进氮肥后移效应。在本试验条件下,B1N4处理(基肥:拔节肥:孕穗肥比例为3:5:2,结合花后叶面喷施浓度10 mg·L-1的6-BA,施量100mL·m-2)提高冬小麦产量与品质效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氮肥后移 花后叶面喷施6一BA 籽粒产量 籽粒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沿淮地区春马铃薯品种引进比较试验 被引量:3
19
作者 廖华俊 江芹 +2 位作者 董玲 刘梅 李卫文 《中国马铃薯》 2010年第6期324-329,共6页
为筛选出适宜江淮地区春季种植的优质高产马铃薯品种,本文对引进的11个马铃薯品种进行熟性、产量、淀粉含量、抗病性进行观测。结果表明,鲜食品种中薯3号、费乌瑞它;加工品种LK 99;特色品种紫薯,产量高、商品性好、品质优,较适合在安徽... 为筛选出适宜江淮地区春季种植的优质高产马铃薯品种,本文对引进的11个马铃薯品种进行熟性、产量、淀粉含量、抗病性进行观测。结果表明,鲜食品种中薯3号、费乌瑞它;加工品种LK 99;特色品种紫薯,产量高、商品性好、品质优,较适合在安徽大面积种植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淮地区 马铃薯 品种引进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淮地区秋冬季露地萝卜品种引进筛选试验 被引量:1
20
作者 廖华俊 董玲 +2 位作者 江芹 李卫文 刘梅 《中国瓜菜》 CAS 2011年第4期34-36,共3页
对引进的11个萝卜品种进行的生育期、生物学特性、产量和品质研究结果表明,对照短叶13号在5个早熟品种中产量最高、综合性状优良,可以作为沿淮地区洪水过后秋季补改种秋萝卜品种选用;九斤王迟萝卜、浙大长、合丰青、大红袍等4个晚熟品... 对引进的11个萝卜品种进行的生育期、生物学特性、产量和品质研究结果表明,对照短叶13号在5个早熟品种中产量最高、综合性状优良,可以作为沿淮地区洪水过后秋季补改种秋萝卜品种选用;九斤王迟萝卜、浙大长、合丰青、大红袍等4个晚熟品种产量高、综合性状优良,可以作为沿淮地区冬季萝卜品种优先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淮地区 萝卜 品种引进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