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魏晋风度”与士文化的审美开拓 |
皮元珍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0
|
|
2
|
论技术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 |
曹如中
彭福扬
郭华
|
《科技与管理》
|
2004 |
3
|
|
3
|
论颜元习动习行的教育理念及其现代启示 |
谭真明
|
《晓庄学院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
2011 |
2
|
|
4
|
荀子集群思想的内在逻辑及其现代启示 |
谭真明
|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5
|
论古代小说犯中见避的叙事策略——以《水浒传》中三起女人命案为例 |
谭真明
|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6
|
批判“米勒预言”的批判——近年来有关“文学终结论”争议的述评 |
李夫生
|
《理论与创作》
|
2006 |
12
|
|
7
|
“有效学习”与“学习有效” |
邓石华
|
《湖南教育(中旬)(B)》
|
2010 |
5
|
|
8
|
此恨难平君知否──竹山词艺术特色浅论 |
颜湘君
|
《云梦学刊》
|
2001 |
1
|
|
9
|
SVO隐喻结构的翻译研究 |
彭芒
朱盛娥
|
《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2006 |
1
|
|
10
|
周作人与清代散文 |
周荷初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11
|
网络时代德育的社会效用刍议 |
邓石华
龚明玉
|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
2007 |
0 |
|
12
|
自由意志的不可能实现——西方文学作品中的孤独意识 |
肖支群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
0 |
|
13
|
古典戏剧艺术三题 |
刘晓林
许艳文
|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
2010 |
0 |
|
14
|
“母体”与“现代”的双重寻找——论台湾寻根文学 |
邓榕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15
|
作为公共空间的微博及其文学生产 |
李夫生
|
《创作与评论》
CSSCI
|
2012 |
0 |
|
16
|
孤独的“失语者”——卡森·麦卡勒斯小说中的黑人形象 |
肖支群
|
《新闻爱好者》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17
|
“大江东去”与“寻常巷陌”——彭国梁散文论 |
周荷初
|
《创作与评论》
CSSCI
|
2012 |
0 |
|
18
|
湖南慈利通津铺话介词的省略及其动因 |
陶伏平
|
《船山学刊》
CSSCI
|
2008 |
0 |
|
19
|
论李清照词的女性意识 |
向梅林
|
《船山学刊》
|
2007 |
0 |
|
20
|
《克里斯汀的一生》的女性意识 |
肖支群
|
《牡丹江大学学报》
|
200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