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生植物在湖泊生态修复中的作用 被引量:9
1
作者 朱元钦 袁龙义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5期13-17,99,共6页
水生植物在湖泊生态修复中具有成本低、能耗小、环境扰动小和生态观赏性等特点,在湖泊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分析了湖泊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及退化的形式;阐述了利用4种不同类型水生植物的化感作用、对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吸收作用、对沉... 水生植物在湖泊生态修复中具有成本低、能耗小、环境扰动小和生态观赏性等特点,在湖泊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分析了湖泊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及退化的形式;阐述了利用4种不同类型水生植物的化感作用、对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吸收作用、对沉积物的吸附作用以及光合作用等对湖泊生态系统进行修复的机制和效果;介绍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对现有研究方法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建议;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植物 湖泊 水体富营养化 生态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虉草适应湿地环境的解剖结构和组织化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王晓娥 张梵 +2 位作者 张霞 周存宇 杨朝东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6-94,共9页
为研究虉草适应湿地环境的结构特征,探讨了该植物不定根、根状茎、直立茎和叶的解剖结构、组织化学及其质外体屏障结构的通透性生理。利用光学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对虉草进行了解剖学和组织化学研究。结果表明:1)虉草不定根解剖结构由外... 为研究虉草适应湿地环境的结构特征,探讨了该植物不定根、根状茎、直立茎和叶的解剖结构、组织化学及其质外体屏障结构的通透性生理。利用光学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对虉草进行了解剖学和组织化学研究。结果表明:1)虉草不定根解剖结构由外而内分别为表皮、外皮层、皮层、内皮层、中央为木质部和厚壁组织;茎结构由外而内分别为角质层、表皮、周缘厚壁机械组织层、皮层、具维管束厚壁机械组织层和髓腔。2)不定根具栓质化和木质化内皮层和外皮层组成的屏障结构;茎具角质层、栓质化和木质化周缘厚壁组织层和厚壁组织层;根状茎具内、外皮层,直立茎仅具外皮层。3)虉草体内气腔包括不定根中通气组织,茎皮层气腔和髓腔,及叶鞘气腔。虉草的机械组织结构、屏障结构和气腔是其适应湿地环境的重要结构特征,该研究为今后选择湿地生态修复的植物物种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虉草 解剖结构 质外体屏障结构 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菰适应湿地环境的解剖和屏障结构特征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梵 皮秀权 +2 位作者 王晓娥 杨朝东 周存宇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15-623,共9页
菰(Zizania latifolia)是一种多年生挺水植物,为了探讨该植物根、茎和叶的解剖结构、组织化学及其质外体屏障的通透性生理。该文利用光学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对菰的根、茎、叶进行了解剖学和组织化学研究。结果表明:(1)菰不定根解剖结... 菰(Zizania latifolia)是一种多年生挺水植物,为了探讨该植物根、茎和叶的解剖结构、组织化学及其质外体屏障的通透性生理。该文利用光学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对菰的根、茎、叶进行了解剖学和组织化学研究。结果表明:(1)菰不定根解剖结构由外而内分别为表皮、外皮层、单层细胞的厚壁机械组织层、皮层、内皮层和维管柱;茎结构由外而内分别为角质层、表皮、周缘厚壁机械组织层、皮层、具维管束的厚壁组织层和髓腔。叶鞘具有表皮和具维管束皮层,叶片具有表皮,叶肉和维管束。(2)不定根具有位于内侧的内皮层及其邻近栓质化细胞和外侧的外皮层组成的屏障结构;茎具内侧厚壁机械组织层,外侧的角质层和周缘厚壁机械组织层组成的屏障结构,屏障结构的细胞壁具凯氏带、木栓质和木质素沉积的组织化学特点,叶表面具有角质层。(3)菰通气组织包括根中通气组织,茎、叶皮层的通气组织和髓腔。(4)菰的屏障结构和解剖结构是其适应湿地环境的重要特征,但其茎周缘厚壁层和厚壁组织层较薄。由此推测,菰适应湿地环境,但在旱生环境中分布有一定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结构 质外体屏障结构 组织化学 通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20年我国重金属超积累植物种质资源筛选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4
作者 郭松明 余海波 袁龙义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6-108,共13页
土壤重金属污染已成为环境问题的研究热点,而植物修复技术是一种致力于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新方法,其中超积累植物修复是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关键方法和便捷技术,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笔者对我国近20年来的重金... 土壤重金属污染已成为环境问题的研究热点,而植物修复技术是一种致力于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新方法,其中超积累植物修复是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关键方法和便捷技术,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笔者对我国近20年来的重金属超积累植物的种质资源进行了收集归纳,对农作物同超积累植物间套作种植的修复应用实例进行了分析列举,且对超积累植物修复推广的限制因素进行了总结,并在此研究与应用现状的基础上对超积累植物的界定、应用、筛选和相关试验等一系列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超积累植物种质资源的筛选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 超积累植物 种质资源 筛选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枝江市公园绿地植物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周子莉 朱桂才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5-112,共8页
为了对枝江市公园绿地提出改善意见并为周边地区公园绿地的建设提供参考依据,采用典型样方法,以枝江市8个具有代表性的公园绿地为对象,以690个10 m×10 m样方开展植物多样性现状调查分析.结果表明:8个公园共有77科122属193种,植物... 为了对枝江市公园绿地提出改善意见并为周边地区公园绿地的建设提供参考依据,采用典型样方法,以枝江市8个具有代表性的公园绿地为对象,以690个10 m×10 m样方开展植物多样性现状调查分析.结果表明:8个公园共有77科122属193种,植物多样性总体趋势由多到少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植物多样性指数由大小到为:综合公园,带状公园,专类公园.枝江市与其他城市公园绿地多样性指数相比:综合公园在灌木层、草本层植物异质性偏低,应合理增加植物种类及数量;带状公园的灌木层、草本层植物种类偏少,可增加植物种类应用;乔木层及草本层物种多样性不够丰富,应增加垂直绿化层次的植物种类;专类公园植物种类少,群落结构简单,可增加其他植物种类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植物 植物多样性 公园绿地 枝江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首麋鹿自然保护区草本植物功能群研究
6
作者 陈卉 徐弘毅 +4 位作者 张怀胜 陈中义 魏淑东 李鹏飞 朱建强 《湖北林业科技》 2019年第5期6-10,共5页
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世界上最大的麋鹿野生种群栖息地,也是长江中游保存较为完好的一块湿地。本研究以石首麋鹿保护区草本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垂直于故道选取典型样地进行群落学调查。以χ^2检验为基础,结合联结系数AC和共同出... 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世界上最大的麋鹿野生种群栖息地,也是长江中游保存较为完好的一块湿地。本研究以石首麋鹿保护区草本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垂直于故道选取典型样地进行群落学调查。以χ^2检验为基础,结合联结系数AC和共同出现百分率PC来测定草本优势种的种间联结及相关性。根据优势种间的联结性在不同生境中的变化来划分植物功能群。结果表明:以优势种为主体对石首麋鹿保护区草本植物进行功能群划分可行性较高。对12种草本植物优势种共划分了3组植物功能群:“阳性湿生型”、“阳性湿中生型”和“阴性湿中生型”。每组植物功能群都有其特定的优势种和分布区,较好地反映了水、热生态因子与植被的关系。研究石首麋鹿保护区的草本植物功能群,不仅有助于揭示保护区植被格局的变化,同时也可为保护区正在开展的湿地修复工程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功能群 种间联结 草本植物 优势种 石首麋鹿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淹水胁迫下山桑和蒙桑的生理生化指标响应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刘娟 田维 +1 位作者 马煜 朱桂才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6期13-17,71,共6页
模拟淹没和淹涝2种水分胁迫条件,研究了不同淹水处理时间对二年生山桑(Morus bombycis)和蒙桑(Morus mongotica)2种桑树植株的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淹水胁迫条件下,桑树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过... 模拟淹没和淹涝2种水分胁迫条件,研究了不同淹水处理时间对二年生山桑(Morus bombycis)和蒙桑(Morus mongotica)2种桑树植株的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淹水胁迫条件下,桑树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有应急性响应,淹没条件下比淹涝条件下响应程度大;(2)淹没条件下桑树的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增加,其变化幅度高于淹涝条件下;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变化幅度相对小;(3)淹没后丙二醛(MDA)含量逐渐上升,中期有所回落,但随后又逐渐上升至对照水平;淹涝后MDA含量没有显著上升;(4)2种桑树在淹水胁迫条件下其生理生化指标产生应急响应程度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Morus L.) 水分胁迫 生理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枝江市金湖国家湿地公园景观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艳丽 黄万梅 朱桂才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6期34-37,共4页
通过查阅文献、实地调查等方法,对湖北省枝江市金湖国家湿地公园景观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金湖国家湿地公园拥有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其中浮游植物6门45种、维管束植物57科135属196种、浮游动物6门45种、野生脊椎动物33目87科23... 通过查阅文献、实地调查等方法,对湖北省枝江市金湖国家湿地公园景观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金湖国家湿地公园拥有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其中浮游植物6门45种、维管束植物57科135属196种、浮游动物6门45种、野生脊椎动物33目87科239种。景观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由于近年来金湖国家湿地公园湿地面积地萎缩,导致湿地生态景观结构发生变化,湿地生态功能逐步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枝江市 景观结构 景观功能 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农业公园生态停车场设计及应用——以公安县天露湖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张雅佼 朱桂才 《园林》 2019年第8期49-52,共4页
本文以湖北省公安县天露湖国家农业公园生态停车场的设计为例,以美丽乡村建设与国家生态文明理念为大背景,研究时下在建设国家农业公园时,如何利用生态化景观设计规划国家农业公园停车场,以期达到解决公园停车问题与呼应国家农业公园生... 本文以湖北省公安县天露湖国家农业公园生态停车场的设计为例,以美丽乡村建设与国家生态文明理念为大背景,研究时下在建设国家农业公园时,如何利用生态化景观设计规划国家农业公园停车场,以期达到解决公园停车问题与呼应国家农业公园生态建设理念的目的,为下一阶段我国其他国家农业公园停车场的生态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农业公园 停车场 生态 天露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枝江市主要城市道路植物种类的构成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1
10
作者 韩乐乐 黄万梅 朱桂才 《湖北林业科技》 2018年第2期80-83,90,共5页
道路绿地是城市园林绿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枝江市道路植物种类构成的研究,对中小城市道路植物选择具有指导意义。本文运用调查法,结合实地普查,在枝江市建成区内36条道路中选择9条主要道路为研究对象。对植物种类构成、优势树种、生长... 道路绿地是城市园林绿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枝江市道路植物种类构成的研究,对中小城市道路植物选择具有指导意义。本文运用调查法,结合实地普查,在枝江市建成区内36条道路中选择9条主要道路为研究对象。对植物种类构成、优势树种、生长状况及配置形式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其中有乔木30 150株,共18个树种,分属12科14属,(2)经多度分析,优势树种是樟树、桂花、栾树等,(3)个别树种所占比例较大,沿江大道、友谊大道、东湖大道绿化带的植物配置方式单一,树种组合缺少变化,植物配置不合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道路 植物种类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农架林区引种樱花的适应性研究
11
作者 李胜蓝 郭永兵 +1 位作者 向劲松 陈中义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22期24-27,53,共5页
神农架林区是国际著名生态旅游胜地,为打造神农架樱花谷景观,提升早春旅游观赏价值,从武汉大学引进了一批染井吉野(Cerasus yedoensis ‘Yedoensis’)和山樱花(Cerasus serrulata)。为了解引种樱花的适应性,对樱花原生地、引种地的环境... 神农架林区是国际著名生态旅游胜地,为打造神农架樱花谷景观,提升早春旅游观赏价值,从武汉大学引进了一批染井吉野(Cerasus yedoensis ‘Yedoensis’)和山樱花(Cerasus serrulata)。为了解引种樱花的适应性,对樱花原生地、引种地的环境进行相似性分析,并调查引种樱花一年的相对生长量。结果表明:神农架林区的气候环境和土壤环境适合樱花生长,经一年生长,引种的山樱花长势比染井吉野好。总体来看,引种樱花在神农架林区有较好的适应性,可以进一步引种其他品种的樱花,为打造神农架樱花谷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农架 染井吉野 山樱花 环境相似性 年相对生长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溶区植物生态适应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2
作者 倪隆康 顾大形 +2 位作者 何文 黄玉清 陈中义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210-2217,共8页
对岩溶植物在强光高温、干旱、土壤养分和生境异质性等岩溶典型环境下适应性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结果发现:强光高温和地质性干旱迫使植物改变自身生理结构和形态结构来应对岩溶环境所带来的损伤;特殊的土壤性质也使岩溶植物进化出较... 对岩溶植物在强光高温、干旱、土壤养分和生境异质性等岩溶典型环境下适应性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结果发现:强光高温和地质性干旱迫使植物改变自身生理结构和形态结构来应对岩溶环境所带来的损伤;特殊的土壤性质也使岩溶植物进化出较强的生化调节功能;空间异质性与植物功能性状的关系是近些年来国内研究的热点。目前在岩溶植物适应特殊生境方面研究有较大进展,但在研究广度上存在不足,应加强群落演替与不同功能性状间关系等方面的研究,为岩溶区生态恢复治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区 生态适应性 地质性干旱 生境异质性
原文传递
外施生长素对陆生型空心莲子草不定根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芦旭然 杨霞 陈中义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18年第12期2951-2959,共9页
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是一种水陆两栖的外来入侵植物,陆生型空心莲子草不定根膨大形成的贮藏根是其越冬、繁殖和扩散的重要基础。研究发现,根系中内源生长素(IAA)在不定根膨大过程中可能发挥了重要的调节作用。本研... 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是一种水陆两栖的外来入侵植物,陆生型空心莲子草不定根膨大形成的贮藏根是其越冬、繁殖和扩散的重要基础。研究发现,根系中内源生长素(IAA)在不定根膨大过程中可能发挥了重要的调节作用。本研究利用不同浓度(10、50和100mg·L-1)的外源IAA对盆栽空心莲子草进行叶面喷施处理,探究IAA对于空心莲子草根系生长发育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外源生长素有利于促进空心莲子草贮藏根的形成,100mg·L-1 IAA处理促进效果最好。其作用机理可能在于IAA影响了空心莲子草根内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及内源激素含量,促进根内营养物质合成,为根系膨大发育提供充足养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莲子草 外源生长素 不定根膨大 贮藏根 蔗糖 蔗糖合成酶 内源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与基质组合生境对空心莲子草不定根诱导形成贮藏根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芦旭然 李华成 陈中义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19期103-106,共4页
空心莲子草是全球性入侵杂草,其贮藏根是陆生型和扎根挺水型空心莲子草的重要越冬和繁殖器官,在种群生长和维持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盆栽试验,设置2种土壤基质(沙土和壤土)及4种水分条件(旱生、湿生、挺水、漂浮)的组合生境,研究水分、... 空心莲子草是全球性入侵杂草,其贮藏根是陆生型和扎根挺水型空心莲子草的重要越冬和繁殖器官,在种群生长和维持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盆栽试验,设置2种土壤基质(沙土和壤土)及4种水分条件(旱生、湿生、挺水、漂浮)的组合生境,研究水分、基质、水分与基质组合生境对空心莲子草不定根诱导形成贮藏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不论是沙土还是壤土,旱生和湿生生境均有利于诱导空心莲子草不定根形成贮藏根;挺水生境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空心莲子草的不定根膨大形成贮藏根;漂浮生境下,空心莲子草不能形成贮藏根,其根系接触到土壤基质是形成贮藏根的必要条件。研究结果对在不同生境下的空心莲子草防控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莲子草 贮藏根 水分条件 土壤基质 不定根 诱导 膨大机制 入侵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枝江市古树名木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韩乐乐 黄万梅 朱桂才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2期69-73,96,共6页
古树名木保护日益受到重视,掌握和及时更新古树名木的信息是开展好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的重要前提。以枝江市古树名木资源为研究对象,实地调查了枝江市古树名木的分布和管护情况,分析了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衰老的原因,并构... 古树名木保护日益受到重视,掌握和及时更新古树名木的信息是开展好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的重要前提。以枝江市古树名木资源为研究对象,实地调查了枝江市古树名木的分布和管护情况,分析了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衰老的原因,并构建了一套集图像、表格、文字为一体的现代化图文数据管理系统,通过该系统可以及时更新、查询古树名木信息,提高枝江市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树名木 信息化管理系统 枝江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荆州古城墙入侵构树种群的分布格局和生命表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胜蓝 周璟 陈中义 《生物灾害科学》 2018年第2期108-112,共5页
荆州古城墙是我国重点保护历史文物,近年来,构树在荆州古城墙入侵,对古城墙植被和古城墙保护造成了影响。为了解构树种群的基本特征,在荆州古城墙上选择大小为22 m×22 m的样地一个,对样地上的野生构树种群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表明... 荆州古城墙是我国重点保护历史文物,近年来,构树在荆州古城墙入侵,对古城墙植被和古城墙保护造成了影响。为了解构树种群的基本特征,在荆州古城墙上选择大小为22 m×22 m的样地一个,对样地上的野生构树种群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表明:构树种群存活曲线呈Deevey-Ⅲ型,构树幼苗库量大,但幼苗死亡率高;构树种群的年龄结构呈非典型的金字塔型分布,构树种群是增长型种群;6种聚集强度参数计算表明,构树种群的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且聚集强度较高,这与样地坡度较大、构树果实被鸟传播等因素有关。构树种群良好的更新机制是其成功入侵荆州古城墙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树 分布格局 静态生命表 荆州古城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麋鹿食物组成及其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淏林 张怀胜 +4 位作者 朱建强 陈中义 柯雨琳 杨涛 陈卉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6-161,共16页
麋鹿(Elaphurusdavidianus)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自1980年麋鹿重引入项目开展以来,麋鹿食物组成便一直是科研工作者研究的重点之一。本文总结了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湖北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 麋鹿(Elaphurusdavidianus)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自1980年麋鹿重引入项目开展以来,麋鹿食物组成便一直是科研工作者研究的重点之一。本文总结了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湖北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麋鹿采食的主要植物资源,综述了常用动物食物组成研究方法,包括直接观察法、利用法、胃含物分析法、粪便显微分析法、胃含物或粪便DNA分析法和稳定同位素技术,并分析了个体因素、植物营养成分、植物可获得性和人为因素等对麋鹿食物组成的影响。对常用食物组成研究方法的比较分析表明,不同方法在解析食物组成时反映的时间尺度和食物分辨率不同,在麋鹿等大型濒危有蹄类动物研究中有其优势和局限性。现有的麋鹿相关研究表明,个体因素所导致的生理差异和能量需求改变会影响麋鹿的食物组成;植物营养成分包括粗蛋白、可溶性糖、纤维素等是影响麋鹿食物组成的重要因子;植物可获得性和人为因素则通过改变食物多样性和丰富度进一步影响麋鹿的食物组成。今后,建议研究者在明确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的基础上,评估可用研究方法的优缺点,选择适宜的样品采集和数据分析方法,构建合理的食物组成研究方案。此外,在今后的研究中,应注重整合麋鹿相关研究结果,利用多种方法相结合分析麋鹿的食物组成,全面解析麋鹿的食物选择机制,为深入研究重引入过程中麋鹿对生境破碎化、湿地退化、人为活动干扰等的响应提供指导,进一步推进麋鹿种群发展和长效保护工作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麋鹿 食物组成 生境 营养成分 食物分析
原文传递
论企业景观设计中的文化渗透——以济民可信南昌生物(医药)产业园项目工厂区景观园林设计为例 被引量:5
18
作者 艾丽萍 朱桂才 《现代园艺》 2020年第3期159-161,共3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景观设计行业也迅速发展起来,越来越多的景观设计受地域文化、历史文化、场所精神的影响,景观作品变得越发有深度、有内涵。许多企业在对厂区进行景观设计时,更强调场地精神以及企业文化,以提升企业的形象和内涵。以济... 随着社会的发展,景观设计行业也迅速发展起来,越来越多的景观设计受地域文化、历史文化、场所精神的影响,景观作品变得越发有深度、有内涵。许多企业在对厂区进行景观设计时,更强调场地精神以及企业文化,以提升企业的形象和内涵。以济民可信南昌生物(医药)产业园项目工厂区景观设计为例,尝试将企业文化更好地融入景观的设计手法,为同行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 景观设计 文化渗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楚韵山水”公园设计谈楚文化在现代公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邱根麒 陈中义 +3 位作者 郭晓华 黄念 张纪伟 向小丽 《山西建筑》 2020年第22期143-146,共4页
以屈原词赋、历史文献和考古发现为线索,首先梳理了相关文献总结了历史上的楚园林特质,其次提出了在现代城市园林中楚文化应用的基本原则,最后以“楚韵山水”城市公园为例,从山水格局、建筑特色、场地设计、叙事性景观营造和植物设计等... 以屈原词赋、历史文献和考古发现为线索,首先梳理了相关文献总结了历史上的楚园林特质,其次提出了在现代城市园林中楚文化应用的基本原则,最后以“楚韵山水”城市公园为例,从山水格局、建筑特色、场地设计、叙事性景观营造和植物设计等方面提出楚文化应用的策略,为楚文化在现代城市公园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文化 楚园林 山水格局 建筑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fluence of Enclosure Regime on Soil Properties of Forest Land in Zigui County in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20
作者 TU Hao XIAO Tao YUAN Long-yi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22年第3期52-58,共7页
[Objective]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enclosure regime on the soil properties of forest land in Zigui County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Method] We collected soil from closed forest, forest ... [Objective]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enclosure regime on the soil properties of forest land in Zigui County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Method] We collected soil from closed forest, forest converted from farmland, and natural secondary forest in Zigui County, and measured soil texture, bulk density, porosity, organic matter, maximum water holding capacity,water content, and content of total nitrogen, total phosphorus, total potassium,alkali-hydrolyzable nitrogen, available phosphorus, and available potassium.The findings were expected to lay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forest enclosure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Result] The proportion of sands and soil bulk density in natural secondary forest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forest converted from farmland and closed forest, and the soil porosity, organic matter content, maximum water holding capacity, and overall nutrient content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rest two forests. Soil organic matter was in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soil water holding capacity, total N,total K content, alkali-hydrolyzable N content, and available K content, and in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soil bulk density(P<0.05). The natural secondary forest with high organic matter content had satisfactory soil properties. [Conclusion]Soil restoration in closed forest and forest converted from farmland lagged behind, and it took a long time for the improvement and restoration of the so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closure regimes Soil organic matter Soil nutrients Ecological restor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