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长春市现代设施农业直通式气象服务思考 |
王宁
马梁臣
|
《农业与技术》
|
2019 |
0 |
|
2
|
近50年长春市农业气象条件变化特征分析 |
杨雪艳
应爽
梁衍波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3
|
长春市城市内涝致灾因子危险性模型的建立及评估 |
杨秀峰
霍也
陈长胜
王羽飞
|
《气象灾害防御》
|
2024 |
0 |
|
4
|
长春市农业气象周年服务方案业务化系统 |
应爽
谢静芳
丛向春
梁衍波
|
《吉林气象》
|
2008 |
1
|
|
5
|
长春市2009年~2018年夏季高温特点及成因分析 |
刘建朝
霍也
苏杭
|
《吉林农业》
|
2019 |
0 |
|
6
|
长春市酸雨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李倩
杨旭
马梁臣
张俊茹
孙克敏
邢丽元
|
《气象与环境学报》
|
2017 |
11
|
|
7
|
2011年长春市一次持续浮尘天气成因分析 |
马梁臣
刘海峰
王宁
李杭玥
|
《气象与环境学报》
|
2013 |
9
|
|
8
|
长春市冬季降水相态的温度判据研究 |
董伟
杨光武
马梁臣
朱丹
|
《干旱气象》
|
2019 |
10
|
|
9
|
关于县级气象局开展防雷减灾管理与服务的调研报告 |
尹文斌
黄秋红
|
《吉林气象》
|
2008 |
5
|
|
10
|
长春市防雹体系建设方案研究 |
李茂仑
李振声
李淑梅
|
《吉林气象》
|
2006 |
3
|
|
11
|
长春市酸雨变化特征分析——2008—2018年 |
邢丽元
张海涛
付雷
张明
|
《农业与技术》
|
2019 |
3
|
|
12
|
长春市两次严重PM 10污染天气对比分析 |
马梁臣
王宁
于月明
李倩
|
《气象灾害防御》
|
2018 |
3
|
|
13
|
1962-2011年长春市冻土变化特征及其大气环流背景分析 |
李倩
|
《吉林气象》
|
2012 |
2
|
|
14
|
基于WRF模式产品的长春市紫外线等级逐时预报模型的建立 |
应爽
谢静芳
刘海峰
王宁
|
《气象灾害防御》
|
2016 |
2
|
|
15
|
关于对长春市贯彻实施《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调查情况的报告 |
尹文彬
李万金
|
《吉林气象》
|
2005 |
1
|
|
16
|
长春市大气PM2.5质量浓度特征研究 |
徐建飞
王华
付雷
尚博
|
《吉林气象》
|
2013 |
1
|
|
17
|
应用LAPS资料对长春市区一次短时暴雨特征的分析 |
李倩
于月明
尚博
裴春明
|
《气象灾害防御》
|
2020 |
1
|
|
18
|
基于卡尔曼滤波原理对长春市温、湿度的网格预报试验 |
应爽
刘海峰
于月明
霍也
|
《气象灾害防御》
|
2022 |
0 |
|
19
|
1951-2010年夏季长春市短历时雨强变化特征分析 |
李倩
张俊如
刘吉洁
徐建飞
|
《气象灾害防御》
|
2017 |
1
|
|
20
|
关于县级气象局如何开展依法行政工作的调研与思考 |
尹文斌
黄秋红
|
《吉林气象》
|
2006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