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春市现代设施农业直通式气象服务思考
1
作者 王宁 马梁臣 《农业与技术》 2019年第19期127-128,共2页
长春地处东北平原腹地,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农业在全市经济中举足轻重。气象灾害对现代农业的影响非常大,现代农业的发展是多学科交叉研究的结果,气象与农业特别是农业气象与农业技术的研究推广,两者的关系十分密切。气象部门与农... 长春地处东北平原腹地,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农业在全市经济中举足轻重。气象灾害对现代农业的影响非常大,现代农业的发展是多学科交叉研究的结果,气象与农业特别是农业气象与农业技术的研究推广,两者的关系十分密切。气象部门与农业部门在为设施农业服务过程中,应发挥各自优势,进行紧密的合作,从气象要素预报到提出相应的农业技术措施,从单一分散的服务到联合服务是可行的,也是现代农业发展所要求的。有助于了解现代农业、设施农业与气象业务的整体关系,更好地指导与服务于农业生产;有助于农业与气象2个部门的合作发展,达到双方能力的共同提升;有助于长春市现代农业、设施农业的整体水平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春 现代 设施农业 气象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50年长春市农业气象条件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杨雪艳 应爽 梁衍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9期14247-14248,14254,共3页
利用长春市1959~2008年的气温、降水、日照等气象资料,采用气候统计方法分析作物生长期内光资源、热量资源、水分条件及常见农业气象灾害的变化特征及气候趋势。结果表明:长春市作物生长期内日照时数呈下降趋势,但光照条件能满足作物... 利用长春市1959~2008年的气温、降水、日照等气象资料,采用气候统计方法分析作物生长期内光资源、热量资源、水分条件及常见农业气象灾害的变化特征及气候趋势。结果表明:长春市作物生长期内日照时数呈下降趋势,但光照条件能满足作物生长需求;热量条件呈增加趋势,气温显著升高,初霜延后、终霜提前,无霜期延长,活动积温增加;水分条件呈下降趋势,降水减少,暖干化的趋势比较明显;洪涝、低温冷害、冰雹等农业气象灾害有减少的趋势,但干旱灾害趋于频繁而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资源 热量资源 水分条件 低温冷害 干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春市城市内涝致灾因子危险性模型的建立及评估
3
作者 杨秀峰 霍也 +1 位作者 陈长胜 王羽飞 《气象灾害防御》 2024年第4期43-48,共6页
基于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理论,利用长春市区自动站2018—2022年6—9月逐小时降水实况,结合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指标,选取日最大小时降雨量、日最大3 h降雨量、日降雨量作为致灾因子,利用熵权法确定权重构建城市内涝致灾因子危险性强度指数,... 基于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理论,利用长春市区自动站2018—2022年6—9月逐小时降水实况,结合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指标,选取日最大小时降雨量、日最大3 h降雨量、日降雨量作为致灾因子,利用熵权法确定权重构建城市内涝致灾因子危险性强度指数,采用百分位数法划分为5个等级并给出阈值,建立了长春市城市内涝致灾因子危险性模型。运用点密度分析方法对长春市城市内涝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有4个致灾危险性非常高的区域,2个位于绿园区,1个位于二道区,最后1个位于朝阳区与南关区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内涝 致灾因子 点密度分析方法 吉林省长春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春市农业气象周年服务方案业务化系统 被引量:1
4
作者 应爽 谢静芳 +1 位作者 丛向春 梁衍波 《吉林气象》 2008年第4期33-34,共2页
1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科学生产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政府和相关生产管理部门在生产安排、管理、决策等各项工作中,尤其是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对气象服务的需求大大增加。农业气象服务涉及的内容更加广泛、技术含量和服务难... 1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科学生产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政府和相关生产管理部门在生产安排、管理、决策等各项工作中,尤其是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对气象服务的需求大大增加。农业气象服务涉及的内容更加广泛、技术含量和服务难度也大大增加。而长春市作为吉林省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在农业气象服务方面还尚未建立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气象服务 长春市 业务化系统 生产基地 管理部门 防灾减灾工作 社会经济 技术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春市2009年~2018年夏季高温特点及成因分析
5
作者 刘建朝 霍也 苏杭 《吉林农业》 2019年第14期106-107,共2页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近十年(2009年~2018年)长春市地面气温进行统计要。结果表明:近十年长春市高温呈现由多发期转为低谷期,至2015年开始又转为多发期的规律,且高温高发月份由6月逐渐转成7月,通过对2010年和2018年...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近十年(2009年~2018年)长春市地面气温进行统计要。结果表明:近十年长春市高温呈现由多发期转为低谷期,至2015年开始又转为多发期的规律,且高温高发月份由6月逐渐转成7月,通过对2010年和2018年两个不同高温类型年份对比得到两次高温明显的异同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副热带高压 成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春市酸雨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倩 杨旭 +3 位作者 马梁臣 张俊茹 孙克敏 邢丽元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7年第4期48-55,共8页
利用2012—2015年长春市酸雨观测资料和同期气象要素观测资料、探空资料及大气污染物监测资料,对长春市酸雨的变化特征及气象条件对酸雨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大气污染物浓度对酸雨的作用。结果表明:2012—2015年长春市由轻度酸雨... 利用2012—2015年长春市酸雨观测资料和同期气象要素观测资料、探空资料及大气污染物监测资料,对长春市酸雨的变化特征及气象条件对酸雨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大气污染物浓度对酸雨的作用。结果表明:2012—2015年长春市由轻度酸雨区逐渐发展为中度酸雨区,降水pH值呈波动下降的趋势,秋季和冬季降水的pH值低于春季和夏季,降水的电导率K值呈相反的变化态势。长春市区酸雨更易发生在小量级降水中,受偏南风或偏西风影响时,酸雨污染严重;降水pH值随逆温温差和逆温厚度的增大而减小。长春市降水pH值与前一日的SO_2和NO_2浓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可见NO_2和SO_2浓度对长春市酸雨污染的贡献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值 逆温 风向 大气污染物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1年长春市一次持续浮尘天气成因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马梁臣 刘海峰 +1 位作者 王宁 李杭玥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3年第6期24-30,共7页
利用气象探测资料和环境监测数据,采用统计分析、环流演变分析、物理量诊断以及后向轨迹法分析了长春市浮尘发生的气候特征和2011年5月12日长春市出现的一次持续时间较长、污染程度较重的浮尘天气过程。结果表明:长春地区浮尘天气整体... 利用气象探测资料和环境监测数据,采用统计分析、环流演变分析、物理量诊断以及后向轨迹法分析了长春市浮尘发生的气候特征和2011年5月12日长春市出现的一次持续时间较长、污染程度较重的浮尘天气过程。结果表明:长春地区浮尘天气整体上呈波动性减少趋势,3—5月是主要发生时期;本次浮尘天气过程沙源来自蒙古国中部和内蒙古中东部,并随高空急流的输送影响东北地区,本地沙源没有补充;高空急流明显、地面风速较小、温度露点差较大、内蒙古东部辽宁省北部存在弱风区、整层大气稳定是该区域未出现沙尘暴而出现浮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尘 沙源 后向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春市冬季降水相态的温度判据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董伟 杨光武 +1 位作者 马梁臣 朱丹 《干旱气象》 2019年第3期363-369,共7页
采用2005-2014年长春市地面和高空常规气象观测资料,研究冬半年地面和高空不同高度层气温对降水相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地面气温对降水相态变化影响程度最大,以1.7℃作为雨和雨夹雪的相态转换指标、以-0.1℃作为雪和雨夹雪的相态转... 采用2005-2014年长春市地面和高空常规气象观测资料,研究冬半年地面和高空不同高度层气温对降水相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地面气温对降水相态变化影响程度最大,以1.7℃作为雨和雨夹雪的相态转换指标、以-0.1℃作为雪和雨夹雪的相态转换指标可以较好地判断降水相态;将地面气温与925 hPa温度相结合来判断降水相态更加准确;地面气温在0℃附近上升或下降的变化速度越快,雨夹雪持续时间越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季降水 雨夹雪 降水相态 判别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县级气象局开展防雷减灾管理与服务的调研报告 被引量:5
9
作者 尹文斌 黄秋红 《吉林气象》 2008年第1期44-46,共3页
一引言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今,气象部门的防雷减灾管理与服务工作,得到了社会公众和各级政府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防雷工作法制化体系的建立,使防雷管理、预警、检测、监审、工程、雷电灾害调查评估等工作得到了迅速发展。2007... 一引言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今,气象部门的防雷减灾管理与服务工作,得到了社会公众和各级政府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防雷工作法制化体系的建立,使防雷管理、预警、检测、监审、工程、雷电灾害调查评估等工作得到了迅速发展。2007年8月,就如何规范开展县级防雷减灾工作,长春市气象局法规处深入县局进行了调研,发现在防雷工作迅速发展的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级气象局 防雷工作 减灾管理 服务工作 调研 防雷减灾工作 气象部门 社会公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春市防雹体系建设方案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茂仑 李振声 李淑梅 《吉林气象》 2006年第4期24-28,共5页
冰雹灾害是威胁长春市农业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的重要气象灾害之一,每年因雹灾造成的经济损失少则几千万元,多则上亿元。如何建设长春市防雹体系,科学开展防雹减灾作业,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依据1995年以来长春市辖区冰雹... 冰雹灾害是威胁长春市农业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的重要气象灾害之一,每年因雹灾造成的经济损失少则几千万元,多则上亿元。如何建设长春市防雹体系,科学开展防雹减灾作业,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依据1995年以来长春市辖区冰雹灾害资料,综合分析出近10年来影响长春地区的主要雹线(冰雹路径),并依据雹线和各地实际防雹需求,对长春市防雹体系建设方案进行了专项研究,本文对于长春地区开展人工防雹减灾作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雹 灾害 雹线 防雹体系 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春市酸雨变化特征分析——2008—2018年 被引量:3
11
作者 邢丽元 张海涛 +1 位作者 付雷 张明 《农业与技术》 2019年第13期143-145,共3页
利用2008—2018年长春基准气象站酸雨观测资料,计算了近11a酸雨的年、季、月的平均p H值、K值和酸雨频率,分析了酸雨特征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2008—2018年长春市p H值平均值有逐年上升趋势,除2013—2015年外,酸雨污染逐年减轻,尤其是2... 利用2008—2018年长春基准气象站酸雨观测资料,计算了近11a酸雨的年、季、月的平均p H值、K值和酸雨频率,分析了酸雨特征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2008—2018年长春市p H值平均值有逐年上升趋势,除2013—2015年外,酸雨污染逐年减轻,尤其是2016—2018年酸雨出现较少,大气污染治理成效显著。长春市供暖期1月、10—12月酸雨污染严重,非供暖期8月、9月酸雨污染较轻。酸雨出现频率秋季最大,酸雨污染冬季最重,夏季较轻。酸雨与地面烟、霾视程障碍现象关系不大,而受高空逆温的影响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雨 PH值 K值 变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春市两次严重PM 10污染天气对比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马梁臣 王宁 +1 位作者 于月明 李倩 《气象灾害防御》 2018年第2期9-13,27,共6页
利用环境空气质量数据、MICAPS气象资料和GDAS全球再分析同化资料,从大气环流、物理量场和局地气象条件角度分析了2015年长春市两次严重PM10污染个例的形成和持续原因,应用HYSPLIT模型模拟追踪质点后向输送通道,并运用WRF HYSPLIT前向... 利用环境空气质量数据、MICAPS气象资料和GDAS全球再分析同化资料,从大气环流、物理量场和局地气象条件角度分析了2015年长春市两次严重PM10污染个例的形成和持续原因,应用HYSPLIT模型模拟追踪质点后向输送通道,并运用WRF HYSPLIT前向模拟污染物轨迹预报路径。结果表明:2月22日过程天气现象以沙尘暴为主,11月8日过程以霾为主;两次严重污染个例都是受低涡影响,出现污染天气的地区低空配合有干区的存在;降水对污染物有明显的湿清除作用;风速的大小与PM10的浓度呈正相关关系;沙尘暴污染个例污染源地在蒙古国、贝加尔湖以东和我国的内蒙古地区,霾的污染源地集中在黑龙江省中北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春 PM10 HYSPLI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62-2011年长春市冻土变化特征及其大气环流背景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倩 《吉林气象》 2012年第4期17-21,共5页
利用长春站1962-2011年逐日冻土深度资料,研究了全球变暖背景下长春市冬季季节性冻土的时空演变特征,并进一步分析了冻土深厚(浅薄)年的大气环流背景。结果表明,50年来,特别是1980年代后期以来,冻土深度变薄。季节性冻土的变化与东亚冬... 利用长春站1962-2011年逐日冻土深度资料,研究了全球变暖背景下长春市冬季季节性冻土的时空演变特征,并进一步分析了冻土深厚(浅薄)年的大气环流背景。结果表明,50年来,特别是1980年代后期以来,冻土深度变薄。季节性冻土的变化与东亚冬季风的活动关系密切,强(弱)季风年,长春市冬季冻土偏深厚(浅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春季节冻土 季节冻土深度 东亚冬季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RF模式产品的长春市紫外线等级逐时预报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
14
作者 应爽 谢静芳 +1 位作者 刘海峰 王宁 《气象灾害防御》 2016年第3期20-22,共3页
以NCAR/NCEP提供的2012-2014年逐日FNL资料为初始场,采用WRF模式计算输出数十种物理量的逐小时预报值,结合长春市紫外线观测逐小时资料,经统计分析,筛选部分物理量作为预报因子,初步建立了长春市紫外线逐小时等级预报模型。通过试报结... 以NCAR/NCEP提供的2012-2014年逐日FNL资料为初始场,采用WRF模式计算输出数十种物理量的逐小时预报值,结合长春市紫外线观测逐小时资料,经统计分析,筛选部分物理量作为预报因子,初步建立了长春市紫外线逐小时等级预报模型。通过试报结果显示:0级拟合率为49.6%,1级拟合率为48.7%,1级以内拟合率为98.3%,预报效果较为理想,逐小时1级以内误差不到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 预报模型 WRF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对长春市贯彻实施《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调查情况的报告 被引量:1
15
作者 尹文彬 李万金 《吉林气象》 2005年第3期44-46,共3页
关键词 人工防雹 人工影响天气 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 火箭发射装置 长春市 贯彻实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春市大气PM2.5质量浓度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建飞 王华 +1 位作者 付雷 尚博 《吉林气象》 2013年第1期32-33,共2页
1引言PM2.5是大气中直径在2.5μm以下的颗粒物的总称,由于其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并且在大气中停留的时间长,输送距离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PM2.5可以穿过肺部并存留在肺的深处,对人体呼吸系统具有刺激作用、... 1引言PM2.5是大气中直径在2.5μm以下的颗粒物的总称,由于其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并且在大气中停留的时间长,输送距离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PM2.5可以穿过肺部并存留在肺的深处,对人体呼吸系统具有刺激作用、致敏作用,同时还可能作为携带细菌微生物、病毒和致癌物的载体侵人人体,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目前有研究表明,大气细粒子污染程度与产生雾霾天气有一定的相关性,是造成大气能见度下降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细粒子 PM2 5 质量浓度 长春市 特征 细菌微生物 大气能见度 有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LAPS资料对长春市区一次短时暴雨特征的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倩 于月明 +1 位作者 尚博 裴春明 《气象灾害防御》 2020年第3期1-6,共6页
利用LAPS分析资料、地面和高空观测资料、地面自动站加密观测资料、雷达、卫星资料等,对2019年6月2日出现在长春市区的强对流天气的背景和演变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对流天气发生在加强的高空槽前对应的地面低值系统的暖锋段... 利用LAPS分析资料、地面和高空观测资料、地面自动站加密观测资料、雷达、卫星资料等,对2019年6月2日出现在长春市区的强对流天气的背景和演变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对流天气发生在加强的高空槽前对应的地面低值系统的暖锋段中,低空急流、地面中尺度辐合线、气旋式辐合中心等是此次强对流天气的直接影响系统;其水汽主要源于南方,经黄海、渤海路径及东部沿海一路向北输送并在长春市区辐合,伴随低空及超低空急流的向北涌进,在强降水发生前水汽有明显的跃增;地面中小尺度辐合线及气旋性涡旋的发展变化和雷达回波的演变有很好的对应,被认为是此次过程的直接触发机制;利用LAPS资料作为初始场,应用于本地WRF系统中,模拟结果位置偏北、极值偏小,但仍有很好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对流 中小尺度 LAPS WR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卡尔曼滤波原理对长春市温、湿度的网格预报试验
18
作者 应爽 刘海峰 +1 位作者 于月明 霍也 《气象灾害防御》 2022年第3期29-33,共5页
利用区域数值模式WRF和陆面同化系统CLADS数据,采用卡尔曼滤波、递减平均法,对长春市气温和相对湿度的格点预报进行订正预报建模试验,建立了两种时间分辨率为1h、空间分辨率为3km×3km的滤波模型。结果表明:两种滤波模型均具有显著... 利用区域数值模式WRF和陆面同化系统CLADS数据,采用卡尔曼滤波、递减平均法,对长春市气温和相对湿度的格点预报进行订正预报建模试验,建立了两种时间分辨率为1h、空间分辨率为3km×3km的滤波模型。结果表明:两种滤波模型均具有显著的误差订正效果,且效果好于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在原始模式具有较大预报误差的情况下,滤波模型也能够通过快速调整,达到预报与实况基本吻合;采用递减平均法建立的滤波模型效果更好,选择其作为气温和湿度的网格预报模型,进行试报,气温预报的MAE在大部分时段内均在2℃以内,相对湿度预报MAE基本在5%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尔曼滤波 递减平均法 网格预报 气温预报 湿度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51-2010年夏季长春市短历时雨强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倩 张俊如 +1 位作者 刘吉洁 徐建飞 《气象灾害防御》 2017年第1期10-14,共5页
利用长春站1951-2010年逐日降水资料和自记雨量资料,研究了近六十年来长春市降水的年际变化特征和不同历时雨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60年来,长春市夏季降水的年际变化并不明显,但降水日数呈减少趋势,小雨量级的降水发生概率明显下降,与... 利用长春站1951-2010年逐日降水资料和自记雨量资料,研究了近六十年来长春市降水的年际变化特征和不同历时雨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60年来,长春市夏季降水的年际变化并不明显,但降水日数呈减少趋势,小雨量级的降水发生概率明显下降,与此同时,大雨及以上量级的降水总量占总降水量的比率呈逐年增长趋势。不同历时的雨强平均变化呈现出增强的特征,较强雨强主要发生在7月下旬到8月上旬,并呈现出一定的日变化特征,平均来看,长春地区较强雨强多发生在午后到前半夜,傍晚前后尤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历时 雨强 变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县级气象局如何开展依法行政工作的调研与思考
20
作者 尹文斌 黄秋红 《吉林气象》 2006年第4期40-42,共3页
依法行政是党在新时期执政的基本方式,加强气象依法行政工作,切实履行有关法律、法规赋予气象部门的职责,依法参与社会管理,是做好“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一项重要保障。面对基层局在依法行政工作中反应出的一些问题,2... 依法行政是党在新时期执政的基本方式,加强气象依法行政工作,切实履行有关法律、法规赋予气象部门的职责,依法参与社会管理,是做好“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一项重要保障。面对基层局在依法行政工作中反应出的一些问题,2006年10月,我局政策法规处有关人员对长春市5个县级气象局的依法行政工作进行了调研,针对客观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使基层局的依法行政工作健康发展,从管理、机制方面进行了探索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法行政工作 县级气象局 调研 社会管理 气象部门 长春市 法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