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拟灌肠方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1
作者 王岩 张博 孙安凤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第17期130-132,共3页
目的探讨自拟灌肠方对慢性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患者肾功能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CRF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西药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每日晚间加用自拟灌肠方(大黄20~30 g后下、牡蛎30 g先煎、黄芪40... 目的探讨自拟灌肠方对慢性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患者肾功能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CRF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西药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每日晚间加用自拟灌肠方(大黄20~30 g后下、牡蛎30 g先煎、黄芪40~60 g、丹参30 g、蒲公英30 g)灌肠治疗;分别于治疗1个月后观察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组织蛋白原(FDP)等的变化。结果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血肌酐、血尿素氮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同时对高凝状态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灌肠方可能通过更好地改善凝血机制,增加残存肾单位的血流量,对慢性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患者治疗取得更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功能不全(CRF) 自拟灌肠方 高凝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