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08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液晶显示技术的开发和产业化——庆祝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建所50周年 被引量:15
1
作者 黄锡珉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2002年第6期403-415,共13页
介绍中国科学院原长春物理所1969年国内首次开展研究液晶显示技术以来TN、STN、a SiTFT及低温p SiTFT LCD的研究和取得的科研成果,并叙述了科技成果与吉林省液晶产业、联信STN LCD产业结合的情况。
关键词 液晶显示技术 开发 产业化 TN STN TFT LCD 显示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光学精密机械加工工艺数据库的设想 被引量:3
2
作者 李红光 《光机电信息》 2004年第1期26-28,共3页
阐述了建立光学精密机械加工工艺数据库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并提出了在长春光机所建立光学精密机械加工工艺数据库的设想。
关键词 光学加工 精密机械 加工工艺 数据库 长春光机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空间天文观测技术蒋筑英攻关突击队:国家的需求就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使命
3
作者 《中国科学院院刊》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F0003-F0003,共1页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空间天文观测技术蒋筑英攻关突击队(以下简称“突击队”)现有成员151人,其中中共党员104人,35岁以下青年队员77人。突击队核心力量参加过“神舟”“天宫”等有效载荷的研制。“巡天号”光学舱是...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空间天文观测技术蒋筑英攻关突击队(以下简称“突击队”)现有成员151人,其中中共党员104人,35岁以下青年队员77人。突击队核心力量参加过“神舟”“天宫”等有效载荷的研制。“巡天号”光学舱是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效载荷巡天光学设施是其标志性载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党员 蒋筑英 空间天文观测 突击队 攻关 有效载荷 责无旁贷 巡天
原文传递
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研制出激光照明用青绿荧光透明陶瓷
4
作者 《稀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4-94,共1页
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发光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张家骅研究员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吉林省)项目“面向激光照明的硅酸盐石榴石多色荧光透明陶瓷”(U22A20139)取得突破性进展,研制出青绿荧光透明陶瓷,为全色激光照... 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发光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张家骅研究员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吉林省)项目“面向激光照明的硅酸盐石榴石多色荧光透明陶瓷”(U22A20139)取得突破性进展,研制出青绿荧光透明陶瓷,为全色激光照明奠定了关键荧光材料基础,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陶瓷领域顶级刊物《Journal of Advanced Ceramics》(2023,12(9):1731-17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陶瓷 国家重点实验室 荧光材料 发光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联合基金 多色荧光 张家骅
原文传递
长春光机所深紫外光学薄膜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5
作者 张立超 高劲松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395-2401,共7页
综述了深紫外光学薄膜技术在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的研究进展。为满足高性能深紫外光学系统对薄膜光学元件的需求,在以下方面开展了系统研究:定制了两台深紫外光学薄膜专用沉积设备,分别用于高性能深紫外光学薄膜的热蒸... 综述了深紫外光学薄膜技术在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的研究进展。为满足高性能深紫外光学系统对薄膜光学元件的需求,在以下方面开展了系统研究:定制了两台深紫外光学薄膜专用沉积设备,分别用于高性能深紫外光学薄膜的热蒸发与离子束溅射沉积工艺,实现了φ410mm光学元件的镀膜;通过优化薄膜沉积工艺,双面镀膜样品在193nm处典型透过率为98.5%~99%;对影响光学元件面形精度的因素进行了考察,可实现的膜厚均匀性为0.1%(rms),能够满足高质量深紫外光学系统的容差要求;采用X射线衍射方法对薄膜应力进行了测量,并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应力对元件面形的影响;针对影响薄膜实用性能的因素,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法,采用紫外辐照方法恢复了环境污染引起的透过率下降,发展了基于晶振监控法的膜厚精确控制方法。基于这些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明确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紫外光学 光学薄膜 薄膜沉积 薄膜测量 透过率 面形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春光机所软X射线-极紫外波段光学研究(英文) 被引量:10
6
作者 陈波 尼启良 王君林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862-1868,共7页
综述了我所软X射线-极紫外波段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描述了软X射线-极紫外波段光源技术,研制了工作波段为6 ~22 nm的微流靶激光等离子体光源;介绍了光子计数成像探测器技术,研制出了有效直径为25 mm,等效像元分辨率为0 .3 mm的极紫外... 综述了我所软X射线-极紫外波段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描述了软X射线-极紫外波段光源技术,研制了工作波段为6 ~22 nm的微流靶激光等离子体光源;介绍了光子计数成像探测器技术,研制出了有效直径为25 mm,等效像元分辨率为0 .3 mm的极紫外波段探测器;开展了超光滑表面加工、检测技术的研究,研制了超光滑表面抛光机,加工出高面形精度的超光滑表面,面形精度为6 nm(RMS值) ,表面粗糙度达0 .6 nm(RMS值) ;进行了软X射线-极紫外波段多层膜技术的研究,研制出13 nm处反射率为60 %的多层膜反射镜,150 mm口径反射镜的反射率均匀性优于±2 .5 %;最后,讨论了软X射线-极紫外波段测量技术研究,研制出该波段反射率计,其测量范围为5 ~50 nm,光谱分辨率好于0 .2 nm,测量重复性好于±1 %。在上述关键技术研究基础上,研制出了极紫外波段成像仪和空间极紫外波段太阳望远镜,这些仪器在我国空间科学研究项目中发挥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光学 软X射线 极紫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刻划层分结构铝膜刀具磨损研究
7
作者 张宝庆 马群 +3 位作者 安阳杰 吉日嘎兰图 石广丰 吴铁华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1-116,共6页
掌握机刻光栅刀具磨损机理是稳定制备大面积光栅的关键,由镀制工艺决定的具有层分结构铝膜是机刻光栅的首选膜坯。为获取光栅机械刻划过程中层分构铝膜对金刚石刻划刀具磨损影响规律,首次开展层分构铝膜力学性能测试与刀具刻划磨损规律... 掌握机刻光栅刀具磨损机理是稳定制备大面积光栅的关键,由镀制工艺决定的具有层分结构铝膜是机刻光栅的首选膜坯。为获取光栅机械刻划过程中层分构铝膜对金刚石刻划刀具磨损影响规律,首次开展层分构铝膜力学性能测试与刀具刻划磨损规律研究,采用纳米压痕实验测得层分构铝膜硬度与弹性模量分别为0.48 GPa与65.2 GPa,满足Hall-Petch强化理论。据此,首次运用Deform 3D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层分构铝膜模型,将刻深位置设置在铝膜层分界面位置,分别对刻深在2μm与4μm的单层与4层铝膜进行刻划仿真后发现,分层膜界面对于其应力传递影响作用明显,且刻深突破第一、二层铝膜界面时,该界面对于应力传递的阻碍作用消失;不同刻深刻划单层和4层铝膜时刀具磨损形式与磨损部位大体相同,但刻划4层铝膜时刀具磨损较小,与后续机刻试验结果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阶梯光栅 机械刻划 层分结构 铝膜 刀具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非球面超精密磨削质量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程延江 胡忠辉 +2 位作者 马文生 陈斌 张志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12期222-226,共5页
对光学非球面超精密磨削技术和表面加工质量控制技术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通过对MSG-325金刚石超精密车床的技术改造,可以对各种光学表面进行超精密磨削加工,尤其适合于光学非球面的超精密加工,在较短时间直接达到光学零件的... 对光学非球面超精密磨削技术和表面加工质量控制技术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通过对MSG-325金刚石超精密车床的技术改造,可以对各种光学表面进行超精密磨削加工,尤其适合于光学非球面的超精密加工,在较短时间直接达到光学零件的表面质量要求。采用改造的磨削系统,加工出左端为抛物面,右端为双曲面的微晶玻璃内非球面,加工表面粗糙度Ra3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精密磨削 非球面加工 质量控制 微晶玻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流变抛光技术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研究进展(英文)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峰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66-272,共7页
简述了国内外磁流变抛光技术的研究历史和现状。介绍了磁流变抛光技术的抛光原理、特性及优点。着重阐述了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近几年来在磁流变抛光技术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解决了磁流变抛光的若干关键技术,主要包括:研制出... 简述了国内外磁流变抛光技术的研究历史和现状。介绍了磁流变抛光技术的抛光原理、特性及优点。着重阐述了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近几年来在磁流变抛光技术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解决了磁流变抛光的若干关键技术,主要包括:研制出一种新型磁流变抛光液,这种磁流变抛光液具有优良的流变性和较高的抛光效率;研究出一种基于矩阵代数运算模型的磁流变抛光驻留时间求解算法;为了增加去除函数(抛光区)面积、提高材料去除效率,研制出适合大口径非球面反射镜加工的带式磁流变抛光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制造 磁流变抛光 磁流变抛光液 去除函数 驻留时间 带式磁流变抛光
原文传递
短波中波红外折反射式共口径光学系统设计
10
作者 马洪涛 韩冰 +2 位作者 许洪刚 李旭 张明亮 《中国光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9-367,共9页
为了实现高精度、高可靠性的动态场景模拟,设计了一套短波中波多波段折反射式共口径光学系统。该系统结合了反射、折射和共口径光路的优势,该系统分为主光学系统、短波光学系统和中波光学系统,3个系统分别独立设计。通过理论计算得到光... 为了实现高精度、高可靠性的动态场景模拟,设计了一套短波中波多波段折反射式共口径光学系统。该系统结合了反射、折射和共口径光路的优势,该系统分为主光学系统、短波光学系统和中波光学系统,3个系统分别独立设计。通过理论计算得到光学系统的初始结构,再利用光学设计软件对光学参数作进一步细化,最后,按照光瞳匹配原则将各分系统组合在一起,并对系统的成像质量作进一步优化设计。利用调制传递函数(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MTF)和畸变等定量评价指标,仿真验证了系统设计的合理性。结果显示:所设计的短波光学系统视场角为±0.107°、焦距为2500 mm、入瞳尺寸为300 mm,MTF达到衍射极限,畸变小于0.3%;中波光学系统的视场角为±0.65°、焦距为750 mm、入瞳尺寸为300 mm,MTF接近衍射极限,畸变小于1%。该系统成像质量好、体积小、实用性强,在光电跟瞄和空间探测等领域具有较大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物模拟器 光学设计 短波中波红外成像 共口径光学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回转体轴角位移精密测量研究
11
作者 张世轶 韩旭东 艾华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2-75,共4页
应用大齿圈和消间隙小齿轮组成的传动机构,配合现代高精度光电测角传感器——多圈绝对式光电轴角编码器,采用间接测量法实现了机械回转体方位角的自动精密测量,有效解决了回转机构因无法直接安装传感器而带来的测量难题。该机构具有结... 应用大齿圈和消间隙小齿轮组成的传动机构,配合现代高精度光电测角传感器——多圈绝对式光电轴角编码器,采用间接测量法实现了机械回转体方位角的自动精密测量,有效解决了回转机构因无法直接安装传感器而带来的测量难题。该机构具有结构简单,稳定性好,测量精度高,能实现动态测量的优点,与计算机联用可实现自动检测与实时控制。实验证明,回转角测量标准偏差σ<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转体 角位移测量 齿轮机构 轴角编码器 多圈编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载精密光电设备平顺性仿真研究
12
作者 匡也 高雁 +2 位作者 杜一民 许博谦 薛向尧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54-160,165,共8页
为提高精密光电设备的部署速度、实现快速部署应用,可采用不停车部署方案,即车辆行进过程中开展精密光电设备应用对高速飞行目标的观测、跟踪、干扰。为降低车辆行进过程中路面振动的影响,以某型载车及其光电设备为研究对象,分析行驶过... 为提高精密光电设备的部署速度、实现快速部署应用,可采用不停车部署方案,即车辆行进过程中开展精密光电设备应用对高速飞行目标的观测、跟踪、干扰。为降低车辆行进过程中路面振动的影响,以某型载车及其光电设备为研究对象,分析行驶过程的振动响应。建立基于加速度均方根值的线振动和基于角度均方根值的角振动联合评价指标,综合评价设备安装平面处的激励扰动。基于分析结果可发现良好路面(A级和B级路面)下车辆会对精密光电设备产生约1~10 mrad的角振动激励,一般路面(C级路面)下车辆会对精密光电设备产生约5~20 mrad的角振动激励。从而可根据车辆行驶振动特性,为后续精密光电设备的设计、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设备 载车 平顺性 线振动 角振动 加速度 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13
作者 曹健林 《科技开发动态》 2003年第8期19-21,共3页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质量体系认证 研究方向 现代企业制度
原文传递
铁钴镍三元系水电解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14
作者 王明华 赵喆 +3 位作者 张文浩 王英鹏 顾军 王泓鉴 《现代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86,92,共6页
采用水热法制备并表征了铁钴镍系列氢氧化物催化剂,考察了铁钴镍催化剂摩尔分数对泡沫镍电极电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铁钴镍系列氢氧化物催化剂的最佳制备条件为:水热温度60℃、持续时间8 h,此时得到的样品比表面积最大,为59.61 m^(... 采用水热法制备并表征了铁钴镍系列氢氧化物催化剂,考察了铁钴镍催化剂摩尔分数对泡沫镍电极电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铁钴镍系列氢氧化物催化剂的最佳制备条件为:水热温度60℃、持续时间8 h,此时得到的样品比表面积最大,为59.61 m^(2)/g;25 mA/cm^(2)的电流密度下60%摩尔分数的Ni样品的析氧电位仅为1.35 V;Co(OH)_(2)摩尔分数为20%的催化剂在25 mA/cm^(2)的电流密度下最低析氧电位仅为1.33 V,过电位为100 mV;而20%Fe(OH)_(3)的样品表现出最低的阻抗。将优化成分后的铁钴镍(摩尔比为2∶2∶6)系氢氧化物催化剂作为测试样品涂覆在镍网电极上,在大面积电极下,电流密度为2000 A/m^(2)时小室电压为1.71 V左右、过电位为420 m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钴镍三元催化剂 水热法 水电解 析氧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栅直线位移测量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15
作者 赵志财 于海 +2 位作者 万秋华 赵长海 李勇杰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1-61,共11页
直线位移测量技术在机械精密制造领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是保证加工精度的关键。与其他直线位移测量技术相比,光栅直线位移测量技术具有测量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易于实现大量程测量等优点,已成为当下研究热点之一,为进一步开展光... 直线位移测量技术在机械精密制造领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是保证加工精度的关键。与其他直线位移测量技术相比,光栅直线位移测量技术具有测量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易于实现大量程测量等优点,已成为当下研究热点之一,为进一步开展光栅直线位移测量技术研究,文中分析了三种光栅直线位移测量系统的测量原理,归纳整理了三种光栅直线位移测量的研究进展,并总结现有研究的优点与存在的不足:基于莫尔条纹的光栅直线位移测量技术受限于衍射极限的影响,分辨力难以进一步提高,基于衍射光栅的直线位移测量技术难以实现绝对位置测量,基于图像处理算法的直线位移测量技术存在集成化程度较低、测量范围有限等缺点,展望了光栅直线位移测量技术的发展方向。为开展光栅直线位移测量技术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栅直线位移测量 高精度 高分辨力 大量程 研究进展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段式空间光学系统机构位姿测量方法总结与展望
16
作者 李禹辰 秦超 +1 位作者 安其昌 徐振邦 《应用光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6,共16页
构建大口径分段空间光学系统是一项同时涉及光学、材料学、机械、控制学等学科的综合任务,为了达到观测目标,人们对空间光学系统光机结构的运动精度提出了极高的要求。目前,如何有效测量并修正空间复杂环境负荷变化导致的机构失调,从而... 构建大口径分段空间光学系统是一项同时涉及光学、材料学、机械、控制学等学科的综合任务,为了达到观测目标,人们对空间光学系统光机结构的运动精度提出了极高的要求。目前,如何有效测量并修正空间复杂环境负荷变化导致的机构失调,从而在位实现更高的位姿精度是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依靠光学测量系统对空间机构实现高精度的在位测量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本文从不同测量维度、不同精度水平、不同测量原理的角度综述了相关精密光学测量系统的关键技术和研究现状,并对其发展趋势和在空间光学系统中的应用场景做了阐述和归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测量 光学测量系统 可展开分段式空间光学系统 机构位姿校正 辅助装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光学相机抗强光干扰主被动防护系统设计
17
作者 李磊 王泽斌 +3 位作者 孟庆宇 王栋 张海鑫 刘美辰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7-76,共10页
空间光学相机拥有较高灵敏度,在面对外部强光干扰时所受到的影响更为严重。研究如何抑制强光对空间相机的干扰并设计有效的防护系统对确保相机安全性、延长相机工作寿命以及保障其有效运行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人员解析了在不同光学参数下... 空间光学相机拥有较高灵敏度,在面对外部强光干扰时所受到的影响更为严重。研究如何抑制强光对空间相机的干扰并设计有效的防护系统对确保相机安全性、延长相机工作寿命以及保障其有效运行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人员解析了在不同光学参数下,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探测器(CMOS)的眩光特性与相机入瞳处能量分布的关系;设计了基于机械快门和632.8 nm陷波滤光片的抗强光干扰主被动防护系统。选择632.8 nm连续激光器作为模拟干扰光源搭建桌面实验系统,通过强光干扰实验,验证了防护系统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相机面对外部强光源干扰时,CMOS探测器饱和面积达到106μm2(占探测器面积1/3),主动防护措施能够在10 ms内快速响应,减少相机因强干扰光引起探测器过饱和或损坏的风险,有效提高相机的工作安全性;在632.8 nm谱段干扰光工况下,被动防护措施可使探测器饱和面积下降至原有1/100,并可以对靶标实现清晰成像,显著提高实验相机工作效率。主被动防护系统可以有效保障光学相机的安全工作,为相机在强光干扰环境中提供良好的防护效果,对空间光学相机抗强光干扰系统的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光学相机 强光干扰 防护系统 机械快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超精密机械加工的未来发展趋势 被引量:3
18
作者 樊少华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15年第6期101-101,103,共2页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工业机械化程度日益提高。在这样的背景下,机械加工制造业的发展不断繁荣。与此同时,随着人们对机械加工需求与标准不断提高,机械加工也日趋精密、高效。当前,探讨超精密机械加工的未来发展趋势成为人们必...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工业机械化程度日益提高。在这样的背景下,机械加工制造业的发展不断繁荣。与此同时,随着人们对机械加工需求与标准不断提高,机械加工也日趋精密、高效。当前,探讨超精密机械加工的未来发展趋势成为人们必须思考的问题。笔者通过研究,从超精密机械加工在未来机械领域的发展前景入手,探讨未来超精密机械加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精密机械加工 前景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遥感卫星精密敏捷成像控制技术综述
19
作者 曲友阳 钟兴 +2 位作者 戴路 范林东 徐开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78-693,共16页
从控制的角度综述了多功能、高质量成像需求下,超稳定、超精确、超敏捷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精密敏捷控制的关键技术和研究进展。以卫星成像与姿态控制系统性能的关系为基础,从姿态机动能力与多功能成像、姿态确定精度与成像质量和姿态... 从控制的角度综述了多功能、高质量成像需求下,超稳定、超精确、超敏捷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精密敏捷控制的关键技术和研究进展。以卫星成像与姿态控制系统性能的关系为基础,从姿态机动能力与多功能成像、姿态确定精度与成像质量和姿态控制精度与成像质量三个方面论述了精密敏捷控制技术对光学遥感卫星成像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结合光学遥感卫星姿态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原理,分析了影响姿态控制精度和姿态机动能力的主要因素,对高精度姿态确定、精密姿态控制和敏捷姿态控制三个关键技术方向进行了讨论和总结。最后,综合当前技术的发展趋势,围绕一体化成像控制的设计思想展望了精密敏捷控制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为实现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多功能、高质量成像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遥感卫星 多功能成像 高质量成像 精密敏捷控制 一体化成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主被动探测系统多轴一致性检测装置的设计与验证
20
作者 周頔 刘洋 +4 位作者 王灵杰 曾雪锋 王连强 李雯研 胡金高娃 《先进小卫星技术(中英文)》 2025年第1期26-36,共11页
针对现有光学主被动探测多轴一致性检测精度不高的问题,研制了一种光轴检测精度优于10μrad的多轴一致性检测装置.该装置基于大口径平行光管法实现对多个光轴的一致性检测,涵盖了可见光、激光及红外等多波段光学系统的多光轴一致性.该... 针对现有光学主被动探测多轴一致性检测精度不高的问题,研制了一种光轴检测精度优于10μrad的多轴一致性检测装置.该装置基于大口径平行光管法实现对多个光轴的一致性检测,涵盖了可见光、激光及红外等多波段光学系统的多光轴一致性.该装置出光口径为450mm,焦距实测值为4556mm.通过对装调过程中可能产生误差的环节进行分析,最终计算得到的光轴检测合成误差(3σ)约为7.5μrad.通过经纬仪沿俯仰和多个随机角度方位将光线打入检测装置进行实测,光轴检测精度约为8.9μrad,与理论分析得到的检测精度仅偏差1.4μrad.最后,根据每种误差形式,给出了减小误差的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波段 主被动一体 一致性检测 大口径平行光管 光机装调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