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讨脑小血管病影像组学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1
作者 苏岑 靳彪 +1 位作者 夏海平 张渭芳 《中国实用医药》 2025年第5期70-73,共4页
目的探讨脑小血管病(CSVD)影像组学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13例AIS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颅脑磁共振成像(MRI)检查,以数字成像与通信(DICOM)格式导出MRI图像,筛选预测预后的最佳影像组学特征,所用... 目的探讨脑小血管病(CSVD)影像组学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13例AIS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颅脑磁共振成像(MRI)检查,以数字成像与通信(DICOM)格式导出MRI图像,筛选预测预后的最佳影像组学特征,所用方法包括选择算子回归模型及最低绝对收缩,以支持向量机(SVM)模型验证和分析特征标签,SVM应用线性核及五折交叉验证实施模型训练,构建并测试基于CSVD的影像组学在AIS患者预后的预测模型,分析患者预后情况、影像组学特征及CSVD影像组学对AIS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113例AIS患者中预后良好患者占60.18%,预后不良患者占39.82%。单因素逻辑回归分析全部371个MRI影像组学特征,以LASSO回归降维模式对特征进行筛选,共计选出21个;根据五折交叉验证和LASSO回归模型中最优λ值选取有着最佳系数的影像组学特征(系数为非零)。基于最佳影像组学特征并以SVM分类建立AIS患者预后预测模型,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进行分析预测,预测训练集AIS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0.955、0.964、0.949、0.955,测试集AIS患者分别为0.804、0.819、0.815及0.829。结论CSVD影像组学在AIS预后评估中的预测效能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脑小血管病影像组学 预后评估 预测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发病原因分析与治疗 被引量:1
2
作者 孟苏 《世界复合医学》 2020年第11期35-37,共3页
目的对急诊内科收治的昏迷患者进行治疗,并探究其具体的发病原因。方法在2018年3月—2020年3月期间该院急诊内科收治的所有昏迷患者中使用统计学方式随机选择其中的100例患者作为该研究的样本患者。对这些患者进行准确的疾病诊断同时提... 目的对急诊内科收治的昏迷患者进行治疗,并探究其具体的发病原因。方法在2018年3月—2020年3月期间该院急诊内科收治的所有昏迷患者中使用统计学方式随机选择其中的100例患者作为该研究的样本患者。对这些患者进行准确的疾病诊断同时提供合理的治疗方法,最后对所有患者疾病诊断率、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并统计不同患者的具体发病原因。结果在患者入院12 h之内确诊的患者有71例,疾病诊断的准确率是71.00%;入院2 d内确诊的患者有89例,诊断准确率是89.00%。最终救治成功的例数为92例,救治成功率高达92.00%。对所有患者的发病原因进行分析,得出有48例是脑血栓,29例是脑出血,15例是药物中毒,其他8例是有机磷中毒所致昏迷。结论随着人们生活和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大,医院急诊内科中收治的昏迷患者不断增多,致昏原因非常复杂,如果没有及时接受治疗,患者的生命安全将面临巨大的威胁,因此有必要在急诊内科开展高质量的疾病诊断和对应的治疗,认真分析致昏原因,有效提升急诊对于疾病诊断精准率以及救治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内科 昏迷 发病原因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对大肠扁平及亚蒂息肉切除的效果探讨
3
作者 马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018-0021,共4页
分析大肠扁平及亚蒂息肉采取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治疗的效果。方法 针对2021年03月-2023年10月接诊的80例大肠扁平及亚蒂息肉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据患者临床疗法划分两组。以高频切除术治疗患者进入传统组,行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 分析大肠扁平及亚蒂息肉采取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治疗的效果。方法 针对2021年03月-2023年10月接诊的80例大肠扁平及亚蒂息肉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据患者临床疗法划分两组。以高频切除术治疗患者进入传统组,行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患者进入实验组,评价手术方法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实验组术后生活质量高于传统组,并发症率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 大肠扁平及亚蒂息肉患者采取EMR切除的效果显著,该手术方法安全性高,术后生活质量良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 大肠扁平 亚蒂息肉 生活质量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达拉奉联合降纤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6
4
作者 任乃勇 赵康仁 +2 位作者 张渭芳 靳彪 宋继东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8-150,共3页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降纤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PCI)的疗效。方法对50例PCI患者用依达拉奉3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每天2次,连用14d;降纤酶首次10BU,以后5BU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隔日1次,共4次。在治疗前、后进行欧洲卒中量...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降纤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PCI)的疗效。方法对50例PCI患者用依达拉奉3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每天2次,连用14d;降纤酶首次10BU,以后5BU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隔日1次,共4次。在治疗前、后进行欧洲卒中量表(ESS)和Barthel指数(BI)评分、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含量检测;并与单用降纤酶的对照组比较。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7d、14d、21d时的ES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血浆Fib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联合治疗组的显效率(72%)和有效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42%、66%)(均P<0.05)。两组各有3例尿常规出现少量红细胞,联合治疗组有4例丙氨酸转氨酶(ALT)轻度升高。结论依达拉奉联合降纤酶治疗PCI有显著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降纤酶 进展性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后抑郁的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刘川 庞猛 +1 位作者 宋继东 陈嘉峰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2244-2247,共4页
目的研究脑卒中后抑郁(PSD)的相关因素,为卒中后抑郁提供可能的预测因素和生物学依据。方法收集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卒中病人共50例,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得分情况分为抑郁组和非抑郁组,选择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就PSD发生可能相关... 目的研究脑卒中后抑郁(PSD)的相关因素,为卒中后抑郁提供可能的预测因素和生物学依据。方法收集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卒中病人共50例,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得分情况分为抑郁组和非抑郁组,选择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就PSD发生可能相关的32个因素进行单因素相关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并进行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脂蛋白水平的测定。结果脑卒中后抑郁总发病率46.0%,其中轻度抑郁占22.0%,中度抑郁占18.0%,重度抑郁占6.0%。对看护人的满意程度、神经功能缺损评分(DND)、社会支持情况(SSRS)与PSD发生密切相关。PSD患者血清TC水平低于对照组和非抑郁组,HDL-C水平亦低于对照组,并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SD的发生是神经生物学因素和社会心理学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血清TC水平降低与PSD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抑郁状态 相关因素 血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卒中后抑郁 被引量:46
6
作者 赵康仁 韩泰然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60-61,共2页
关键词 脑卒中 发病机制 治疗 预后 卒中后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源性脑栓塞的临床特点及抗栓治疗 被引量:12
7
作者 王琳 姜春黎 +5 位作者 饶文洁 刘娜 薛叶潇 徐加平 尤寿江 曹勇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7年第7期676-680,共5页
目的探讨心源性脑栓塞患者的临床特点及不同抗栓治疗方案的预后。方法回顾性收集心源性脑栓塞患者208例,按是否因本次脑卒中3个月内死亡分为死亡组33例及存活组175例,比较2组基线资料及死亡相关危险因素。存活组中164例非瓣膜性心房颤... 目的探讨心源性脑栓塞患者的临床特点及不同抗栓治疗方案的预后。方法回顾性收集心源性脑栓塞患者208例,按是否因本次脑卒中3个月内死亡分为死亡组33例及存活组175例,比较2组基线资料及死亡相关危险因素。存活组中164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根据抗栓情况分为华法林组34例和抗血小板组130例,比较2组预后情况。结果死亡组双侧脑栓塞、单一大病灶梗死、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CHADS2、CHA2DS2-VASc、HAS-BLED评分明显高于存活组,左侧脑栓塞、小型分散病灶比例明显低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双侧脑栓塞(OR=2.570,95%CI:1.207~5.472,P=0.014)、单一大病灶梗死(OR=0.433,95%CI:0.242~0.774,P=0.005)和入院较高NIHSS评分(OR=1.179,95%CI:1.082~1.284,P=0.000)是心源性脑栓塞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华法林组1年内颅外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抗血小板组(P=0.042)。结论心源性脑栓塞患者死亡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双侧脑栓塞、单一大病灶梗死和入院时较高NIHSS评分是心源性脑栓塞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栓塞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心房颤动 抗凝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基化终产物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产生一氧化氮量及其合酶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严金川 黄晓明 刘乃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660-662,共3页
目的和方法:利用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观察糖基化终产物对该细胞产生一氧化氮(NO)及其对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糖基化终产物组一氧化氮含量明显降低而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却明显增高,并随浓度、作用... 目的和方法:利用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观察糖基化终产物对该细胞产生一氧化氮(NO)及其对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糖基化终产物组一氧化氮含量明显降低而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却明显增高,并随浓度、作用时间而发生相应变化。结论:糖基化终产物对内皮细胞产生一氧化氮的影响并不是通过降低NO合酶活性而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基化终产物 内皮细胞 一氧化氮 糖尿病 N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尿激肽原酶治疗进展性前、后循环脑梗死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徐平 韩薇 于明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81-383,共3页
目的探讨人尿激肽原酶治疗进展性前循环与后循环脑梗死的疗效。方法按英国牛津郡卒中研究分型(OSCP)将33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前循环梗死组(22例)和后循环梗死组(11例)。给两组患者用人尿激肽原酶(尤瑞克林)0.15 U/d静脉滴注,连续14 ... 目的探讨人尿激肽原酶治疗进展性前循环与后循环脑梗死的疗效。方法按英国牛津郡卒中研究分型(OSCP)将33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前循环梗死组(22例)和后循环梗死组(11例)。给两组患者用人尿激肽原酶(尤瑞克林)0.15 U/d静脉滴注,连续14 d。在治疗前、后给患者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日常生活活动(ADL)量表评分,并根据评分的变化评定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后,前循环梗死组和后循环梗死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ADL评分明显升高(均P<0.05);并且前循环梗死组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ADL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后循环梗死组(均P<0.05)。前循环梗死组治疗前、后ADL量表评分的差值(8.69±2.76)明显大于后循环梗死组(5.01±1.99)(P<0.01)。前循环梗死组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81.8%,36.4%)明显高于后循环梗死组(54.5%,9.1%)(均P<0.01)。结论人尿激肽原酶治疗进展性前循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进展性后循环脑梗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激肽原酶 进展性缺血性脑梗死 前循环 后循环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医学教育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被引量:7
10
作者 苏兆亮 马瑞 +1 位作者 夏海平 许化溪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2年第24期3154-3155,共2页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在医学教学中“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积极自主学习实践、独立分析思考并能有所创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纲要)也明确提出教育的工作方针:优...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在医学教学中“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积极自主学习实践、独立分析思考并能有所创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纲要)也明确提出教育的工作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人为本 医学教育 个性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和维生素E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产生一氧化氮及合酶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严金川 刘乃丰 陈日新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45-148,共4页
为研究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和维生素E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产生一氧化氮及合酶的影响,应用一氧化氮及一氧化氮合酶试剂盒测定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含量及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结果发现,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能显著抑制培养的内皮... 为研究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和维生素E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产生一氧化氮及合酶的影响,应用一氧化氮及一氧化氮合酶试剂盒测定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含量及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结果发现,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能显著抑制培养的内皮细胞一氧化氮的产生,从对照组的126±24mmol/g下降为41±8mmol/g;并能明显降低一氧化氮合酶的活性,具有浓度和时间效应。抗氧化剂维生素E显著增加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刺激内皮细胞产生一氧化氮含量以及一氧化氮合酶活性。提示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可以通过抑制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酶的活性而抑制其产生一氧化氮。维生素E通过增加一氧化氮合酶活性而增加内皮细胞产生一氧化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脂蛋白 抗氧化剂 内皮细胞 维生素E N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尿激肽原酶降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发生脑梗死风险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6
12
作者 于明 韩薇 +3 位作者 徐平 夏海平 陈强 刘娜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5778-5780,5780,共3页
目的探讨人尿激肽原酶(尤瑞克林)减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向脑梗死转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2例首诊为TIA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针对不同发病机制给予抗凝、抗血小板聚集和他汀类药物等治疗)和尤瑞克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 目的探讨人尿激肽原酶(尤瑞克林)减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向脑梗死转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2例首诊为TIA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针对不同发病机制给予抗凝、抗血小板聚集和他汀类药物等治疗)和尤瑞克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尤瑞克林0.15PNA单位/d)。所有患者均进行颈动脉、椎动脉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电图或24 h动态心电图,头颅磁共振成像(MRI)和磁共振血管造影(MRA)、颈部血管MRA等检查;并行血常规、凝血常规、血液流变学、血糖、血脂、肝肾功能、心肌酶谱等检测。同时,利用ABCD3-Ⅰ进行脑梗死风险评估(分为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并于90 d观察脑梗死的发生率。结果给予尤瑞克林治疗与常规治疗的低危组TIA患者90 d脑梗死的发生率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给予尤瑞克林治疗的中、高危组TIA患者90 d脑梗死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尤瑞克林可以显著降低中高危TIA患者90 d发生脑梗死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尿激肽原酶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基化终产物对巨噬细胞产生一氧化氮及其合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严金川 黄晓明 刘乃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839-841,共3页
目的 :探讨糖基化终产物 (AGEs)对巨噬细胞一氧化氮通路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应用一氧化氮 (NO)及一氧化氮合酶 (NOS)试剂盒测定巨噬细胞产生NO和NOS活性。结果 :巨噬细胞产生NO含量及NOS活性随AGEs作用时间延长明显减少 ,并且随AGEs... 目的 :探讨糖基化终产物 (AGEs)对巨噬细胞一氧化氮通路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应用一氧化氮 (NO)及一氧化氮合酶 (NOS)试剂盒测定巨噬细胞产生NO和NOS活性。结果 :巨噬细胞产生NO含量及NOS活性随AGEs作用时间延长明显减少 ,并且随AGEs的浓度、糖化程度加重、葡萄糖修饰浓度增加 ,巨噬细胞产生NO含量及NOS活性呈减弱趋势 ,VitE明显增加巨噬细胞产生NO含量以及NOS活性。结论 :AGEs通过抑制巨噬细胞NOS活性而抑制其产生NO ,VitE对巨噬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能减轻AGEs的损害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基化终产物 巨噬细胞 一氧化氮 IL-1 N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尤瑞克林治疗不同TOAST分型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14
作者 巩企霞 眭建 赵晶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5期5-7,共3页
目的评价尤瑞克林治疗不同TOAST分型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设计,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尤瑞克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TOAST分型,给予基础治疗,尤瑞克林组加用尤瑞克林注射液0.15 PNA单位+... 目的评价尤瑞克林治疗不同TOAST分型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设计,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尤瑞克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TOAST分型,给予基础治疗,尤瑞克林组加用尤瑞克林注射液0.15 PNA单位+生理盐水50mL静脉泵入,1次/d,共21d。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尤瑞克林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TOAST分型,其中L、S型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L型尤瑞克林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S型尤瑞克林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临床疗效比较,其中S型两组临床疗效有差异(P<0.05)。计算标准化有效率,尤瑞克林组80.75%高于对照组52.23%。结论 TOAST分型中,尤瑞克林能显著改善L、S亚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尤瑞克林 疗效 TOAST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重指数与透析充分性的关系 被引量:3
15
作者 芮金兵 袁伟杰 +2 位作者 潘超 崔若兰 边琪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7年第1期41-43,共3页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透析充分性 体重指数 严重并发症 心脑血管疾病 营养不良 尿毒症患者 长期生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控制论为核心理念的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消极情感及不良事件的影响 被引量:55
16
作者 邓慧 隆卫娟 《河北医药》 CAS 2017年第1期158-160,共3页
目的探讨引入以控制论为核心理念的护理干预应用于行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中,对消极情感和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行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以控制论为核心理... 目的探讨引入以控制论为核心理念的护理干预应用于行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中,对消极情感和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行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以控制论为核心理念的护理干预,对比2组在护理前、护理后第14天、28天的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急自评量表(SAS)评分,并且比较2组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第14、28天的SDS及S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实施以控制论为核心理念的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消极情感,使并发症发生概率显著下降,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尿毒症 控制论 护理干预 消极情感 不良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睡眠质量与青年脑梗死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赵晶 钱进军 巩企霞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4期48-50,共3页
目的探讨青年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及睡眠质量对青年脑梗死发病的影响。方法选取青年脑梗死患者81例及同期体检正常的青年75例,(年龄均为18~45岁)。比较两组的一般临床资料,分析青年脑梗死的危险因素。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 目的探讨青年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及睡眠质量对青年脑梗死发病的影响。方法选取青年脑梗死患者81例及同期体检正常的青年75例,(年龄均为18~45岁)。比较两组的一般临床资料,分析青年脑梗死的危险因素。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进行睡眠质量评价。观察睡眠质量与青年脑梗死发病的关系。结果青年脑梗死组PSQI总分(8.49±4.42)明显高于对照组(5.75±3.96),(P〈0.05);PSQI总分≥7分,存在睡眠质量问题,其中青年脑梗死组48例(59.26%)、对照组24例(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QI各因子中,睡眠质量,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评分两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吸烟,日间功能障碍是青年脑梗死的危险因素(OR〉1);睡眠时间6~7h是青年脑梗死的保护因素(OR〈1)。结论睡眠质量与青年脑梗死密切相关,日间功能障碍是青年脑梗死的一个危险因素,睡眠时间6~7h是青年脑梗死的一个保护因素。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吸烟也是青年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青年 睡眠质量 PSQI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基化终产物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含量影响及其意义 被引量:3
18
作者 严金川 陈日新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4期239-240,共2页
关键词 糖尿病 内皮细胞 糖基化终产物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降钙素原测定对合理应用抗生素治疗AECOPD的作用 被引量:53
19
作者 武夏 《临床肺科杂志》 2012年第4期654-655,共2页
目的评价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对AECOPD合并的细菌感染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9年6月至2010年5月在我院呼吸科入院AECOPD患者109例,随机分成PCT组(n=52)和常规治疗组(n=57),常规治疗组按常规治疗方法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PCT组通... 目的评价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对AECOPD合并的细菌感染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9年6月至2010年5月在我院呼吸科入院AECOPD患者109例,随机分成PCT组(n=52)和常规治疗组(n=57),常规治疗组按常规治疗方法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PCT组通过血清PCT测定来指导抗生素使用,比较两组抗生素使用时间、使用率、临床有效率、患者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及抗生素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炎性指标(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CRP)之间的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后PCT组患者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CRP与常规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CRP均较治疗前下降,同时抗生素使用时间、抗生素使用率、患者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常规组与PC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CT组抗生素使用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结论在AECOPD治疗中参考PCT水平应用抗生素可以达到有效治疗效果,而避免过度使用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降钙素原 抗菌治疗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患者抑郁症状的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赵康仁 吴颉言 +2 位作者 马震祥 俞俊洪 韩泰然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03年第2期124-125,共2页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 (PD)患者抑郁症状特点。方法 根据HAMD评分结果 ,将 6 2例PD抑郁患者分为轻度抑郁 36例和中~重度抑郁 2 6例两组 ,比较两组抑郁症状的特点。结果 轻度抑郁的抑郁症状以焦虑、胃肠道症状、胸闷、周身不适突出 ,而...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 (PD)患者抑郁症状特点。方法 根据HAMD评分结果 ,将 6 2例PD抑郁患者分为轻度抑郁 36例和中~重度抑郁 2 6例两组 ,比较两组抑郁症状的特点。结果 轻度抑郁的抑郁症状以焦虑、胃肠道症状、胸闷、周身不适突出 ,而中~重度抑郁的抑郁症状以抑郁情绪、迟滞、绝望症状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抑郁症状 研究 抑郁症状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