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铜仁学院“山”字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在逻辑探析 被引量:5
1
作者 龚静 张新婷 《铜仁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38-45,共8页
正确把握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内涵,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基于教育哲学视角,从理念、制度、实践三个维度,剖析铜仁学院"山"字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认为大学的价值理念引领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正确把握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内涵,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基于教育哲学视角,从理念、制度、实践三个维度,剖析铜仁学院"山"字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认为大学的价值理念引领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区域经济转型的需求重塑人才培养的能力定位,是人才培养模式理论建构的应然逻辑;知识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职业能力发展的实际要求,是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整体设计应遵循的规程;山"字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核心、二理念、三体系、四平台、三路径"的内在逻辑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培养模式 理念 制度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仁学院“明德印记”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构建 被引量:2
2
作者 叶丹 《铜仁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47-54,共8页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要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共性层面体现了逻辑性和体系化特征,构建贯穿教学体系、学科体系、教材体系和...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要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共性层面体现了逻辑性和体系化特征,构建贯穿教学体系、学科体系、教材体系和管理体系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是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根本保证。铜仁学院?明德印记?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构建与实践,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提供了鉴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仁学院 “明德印记” 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建梵净山学派 培育梵净山学 被引量:1
3
作者 侯长林 《铜仁学院学报》 2018年第7期1-7,共7页
梵净山成功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为创建梵净山学派、培育梵净山学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创建梵净山学派、培育梵净山学的想法,在铜仁学院酝酿已久,已经历了内部讨论、校际发布两个阶段。在师承性学派、地域性学派和问题性学派三种类型... 梵净山成功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为创建梵净山学派、培育梵净山学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创建梵净山学派、培育梵净山学的想法,在铜仁学院酝酿已久,已经历了内部讨论、校际发布两个阶段。在师承性学派、地域性学派和问题性学派三种类型中,梵净山学派在性质上主要属于地域性学派,并兼顾师承性学派和问题性学派,即梵净山学派将是一个以地域性为主兼顾师承性和问题性的学派。梵净山学派由于其所依托的特殊的区域环境,决定了其内在地具有自身的气质和特点,具体表现在研究对象的特殊性、研究内容的丰富性和研究视角的多维性三个方面。创建梵净山学派、培育梵净山学,既有利于全面系统地认知和推介梵净山,也有利于铜仁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和铜仁人民文化自信的强化。创建梵净山学派、培育梵净山学已有一定的基础,主要表现在:已有一定的人才队伍规模、已形成学术研究机构的框架、已有一定科学研究成果的积累、已有事象陈列馆正式开放等。创建梵净山学派、培育梵净山学的思路是:制定目标,作出规划;拟定方案,分步实施;健全机构,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建 梵净山学派 梵净山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综合技术教育理论视域下的职业本科教育发展研究
4
作者 侯长林 《铜仁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29-36,共8页
我国关于职业本科教育的讨论是学界关注的热点。但绝大多数都是就职业教育类型而谈职业本科教育,未能跳出职业教育类型本身的场域,只有少数是将其放在高等教育的范畴中进行讨论的,更没有见到从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等更加宽广的视野讨论... 我国关于职业本科教育的讨论是学界关注的热点。但绝大多数都是就职业教育类型而谈职业本科教育,未能跳出职业教育类型本身的场域,只有少数是将其放在高等教育的范畴中进行讨论的,更没有见到从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等更加宽广的视野讨论职业本科发展的著作或文章。马克思综合技术教育理论的生成既有其现实逻辑,也有其理论逻辑。综合技术教育主要由关于社会生产的科学技术基本理论教育和基本技能教育两部分构成,但是,综合技术教育中关于社会生产的科学技术基本理论教育和基本技能教育两大构成内容不是并列的、同等重要的关系,对科学技术基本理论的掌握是第一位的,是基础和前提,对基本技能的掌握是第二位的,是在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的要求。综合技术教育理论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综合技术教育既不是职业教育,也不是普通教育,更不是一门特殊的具体的学科。职业本科教育应该综合技术教育化,其策略主要有三点:一是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二是强化基本原理掌握;三是重视职业学科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综合技术教育理论 职业本科 基本原理 职业学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思维能力发展模型与教学程序研究 被引量:22
5
作者 龚静 侯长林 张新婷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8-54,共7页
提升学习者计算思维能力成为计算机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计算思维教学经历了从"知识传递"、"工具操作"的后端"潜学"至"思维培养"的前端"显学"的发展过程。然而,实践环节中还存在&qu... 提升学习者计算思维能力成为计算机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计算思维教学经历了从"知识传递"、"工具操作"的后端"潜学"至"思维培养"的前端"显学"的发展过程。然而,实践环节中还存在"怎么教"和"如何学"的困惑。文章基于思维视域研究计算思维训练,认为计算思维训练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和技能练习,而是发展学习者认知结构、超越知识与技能的思维教学,并从知识、认知结构、学习方式维度构建思维能力发展模型;以应用"技术工具"和"思维工具"作为思维技能训练有形技术和无形技术的载体,设计思维教学程序,提升学习者的计算思维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思维 思维教学 思维能力发展模型 思维教学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农民教育赋能乡村治理的历史演进与逻辑理路 被引量:12
6
作者 梁成艾 王德召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2-27,共16页
中国共产党农民教育赋能乡村治理的过程经历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中赋能“政权下乡”乡村运动目标的实现、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赋能“政社合一”乡村社会治理格局的生发、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赋能“乡政村治”治理愿... 中国共产党农民教育赋能乡村治理的过程经历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中赋能“政权下乡”乡村运动目标的实现、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赋能“政社合一”乡村社会治理格局的生发、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赋能“乡政村治”治理愿景勾勒、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赋能“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构建四大发展阶段。这一赋能过程的内在逻辑理路整体上可以看作是一个由赋能乡村治理目标体系化、赋能乡村治理主体专业化、赋能乡村治理范式科学化、赋能乡村治理对象现代化构成的完整架构体系,旨在促进农民全面发展、农业全面升级和农村全面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农民教育 乡村治理 脱贫攻坚 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职业农民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基于计量可视化分析方法之视角 被引量:7
7
作者 梁成艾 舒华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6-46,共11页
精确厘清职业农民的研究概况,有助于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有效展开.本研究以文献发表时间、学科关联分布等为单位,对中国职业农民的研究情况进行分析发现,虽然该主题的研究在发文数量上呈逐年上升等发展态势,但同时也表征出关注焦点不够... 精确厘清职业农民的研究概况,有助于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有效展开.本研究以文献发表时间、学科关联分布等为单位,对中国职业农民的研究情况进行分析发现,虽然该主题的研究在发文数量上呈逐年上升等发展态势,但同时也表征出关注焦点不够稳定等发展特征或问题表象.今后有关该话题的研究将呈现出技术理性张扬等发展前景,从而有效助推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职业农民研究 回顾与展望 计量可视化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农民教育的历史变迁与发展愿景 被引量:14
8
作者 梁成艾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3-36,共14页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农民教育经历了在革命中重生、在建设中超越、在开放中繁荣、在创生中自信的大变迁,彰显出教育理念助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健全、教育目标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需求的满足、教育内容助力自由全面发展...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农民教育经历了在革命中重生、在建设中超越、在开放中繁荣、在创生中自信的大变迁,彰显出教育理念助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健全、教育目标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需求的满足、教育内容助力自由全面发展理想人生境界的追求、教育途径助力农民主体地位和幸福生活诉求的回归、教育手段助力农民教育质量评价观测指标的完善的时代表征。可按照重视内涵建设,培育乡村振兴新农民;紧扣发展需求,增加农民教育获得感;坚持与时俱进,加快农民教育现代化的创新理路来促进新时代农民教育的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农民教育 历史变迁 时代表征 创新理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依赖走向突破:民族地区新型职业农民专业化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梁成艾 代玉芳 王德召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62-170,共9页
新型职业农民专业化发展是弥补集生产、技术、经营、管理为一体的复合型、创新型乡村振兴人才不足的重要方式。为有效提振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民族地区新型职业农民专业化发展新功能,应在规避概念同构、逻辑路线、评判标准等建构依赖沉... 新型职业农民专业化发展是弥补集生产、技术、经营、管理为一体的复合型、创新型乡村振兴人才不足的重要方式。为有效提振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民族地区新型职业农民专业化发展新功能,应在规避概念同构、逻辑路线、评判标准等建构依赖沉疴的基础上,创新职业农民专业化发展路径,走“三动”“三双”“三到”“三防”型路径重构之路,培养更多助推民族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专业化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职业农民专业化 路径 依赖 突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灵性教育的理论探讨与实践策略 被引量:28
10
作者 侯长林 《重庆高教研究》 2017年第6期3-12,共10页
灵性教育是对技能教育、知识教育和智慧教育的超越,主要内容包括灵性品德、灵性人文和灵性生命教育,以及灵性创造力、灵性想象力和灵性适应力教育。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要上水平、出特色,需要大力倡导灵性教育,让学生不仅有技能、有知... 灵性教育是对技能教育、知识教育和智慧教育的超越,主要内容包括灵性品德、灵性人文和灵性生命教育,以及灵性创造力、灵性想象力和灵性适应力教育。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要上水平、出特色,需要大力倡导灵性教育,让学生不仅有技能、有知识、有智慧,还要有灵性,才能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上有可能超越"智慧人""知识人"和"技能人",在高等教育的境界上有可能超越技能教育、知识教育和智慧教育,从而找准我国高等教育在世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教育境界方面的生态位。在进行灵性教育的过程中,既不能将灵性教育神性化、宗教化,也不能只对灵性教育作理性探讨和只考虑灵性教育的整体性,更不能把灵性教育与其他教育割裂开来。实施灵性教育需要确立灵性教育理念、制定灵性教育实施方案、开设灵性教育课程、建设灵性的校园文化和灵性教育的评价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 灵性 灵性人 灵性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学科概念意涵研究——从职业学科与职业科学、应用学科的比较视角 被引量:2
11
作者 侯长林 李世梅 罗静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1-46,共6页
比较是认识和把握职业学科概念意涵的重要方法。对职业学科与职业科学的比较发现:两者连接的纽带是职业及职业知识,其区别主要表现在:一是呈现方式不同,二是产生时间不同,三是相互作用不同。对职业学科与应用学科的比较发现:两者都是类... 比较是认识和把握职业学科概念意涵的重要方法。对职业学科与职业科学的比较发现:两者连接的纽带是职业及职业知识,其区别主要表现在:一是呈现方式不同,二是产生时间不同,三是相互作用不同。对职业学科与应用学科的比较发现:两者都是类型学科的总称且都重视实用知识和技术知识,其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一是逻辑起点不同,即应用学科主要对应社会应用,职业学科主要对应职业岗位;二是逻辑主线不同,即应用学科是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应用研究,职业学科是面向职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和职业研究;三是逻辑支点不同,即应用学科建设的是应用型高校、职业学科建设的是职业技能型高校,应用学科依托的是应用创新团队和应用发展平台,职业学科依托的是职业创新团队和职业发展平台;四是逻辑旨归不同,即应用学科是为社会发展服务,职业学科是为职业进步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学科 职业科学 应用学科 比较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全面发展途径的教育选择 被引量:6
12
作者 侯长林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8年第1期29-35,共7页
人要想自由而全面地发展,就不仅仅是生物人的成人问题,更重要的是精神人的成人的问题。而人的精神成人离不开教育。灵性教育的介入与参与,不失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途径的教育选择。人的全面发展内涵丰富,主要包括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 人要想自由而全面地发展,就不仅仅是生物人的成人问题,更重要的是精神人的成人的问题。而人的精神成人离不开教育。灵性教育的介入与参与,不失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途径的教育选择。人的全面发展内涵丰富,主要包括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社会关系的全面形成和个性的自由发展等。灵性是人的心灵层面中居于高端的、具有超越性且能够创新技能和知识,能够产生智慧的存在、状态或力量。灵性教育是指传授使学生能够创新技能和知识,能够产生智慧的能力的教育。教育的中心问题是人的问题,人既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灵性教育是教育的一种类型,研究的是人的精神中的一个点——灵性,是以人的灵性提升和拓展为具体的研究对象的。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研究的对象是人,灵性教育研究的对象也是人。人是二者共同关注的对象。只不过,人的全面发展所研究的人的领域更宽广、内容更丰富,而灵性教育所研究的人的领域相对较窄,只是人的心灵深处的灵性问题。灵性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耦合发展:一方面,人的全面发展是灵性教育的最高理想,另一方面,灵性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全面发展 灵性教育 研究对象 耦合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宁高等教育观的逻辑理路 被引量:1
13
作者 侯长林 杨芹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32-140,共9页
列宁虽然没有撰写高等教育方面的专门著作,但是他通过对高等教育的有关批示、主持或指示制定的相关文件等形成了他独特的高等教育观。列宁高等教育观的逻辑理路十分清晰,包括逻辑起点、逻辑结构和逻辑旨归三个部分。其逻辑起点是苏联社... 列宁虽然没有撰写高等教育方面的专门著作,但是他通过对高等教育的有关批示、主持或指示制定的相关文件等形成了他独特的高等教育观。列宁高等教育观的逻辑理路十分清晰,包括逻辑起点、逻辑结构和逻辑旨归三个部分。其逻辑起点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初期高等教育的实践问题。其逻辑结构包括高等教育的哲学观、公平观、知识观、课程观、方法观、教师观和领导观七个单元,具体为:哲学观的核心要义是高等教育不能不联系政治;公平观的核心要义是高等学校对工农子弟敞开大门;知识观的核心要义是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教育学生;课程观的核心要义是高等学校最重要的是课程的思想政治方向;方法观的核心要义是高等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教师观的核心要义是把人民教师提高到从未有过的崇高地位;领导观的核心要义是高等学校都在共产党领导之下。其逻辑旨归是高等教育要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无产阶级专政服务。列宁的高等教育逻辑理路对我国现阶段正在进行的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有很重要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高等教育观 逻辑起点 逻辑结构 逻辑旨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陵山片区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梁成艾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8期45-52,共8页
武陵山片区农村劳动力就业在呈现出外出务工浪潮强势,并彰显出低层化、两端化、族群化等特征的同时,还表征出在家就业势头高涨,并逐渐表露出多元化、高龄化、科技化等特点。但也存在着"就业渠道不畅通、就业质量欠优异、就业保障... 武陵山片区农村劳动力就业在呈现出外出务工浪潮强势,并彰显出低层化、两端化、族群化等特征的同时,还表征出在家就业势头高涨,并逐渐表露出多元化、高龄化、科技化等特点。但也存在着"就业渠道不畅通、就业质量欠优异、就业保障不完善"等问题,应通过"创设反哺式的农村教育机制、健全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构建政府主导型的公共服务机制、发展前瞻性的社会保障机制"等来提升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陵山片区 农村劳动力 就业能力提升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研先行: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兼论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关系 被引量:6
15
作者 侯长林 《铜仁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1-12,共12页
我国新建本科高校的发展,大多数都到了准备或已经提出建设高水平大学发展定位的阶段。如何走向高水平?科研先行,是其应然选择。朱九思早在1978年就提出了科学研究要走在教学前面的理念。科研先行就是缘于朱九思的科研要走在教学前面的理... 我国新建本科高校的发展,大多数都到了准备或已经提出建设高水平大学发展定位的阶段。如何走向高水平?科研先行,是其应然选择。朱九思早在1978年就提出了科学研究要走在教学前面的理念。科研先行就是缘于朱九思的科研要走在教学前面的理念,但又有一定的区别,有其独特的内涵:科研先行要以坚持人才培养中心地位为前提,科研先行中的科研要走在教学和社会服务的前面,科研先行的宗旨是要服务国家和社会,科研先行并不否定教学和社会服务的重要性。科研对人才培养的反哺,不仅包括利用在科研中获得的新知识所进行的反哺,也包括利用在科研中获得的独特感受与精神体验所进行的反哺。科研先行,既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增加大学教学过程中经典性、创新型知识,尤其是教师自己研究所得的新知识,以及积累社会服务资本的关键与必要环节。因此,科研先行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不过,要想使科研先行能够顺利实施,需要将学科建设提升到学校发展的应有地位,建立以经典性知识和创新型知识尤其是教师自己研究所得的新知识为主要评价指标的大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并积极推进科研、教学和社会服务的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先行 教学 社会服务 科教融合 高等教育发展 内在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应用型本科高校课堂教学的研究性 被引量:8
16
作者 侯长林 《铜仁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28-37,共10页
应用型本科高校要打造能够体现课程难度、深度和挑战度的"金课",就需要强化其研究性。课堂教学的研究性,既不是指课堂教学的学术性,也不仅仅是指课堂教学的探究性,而是指教师将自己在专业领域进行科学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及其经... 应用型本科高校要打造能够体现课程难度、深度和挑战度的"金课",就需要强化其研究性。课堂教学的研究性,既不是指课堂教学的学术性,也不仅仅是指课堂教学的探究性,而是指教师将自己在专业领域进行科学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及其经验带入课堂,以及带领学生进行知识"探险"的情况。应用型本科高校课堂教学的研究性,既有别于研究型高校课堂教学的研究性,也与职业技能型专科院校课堂教学的研究性不同,有自己独特的内涵和要求。应用型本科高校课堂教学的研究性既是大学传授和探究高深学问属性的具体体现,也是高水平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还是"金课"建设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强化应用型本科高校课堂教学研究性的对策:应进行以应用研究为主的科学研究;坚持教学与应用研究的一体化发展;建立相应的教学和以应用研究为主的科学研究评价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高校 课堂教学 研究性 科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水灌田”社会服务模式视阈下学生学习效果评价的设计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杰 罗红芳 《铜仁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43-52,共10页
学习效果评价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保障人才培养效果的重要途径。在阐释“引水灌田”社会服务模式的内涵及其价值意蕴的基础上,指出学习效果评价存在三大困境,研究社会服务职能评价较多,关注社会服务学习效果评价较少;项目实施与教学活... 学习效果评价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保障人才培养效果的重要途径。在阐释“引水灌田”社会服务模式的内涵及其价值意蕴的基础上,指出学习效果评价存在三大困境,研究社会服务职能评价较多,关注社会服务学习效果评价较少;项目实施与教学活动系统性不强,教学设计整体性不足;评价指标内涵模糊,学习效果评价不足。基于此,提出社会服务融入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靶心模式”:人才培养的支撑是社会资源,人才培养的实现是社会服务的实施过程,人才培养的证明是社会服务学习效果的评价。同时,可按照产出导向理论指导学习成果的设计、对学习效果进行整合式评价的基本思路,建立内外反馈、内外评价的“两反两评”质量监控系统,选取评价指标及计算达成度等方法,以落实人才培养目标,有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水灌田 学习效果 评价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学校教育促进乡村扶贫与振兴的文化功能省思 被引量:1
18
作者 侯长林 罗静 陈昌芸 《铜仁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1-12,共12页
乡村学校教育、乡村扶贫、乡村振兴三者之间休戚相关:乡村扶贫为乡村学校教育发展奠定物质基础,乡村振兴为乡村学校教育发展提供政策指引,而乡村学校教育则是实现乡村脱贫与振兴的重要手段。乡村学校教育具有促进乡村扶贫与振兴的文化... 乡村学校教育、乡村扶贫、乡村振兴三者之间休戚相关:乡村扶贫为乡村学校教育发展奠定物质基础,乡村振兴为乡村学校教育发展提供政策指引,而乡村学校教育则是实现乡村脱贫与振兴的重要手段。乡村学校教育具有促进乡村扶贫与振兴的文化功能。以内生增长理论和文化生态系统理论为支撑,省思乡村学校教育发挥文化功能,在促进乡村扶贫与振兴中所面临的困境,主要包括核心层主体性缺失及支持层有效扶持不足的主体困境,教育对象复杂化及发展动力不足的客体困境,教育结构单一及内容式微的介体困境,旧有机制羁绊及新的环境尚在生成的环体困境。基于此,可打造主体担当+精准供给的主体系统、共建外部推力+内生动力的客体系统、构建夯形铸魂+话语共生的介体系统、形成探索实践+创新理论的环体系统,进而发展乡村学校教育,充分发挥乡村学校教育促进乡村扶贫与振兴的文化功能。展望未来,助推乡村扶贫与振兴,乡村学校教育可从三方面着力:其一,围绕圆点,聚焦乡村人,促进乡土化与优质化融合发展;其二,找准支点,基于乡村情,实现现代化与特色化齐头并进;其三,做出亮点,铸造乡村魂,达成历史性与创新性相通互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学校教育 乡村扶贫 乡村振兴 乡村文化生态系统 文化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型本科高校课堂教学的教育性 被引量:3
19
作者 侯长林 《铜仁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25-31,共7页
我国高校包括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课堂教学均不同程度地存在重知识或技术的传授而轻教育的问题。教学的教育性不仅客观存在,而且是我们必须遵循的教学规律,也是高校教学的基本规律。因此,高校重视教学的教育性也就成了必然的价值选择和应... 我国高校包括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课堂教学均不同程度地存在重知识或技术的传授而轻教育的问题。教学的教育性不仅客观存在,而且是我们必须遵循的教学规律,也是高校教学的基本规律。因此,高校重视教学的教育性也就成了必然的价值选择和应有的行为导向。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要能够适应并很好地服务社会,除了需要掌握其社会岗位必须具备的相关知识或技术外,首先需要学会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人。要成为合格的社会人,就需要强化教学的教育性。虽然高校教学的教育性内涵十分丰富,包含的内容很多很广,但思想政治教育始终是主体,因此,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就是高校教学教育性的重要体现。增强应用型本科高校课堂教学体现教育性的策略:一是做好应用型本科高校提升课堂教学教育性的统筹规划;二是制定应用型本科高校课堂教学教育性的标准;三是提升其他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师育人的意识与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高校 课堂教学 思政课程 课程思政 教育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德教育哲学思想及其启示 被引量:1
20
作者 侯长林 《铜仁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30-39,共10页
康德是德国近代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其教育哲学思想既有哲学的渊源,也有教育的渊源,是教育和哲学的联姻。《论教育学》一书是康德教育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康德教育哲学思想主要包括教育的目的是发展人的天性、教育学是由自然性教育... 康德是德国近代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其教育哲学思想既有哲学的渊源,也有教育的渊源,是教育和哲学的联姻。《论教育学》一书是康德教育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康德教育哲学思想主要包括教育的目的是发展人的天性、教育学是由自然性教育和实践性教育两大体系组成的,以及高等教育既要理性地服从政府的决定又要坚守学术自由三个方面。康德教育哲学思想的启示:教育要回归本真发展人的天性、教育学要致力于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的建构、大学要积极推进治理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教育哲学 自然性教育 实践性教育 系科之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