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3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发布的有效通用参考图目录
1
《铁道标准设计》 2008年第9期120-124,共5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铁路经济规划实验设计研究
2
作者 徐刚 《铁路计算机应用》 2005年第9期14-16,共3页
铁路运输是使运送对象改变空间位置的经济活动,铁路经济规划的目的是满足运输需求并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其规划的特点之一在于与地理位置之间的联系。通过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规划实验,可以分析、研究和确定规划的效果,对各种规划方案进... 铁路运输是使运送对象改变空间位置的经济活动,铁路经济规划的目的是满足运输需求并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其规划的特点之一在于与地理位置之间的联系。通过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规划实验,可以分析、研究和确定规划的效果,对各种规划方案进行比较和评价,研究各类影响因素的作用程度,最终获得满意的规划依据。对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铁路经济规划实验的基本原理、方法、模型、理论基础、实验步骤和结果分析等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铁路经济规划 实验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大铁路隧道机械化施工配套技术经济分析研究 被引量:44
3
作者 汤宪高 单向华 +1 位作者 魏志宏 孙国新 《隧道建设》 2012年第3期270-274,286,共6页
为研究长大隧道大型机械化施工建造费用确定的方法和途径,通过对隧道施工机械化配套技术研究及实际施工情况的调查与测定,对机械化施工进行工程经济分析研究,核算出隧道在不同围岩条件下的施工机械化配置,在合理的施工组织条件下的经济... 为研究长大隧道大型机械化施工建造费用确定的方法和途径,通过对隧道施工机械化配套技术研究及实际施工情况的调查与测定,对机械化施工进行工程经济分析研究,核算出隧道在不同围岩条件下的施工机械化配置,在合理的施工组织条件下的经济指标及所需要的工程费用。通过与普通钻爆法对比,长大隧道机械化施工配套能有效地加快施工进度,缩短工期,改善作业环境,保证施工质量,降低安全风险,虽然直接建造费用有小幅度增加,但综合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大铁路隧道 机械化施工 经济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建设项目经济效益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任民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14,共7页
从系统的观点探讨铁路建设项目经济效益评价问题。提出铁路建设项目直接经济效益、间接经济效益和综合经济效益的评价方法,并引用案例进行分析评价。然后对反映综合经济效益的综合剩余模式进行讨论,得出综合剩余模式的平均收益等于直接... 从系统的观点探讨铁路建设项目经济效益评价问题。提出铁路建设项目直接经济效益、间接经济效益和综合经济效益的评价方法,并引用案例进行分析评价。然后对反映综合经济效益的综合剩余模式进行讨论,得出综合剩余模式的平均收益等于直接经济剩余模式平均收益与关联系数乘以间接经济剩余模式平均收益之和。主要结论是,对铁路建设项目不仅要注重项目本身所涉及的局部经济效益,而且更要注重项目为整个铁路网运输系统带来的整体经济效益和为其它领域发展所产生的间接经济效益。为促进铁路发展,对那些直接经济效益差而间接经济效益好的铁路项目,政府应作为整体利益的维护者,或者直接参与投资建设,或者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予以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建设 铁路网运输系统 直接经济效益 间接经济效益 综合经济效益 经济剩余 剩余模式 平均收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黄海经济圈航运中心与运输网络一体化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金凤君 王晖军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65-670,共6页
东北亚地区是经济增长最快和最有活力的地区,但区域合作的机制则是不健全的,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缺乏合作性的机制。文章以促进各方共同发展为出发点,从区域经济学的角度提出了东北亚地区运输网络一体化的设想和航运中心的层次结... 东北亚地区是经济增长最快和最有活力的地区,但区域合作的机制则是不健全的,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缺乏合作性的机制。文章以促进各方共同发展为出发点,从区域经济学的角度提出了东北亚地区运输网络一体化的设想和航运中心的层次结构发展战略,以及利用"轴—辐"系统模式组织运输网络和强化朝鲜半岛—中国大陆陆路交通联系等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黄海经济圈 航运中心 运输网络 一体化 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路网规划的铁路旅客出行路径选择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赵宇刚 洪雁 杨华峰 《铁道经济研究》 2014年第1期39-43,共5页
在我国高速铁路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有必要对铁路客运网络与旅客出行行为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为路网规划提供参考依据。基于路网规划阶段确定的包含高速铁路与普速铁路的网络布局结构特征,对铁路旅客出行路径的选择倾向进行研究,建立了... 在我国高速铁路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有必要对铁路客运网络与旅客出行行为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为路网规划提供参考依据。基于路网规划阶段确定的包含高速铁路与普速铁路的网络布局结构特征,对铁路旅客出行路径的选择倾向进行研究,建立了用于反映铁路旅客出行路径选择倾向的多项Logit模型,提出了相应的铁路旅客出行路径搜索算法,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模型与算法的有效性,并对铁路路网规划工作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旅客 路网规划 路径选择 多项Logi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市场经济发展 进一步深化成本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金燕华 李燕荷 《铁道经济研究》 1998年第2期32-33,共2页
铁路运输成本计算必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标准成本”的研究是我国铁路成本计算上的一次突破。文章分析了“标准成本”的含义及其巨大意义。
关键词 铁路运输 成本研究 标准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网布局在经济社会空间结构变迁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窦静雅 赵晨 《铁道经济研究》 2010年第5期40-44,共5页
根据交通运输影响经济社会空间结构的基本理论,分析铁路网布局的三大要素以及在经济社会空间结构变迁中的作用机制,通过特征性事实的对比进行实证说明。
关键词 铁路网布局 空间结构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划铁路网可靠性评估指标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赵宇刚 《中国铁路》 2015年第3期24-28,共5页
从路网规划角度出发,对铁路网可靠性的含义和分类进行研究,将铁路网的可靠性分为空间、时间、能力3类,建立铁路网可靠性评估指标体系,提出基于网络通达性的铁路网可靠性评估指标计算方法。选取简化的福建省铁路货运网络作为算例,分别对... 从路网规划角度出发,对铁路网可靠性的含义和分类进行研究,将铁路网的可靠性分为空间、时间、能力3类,建立铁路网可靠性评估指标体系,提出基于网络通达性的铁路网可靠性评估指标计算方法。选取简化的福建省铁路货运网络作为算例,分别对现状和规划网络进行分析,计算基于网络通达性的铁路网可靠性评估指标,验证铁路网可靠性评估指标计算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网 可靠性 路网规划 网络通达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运量与国民经济周期关系的经验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娟 任民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8-23,共6页
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对1978—2010年我国铁路客货运量和GDP统计数据进行研究,分析铁路运输产品的增长变化规律,认为铁路运输量增长率波动与国民经济增长率波动基本同步,都大致经历了4个周期性波动。通过揭示铁路运输的周期波动规律,... 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对1978—2010年我国铁路客货运量和GDP统计数据进行研究,分析铁路运输产品的增长变化规律,认为铁路运输量增长率波动与国民经济增长率波动基本同步,都大致经历了4个周期性波动。通过揭示铁路运输的周期波动规律,提出铁路运输发展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生命周期 铁路运量 GD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地应力软弱围岩隧道初期支护受力特性的现场监测研究 被引量:64
11
作者 李鹏飞 田四明 +2 位作者 赵勇 朱永全 王树栋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3509-3519,共11页
由于作用在初期支护上的围岩压力大,高地应力软弱围岩隧道开挖后经常出现围岩大变形、喷混凝土开裂、钢架扭曲等破坏现象,影响隧道的施工和长期运营安全。依托宜万铁路堡镇隧道,通过对围岩压力、初期支护喷混凝土应力、钢架应力、锚杆... 由于作用在初期支护上的围岩压力大,高地应力软弱围岩隧道开挖后经常出现围岩大变形、喷混凝土开裂、钢架扭曲等破坏现象,影响隧道的施工和长期运营安全。依托宜万铁路堡镇隧道,通过对围岩压力、初期支护喷混凝土应力、钢架应力、锚杆轴力和围岩深部位移等的现场监测,得到围岩压力与初期支护体系各子构件的力学特性,讨论其随时间的演化特性和沿隧道横断面的空间分布规律,指出围岩压力、钢架应力、喷混凝土应力随开挖进程存在急剧变化阶段,受施工扰动的影响显著,敏感性依次降低,沿洞周分布总体表现出"上部大,下部小"等特征。研究方法和结论为建立科学合理的高地应力软弱围岩隧道支护结构设计方法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软弱围岩 现场监测 力学特征 高地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底隧道复合衬砌水压力分布规律及合理注浆加固圈参数研究 被引量:76
12
作者 李鹏飞 张顶立 +1 位作者 赵勇 张成平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80-288,共9页
与普通山岭隧道不同,海底隧道深埋于海床之下,地下水的处理是其修建过程中的关键问题,而隧道渗水量控制及衬砌结构水荷载确定又是地下水处理的核心问题。采用"堵水限排"的设计理念,设计海底隧道复合衬砌结构防排水系统,可以... 与普通山岭隧道不同,海底隧道深埋于海床之下,地下水的处理是其修建过程中的关键问题,而隧道渗水量控制及衬砌结构水荷载确定又是地下水处理的核心问题。采用"堵水限排"的设计理念,设计海底隧道复合衬砌结构防排水系统,可以实现以较小的排放量明显折减甚至消除作用在支护结构上的外水压力,使海底隧道衬砌结构设计更经济。基于地下水水力学理论,推导海底隧道渗水量和复合衬砌结构外水压力的计算方法,并结合厦门海底隧道工程实践,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揭示初期支护、二次衬砌以及注浆加固圈等参数的变化对隧道渗水量和衬砌外水压力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海底隧道复合衬砌合理注浆加固圈参数的确定方法,并在厦门翔安海底隧道穿越F4风化深槽的合理注浆加固圈参数设计中取得成功应用。研究结果可为海底隧道或富水区高水头山岭隧道工程的防排水系统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海底隧道 复合衬砌 水压力 注浆加固圈 渗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现场实测数据统计的隧道围岩压力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49
13
作者 李鹏飞 赵勇 +1 位作者 张顶立 伍冬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392-1399,共8页
围岩压力作用模式和时空演化规律是隧道支护结构设计的核心内容,一直是地下工程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在总结隧道围岩压力类型和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对44座隧道91个监测断面围岩压力的统计分析,研究隧道围岩压力的总体分布特征... 围岩压力作用模式和时空演化规律是隧道支护结构设计的核心内容,一直是地下工程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在总结隧道围岩压力类型和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对44座隧道91个监测断面围岩压力的统计分析,研究隧道围岩压力的总体分布特征及其与围岩级别、隧道埋深的关系,讨论竖向、侧向围岩压力及侧压力系数随隧道埋深增大的变化规律。基于现场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研究隧道围岩压力时程变化的基本规律,将隧道围岩压力随时间变化划分为快速增长–缓慢增长–趋于稳定的3个阶段,其中快速增长阶段多集中在隧道开挖后无支护或支护结构尚未完全发挥作用的一段时间;讨论隧道围岩压力沿洞周的分布规律和不均匀系数的分布特征。研究结论为分析隧道围岩压力作用机制和完善支护结构设计方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围岩压力 现场监测 时程曲线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网运输能力及计算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7
14
作者 何世伟 宋瑞 +2 位作者 戴新鎏 杨永凯 雷中林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5-9,共5页
从系统理论和运输需求的概念出发,在提出铁路路网系统总体运输能力、总体有效运输能力及潜在运输能力新概念的基础上,以基于K短路的总体有效运输能力模型构建及遗传算法设计为核心,给出了路网系统运输能力的计算分析方法及编程实现,实... 从系统理论和运输需求的概念出发,在提出铁路路网系统总体运输能力、总体有效运输能力及潜在运输能力新概念的基础上,以基于K短路的总体有效运输能力模型构建及遗传算法设计为核心,给出了路网系统运输能力的计算分析方法及编程实现,实例计算表明提出的概念及计算方法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网络系统 运输能力 有效能力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运输联系的分布与交流规律研究 被引量:55
15
作者 张文尝 金凤君 唐秀芳 《地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490-499,共10页
空间运输联系是指在自然、社会、经济诸要素综合作用下,区域间通过交通运输设施进行旅客和货物交流产生的相互联系与作用。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实证分析方法,本文研究了客货运输的地域分布特征、地域间交流联系生成的内在机制、基... 空间运输联系是指在自然、社会、经济诸要素综合作用下,区域间通过交通运输设施进行旅客和货物交流产生的相互联系与作用。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实证分析方法,本文研究了客货运输的地域分布特征、地域间交流联系生成的内在机制、基本类型和增长演变的趋势,划分出客运联系“单中心”、“多中心”,货运联系“互补性交流”、“竞争性交流”、“递接性交流等类型,并提出了非均衡系数、集中度、首位联系量等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规律 交流规律 客运 货运 空间运输联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运输联系的生成与增长规律研究 被引量:66
16
作者 张文尝 金凤君 唐秀芳 《地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440-448,共9页
空间运输联系是指在自然、社会、经济诸要素综合作用下,区域间通过交通运输设施进行旅客和货物的交流。区域差异与互补是空间运输联系产生的直接原因,交通设施是空间运输联系实现的基础。本文以世界不同类型国家和我国近半个世纪的运... 空间运输联系是指在自然、社会、经济诸要素综合作用下,区域间通过交通运输设施进行旅客和货物的交流。区域差异与互补是空间运输联系产生的直接原因,交通设施是空间运输联系实现的基础。本文以世界不同类型国家和我国近半个世纪的运输活动及其社会经济背景值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实证分析方法,经过归纳、演绎和推理,深入研究了运输联系生成的内在机制和增长演变的趋势,得出了旅客生成密度和客运强度随经济增长而增长、货物生成密度和货运强度随经济增长而降低的结论。在评价指标方面,提出了生成密度、运输强度等概念和指标,并对世界主要国家的运输发展进行了对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输联系 生成规律 增长规律 空间运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围岩变形的尺寸效应研究 被引量:25
17
作者 刘建友 赵勇 李鹏飞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165-2173,共9页
通过分析不同结构围岩的变形机制研究隧道变形的尺寸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隧道围岩变形的尺寸效应与围岩的变形机制存在密切的关系。围岩中由于结构面的存在使围岩的变形机制复杂多样,主要包括材料变形和结构变形两大类,围岩变形的尺寸效... 通过分析不同结构围岩的变形机制研究隧道变形的尺寸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隧道围岩变形的尺寸效应与围岩的变形机制存在密切的关系。围岩中由于结构面的存在使围岩的变形机制复杂多样,主要包括材料变形和结构变形两大类,围岩变形的尺寸效应也主要体现在材料变形和结构变形两方面。围岩材料变形包括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均与围岩断面尺寸呈线性比例关系;围岩结构变形的尺寸效应表现为:(1)围岩结构类型随隧道断面尺寸的增大而发生改变,不同类型的围岩其变形机制不同,不同变形机制产生的围岩变形量相差较大;(2)在同一种围岩结构下,相同变形机制产生的围岩变形量也会随着隧道尺寸增大而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如在块状围岩中,隧道周边不可动块体会随着隧道断面尺寸的增大而转化成可动块体,从而发生滑动或者滚动变形,甚至坍塌;在层状围岩中,岩层的弯曲变形与隧道断面尺寸的平方成正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围岩 变形机制 尺寸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温度梯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18
18
作者 刘伟斌 王继军 +2 位作者 杨全亮 王梦 赵勇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3-106,共4页
根据现场监测数据,对高速铁路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复合轨道板温度梯度变化规律、温度梯度与太阳日辐射强度、日最高气温等环境因素的相关性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复合轨道板最大正、负温度梯度分别为0.69,0.35℃/cm;日最大正... 根据现场监测数据,对高速铁路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复合轨道板温度梯度变化规律、温度梯度与太阳日辐射强度、日最高气温等环境因素的相关性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复合轨道板最大正、负温度梯度分别为0.69,0.35℃/cm;日最大正温度梯度一般出现在14:00—15:00,日最大负温度梯度一般出现在5:00—8:00;春夏季复合轨道板的温度梯度较其他季节大;复合轨道板正、负温度梯度均呈非线性分布,10:00—12:00非线性分布特性更为显著;日最大正温度梯度与日太阳辐射总量、日最高气温相关性较好,可根据本文获得的回归方程推测不同地区复合轨道板的日最大正温度梯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砟轨道 复合轨道板 温度梯度 变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土工格室护坡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魏静 许兆义 +1 位作者 包黎明 葛建军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3168-3173,共6页
为研究土工格室+粗颗粒柔性结构在高原冻土地段防护路堤边坡的工程效果和适用条件,在青藏铁路沱沱河地区设计并开展了土工格室护坡试验研究,研究试验包括测定土工格室填料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测试土工格室在常温(20℃)、高温(60℃)、低... 为研究土工格室+粗颗粒柔性结构在高原冻土地段防护路堤边坡的工程效果和适用条件,在青藏铁路沱沱河地区设计并开展了土工格室护坡试验研究,研究试验包括测定土工格室填料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测试土工格室在常温(20℃)、高温(60℃)、低温(-25℃)、循环条件(低温→高温→低温)、连续低温常温循环条件和紫外线条件下的力学特性,对土工格室冻融和抗老化性能进行了试验,并对现场测试断面的变形进行测试,试验成果表明:土工格室这种材料更耐低温,且具有较好的抗老化性能,可适用于多年冻土地区路基坡面防护,并根据试验结果给出高原冻土地段土工格室护坡处理措施应注意的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工程 青藏铁路 土工格室 护坡 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客站天然采光现状及优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罗涛 燕达 +3 位作者 张野 彭琛 刘燕 杨允礼 《照明工程学报》 2012年第1期20-29,共10页
客站的天然采光对于室内环境有着重要影响,而大面积的透光围护结构往往又是建筑节能的薄弱环节,客站的采光设计需要在光和热之间寻求合理的平衡。课题组通过实测调研,掌握了现有客站的采光状况,分析确定了合理的采光需求;并利用计算机... 客站的天然采光对于室内环境有着重要影响,而大面积的透光围护结构往往又是建筑节能的薄弱环节,客站的采光设计需要在光和热之间寻求合理的平衡。课题组通过实测调研,掌握了现有客站的采光状况,分析确定了合理的采光需求;并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对光热综合考虑,从建筑总体节能和改善室内环境两方面对采光进行优化,从而为后续的客站设计提供了参考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客站 采光 节能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