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让小实验成为学习化学的桥梁——对新课改精神下的师范化学教学的认识
1
作者 石海信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3年第S1期82-84,共3页
近年来,随着师范化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实验辅助教学走进了课堂,渐与化学教学融为一体,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和创新的激情,进一步推动新课改的深入实施。
关键词 小实验 化学课程改革 实验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弘扬民族音乐是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
2
作者 陆海明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3年第S1期117-118,共2页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几千年沉淀下来的优秀民族音乐丰富多彩。这些民族音乐在培养新生爱国主义情操、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形成民族凝聚力方面具有独特而不可替代的作用,弘扬民族音乐是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民族音乐 爱国主义 教育 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钦州市电大开放教育本科学员学习心理研究
3
作者 何雪玲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3年第S1期20-22,共3页
开放教育本科专业是我校近年来开设的试点专业,学员成份复杂,其学习心理也多样,本文在对学员的学习动机、兴趣、态度、习惯、意志、效果等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该层次学员的学习心理进行分析,以期为今后进一步开展教学活动提供依据。
关键词 开放教育 学习心理 本科学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地区学校课堂教学的控制论视角
4
作者 黄友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85-89,共5页
对民族地区学校课堂教学目标、师生的民族成分搭配、教材内容、双语教学语言、教室的布置、教具的选用、课堂纪律等问题的科学合理的调节控制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 。
关键词 民族学校 课堂教学 控制论 教学目标 教材内容 情感 教学语言 教室 教具 课堂纪律 双语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钦州市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对人才需求的调研报告
5
作者 彭小础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3年第S1期9-11,共3页
本文采用查阅资料、访谈和问卷研究的方法,对钦州市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对本科层次高等专门人才的实际需求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认为钦州市将会有一个跨越式的发展,急需一大批高等应用型文经类人才,是钦州市电大发展高等教育的极好机遇。
关键词 钦州市 人才 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师范生文学鉴赏力低下的成因与对策
6
作者 李永妃 《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3期50-52,共3页
目前,师范生的文学鉴赏力低下。其原因主要是:文学鉴赏本身难度较大,教学大 纲和教材忽视文学教育,历来的语文教学发生偏向,忽视文学教育,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及教 育评价体系不利于鉴赏力的培养。发挥新教材的优势,打好理论知识... 目前,师范生的文学鉴赏力低下。其原因主要是:文学鉴赏本身难度较大,教学大 纲和教材忽视文学教育,历来的语文教学发生偏向,忽视文学教育,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及教 育评价体系不利于鉴赏力的培养。发挥新教材的优势,打好理论知识基础,把诗歌教学作为 培养文学鉴赏力的突破口,加强课内的示范性的定向式鉴赏训练,加强课外的自由式鉴赏指 导,改革教育评价体系,发挥考试的导向作用,是提高学生鉴赏力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 教育 鉴赏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音乐兴趣的培养——关于《音乐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之一的见解 被引量:4
7
作者 曾美良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3年第S1期122-123,共2页
阐述了把音乐兴趣的培养作为《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根据新课改精神要求,提出了从教学内容、方法、评价等方面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
关键词 音乐教育 音乐兴趣 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课堂跨学科渗透教学浅探 被引量:3
8
作者 黎茂昌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3年第S1期41-43,共3页
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本文从课堂教学进行探讨,分析英语教学中跨学科渗透教学的原因及采用这一教学方法的作用,并通过教学的实践活动来证实其有效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素质教育 英语教学 渗透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调查及思考 被引量:2
9
作者 冼秀丽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3年第S1期92-95,共4页
本文采用了以调查研究为主的综合研究方法,通过对钦州等地课改实验学校的调查分析,提出当前课程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及思考,以期对进一步的课程改革有所借鉴。
关键词 课程实施 问题调查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CAI课件中动画的制作与使用初探 被引量:1
10
作者 农国才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3年第S1期68-70,共3页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以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为研究对象。化学实验的质量与学生对化学概念的理解和对化学知识的掌握关系密切。本文就化学课件中如何合理地制作和使用多媒体动画技术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CAI课件 多媒体 脚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11
作者 陈敏娥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3年第S1期89-91,共3页
打破常规教学模式,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本文从教师与学生,教学与研究,教学与课程,学校与社会等四个关系分析对比以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变。
关键词 教师角色 促进者 研究者 建设者 开发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理教学中实践新课改
12
作者 周小珠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3年第S1期80-81,84,共3页
站在教育战线前沿阵地的教师,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建立相互信任关系,体现“学生是教师的焦点”,努力实现教育目标。
关键词 教育目标 新课程改革 情感 学以致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重人文教育 增大阅读数量——基础课程改革标准对小学教育专业古代汉语课的启示和思考
13
作者 施日梅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3年第S1期55-57,共3页
语文课程改革要加强语文学科人文教育。本文根据现行古汉语教材及教学特点,提出古汉语教学应注意挖掘符号形式下所蕴藏的的文化内涵,及增大文言文的阅读量。
关键词 语文课程改革 古代汉语 人文教育 阅读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学教学要以人为本
14
作者 梁月莲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3年第S1期78-79,共2页
数学学习的过程应是一个充满探索与创造的过程,是学生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是学生经历再创造、体验再创造的过程。为此,教师应从“怎样使学生学会知识”变为“怎样使学生会学知识”,从“怎样更容易教给学生知识”变成“怎样更有利于... 数学学习的过程应是一个充满探索与创造的过程,是学生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是学生经历再创造、体验再创造的过程。为此,教师应从“怎样使学生学会知识”变为“怎样使学生会学知识”,从“怎样更容易教给学生知识”变成“怎样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并把这种观念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做后说 以人为本 素养 潜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评价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15
作者 卢世标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3年第S1期74-77,共4页
教育评价是近年来人们议论很多的话题,数学教育评价也是一样。正确认识数学教育评价的作用,对数学学习者、数学教学者、学校管理者甚至对整个社会都是必要的。
关键词 数学教育评价 管理 调控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跃课堂气氛 提高学习兴趣——谈谈电大普通班的体育课教学
16
作者 张可斌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3年第S1期126-127,共2页
在愉快和兴趣盎然状态下学习与在沮丧厌恶的状态下学习,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兴趣促成动机,动机支配需要的行为,这一点在体育课的教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如何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事关体育课的教学成败,本文就这一问题... 在愉快和兴趣盎然状态下学习与在沮丧厌恶的状态下学习,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兴趣促成动机,动机支配需要的行为,这一点在体育课的教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如何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事关体育课的教学成败,本文就这一问题作了进一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气氛 学习兴趣 教学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探索性实验活动培养学生实验创新能力
17
作者 李超柱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3年第S1期106-108,共3页
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方法存在着诸多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不相适应的弊端,要改变这种状况,需打破传统观念,强化创新意识,有针对性地通过调整教材内容、加强学生实验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建立学生实验评价机制,是培养学生实验创新能力的好方法。
关键词 实验评价机制 实验探索性 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CAI在生物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
18
作者 徐淑庆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3年第S1期85-86,共2页
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化教育技术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中师生物教师必须认真学习和研究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方法,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教学 意义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美术创作教学
19
作者 容州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3年第S1期114-116,共3页
针对我校美术专业班学生的实际,提出了加强美术创作教学的研究。
关键词 创作课 创作能力 提高的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持建构性语文课堂学习的主流模式——以部首的学习为例
20
作者 李永妃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3年第S1期61-65,共5页
能够支持建构性语文课堂学习的主流模式应是生成性的建构模式。这种模式的操作程序是:“练习→问题→探究→建构→评价”。其理论依据是建构性学习理论和教学互动理论,实施的首要条件是隐藏有建构意义的练习的设计。
关键词 教学模式 建构性学习 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