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在耳鼻喉头颈外科中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
作者 温丽慧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年第9期170-171,共2页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具有视野清晰、创伤小、出血少的优势,并且同时包含了切割、止血、消融、冲洗与吸引等功能,操作方便,不仅可有效节省手术时间,还可减少患者痛苦,治疗效果较好。2000年经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低温等离子射...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具有视野清晰、创伤小、出血少的优势,并且同时包含了切割、止血、消融、冲洗与吸引等功能,操作方便,不仅可有效节省手术时间,还可减少患者痛苦,治疗效果较好。2000年经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逐渐应用于临床,最初主要用在骨科关节镜手术中,随后逐渐应用于耳鼻喉科领域,包括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鼻部手术,咽喉部手术等,并取得了优良的成绩。本文就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的应用现状和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鼻咽喉头颈 外科手术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疼痛程度量化下的护理干预在鼻中隔矫正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2
作者 马欣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1期157-160,共4页
分析基于疼痛程度量化下的护理干预在鼻中隔矫正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样本:于本院择期行鼻中隔矫正术治疗患者,采样年限:2021年5月至2024年3月,数量:85例,分组法则:信封法。术后针对对照组(n = 43)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n =... 分析基于疼痛程度量化下的护理干预在鼻中隔矫正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样本:于本院择期行鼻中隔矫正术治疗患者,采样年限:2021年5月至2024年3月,数量:85例,分组法则:信封法。术后针对对照组(n = 43)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n = 42)则采用常规护理与基于疼痛程度量化的护理干预相结合的方式。对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负面情绪表现、并发症发生概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干预后1d、3d、7d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更低(P<0.05)。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其负性情绪评分也更低(P<0.05)。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比对照组低(2.38%比18.60%,P<0.05)。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比对照组高(97.61%比79.06%,P<0.05)。结论 鼻中隔矫正术后,对患者实施基于疼痛程度量化下的护理干预,可显著减缓其疼痛不适感,减轻不良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深受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中隔偏曲 鼻中隔矫正术 基于疼痛程度量化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科磨钻在低位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中的应用
3
作者 温丽慧 杨正光 +1 位作者 黄波 王晓明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149-149,共1页
我科2005年12月至2009年12月选择65例低位鼻中隔偏曲患者,采用耳科磨钻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均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关键词 磨钻 低位鼻中隔偏曲 鼻中隔偏曲矫正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下翼管神经联合筛前神经切断术治疗变应性鼻炎合并鼻息肉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4
作者 梁恒伟 温丽慧 吕忠 《中国内镜杂志》 2024年第8期52-59,共8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翼管神经联合筛前神经切断术治疗变应性鼻炎合并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变应性鼻炎合并鼻息肉患者10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行常规鼻内镜下鼻窦手术,观察组行常规鼻内镜下鼻窦...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翼管神经联合筛前神经切断术治疗变应性鼻炎合并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变应性鼻炎合并鼻息肉患者10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行常规鼻内镜下鼻窦手术,观察组行常规鼻内镜下鼻窦手术联合翼管神经和筛前神经切断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周、2周、3周、3个月、6个月和1年的鼻腔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鼻结膜炎生存质量量表(RQLQ)评分、哮喘生存质量量表(AQLQ)评分、治疗总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15%,高于对照组的85.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鼻腔阻力(NR)、鼻黏膜纤毛输送率(MTR)、鼻黏膜纤毛传输时间(MTT)和Lund—Kennedy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MTR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R小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MTT短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短于对照组,Lund—Kennedy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鼻腔疼痛VAS、RQLQ评分和AQLQ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2周、3周、3个月、6个月和1年,观察组鼻腔疼痛VAS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RQLQ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AQLQ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翼管神经联合筛前神经切断术治疗变应性鼻炎合并鼻息肉,效果明显,不仅可有效地缓解患者鼻腔疼痛,还能提高术后生存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鼻息肉 鼻内镜 翼管神经切断术 筛前神经切断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后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与地塞米松治疗平坦型突发性聋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1
5
作者 王晓明 温丽慧 吕忠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7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探讨耳后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商品名:甲强龙)和地塞米松治疗平坦型突发性聋的疗效对比。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平坦型突发性聋患者142例,随机分为甲强龙组与地塞米松组,两组均采用耳后乳突区骨膜局部注射激素的方法给药。比较两组患... 目的探讨耳后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商品名:甲强龙)和地塞米松治疗平坦型突发性聋的疗效对比。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平坦型突发性聋患者142例,随机分为甲强龙组与地塞米松组,两组均采用耳后乳突区骨膜局部注射激素的方法给药。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听力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甲强龙组和地塞米松组痊愈率分别为25.35%和16.90%,总有效率分别为88.73%和63.38%。两组患者痊愈率、无效率及总有效率相比,都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甲强龙组患者125~250 Hz平均值提高(26.5±4.3)d B;地塞米松组患者125~250 Hz平均值提高(18.5±6.2)d B;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耳后注射甲强龙治疗平坦型突发性聋的疗效优于地塞米松,本研究为临床提供了治疗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丧失 突发性 糖皮质激素类 临床方案 耳后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途径联合激素治疗突发性耳聋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吕忠 唐真武 邓立波 《海南医学》 CAS 2013年第17期2564-2566,共3页
目的观察双途径联合激素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82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42)和对照组(n=40),其中实验组予静滴地塞米松+低分子右旋糖苷+ATP,辅以鼓室注射甲基强的松龙。对照组则单纯按照实验组的静脉用... 目的观察双途径联合激素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82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42)和对照组(n=40),其中实验组予静滴地塞米松+低分子右旋糖苷+ATP,辅以鼓室注射甲基强的松龙。对照组则单纯按照实验组的静脉用药方法。结果实验组PTA治疗前后分别为(59.53±16.56)dBHL和(37.69±20.03)dBHL;对照组PTA治疗前后分别为(62.78±19.33)dBHL和(50.89±24.32)dBHL,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较对照组好(P<0.05)。实验组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有效率为55.0%,实验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例均未出现消化道溃疡、鼓室、感染、穿孔等并发症。结论双途径联合激素治疗突发性耳聋可以提高临床疗效,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耳聋 治疗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窥镜常规手术结合下鼻道开窗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温丽慧 吕忠 +1 位作者 黄波 陈永禄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B09期65-65,共1页
真菌性鼻一鼻窦炎在我国并不少见,其主要致病菌为曲霉菌,发病率有增多趋势,据报道占各种慢性鼻窦炎的6~13%,现在已成为临床常见的一种特异性感染性疾病。目前临床上以球型真菌性鼻窦炎为主,随着鼻内镜技术在临床的应用,诊断水... 真菌性鼻一鼻窦炎在我国并不少见,其主要致病菌为曲霉菌,发病率有增多趋势,据报道占各种慢性鼻窦炎的6~13%,现在已成为临床常见的一种特异性感染性疾病。目前临床上以球型真菌性鼻窦炎为主,随着鼻内镜技术在临床的应用,诊断水平的提高,真菌性鼻一鼻窦炎在临床上不断被发现;另一方面则是很多新的免疫抑制疗法的应用,以及抗生素的过度使用及放射性治疗等,使其发病呈上升趋势。该病以上颌窦多发(80%),蝶窦次之(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性鼻窦炎 临床观察 放射性治疗 下鼻道开窗术 常规手术 鼻内窥镜 性感染性疾病 免疫抑制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窥镜下上颌窦囊肿切除84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温丽慧 杨正光 +1 位作者 李冠环 黄波 《海南医学》 CAS 2009年第1期77-78,共2页
目的观察鼻内窥镜下上颌窦囊肿切除的疗效。方法84例上颌窦囊肿患者均在鼻内窥镜下行上颌窦囊肿切除,充分止血保持自然引流口通畅,不填塞不打对孔,术后抗感染治疗。结果治愈69例,好转15例,有效率达100%。结论鼻内窥镜下上颌窦囊肿切除... 目的观察鼻内窥镜下上颌窦囊肿切除的疗效。方法84例上颌窦囊肿患者均在鼻内窥镜下行上颌窦囊肿切除,充分止血保持自然引流口通畅,不填塞不打对孔,术后抗感染治疗。结果治愈69例,好转15例,有效率达100%。结论鼻内窥镜下上颌窦囊肿切除是代替上颌窦根治术治疗上颌窦囊肿的一种理想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窥镜 上颌窦 囊肿 手术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8
9
作者 吕忠 杨正光 庞晓军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年第32期176-178,共3页
慢性肥厚性鼻炎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因黏膜增生肥厚和骨质增生,以鼻塞为主要表现,其治疗是药物及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局部运用糖皮质激素、收缩血管剂或鼻腔生理盐水冲洗等,其疗效往往不佳;手术成为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主要... 慢性肥厚性鼻炎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因黏膜增生肥厚和骨质增生,以鼻塞为主要表现,其治疗是药物及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局部运用糖皮质激素、收缩血管剂或鼻腔生理盐水冲洗等,其疗效往往不佳;手术成为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主要方法,传统运用激光、电灼、微波等,因对鼻腔生理功能影响破坏大故目前少用,现将目前仍常用的手术方法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性鼻炎 慢性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吕忠 唐真武 +1 位作者 邓立波 庞晓军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年第29期15-16,共2页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方法 62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2组同时给予常规静脉滴注地塞米松+低分子右旋糖苷+ATP,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结果治疗组PTA治后为(37.69...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方法 62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2组同时给予常规静脉滴注地塞米松+低分子右旋糖苷+ATP,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结果治疗组PTA治后为(37.69±20.03)dBHL,对照组PTA治疗后为(53.89±26.32)dBHL,治疗组有效率87.5%高于对照组6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突发性耳聋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耳聋 银杏叶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气囊导尿管在鼻腔后部、鼻咽部出血的治疗 被引量:1
11
作者 温丽慧 李冠环 黄波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年第5期125-125,共1页
鼻出血是耳鼻喉科常见急症,处理不当或不及时可造成严重后果。40%~52%出血发生在鼻腔前部,而40岁以上中老年人出血多发生在鼻腔后部[1]。我科2005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鼻出血患者187例,其中鼻腔后部、鼻咽部出血78例,均采用带气囊导... 鼻出血是耳鼻喉科常见急症,处理不当或不及时可造成严重后果。40%~52%出血发生在鼻腔前部,而40岁以上中老年人出血多发生在鼻腔后部[1]。我科2005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鼻出血患者187例,其中鼻腔后部、鼻咽部出血78例,均采用带气囊导尿管填塞止血,取得了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气囊导尿管 鼻腔后部 鼻咽部 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泌性中耳炎发病的免疫机制及药物治疗状况综述 被引量:7
12
作者 杨正光 《中国医药指南》 2009年第20期42-43,共2页
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对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的免疫机制以及药物治疗的进展情况进行如下综述,同时也提出了目前对其研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及主要观点与建议。
关键词 变态反应 一氧化氮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鼻甲等离子消融术联合骨折外移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吕忠 邓立波 温丽慧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2年第4期329-331,共3页
目的探讨下鼻甲等离子消融术联合骨折外移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疗效。方法选取83例下鼻甲黏膜及骨质均肥厚的慢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3例)和对照组(40例),实验组行下鼻甲等离子消融术联合骨折外移,对照组单纯行下鼻甲等离子消融术,... 目的探讨下鼻甲等离子消融术联合骨折外移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疗效。方法选取83例下鼻甲黏膜及骨质均肥厚的慢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3例)和对照组(40例),实验组行下鼻甲等离子消融术联合骨折外移,对照组单纯行下鼻甲等离子消融术,6个月后复查,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下鼻甲等离子消融术联合骨折外移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疗效满意,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性鼻炎 等离子消融术 骨折外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出血局部治疗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温丽慧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年第8期179-180,共2页
鼻出血为耳鼻咽喉科常见急症之一,出血的原因很多,以局部原因多见。急诊鼻出血中,医师的处理是否正确、及时、合理,直接关系到病情的变化及预后。随着检查方法的不断提高,治疗方法的不断改进与完善,治疗效果愈加显著,并发症越来越少。... 鼻出血为耳鼻咽喉科常见急症之一,出血的原因很多,以局部原因多见。急诊鼻出血中,医师的处理是否正确、及时、合理,直接关系到病情的变化及预后。随着检查方法的不断提高,治疗方法的不断改进与完善,治疗效果愈加显著,并发症越来越少。笔者就此现状及相关内容做如下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出血 出血部位 止血 治疗 进展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癌术后并发咽瘘的危险因素分析
15
作者 梁云 王晓明 +1 位作者 温丽慧 梁恒伟 《系统医学》 2024年第9期22-24,28,共4页
目的探讨喉癌术后并发咽瘘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2023年9月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行喉癌手术的15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咽瘘分为咽瘘组(n=27)和非咽瘘组(n=130),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喉癌术后并发咽... 目的探讨喉癌术后并发咽瘘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2023年9月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行喉癌手术的15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咽瘘分为咽瘘组(n=27)和非咽瘘组(n=130),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喉癌术后并发咽瘘的风险因素。结果病理分级>T3、肿瘤分期>Ⅲ期、术前血红蛋白(Hemoglobin,Hb)<118.5 g/L、术中出血量>184.5 mL、鼻胃管置留时长>15.5 d是喉癌患者术后并发咽瘘的独立风险因素(OR=2.271、4.109、0.929、1.026、1.573,P均<0.05)。结论患者的病理分级较高、肿瘤分期较高、术前Hb较低、术中出血量较高、鼻胃管置留时长较长会增加喉癌患者术后并发咽瘘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癌术后 咽瘘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嗓音训练治疗声带小结的随机对照研究
16
作者 刘金凤 庞燕 +1 位作者 王玉娇 许立晶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24期186-190,共5页
目的探讨声带小结患者应用嗓音训练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21年1月—2023年12月治疗的92例声带小结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6,常规治疗)与观察组(n=46,嗓音训练+常规治疗),2组治疗后均随访6个月。比较2... 目的探讨声带小结患者应用嗓音训练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21年1月—2023年12月治疗的92例声带小结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6,常规治疗)与观察组(n=46,嗓音训练+常规治疗),2组治疗后均随访6个月。比较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嗓音障碍指数量表、声音嘶哑评估、嗓音声学分析、反流症状、反流体征情况,治疗后就医体验满意度及治疗后6个月内复发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就医体验满意度(93.48%、95.65%)高于对照组(78.26%、80.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观察组的嗓音障碍指数量表[(32.85±4.63)分vs.(23.46±4.12)分]、声音嘶哑评分[(2.15±0.32分)vs.(1.32±0.25)分]、反流症状指数评分[(11.23±1.63)分vs.(8.47±1.85)分]、反流体征评分[(6.15±1.13)分vs.(4.32±0.88)分]、振幅微扰[(1.94±0.31)%vs.(1.67±0.38)%]、基频微扰[(0.35±0.04)%vs.(0.21±0.03)%]相较于治疗前[(55.32±6.63)分vs.(55.47±6.85)分]、[(8.06±1.64)分vs.(7.93±1.72)分]、[(23.67±4.63)分vs.(23.58±4.26)分]、[(9.21±2.26)分vs.(9.10±2.48)分]、[(3.69±0.45)%vs.(3.72±0.46)%]、[(0.59±0.10)%vs.(0.58±0.08%)]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对照组、观察组最大音量最长发声时间[(10.33±1.66)s vs.(12.52±1.55)s]、最长发声时间[(12.37±2.44)s vs.(16.66±2.23)s]相较于治疗前[(6.82±1.45)s、(6.78±1.57)s;(8.22±1.35)s、(8.48±1.16)s]均延长,观察组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对照组、观察组声门噪声激发比[(0.60±0.09)vs.(0.72±0.10)]相较于治疗前[(0.31±0.06)vs.(0.30±0.05)]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6个月内,观察组复发率为4.35%,低于对照组的1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声带小结患者应用嗓音训练治疗有助于改善嗓音功能,缓解反流症状、体征,优化嗓音声学指标,减少复发,疗效显著,继而促进患者获得满意的就医体验,且有助于为临床改善声带小结患者预后提供参考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带小结 嗓音训练 嗓音功能 反流 满意度 复发 嗓音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MDA受体靶向拮抗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7
作者 黄喜 陈慧英 +3 位作者 韦廷佳 覃丹雪 刘佩强 苏纪平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12-216,共5页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MDAR)是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的重要受体,被激活后产生一种缓慢而持久的兴奋性反应,对神经元突触传递、神经系统发育具有重要作用。在病理状态下,可导致NMDAR过度激活...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MDAR)是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的重要受体,被激活后产生一种缓慢而持久的兴奋性反应,对神经元突触传递、神经系统发育具有重要作用。在病理状态下,可导致NMDAR过度激活,是受体兴奋毒性的重要发病机制。受体的拮抗剂包括离子通道孔拮抗剂、NR2B选择性拮抗剂、甘氨酸位点拮抗剂、甘氨酸位点部分激动剂等。NMDAR靶向拮抗剂在减轻兴奋毒性过程中的作用已得到重视,其为预防和减缓神经元的损害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综述了NMDAR靶向拮抗剂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阐明NMDAR拮抗剂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MDA受体 拮抗剂 离子通道 NR2B 甘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早期喉癌及喉癌前病变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24
18
作者 吕忠 温丽慧 邓立波 《广西医学》 CAS 2017年第10期1480-1482,共3页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早期喉癌及喉癌前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2例早期喉癌及癌前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喉裂开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早期喉癌及喉癌前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2例早期喉癌及癌前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喉裂开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黏膜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及嗓音声学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黏膜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短于或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手术时间相当(P>0.05);术后3个月,两组基频、基频微扰、振幅微扰等嗓音声学参数均低于术前(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半年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早期喉癌及癌前病变,可有效改善患者嗓音声学功能,具有术后恢复快与疼痛感轻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癌 癌前病变 低温等离子 射频消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刀电凝扁桃体切除术与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9
19
作者 吕忠 唐真武 邓立波 《海南医学》 CAS 2013年第3期401-403,共3页
目的观察电刀电凝扁桃体切除术与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在术中、术后对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2月至2011年11月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需行扁桃体切除术的11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56例采用等离子刀切除扁桃体作为观察组,60例... 目的观察电刀电凝扁桃体切除术与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在术中、术后对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2月至2011年11月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需行扁桃体切除术的11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56例采用等离子刀切除扁桃体作为观察组,60例采用电刀法切除扁桃体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疼痛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等离子刀切除扁桃体具有术后疼痛轻的优点,有较好临床运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 电刀 扁桃体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镜下低温等离子治疗会厌囊肿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20
作者 温丽慧 梁恒伟 吕忠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2期1807-1809,共3页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低温等离子治疗会厌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68例会厌囊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4例。对照组于支撑喉镜下采用喉部手术器械手术,观察组采用显微镜下低温等离子切除。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白...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低温等离子治疗会厌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68例会厌囊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4例。对照组于支撑喉镜下采用喉部手术器械手术,观察组采用显微镜下低温等离子切除。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白膜脱落时间、术后出血率、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及会厌囊肿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白膜脱落时间及术后出血率分别为(16.5±1.6)min、(2.7±0.3)mL、(4.9±0.9)d、0.0%(0/84),对照组分别为(20.7±2.4)min、(13.8±4.6)mL、(7.8±2.6)d、7.1%(6/8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第1天、第2天和第3天,观察组VAS评分分别为(3.1±1.2)分、(2.5±0.9)分、(1.2±0.3)分,对照组分别为(4.0±0.8)分、(3.3±0.6)分、(2.8±0.5)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均无复发病例。结论:显微镜下低温等离子治疗会厌囊肿效果确切,且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镜 低温等离子 会厌囊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