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4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析机械工程专业创新能力的培养——以金陵科技学院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客班为例
1
作者 赵海霞 王珺 +1 位作者 郭语 李晓晖 《科学咨询》 2023年第3期216-218,共3页
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机械工程人才是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战略要求。本文通过分析机械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提出了培养创新能力的举措。本文提出的培养创新能力的举措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果。
关键词 机械工程 创客班 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体两翼三支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以金陵科技学院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徐楠 吴有龙 +2 位作者 于继明 丁凯孟 戴典芬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第25期19-22,共4页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越来越高。简述现有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现状,提出了“一体两翼三支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设计,以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为例,探索基于“一体两翼三支撑”的应用型人才培...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越来越高。简述现有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现状,提出了“一体两翼三支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设计,以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为例,探索基于“一体两翼三支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结果表明,应用该模式,学生的素质得到了有效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两翼三支撑 课程思政 应用型人才 创新创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创客文化开放实验室的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以金陵科技学院为例 被引量:4
3
作者 应明峰 司立众 莫晓晖 《大学教育》 2018年第4期173-175,共3页
当代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验室教学,开放实验室这种教学形式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对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该研究针对金陵科技学院当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实... 当代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验室教学,开放实验室这种教学形式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对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该研究针对金陵科技学院当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实验教学中实验室开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结合该专业的特点,通过引入创客文化,建立创客开放实验室,探索了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新途径,以推动实验教学改革,为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能力 创客文化 开放实验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看二本院校资助体系改革——以金陵科技学院为例
4
作者 纪晓明 陈健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10期129-131,共3页
运用心理健康自评量表(SCL-90)和自编附加量表对金陵科技学院贫困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二本类院校贫困大学生在焦虑、人际关系敏感、偏执、抑郁等多个因子与非贫困生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主要是由经济、学习、人际交往... 运用心理健康自评量表(SCL-90)和自编附加量表对金陵科技学院贫困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二本类院校贫困大学生在焦虑、人际关系敏感、偏执、抑郁等多个因子与非贫困生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主要是由经济、学习、人际交往上的压力和社会压力造成的。目前,贫困生资助制度存在着资助力度不够、资助方法不当、资助体系不完善等方面的缺陷。笔者结合近两年来二本院校心理辅导、学生资助工作经验,以及院部具体资助工作方法,从贫困生心理角度出发,就贫困生资助体系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大学生 二本院校 经济资助 精神救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应用型课程建设研究——以金陵科技学院为例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小云 吴钟鸣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67-70,共4页
课程建设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及学生职业能力的养成密切相关。从如何确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应用型课程理念如何深入人心、课程集合如何构建等环节入手,提出加强应用型课程建设的四个方面措施,同时指出应加强与课程建设紧密相关... 课程建设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及学生职业能力的养成密切相关。从如何确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应用型课程理念如何深入人心、课程集合如何构建等环节入手,提出加强应用型课程建设的四个方面措施,同时指出应加强与课程建设紧密相关的软硬件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高校 课程建设 应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楼宇”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1
6
作者 鞠全勇 高素美 +1 位作者 牟福元 徐雷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3年第16期286-288,共3页
在分析智能楼宇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意义的基础上,从产业学院建设框架、产业学院教学改革的主要举措、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等方面进行探讨,给出融合人才培养、科研创新、技术服务、创新创业等功能于一体的产教融合育人模式。以期培养产教高度... 在分析智能楼宇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意义的基础上,从产业学院建设框架、产业学院教学改革的主要举措、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等方面进行探讨,给出融合人才培养、科研创新、技术服务、创新创业等功能于一体的产教融合育人模式。以期培养产教高度契合的满足现代产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创新人才,为校企协同培养新工科人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学院 智能楼宇 产教融合 教学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工程U形阶梯洪水入侵流场的三维数值模拟
7
作者 张宏亮 贾超 +1 位作者 江婷 刘跃飞 《水力发电》 CAS 2024年第7期49-53,58,共6页
为研究地下工程U形阶梯在洪水入侵灾害工况下的流场特性,利用三维计算流体力学(CFD)以及VOF多相流模型,对不同进水水深、进水流速以及进水位置工况下阶梯通道内的流场特性进行了三维流场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洪水从阶梯通道上方进口流入... 为研究地下工程U形阶梯在洪水入侵灾害工况下的流场特性,利用三维计算流体力学(CFD)以及VOF多相流模型,对不同进水水深、进水流速以及进水位置工况下阶梯通道内的流场特性进行了三维流场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洪水从阶梯通道上方进口流入后,会在阶梯靠近栏杆处形成低速区,人员可经此低速区逃生;合理地设计阶梯通道的进门位置,有利于通道内侧低速区的形成;相较于进口流速,进口水深对阶梯上水深与流速的影响最为明显,进口水深越低,阶梯上水深与流速越低,越利于人员逃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工程 U形阶梯 洪水入侵 流场特性 CFD-VOF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杂工程问题驱动的锂离子电池综合实验设计及实践 被引量:2
8
作者 沈雪阳 陈淼 郭艳东 《大学物理实验》 2024年第1期11-16,共6页
在高等学校工程教育认证“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驱动下,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选题内容和模式在不断改革和创新。锂离子电池技术作为当下新能源科技革命的代表,具有学科交叉性和综合性,满足复杂工程问题的多项特征。文章探讨了将锂离子... 在高等学校工程教育认证“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驱动下,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选题内容和模式在不断改革和创新。锂离子电池技术作为当下新能源科技革命的代表,具有学科交叉性和综合性,满足复杂工程问题的多项特征。文章探讨了将锂离子电池技术引入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优势和可行性,并提炼出锂离子电池综合实验设计的具体实施方案,为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复合创新型大学生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工程问题 大学物理实验 锂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学院典型调查的精准资助政策创新及建议
9
作者 路昭亮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111-113,共3页
精准扶贫是国家"十三五"期间重要战略目标任务之一,高校的精准资助是精准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帮助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文章通过研究金陵科技学院机电工程学院2016年贫困生信息数据,表明机电工程学... 精准扶贫是国家"十三五"期间重要战略目标任务之一,高校的精准资助是精准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帮助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文章通过研究金陵科技学院机电工程学院2016年贫困生信息数据,表明机电工程学院贫困生省内主要集中在苏北地区,省外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及偏远地区。因此学院在评估制定资助政策时应重点关注经济欠发达地区学生,同时对苏南及发达地区贫困生的信息要严格审查,确保信息的精准,为更好地推进学院今后精准资助工作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资助 数据分析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的海面低速小目标检测工程算法 被引量:3
10
作者 姜劲 陈希信 +1 位作者 陈捷 李明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8-50,71,共4页
为了提高海面雷达对海漂浮小目标检测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目标时频特征的检测算法。首先,验证了从接收的时间序列中提取的相对多普勒峰高、相对多普勒偏移、相对多普勒熵等特征在时间维度上可以有效地区分海杂波和小目标;其次,构造了特... 为了提高海面雷达对海漂浮小目标检测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目标时频特征的检测算法。首先,验证了从接收的时间序列中提取的相对多普勒峰高、相对多普勒偏移、相对多普勒熵等特征在时间维度上可以有效地区分海杂波和小目标;其次,构造了特征检测器,给定虚警概率下的判决区域由凸包算法确定;最后,根据实测数据对算法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当虚警概率为0.01时,采用双特征检测器可在512个脉冲下完全区分海杂波和实测小目标,双特征检测算法优于传统动目标检测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杂波 小浮体检测 特征分析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入式电气安全智能监控系统的设计及应用——评《电气安全工程》 被引量:5
11
作者 牟福元 汪忠 张玉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2-52,共1页
电能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被广泛运用于各行各业、各个领域。由于电能具有看不见、闻不着、听不到的特点,如果在用电过程中忽视了电能可能产生的危害,对它控制不足、管理不当,就可能引发或大或小的电气事故。... 电能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被广泛运用于各行各业、各个领域。由于电能具有看不见、闻不着、听不到的特点,如果在用电过程中忽视了电能可能产生的危害,对它控制不足、管理不当,就可能引发或大或小的电气事故。实际上,电气安全事故基本都表现出为人们所熟知并掌握的规律,只要掌握电气安全技术、加强电气安全管理,电气事故是可以被避免的。嵌入式电气安全智能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则为电气安全又加了一道“保险”,为生产、生活的安全用电提供了更为坚实有力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安全 电气事故 智能监控系统 安全用电 现代社会生产 用电过程 广泛运用 嵌入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隔磁桥饱和的切向式永磁电机电枢磁场解析建模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浈斐 李家玉 +2 位作者 范晨阳 李志新 王庆燕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96-205,共10页
为解决多层绕组结构的切向式永磁电机磁场准确计算的难题,文中基于二维子域解析建模思想提出一种考虑定子多层绕组结构和转子隔磁桥饱和效应的电枢磁密解析计算方法。该方法首先在定子槽内进行精细子域划分,以建立多层电枢绕组的矢量磁... 为解决多层绕组结构的切向式永磁电机磁场准确计算的难题,文中基于二维子域解析建模思想提出一种考虑定子多层绕组结构和转子隔磁桥饱和效应的电枢磁密解析计算方法。该方法首先在定子槽内进行精细子域划分,以建立多层电枢绕组的矢量磁位方程,然后通过等效气隙对切向式转子铁芯隔磁桥处的饱和效应进行等效,最后结合误差校验和循环迭代,有效解决传统子域建模方法因无法考虑铁芯有限磁导率而难以对内置式永磁电机进行磁场计算的问题。文中以8极9槽和10极12槽永磁电机为例,结合不同绕组结构建立有限元解析模型,并将有限元法计算结果与解析法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计算准确性和运算快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向式永磁电机 子域解析计算 隔磁桥 磁饱和 多层绕组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电类专业课程思政探讨与思考 被引量:6
13
作者 高素美 鞠全勇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第44期75-76,共2页
课程教学是立德树人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教学中如何有效融入"课程思政",对机电类等新工科专业培养新时代人才有着重要影响。该文从机电类专业"课程思政"的内涵与要求论述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分析了当... 课程教学是立德树人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教学中如何有效融入"课程思政",对机电类等新工科专业培养新时代人才有着重要影响。该文从机电类专业"课程思政"的内涵与要求论述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分析了当前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而探讨机电类专业"课程思政"开展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电类 课程教学 课程思政 立德树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总装生产线的数字化生产管控系统方案设计与研究
14
作者 李桂东 周珍林 +1 位作者 周来水 郭语 《科技和产业》 2025年第4期172-179,共8页
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数字化生产已成为提升汽车总装生产线效率和品质的关键。研究和设计一种面向汽车总装生产线的数字化生产系统方案,通过对现有生产系统的深入分析,基于物联网(IoT)系统为制造执行系统(MES)提供生产过程数据,从而... 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数字化生产已成为提升汽车总装生产线效率和品质的关键。研究和设计一种面向汽车总装生产线的数字化生产系统方案,通过对现有生产系统的深入分析,基于物联网(IoT)系统为制造执行系统(MES)提供生产过程数据,从而实现数字化生产系统的整体架构。方案注重提升生产过程的透明度、可预测性和灵活性,目的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优化资源配置。结果表明,该方案显著提升了汽车总装生产线的数字化水平,较之传统生产线,节约了人力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为汽车行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总装生产线 数字化 生产系统 智能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建设及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国利 杭阿芳 《社会科学前沿》 2022年第8期3267-3272,共6页
新工科建设及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开展课程思政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阐述了课程思政目标体系的构建思路,探讨了新工科专业课程思政方法及实施路径,并以“工业机器人编程技术”课程为例构建了基于产教融... 新工科建设及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开展课程思政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阐述了课程思政目标体系的构建思路,探讨了新工科专业课程思政方法及实施路径,并以“工业机器人编程技术”课程为例构建了基于产教融合的课内课外课程思政教育格局。积极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紧密结合,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有机融合,显隐互补,形成价值引领与专业知识传授协同育人机制,是新时代高校工程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新工科建设 课程思政 协同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M的工程能力培养课程体系建设与探索 被引量:1
16
作者 鞠全勇 高素美 +1 位作者 牟福元 徐雷 《高教学刊》 2023年第16期158-161,166,共5页
将BIM技术贯穿于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完成各项工程任务是当今建筑行业发展的需求。就高校土木类专业构建基于BIM的人才培养体系,把BIM技术系列化地融入所有的专业课程中作为基础性技术,实现人才培养的深层次变革的问题,阐述以目标为导向... 将BIM技术贯穿于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完成各项工程任务是当今建筑行业发展的需求。就高校土木类专业构建基于BIM的人才培养体系,把BIM技术系列化地融入所有的专业课程中作为基础性技术,实现人才培养的深层次变革的问题,阐述以目标为导向的BIM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体系的建设路径,给出以BIM为主线,深化教学方法改革,优化实践教学模式,并对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建设效果作出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 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 专业建设 建设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法的双晶压电悬臂梁发电装置机电耦合系数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祥建 《机电工程》 CAS 2014年第6期775-778,共4页
针对双晶压电悬臂梁发电装置机电两类能量通过压电效应耦合强弱的问题,将能量法应用到双晶压电悬臂梁发电装置机电耦合系数的分析中。开展了双晶压电悬臂梁发电装置机电耦合系数的理论分析,并建立了其与双晶压电悬臂梁发电装置尺寸参数... 针对双晶压电悬臂梁发电装置机电两类能量通过压电效应耦合强弱的问题,将能量法应用到双晶压电悬臂梁发电装置机电耦合系数的分析中。开展了双晶压电悬臂梁发电装置机电耦合系数的理论分析,并建立了其与双晶压电悬臂梁发电装置尺寸参数和材料特性之间的关系,对双晶压电悬臂梁发电装置机电耦合系数与其尺寸参数和材料特性的关系模型进行了实验验证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实验值与理论解有较好的一致性,且都在压电片厚度为0.25 mm时开路电压最大,验证了该理论模型的可靠性。此外,随着压电梁厚度比的不断增大,其机电耦合系数单调递增;同时,较大的弹性模量比有利于压电梁机电耦合系数的提高,且相对于钢弹性基片,铍青铜弹性基片更有利于压电梁机电耦合系数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法 双晶 压电 悬臂梁 机电耦合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本科高校机电类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国利 吴敏 周扩建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2014年第8期21-25,共5页
地方本科高校应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主动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企业的需要来设置专业和确定专业方向,培养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应用型人才。金陵科技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结合区域经济对机电制造业工程人才的要求建立人才培... 地方本科高校应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主动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企业的需要来设置专业和确定专业方向,培养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应用型人才。金陵科技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结合区域经济对机电制造业工程人才的要求建立人才培养目标模型,践行校企协同理念,进行了跨专业构建开放型、渐进式、复合型工程创新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本科高校 机电类 应用型人才 培养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工程材料强度标准值的制定问题 被引量:3
19
作者 智淑亚 吴钟鸣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学术版)》 2010年第6期66-67,71,共3页
对国内工程材料强度标准值的制定方法进行了分析;为了在强度设计中有一个统一安全度的概念,建议中国应有一种统一、明确、为各部门共同遵循的确定材料强度标准值的规范方法;推荐了高温下制定工程材料强度标准值的简化方法。
关键词 工程材料 强度标准值 温度趋势曲线 最低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电类应用型本科人才课外培养实践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国利 周洪 《高教学刊》 2015年第13期136-137,共2页
建设制造业强国需要大批掌握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地方应用型工科高校是培养机电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主要基地。课外科技实践活动是课内教学的拓展和延伸,是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应积极搭建课外培养平台,跨年级... 建设制造业强国需要大批掌握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地方应用型工科高校是培养机电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主要基地。课外科技实践活动是课内教学的拓展和延伸,是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应积极搭建课外培养平台,跨年级、跨专业组建开发团队,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多种实践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开发学生创新创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组织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应采用"学生为主、兴趣引导、项目驱动、过程监控、目标管理"的组织原则,同时不断完善激励与保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电类人才 应用型 课外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