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科深静脉血栓形成物理预防实施现状调查 被引量:16
1
作者 马娜 张成欢 +5 位作者 曹青刚 李莹 李娟 孙鸣明 朱俊美 刘云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7-31,共5页
目的了解骨科护士对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物理预防措施实施情况,以期为更好地落实DVT物理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电子问卷对全国20个省市60所二级及以上医院的286名骨科护士DVT物理预防实施情况展开调查。结果护士实施DVT物理预防措... 目的了解骨科护士对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物理预防措施实施情况,以期为更好地落实DVT物理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电子问卷对全国20个省市60所二级及以上医院的286名骨科护士DVT物理预防实施情况展开调查。结果护士实施DVT物理预防措施行为总得分为13. 5(11,15)分,得分率为65. 84%。不同医院等级、病区是否有DVT预防规范、是否成立DVT预防小组、护士有无接受过DVT知识培训、接受DVT知识培训的场所、不同职称的骨科护士实施DVT物理预防措施行为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P <0. 01)。90%医院配备1种及以上的物理预防设备。手术前后物理预防措施仍以患者活动为主,物理预防设备应用相对较少。物理预防设备的使用以每日2次,每次30 min为主。结论骨科DVT物理预防设备配备尚可,但物理预防措施临床落实有待加强和规范。护理管理者应加强对护士DVT预防知识培训,以提高其预防技能,促进护理行为的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 深静脉血栓形成 物理预防 物理预防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素在骨关节炎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李维彤 谢亚 +1 位作者 吕中阳 史冬泉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98-202,共5页
骨关节炎(OA)是一种包含多重病理机制的、影响整个关节的复杂疾病,严重危害国民健康,并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经济负担。关节软骨退变和滑膜炎是OA主要的病理表现,但目前缺少针对发病机制的精准治疗方案,临床用药还停留在非甾体类抗炎药... 骨关节炎(OA)是一种包含多重病理机制的、影响整个关节的复杂疾病,严重危害国民健康,并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经济负担。关节软骨退变和滑膜炎是OA主要的病理表现,但目前缺少针对发病机制的精准治疗方案,临床用药还停留在非甾体类抗炎药和镇痛药阶段。研究显示,辣椒素(CPS)作为辣椒的主要活性成分,能够对OA的多重病理机制发挥治疗作用,包括缓解疼痛、抑制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等,在针对多种病理过程的以发病机制为基础的OA治疗中发挥临床转化潜力。因此,本综述旨在阐述CPS对OA的药理作用机制及其在骨关节领域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辣椒素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醛1 疼痛 炎症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压分离手术治疗胸腰椎转移瘤的生存预后分析
3
作者 朱岩 唐鹏 +4 位作者 张黎明 索朗达吉 王一村 樊根涛 周光新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436-441,共6页
目的探讨减压分离手术治疗胸腰椎转移瘤的临床效果和影响患者生存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本院接受(n=50)和不接受(n=21)减压分离手术的胸腰椎转移瘤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采用log-rank检验和Cox回归分析对... 目的探讨减压分离手术治疗胸腰椎转移瘤的临床效果和影响患者生存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本院接受(n=50)和不接受(n=21)减压分离手术的胸腰椎转移瘤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采用log-rank检验和Cox回归分析对接受手术的患者进行生存预后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接受手术的患者生存期长于未接受手术的患者[(19.67±2.66)个月vs(13.38±1.40)个月,P=0.039]。多因素分析显示,有无放疗、有无内脏转移、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ECOG)评分和脊椎转移间期是影响行减压分离手术的胸腰椎转移瘤患者的生存预后的独立因素(均P<0.05)。结论脊椎转移瘤患者预后较差,减压分离手术能够改善患者生存预后。有无放疗、有无内脏转移、ECOG评分和脊椎转移间期是影响行减压分离手术的脊椎转移瘤患者生存预后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椎转移 减压分离手术 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茱萸碱调节NF-κB通路对膝骨关节炎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
4
作者 王强 冯靖 +1 位作者 谭章勇 杨晓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4-451,共8页
目的探索吴茱萸碱(EV)调节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通路对膝骨关节炎(OA)大鼠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采用关节腔内注射碘乙酸钠(MIA)法建立膝骨OA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EV低剂量(6.9 mg/kg)组、EV高剂量(13.8 mg/kg)组、EV高剂... 目的探索吴茱萸碱(EV)调节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通路对膝骨关节炎(OA)大鼠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采用关节腔内注射碘乙酸钠(MIA)法建立膝骨OA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EV低剂量(6.9 mg/kg)组、EV高剂量(13.8 mg/kg)组、EV高剂量(13.8 mg/kg)+佛波醇12-肉豆蔻酸酯13-乙酸酯(PMA)(2μg/kg)组,每组10只,另取10只大鼠关节腔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设为对照组,以EV和PMA分组干预后检测各组大鼠关节压痛阈值、关节肿胀率、关节活动度与步态评分;番红O-固绿、HE染色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软骨与滑膜组织病理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大鼠关节滑膜组织巨噬细胞极化情况;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与关节液中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1、IL-1β]水平;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关节软骨与滑膜组织NF-κB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软骨与滑膜组织形态发生明显病理损伤变化,关节压痛阈值、关节活动度明显降低(均P<0.05),关节肿胀率、滑膜厚度、步态评分、软骨病理评分、滑膜病理评分、滑膜组织M1型巨噬细胞占比与M1/M2比值、血清与关节液中IL-6、IL-1、IL-1β水平、软骨与滑膜组织p-核因子κB抑制因子α(p-IκB-α)/IκB-α、p-NF-κB p65/NF-κB p65明显升高(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EV低剂量组、EV高剂量组大鼠软骨与滑膜组织形态病理损伤均减轻,关节活动度、滑膜组织M2型巨噬细胞占比均升高(均P<0.05),关节肿胀率、滑膜厚度、步态评分、软骨病理评分、滑膜病理评分、滑膜组织M1型巨噬细胞占比与M1/M2比值、血清与关节液中IL-6、IL-1、IL-1β水平、软骨与滑膜组织p-IκB-α/IκB-α、p-NF-κB p65/NF-κB p65均降低(均P<0.05),高剂量EV的作用更强;PMA可减弱EV对OA大鼠上述各指标的作用。结论EV可通过阻止NF-κB信号通路激活而促使M2型巨噬细胞极化并抑制M1型巨噬细胞极化,进而减轻膝骨OA大鼠炎症,改善其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碱 NF-ΚB 膝骨关节炎 巨噬细胞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级别肉瘤患者肺部不确定性质结节胸部CT影像学特征与转归:一项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5
作者 王远荣 张黎明 +6 位作者 索朗达吉 朱岩 樊根涛 王一村 施鑫 吴苏稼 周光新 《肿瘤防治研究》 CAS 2024年第2期99-103,共5页
目的分析肺部高级别软组织肉瘤患者肺部不确定性质结节(IPN)的影像学特征与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伴IPN的高级别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IPN的CT影像学特征以及转归。结果IPN平均大小6.453±0.864 mm。IPN直径、形状、密度及结节发... 目的分析肺部高级别软组织肉瘤患者肺部不确定性质结节(IPN)的影像学特征与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伴IPN的高级别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IPN的CT影像学特征以及转归。结果IPN平均大小6.453±0.864 mm。IPN直径、形状、密度及结节发现间期可能是恶性转归相关的CT影像特征。年龄(HR=1.047,95%CI:1.007~1.088)与结节发现间期(HR=3.194,95%CI:1.052~9.694)是影响恶性IPN患者生存期的独立因素。结论胸部CT的影像学特征可能为良恶性结节性质和生存预后的判断提供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别软组织肉瘤 肺结节 计算机体层摄影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软骨肉瘤患者的预后因素分析
6
作者 张黎明 黄剑浩 +2 位作者 朱岩 樊根涛 周光新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24年第9期885-888,共4页
目的探讨软骨肉瘤患者接受外科治疗的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1日至2019年1月1日56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软骨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生存随访。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 目的探讨软骨肉瘤患者接受外科治疗的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1日至2019年1月1日56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软骨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生存随访。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56例软骨肉瘤患者中,接受肿瘤切除术38例,重建术14例,活检术1例,截肢术3例。至随访截止时间,56例软骨肉瘤患者中存活39例,死亡17例。软骨肉瘤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为69.6%。单因素分析显示,软骨肉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与年龄、肿瘤大小和Garde分级有关(P<0.05),与性别、肿瘤首发部位和手术方式无关(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Garde分级和肿瘤大小是影响软骨肉瘤患者总生存时间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软骨肉瘤患者经外科治疗后具有较好的生存情况,Garde分级和肿瘤大小是影响患者总生存时间的独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肉瘤 外科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髋关节置换术后隐性失血的新进展 被引量:34
7
作者 袁磊 包倪荣 赵建宁 《中国骨伤》 CAS 2015年第4期378-382,共5页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是目前髋关节终末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术后常存在大量隐性失血,严重影响患者的术后康复。如何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THA术后隐性失血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麻醉、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及抗...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是目前髋关节终末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术后常存在大量隐性失血,严重影响患者的术后康复。如何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THA术后隐性失血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麻醉、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及抗凝药物的使用是THA手术失血的潜在因素,但其隐性失血的发生机制仍然不清。氨甲环酸在预防围手术期失血中的作用显著,今后有必要对隐性失血与纤溶机制的关联性进行证实,这对完善隐性失血的发生机制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手术后出血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谱技术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滑膜免疫复合物差异蛋白质的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王海永 管晓龙 +9 位作者 赵琴飞 徐羽中 张宇 宋淑圣 李昂 吕幸 周莹 虞伟 赵建宁 李晓军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1期15-20,共6页
目的利用质谱技术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关节滑膜中的免疫复合物进行全面的抗原谱分析。方法选取本院3例RA患者和3例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患者的关节滑膜,通过蛋白质提取、免疫沉淀、胶内酶解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系统,对滑膜免... 目的利用质谱技术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关节滑膜中的免疫复合物进行全面的抗原谱分析。方法选取本院3例RA患者和3例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患者的关节滑膜,通过蛋白质提取、免疫沉淀、胶内酶解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系统,对滑膜免疫复合物进行抗原谱分析。用FOT值(fraction of total)评价蛋白质的丰度,通过FOT值的比较筛选出上调蛋白和下调蛋白。用David和String软件对差异蛋白质进行功能富集、相互作用网络和信号通路分析。结果在RA和OA患者的关节滑膜组织免疫复合物中分别鉴定出511和526种蛋白质。通过维恩图比较,仅在RA组出现的蛋白质有170种。RA组有45种蛋白质发生上调,85种蛋白质发生下调。结论热休克蛋白HSP90AA1、HSP70、人类白细胞抗原(HLA)-G、硫氧还蛋白、膜联蛋白A2和玻连蛋白可能通过不同的机制参与RA的发病过程,具有RA新的生物标志物的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免疫复合物 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双通道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术后退行性变1例报告 被引量:6
9
作者 王彬 何鹏 +2 位作者 刘晓伟 武振方 许斌 《脊柱外科杂志》 2022年第4期286-288,共3页
腰椎术后邻近节段退行性变(ASD)是腰椎后路融合术后的常见远期并发症[1-2],其发生率为4%~31%[3-5]。ASD由多种因素引起,继而产生新的神经压迫症状。Kambin等[6]于1986年提出单侧双通道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UBED)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L... 腰椎术后邻近节段退行性变(ASD)是腰椎后路融合术后的常见远期并发症[1-2],其发生率为4%~31%[3-5]。ASD由多种因素引起,继而产生新的神经压迫症状。Kambin等[6]于1986年提出单侧双通道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UBED)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LDH)[7],其兼具了开放手术与微创手术的优点[8]。本院采用UBED治疗腰椎术后ASD患者1例,现将诊疗过程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间盘退行性变 内窥镜检查 椎间盘切除术 外科手术 微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悬吊法小鼠骨质疏松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被引量:8
10
作者 程强 李硕 刘刚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6年第1期52-58,共7页
目的通过尾悬吊法建立一种废用性小鼠骨质疏松模型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 32只C57BL/6J雄性小鼠,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4组,即尾悬吊(tail-suspension,TS)14 d组及其对照组(control 1,C1),尾悬吊14 d后解除悬吊14 d组(tail-suspension+rest,... 目的通过尾悬吊法建立一种废用性小鼠骨质疏松模型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 32只C57BL/6J雄性小鼠,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4组,即尾悬吊(tail-suspension,TS)14 d组及其对照组(control 1,C1),尾悬吊14 d后解除悬吊14 d组(tail-suspension+rest,TS+R)及其对照组(control 2,C2)。采用显微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生物力学和形态学方法评估小鼠骨质流失情况。结果 TS组和TS+R组股骨长度较各自对照组分别下降8.23%和7.68%。两悬吊组股骨小梁骨密度与各自对照组相比分别下降26.80%和20.52%,骨体积分数,骨小梁厚度、数目也明显下降,骨小梁间隙显著升高,TS组皮质骨密度较C1组下降8.51%。两悬吊组的股骨最大载荷较其对照组分别下降23.01%和18.54%,TS组弯曲弹性模量较C1组下降21.99%,TS与TS+R两组的下降程度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62,P=0.008)。形态学方面,TS和TS+R组成骨细胞数比各自对照组低47.76%和41.44%,破骨细胞数较各自对照组高30.06%和16.93%,生长板厚度以及软骨细胞数等明显少于各自对照组,TS组胶原纤维面积较其余3组明显缩小。结论雄性C57小鼠尾悬吊14 d表现出显著骨质疏松,解除悬吊14 d后骨质流失状况未显著改善,尾悬吊法小鼠骨质疏松模型具有造模时间短,效果明显、作用稳定等特点,值得进一步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尾悬吊 显微CT 生物力学 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与尾悬吊法导致雄性C57小鼠骨质疏松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程强 康文博 +3 位作者 孟嘉 李硕 刘刚 赵建宁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11,共6页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尾悬吊导致雄性C57小鼠骨质疏松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方法 32只成年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control,C),模型组(model,M),雌激素组(estrogen,E),雌激素+雌激素受体抑制组(estrogen+ICI 182,780,E+I)。除C...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尾悬吊导致雄性C57小鼠骨质疏松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方法 32只成年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control,C),模型组(model,M),雌激素组(estrogen,E),雌激素+雌激素受体抑制组(estrogen+ICI 182,780,E+I)。除C组外其余组小鼠尾悬吊两周,所有小鼠在第15d处死,取小鼠血清进行生化指标分析,取小鼠右侧股骨进行显微CT扫描和形态学染色,取小鼠左侧股骨进行生物力学检测并取股骨远端研磨后进行蛋白检测。结果尾悬吊两周导致雄性C57小鼠股骨出现明显骨质疏松,M组与C组相比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雌激素干预能抑制骨质流失,E组多数骨相关参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使用雌激素受体拮抗剂ICI182,780之后,雌激素骨保护效应消失,与M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尾悬吊两周导致股骨远端离子型谷氨酸受体NMDA亚型NR2A表达降低,雌激素升高骨组织中NR2A表达水平。结论雄性C57小鼠尾悬吊2w表现出显著骨质疏松,雌激素通过激活雌激素受体明显改善骨质流失,可能是通过促进骨组织中NR2A表达而实现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尾悬吊 骨参数 NMDA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后多中心性骨巨细胞瘤1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静 樊根涛 +1 位作者 周光新 刘蕾蕾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49-1152,共4页
多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aneurysmal bone cyst,ABC)是一种罕见的原发性ABC,为骨的良性病变,具有侵袭性强的特点,多为异时性多发,单发性ABC偏好女性患者,而多发性ABC在男性患者中相对多见[1]。多中心性骨巨细胞瘤(multicentric giant cell... 多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aneurysmal bone cyst,ABC)是一种罕见的原发性ABC,为骨的良性病变,具有侵袭性强的特点,多为异时性多发,单发性ABC偏好女性患者,而多发性ABC在男性患者中相对多见[1]。多中心性骨巨细胞瘤(multicentric giant cell tumor of bone,MCGCT)则是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 of bone,GCT)的罕见类型,是一种富含巨细胞的良性骨病变,较单发性GCT的发病年龄更小,多见于膝关节周围[2-3]。多发性ABC和MCGCT的发病率极低,而单个体多发性ABC后继发MCGCT的案例此前未见报道。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多发性ABC后继发MCGCT患者的诊治过程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样骨囊肿(ABC) 多发性 骨巨细胞瘤(GCT) 多中心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巨细胞瘤临床治疗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樊根涛 王一村 +1 位作者 朱岩 赵建宁 《骨科》 CAS 2023年第2期192-196,共5页
骨巨细胞瘤是一种常见的骨原发性肿瘤之一,具有局部侵袭性。多发于长骨干骺端,膝关节周围最常见,目前其组织起源尚不清楚。因其生物学行为上不确定性和较高复发率,临床上骨巨细胞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仍面临着许多困难。随着基因学、药... 骨巨细胞瘤是一种常见的骨原发性肿瘤之一,具有局部侵袭性。多发于长骨干骺端,膝关节周围最常见,目前其组织起源尚不清楚。因其生物学行为上不确定性和较高复发率,临床上骨巨细胞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仍面临着许多困难。随着基因学、药物学、材料学、外科技术等发展,骨巨细胞瘤的治疗方式逐渐增多,各具有其优缺点。本文总结了骨巨细胞瘤手术治疗、药物治疗、放疗、栓塞治疗进展,以期为临床工作中骨巨细胞瘤的治疗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巨细胞瘤 治疗进展 地舒单抗 双膦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内脂B对人骨肉瘤Saos-2细胞的抑制作用研究
14
作者 章磊 孙畅 +2 位作者 流小舟 吴苏稼 黎承军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107-113,共7页
目的探讨银杏内脂B(GB)对骨肉瘤(OS)细胞增殖、凋亡和迁移侵袭的影响以及潜在机制。方法将人骨肉瘤Saos-2细胞分别在含300、600和1200μmol/L GB的培养液中培养24、48和72 h,采用CCK-8法检测Saos-2细胞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Saos-2... 目的探讨银杏内脂B(GB)对骨肉瘤(OS)细胞增殖、凋亡和迁移侵袭的影响以及潜在机制。方法将人骨肉瘤Saos-2细胞分别在含300、600和1200μmol/L GB的培养液中培养24、48和72 h,采用CCK-8法检测Saos-2细胞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Saos-2细胞凋亡率,Transwell小室迁移与侵袭实验检测GB对Saos-2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提取GB处理后Saos-2细胞的mRNA和蛋白,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Bcl-2、Bax、MMP-2和MMP-9的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Erk和Akt磷酸化及cleaved-caspase-3水平。结果 GB能明显抑制Saos-2细胞的增殖,且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600和1200μmol/L GB可诱导Saos-2细胞凋亡,GB对Saos-2细胞的迁移及侵袭的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GB可升高Bax mRNA和蛋白水平,但降低Bcl-2、MMP-2和MMP-9的mRNA和蛋白水平;高浓度GB能抑制Erk和Akt的磷酸化且升高cleaved-caspase-3水平。结论 GB具有抑制Saos-2细胞增殖及迁移侵袭和诱导细胞凋亡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Erk和Akt磷酸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骨肉瘤Saos-2细胞 银杏内脂B 增殖 凋亡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血管生成拟态相关分子MIG-7的四肢骨肉瘤预后分析及风险预测模型构建
15
作者 任可 姚楠 +3 位作者 吴苏稼 施鑫 李超 陆军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21年第1期31-37,共7页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拟态(VM)与MIG-7的关系及其在骨肉瘤预后中的作用,并构建骨肉瘤的预后预测模型。方法156例AJCCⅡ期的四肢骨肉瘤标本行MIG-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再行CD31/PAS双重染色观察VM,分析两者相关性。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拟态(VM)与MIG-7的关系及其在骨肉瘤预后中的作用,并构建骨肉瘤的预后预测模型。方法156例AJCCⅡ期的四肢骨肉瘤标本行MIG-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再行CD31/PAS双重染色观察VM,分析两者相关性。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独立预后因素,并构建预测患者3年和5年生存率的列线图。通过一致性指数(C-index)和校正曲线验证列线图,检查预测精度。结果骨肉瘤MIG-7表达水平与VM显著相关,但MIG-7与性别、年龄、AJCCⅡA/ⅡB期、肿瘤部位、术式、术前化疗效果等临床病理参数均无相关性。生存分析显示,MIG-7表达、VM水平与术前化疗效果是预测四肢骨肉瘤患者生存时间和转移时间的独立预后因素。列线图中C-index大于0.7,校准曲线拟合良好。结论MIG-7通过促进VM形成加速骨肉瘤进展,还可能通过其他机制影响预后。列线图可为骨肉瘤患者提供较准确的预后评估和个性化诊疗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血管生成拟态 MIG-7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ll样受体及炎症小体在无菌性松动发病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乃澄 赵建宁 《中国骨伤》 CAS 2016年第7期673-676,共4页
无菌性松动是导致关节置换术失败的最常见的原因,磨损微粒诱导的骨溶解在其中起到了主导作用。磨损微粒产生后被假体周围的细胞吞噬,释放各种促炎因子和化学物质,抑制成骨细胞并激活破骨细胞,导致骨溶解。然而对于磨损微粒识别并激活细... 无菌性松动是导致关节置换术失败的最常见的原因,磨损微粒诱导的骨溶解在其中起到了主导作用。磨损微粒产生后被假体周围的细胞吞噬,释放各种促炎因子和化学物质,抑制成骨细胞并激活破骨细胞,导致骨溶解。然而对于磨损微粒识别并激活细胞的具体机制仍不清楚。目前研究发现磨损微粒能激活Toll样受体和炎症小体,引起促炎因子的释放导致骨溶解的形成,提示Toll样受体及炎症小体可能参与了无菌性松动的发病过程。但是,对于Toll样受体是如何被激活,以及TLR信号通路与下游信号通路之间是如何相互联系等问题,目前仍未得到明确的解释。未来进一步探讨不同材料的磨损微粒激活Toll样受体和炎症小体的机制以及目前的临床药物能否针对Toll样受体或炎症小体发挥治疗作用等将有助于阐明人工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菌性松动 TOLL样受体 炎症小体 巨噬细胞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软骨细胞外基质代谢中Sox9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房鹏 赵建宁 张雷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3570-3576,共7页
背景:软骨细胞外基质在关节退变中扮演着角色。Sox9是细胞内的重要转录因子,其在关节软骨细胞外基质代谢方面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Sox9能够促进软骨标志物Ⅱ型胶原、蛋白聚糖和Ⅸ型胶原的基因转录,并且能够抑制聚蛋白多糖酶、基质金属... 背景:软骨细胞外基质在关节退变中扮演着角色。Sox9是细胞内的重要转录因子,其在关节软骨细胞外基质代谢方面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Sox9能够促进软骨标志物Ⅱ型胶原、蛋白聚糖和Ⅸ型胶原的基因转录,并且能够抑制聚蛋白多糖酶、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从而维持关节软骨细胞表型。Sox9在骨关节炎早期代偿性表达上调,随着病情的进展Sox9表达下调,因此Sox9是骨关节炎进行性发展的重要靶点。目的:综述Sox9对于关节软骨细胞外基质代谢的作用。方法: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关于Sox9的文献,在关键词中以“Sox9,骨关节炎,Ⅱ型胶原,X型胶原,基质金属蛋白酶,聚蛋白多糖酶”为中文检索词,以“Sox9,Osteoarthritis,collagen type II,collagen type X,MMPs,ADAMTS”为英文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65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①Sox9是软骨细胞的“主调控因子”,是维持软骨细胞表型和软骨稳态的关键转录因子之一,但同时其表达受到精确的调控;②Sox9基因表达调控的具体机制十分复杂,如何上调软骨细胞中Sox9基因的表达有望成为预防和治疗骨关节炎的重要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X9 骨关节炎 关节软骨 软骨细胞 细胞外基质 代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胫骨远端锁定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效果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吴志刚 杨国谋 谭俊铭 《中国乡村医药》 2014年第18期17-18,共2页
目的对比胫骨远端锁定解剖钢板内固定与髓内钉固定治疗Pilon骨折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将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我院手术之后的Pilon骨折患者110例纳入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各55例,观察组患者接受锁定解剖钢板内固定手术,... 目的对比胫骨远端锁定解剖钢板内固定与髓内钉固定治疗Pilon骨折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将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我院手术之后的Pilon骨折患者110例纳入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各55例,观察组患者接受锁定解剖钢板内固定手术,对照组患者接受切开复位髓内钉固定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骨折愈合情况及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影像学完全愈合时间、完全负重下地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Baird踝关节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胫骨远端锁定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有助于促进骨折愈合、改善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治疗Pilon骨折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LON骨折 锁定解剖钢板 髓内钉固定 踝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小血管吻合方法的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叶根茂 邵宣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2年第3期262-264,共3页
近年来,显微外科的临床实践和基础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其中显微外科最基本技术之一的小血管吻合技术也发展很快。显微外科医师根据临床工作的经验和启示,与先进的仪器材料相结合,设计了不少省时、简便、损伤小和通畅率高的吻合方法... 近年来,显微外科的临床实践和基础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其中显微外科最基本技术之一的小血管吻合技术也发展很快。显微外科医师根据临床工作的经验和启示,与先进的仪器材料相结合,设计了不少省时、简便、损伤小和通畅率高的吻合方法。这些方法,有的在动物实验中获得了成功,有的已应用于临床。现将近年来的国内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吻合 显微外科 端端吻合法 通畅率 仪器材料 端侧吻合 临床实践 动物实验 血管断端 基础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吸收材料与金属材料在踝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3
20
作者 吴志刚 谭俊铭 薛必永 《中国乡村医药》 2014年第16期7-8,共2页
目的比较可吸收材料与金属材料在踝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疗效。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踝部骨折患者共100例,根据固定材料不同分为两组各50例,其中可吸收材料组采用可吸收螺钉进行固定,金属材料组采用钛合金螺钉进行固定。比较两组患者疗... 目的比较可吸收材料与金属材料在踝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疗效。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踝部骨折患者共100例,根据固定材料不同分为两组各50例,其中可吸收材料组采用可吸收螺钉进行固定,金属材料组采用钛合金螺钉进行固定。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随访1年后的踝-后足功能评分(AOFAS),并观察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可吸收材料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金属材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年,可吸收材料组旋后外旋型、旋前外旋型、旋前外展型和旋后内收型的AOFAS评分均明显高于金属材料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可吸收材料在踝部骨折中应用效果良好,与金属材料相比,可以提高治疗优良率,增加AOFAS评分,改善关节功能,安全性和适应证方面仍有待于临床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吸收材料 金属材料 踝部骨折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