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杂性肝胆管结石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对生存质量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王丽 林海清 +2 位作者 傅莉君 胡春英 王海霞 《中国医院统计》 2018年第6期464-466,共3页
目的探讨复杂性肝胆管结石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对生存质量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104例复杂性肝胆管结石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52例)和对照组(行开腹胆总管探查术,52例)。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相... 目的探讨复杂性肝胆管结石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对生存质量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104例复杂性肝胆管结石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52例)和对照组(行开腹胆总管探查术,52例)。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生存质量评分、并发症及结石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治疗费用、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2. 275,-8. 675,-9. 962,-14. 008,-7. 603,均P <0. 05);研究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t=-13. 406,P <0. 05);并发症发生率及结石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 081,3. 983,均P <0. 05)。结论复杂性肝胆管结石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治疗费用较低,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预后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胆管结石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 生存质量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张光明 吴红飞 《中国现代医生》 2011年第16期8-9,35,共3页
目的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观察组联用阿托伐他汀。观察两组... 目的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观察组联用阿托伐他汀。观察两组血压、血脂、临床疗效和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SBP、DBP降低更为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TC、TG、HDL-C、LDL-C均明显改善,对照组无明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46/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3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为4.0%(2/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0%(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不仅有协同降压作用,而且能够有效改善血脂代谢紊乱,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高血压治疗方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 阿托伐他汀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素α-2b栓联合复方沙棘籽油栓治疗慢性宫颈炎伴高危型乳头瘤病毒感染临床观察 被引量:8
3
作者 沈娟华 《新中医》 CAS 2015年第11期133-134,共2页
目的:观察干扰素α-2b栓联合复方沙棘籽油栓治疗慢性宫颈炎伴高危型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临床疗效。方法:92例慢性宫颈炎伴高危型HPV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组和西医组,各46例。西医组予以干扰素α-2b栓阴道给药,月经期停药。中西医组... 目的:观察干扰素α-2b栓联合复方沙棘籽油栓治疗慢性宫颈炎伴高危型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临床疗效。方法:92例慢性宫颈炎伴高危型HPV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组和西医组,各46例。西医组予以干扰素α-2b栓阴道给药,月经期停药。中西医组予以干扰素α-2b栓联合复方沙棘籽油栓,交替阴道用药。2组均治疗3月。判断并评估2组治疗3月后临床效果,并比较治疗后随访半年和1年后HPV的转阴率。结果:临床总有效率中西医组95.65%,西医组82.6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有效病例随访半年和1年,中西医组HPV转阴率分别为90.91%和77.27%,均明显高于西医组的73.68%和55.2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α-2b栓联合复方沙棘籽油栓治疗慢性宫颈炎伴高危型HPV感染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地清除HPV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宫颈炎 乳头瘤病毒 高危型 干扰素α-2b栓 复方沙棘籽油栓
原文传递
缬沙坦在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肾功能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光明 吴红飞 《中国现代医生》 2011年第15期3-4,共2页
目的探讨缬沙坦在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肾功能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伴心肾功能损害患者106例,应用缬沙坦治疗24周,观察其对血压和心肾功能的影响。结果治疗后24h SBP和24h DBP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差异... 目的探讨缬沙坦在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肾功能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伴心肾功能损害患者106例,应用缬沙坦治疗24周,观察其对血压和心肾功能的影响。结果治疗后24h SBP和24h DBP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IVST、LVPWT、LVDd、LVMI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UAE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BUN、SCr水平无明显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缬沙坦在有效降压的同时能明显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肾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沙坦 高血压 心肾功能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中孕酮联合-HCG含量的检测对宫外孕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5
作者 朱爱玲 傅林凤 《现代实用医学》 2016年第2期229-231,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中孕酮联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含量的检测在宫外孕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52例正常妊娠孕妇作为对照组,将52例宫外孕患者作为研究组,测定血清孕酮与-HCG水平;并以手术后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考察血清孕酮、... 目的探讨血清中孕酮联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含量的检测在宫外孕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52例正常妊娠孕妇作为对照组,将52例宫外孕患者作为研究组,测定血清孕酮与-HCG水平;并以手术后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考察血清孕酮、-HCG及其联合检测对宫外孕的诊断效能。结果妊娠4周对照组患者-HCG水平与观察组-HC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酮水平则低于观察组患者(P<0.05)。妊娠5,6周研究组的孕酮以及-HCG水平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血清-HCG检测宫外孕的灵敏度为84.4%、特异度为57.1%、漏诊率为15.6%、误诊率为42.9%、诊断符合率为80.8%;孕酮检测宫外孕的灵敏度为73.3%、特异度为71.4%、漏诊率为26.7%、误诊率为28.6%、诊断符合率为73.1%;两者联合诊断的灵敏度为93.3%、特异度为85.7%、漏诊率为6.67%、误诊率为14.3%、诊断符合率为92.3%。结论血清中孕酮联合-HCG含量的检测用于宫外孕诊断可取得较高的准确率,可作为宫外孕临床诊断的重要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外孕 孕酮 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迁延性腹泻患者肠道菌群和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变化以及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17
6
作者 杨艳君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6期700-702,705,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迁延性腹泻患者肠道菌群和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变化以及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儿科就诊迁延性腹泻患儿40例为观察组,予以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1.0g/次,3次/d,溶解于温水中口服,连用8周,检测观察组患儿治疗前后... 目的探讨儿童迁延性腹泻患者肠道菌群和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变化以及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儿科就诊迁延性腹泻患儿40例为观察组,予以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1.0g/次,3次/d,溶解于温水中口服,连用8周,检测观察组患儿治疗前后肠道菌群数量及肠黏膜屏障指标的变化。另选择同期在我院体检的正常儿童30例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前双歧杆菌、乳杆菌的数量及B/E比值明显少于对照组,而大肠埃希菌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儿双歧杆菌、乳杆菌的数量及B/E比值较治疗前明显上升,大肠埃希菌数量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前血清D-乳酸、PCT和DA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后,血清D-乳酸、PCT和DAO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儿童迁延性腹泻患者存在肠道菌群紊乱,引起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肠黏膜的通透性异常。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儿童迁延性腹泻患者可纠正肠道菌群紊乱,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降低其通透性,达到治疗腹泻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迁延性腹泻 儿童 肠道菌群 肠黏膜屏障功能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
原文传递
布拉酵母菌联合乳果糖对儿童功能性便秘患者血清脑肠肽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0
7
作者 杨艳君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4期441-443,447,共4页
目的探讨布拉酵母菌联合乳果糖对儿童功能性便秘(FC)患者血清脑肠肽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金华市浦江第二医院儿科门诊治疗的儿童FC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两组患儿均常规给予饮食调整和加强排便功能锻炼等基础治疗。... 目的探讨布拉酵母菌联合乳果糖对儿童功能性便秘(FC)患者血清脑肠肽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金华市浦江第二医院儿科门诊治疗的儿童FC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两组患儿均常规给予饮食调整和加强排便功能锻炼等基础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乳果糖口服液(5mL/次,2次/d,口服)联合布拉酵母菌散剂(0.25g/次,1次/d,温开水冲服)治疗。对照组患儿只给予单纯的乳果糖口服液治疗,剂量、方法与疗程同观察组,两组患儿均连用8周。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脑肠肽指标[P物质(SP)和神经降压素(NT)]水平的变化,并评估其临床治疗效果及随访半年的复发率。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儿血清SP和NT水平均明显上升,且观察组上述指标上升幅度更大(P<0.05);同时观察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4.04,P<0.05)。对治疗有效者随访半年,观察组患儿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85,P<0.05)。结论布拉酵母菌联合乳果糖治疗儿童FC患者效果肯定,能降低患儿复发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能升高血清SP和NT水平,促进肠道蠕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便秘 儿童 布拉酵母 乳果糖口服液 脑肠肽
原文传递
中医健康管理行为意向的重要性
8
作者 张浙谊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0年第20期183-184,共2页
目的:探索健康管理行为意向在医院患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医院2017年8月~2019年10月治疗的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管理方案,观察组添加中医健康管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效... 目的:探索健康管理行为意向在医院患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医院2017年8月~2019年10月治疗的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管理方案,观察组添加中医健康管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压疮、感染、坠床及误吸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医院管理工作中添加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思想,对于患者尤其是疾病症状比较重的患者有着促进的作用,患者身体恢复的时间可以缩短,治疗过程中发生不良事件的风险也可以减少,使患者和患者的家属对护理工作更加满意,在医院的管理工作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健康管理行为 治未病 重要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