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症监护室护士灵活工作实践归因现状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张文婵 黄静 +2 位作者 祝君 陈莉 王小红 《护理管理杂志》 2021年第3期158-162,共5页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护士灵活工作实践归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金华市7所公立医院364名ICU护士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灵活工作实践归因量表、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和工作-家庭冲突多维量表对...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护士灵活工作实践归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金华市7所公立医院364名ICU护士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灵活工作实践归因量表、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和工作-家庭冲突多维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ICU护士灵活工作实践归因总分为(27.41±2.52)分,得分率为78.30%。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ICU护士工作压力与灵活工作实践归因呈显著负相关(P<0.01),工作-家庭冲突与灵活工作实践归因呈显著正相关(P<0.01)。多元线性回归析显示,性别、婚姻状态、子女人数、工作压力和工作-家庭冲突均是ICU护士灵活工作实践归因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ICU护士灵活工作实践倾向较高,应给予其工作上更多的灵活性平衡其家庭与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护士 灵活工作实践归因 工作压力 工作-家庭冲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床旁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重症肺炎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9
2
作者 彭伟 童洪杰 陈琨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3期90-93,共4页
目的观察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对重症肺炎患者行床旁灌洗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5年3月期间住我院重症监护室的重症肺炎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常规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抗感染、营养支持及对症治疗,治疗组行床旁纤支... 目的观察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对重症肺炎患者行床旁灌洗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5年3月期间住我院重症监护室的重症肺炎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常规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抗感染、营养支持及对症治疗,治疗组行床旁纤支镜吸痰、灌洗、注药治疗,对照组使用吸痰管吸痰、湿化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3%和44.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较于对照组,治疗组临床各项指标改善更快,气管插管时间及住院时间更短,撤机成功率更高(P〈0.05)。结论床旁纤支镜灌洗在重症肺炎的治疗中是一种有效方法 ,该方法不仅安全、简便,而且可以更好地通畅气道,改善通气,提高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支气管镜 重症肺炎 支气管肺泡灌洗 机械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监护室开放式吸引连接管污染状况及更换频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陈岚 徐海萍 +4 位作者 朱以军 余玉珍 方园 徐丽珍 陈吉润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9年第13期1663-1666,共4页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室开放式吸引连接管不同保存时间细菌污染状况,探讨合理的吸引连接管更换频率。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2月金华市中心医院重症监护室内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前期预试验的基础上,选...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室开放式吸引连接管不同保存时间细菌污染状况,探讨合理的吸引连接管更换频率。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2月金华市中心医院重症监护室内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前期预试验的基础上,选取39例患者,分别采集使用后1、3、7 d的吸引连接管头端内口的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并按要求进行患者痰培养。明确吸引连接管头端内口污染的细菌菌属类别,对比不同时间段细菌菌落数,菌属种类数以及与患者痰培养的一致性。结果吸引连接管头端内口细菌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草绿色链球菌、鲍曼不动杆菌、棒状杆菌,与痰培养结果略有不同;使用后1、3、7 d的吸引连接管头端内口细菌培养阳性率、细菌菌落数、菌属种类数以及与患者痰培养的一致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监护室开放式吸引连接管头端内口污染率较高,但随着时间延长,并不会增加细菌污染程度"可延长吸引连接管更换频率至7 d—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吸引连接管 污染状况 更换频率
原文传递
1例CRRT枸橼酸抗凝管道连接错误事件的根本原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5
4
作者 郑茹娜 汤秋芳 潘利飞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4年第6期629-631,共3页
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对1例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枸橼酸抗凝管道连接错误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根据根本原因分析的步骤,应用事件序列表、鱼骨图、五问法等管理工具,分析CRRT枸橼酸抗凝管道连接错误的根本原因并制定对策。转变管理... 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对1例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枸橼酸抗凝管道连接错误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根据根本原因分析的步骤,应用事件序列表、鱼骨图、五问法等管理工具,分析CRRT枸橼酸抗凝管道连接错误的根本原因并制定对策。转变管理者的管理理念,从系统层面剖析护理不良事件的根本原因,并提出改善对策与防范措施,并与大家分享,以达到更好地改进工作质量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本原因分析 持续肾脏替代治疗 护理不良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降钙素原和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及可溶性CD_(14)亚型水平联合预测脓毒症患者28d病死率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毛云 盛孝燕 +1 位作者 朱红阳 景道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6期4494-4500,共7页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可溶性CD_(14)亚型(Presepsin)水平联合预测脓毒症患者28 d病死率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4月金华市中心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和感染科收住的确诊为脓毒...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可溶性CD_(14)亚型(Presepsin)水平联合预测脓毒症患者28 d病死率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4月金华市中心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和感染科收住的确诊为脓毒症的患者97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检测其入院后第1天血清C反应蛋白(CRP)、PCT、sTREM-1、Presepsin水平。随访28 d,记录患者生存情况。血清PCT、sTREM-1、Presepsin水平与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脓毒症患者28 d病死率的影响因素分析及血清PCT、sTREM-1、Presepsin水平联合的Logistic回归方程的计算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APACHEⅡ评分,血清PCT、sTREM-1、Presepsin水平及后3个指标联合评估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结果随访28 d后,28例(28.9%)患者死亡。根据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死亡组(28例)和生存组(69例)。死亡组APACHEⅡ评分和血清CRP、PCT、sTREM-1、Presepsin水平高于生存组(P<0.05)。血清PCT、sTREM-1、Presepsin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PACHEⅡ评分[OR=1.13,95%CI(1.01,1.64)]及血清PCT[OR=1.66,95%CI(1.14,2.53)]、sTREM-1[OR=2.54,95%CI(1.14,5.83)]、Presepsin[OR=25.11,95%CI(1.58,79.7)]水平是脓毒症患者28 d病死率的影响因素(P<0.05)。APACHEⅡ评分和血清PCT、sTREM-1、Presepsin水平预测脓毒症患者28 d病死率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0[95%CI(0.82,0.95)]、0.87[95%CI(0.78,0.93)]、0.90[95%CI(0.82,0.95)]、0.85[95%CI(0.77,0.92)]。血清PCT、sTREM-1、Presepsin水平联合的Logistic回归方程为Y=-1.218 9+0.032 96×PCT+0.061 25×sTREM-1+0.196 8×Presepsin,其预测脓毒症患者28 d病死率的AUC为0.99[95%CI(0.94,1.00)]。血清PCT、sTREM-1、Presepsin水平联合预测脓毒症患者28 d病死率的AUC大于APACHEⅡ评分和血清PCT、sTREM-1、Presepsin水平预测脓毒症患者28 d病死率的AUC(P<0.05)。结论血清PCT、sTREM-1、Presepsin水平联合预测脓毒症患者28 d病死率的价值优于单一指标,这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及临床意义,有助于临床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死亡率 预测 降钙素原 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 可溶性CD_(14)亚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FR和FPR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7
6
作者 滕旭升 傅亚明 盛孝燕 《浙江医学》 CAS 2019年第8期802-805,809,共5页
目的探讨白蛋白(Alb)与纤维蛋白原(Fib)比值(AFR)及Fib与前白蛋白(pAlb)比值(FPR),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依据急诊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指南纳入180例首诊患者,分别测定血清Alb、pAlb和Fib水平,对患者进行为期3年的随... 目的探讨白蛋白(Alb)与纤维蛋白原(Fib)比值(AFR)及Fib与前白蛋白(pAlb)比值(FPR),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依据急诊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指南纳入180例首诊患者,分别测定血清Alb、pAlb和Fib水平,对患者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并采用Kaplan-Meier曲线和Cox回归模型分析AFR、FPR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18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3年随访后,出现复发39例,因脑卒中死亡30例,其中未复发、复发和死亡患者治疗前FPR比值相继显著升高,Kaplan-Meier曲线分析显示治疗前高FPR和低AFR与患者无复发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显著相关,而时间依赖ROC曲线分析发现FPR用于此类患者生存预后预测效能显著高于其他指标,经过多因素校正后FPR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复发(校正HR=6.71,95%CI:2.80~16.06)和死亡(校正HR=6.47,95%CI:3.02~12.46)显著相关。结论 FPR和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再发病和出院预后结局显著相关,可作为判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预后结局的独立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纤维蛋白原 白蛋白 前白蛋白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重病人经皮扩张气管切开26例护理配合
7
作者 吴丽云 《中国乡村医药》 2012年第16期66-67,共2页
气管切开重建人工气道是抢救危重病人的重要手段之一,已被临床广泛应用。但传统气管切开术(OT)因其历时较长、创伤较大、操作复杂、并发症多等缺点,近年来逐渐被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所取代,后者具有简便、快捷、安全、微侵... 气管切开重建人工气道是抢救危重病人的重要手段之一,已被临床广泛应用。但传统气管切开术(OT)因其历时较长、创伤较大、操作复杂、并发症多等缺点,近年来逐渐被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所取代,后者具有简便、快捷、安全、微侵袭等优点。现将我院实施PDT26例的护理配合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 护理配合 危重病人 传统气管切开术 人工气道 并发症 微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真演练在成批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岚 叶向红 +2 位作者 汤秋芳 陈琨 曹敏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3年第36期4526-4528,共3页
目的:探讨仿真演练在成批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初步制定转运计划后,转运小组成员携带所有必备的转运物品及模拟人进行仿真演练,对转运人员职责、转运设备和流程及转运时间进行进一步探索及完善。结果安全转运ICU危重患... 目的:探讨仿真演练在成批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初步制定转运计划后,转运小组成员携带所有必备的转运物品及模拟人进行仿真演练,对转运人员职责、转运设备和流程及转运时间进行进一步探索及完善。结果安全转运ICU危重患者16例,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仿真演练有助于发现转运计划中的不足,确定转运成员的职责,完善转运仪器设备及转运流程,从而降低成批危重患者院内转运风险,保障患者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患者 院内转运 仿真演练 成批患者
原文传递
急性肾盂肾炎患者感染病原菌与CRP及 PCT水平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滕旭升 盛孝燕 +2 位作者 丁颖威 程江华 许旭春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6期533-536,共4页
目的了解急性肾盂肾炎患者感染病原菌与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月金华市中心医院治疗的急性肾盂肾炎患者105例,分为早期组(n=63)和晚期组(n=42)... 目的了解急性肾盂肾炎患者感染病原菌与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月金华市中心医院治疗的急性肾盂肾炎患者105例,分为早期组(n=63)和晚期组(n=42),分别检测血清CRP、PCT水平变化,并取患者尿样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CRP、PCT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RP、PCT表达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检出病原菌阳性65例,共分离到77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中大肠埃希菌占比最高,占31.17%。结论 CRP、PCT表达水平可用于对急性肾盂肾炎患者疾病发生及发展进程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盂肾炎 感染菌 耐药性 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大肠埃希菌
原文传递
溶栓序贯抗凝治疗联合机械通气治疗腹腔感染合并急性肺栓塞肺损伤的疗效 被引量:7
10
作者 滕旭升 程江华 +2 位作者 章炳文 杨锡光 华宏军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3549-3552,3560,共5页
目的探讨溶栓序贯抗凝治疗联合机械通气治疗腹腔感染合并急性肺栓塞肺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8月医院收治的40例腹腔感染合并急性肺栓塞肺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40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溶栓序贯抗凝治疗联合机械通气治疗腹腔感染合并急性肺栓塞肺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8月医院收治的40例腹腔感染合并急性肺栓塞肺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40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溶栓联合抗菌药物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抗菌治疗基础上使用溶栓序贯抗凝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0.00%(χ2=4.800,P=0.028);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P<0.05),试验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40例患者培养出44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33株占75.00%、革兰阳性菌10株占22.73%、真菌1株占2.27%。结论使用溶栓序贯抗凝治疗联合机械通气治疗腹腔感染合并急性肺栓塞肺损伤效果较好,能快速缓解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治疗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栓序贯抗凝 机械通气 腹腔感染 急性肺栓塞 肺损伤
原文传递
瑞舒伐他汀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微炎症状态和氧化应激的影响及肾脏保护作用 被引量:10
11
作者 陈平 胡望远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401-404,共4页
目的分析瑞舒伐他汀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微炎症状态和氧化应激的影响及肾脏保护作用,为早期DN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就诊,且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早期DN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 目的分析瑞舒伐他汀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微炎症状态和氧化应激的影响及肾脏保护作用,为早期DN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就诊,且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早期DN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瑞舒伐他汀治疗。于治疗前后检测并比较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水平及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在2组间的差异。结果治疗后,2组TNF-α、hs-CRP、IL-6、MDA、SCr、UAER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BUN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2组SOD、GSH-Px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有效改善早期DN患者的微炎症状态,降低氧化应激水平,且对肾脏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 糖尿病肾病 微炎症 氧化应激 肾脏保护作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