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武装直升机机载空地导弹发射过程燃气冲击效应研究
1
作者 胡可镇 卓长飞 +1 位作者 纪元 蒋显松 《兵工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89,共8页
为研究武装直升机机载空地导弹发射过程对机体造成的动力冲击效应,采用分块混合网格模型并结合3维非定常Navier-Stokes方程与动网格方法,开展武装直升机机载空地导弹发射起始过程的燃气射流冲击流场的计算,并对比近机身蒙皮发射工况与... 为研究武装直升机机载空地导弹发射过程对机体造成的动力冲击效应,采用分块混合网格模型并结合3维非定常Navier-Stokes方程与动网格方法,开展武装直升机机载空地导弹发射起始过程的燃气射流冲击流场的计算,并对比近机身蒙皮发射工况与近机翼翼梢发射工况下载机使用外挂导轨式结构受流场冲击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2个工况的起始冲击波流场发展过程相似,超压分布均为单峰函数,但近机身蒙皮发射工况下机身处的超压正压峰值与负压峰值明显更大;近机翼翼梢发射载弹对发射架在各方向上产生的最大冲击载荷相对于近机身蒙皮发射载弹的变化率较大,燃气起始冲击波对壁面的超压载荷及各向冲击力与发射方案、发射载弹附近直升机迎气面积、载弹距机身蒙皮距离、载弹距机翼翼梢距离有很大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装直升机 机载空地导弹 外挂导轨式 燃气射流 冲击效应 超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启发式搜索的多智能体异速轨迹规划
2
作者 鲁宇 匡金骏 +1 位作者 肖峣 龚建伟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4-354,共11页
在多智能体系统研究中,多智能体路径规划(multi-agent path finding,MAPF)是一个核心难题,其目标是为各个智能体规定独立路径,确保智能体在移动过程中不发生碰撞。这是一个NP难题,亟须高效解决算法。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多智能体路径规... 在多智能体系统研究中,多智能体路径规划(multi-agent path finding,MAPF)是一个核心难题,其目标是为各个智能体规定独立路径,确保智能体在移动过程中不发生碰撞。这是一个NP难题,亟须高效解决算法。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多智能体路径规划算法——启发式导向冲突搜索(heuristic guided conflict-based search,HG-CBS),以解决复杂的MAPF场景,如智能体移动速度不同或各条边的道路长度不同。为优化HG-CBS算法,构建了三种独特的启发式计算方法:(1)加权求和法,以所有启发式的加权总和作为最终启发式;(2)帕累托集合法,构建一个帕累托集并从中选择节点;(3)交替法,在搜索迭代过程中交替使用各种启发式。实验结果显示,相比于传统方法,带有启发值的HG-CBS在成功率、运行时间及扩展节点数量等关键性能指标上均表现更优。例如,在包含16个智能体的复杂场景下,HG-CBS-h3(交替法)将运行时间缩短了89%,将拓展节点的数目减少了95%。此外,随着场景复杂度的提升,HG-CBS-h3的性能优势更加明显。这些结果证明了HG-CBS算法的有效性和高效性,对多智能体轨迹规划问题具有显著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智能体路径规划 启发式导向冲突搜索 启发式搜索 帕累托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form-3D的水下呼吸器阀体毛坯模拟优化
3
作者 陈昕悦 袁海军 +5 位作者 李献锋 翟力 周志明 方略 张永伟 朱春明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2-116,共5页
针对铅黄铜水下呼吸器阀体毛坯顶部容易出现断裂和充不满的问题,从毛坯结构与工艺参数两方面进行了优化。采用Deform-3D软件进行正交试验数值模拟,分析了模具温度、坯料温度、凸模速度、摩擦系数等工艺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模具... 针对铅黄铜水下呼吸器阀体毛坯顶部容易出现断裂和充不满的问题,从毛坯结构与工艺参数两方面进行了优化。采用Deform-3D软件进行正交试验数值模拟,分析了模具温度、坯料温度、凸模速度、摩擦系数等工艺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模具温度为250℃、坯料温度为820℃、凸模速度为90 mm/s、摩擦系数为0.2时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经实验验证,经优化后的阀体毛坯充型效果好,表面获得了细小的等轴晶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优化 工艺参数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含量对激光熔覆不锈钢涂层耐磨性的影响
4
作者 罗金山 郑伟坪 +6 位作者 李雅新 王晓变 张良 付璐 胡海龙 容煜 吕文泉 《新技术新工艺》 2025年第2期7-12,共6页
通过激光熔覆方法制备了Cu/431马氏体不锈钢复合涂层,Cu添加量分别为1%和3%。显微组织由α-Fe基体、Cr_(7)C_(3)和Cr_(23)C_(6)碳化物以及富Cu析出相组成。大量Cu在α-Fe基体上析出形成析出相,少部分Cu固溶在基体中,M_(7)C_(3)碳化物中... 通过激光熔覆方法制备了Cu/431马氏体不锈钢复合涂层,Cu添加量分别为1%和3%。显微组织由α-Fe基体、Cr_(7)C_(3)和Cr_(23)C_(6)碳化物以及富Cu析出相组成。大量Cu在α-Fe基体上析出形成析出相,少部分Cu固溶在基体中,M_(7)C_(3)碳化物中没有Cu分布。析出强化效果和固溶强化效果使得3Cu涂层硬度从431涂层的50 HRC提高到59 HRC,磨损体积相比431涂层降低37%,同时磨损机制由磨粒磨损和氧化磨损转变为磨粒磨损和黏着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Fe/Cu复合涂层 析出强化 磨损机制 马氏体不锈钢 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NTO基含铝炸药压装方法
5
作者 文萍 朱远怀 李洪铭 《科技与创新》 2025年第4期132-135,共4页
为解决NTO基含铝炸药压装法中关键工艺参数的选择和控制问题,提高装药密度,改善药柱成型效果,增强毁伤能力,对影响药柱压制成型质量的因素进行了研究。根据某型产品要求,结合炸药特性,通过考察药柱压制压力、保压时间、温度、润滑剂及... 为解决NTO基含铝炸药压装法中关键工艺参数的选择和控制问题,提高装药密度,改善药柱成型效果,增强毁伤能力,对影响药柱压制成型质量的因素进行了研究。根据某型产品要求,结合炸药特性,通过考察药柱压制压力、保压时间、温度、润滑剂及压制速率对药柱压制密度和成型性的影响,确定了药柱压制的最佳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压制出的高密度NTO基药柱驱动破片飞散速度的能力同典型的钝黑铝炸药一致,该研究为NTO基含铝炸药装药的生产应用提供了参考,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TO 含铝炸药 装药技术 压药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企业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共性问题及措施--以A公司共性问题专项核查工作为例 被引量:3
6
作者 刘翔 《现代审计与会计》 2022年第2期40-42,共3页
加强对国有企业违规经营投资责任的追究,将有助于维护国有资产安全,并对各种违规行为进行有力的震慑。本文对国有企业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共性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关键词 国有企业 违规经营投资 责任追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曲轴圆角滚压矫直工艺优化研究
7
作者 罗远新 曹锋 +2 位作者 易丽群 杨昊 周赟 《重型机械》 2024年第4期25-32,共8页
长度为1.6~8 m的大型曲轴在制造加工过程中,由于热变形和冷却不均等原因会造成二次弯曲,需要通过圆角滚压矫直工艺进一步改善主轴颈和连杆颈中心的跳动量。为了解决大型曲轴跳动量超差现象并提高加工效率,旨在以16V型大型曲轴为研究对象... 长度为1.6~8 m的大型曲轴在制造加工过程中,由于热变形和冷却不均等原因会造成二次弯曲,需要通过圆角滚压矫直工艺进一步改善主轴颈和连杆颈中心的跳动量。为了解决大型曲轴跳动量超差现象并提高加工效率,旨在以16V型大型曲轴为研究对象,基于已有结论和建立优化数学模型,运用NSGA-Ⅲ算法和PlatEMO平台对圆角滚压矫直工艺实行了多目标优化,并结合TOPSIS决策方法计算了Pareto解集的贴近度指数,根据指数排序结果进一步选择每次滚压矫直的最佳方案,实现了工艺参数(滚压力、滚压角度范围)的优化。优化结果与有限元仿真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有效降低了16V型大型曲轴各主轴颈的矫后跳动量和减少了滚压矫直的次数,确保曲轴性能达到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曲轴 滚压矫直 数学模型 矫后跳动量优化 NSGA-Ⅲ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曲轴圆角滚压矫直跳动量的解析模型研究
8
作者 罗远新 曹锋 +2 位作者 易丽群 王开剑 黄剑飞 《重型机械》 2024年第6期29-39,共11页
大型曲轴中频淬火后,热变形和冷却不均会导致轴颈发生局部弯曲变形,为保证几何尺寸和减少后续加工余量,热处理后需采用圆角滚压矫直工艺来实现对大型曲轴的矫直。本文以16V型大型曲轴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滚压矫直复合弹塑性成形过程中的... 大型曲轴中频淬火后,热变形和冷却不均会导致轴颈发生局部弯曲变形,为保证几何尺寸和减少后续加工余量,热处理后需采用圆角滚压矫直工艺来实现对大型曲轴的矫直。本文以16V型大型曲轴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滚压矫直复合弹塑性成形过程中的变形规律,推导研究了任意滚压角度下滚压不同轴颈时曲柄臂偏转角与主轴颈跳动量的数学关系,结合贝叶斯优化的SVM方法建立了偏转角的预测模型,实现了任意滚压角度滚压后主轴颈跳动量的计算;基于离散化思想,提出了在滚压角度范围内矫后主轴颈跳动量的计算方法,进而构建了一种可靠的大型曲轴主轴颈矫后跳动量的解析模型,并开展了验证实验,解析结果与实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曲轴 滚压矫直 跳动量 支持向量机 贝叶斯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钨丝/锆基非晶弹芯贯穿靶板靶后破片飞散特性
9
作者 周峰 陈俊 +4 位作者 袁勇 李大超 杜忠华 付华萌 杜成鑫 《弹道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5-81,共7页
为研究钨丝/锆基非晶复合材料(以下简称“钨丝集束”)弹芯侵彻有限厚靶板的侵彻性能及靶后毁伤能力,采用长径比为15.4,体积分数为80%的钨丝集束(钨丝增强相直径为0.3 mm)弹芯在(1600±20)m/s的速度下对有限厚45钢靶板进行侵彻实验,... 为研究钨丝/锆基非晶复合材料(以下简称“钨丝集束”)弹芯侵彻有限厚靶板的侵彻性能及靶后毁伤能力,采用长径比为15.4,体积分数为80%的钨丝集束(钨丝增强相直径为0.3 mm)弹芯在(1600±20)m/s的速度下对有限厚45钢靶板进行侵彻实验,并与91钨合金弹芯进行对比。分析了45钢靶板及后效靶的宏观毁伤效果,得到两种材料侵彻体靶后毁伤特征参数及靶后破片飞散特性参数。讨论了两种材料弹芯靶后毁伤机制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与91钨合金弹芯相比,钨丝集束弹芯侵彻靶板的弹坑直径更小,说明钨丝集束弹芯侵彻过程中具有结构“自锐”特性,侵彻过程中能量耗散更小,侵彻性能更高。此外,由于钨丝集束弹芯的拉压不对称特性,使得钨丝集束弹芯在出靶后弹芯材料随即发生破碎、离散,对距靶板0.5 m处2A12后效靶的毁伤面积分别为钨合金弹芯的1.7倍和1.63倍,有效破片数量分别为后者的2.76倍和1.61倍,破片飞散角及后效靶最大破口尺寸均大于钨合金弹芯,增大了对靶后目标的毁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丝集束 有限厚靶 钨合金 侵彻性能 毁伤后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直线扫描的引信钢球分层成像检测算法
10
作者 吉泓洁 陈平 +2 位作者 赵耀霞 张永伟 朱勋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7-252,322,共7页
针对现有的火药引信装配正确性检测方法中存在的无法准确检测遮挡严重的零件的问题,提出了引信中钢球分层成像定位检测算法。将X射线源直线移动扫描待测物体形成多个虚拟的小孔径,结合光学合成孔径原理对所有小孔径进行合成,将合成的虚... 针对现有的火药引信装配正确性检测方法中存在的无法准确检测遮挡严重的零件的问题,提出了引信中钢球分层成像定位检测算法。将X射线源直线移动扫描待测物体形成多个虚拟的小孔径,结合光学合成孔径原理对所有小孔径进行合成,将合成的虚拟大孔径成像在不同距离深度的平面上,实现对目标的定位和检测。试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够在火药引信钢球相互重叠的情况下利用深度信息进行分层成像,提供待测物体的深度信息,能够对不同层次的目标进行检测,确定待检测物体的数量,解决了现有的检测方法在检测过程中出现的漏检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扫描 X射线 钢球 分层成像 深度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行人重识别的智能安防系统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扬 王荣刚 吕明 《工业控制计算机》 2024年第4期99-100,共2页
智能安防一直是人们非常关注的领域,其中行人重识别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监控系统的实用性和可靠性。介绍了一种基于行人重识别技术的智能安防系统,该系统采用神经网络算法和B/S架构,并使用SpringBoot框架进行开发。该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地识... 智能安防一直是人们非常关注的领域,其中行人重识别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监控系统的实用性和可靠性。介绍了一种基于行人重识别技术的智能安防系统,该系统采用神经网络算法和B/S架构,并使用SpringBoot框架进行开发。该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出监控画面中的行人信息并进行重识别,从而有效解决传统安防系统中图像识别效率低的问题。同时,B/S架构使得系统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扩展性,方便与其他系统进行集成和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人重识别 深度学习 视频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绳网收口特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12
作者 李梦生 岳帅 +4 位作者 史文辉 高建东 赵真 邢炳楠 杜忠华 《宇航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024-2037,共14页
空间绳网捕获是一种针对空间碎片的有效清理方法。针对绳网接触目标后的收口阶段,提出一种分离式收口方法以实现绳网的快速、有效收口。为了分析目标偏差对于绳网收口特性的影响,利用桁架单元和绳环滑移模型,建立绳网捕获典型太阳翼目... 空间绳网捕获是一种针对空间碎片的有效清理方法。针对绳网接触目标后的收口阶段,提出一种分离式收口方法以实现绳网的快速、有效收口。为了分析目标偏差对于绳网收口特性的影响,利用桁架单元和绳环滑移模型,建立绳网捕获典型太阳翼目标的收口动力学模型,并通过地面收口试验来验证仿真模型的可靠性;建立不同的目标偏差工况进行动力学仿真,重点分析了目标位置偏差以及角速度偏差对绳网收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仿真与试验中分离体和绳网节点坐标的误差均小于5%,绳网位形图基本一致,仿真模型准确;目标在目标平面内产生偏差时,收口性能随偏差增大逐渐减弱,且目标沿长边偏差时的减弱程度大于沿短边偏差时的减弱程度;绳网发射距离使绳网可达到最大展开面积时收口性能最好,产生正负偏差时收口性能均下降;目标相对绳网有旋转角速度时,角速度越大,收口性能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碎片 分离式收口 绳环滑移模型 收口性能 目标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优化算法的致动器安装位置与间隙优化设计
13
作者 陆英健 曹广群 +3 位作者 蒋鑫 李明华 薛承逾 林亚强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5-34,共10页
针对小口径火炮连续发射时的射击精度问题,基于使用以超磁致伸缩材料为核心的致动器对身管的振动抑制展开研究。基于最优拉丁超立方设计方法,开展了DOE试验设计,以身管振幅和致动器受力为目标函数,以致动器安装位置和致动器与身管的间... 针对小口径火炮连续发射时的射击精度问题,基于使用以超磁致伸缩材料为核心的致动器对身管的振动抑制展开研究。基于最优拉丁超立方设计方法,开展了DOE试验设计,以身管振幅和致动器受力为目标函数,以致动器安装位置和致动器与身管的间隙为设计变量,采用多岛遗传算法与修正可行方向法形成组合优化算法,使用Isight多学科优化软件对近似模型进行了优化计算。优化后致动器受力降低了88%,同时身管振动幅值降低了52.1%。与仅使用全局优化算法相比较,使用组合优化算法得到最优解时迭代次数减少了47.6%,证明了多岛遗传算法与修正可行方向法形成组合优化算法具有较高的优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管振幅 多目标优化 最优拉丁超立方 DOE试验设计 多岛遗传算法 修正可行方向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膛口流场数值模拟与制退器性能研究
14
作者 姜瑞洲 曲普 赵洪运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1-57,共7页
以两种不同结构制退器为研究对象,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采用有限体积法进行数值离散,建立无制退器及不同方案制退器膛口流场数学物理模型进行数值模拟。两种制退器结构主要区别为内部腔室冲击棱,通过仿真探究膛口流场速度和压力等参... 以两种不同结构制退器为研究对象,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采用有限体积法进行数值离散,建立无制退器及不同方案制退器膛口流场数学物理模型进行数值模拟。两种制退器结构主要区别为内部腔室冲击棱,通过仿真探究膛口流场速度和压力等参数分布特性,分析制退器制退原理,研究后效期过程各制退器不同结构的受力情况。继而计算后效期过程制退器合力,得到各方案制退器制退效率。对不同方案制退器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研究得到以下结论:制退器内腔冲击棱通过改变火药气体流量分配以及自身受压提供作用力提高制退效果,制退器增设冲击棱后,制退效率从35.18%提升至53.35%,此研究为制退器结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退器 冲击棱 膛口流场 制退效率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变换的后坐过程时-能密度分析
15
作者 张泽健 张鹏军 +3 位作者 秦学 赵洪运 巩照辉 张景坤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27,共6页
火炮发射后坐力是一种瞬态、非平稳、非周期性的高频信号,发射时的后坐冲击直接影响射击精度和平台的适装性。针对传统分析中后坐力峰值信号的提取不足以反映后坐过程中的频域和能量特征等问题,对测试的后坐力信号进行小波包分解,根据... 火炮发射后坐力是一种瞬态、非平稳、非周期性的高频信号,发射时的后坐冲击直接影响射击精度和平台的适装性。针对传统分析中后坐力峰值信号的提取不足以反映后坐过程中的频域和能量特征等问题,对测试的后坐力信号进行小波包分解,根据频带对各层信号进行重构,获得信号在不同频带内的随时间的能量分布情况。测试分析表明,测试对象的后坐能量主要集中在低频段,80.48%后坐能量集中在0~19.53 Hz,后坐力的峰值持续时间是后坐过程的3.27%,且在峰值时间内产生的冲量仅占总冲量的1.64%。结果表明,利用基于小波变换的时-能密度分析法对后坐力信号的时域、频域特性分别进行分析,可为后坐过程评估提供新途径,也可为后坐振动抑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坐力 冲击力测试 小波变换 时-能密度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ua脚本的可动态扩展档案库房环境监控系统
16
作者 陈柏滔 唐勇 张捷 《工业控制计算机》 2024年第4期122-123,126,共3页
为适应国家信息化建设和档案事业发展的要求,提升档案的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管理水平。结合现阶段档案管理工作实际,建设智慧保障一体化管理平台。主要监控对象包括:库房温湿度、空气质量、普通空调、加湿除湿净化消毒一体机、漏水... 为适应国家信息化建设和档案事业发展的要求,提升档案的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管理水平。结合现阶段档案管理工作实际,建设智慧保障一体化管理平台。主要监控对象包括:库房温湿度、空气质量、普通空调、加湿除湿净化消毒一体机、漏水、消防、视频监控、红外入侵、门禁等,以保障环境及设备安全高效运行。由于不同终端传感器采用通信协议不同,为了在不停止服务的情况下动态扩展新型终端,使用Lua脚本配合消息队列在实现系统动态扩展性的同时保证吞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监控系统 Lua脚本 消息队列 Net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优化生成对抗模型的涡轮发动机转子不平衡异常检测方法研究
17
作者 陈泓铭 杨曦荻 +2 位作者 余玲 朱春明 肖兴权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4-114,共11页
为探究转子系统在高温环境下出现的不平衡异常,以及克服异常检测领域中对时间序列信息不敏感,需人为提取潜在特征等难题,聚焦于高温环境下转子系统的不平衡异常检测,提出一种优化生成对抗模型。该模型结合长短期记忆网络对时间序列数据... 为探究转子系统在高温环境下出现的不平衡异常,以及克服异常检测领域中对时间序列信息不敏感,需人为提取潜在特征等难题,聚焦于高温环境下转子系统的不平衡异常检测,提出一种优化生成对抗模型。该模型结合长短期记忆网络对时间序列数据处理的优点以及自编码器网络优良的潜在分布映射能力,仅以正常数据进行训练,有效解决了异常数据量不足的问题,其过程也实现了无监督训练。以某弹用涡轮发动机高压转子系统不平衡异常检测为例,在600℃工作环境下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模型能对不平衡发生的异常时刻进行较为准确的判断,实现了端到端的特征提取以及不平衡状态异常检测。将该网络模型与其他3类异常检测算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所提模型的评价指标均位于99%以上,可以更加有效地评判转子系统时序数列样本的健康状况,具备更加全面的异常评判效果,能较好地为涡轮发动机的正常使用寿命时间提供指导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子不平衡 涡轮发动机 优化生成对抗 异常检测 高温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射速自动机身管热容量分析
18
作者 李睿 华志坚 +1 位作者 宁春交 陈文君 《兵工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5-76,共2页
针对自动机在连续射击条件下,身管承受高频、高温冲击作用的特点,建立自动机发射过程中身管的热传导有限元分析模型。采用热传导学理论与有限元方法相结合方法,重点分析不同射弹数、不同身管壁厚和不同发射方式下,身管内、外壁温度数据... 针对自动机在连续射击条件下,身管承受高频、高温冲击作用的特点,建立自动机发射过程中身管的热传导有限元分析模型。采用热传导学理论与有限元方法相结合方法,重点分析不同射弹数、不同身管壁厚和不同发射方式下,身管内、外壁温度数据的变化规律。该分析可对自动机身管热容量设计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管 有限元 热传导 尖峰温度 瞬时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借鉴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经验创建成渝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的建议
19
作者 吴莲漪 郭海霞 张曦 《决策咨询》 2024年第5期38-40,共3页
2023年4月,科技部等十二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支持西部科学城加快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整合成渝地区创新资源,培育创建成渝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为成渝打造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提供了指引。目前,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已成... 2023年4月,科技部等十二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支持西部科学城加快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整合成渝地区创新资源,培育创建成渝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为成渝打造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提供了指引。目前,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已成功创建综合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本文在借鉴上述三地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与研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的功能定位、布局体系、建设重点等功能要件,建议成渝两地积极创建综合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并将其打造为成渝科创中心与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成果转化的核心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成渝 京津冀 长三角 粤港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机组行星齿轮-滚动轴承耦合系统动态特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许华超 柏厚义 +2 位作者 秦大同 王勇 刘长钊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77-484,共8页
为满足行星齿轮与滚动轴承集成设计需求,基于多体动力学理论和弹性接触理论,提出一种考虑行星齿轮与滚动轴承动态相互影响且能计算各滚动体接触载荷的行星齿轮-滚动轴承耦合系统动力学建模方法。以风电机组行星齿轮滚动轴承系统为研究对... 为满足行星齿轮与滚动轴承集成设计需求,基于多体动力学理论和弹性接触理论,提出一种考虑行星齿轮与滚动轴承动态相互影响且能计算各滚动体接触载荷的行星齿轮-滚动轴承耦合系统动力学建模方法。以风电机组行星齿轮滚动轴承系统为研究对象,构建其耦合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行星齿轮与滚动轴承间的耦合作用机理。研究发现:行星齿轮对滚动轴承动态响应影响显著,受齿轮啮合力影响滚动体接触载荷与轴承偏心轨迹呈高频波动特征,设计时应充分评估行星齿轮对滚动轴承动态响应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齿轮 轴承 动态响应 动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