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种提取态硅在典型滨海湿地中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季晓晖 赵庆庆 +5 位作者 展海银 王加宁 张闻 黄玉杰 宋繁永 魏小兵 《山东科学》 CAS 2024年第5期95-102,共8页
硅是地壳中含量第二的元素,在土壤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可提取态硅对植物具有较高的营养意义,但可提取态硅在滨海湿地土壤中的分布还有待揭示。以典型滨海湿地(非淹水芦苇湿地、潮汐芦苇湿地、淡水芦苇湿地和盐地碱蓬... 硅是地壳中含量第二的元素,在土壤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可提取态硅对植物具有较高的营养意义,但可提取态硅在滨海湿地土壤中的分布还有待揭示。以典型滨海湿地(非淹水芦苇湿地、潮汐芦苇湿地、淡水芦苇湿地和盐地碱蓬湿地)为研究样地,采集0~20 cm深度土壤并测定草酸提取态硅、连二硫酸钠-柠檬酸钠提取态硅和焦磷酸盐提取态硅及土壤理化性质,探究3种可提取态硅在不同芦苇湿地土壤中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4种湿地0~20 cm深度土壤中连二硫酸钠-柠檬酸钠提取态硅和焦磷酸钠提取态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草酸提取态硅在非淹水芦苇湿地和潮汐芦苇湿地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从剖面分布来说,10~20 cm土层3种提取态硅的质量分数低于0~<10 cm土层。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总氮、容重、pH、粉砂粒、砂粒和含水率是影响3种提取态硅质量分数的重要因素。研究结果为丰富滨海湿地硅元素的分布信息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酸提取态硅 连二硫酸钠-柠檬酸钠提取态硅 焦磷酸钠提取态硅 地球化学特征 滨海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地城市生物滞留设施磷素富集与形态特征
2
作者 季晓晖 何勇 +2 位作者 魏小兵 魏泽军 牛佳伟 《环境影响评价》 2024年第3期74-77,共4页
生物滞留设施是城市生态系统中重要的雨水管理设施,因其对雨水径流中污染物的净化作用而在全国海绵城市建设中普遍应用,以建成时间大于5年的生物滞留设施为对象,通过现场取样、检测、分析等方法,重点关注了生物滞留设施中磷污染物的富... 生物滞留设施是城市生态系统中重要的雨水管理设施,因其对雨水径流中污染物的净化作用而在全国海绵城市建设中普遍应用,以建成时间大于5年的生物滞留设施为对象,通过现场取样、检测、分析等方法,重点关注了生物滞留设施中磷污染物的富集与形态,以掌握其积累分布、形态转化。结果表明,生物滞留带总磷素在0.36~0.76 g/kg之间,城市不同用地类型道路生物滞留带污染物含量相差较大,在建区域和城市交通道路生物滞留带中磷污染物主要富集在土壤深度为0~10 cm的表层处,含量分别为0.81 g/kg和0.49 g/kg。在建区域、居住区、商业区道路磷素积累显著高于城市交通道路,磷素纵向分布主要在生物滞留带0~10 cm深度富集;在生物滞留设施内部形态以钙磷(Ca-P)与有机磷形态为主;其形态转化路径则是以有机磷向无机磷,特别是交换态磷转化,不同区域内的磷素具有相似的富集、转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滞留设施 磷污染物 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