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1篇文章
< 1 2 6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专业背景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究——以重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陈乔 冯志根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4年第12期244-244,共1页
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客观要求。本文在阐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的基础上,从课程建设、专业学习、社团文化、创业平台等方面探讨了与专业相结合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关键词 创新创业 专业背景 学生社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英高校本科生物科学专业培养方案的比较研究——以英国知山大学和重庆师范大学为例
2
作者 张磊 乐涛 孙琦 《农产品加工》 2022年第6期86-88,共3页
以英国知山大学和我国重庆师范大学的生物科学专业为例,采用“教育四步比较法”,对中英两校生物科学专业培养方案的专业方向、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总量及结构、教学方法和课程评价方法进行了描述、解释、并置和比较。在借鉴知山大学和国... 以英国知山大学和我国重庆师范大学的生物科学专业为例,采用“教育四步比较法”,对中英两校生物科学专业培养方案的专业方向、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总量及结构、教学方法和课程评价方法进行了描述、解释、并置和比较。在借鉴知山大学和国外其他高校生物科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完善学校生物科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科学专业 课程设置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师生物专业教学技能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重庆师范大学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影 何芳 唐蓓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第48期53-54,共2页
在高师院校的人才培养中,教学技能是教师职业最基本的技能,培养师范生的教学技能是实现师范生从学生向教师角色转化的重要环节。本文在调查重庆师范大学生物专业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培养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了教学技能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 在高师院校的人才培养中,教学技能是教师职业最基本的技能,培养师范生的教学技能是实现师范生从学生向教师角色转化的重要环节。本文在调查重庆师范大学生物专业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培养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了教学技能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希望能为进一步完善生物专业师范生的培养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生 生物 教学技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师范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现状调查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陈乔 胡小强 《价值工程》 2014年第21期282-283,共2页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在重庆师范大学是客观存在且数量较多的一个重要群体。调研发现,该群体有认同其心理属性、群体属性消极面的倾向,部分学生焦虑现在及未来的生存状况,幸福感较弱;但多数困难学生能够正视自身弱势,渴望改善,体现出&qu...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在重庆师范大学是客观存在且数量较多的一个重要群体。调研发现,该群体有认同其心理属性、群体属性消极面的倾向,部分学生焦虑现在及未来的生存状况,幸福感较弱;但多数困难学生能够正视自身弱势,渴望改善,体现出"努力逆袭"积极追求状态。因此,了解和掌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现状和成长需求,有助于学校管理者在对待该群体工作上更新思路、改进策略,提升该群体的幸福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困难学生 成长现状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朋辈环境中的大学生学业发展分析——以生命科学学院2013级65个宿舍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冯志根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7年第19期80-82,共3页
朋辈环境是大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以重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13级65个宿舍为基础全面开展学生学业状况分析,通过对采集数据的深入分析发现,朋辈在大学生学业发展中起着一些明显的影响作用。同时,针对学生学业特点,提出重视... 朋辈环境是大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以重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13级65个宿舍为基础全面开展学生学业状况分析,通过对采集数据的深入分析发现,朋辈在大学生学业发展中起着一些明显的影响作用。同时,针对学生学业特点,提出重视宿舍文化建设、男女差别、个别同学发展特殊性,提高辅导员引领大学生朋辈发展能力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朋辈环境 大学生 学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高校手机报建设与管理研究——以重庆师范大学及周边学校为例
6
作者 段雨吟 胡小强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4年第8期17-18,共2页
本文通过对当代大学生使用手机报的情况,采用了文献检索、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等方法,综合判断手机报在高校校园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科普宣传的作用,是否能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科普宣传的重要手段.同时,用问卷调查法进行实地调研,涵盖... 本文通过对当代大学生使用手机报的情况,采用了文献检索、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等方法,综合判断手机报在高校校园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科普宣传的作用,是否能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科普宣传的重要手段.同时,用问卷调查法进行实地调研,涵盖了部分大学城的教师和学生.以实际调研数据来分析大学生对手机报在思想政治教育和科学文化教育中的认可度.通过本文的研究,通过走访调查、手机报查看、文献检索这样的方式对这种辅助媒介进行分析,既便于了解手机报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科学文化教育的有效性,为高校手机报的建设提出行之有效的意见,发挥手机报在高校文化建设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报 思想政治教育 科普宣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级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心理状况调查研究——以重庆师范大学为例
7
作者 陈乔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4年第10期263-263,共1页
近年来,一些相关研究表明,很多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堪忧,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社会性问题。但对于高校各级家庭困难学生的心理状况成因研究分析却存在空白,研究对象单一,研究成果不成熟。本文通过对重... 近年来,一些相关研究表明,很多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堪忧,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社会性问题。但对于高校各级家庭困难学生的心理状况成因研究分析却存在空白,研究对象单一,研究成果不成熟。本文通过对重庆师范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的研究,分析其成因,并制定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及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困难大学生 心理状况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师范大学大学城校区的鸟类多样性初步调查 被引量:2
8
作者 邓亚平 彭建军 +2 位作者 高红梅 黄飘逸 彭杰 《林业科技通讯》 2018年第7期44-48,共5页
调查和统计重庆师范大学大学城校区内鸟类的生境情况和种类数目,并对鸟类多样性进行初步讨论。通过使用8×45倍望远镜进行实地观察,结合利用鸟鸣声辨别法、样线法、样点法以及人物访谈法对重庆师范大学大学城校区校园鸟类资源进行... 调查和统计重庆师范大学大学城校区内鸟类的生境情况和种类数目,并对鸟类多样性进行初步讨论。通过使用8×45倍望远镜进行实地观察,结合利用鸟鸣声辨别法、样线法、样点法以及人物访谈法对重庆师范大学大学城校区校园鸟类资源进行调查。重庆师范大学大学城校区内总共有鸟类46种,隶属于8目22科31属。其中留鸟31种,夏候鸟10种,冬候鸟4种,旅鸟1种,分别约占校园鸟类总数的67.39%,21.74%,8.70%,2.17%。区系分析结果表明:东洋种鸟类26种,古北种12种,广布种8种,分别约占校园鸟类总数的56.52%,26.09%,17.39%。另外白颊噪鹛、白头鹎、珠颈斑鸠为优势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师范大学 校园鸟类 资源调查 生物多样性
原文传递
重庆师范大学校园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熊昊洋 杨泽华 +1 位作者 池美凤 周勇 《现代园艺》 2022年第1期31-32,共2页
为了解重庆师范大学大学城校区的植物多样性,提高校园植物资源利用率,采用实地调查法,对校园内不同区域内的植物进行实地观察和记录。共记录重庆师范大学大学城校区植物103科248属306种,包括草本、竹本、木本、藤本4种基本生活型。立足... 为了解重庆师范大学大学城校区的植物多样性,提高校园植物资源利用率,采用实地调查法,对校园内不同区域内的植物进行实地观察和记录。共记录重庆师范大学大学城校区植物103科248属306种,包括草本、竹本、木本、藤本4种基本生活型。立足校园植物资源的建设与开发利用,结合绿化配置、植物物候等信息,提出了利用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植物 植物调查 科学传播 重庆师范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信息学”课程在线教学资源库的设计与构建——以重庆师范大学为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勃 倪雅诗 陶靖心 《无线互联科技》 2019年第22期95-96,共2页
为不断加强"生物信息学"这门交叉学科的学习,提升生物学相关专业本科生的培养质量,文章拟从课程讲义、教学视频、原理图示和互动交流等多方面收集课程讲授过程中的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设计并构建重庆师范大学"生物信息学... 为不断加强"生物信息学"这门交叉学科的学习,提升生物学相关专业本科生的培养质量,文章拟从课程讲义、教学视频、原理图示和互动交流等多方面收集课程讲授过程中的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设计并构建重庆师范大学"生物信息学"课程在线教学资源库。该教学资源库的建立,将会弥补课程内容难度大、课堂教学课时少等方面的不足,促进学生的课外自主学习,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进而全方位地提高本门课程的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信息学” 教学资源库 多媒体课件 课程讲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分析重庆市各高校生命科学研究情况 被引量:4
11
作者 丁奕然 胡小强 +2 位作者 黄义梅 徐晓静 谭秋明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1-87,共7页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我国科研工作开展的重要经费来源.该文基于重庆市各高校2007—2013年所获基金的情况,对整体数据进行分析.针对生命科学领域所获基金的项目数量和经费,采用公式进行量化处理,最终得出了重庆市各高校生命科学领域的研...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我国科研工作开展的重要经费来源.该文基于重庆市各高校2007—2013年所获基金的情况,对整体数据进行分析.针对生命科学领域所获基金的项目数量和经费,采用公式进行量化处理,最终得出了重庆市各高校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竞争力指标.结果表明:重庆市所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7年间逐步增长并趋于稳定,但生命科学的研究情况还有待加强,应当在研究特色、研究梯队、地方扶持等方面加以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生命科学 重庆市 高校 研究竞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翻转+对分”混合式转动课堂的“昆虫毒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重庆师范大学森林保护专业为例
12
作者 章冰川 王宇娟 《计算机应用文摘》 2023年第15期8-10,13,共4页
“昆虫毒理学”是农林高校森林保护专业及相关专业领域的拓展课程,也是重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森林保护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对“昆虫毒理学”课程的学习可为森林保护专业的学生日后在此方向继续深造或就业奠定基础,对该专业学生的发... “昆虫毒理学”是农林高校森林保护专业及相关专业领域的拓展课程,也是重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森林保护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对“昆虫毒理学”课程的学习可为森林保护专业的学生日后在此方向继续深造或就业奠定基础,对该专业学生的发展意义极大,但其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文章根据“昆虫毒理学”的课程特点,结合新时代下的翻转课堂、对分课堂与转动课堂的教学理念,通过对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作业、考核方式等进行思考、分析、总结,提出了与教学课程相对应的改革举措,以期解决本课程目前所存在的教学问题,并改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探索新知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毒理学 教学改革 混合式教学 本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FHTML阅读XML下载导出引用引用提醒“森林生态学”的教学改革研究——以重庆师范大学森林保护专业为例
13
作者 李飞 陈广益 《移动信息》 2023年第8期84-85,98,共3页
“森林生态学”是高等农林院校林学等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涉及生物学科、环境学科和森林经营学科等交叉学科的专业基础课,同时也是重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森林保护专业的必修课。该专业的发展有利于充分发挥生态学在我国林业生... “森林生态学”是高等农林院校林学等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涉及生物学科、环境学科和森林经营学科等交叉学科的专业基础课,同时也是重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森林保护专业的必修课。该专业的发展有利于充分发挥生态学在我国林业生产实践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森林生态学”是一门集理论性、应用性、实践性和综合性于一体的专业基础课,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量理论知识的传授与学生实际接纳吸收的知识存在偏差,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适应现代教学模式和当代学生的学习需求。文中针对“森林生态学”的课程性质特征和重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森林保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提出了对“森林生态学”课程教学、实验实践、考核评价方式、教学内容等方面反思和调整,分别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改革措施,希望能改善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为培养一批林业生产实践的应用性技术人才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学 教学改革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学时情况下生物信息学课程教学改革——以重庆师范大学为例
14
作者 李勃 陶靖心 魏晋艺 《西部素质教育》 2020年第5期183-184,共2页
为了提升学生对生物信息学知识的掌握,进一步促进生物信息学相关人才的培养,文章以重庆师范大学为例,从短学时情况下生物信息学课程的教学课时分配、教学目标与实施方案、课程教学改革的相关思考、课程考核四个方面论述了短学时情况下... 为了提升学生对生物信息学知识的掌握,进一步促进生物信息学相关人才的培养,文章以重庆师范大学为例,从短学时情况下生物信息学课程的教学课时分配、教学目标与实施方案、课程教学改革的相关思考、课程考核四个方面论述了短学时情况下生物信息学课程教学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学时 生物信息学课程 教学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思政在生物科学专业课程中的融入路径研究——以地方师范院校生物科学专业主干课为例
15
作者 马振刚 党晓群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9期0040-0043,共4页
课程思政不仅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地方师范院校承担着培养面向基础教育的高水平师资力量,并通过开展科研、咨询、培训等活动,服务于地方... 课程思政不仅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地方师范院校承担着培养面向基础教育的高水平师资力量,并通过开展科研、咨询、培训等活动,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区域教育现代化的责任。生物科学(师范)专业是师范院校设置的重要核心专业之一,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理论基础知识、实验操作技能及优秀科学素养的综合性生物学人才。但当前地方院校对生物科学(师范)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仍面临着理论与实践不足、教材和教学资源有限、评价体系不完善、师资能力不够高等问题。本文在此基础上,对当前生物科学专业教程的课程思政融入的需求背景、当前生物科学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融入存在的薄弱环节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并提出了生物科学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融入的思路与策略,这可为有效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塑造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供重要前提,还能够为各地方院校高水平、高素质生物科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师范院校 生物科学 课程思政 融入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科学领域本科生科研能力及创新意识的培养——以细胞生物学实验课为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金叶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33期11998-11999,共2页
以细胞生物学实验课教学为例,从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与目标、开放的教学模式、多样化教学手段和多元化考核体系相结合几方面探讨了生命科学领域本科生科研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旨在加强本科生的科学研究能力,提高其创新意识。
关键词 生命科学 本科生 科研能力 创新意识 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盲从、勇创新———让生命科学不断进步 被引量:1
17
作者 丁奕然 《中学生物学》 2012年第5期3-4,共2页
举例论证了一些较新的研究成果,望每个研究和教授生命科学的人使踏入这个领域的人不盲从、勇创新——让生命科学不断进步。
关键词 三羧酸循环 授粉机制 软凝胶基质 盲从权威 改革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缙云山萤火虫多样性及栖息地调查
18
作者 代川虎 崔凯晞 +3 位作者 谷娜 闫振天 余佳豪 陈斌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0-82,共13页
萤火虫是指萤科Lampyridae和雌光萤科Rhagophthalmidae的统称,是重要的资源昆虫,也是重要的环境指示昆虫,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科研价值。为明确重庆市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萤科Lampyridae和雌光萤科Rhagophthalmidae昆虫的种类、分布... 萤火虫是指萤科Lampyridae和雌光萤科Rhagophthalmidae的统称,是重要的资源昆虫,也是重要的环境指示昆虫,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科研价值。为明确重庆市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萤科Lampyridae和雌光萤科Rhagophthalmidae昆虫的种类、分布及栖息地特性,于2020年5月至2024年4月期间,分别在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延展区内展开了系统调查。此次调查覆盖了从高海拔至低海拔的不同区域,采用目视观察和扫网采集相结合的方法,成功采集并制作标本,随后对其开展形态分类鉴定、种群密度测定和地理区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有萤科2亚科7属12种,其中萤亚科有2属5种,包含扁萤属一未知种;熠萤亚科有5属7种;种群密度分析显示重庆市大学城高速公路旁与大学城杨家沟水库种群密度变化显著;由中国动物地理区系分析可知,该保护区萤火虫有5种分布型,以西南—华南—华中分布型为主,占54.5%;由世界动物地理区系分析可知,该保护区以东洋界为主,占63.64%。该研究揭示了重庆市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萤科和雌光萤科昆虫的种类和分布情况,为该区域萤火虫保护和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探明我国萤火虫区系积累了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萤科 雌光萤科 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调查 区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稻品种对重庆地区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19
作者 范茂 杨学亭 +4 位作者 张健 刘倩 赵正武 廖敦秀 杭晓宁 《南方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4-213,共10页
【目的】探究不同水稻品种对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宜重庆地区种植的高产、温室气体低排放水稻品种。【方法】通过田间试验,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连续观测重庆地区主推的6个水稻品种(中浙优H7、渝两优华占、Q香优352、... 【目的】探究不同水稻品种对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宜重庆地区种植的高产、温室气体低排放水稻品种。【方法】通过田间试验,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连续观测重庆地区主推的6个水稻品种(中浙优H7、渝两优华占、Q香优352、神农优446、渝香优8133、渝香203)甲烷(CH_(4))和氧化亚氮(N_(2)O)排放通量,收获期测定水稻产量,并对比其全球增温潜势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结果】在6个水稻品种中,仅中浙优H7的CH_(4)排放通量呈双峰趋势,峰值分别出现在抽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收获期;其余5个品种的CH_(4)排放通量均呈单峰趋势,且峰值均出现在抽穗期—灌浆期。不同品种的CH_(4)排放总量为175.77~274.10 kg/ha,其中,Q香优352的CH_(4)排放总量最低,而渝香优8133排放总量最高,二者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下同)。N_(2)O的明显排放峰出现在稻田落干后,排放总量为-0.100~0.464 kg/ha,各品种间的N_(2)O排放总量无显著差异(P>0.05),其中渝香优8133的N_(2)O排放总量为负值。不同品种水稻产量为4.94~8.20 t/ha,其中Q香优352产量最高,渝两优华占产量最低,二者间存在显著差异。全球增温潜势分析显示,中浙优H7的全球增温潜势最高,达7.67 t CO_(2)e/ha,而Q香优352的全球增温潜势最低,为4.98 t CO_(2)e/ha。不同水稻品种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在0.61~1.54 t CO_(2)e/t,其中Q香优352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最低,显著低于其他品种,而中浙优H7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最高。【结论】综合考虑产量和温室气体排放情况,Q香优352产量最高,且CH_(4)排放总量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最低,更适宜在重庆及类似地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品种 甲烷 氧化亚氮 温室气体排放 水稻产量 重庆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视生命科学史教育,实现生物课程目标 被引量:2
20
作者 汪凤婷 胡尚勤 《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B)》 2010年第10期56-57,共2页
生命科学史教育对于实现生物课程目标,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提高,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生命科学史教育 中学生物教学 教学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