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肉牛生产中鲜酒糟使用现状及其副效应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李前勇 张德志 +1 位作者 朱瑞 张余蓬 《四川畜牧兽医》 2021年第9期18-22,共5页
本研究对重庆市肉牛生产中鲜酒糟的使用现状及其产生的副效应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得出:所调查肉牛中,饲喂酒糟的肉牛比例达94.91%,其中育肥架子牛使用酒糟的比例达95.6%,繁殖母牛使用酒糟的比例为81.25%,且白酒糟使用最普遍,单独使用白... 本研究对重庆市肉牛生产中鲜酒糟的使用现状及其产生的副效应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得出:所调查肉牛中,饲喂酒糟的肉牛比例达94.91%,其中育肥架子牛使用酒糟的比例达95.6%,繁殖母牛使用酒糟的比例为81.25%,且白酒糟使用最普遍,单独使用白酒糟的牛场占比60.81%;对酒糟饲喂剂量的调查中,三段式育肥法以中剂量饲喂的肉牛比例最高,二段式育肥法和持续式育肥法以高剂量饲喂的肉牛比例最高,繁殖母牛均以中剂量饲喂的比例最高;用酒糟饲喂肉牛后,架子牛发生慢性酒糟中毒的比例为19.55%,母牛为25.48%;用超高剂量、高剂量酒糟饲喂肉牛后,慢性中毒的发病比例较高,生产中建议以中剂量酒糟饲喂肉牛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糟 育肥架子牛 繁殖母牛 使用比例 饲喂剂量 慢性中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舌病毒结构与组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
作者 易华山 赵瑶 +4 位作者 马鲜平 王芝英 张德志 李前勇 左福元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9-84,共6页
蓝舌病毒(Bluetongue virus,BTV)是一种以媒介昆虫为传播媒介侵染野生反刍动物和家畜的世界范围流行的病原微生物。BTV颗粒是由10个基因片段组成的双股RNA病毒,分别编码7个结构蛋白(VP1-VP7)和至少4个非结构蛋白(NS1、NS2、NS3/3a和NS4... 蓝舌病毒(Bluetongue virus,BTV)是一种以媒介昆虫为传播媒介侵染野生反刍动物和家畜的世界范围流行的病原微生物。BTV颗粒是由10个基因片段组成的双股RNA病毒,分别编码7个结构蛋白(VP1-VP7)和至少4个非结构蛋白(NS1、NS2、NS3/3a和NS4)组成的连续蛋白质层的复杂结构,BTV已被作为大型无囊膜dsRNA病毒研究的模型系统。近年来,通过反向遗传学(RG)、低温电子显微镜(Cryo-EM)、蛋白晶体结构解析等研究分析方法,为BTV病毒蛋白结构、病毒蛋白之间功能关系、病毒组装/拆卸等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研究进展,该文对BTV病毒衣壳蛋白结构、核心蛋白的组装、基因组RNA组装等方面机制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舌病毒 核衣壳 结构蛋白 组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酸在亚急性瘤胃酸中毒和动物健康方面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3
作者 朱智 纪邑奇 +1 位作者 黄文明 左福元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4201-4212,共12页
反刍动物饲喂高谷物饲粮易诱发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ARA),导致采食量和消化率降低,瘤胃和肠上皮的黏膜屏障受损,肝脏脓肿和炎症反应增加。丁酸作为微生物的发酵产物和上皮细胞的能量来源,影响瘤胃液pH和胃肠道微生物区系,促进上皮生长发... 反刍动物饲喂高谷物饲粮易诱发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ARA),导致采食量和消化率降低,瘤胃和肠上皮的黏膜屏障受损,肝脏脓肿和炎症反应增加。丁酸作为微生物的发酵产物和上皮细胞的能量来源,影响瘤胃液pH和胃肠道微生物区系,促进上皮生长发育。作为信号分子,丁酸参与多个信号通路,在细胞功能、信号转导、机体免疫等方面发挥作用。丁酸通过激活G蛋白偶联受体(GPR)引起多种转录因子的活化,或者作为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在基因表达的表观遗传调控中发挥作用。本文综述了丁酸尤其是在高谷物饲粮中添加丁酸盐对反刍动物瘤胃、肠道和肝脏的影响以及分子作用机制,为缓解SARA的危害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酸 亚急性瘤胃酸中毒 黏膜屏障 G蛋白偶联受体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淀粉水平对生长期肉牛肌内脂肪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2
4
作者 徐欣 李晓波 +1 位作者 左福元 黄文明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40-547,共8页
肉牛生长期是肌内脂肪细胞发育的重要时期,此阶段脂肪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受到营养物质特别是淀粉供给的重要影响。但饲粮中淀粉水平过高会产生亚急性瘤胃酸中毒,出现一系列健康问题。因此,本文总结生长期肉牛肌内脂肪细胞发育特点,从肌内... 肉牛生长期是肌内脂肪细胞发育的重要时期,此阶段脂肪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受到营养物质特别是淀粉供给的重要影响。但饲粮中淀粉水平过高会产生亚急性瘤胃酸中毒,出现一系列健康问题。因此,本文总结生长期肉牛肌内脂肪细胞发育特点,从肌内脂肪细胞脂肪酸底物利用以及脂肪酶和转录因子等方面阐述了饲粮淀粉水平对生长期肉牛肌内脂肪细胞增殖和分化的调控作用和分子机制,为开展生长期肉牛肌内脂肪代谢调控研究和促进肌内脂肪沉积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生长期肉牛 肌内脂肪 葡萄糖代谢 增殖和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种场涪陵水牛及西南地区水牛品种间遗传结构与ROH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屠芸 曾雅楠 +8 位作者 张蒸豪 洪瑞 王震 吴平 周泽洋 叶艺茹 杜亚楠 左福元 张龚炜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89-1998,共10页
旨在对保种场涪陵水牛及西南地区其他沼泽型水牛品种进行群体遗传结构和连续纯合片段(ROH)分析,为涪陵水牛保种与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对保种场26头涪陵水牛以及1头杂交水牛(FM_HY)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从NCBI下载了68头西南地... 旨在对保种场涪陵水牛及西南地区其他沼泽型水牛品种进行群体遗传结构和连续纯合片段(ROH)分析,为涪陵水牛保种与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对保种场26头涪陵水牛以及1头杂交水牛(FM_HY)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从NCBI下载了68头西南地区沼泽型水牛和7头河流型水牛的基因组重测序数据,基于所有的基因组数据获得的高质量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进行遗传结构、ROH以及近交系数的分析。全基因组重测序结果显示,涪陵水牛平均测序深度为10×,质量控制后共鉴定出14 326 437个SNPs。群体遗传结构分析显示,保种场内涪陵水牛与毗邻区域的宜宾水牛、贵州水牛、贵州白水牛、盐津水牛间具有明显的遗传结构差异,德宏水牛和滇东南水牛与上述5个品种区别均明显;当分群数量为K=6时,涪陵水牛可划分为2个类群,与毗邻区域水牛品种相比具有一类独特的群体结构。涪陵水牛、宜宾水牛、贵州水牛这3个品种间共检测到2 722个ROHs,其中涪陵水牛检测到1 593个ROHs,且1~2 Mb的短ROH片段占比达78.15%;仅在涪陵水牛群体中检测到8个大于16 Mb的长ROH片段,最长为24.56 Mb。基于ROH计算的保种场涪陵水牛平均近交系数为0.056 8,其中7头个体近交系数较高(0.062 5~0.125 0);贵州水牛和宜宾水牛的平均近交系数分别为0.034 6和0.041 0。综上,涪陵水牛保种群可分为2个类群,与毗邻区域水牛品种相比具有一类独特的群体结构;保种场内7头涪陵水牛个体存在近交风险,迫切需要加强涪陵水牛的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涪陵水牛 群体遗传结构 SNP ROH 近交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应激对山羊粪便菌群结构及代谢产物的影响
6
作者 王常童 杨连弟 +4 位作者 殷丽 王乐 张进 左福元 黄文明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288-3300,共13页
[目的]研究热应激对山羊粪便菌群结构及代谢产物的影响。[方法]选择6只12月龄、体重(28.4±3.2)kg的大足黑山羊成年阉公羊,采用单因子自身对照试验设计,先后接受重度热应激(H组,温湿度指数(THI)=91)、中度热应激(M组,THI=84)和无热... [目的]研究热应激对山羊粪便菌群结构及代谢产物的影响。[方法]选择6只12月龄、体重(28.4±3.2)kg的大足黑山羊成年阉公羊,采用单因子自身对照试验设计,先后接受重度热应激(H组,温湿度指数(THI)=91)、中度热应激(M组,THI=84)和无热应激(L组,THI=71)3个阶段的处理,各阶段处理15 d,过渡期7 d。于各阶段的最后1 d 14:00采集直肠粪便用于微生物16S rRNA测序分析和代谢组学分析。[结果]3个处理组山羊粪便菌群多样性无显著差异(P>0.05)。与L组相比,H和M组山羊粪便拟杆菌门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变形菌门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克里斯滕森菌科R-7属、狭窄梭状芽孢杆菌1属、梭菌家族XⅢAD3011属等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拟杆菌属、未编码_f_毛螺菌属等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粪便中的莠去津、胆酸、牛磺胆酸盐、油酸、贯叶金丝桃素、牛磺胆酸等物质的含量显著增加(P<0.05),脯氨酸-丙氨酸、精氨酸-苏氨酸、高藜芦酸等物质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热应激条件下粪便中的差异代谢物显著富集在牛磺酸和亚牛磺酸代谢、ABC转运蛋白、谷胱甘肽代谢及紧密连接等通路(P<0.05)。[结论]热应激导致山羊粪便菌群结构改变,不利于山羊肠道健康;还使精氨酸和初级胆汁酸的生物合成代谢通路上调,有助于山羊适应高湿热环境;导致山羊代谢物中有毒物质含量提高,可能对肠道屏障和神经系统造成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热应激 粪便菌群结构 代谢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样品前处理方法对全株玉米青贮pH和氨态氮测定值的影响 被引量:20
7
作者 黄文明 陈红跃 +2 位作者 殷丽 徐欣 左福元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0-93,共4页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样品前处理方法对全株玉米青贮pH和氨态氮(NH_3-N)含量的影响。分别将20 g全株玉米青贮在不同的浸提溶液(蒸馏水、去离子水和超纯水)、浸提温度(4、30、11~18℃的室温)、浸提溶液量(90、180、270 mL)、浸提时间(0.5、1...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样品前处理方法对全株玉米青贮pH和氨态氮(NH_3-N)含量的影响。分别将20 g全株玉米青贮在不同的浸提溶液(蒸馏水、去离子水和超纯水)、浸提温度(4、30、11~18℃的室温)、浸提溶液量(90、180、270 mL)、浸提时间(0.5、12、24、48 h)条件下处理,然后测定浸提液的pH和NH_3-N含量,并计算NH_3-N占总氮(TN)的比值(NH_3-N/TN),每个处理12个重复。结果表明:3种浸提液对青贮的pH没有显著影响(P>0.05);在30℃条件下浸提的pH分别比4℃和室温条件下高0.06和0.05(P<0.05);pH随浸提液的增加而显著提高(P<0.05);浸提12 h的pH显著高于浸提0.5、24、48 h(P<0.05),浸提0.5 h与48 h的pH没有显著差异;浸提溶液的种类和温度对NH_3-N/TN没有显著影响(P>0.05);在90、180、270 mL蒸馏水中浸提后的NH_3-N/TN分别为5.62%、4.22%、3.15%(P<0.05);NH_3-N/TN随浸提时间的延长而显著提高(P<0.05)。综上,可在室温条件下将20 g全株玉米青贮在180 mL蒸馏水中浸提0.5 h后对pH和NH_3-N含量进行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株玉米青贮 样品前处理方法 PH 氨态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培养物对育肥牛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7
8
作者 黄文明 谭林 +3 位作者 王芬 康雷 李晓波 左福元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317-1325,共9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酵母培养物(YC)对育肥牛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根据体重相近的原则,将75头17月龄左右的西门塔尔杂交肉牛随机分为5组,每组15头牛。对照组(C0组)饲喂基础饲粮,不添加YC; 2个试验组分别在试验后期(...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酵母培养物(YC)对育肥牛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根据体重相近的原则,将75头17月龄左右的西门塔尔杂交肉牛随机分为5组,每组15头牛。对照组(C0组)饲喂基础饲粮,不添加YC; 2个试验组分别在试验后期(第61~120天)基础饲粮中添加100(L100组)和150 g/d(L150组) YC,另外2个试验组分别在试验全期(第1~120天)基础饲粮中添加100(W100组)和150 g/d(W150组) YC。预试期14 d,正试期120 d。结果表明:1) W150组肉牛的平均日增重为1.02 kg/d,分别比C0、L150和W100组提高了10.8%、8.5%和12.1%(P<0.05),比L100组提高了7.4%(P>0.05); W150组肉牛的料重比显著低于C0和W100组(P<0.05)。2) L150组肉牛的背膘厚度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W100和W150组肉牛的背膘厚度显著高于C0组(P <0. 05); W100组肉牛的大理石纹等级为2.81,显著高于C0组(P<0.05)。3) L150组背最长肌的滴水损失显著低于C0和W150组(P <0.05),C0组背最长肌的蒸煮损失显著高于L150和W150组(P <0.05)。4) W150组背最长肌的油酸比例显著高于L100组(P<0.05),亚麻酸比例显著低于W100组(P<0.05); C0组背最长肌的二十碳一烯酸比例显著高于L100组(P<0.05)。各组间背最长肌的各氨基酸含量均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试验全期(第1~120天)添加150 g/d YC对提高肉牛生长性能和改善牛肉品质都有促进作用;试验后期(第61~120天)添加150 g/d YC对改善牛肉品质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培养物 育肥牛 生长性能 屠宰性能 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产期奶牛的脂肪分解供能与脂肪组织重构 被引量:5
9
作者 黄文明 殷丽 +1 位作者 王立斌 左福元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3461-3468,共8页
脂肪分解是围产期奶牛提供能量和缓解能量负平衡的一种重要方式。产后过度的脂肪分解可能伴随着急剧的脂肪组织重构,使奶牛的代谢压力增加,导致脂肪肝和酮病等营养代谢病。本文总结了围产期奶牛脂肪分解供能代谢过程及其主要调控因素,... 脂肪分解是围产期奶牛提供能量和缓解能量负平衡的一种重要方式。产后过度的脂肪分解可能伴随着急剧的脂肪组织重构,使奶牛的代谢压力增加,导致脂肪肝和酮病等营养代谢病。本文总结了围产期奶牛脂肪分解供能代谢过程及其主要调控因素,从脂肪细胞组成改变、细胞外基质变化、巨噬细胞浸润和血管新生4个方面阐述了围产期奶牛脂肪快速分解过程中脂肪组织重构的特点,并剖析了这些生物过程影响围产期奶牛健康和生产性能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产期奶牛 脂肪分解 脂肪组织重构 巨噬细胞浸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苜蓿花叶病对紫花苜蓿光合作用、生长及饲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韩玉竹 胡鸿晴 +2 位作者 玉永雄 张朝鹏 范紫薇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19年第8期2061-2068,共8页
为分析苜蓿花叶病(alfalfa mosaic virus)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光合、生长和草品质的影响,本研究选取发生该病不同严重度的植株,对饲草各项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感染苜蓿花叶病后,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蒸... 为分析苜蓿花叶病(alfalfa mosaic virus)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光合、生长和草品质的影响,本研究选取发生该病不同严重度的植株,对饲草各项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感染苜蓿花叶病后,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分别降低了35.16%、93.3%、65.4%和40%,胞间CO2浓度(Ci)比健株高42.52%;生物量、株高、叶宽和叶长呈现下降趋势,较健株分别减少了29.50%、28.74%、39.84%和26.27%,与病害严重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5、0.95、–0.98和–0.87;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下降极显著(P<0.01),较健株分别下降了42.70%和70.82%;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较健株分别提高了49.29%和23.99%;光合、生长和品质指标与病害严重度具有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相关性;生长和品质指标与光合指标(叶绿素含量、Pn、Tr、Ci)极显著或显著相关。说明苜蓿花叶病影响光合作用,导致苜蓿生长和草品质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花叶病 紫花苜蓿 光合作用 生长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酒糟中乙醇等九种成分分析及其体外拮抗物质的筛选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前勇 张芝金 +4 位作者 罗怡茜 郭灵君 张德志 张余蓬 朱瑞 《四川畜牧兽医》 2022年第10期13-19,22,共8页
为弄清湿酒糟中乙醇、甲醛等9种成分的含量及其储存过程中的变动规律,筛选酒糟中主要毒性成分的有效拮抗物质,本试验选择川渝地区大酒厂、小酒厂的高粱型鲜白酒糟和啤酒厂的新鲜啤酒糟,随机抽样成鲜糟组、储存7 d组、储存15 d组、存储3... 为弄清湿酒糟中乙醇、甲醛等9种成分的含量及其储存过程中的变动规律,筛选酒糟中主要毒性成分的有效拮抗物质,本试验选择川渝地区大酒厂、小酒厂的高粱型鲜白酒糟和啤酒厂的新鲜啤酒糟,随机抽样成鲜糟组、储存7 d组、储存15 d组、存储30 d组(每个储存组5个重复),在相应时间点采集酒糟试样10份(150 g/份),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酒糟试样中甲醇、乙醇、戊醇、正丙醇、异戊醇、异丁醇及甲醛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试样中乙酸、乳酸的含量。将存储7 d的小酒厂高粱型白酒糟随机分为18组(第1~17组为试验组,第18组为对照组),1~17组分别在酒糟中加入1.5%碳酸氢钠、3%膨润土,0.5%、1%、1.5%氧化镁,1%、3%、5%腐植酸钠,1%、3%、5%氧化钙,1%、3%、5%蒙脱石,1%、3%、5%分子筛,混匀后室温作用2 h,再采集各组酒糟试样(30 g/份),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其中的甲醛、乙醇含量,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的乙酸、乳酸含量。结果显示:鲜啤酒糟及大厂、小厂鲜白酒糟中的乙醇、乙酸、乳酸、甲醛含量较高;储存7、15、30 d后啤酒糟和大厂白酒糟中的乙醇、乙酸含量随储存时间增加而显著上升(P<0.01),小厂白酒糟则呈现显著下降(P<0.01);三种酒糟中的乳酸含量均随储存时间增加而显著下降(P<0.05);啤酒糟和小厂白酒糟中的甲醛含量随储存时间增加而升高(P<0.01);1%氧化镁对酒糟中的乳酸、乙酸、乙醇、甲醛四种主要毒性成分的体外拮抗作用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酒糟 毒性成分 拮抗物质 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酒糟中乙醇等9种成分分析及拮抗物质的体外筛选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前勇 张余蓬 +4 位作者 朱瑞 张德志 张芝金 罗怡茜 郭灵君 《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 2022年第5期28-34,共7页
试验旨在研究湿酒糟中乙醇、甲醛等9种成分的含量及储存过程中变动规律,筛选对酒糟中主要毒性成分的有效拮抗物质。将产自川渝地区大酒厂、小酒厂的高粱型鲜白酒糟和啤酒厂的新鲜啤酒糟,均随机抽样成鲜糟组、储存7 d组、储存15 d组、存... 试验旨在研究湿酒糟中乙醇、甲醛等9种成分的含量及储存过程中变动规律,筛选对酒糟中主要毒性成分的有效拮抗物质。将产自川渝地区大酒厂、小酒厂的高粱型鲜白酒糟和啤酒厂的新鲜啤酒糟,均随机抽样成鲜糟组、储存7 d组、储存15 d组、存储30 d组,每个储存组5个重复,在相应时间点再采集酒糟试样,用气相色谱法测定酒糟试样中甲醇、乙醇、戊醇、正丙醇、异戊醇、异丁醇及甲醛的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试样中乙酸、乳酸的含量。存储7 d的白酒糟随机分为18组,1~17组为试验组,第18组为对照,500 g/组,1~17组按组次序号以质量百分比在酒糟中依次加入碳酸氢钠1.5%、膨润土3%,氧化镁0.5%、1%、1.5%,腐植酸钠、氧化钙、蒙脱石、分子筛均为1%、3%、5%,混匀后室温作用2 h,再采集各组酒糟试样测定其中甲醛、乙醇、乙酸、乳酸的含量。结果表明,鲜啤酒糟及大厂、小厂鲜白酒糟中乙醇、乙酸、乳酸、甲醛的检出数量较高,依次为乙醇299.64±8.48 mg/kg.DM、486.06±25.69 mg/kg.DM、11667.45±107.45 mg/kg.DM;乙酸1.80±0.35 g/kg.DM、7.11±0.29 g/kg.DM、5.14±0.63 g/kg.DM;乳酸27.93±2.69 g/kg.DM、92.90±2.56 g/kg.DM、25.41±0.71 g/kg.DM;甲醛9.64±2.49 mg/kg.DM,15.31±2.31 mg/kg.DM,18.79±2.87 mg/kg.DM。储存7、15、30 d,啤酒糟、大厂白酒糟中乙醇、乙酸含量随储存时间增加而显著上升(P<0.01),小厂白酒糟则呈现显著下降(P<0.01);3种酒糟中乳酸含量均随储存时间的增加而出现显著下降(P<0.05);啤酒糟和小厂白酒糟中甲醛含量随储存时间增加而升高(P<0.01)。1%的氧化镁对酒糟中上述4种物质的体外拮抗作用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酒糟 毒性成分 拮抗物质 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比例花生秧、玉米粉对浓香型白酒糟厌氧发酵营养价值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煜 韦艳群 +3 位作者 李顺豪 尹梦丽 左福元 黄文明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690-2701,共12页
本试验旨在探讨添加不同比例的花生秧、玉米粉对浓香型白酒糟厌氧发酵营养价值的影响。采用2因素×3水平试验设计,其中白酒糟中花生秧的添加量分别为0、5%和10%(白酒糟鲜重基础),玉米粉的添加量分别为0、2%和4%(白酒糟鲜重基础),共... 本试验旨在探讨添加不同比例的花生秧、玉米粉对浓香型白酒糟厌氧发酵营养价值的影响。采用2因素×3水平试验设计,其中白酒糟中花生秧的添加量分别为0、5%和10%(白酒糟鲜重基础),玉米粉的添加量分别为0、2%和4%(白酒糟鲜重基础),共9个组,每组3个重复,且每个组均添加相同比例的乳酸菌。厌氧发酵180 d后进行营养成分检测、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体系(CNCPS)和发酵品质感官评定。结果表明:1)添加花生秧显著降低了白酒糟的水分、粗蛋白质、酸性洗涤木质素、中性洗涤不溶粗蛋白质、粗灰分、中速降解蛋白质、慢速降解蛋白质和不可降解碳水化合物含量(P<0.05),显著提高了碳水化合物、快速降解碳水化合物、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和快速降解蛋白质含量(P<0.05);添加玉米粉显著降低了白酒糟的水分、中性洗涤不溶粗蛋白质、酸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木质素、不可降解碳水化合物和慢速降解蛋白质含量(P<0.05),显著提高了可溶性粗蛋白质、淀粉和中速降解碳水化合物含量(P<0.05);花生秧和玉米粉二者交互效应显著降低了白酒糟的粗蛋白质、非蛋白氮和中速降解蛋白质含量(P<0.05)。2)添加花生秧和玉米粉提高了白酒糟厌氧发酵体系的感官评分,其中添加5%花生秧和4%玉米粉的感官评定最优。综上所述,白酒糟中添加10%花生秧和4%玉米粉提升浓香型白酒糟营养价值的效果最好,添加5%花生秧和4%玉米粉可以改善白酒糟的发酵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型酒糟 厌氧发酵 营养价值 CNC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前体况对围产期奶牛脂肪动员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殷丽 康雷 +1 位作者 左福元 黄文明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0-77,共8页
体况评分(BCS)是一种评估奶牛体脂储备、推测牛群生产力的关键指标。产前BCS以及BCS变化量(△BCS)对奶牛产后的脂肪动员、生产性能和免疫性能均有重要影响。本文总结了围产期奶牛脂肪代谢的特点,结合脂肪动员相关产物、脂肪酶和脂肪因... 体况评分(BCS)是一种评估奶牛体脂储备、推测牛群生产力的关键指标。产前BCS以及BCS变化量(△BCS)对奶牛产后的脂肪动员、生产性能和免疫性能均有重要影响。本文总结了围产期奶牛脂肪代谢的特点,结合脂肪动员相关产物、脂肪酶和脂肪因子的调控作用,阐述了产前BCS对围产期奶牛脂肪代谢的调控作用及调控机制,为开展围产期奶牛脂肪代谢调控研究和生产上预防围产期奶牛能量代谢病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况评分 围产期奶牛 脂肪代谢 能量负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羽病毒的分子病原学及致病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何凯锋 李亚均 +4 位作者 张德志 杨恒 刘全 魏正凯 李前勇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389-2395,共7页
赤羽病(Akabane disease)是由赤羽病毒(Akabane virus,AKAV)引起的一种导致反刍动物繁殖障碍和新生犊牛畸形的病毒性传染病。近年来,该病在我国呈现流行趋势,由于缺乏有效的疫苗和防治药物,给我国牛羊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 赤羽病(Akabane disease)是由赤羽病毒(Akabane virus,AKAV)引起的一种导致反刍动物繁殖障碍和新生犊牛畸形的病毒性传染病。近年来,该病在我国呈现流行趋势,由于缺乏有效的疫苗和防治药物,给我国牛羊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通过对AKAV分子病原学和致病机理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正确认识赤羽病的病原学特征与致病机理,为该病的防治和药物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羽病 赤羽病病毒 致病机理 分子病原学
原文传递
高剂量白酒糟对山羊瘤胃发酵、菌群结构及炎性基因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余蓬 郭灵君 +5 位作者 罗怡茜 张芝金 李亚均 朱瑞 张德志 李前勇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48-756,共9页
旨在研究饲喂高剂量(65%,75%)白酒糟对3月龄山羊瘤胃发酵、菌群结构及炎性基因的影响,试验选择15只日龄、体质量相近的健康本地山羊,随机分为对照组、65%白酒糟组和75%白酒糟组,5只/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添加65%,75%... 旨在研究饲喂高剂量(65%,75%)白酒糟对3月龄山羊瘤胃发酵、菌群结构及炎性基因的影响,试验选择15只日龄、体质量相近的健康本地山羊,随机分为对照组、65%白酒糟组和75%白酒糟组,5只/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添加65%,75%的白酒糟日粮,正试期90d。采用气质联用法、ELISA法依次检测参试山羊瘤胃液VFA、组胺和LPS浓度,用Illumina Miseq PE300高通量测序平台进行瘤胃液16SrDNA测序,qRT-PCR法测定瘤胃组织中p65、COX2、VCAM1的表达量。结果表明:1)65%和75%白酒糟组山羊瘤胃液pH和总VFA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75%白酒糟组山羊瘤胃液乙酸、丁酸及乙酸/丙酸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75%白酒糟组山羊瘤胃液组胺和LPS浓度显著上升(P<0.01)。2)65%和75%白酒糟组山羊瘤胃微生物中的优势菌门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ota),且占总门类的90%以上,丰度最高的科、属为普雷沃菌,且普雷沃菌丰度会随着白酒糟饲喂量的增多呈上升趋势。3)65%和75%白酒糟组山羊瘤胃组织炎性基因p65、COX2、VCAM1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饲喂65%和75%白酒糟会降低山羊瘤胃的发酵功能,一定程度上使瘤胃菌群的多样性和丰度降低;瘤胃液LPS和组胺浓度升高,可通过NF-κB信号通路中的p65、COX22个途径引起瘤胃上皮的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糟 山羊 瘤胃发酵 微生物菌群 炎性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