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血管护理中舒适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周颖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第30期138-138,140,共2页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效果。方法:收治心血管疾病患者110例,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接受舒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评分均明显优...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效果。方法:收治心血管疾病患者110例,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接受舒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适护理 心血管病 护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缬沙坦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
2
作者 张晓良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19年第5期00055-00055,共1页
分析缬沙坦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08例心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缬沙坦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血... 分析缬沙坦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08例心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缬沙坦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血压水平、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和生活质量较高,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血压水平较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效果理想,可控制患者血压水平,提升生活质量,预防不良心血管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沙坦 心血管疾病 高血压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沙库巴曲缬沙坦对高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显玲 牟钰钦 李玥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4年第3期287-290,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沙库巴曲缬沙坦对高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9—2021年该院收治的155例高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给药剂量不同分为A组(35例)、B组(62例)和C组(58例)。A组患者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1次100 mg,...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沙库巴曲缬沙坦对高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9—2021年该院收治的155例高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给药剂量不同分为A组(35例)、B组(62例)和C组(58例)。A组患者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1次100 mg,1日2次(标准剂量);B组患者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1次50 mg,1日2次(降低剂量);C组患者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1次25 mg,1日2次(降低剂量)。三组患者均连续用药12个月后,比较治疗前后的总有效率、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善情况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等。结果:治疗后,A、B和C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3%(33/35)、90.3%(56/62)和69.0%(40/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A、B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分别为(63.07±7.95)%、(55.52±11.31)%,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A组患者较B组改善更明显,而C组患者无明显改善;A、B组患者的左心房内径分别为(38.04±7.04)、(39.14±5.67)mm,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而C组患者无明显改善;A、B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分别为(46.03±6.91)、(48.80±6.95)mm,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而C组患者无明显改善。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高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时,如果考虑危险因素多,不能耐受标准剂量,可使用1次50 mg、1日2次的降低剂量,可能会有同样的临床获益,但不推荐1次25 mg、1日2次的降低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库巴曲缬沙坦 心力衰竭 不同剂量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哚普利联用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ANP、NT-proBNP和hs-CRP水平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曹华 黄刚 刘利宏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1-75,共5页
目的:探讨单用胺碘酮或联用培哚普利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PAF)患者对血浆心钠素(Atrialn atriureticpeptide,ANP)、N端脑钠素前体(N-terminal pro-plasma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和超敏C... 目的:探讨单用胺碘酮或联用培哚普利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PAF)患者对血浆心钠素(Atrialn atriureticpeptide,ANP)、N端脑钠素前体(N-terminal pro-plasma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和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的影响。方法:入选112例PAF患者和50例正常对照者,PAF患者被随机分成2组,组1接受小剂量胺碘酮治疗(R1组);组2接受小剂量胺碘酮及培哚普利联合治疗(R2组)。分别用放射免疫法、电化学发光免疫法、免疫比浊法测定治疗前,接受治疗6个月及12个月后血浆ANP、NT-ProBNP和hs-CRP水平;经胸超声检查治疗前,接受治疗6个月及12个月左房内径变化;随访终点为房颤复发。结果:(1)PAF组服药前血浆ANP、NT-ProBN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服药后上述指标均显著下降。(2)服药后R1组的血浆ANP、NT-ProBNP水平分别显著高于R2组;同时房颤复发组(RE)的上述血浆指标也显著高于维持窦律组(SR)。(3)治疗后12个月,R2组的左房内径显著小于R1组(35.73mm±5.90mmvs37.85mm±4.70mm,P=0.04)。⑷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R2组的窦律维持率显著高于R1组(P=0.02,log-ranktest)。结论:培哚普利联用胺碘酮较单用胺碘酮可明显降低阵发性房颤患者血浆ANP、NT-ProBNP水平,延缓左房内径扩大,减少房颤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哚普利 胺碘酮 阵发性心房颤动 心房利钠素 N端脑钠素前体 超敏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ACT-A水平 被引量:5
5
作者 刘利宏 曹华 高大中 《当代医学》 2011年第11期92-93,共2页
目的检测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激活素A(ACT-A)浓度,观察其与CHF严重程度的关系,并对其意义进行探讨。方法入选CHF患者82例和健康对照组(Con)30例,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ACT-A、IL-6浓度,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 目的检测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激活素A(ACT-A)浓度,观察其与CHF严重程度的关系,并对其意义进行探讨。方法入选CHF患者82例和健康对照组(Con)30例,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ACT-A、IL-6浓度,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RP浓度。结果 CHF各组ACT-A浓度显著高于Con组(125.32±66.98pg/ml),P<0.05,依次为NYHAⅡ级(411.98±175.48 pg/ml)、III级(411.98±175.48pg/ml)和IV级(411.98±175.48pg/ml)。结论 CHF患者血清中ACT-A浓度增高,且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相关。ACT-A可能通过调节炎症反应,参与了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活素A C反应蛋白 白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久起搏器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曹华 张晓良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4年第2期152-154,共3页
目的观察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并发症情况,寻找其原因,并探讨其防治策略。方法对382例植入或更换起搏器出现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并发症情况:囊袋血肿15例,电极脱位8例,电极断裂2例,囊袋破溃并(或)感染4例,感知不... 目的观察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并发症情况,寻找其原因,并探讨其防治策略。方法对382例植入或更换起搏器出现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并发症情况:囊袋血肿15例,电极脱位8例,电极断裂2例,囊袋破溃并(或)感染4例,感知不良6例,起搏器综合征5例,弄摆综合征1例,静脉血栓形成1例。结论应加强对植入起搏器常见并发症的认识,严格术中规范操作,加强术后随访,尽可能将并发症降到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起搏器 并发症 预防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CT成像与易损斑块 被引量:4
7
作者 曹华 张晓良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4年第5期587-589,共3页
冠状动脉内斑块破裂或侵蚀所致的急性腔内血栓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主要原因。防止急性血栓形成成为了降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死率的唯一有效策略。斑块易破裂的冠状动脉病变与稳定斑块相比,存在不同的形态学改变。因此可以... 冠状动脉内斑块破裂或侵蚀所致的急性腔内血栓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主要原因。防止急性血栓形成成为了降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死率的唯一有效策略。斑块易破裂的冠状动脉病变与稳定斑块相比,存在不同的形态学改变。因此可以利用特殊的成像方法来识别这些易损斑块。亚毫米空间分辨率和图像质量优良的现代计算机断层扫描方法可以对冠状动脉斑块进行检测、分析和量化。斑块体积较大、低CT衰减、餐巾环征、正性重构以及点状钙化等与斑块容易破裂有密切关系。将冠状动脉斑块的形态学与功能特征等相结合,在未来有可能成为检测易损斑块的新方法。现将就多层螺旋CT与冠状动脉易损斑块的检测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硝酸甘油耐受性的抑制效应
8
作者 徐中林 赵义发 吴兰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3期1366-1366,1373,共2页
关键词 谷胱甘肽 硝酸甘油 耐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护士与病人的交流 被引量:1
9
作者 李经美 雷延兰 代雨欣 《现代医药卫生》 2006年第20期3186-3187,共2页
关键词 病人 性格 个性心理特征 护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皮给药梳的设计与应用
10
作者 王艳 陈莉 +1 位作者 周燕知 陈晓容 《护理管理杂志》 2014年第9期668-668,共1页
经皮给药是指药物以一定速率通过皮肤经毛细血管吸收进入体循环产生药效,发挥治疗作用的一种给药方式.目前,头皮局部性疾病的经皮给药方式均是采用棉签涂擦.这种给药方式存在患者不能自我按需给药、用药不充分、操作不便等不足.为了解... 经皮给药是指药物以一定速率通过皮肤经毛细血管吸收进入体循环产生药效,发挥治疗作用的一种给药方式.目前,头皮局部性疾病的经皮给药方式均是采用棉签涂擦.这种给药方式存在患者不能自我按需给药、用药不充分、操作不便等不足.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利用梳子脊与梳齿的关系原理,制作出头皮给药梳,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给药 头皮 应用 设计 给药方式 毛细血管 治疗作用 按需给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信平台的社区宣教对减少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再灌注损伤治疗中院前延误的效果
11
作者 尚伟 黄勇 +3 位作者 邱先狄 张晓良 徐中林 杨松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第10期50-53,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社区宣教对减少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再灌注损伤治疗中院前延误的效果。方法:2019年3月至2020年12月期间重庆市北碚区静观镇对其所管辖的社区居民进行基于微信平台的社区宣教,该地区其他9个街道、7个镇的居民...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社区宣教对减少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再灌注损伤治疗中院前延误的效果。方法:2019年3月至2020年12月期间重庆市北碚区静观镇对其所管辖的社区居民进行基于微信平台的社区宣教,该地区其他9个街道、7个镇的居民在此期间未接受专门的健康宣教。在接受基于微信平台健康宣教的静观镇居民中选取26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干预组,在未接受健康宣教的其他9个街道、7个镇的居民中选取82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肌肌钙蛋白I(cTNI)达峰时间及峰值、院内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相关卫生经济学指标。结果:干预组患者的cTNI达峰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其cTNI峰值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干预组患者院内心力衰竭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其LVEF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费用少于对照组患者,住院的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相比,P>0.05。结论:对社区居民进行基于微信平台的社区宣教能显著减少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中的院前延误,改善患者急性期的心功能,缩短其治疗的时间,减少其治疗的费用,有利于其获得良好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平台 社区宣教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再灌注损伤 院前延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护理注射教学仪的设计与应用
12
作者 周燕知 王艳 陈晓容 《农家科技(理论版)》 2018年第8期91-91,共1页
现目前的护理人体教学模型包括:心肺复苏训练模型,护理技能训练模型,人体骨骼系列模型,人体针灸系列模型和人体躯干系列模型等等.这些模型均无声控教学、数据导入的注射练习功能.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设计出一种护理注射教学仪,实现... 现目前的护理人体教学模型包括:心肺复苏训练模型,护理技能训练模型,人体骨骼系列模型,人体针灸系列模型和人体躯干系列模型等等.这些模型均无声控教学、数据导入的注射练习功能.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设计出一种护理注射教学仪,实现声光一体教学,为医学院校、操作技能授课或自学人员提供一种仿真人操作的教学效果,具有推广价值.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模型 护理 注射 设计 应用 技能训练 操作技能 心肺复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胎教裤的设计与应用
13
作者 周燕知 王艳 陈晓容 《农家科技(理论版)》 2018年第8期145-145,共1页
器物灌输法是指将扬声器放置于孕妇的腹部,将优美的乐曲通过母腹的隔层,源源不断地灌输给胎儿的一种音乐胎教方式.目前的器物灌输胎教方式,大多采用扬声器播报和手机播报,这种方式要求孕妇在相对闲暇静止或安静的环境下才能进行,同时手... 器物灌输法是指将扬声器放置于孕妇的腹部,将优美的乐曲通过母腹的隔层,源源不断地灌输给胎儿的一种音乐胎教方式.目前的器物灌输胎教方式,大多采用扬声器播报和手机播报,这种方式要求孕妇在相对闲暇静止或安静的环境下才能进行,同时手机播报有一定辐射,扩音机播报会影响他人.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设计了自动胎教裤,是指在孕妇裤前面安装2个吸盘和耳麦,连接有时间记忆储存器的MP3,将储存的音乐或录制好的胎教内容定时或不定时进行播放,从而达到音乐胎教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教裤 制作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护理对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影响探讨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颖 《中国农村卫生》 2018年第19期74-75,共2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接受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科室收治的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30例接受心理护理,对照组30例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对各项护理干预的依从性,对比冠心病心绞痛护理有效率。结...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接受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科室收治的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30例接受心理护理,对照组30例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对各项护理干预的依从性,对比冠心病心绞痛护理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合理用药、保持健康生活习惯、定期复查这几方面的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接受心理干预对临床效果具有积极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心绞痛 心理护理 护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伴抑郁症对患者认知功能和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1
15
作者 贾璐 蒙华庆 +1 位作者 徐中林 李秋怡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2652-2654,2658,共4页
目的探索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抑郁障碍时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加用艾司西酞普兰对认知功能和心功能的近期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97例CHF合并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抗抑郁组和对照组... 目的探索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抑郁障碍时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加用艾司西酞普兰对认知功能和心功能的近期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97例CHF合并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抗抑郁组和对照组。抗抑郁组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加用艾司西酞普兰,对照组则加用安慰剂。治疗前和治疗6周末采用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14项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4)、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患者的抑郁、焦虑程度和认知功能,并检测患者血浆N-末端脑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治疗6周末,抗抑郁组HAMD-24和HAMA-14得分、血浆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注意得分和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CHF合并抑郁障碍不仅能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还能促进患者心功能和注意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西酞普兰 慢性心力衰竭 抑郁症 心功能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